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各省婚假产假排行榜【15省修改计生条例】
全国及31省婚假、产假、陪产假、育儿假、子女护理假及待遇汇总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第四十二条
整工资、晋升级别、计算工龄。
男方护理假
可以获得延长护理假奖励,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按正常工作对待,工资、奖金照发,其他福利待遇不变。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第四卜二条
全国及
地区
种类
天数
具体规定
假期待遇
依据
1国家
婚假
1至3天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在批准的婚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产假
98天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育儿假
210天/人
三周岁以卜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十日育儿假。
子女护理假
»20天
独生子女父母年满六十周岁的,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少于二十日护理假。
未明确。
《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
(2022)第三十五条
17
河南
婚假
21天
28天
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八日,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婚假七日。
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第三卜七条
16
山东
婚假
3天
产假
158天
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职工增加六十日产假。
全国各地婚假规定法律政策文件规定大全

全国各地婚假规定法律政策⽂件规定⼤全有很多⼤家习以为常的事情,⼀深究就发现问题了,譬如“婚假”。
假如你百度⼀下,会找到相关⽹页约348,000篇,⾥⾯众说纷纭,尤其排在⾸位的百度百科,是这么写的: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育条例》的规定,职⼯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双⽅不在⼀地⼯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婚假期间⼯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资照发。
试⽤期内的劳动关系受劳动法的保护,因此有权享受诸如婚假等法定节假⽇,单位⽆权对你进⾏限制。
根据劳动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期⼀年的,试⽤期最长不超过1个⽉......。
合作编辑者:aimo725、liudayu234我不知道aimo725、liudayu234这段⽂字是哪⾥来的,但是在⽹上转载甚⼴,也不知道⼆⼈看没看过《婚姻法》以及《计划⽣育条例》。
1、⾸先是《计划⽣育条例》名称不确切,如果说的是全国性的话,那么从2001年起已经是法律了《中华⼈民共和国⼈⼝与计划⽣育法》(中华⼈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三号),各地是《XX⼈⼝与计划⽣育条例》,地⽅规定不⼀致,不加前缀也不知是何地。
2、其次是《婚姻法》、《中华⼈民共和国⼈⼝与计划⽣育法》中根本没有婚假的规定,如上⽂字在这两部法律中根本⽆法找到。
QQ鱼查找了所有关于婚假规定的法律政策⽂件,把婚假问题作为⼀个专题总结了⼀下,各位朋友可以参考⼀下。
由于⽂件内容太多,先把重要的结论抛出来,有兴趣的再看后⾯的具体条⽂。
QQ鱼关于婚假天数规定的结论:1、婚假天数:通常按3天计算。
在法律层⾯没有规定,只在⾏政法规和规范性⽂件层⾯。
2020年全国各省婚假产假排行榜【15省修改计生条例】

2020年全国各省婚假产假排行榜【15省修改计生条例】随着北京的新计生条例出炉,目前,全国至少已经有15个省份修订了本地区的计生条例。
这15个省份分别为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山西、宁夏、四川、辽宁。
注意到,上述所有省份均已取消了晚婚假,大部分省份目前都执行法定的3天婚假,但是北京、上海、福建、山西、辽宁5地则在取消晚婚假的同时,调整了原有的婚假天数。
其中,北京、上海、辽宁三地均规定,除享受国家规定婚假外,增加婚假7天,婚假天数达到10天。
福建的婚假天数修改为15天。
山西婚假天数修改为30天,在15个省份中最长。
新计生法中取消了相关鼓励晚育的条款,但同时指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因而,政策调整后,各地产假怎么休,也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目前已修改计生条例的15个省份中,均对产假进行了延长,延长后的产假天数在128天到7个月不等。
其中,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湖北5地均在国家规定基本的98天生育假基础上,增加了30天产假,将产假延长至128天。
山西、山东、安徽、江西、宁夏、四川、辽宁7地的产假均增加至158天。
而根据福建省新修改的计生条例,无论生育一孩还是二孩,女方都能享受158天至180天的假期。
北京方面则对女职工休产假制度做出了更灵活调整,根据新条例:除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外,女职工还可享受30天生育奖励假;同时,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1至3个月的假期。
也就是说,女职工产假最多可达7个月。
延长产假的同时,15个省份也对男方休陪产假或护理假制度作出规定。
其中,最少的陪产假也有7天,最长的则多达25天。
15个省份中,天津、山东两地新计生条例明确,将给予男方7天的护理假。
上海方面规定,男方可享受配偶陪产假10天。
安徽除了明确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外,还规定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
陕西省产假新规定

陕西省产假新规定陕西省产假新规定篇1《陕西省人口与方案生育条例(修订草案修改二稿)》明确,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结婚登记前参与婚前医学检查的,在法定婚假的基础上增加10天假期,可以休13天婚假,产假在原有法定98天的基础上增加了60天,参与孕前检查的,还可再增加10天产假。
照此计算,参与了孕检的女职工假如其顺产一孩,可休产假天数为98天+70天共计168天产假,假如为剖宫产一孩,则再增加15天,一共可休183天产假。
同时赐予男方护理假15天,夫妻异地居住的赐予男方护理假20天。
1、参与婚前检查的,婚假增加10天。
法定婚假3天,加上这10天,婚假就是13天哦。
2、职工合法生育子女的,增加产假60天。
(都流口水了,我们当年咋就没这***策,太简洁了,只要合法生育子女就能享受,完全不需要其它条件。
)3、女职工参与孕前检查的,增加10天产假。
(是孕前检查,不是产前哦,看清晰了。
加上上面60天和法定产假98天,一共可以休168天,5个多月哦!)4、男方护理假10天,异地居住的赐予男方护理假20天。
(很奇怪,对于这条各公司会详细怎么要求。
)5、哺***假变化不大,假如单位不能供应哺***条件和哺***时间的,员工可以和单位协商申请3-6个月哺***假。
6、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有额外假期,新规定补贴费用不低于30元。
陕西省产假新规定篇2婚假最多休13天。
3天法定+10天婚检=13天。
产假最多可以休多少天?三种状况:98天法定+10天孕检+60天合法98天法定+10天孕检+60天合法+哺***假3个月98天法定+10天孕检+60天合法+哺***假6个月陕西省产假新规定篇3一、依据陕西省《女职工劳动爱护特殊规定》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对生育或者终止妊娠的女职工,应当依法保障其享受下列劳动爱护:1.正常分娩的,休产假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或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增加产假15天;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男方婚假产假时间列表

男方婚假产假时间列表
年轻人结婚了都知道可以享受婚假,但是具体享受多少天就不清楚,本文为大家一份详细的男方婚假产假时间列表。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
年轻人结婚了都知道可以享受婚假,但是具体享受多少天就不清楚,本文为大家一份详细的男方婚假产假时间列表。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而根据《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第三条:职工本人结婚,可享受婚假3天,晚婚者(男年满25周岁、女年
满23周岁)增加10天。
第六条:女职工生育,产假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 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30 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实行晚育者(24周岁后生育第1胎)增加产假15 天。
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增加产假35天,产假期间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
2024年辽宁省婚假国家规定

婚假有望增加7日
《修正案(草案)》将增加婚假7日的对象由原来的晚婚职工扩大为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的夫妻,将增加产假60日的对象范围由晚育职工扩大为符合本条例规定剩余的夫妻,修改后条款为,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的夫妻,增加婚假7日;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日,配偶享有护理假15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15省份调整婚产假产假最多相差三个月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并于今年元旦起实行。
尽管修法意味着独生子女时代终结,但是全面二孩的'启动,还需要各地修改地区计生条例后,对婚假、产假等进行明确规定。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对计生条例进行了修改,普遍取消了晚婚假,并且以生育奖励假取代了原来的晚育假。
2017年辽宁省婚假国家规定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例如,此前山西省便规定,晚婚夫妻婚假为1个月;甘肃也为晚婚夫妻增加了30天假期。
计生法修改后,各地陆续启动了地方计生条例的修改,在目前已经完成修改的15个省份中,对于婚假有不同规定,最短为3天,最长的30天。
其中,北京、上海、山西、福建等虽然取消了晚婚假,但是延长了婚假时间,与鼓励晚婚时代基本维持同样的水平。例如北京、上海仍为10天,山西则为30天。计划于本月修改计生条例的甘肃则计划把原来33天的婚假改为30天。
陪产假7天到25天不等
在配偶陪产假方面,在已经修改地方计生条例的15个省份中,均作了明确规定,时间从7天到25天不等。
其中,天津、山东规定配偶陪产假为7天;上海、安徽规定配偶陪产假为10天,而在安徽,如果夫妻双方异地,男方陪产假为20天;包括北京在内,山西、浙江、辽宁等多个省份的配偶陪产假为15天;广西、宁夏的配偶陪产假最长,为25天。
2020年全国各地的产假时间规定

2020年全国各地的产假时间规定30省市修改产假时间,最长能休一年!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提出,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
去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29省份在修订计生条例时,也取消了晚育假,将产假的计算方式调整为“国家规定假期98天+生育奖励假”。
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修订了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30省(区、市)修改了产假时间,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女性的产假时长。
西藏通过政府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明确延长产假时间至一年,这也是全国各省份中最长的产假。
河南和海南均在新计生条例中明确除国家规定98天假期外,产假再增加“3个月”。
这意味着当地女职工最多可享190天产假。
黑龙江、甘肃产假总天数为180天。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湖北产假为98天+30天,即128天。
广东女职工顺产可享受98天+80天奖励假共178天的产假,剖腹产可享受98天+80天奖励假+30天剖腹产假共208天产假。
此外,一些地方对产假的规定相对弹性灵活。
北京、吉林、重庆三地均规定,经女职工单位同意,女性可以延长假期。
如重庆规定,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产假期满后可连续休假至子女一周岁止。
陪产假:西藏甘肃云南三地最长在配偶陪产假方面,目前各地规定的假期时间从一周到一个月不等。
具体来看,配偶陪产假时间最长的是西藏、甘肃、云南三地,长达30天;假期最短的是天津市和山东省,当地计生条例规定男方所在单位给予七日护理假;包括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18省份的陪产假是15天。
陕西省在陪产假的规定上还采取了灵活的措施,其规定男方护理假为15天,夫妻异地居住的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
全国各地产假情况一览表今年,你还有这些假期可以休!大体看来,我国职工的休假通常有法定休假日、年休假、病假、探亲假、婚丧假、病事假、产假等。
河北省产假新规定2022年_湖南产假新规定

河北省产假新规定2022年_湖南产假新规定一、晚育假取消,产假增加60天新的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取消了相关鼓励晚育的条款,但同时指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对此,修正案草案取消了原有的晚育产假规定,改为“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共98天)外增加产假60天”。
“也就是说,修正案草案通过后,今后在湖南,不管生一胎还是生二胎,享受的产假时间是一样的,都是158天。
”湖南省卫计委主任张健对此解释道。
按照原有的国家规定,女职工产假是98天,《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晚育产假30天以及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增加产假30天。
在长沙开福区上班的颜女士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比现在的拟定政策,她说“以前生一胎产假最多也能休158天,但生二胎的产假没这么多”。
二、男方护理假15天,委员呼吁还可适当延长此次修正案草案还规定,妻子生育时,男方可享受护理假(即陪产假)15天。
而在原来的规定中,只有当夫妻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时,男方才能享受护理假15天。
这意味着,现在的拟定政策覆盖面更广泛,对夫妻生育的限制要求更小。
与外省如四川、广西等相比,目前湖南拟定15天的护理假并不算长。
湖南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在前期的审议中就提出,建议男方护理假在15天的基础上适当延长,这样有利于男方更好地照顾家庭、女方和孩子。
在今天的分组审议中,延长男方护理假的建议得到不少委员的附和。
“四川规定的是20天、广西规定的是25天。
”湖南省人大会委员董岳林说,女同志的产假如果延长过多可能会影响女性就业,因此可以考虑在男同志护理假上拓展空间,现在拟安排的是15天,能否增到20天甚至更多,同时还可以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单位给男同志更多的护理假,这样有利于社会就业的均衡,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女性就业。
湖南省人大会委员崔玉芳也认为,现在企业招工更愿意要男性,因此再去延长产假会对女性就业不利,但是可以把生育的责任趋向男性一点,多给他们一点假期,让他们多陪妻子、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各省婚假产假排行榜【15省修
改计生条例】
随着北京的新计生条例出炉,目前,全国至少已经有15个省份修订了本地区的计生条例。
这15个省份分别为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山西、宁夏、四川、辽宁。
注意到,上述所有省份均已取消了晚婚假,大部分省份目前都执行法定的3天婚假,但是北京、上海、福建、山西、辽宁5地则在取消晚婚假的同时,调整了原有的婚假天数。
其中,北京、上海、辽宁三地均规定,除享受国家规定婚假外,增加婚假7天,婚假天数达到10天。
福建的婚假天数修改为15天。
山西婚假天数修改为30天,在15个省份中最长。
新计生法中取消了相关鼓励晚育的条款,但同时指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因而,政策调整后,各地产假怎么休,也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目前已修改计生条例的15个省份中,均对产假进行了延长,延长后的产假天数在128天到7个月不等。
其中,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湖北5地均在国家规定基本的98天生育假基础上,增加了30天产假,将产假延长至128天。
山西、山东、安徽、江西、宁夏、四川、辽宁7地的产假均增加至158天。
而根据福建省新修改的计生条例,无论生育一孩还是二孩,女方都能享受158天至180天的假期。
北京方面则对女职工休产假制度做出了更灵活调整,根据新条例:除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外,女职工还可享受30天生育奖励假;同时,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1至3个月的假期。
也就是说,女职工产假最多可达7个月。
延长产假的同时,15个省份也对男方休陪产假或护理假制度作出规定。
其中,最少的陪产假也有7天,最长的则多达25天。
15个省份中,天津、山东两地新计生条例明确,将给予男方7天的护理假。
上海方面规定,男方可享受配偶陪产假10天。
安徽除了明确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外,还规定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
北京、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北、山西、辽宁8个省份,都明确给予男方陪产假或护理假15日。
在15个省份中,广西、宁夏两地的陪产假时间最长,均达到25天之多,四川省其次,护理假为20天。
除了规定陪产假或护理假天数,不少计生条例中都明确强调,男性享受陪产假期间将视为正常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例如,四川新修订的计生条例中规定:"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
广西方面也明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女方增加产假50日,男方享受护理假25日。
休假期间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其工作单位不得扣减。
"
24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明确取消晚婚假,并增7天婚假,女职工产假最多可达7个月,新增配偶陪产假15天。
截至目前,为与新计生法相适应,推进"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已经有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天津在内的至少15个省份修改了本地区的计生条例,各地的产假分别延长至128天到7个月不等。
15省份均取消晚婚假,部分地区增加婚假7天,婚假天数达到10天。
15省份产假均延长,延长后的产假天数在128天到7个月不等,北京最多可休7个月。
2019年全国各省婚假产假陪产假最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