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最新

合集下载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和饮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ICU患者的特殊情况,提供一份详细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一、ICU患者的营养需求ICU患者的代谢率通常较高,身体消耗较大。

因此,他们需要额外注意饮食摄入,以保证身体正常运转。

以下是ICU患者的营养需求要点:1. 能量摄入:ICU患者的能量消耗量较高,因此他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

饮食应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2.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对于ICU患者恢复体能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1.5克/千克体重的蛋白质,以帮助修复和保护身体组织。

3. 微量元素摄入:ICU患者往往存在潜在的微量元素缺乏。

因此,饮食要求应包括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二、ICU患者的饮食指南由于ICU患者病情较重,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ICU患者的饮食指南要点:1. 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饮食应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和蛋类等。

适当增加食物种类,既能提供均衡的营养,又能增加食欲。

2. 减少刺激性食物:ICU患者往往存在胃部不适症状,因此应禁止或减少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和高纤维食物。

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影响患者的恢复。

3. 适当控制摄入量:饮食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控制。

对于肠功能受限的患者,可采取小而频繁的饮食方式,以减轻胃肠负担。

4. 注重水分摄入:ICU患者通常存在高代谢、大量出汗等情况,容易引起脱水。

因此,应特别注重水分摄入,确保水分平衡。

三、特殊情况下的饮食管理在ICU内,存在一些病情特殊的患者,需要特别的饮食管理。

以下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饮食指南:1.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医疗团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通过肠内管道提供营养支持。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是在重症病情下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以维持高代谢和高能耗状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在危重患者中,营养支持是一项复杂而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促进康复。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足够的能量:危重患者代谢速率相对正常人增加,急性期和康复期的能量需求很高。

根据患者的能量消耗情况,评估每日能量需求,并通过合适的途径供给足够的能量,以满足患者的代谢需求。

2.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的基本物质,对危重患者而言尤为重要。

患者在急性期和康复期均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保持氮平衡和支持免疫功能。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代谢情况,评估每日蛋白质需求,通过静脉或肠道途径供给合适的蛋白质。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是维持细胞功能和生理平衡的关键。

危重患者由于高能耗和高代谢率,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经过严密观察和检测,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确保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合理选择途径和速度:危重患者的消化功能通常受损,可能无法经口进食,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供给营养。

如口服、胃肠道、肠外等途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逐步增加营养支持的速度,以避免过度负荷和消化系统的不适应。

5.个体化营养支持:危重患者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不同的病情和代谢状态需要个体化的营养支持。

在制定营养支持计划时,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6.多学科合作: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由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如医生、营养师、护士、药师等。

各学科应密切协作,及时进行营养评估、调整和监测,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营养支持。

综上所述,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主要包括提供足够的能量、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选择途径和速度、个体化营养支持以及多学科合作。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加强监测与评估
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加 强对患者的监测与评估,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和不良反应。
04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实施与管理
肠内营养途径选择与建立
肠内营养途径种类
01
包括口服、鼻胃/肠管、胃造瘘、空肠造瘘等途径,应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和营养需求选择。
肠内营养途径建立时机
02
尽可能在患者病情稳定、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早期建立肠内营养
老年危重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营养支持治疗时需关注血糖、血 脂等指标,避免加重病情。
器官功能减退
心理因素
老年危重患者器官功能减退,对营养物质 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需调整营养支持 方案以适应患者的实际情况。
老年危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时可能产 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关注患者的心 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3
强调了营养支持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建议根据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特点、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等具体情况
,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实际营养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营养支持治疗将更加精准化和智能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将更加精准化和智 能化,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2
评估要点包括患者的疾病严重程 度、营养状况、代谢状况、消化 功能、免疫功能等方面,以便制 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评估结果对治疗指导意义
营养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生制定营养支 持方案提供依据,包括选择合适的营 养支持途径、确定合理的营养支持剂 量和配方等。
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评估 结果可以提醒医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支持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支持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支持的最新进展与挑战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的病情往往危急且复杂,身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营养支持成为了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支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最新进展1、营养评估的精细化过去,对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主要依赖于一些简单的指标,如体重、血清蛋白水平等。

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更多精细化的评估方法。

例如,通过间接测热法可以准确测量患者的能量消耗,为制定个体化的能量供给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肌肉质量和功能的评估、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等也逐渐被纳入营养评估体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需求。

2、早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得到重视研究表明,在重症患者入住 ICU 后的 24 48 小时内启动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早期营养支持可以减轻应激反应,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临床医生越来越倾向于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营养支持治疗。

3、肠内营养的优化肠内营养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

近年来,在肠内营养的实施方面有了许多改进。

例如,采用幽门后喂养可以减少胃潴留和反流误吸的风险;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胃肠道耐受情况调整配方,如高蛋白、富含免疫营养成分的制剂等。

同时,为了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采取了一些辅助措施,如缓慢递增喂养速度、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等。

4、免疫营养的应用免疫营养是指在营养制剂中添加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营养素,如谷氨酰胺、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精氨酸等。

这些营养素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目前,免疫营养在烧伤、严重创伤等患者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其在其他重症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

5、营养支持途径的创新除了传统的鼻胃管、鼻肠管喂养外,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等微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长期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在ICU(重症监护室)中,患者的健康恢复和预后受到饮食和营养的重要影响。

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ICU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饮食建议。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ICU期间,许多患者会面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炎症反应、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受损。

这些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能量需求和营养素摄入的需求。

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恢复肌肉质量,促进愈合过程,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二、能量需求的计算ICU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较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通过体重进行计算,但对于存在脂肪和肌肉的变化的患者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准确。

因此,可以使用代谢测定仪器测量患者的能量消耗,并进行个体化计算,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蛋白质需求和补充在ICU期间,患者的蛋白质需求也较高。

蛋白质是维持肌肉质量、提供营养、促进愈合过程和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ICU患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1.2-2.0克的蛋白质。

通过适当的蛋白质补充,可以减少肌肉丢失,维持营养平衡。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促进身体各项功能的重要基础。

在ICU期间,患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可能会增加。

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监测结果来进行,以确保适量的补充,避免过量。

五、适当的液体摄入在ICU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因此适当的液体摄入非常重要。

患者应根据体重和尿量来确定液体摄入量,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此外,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应定期检查液体的输注速度和容量,以确保适当的补液。

六、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在ICU期间,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受到抑制,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为了减少胃肠负担,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低脂、低纤维和低渣的食物,如米粥、软炖肉和煮熟的蔬菜等,可以减少胃肠道对食物的负荷,促进消化和吸收。

icu患者营养支持

icu患者营养支持

icu患者营养支持ICU(重症监护室)患者是指那些因为严重病情需接受高度监护和治疗的病人。

由于其身体的应激反应和代谢状态的改变,ICU患者往往具有高度的营养需求和风险。

因此,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治疗效果,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ICU患者处于危重状态,病情严重,身体消耗大。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恰当的营养支持,患者的营养供给将不足,而营养缺乏又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力、抗病能力和康复速度。

因此,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ICU患者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需求:ICU患者所需的蛋白质摄取量较普通病人要高出许多。

蛋白质是组成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等的基本物质,能够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功能。

因此,给予ICU患者足够的蛋白质摄取是非常重要的。

2. 能量需求:ICU患者由于处于危重状态,身体消耗极大。

为了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热量的供给。

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能量供给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因此,给予适量的能量供给是非常关键的。

3. 微量元素需求:ICU患者的代谢紊乱常常伴随着微量元素的丢失或者紊乱。

因此,及时补充患者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必要。

4. 维生素需求: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通常会伴随着维生素的丢失。

维生素是机体正常功能发挥所必需的,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B 群、维生素K等。

因此,给予适量的维生素补充也是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环节。

三、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1. 早期肠内营养:对于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因此,如果患者的胃肠功能正常,可以适量给予肠内营养。

2. 蛋白质补充:ICU患者所需的蛋白质摄取量较高,可以通过肠内或者肠外途径给予充足的蛋白质。

对于无法摄取足够蛋白质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肠外途径补充蛋白质。

3. 能量供给:ICU患者的能量消耗较大,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能量的供给。

最新《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

最新《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

最新《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存在营养风险或合并营养不良在老年危重患者中普遍存在,营养支持治疗是其综合救治的重要部分。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主要为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推荐意见,关于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需求,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需求1. 推荐有条件者使用间接测热法确定能量消耗(Ⅱa类,C)。

2. 推荐一般老年危重患者将25~30 kcal·kg-1·d-1作为能量供给目标,根据营养状况、疾病状况和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Ⅱa类,B)。

3. 推荐老年危重患者将1.2 ~ 2.0 g·kg-1·d-1作为蛋白质供给目标,根据营养状况、疾病状况和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Ⅱa类,C)。

4. 推荐老年危重患者适当提高脂肪供能比,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一般不超过非蛋白热量的50%)(Ⅱa类,C)。

5. 推荐老年危重患者适当补充ω-3脂肪酸,以改善临床结局(Ⅰ类,A)。

6. 推荐老年危重患者适当补充谷氨酰胺(≤0.5 g·kg-1·d-1),以改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降低炎症反应(Ⅰ类,A)。

7. 推荐老年危重患者适当补充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改善预后(Ⅰ类,A)。

8. 推荐根据老年危重患者临床实际情况个体化供给液体需求量,可适当减少液体量(如每日20~25 ml/kg液体目标摄入量)(Ⅱb类,C)。

口服营养补充剂(ONS)推荐能够经口进食的老年危重患者补充ONS,可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态;建议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危重患者ONS每日至少补充400 kcal和蛋白质30 g(Ⅰ类,A)。

肠内营养(EN)治疗1. 推荐鼻胃管作为EN的首选管饲途径;预计应用管饲EN超过4周或不耐受鼻胃管、鼻肠管的老年危重患者,建议行PEG(Ⅰ类,C)。

2. 对于老年危重患者,推荐盲法放置鼻胃/鼻肠管;置管失败或置管困难者,可在内镜引导下放置鼻胃/鼻肠管;无法耐受内镜下置管者,可选择X 线或超声引导下置管(Ⅱa类,C)。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以防止或减轻病情恶化,并促进康复。

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治疗或医疗操作等因素,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代谢速度加快,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从而影响恢复和康复。

因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危重症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以促进早期康复。

一般情况下,应在72小时内开始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调整营养支持方式和营养成分比例。

2. 营养成分的选择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低盐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患者高能量消耗和营养需要。

3.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优先的选择。

肠内营养包括胃肠道的吸收和利用营养成分。

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和感染,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 肠外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需要使用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5. 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监测包括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开始营养支持、营养成分的选择、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恢复和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糖元
血糖 (80~120mg/dL)
CO2+H2O+能量
非糖类物质
尿糖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脂肪乳剂
脂肪乳剂按其中三酸甘油所结合的脂肪链的长短分: 长链(LCT),中链(MCT)
LCT:除供能外,另一重要作用是提供 人体必需脂肪酸
MCT:代谢快,不含必需脂肪酸 LCT/MCT:物理混合和结构脂肪乳剂。适用于肝 功能出现轻度异常或需要长期输入脂肪乳者。 ω-3:脂肪乳 禁忌症:严重高脂血症和脂代谢障碍禁用或慎用
危重病人营养代谢改变
- 高分解代谢 (低蛋白血症) -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 蛋白质代谢 - 脂肪代谢
29
持续高分解代谢
持续高分解代谢的后果: 肌肉组织 内脏蛋白 器官功能 免疫功能
感染
多器官功能衰竭
30
碳水化合物代谢
肝糖异生 ↑ ↑ 周围胰岛素抵抗
内源性葡萄糖产生 ↑ ↑ - 不可能通过减少外源性葡萄糖的供给来改善1
促分解代谢激素>合成激素 (糖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素 等)
高分解代谢状态(体温升高,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 增强,糖利用减少 胰岛素阻抗现象
血糖升高
谷氨酰胺作为能源被内 脏器官优先利用,肌肉 蛋白质及细胞结构蛋白 分解加速
脂肪动员加速,游离脂肪 酸氧化,周转增加,胰岛 素对脂肪细胞仍有反应, 抑制脂肪分解
高血糖
1 Cerra Surgery 1987 31
蛋白质代谢明显变化
蛋白质的分解超过蛋白质的合成
骨骼肌过度分解
为免疫功能、组织修复和炎症反应提供 底物
但是,这导致肌体肌肉组织的明显丢失
如果患病5 - 7 d ,ICU病人将丢失10-20% 的肌体蛋白质 骨骼肌减少 蛋白质的需要量明显增加
32
换算比例
临床上氮、蛋白质、氨基酸可按以下比例换算: 1克氮(N)=6.25克蛋白质 1克氮(N)=7.5克氨基酸 1克氨基酸(AA)=0.8克蛋白质
氨基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
各种组织蛋白质,以及酶和激素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
新的氨基酸
转氨基作用
血液中的氨基酸
CO2+H2O+能量
尿素
含氮部分 不含氮部分
糖类、脂肪
低蛋白血症后果
低蛋白血症的病人更容易发生肺水肿
可以用低蛋白血症来预测 ARDS 、感染病人1和危重的创伤病人的 死亡率3
提示其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的指标2
1Mangialardi RJ Crit Care Med 2000 2 Damas Ann Surg 1992 3 Sung J The American Surgeon 2004
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的主要变化
食物中的脂肪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中间产物转化
血液中的脂肪 甘油、脂肪酸
CO2+H2O+能量 糖元等
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供能,但在肠外营养中主要功能是 维持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所以必需由外源性 能量(糖、脂肪)支持才能完成此功能。
营养支持:1-2g/kg/d(0.16-0.2g氮) 氮:热 = 1g:120-150kcal
水溶性维生素如VitB族(B1、B2、B6、B12、 B5、B11)、VitC、VitPP等 脂溶性维生素如Vit A、D、E、K 等
11岁以下儿童有专用脂溶性维生素制剂
成人能量需求
静息状态 -- 20-25 kcal/kg/d 轻微活动 -- 25-30 kcal/kg/d 日常活动 -- 30-40 kcal/kg/d 重体力活动 – 40-50 kcal/kg/d 严重烧伤 -- >50-55 kcal/kg/d
水 、电解质
基本需要量是维持生命所必 需。成人水分生理需要量。
电解质日需要
2000-2500ml or 30~40ml/kg
需监测下调整,尤其对限制水、钠、钾患者慎重
微量元素
生物体内占体重的0.01%以下元素称之。
与机体代谢有关,在催化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质合成起着重要作用。
常量元素(macroelements):体内含量较多的元
双能源供能:葡萄糖、脂肪 (推荐脂肪乳供能占30-50%) 例:60kg体重,营养支持需1500 kcal/d (糖:1000kcal,脂肪:500kcal) 1kcal(千卡)≈ 4.2 kj (千焦耳)
正常人体营养需求
Two important supports in ICU
器官功能支持 营养代谢支持
23
营养支持治疗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措施
大部分急危重症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
外科重症
创伤
内科重症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1 自噬现象——营养不良 2 代谢紊乱——器官功能障碍
应激原因、程度与个体的反应导致轻重不一的代谢改变
自噬现象
创伤、感染(细菌,内毒素)
细胞因子产生增(IL-1 交感神经高度兴奋 IL-2 IL-6 IL-8 TNF)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强制性高代谢状态(自噬现象) Autocannibalism
营养不良
代谢紊乱
全身:炎性反应状态 SIRS
体温升高 -- 组织耗氧增加 心率快,呼吸频数 -- 组织能耗增加 WBC黏附 -- 毛细血管渗漏交换障碍
器官:低灌注, 或灌注不均
缺血缺氧, 无氧酵解增加, 酸性产物蓄积
氧合障碍物质交换障碍内环境失衡
素。如钾、钠、钙、镁、磷、硫、氯等七种
矿物质 (mineral)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s):体内含量占体重
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碘、硒、氟 、钴 等14种为人体必需,称为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microelements)。
维生素
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葡萄糖
是体内重要的碳水化合物能源,可被机体大 部分细胞利用,也是目前肠外营养中不可缺少 的碳水化合物。大量葡萄糖供给可导致超负荷, 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内致脂肪肝, 肝功损害与胆汁淤积。
葡萄糖在和动物体内的主要变化
食物中的淀粉、 蔗糖、乳糖……
肝糖元
血糖过低, 会有什么症 状?过高呢?
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急诊科:
药疗不如食疗,救治于 后,不若摄养于先。
《黄帝内经》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黄帝内经》
营养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机体衰竭进而死亡!
郑爽节食减肥前后对比
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我们究竟该怎样 摄取营养?
营养素的组成
1 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 2 蛋白质(氨基酸) 3 电解质 4 维生素(水溶性、脂溶性) 5 微量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