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介绍

合集下载

著名诗人秋瑾人物简介

著名诗人秋瑾人物简介
秋瑾诗歌的技巧
• 秋瑾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 秋瑾的诗歌注重音韵的和谐,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秋瑾诗歌的影响和地位
秋瑾诗歌的影响
• 秋瑾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辛亥革命时 期的重要文学遗产 • 秋瑾的诗歌激励了无数革命志士,为推翻清朝统治做出 了巨大贡献
秋瑾诗歌的地位
秋瑾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与贡献
秋瑾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秋瑾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组 织浙江光复军 • 秋瑾带领浙江光复军攻克绍兴,为推翻清朝统治做出了 巨大贡献
秋瑾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
• 秋瑾的英勇斗争,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秋瑾的诗歌、文章等作品,为辛亥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理 论支持
秋瑾的诗歌遗产
• 秋瑾的诗歌作品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 秋瑾的诗歌精神,激励着后人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奋 斗
秋瑾的书法遗产
• 秋瑾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诗书双 绝” • 秋瑾的书法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传承的重要财富
秋瑾对后世女性解放与革命事业的影响
秋瑾对后世女性解放的影响
秋瑾与女性解放运动的关系
秋瑾积极参与女性解放运动
• 秋瑾回国后,积极参加女性解放运动,为女性的平等权利而奋斗 • 秋瑾创办女子学校,提倡女性教育,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秋瑾在女性解放运动中的贡献
• 秋瑾的诗歌、文章等作品,为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秋瑾的组织、领导才能,为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秋瑾被誉为“诗界女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 • 秋瑾的诗歌作品被后人传颂,成为永恒的经典
03
秋瑾的思想观念与女性解放运动
秋瑾的女性观念及其时代意义

秋瑾爱国故事200字

秋瑾爱国故事200字

秋瑾爱国故事200字
摘要:
1.介绍秋瑾简介
2.秋瑾的爱国事迹
3.秋瑾的影响和纪念
正文:
秋瑾,字睿卿,号竞雄,湖南湘潭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革命家和民主斗士。

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秋瑾的爱国事迹不胜枚举。

她曾参加过反清的革命活动,秘密策划起义,并为革命事业筹集资金。

1907年,她参与组织光复会,积极投身于推翻满清政权的斗争。

不幸的是,她在同年被捕,英勇就义,年仅32岁。

秋瑾的就义,极大地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她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精神象征。

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赠别二首》、《减字木兰花·答梁母氏》等,歌颂民族英雄,呼唤民族觉醒。

她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成为了后世景仰的楷模。

如今,秋瑾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她的故居、纪念馆等地,都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

秋瑾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不懈奋斗。

秋瑾的一生,虽短暂却光辉熠熠。

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爱国,什么叫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

秋瑾辛亥革命的女烈士

秋瑾辛亥革命的女烈士

秋瑾辛亥革命的女烈士秋瑾——辛亥革命的女烈士秋瑾,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家,她生于1875年,逝世于1907年。

秋瑾是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她勇敢地参与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为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以叙述她的生平、投身革命的经历和为革命事业付出的牺牲来展示秋瑾辛亥革命的女烈士形象。

秋瑾的出生地是江苏无锡,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

她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年轻时读书习字成就斐然。

然而,她并没有满足于家庭安逸的生活,而是积极参与维新派的运动。

所以,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主义道路,改变她一生的轨迹。

秋瑾于1903年加入同盟会,成为一名热血革命者。

她深受孙中山的影响,积极倡导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思想。

她在无锡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向人们介绍革命的理念和目标。

不久后,秋瑾被任命为同盟会的组织负责人,开始了她在南京的革命斗争生涯。

在南京,秋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组织并参与了多次抗清的起义行动。

她充满激情地发表演讲,呼吁人们加入到反清复明的斗争中来。

秋瑾还成立了妇女学堂,为女性提供教育和启蒙,培养出许多志同道合的女革命者。

然而,秋瑾的革命活动并不顺利。

1907年,她参与了南京起义,但不幸地被清朝政府逮捕。

她被关押在监狱中,遭受着秧马和种种折磨。

尽管在痛苦和困境面前,秋瑾从未屈服,她始终坚定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最终,秋瑾因受到酷刑折磨而永世长眠。

她在革命事业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辛亥革命中的女烈士。

秋瑾的牺牲精神深深感动了无数后来的革命者和爱国者,她的名字被铭记在中国近代史的篇章中。

秋瑾辛亥革命的女烈士形象,是一个坚定而无畏的革命斗士,她的付出和牺牲彰显了妇女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她所代表的女性力量和献身精神激励着无数人继续为自由和平等而奋斗。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铭记秋瑾的革命精神,尊重和珍惜我们现今所拥有的权利和自由。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正义和公平的道路上,不论男女,我们都应该勇往直前,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秋瑾

秋瑾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

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积极投身革命。

《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写于1903年,是秋瑾冲破封建礼教藩篱,走向革命的标志性作品。

词中,充分表现了她走向革命之前的些许苦闷、满腹激情和勇敢的抗争。

一、不再“强派作娥眉”。

秋瑾生于一个封建家庭,自幼就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子王廷均为妻。

但两人志趣并不相合,婚后情同冰炭。

就这样,他们在浙江一起熬过了将近八年,“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八年风味”,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但实际上“奴仆不如”。

因此词人说:“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他们苦苦地想让词人做一个贵妇人,其实,词人是多么的不屑啊!词人需要的是自立,是自由,是像男儿一样的建功立业。

这“强派作娥眉”的八年,让词人是那么的不堪和痛苦!现在,即将将这“峨眉”的身份埋葬,心中是那样的澎湃!那样的激动!二、已经“四面歌残终破楚”。

如果说浙江“八年风味”期间,词人还抱有幻想的话,1903年“小住京华”期间的一件事,就让秋瑾不再彷徨。

是年中秋佳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丈夫用武力惊醒了秋瑾的痴梦,“四面歌残终破楚”,词人在四面楚歌中最终痛下决心,选择了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但,这份选择并非容易。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是何其艰难!秋瑾最终选择冲破家庭牢笼,犹如一场战争的胜利,因此,词人才借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获得独立和自由。

也因此,词人也为自己冲破家庭藩篱,不再“强派作娥眉”而感到高兴——尽管在中秋佳节,尽管是亲人离散,尽管掩饰不了忧伤,词人还是写到“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词人用这样的美景,来表达自己重获新生的欢悦。

三、只是“何处觅知音”。

平日里,秋瑾常为他人怀着一颗热心,肝胆与共,“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秋瑾

秋瑾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鉴湖女侠、革命党人——秋瑾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

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中文名:秋瑾别名:秋闺瑾(原名),鉴湖女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日期:1875年11月8日逝世日期:1907年7月15日职业:革命家毕业院校:青山实践女校主要成就:创办《中国女报》策划皖浙起义祖籍:浙江绍兴就义之地:浙江绍兴轩亭口参加组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丈夫:王廷钧子女:儿子王沅德,女儿王灿芝目录人物概述人物介绍投身革命从容就义后人评价生平年表生年新考秋瑾诗选月梅(其一)梅(其二)读书口号望乡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鹧鸪天赤壁怀古去常德州中感赋秋海棠杜鹃花残菊红毛刀歌满江红(小住京华)如此江山翠楼怨剑歌泛东海歌对酒宝刀歌(1907)题芝龛记满江红(肮脏尘寰)菊秋瑾精神纪念舞剧《秋瑾》基本信息剧情介绍编创演职人员影视剧《秋瑾》1、1984年版电视剧《秋瑾》2、1983年版电影《秋瑾》3、1953年版电影《秋瑾》2011年电影《竞雄女侠·秋瑾》越剧《秋瑾》1959年越剧《秋瑾》1995年越剧电视剧《秋瑾》秋瑾与婆家双峰秋瑾故居秋瑾墓在线观看人物概述人物介绍投身革命从容就义后人评价生平年表生年新考秋瑾诗选月梅(其一)梅(其二)读书口号望乡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鹧鸪天赤壁怀古去常德州中感赋秋海棠赋柳杜鹃花残菊红毛刀歌满江红(小住京华)如此江山翠楼怨剑歌泛东海歌对酒宝刀歌(1907)题芝龛记满江红(肮脏尘寰)菊秋瑾精神纪念舞剧《秋瑾》基本信息剧情介绍编创演职人员影视剧《秋瑾》1、1984年版电视剧《秋瑾》2、1983年版电影《秋瑾》3、1953年版电影《秋瑾》2011年电影《竞雄女侠·秋瑾》越剧《秋瑾》1959年越剧《秋瑾》1995年越剧电视剧《秋瑾》秋瑾与婆家双峰秋瑾故居秋瑾墓在线观看展开编辑本段人物概述秋家自曾祖起世代为官。

秋瑾的生平与背景

秋瑾的生平与背景

秋瑾的生平与背景秋瑾,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家。

她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动荡、战乱的时期,为中国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奋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从秋瑾的生平和背景两个方面,介绍这位杰出女性革命家的事迹。

一、生平秋瑾于1854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一个富商家庭。

她的父亲是一位富有商人,生活优渥。

在家庭的熏陶下,秋瑾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对文学和历史有着独特的兴趣,并培养了自己卓越的才华和思辨能力。

然而,秋瑾的家族生活并没有一直如此安定。

1873年,她的父亲因债务问题意外离世,这一打击让秋瑾及其家人面临了巨大的困境。

面对生活的逆境,秋瑾没有放弃,她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秋瑾在福州读书期间,开始接触到了一些革命思想,并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积极参与了当时的激进运动,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推动社会变革。

秋瑾反对封建礼教和妇女地位的限制,她认为妇女应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益。

1883年,秋瑾考入了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在这里,她接受了更为深入的教育,同时也与一些爱国革命者有了更多的接触。

秋瑾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觉醒,她决心要为中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秋瑾在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毕业后,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的前线。

她组织了妇女参与政治活动的团体,并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她也是中国首位女性报纸《浙江女报》的主编,通过媒体平台传递了大量的革命讯息和启蒙思想。

然而,秋瑾的革命活动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容忍。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她被清政府逮捕并判处死刑。

秋瑾在牢狱中坚定地面对死刑,她致力于为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而奋斗,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捍卫着中国人民的权益。

二、背景秋瑾生活的时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乱和变革的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国内政治动荡的双重打击。

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妇女地位低下,民众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作为一个富商之女,秋瑾生活的环境使她亲眼目睹了这些社会问题。

秋瑾的人物生平资料介绍

秋瑾的人物生平资料介绍

秋瑾的人物生平资料介绍秋瑾是中国首位女权运动者,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是近代中国女性革命的象征和辛亥三杰之一。

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下秋瑾的人物生平吧!秋瑾的人物生平资料燃情岁月秋瑾,生于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

另1916年修的湘乡《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谱》载:“王廷钧配秋氏,字瑾,寿南公女。

清浩封夫人,光绪三年丁丑十月十一日卯时生,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初六辰时殁浙江山阴县,葬西湖,有碑亭。

子,沅德,出抚一半子麒为嗣。

女,桂芳。

”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镇神冲王廷钧为妻。

1896年,秋与王结婚。

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

秋瑾在婆家双峰荷叶时,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

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杰”。

1897年6月,秋瑾生下第一个孩子王沅德。

1900年,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

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

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

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

革命生涯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

秋瑾除在校学习外,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

在此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以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秋瑾简介_2000字

秋瑾简介_2000字

秋瑾简介_2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秋瑾,鲁迅笔下夏瑜原型,人如其名,集瑾瑜于一身。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号兢雄,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1875年,生于福建闽侯一官僚地主家庭。

秋瑾从小聪颖好学,工诗词,精武艺,性格倔强、豪迈不羁颇有男儿风。

16岁时,其父仕于湖南湘潭,秋瑾随父至湘,后嫁于富商之子王廷钧,再后,丈夫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之入京。

在京城,秋瑾与桐城硕儒吴汝纶之女吴芝瑛一见如故,拜为姐妹。

吴芝瑛是革新派人物,家中存有大量维新书刊,秋瑾时常与她一起研读,又因亲历庚子之祸、甲午之辱,秋瑾的爱国热情被不断激发。

当时,留学生聚集的日本东京是中国革命力量汇集的重要据点,秋瑾十分向往。

1904年,秋瑾终于决定舍弃家庭儿女,前往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真理。

到达东京后,秋瑾先在中国留学生公馆日语讲习所补习日语,之后进入青山实践女校求学。

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组织的各种活动,创办了《白话报》宣传妇女解放,重组“共爱会”呼吁反抗清廷,加入秘密团体三合会从事反清活动。

通过学习与实践,秋瑾逐渐由爱国者和妇女解放运动先驱逐渐转变成为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清革命志士。

1905年,经人介绍,秋瑾认识了陶成章、徐锡麟,并加入光复会,后来她成为继徐锡麟之后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

同年9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秋瑾又加入了同盟会,并成为评议部之评议员兼浙江支部负责人。

不久,清廷为了遏制留学生的革命活动,通过日本当局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入学规则》,对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和人身自由加以限制,留日学生激昂愤慨,纷纷抵制,秋瑾也愤然回国。

归国后,秋瑾先任教于浙江浔溪女校,后至沪,再后辗转赴浙,在徐锡麟邀请下主持绍兴大通学堂。

1907年2月,她和徐锡麟秘密约定在皖、浙两省同时发动反清武装起义。

之后,秋瑾在大通学堂,组织“体育会”,自任教练,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同时,她又奔赴于浙东等地,运动会党,发动新军,组建光复军,起草起义文告,为起义悉心准备不辞劳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3
2020/4/13
秋瑾一生留下许多著作,包括120 多首诗,38首词。她以天下为 己任,大义凛然,气势豪迈, 文词朗丽高亢,音节嘹亮。为 了普及革命,她还写过白话文, 谱歌曲,甚至编弹词,来向广 大群众传播革命的道理。
2020/4/13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2020/4/13
第三,她面对腐朽没落的社会,满腔热血, 一身正气。为求得社会正义而奔走呼号,直 至从容就义。她的女侠气概,就是正义的化 身。当前,我们同样要把社会正义,作为社 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价值。现实社会中,仍存 在阳光下的黑暗,有些邪恶势力和腐败现象 仍在滋长。我们就应学习秋瑾这种见义勇为 的大无畏精神,为弘扬社会正义,勇于斗争, 敢于献身。
• 1905年由冯自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会评议 员和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 她写下了许多充满强烈爱国思想和饱满革命热 情的诗篇。“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 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2020/4/13
• 1906年初,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 愤而回国。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 暑假离职赴沪,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 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 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不久,萍 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2020/4/13
让我们走进近代民主 革命先烈——
2020/4/13
人物简介
她的点点滴滴
后人评价
2020/4/13
人物历程 秋瑾精神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 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 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 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 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 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 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 闽县l(今福州)
2020/4/13Fra bibliotek• 1875年11月8日生于福建闽侯。浙江山阴(今绍兴) 人。早年学习经史、诗词,善骑射。
• 1896年依父命嫁今双峰县荷叶镇神冲村富绅子弟 王廷钧。秋瑾在婆家双峰荷叶时,常与唐群英、
蔑视封建葛在礼法健一,豪起提倡往,男来或女平,饮等“酒,常情赋以同诗花木手,兰,足或秦,对良玉亲月自如抚喻。姐琴性妹,豪侠,或,经下习文常棋练武集谈,聚心喜男,装。 往来十分密切”。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 杰”。
2020/4/13
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
今轩 招亭 侠洒 女碧 魂血 。,
愧 我
首江 赞户 同矢 盟丹 会忱 ;,
感 君
2020/4/13
宋庆龄在《中
国妇女争
取自由的
斗争》一
文中称赞
秋瑾烈士
是“最崇
高的革命
烈士之
2020/4/13
一”。
——秋瑾
让我们向这位时代女性学习!
2020/4/13
谢 谢 观 赏
• 1907年初在上海创刊《中国女报》。号召女界为 “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后应邀以董事 名义主持大通学堂校务。以学堂为据点,继续联络 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大运通学动堂军学两界,准备 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 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 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 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 原定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2020/4/13
其次,百年前旧中国,封建礼教 思想的黑暗统治是那样顽固。她 作为一个弱女子,敢于如此冲破 思想牢笼,打碎封建精神枷锁, 去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主张共 和,坚持男女平等。这种敢于把 自己从旧思想、旧习惯中解脱出 来,是一种大胆革新的思想解放 运动。当今,我们同样仍需不断 解放思想。因此我们要学习秋瑾,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
学文。知官 杰三群子 会会话本 动动失女 西古初。组
会史秋州。 ”个英弟 、”报留
骑,瑾。父 马能幼嫡寿 击诗年母南 剑词随单, 。,兄氏官
。人、王 被葛廷 誉健钧 为豪结
同。》学 盟后,, 会来参在 。先加上

,皖败报 泠轩六安成 自浙后》 桥亭凌庆光 己起,。 侧口晨起复 主义与萍 。。,义军 持,徐、 后秋失,
• 1903年 王纳资捐得户部主事,随王去北京居往。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 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2020/4/13
• 1904年7月自费留学日本。在此期间,曾与陈 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 秘密会,以秋瑾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 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并创办《白 话报》,发表《致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 《警告我同胞》等文章,宣传反清革命,提倡 男女平权。秋,参加冯自由在横滨组织的三合 会,受封为“白纸扇”(即军师)。
2020/4/13
2020/4/13
2020/4/13
• 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绍 兴坤士胡道南出卖了秋瑾。 7月 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 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 “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 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3日下午, 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 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 对。 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 义于绍兴轩亭口
2020/4/13
那些年,她留下的生命轨迹
• 1907 • • 1904 • 1896
• 15
读萧湖曾 “往婚 后“海 浙由锡浏创 建瑾败自
岁书山南祖 时家望郴起 跟塾族州世 表,之直代 兄好后隶为
潇来。 湘,常年 三后与富 女来唐绅
加洪创 江徐麟、办 墓就后任 入门办年 军赴共醴《 于义被协年 光天《赴 事皖谋起中 杭于捕领夏 复地白日 。活发义国 州、。,,
2020/4/13
2020/4/13
2020/4/13
• 首先,她那种忧民忧国,为了祖国 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用 鲜血来唤醒民众,就是一种炽热的 爱国主义精神。当今我们在发展的 征途中,同样充满困难与风险,必 须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因此, 我们需要弘扬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