艺术学院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艺术考察报告三篇

艺术考察报告三篇

艺术考察报告三篇篇一:艺术考察报告专业:艺术设计(产品造型方向)班级:09产品造型2班姓名:XXX学号:20XX10040018指导教师:XXX实习地点:华东地区报告日期:20XX年11月时间:20XX.11.01——20XX.11.09地点:华东地区一、考察主题华东之行,艺术之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设计修养二、概述(一)调查目的。

考察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

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

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

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

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

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考察,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考察时间:20XX.11.01——20XX.11.09考察地点:南京、杭州、苏州、上海、无锡等考察对象:工业园区、古典园林、艺术园区、博物馆、画展、艺术高校等考察范围:工业设计艺术调查要点:产品造型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表现技巧、表现形式等(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考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摄影、报告分析三、正文11月1号下午四点,考察第一站,我们到了无锡工业园,真的是受益匪浅,获取了不仅在视觉里的精华,更为我们做毕业设计作了准备。

第二天考察第二站,苏州大成就。

上海艺术考察报告(5篇)

上海艺术考察报告(5篇)

上海艺术考察报告(5篇)第一篇:上海艺术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为期一周的艺术考察,在我的不舍中落下了帷幕。

在本次考察中,得到实质的收获但对我来说,意义深刻,受益匪浅。

从古到今,每一件事物随着时间的洗礼,不断地快速发展,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却早已成为过去。

只能凭着外界的传播,获得信息,来加深对它的印象。

我们该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它,解剥它。

美也能形容得这么具体。

原始在于它的本质,那颗纯朴的心是永远不会老,不会变。

依然这么美。

美得脱俗,美得可贵。

自豪之心,禁不住诱惑,情不自禁地在作怪。

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在心里默许着设计师可歌可泣的创作。

繁华的南京路,高雅的博物馆,每一处不让人记忆犹新,留连忘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展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

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

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

官内的每个展区的设计都不同,陈列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使我们感叹真是人才辈出,不得不佩服,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了解不许多国家的设计理念。

我们来到了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作为一所一流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多年来,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

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

建国前出土的保卣、召卣,也都是著称于史学界和金文学界的重器。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艺术学院实训考察报告

艺术学院实训考察报告

一、前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艺术学院组织了本次实训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以实地参观、交流学习、现场操作等形式进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升专业技能。

以下是本次实训考察的详细报告。

二、考察时间及地点本次实训考察于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进行,考察地点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

三、考察内容1. 实地参观考察团首先来到北京,参观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各院校的艺术教育特色、专业设置、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信息。

随后,考察团来到上海,参观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类院校,了解了各院校的实训设施、课程设置以及学生作品等。

2. 交流学习考察团与各院校的相关领导、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就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训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交流,同学们对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 现场操作考察团还参观了部分企业的实训基地,如上海某广告公司、杭州某影视制作公司等。

在实训基地,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实际工作场景,学习了相关专业技能。

四、考察成果1. 拓宽视野通过本次实训考察,同学们对艺术领域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提升技能在实训基地,同学们学习了实际操作技能,如摄影、影视制作、平面设计等,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次实训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同学们在考察过程中受益匪浅,对专业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展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同学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建议1. 增加考察院校的数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拓宽考察范围。

2. 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提高实践能力。

艺术考察实践教学报告(3篇)

艺术考察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艺术类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总结艺术考察实践教学的过程与收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艺术事业蓬勃发展,艺术教育逐渐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艺术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开展了艺术考察实践教学活动。

2. 实践目的(1)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及审美价值;(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促进学校与艺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本次艺术考察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2)参观艺术家工作室;(3)参加艺术讲座、研讨会;(4)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包括考察地点、时间、内容等;(2)考察实施: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及审美价值;(3)讲座与研讨:邀请艺术家、学者进行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思考;(4)创作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四、实践收获与体会1. 审美能力提升通过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学生接触到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讲座、研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从艺术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

2. 创新精神培养艺术考察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了创新精神。

3. 实践能力增强通过参观艺术家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学生掌握了艺术创作的技巧,提高了实践能力。

4. 综合素质提高艺术考察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审美、创新、实践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今后从事艺术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艺术考察报告总结(共7篇)

艺术考察报告总结(共7篇)

艺术考察报告总结(共7篇)涉外经济学院艺术学部工业设计 0805班刘欢欢云南考察报告期盼了已久的的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与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艺术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云南,主要游览了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昆明四个城市。

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长990公里。

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万人。

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西面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考察第一站——大理古城经过一上午的奔波,我们首先从落脚点—昆明乘大巴直奔了大理,大理城我们主要游览了大理的古城。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

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

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

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

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考察第二站——神奇的香格里拉大草原当我们来到神奇的香格里拉,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屹立在峻拔的高山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没有豪华的飞驰中的汽车,当我们走进藏民家中,我们发现这里没有令人骄傲的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没有高档的房墙装饰,一切都是那么的纯朴、单纯、原始,也觉得这里的一切让人回归自然、令人向往。

2024年艺术专业考察实习报告

2024年艺术专业考察实习报告

2024年艺术专业考察实习报告【导言】在2024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艺术专业的考察实习。

这次实习对于我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艺术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实践应用。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详细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背景】艺术专业考察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实践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传播。

此次实习的背景是开展全方位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充分利用了校内外的资源。

实习地点包括了艺术博物馆、画廊、艺术学院以及艺术工作室等。

实习时间为连续两周,从2024年5月10日至5月24日。

【三、实习内容和成果】在这两周的实习中,我们参观了多个艺术博物馆,学习了艺术史和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节点。

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我们了解了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同时,我们还参与了一些艺术展览的准备工作,包括搭建展览架构、设计展览海报等。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参加了一些艺术工作坊。

在这些工作坊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艺术技巧和创作方法。

例如,我们在一次素描工作坊中学习了基础的素描技巧和构图原则,通过实践练习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在另一次摄影工作坊中,我们学习了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拍摄技巧,通过实地拍摄,我们提升了自己的摄影水平,并形成了自己的作品。

除此之外,实习期间,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当地的艺术学院和艺术工作室,了解了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实际运作情况。

我们观摩了一些学院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作品展示,与艺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与互动。

这些交流和互动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学习目标。

【四、实习心得体会】这次艺术专业考察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通过参观艺术博物馆、学习各种艺术技巧和与艺术家的交流,我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深化。

杭州艺术考察报告[最新版]

杭州艺术考察报告[最新版]

杭州艺术考察报告杭州艺术考察报告篇一:艺术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安排,年10月25日- 11月5日,我班一行30人在柳小成老师带领下到上海、苏州、杭州进行艺术考察和艺术采风活动,本课程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通过艺术考察,使我们初步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强实地实物的感性认识,深化专业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意识和科学精神。

一、考察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设计向着科技化,创新化改革转型,为了进一步拓宽我们服装设计类专业的视野,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本次专业实地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园,走向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开阔视野,感受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大都市时尚设计;深入历史名都,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文化,通过对各地博物馆,美术馆里大量宝贵藏画作品,文物遗产的学习,了解异地不同的人文历史,风俗人情及自古往今设计理念;学习他人的设计理念,寻找设计灵感,培养我们的设计审美取向,积累有价值有意的素材,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和设计能力,将看到的有用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以便以后更好的自主创作,设计源于生活,走进生活,走进设计的灵魂世界。

二、考察的内容第一站:潮流的上海10月25日,我们怀揣着激情,畅想着未来12天的生活,憧憬着繁华都市的美好,在火车颠簸了一天半来到了最繁华的城市---上海。

上海,一座国际大都市。

一想到上海,我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幢幢高楼大厦、一家家国际品牌店以及车水马龙般的交通。

来到住处放下行李简单的收拾下,大家顾不上休息迫不及待的开始感受大都市的繁华了,在陌生而又繁华的城市里,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充满刺激的。

时尚的建筑上海时装周和大型商场,不觉惊叹好一个购物天堂。

上海的夜景如梦一样美丽,建筑与建筑的结合,加之灯光的渲染,让整个上海的外滩,显得格外的耀眼,美丽。

上海的美丽,时尚,辉煌,豪华尽在眼底。

上海的第一夜让我们回味无穷,但是充实的采风任务让我们在紧接而来的几天里忙碌却快乐着。

艺术类外出考察总结

艺术类外出考察总结

艺术类外出考察总结篇一:美术生外出考察报告篇一:大四艺术生考察报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毕业考察报告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班级:专业:撰写时间:__艺术之美______________曹军______________11427203_____________设计2班___________环境艺术设计__________14年9月20日___20XX年美术系考察报告今年同往年一样,一年一次的艺术设计生的校外考察,作为一名学艺术学画画的学生来说,艺术考察不光是一门课程,我觉得这更是一次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必不可少的经历,多看多听多走走,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从知识,心灵上都会有和大的帮助和提升。

一考察目的:通过考察的亲身经历,从自然中得到设计的启示,从都市设计的案例中,实际体会设计人员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要求,从而提高自身的设计修为,做出更好的设计作品。

二考察时间和地点:考察时间:20XX年9月3日-------9月15日考察地点:今年我们的行程是广东-------------广州。

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设计含量高的地方。

第一站,深圳。

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的几大经济重点地区,刚到的深圳给我这个学设计的重重一击啊,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楼没有一个是呆呆的立在哪里,几十层的高楼真可谓是千姿百态啊,亭亭玉立在哪里,看上去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在随行的途中我还了解到,深圳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设计之都”。

千姿百态的设计构成,设计元素,设计成分,构成了当今的璀璨夺目的“设计之都”--------深圳。

当我们下车修正完后,我们融入到了设计之都之中,用眼,手,鼻子,身体去感受深圳的设计之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我相信不单单是我自己被震撼了,基本上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跟多的不是经济有多么好,生活水平有多么优越,是设计,是深圳处处都可以见到的独具一格的设计,基本上每一个设计都是那么唯一,且恰到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院考察报告
艺术学院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地点:西江苗寨、昆明、西双版纳、建水古城、元阳梯田。

二、考察形式:院系集体考察、专业写生三、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西江苗寨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写生基地---凯里,西江苗寨。

从大巴车下来步入我们住宿的小街,此时城市的喧哗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似乎感觉到未来几日的专业考察更加诱人了。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

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在这个保留着古老气息的村落中,我感受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里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的美可遇不可求。

一缕清风、一抹红霞、一条小路、一湾小溪、一株小树、一朵小花、就连那长在长在水边随水而动的小草也叫人禁不住产生怜惜之情;青山绿水阳光之间叫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这些美景我都拿起相机拍下并且挥笔以速写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用作日后的创作素材。

在前往凯里火车站的途中,我们还参观了凯里民族博物馆,凯里民族博物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凯里市韶山南路南端民族文化广场内,占地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21平方米,外观宏伟雄壮,融苗侗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

是凯里市城区的一幢标志性建筑,是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博物馆对黔东南州的人文地理及少数民族风情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介绍,文字、图片、实物都有陈列,共有藏品12000多件,收藏有元、明、清等时期的苗族、侗族民族服饰及部分祭祖和生活用具。

(二)建水古城团山古民居6月23日一行人前往建水古城,团山古民居,参观了这里的风俗文化,使我感受到了历史遗留的伟大。

建水县是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面积3789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2017年人口为53.15万人。

2012年建水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9.6亿元。

1988年建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94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团山村是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先居于建水城西门外之蓝头坡,后三迁择里,定居团山,人丁兴旺,衍为巨族。

在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张氏族人遵“百忍”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家风良好,子孙好学上进,文武人才众多。

至清末,张氏族人积极参与个旧锡矿开发,挣得巨额钱财,皆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

现存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15座,寨门3座,寺庙3坐,宗祠1座,祖茔1座,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

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景观丰富,内雅外秀,建筑精美,工艺精湛,表现了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考察中国近代地方民营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2017年6月2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基金会(WMF)将其公布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确认团山古村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

短短两天的行程,我却深受这里的文化熏陶,村中居民的影响,对历史上称为“风水宝地”的地方产生的感情也无以言表,舍不得离开。

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院落、潺潺的流水、斑驳的遗墙、等等都极具魅力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三)元阳梯田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2017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艺术学院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