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

一、写出分子式为C9H12的单环芳烃所有的异构体并命名之。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1.间二硝基苯2,对溴硝基苯3,1,3,5-三乙苯4,对羟基苯甲酸
5,2,4,6-三硝基甲苯6,间碘苯酚7,对氯苄氯8,3,5-二硝基苯磺酸
三、命名下列化合物。
叔丁基苯对氯甲苯对硝基乙苯苄醇
苯磺酰氯2,4-二硝基苯甲酸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甲苯基丙烯
四、用化学方法区别各组化合物。
解:环己烷环己烯苯
环己烷
环己烯
苯
溴水
不变
褪色
解:乙苯苯乙烯苯乙炔
乙苯
苯乙烯
苯乙炔
溴水
不变
褪色
褪色
硝酸银氨溶液
不变
沉淀
五、以构造式表示下列各组化合物经硝化后可能得到的主要化合物(一种或几种)。
10,邻甲苯酚11,对甲苯酚12,间甲苯酚
六、完成下列反应式。
从硝化反应的中间体的稳定性看,在邻位和对位取代生成的中间体比在间位上取代稳定。
七、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错误。
八、试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环上硝化反应的活性顺序排列。
九、试扼要写出下列合成步骤,所需要的脂肪族或无机试剂可任意选用。
1.甲苯4-硝基-2-溴苯甲酸;3-硝基-4-溴苯甲酸
5,对二甲苯2-硝基-1,4-苯二甲酸
十、以苯,甲苯及其它必要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十一、根据氧化得到的产物,试推测原料芳烃的结构。
十二、三种三溴苯经硝化,分别得到三种、两种、一种一元硝基化合物,是推测原来三溴苯的结构,并写出它们的硝化产物。
十三、某不饱和烃A的分子式为C9H8,它能和氯化亚铜氨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化合物A催化加氢得到化合物B(C9H12)。将化合物B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得到化合物C(C8H6O4)将化合物C加热得到化合物D(C8H4O3),若将化合物A和丁二烯作用则得到一个不饱和化合物E,将E催化脱氢的2-甲基联苯,写出A,B,C,D,E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式:
大学有机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答案
2 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手性碳原子,哪些没有手性碳原子但有手性
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1)、(3)(2个手性碳原子)、(4)、(12)
没有手性碳原子但有手性:(5)、(6)、(10)(11)
5 指出下列狗形式是R或S
(1)R;(2)S;(3) S ;(4) S
6 画出下列化合物所有可能的光学异构体的狗形式,标明成对的对映体和内消旋体,以RS标定他们的构型。
(1)
(2)
(3)
(4)
(5)
7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Fischer投影式
8 用Fischer投影是画出下列各化合物的构型式
9 (1) S构型
(2) 构型相同:(b)、(c)、(d)
对映体:(a)、(e)、(f)
10 将下列化合物的Fischer投影是画成纽曼投影是(顺叠和反叠),并画出它们对应体的相应式子。
(1);对映体
(2);对映体
12 (1)非对映体;(2)对映体;(3)对映体;(4)非对映体;(5)顺反异构(非对映异构);(6)非对映异构;(7)同一化合物;(8)构造异构
13 A (1)与(2)相同,(3)与(5)相同,(4)与(6)相同,(7)与(8)相同;
B (3)、(5)与(4)、(6)是对映体
C (1)、(2)、(7)、(8)是内消旋体
14
15
(1)熔点为19o C的邻二醇为一对外消旋体,RS构型为(2R,3R)和(2S,3S);
熔点为32o C的邻二醇为一对内消旋体,RS构型为(2R,3S)(等同于(2S,3R))
(2)类似于顺式加成,详细机理见课件。
16完成反应方程式
17
18。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chapter06

第六章习题6-1(1)b > a > c (2)c > d > a > b (3)c > b > a 习题6-2(H 3C)2NN NSO 3Na(H 3C)2NN NHSO 3Na+(1)yellowredOHOO -O -OHOO colorlesspurple(2)习题6-3(1)后者具有更大的最大吸收波长;(2)后者有两个吸收峰,一个在长波方向,吸收强度较弱的n π*跃迁吸收,且两个吸收峰的强度均有增加;(3)后者具有更大的最大吸收波长;(4)通过测定中性条件和碱性条件的紫外光谱,前者因为酚羟基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电离,所以两种条件下测定的谱图有明显区别,后者则差别不大。
习题6-4红外光谱中官能团的伸缩振动频率主要与键的强度以及成键原子的质量有关。
c > b > a > g > e > d > f 习题6-5· 244 ·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 a 、前者没有1050~1250 cm -1的C -O 伸缩振动吸收; b 、后者没有—COOH 的C=O 伸缩振动在1700~1750 cm -1; c 、前者没有—COOH 的O -H 伸缩振动吸收,在2500~3200 cm -1。
习题6-6前者为三取代烯烃,后者为四取代烯烃,在IR 指纹区的650~1000 cm -1范围有明显差异,且后者在1385~1365cm -1处有一个异丙基的特征吸收。
CH 3C 3CHCH 2CH 3在840-790cm -1处存在一个=C-H 弯曲振动吸收;而且在1385-1365cm -1处有-CH 3 的 C -H 弯曲振动吸收;在1450-1420cm -1处有-CH 2 ,-CH 的 C -H 弯曲振动吸收CH 3CCH 3CCHCH 3CH3CH 3在~1385cm -1和~1368cm -1处存在两个强度相等的吸收峰;为-CH (CH 3)2 的特征吸收。
第六章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卤代烃1.回答下列问题(1).在CH3CH2Cl(I),CH2═CHCl(II),CH≡CCl(III),C6H5Cl(IV)四种⼀氯代烃中,按C-X键键长次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IV< II < III(2).将四种化合物(A) CH3CH2CH2F,(B) CH3CH2CH2I ,(C) CH3CH2CH2Br ,(D) CH3CH2CH2Cl的沸点从最⾼到低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B> C> D> A(3).四种化合物(A) CH3CHClCH2OH,(B) CH3CHNH2CH2Br ,(C) HC≡CCH2Cl,(D) CH3CONHCH2CH2Cl 中,哪些能⽣成稳定的格⽒试剂?为什么?解: D(4).⽐较(A) CH3CH2CH2CH2Cl,(B) (CH3)2CHCH2Cl,(C) CH3CH2CH(Cl)CH3,(D) (CH3)3CCl四个氯代烃,它们发⽣S N2反应情况如何。
解: A> B> C> D(5).将①苄溴,②溴苯,③1–苯基–1–溴⼄烷,④1–溴–2–苯基⼄烷四个化合物按 S N1 反应的反应活性顺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③>①>④>②(6).不活泼的⼄烯型卤代烃能否⽣成格⽒试剂?为什么?解:由于卤原⼦与双键间的 p-π共轭效应,使C-X键之间的键能增加,难以断裂。
(7).化合物:(A)正溴戊烷,(B)叔溴戊烷,(C)新戊基溴,(D)异戊基溴分别与⽔反应⽣成相应的醇,讨论它们的反应速率的差异?解: A> D> C> B(8).⽤极性溶剂代替质⼦溶剂对(A) S N1,(B) S N2,(C) 烯的亲电加成, (D) 醇的失⽔反应有何影响?解: 极性溶剂有利于S N1反应和烯的亲电加成反应的进⾏,不利于S N2反应和醇的失⽔反应的发⽣。
(9). 2–氯环⼰醇的反式异构体可以跟碱反应转化成环氧化物, 但顺式异构体却不能, 为什么?解: 2–氯环⼰醇的反式异构体跟碱反应时,进⾏反式消除,热⼒学能量低,反应速率快, 顺式异构体则不能。
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思考与练习6-1写出下列醇的构造式。
⑴ CH 3CH 2CH 2CH 2CHCH 2OHCH 3⑶ HO -: #-C 2H 56-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醇。
⑵2-甲基-2-丙醇 ⑶3-乙基-3-丁烯-2-醇6-3将巴豆醛催化加氢是否可得巴豆醇?为什么?巴豆醛催化加氢得不到巴豆醇,因巴豆醛中的不饱和碳碳双键也会被加氢还原。
6-4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按其变化规律由高到低排列。
⑴ 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 ⑵ 正己醇>正戊醇〉正丁醇6-5将下列物质按碱性由大到小排列。
(CH 3)3CONa > (CH 3CH 2)2CHONa > CH 3CH 2CH 2ONa > CH 30Na 6-6醇有几种脱水方式?各生成什么产物?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醇有两种脱水方式:低温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高温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
6-7什么是查依采夫规则?查依采夫规则是指醇(或卤代烃)分子中的羟基(或卤原子)与含氢少的 氢脱去一个小分子(H 2O 、HX ),生成含烷基较多的烯烃。
6-8叔醇能发生氧化或脱氢反应吗?为什么?叔醇分子中由于没有 a -H ,在通常情况下不发生氧化或脱氢反应。
6-9从结构上看,酚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些什么影响? 酚羟基与苯环的大 n 键形成p-n 共轭体系,使苯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 易离去。
6-10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对氨基苯酚⑵邻氯苯酚⑶2,3-二硝基苯酚6-11将下列酚类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⑵〉⑷>3)>⑴ 6-13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第六章醇酚醚⑷2-苯基-1-乙醇 ⑸2-溴丙醇⑹2, 2-二甲基-1,3-丙二醇CH 3⑵ CH 3CH=CHCCH 2OHCH 3CH 3CH 3⑷ CH 3—C C —CH 3I IOH OH⑴2, 4-二甲基-4-己醇伕碳原子上的也使羟基上的氢更6-12试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⑴FeCl a蓝紫色⑵ClFeCl 3蓝紫色H 3ClOHOH AI l| + NaOHI Cl ONa+ H 2OTCl6-14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但实验室中一瓶已开封的苯酚试剂呈粉红色。
第六章醇酚醚(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C H 3C H 2C H 2B r
3. 乙醇与二甲醚是( C )异构体? A、碳干异构 B、位置异构 C、官能团异构 D、互变异构 4. 为了合成烯烃(CH3)2C=CH2,最好选用下列何种醇( B )
H 3C CH H 3C CH OH CH3
+
H
H 3C C H 3C C H
CH3
H 2O H 3PO 4
H 3C C H 3C
H2 C OH
CH3
-H 2 O
2.
CH2
CH
CH3
C H 3C H CH3
OH
O
C H 2C H
CH2
H 2O
H 2C C H CH3
CH H 3C H 2C C H CH3 H2 C Br
CH3 O
OH
C、(
H 3C I
)
Mg 干醚
(C H 3)2C H C H 2M g C l
C O 2/ 干 醚
(C H 3 ) 2 C H C H 2 C O O M g C l
H 2O
(C H 3 ) 2 C H C H 2 C O O H
4.
O
C H 2 C H 3 + H I (过 量 )
OH
+
C H 3C H 2I
6. C H 3C H 2C H 2C H 2 OH _ H
+
H 2O
( H 3C
H2 C C H
CH2
)
H 2O H
+
有机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H OH
CHO
(R)
H OH
(S)
HO H
CH2OH
I
CH2OH
II
CH2OH
III
CH2OH
IV
(1)(II) 和(III)是否是对映体?
不
(2)(I)和(IV)是否是对映体?
不
(3) (II)和(IV)是否是对映体?
不
(4) (I)和(II)的沸点是否相同?
相同
(5) (I)和(III)的沸点是否相同?
α = +1.15 o α = 11+0001.150o.5= +23 o
第二次观察说明第一次观察的到的α是+23°,而不是α±n180°。
十二、根据给出的四个立体异构体的Fisher投影式,回答
下列问题: CHO (R) H OH (R) H OH
CHO
(S)
HO H
(S)
HO H
CHO
(S)
HO H
不同
(6) 把这四种立体异构体等量混合,混合物有无旋光性? 无旋光
十八、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0,具有光学活性。可 与碱性硝酸银的氨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若以Pt为催化剂催 化氢化,则(A)转别为C6H14(B),(B)无光学活性。试推测 (A)和(B)的结构式。
(A) C2H5CH(CH3)C CH (B) C2H5CH(CH3)CH2CH3
H
H
(1)(3)(4) Ch3
七、Fischer投影式 H Br 是R型还是S型? 下列各结
CH2CH3
构式,那些同上面这个投影式是同一化合物?
(1) C2H5 H Br
(2) H
(3)
高职化学答案

高职化学答案【篇一:无机化学高职书答案】物质及变化 ....................................................................................................... .. 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4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 13 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30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39 第六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 44 第七章配合物 ....................................................................................................... ........ 49 第八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 54 第九章铝锡铅砷锑铋 ................................................................................................... 58 第十章氢稀有气体卤素 ......................................................................................... 62 第十一章氧硫氮磷碳硅硼 ........................................................................................... 66 第十二章铜锌副族 .......................................................................................................68 第十三章铬锰铁钴镍 (70)第一章物质及变化gzp14-1.在30℃时,在一个10.0l的容器中,n2,o2,co2混合气体的总压为93.3k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醇酚醚思考与练习6-1写出下列醇的构造式。
⑴ ⑵⑶⑷ 6-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醇。
⑴ 2,4-二甲基-4-己醇 ⑵ 2-甲基-2-丙醇 ⑶ 3-乙基-3-丁烯-2-醇⑷ 2-苯基-1-乙醇 ⑸ 2-溴丙醇 ⑹ 2,2-二甲基-1,3-丙二醇 6-3将巴豆醛催化加氢是否可得巴豆醇?为什么?巴豆醛催化加氢得不到巴豆醇,因巴豆醛中的不饱和碳碳双键也会被加氢还原。
6-4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按其变化规律由高到低排列。
⑴ 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 ⑵ 正己醇>正戊醇>正丁醇 6-5将下列物质按碱性由大到小排列。
(CH 3)3CONa > (CH 3CH 2)2CHONa >CH 3CH 2CH 2ONa >CH 3ONa 6-6醇有几种脱水方式?各生成什么产物?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醇有两种脱水方式:低温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高温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
6-7什么是查依采夫规则?查依采夫规则是指醇(或卤代烃)分子中的羟基(或卤原子)与含氢少的β-碳原子上的氢脱去一个小分子(H 2O 、HX ),生成含烷基较多的烯烃。
6-8叔醇能发生氧化或脱氢反应吗?为什么?叔醇分子中由于没有α-H ,在通常情况下不发生氧化或脱氢反应。
6-9从结构上看,酚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些什么影响?酚羟基与苯环的大π键形成p-π共轭体系,使苯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也使羟基上的氢更易离去。
6-10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对氨基苯酚 ⑵邻氯苯酚 ⑶ 2,3-二硝基苯酚 6-11将下列酚类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⑵>⑷>⑶>⑴6-12试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⑴ ⑵6-13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CH 3CH 2CH 2CH 2CHCH 2OH CH 3CH 3CH 3CH 3CH CHCCH 2OH C 2H 5HO CH 3CH 3CH 3C CH 3C ×CH 3OH×FeCl 蓝紫色ClOHCl⑴ ⑵6-14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但实验室中一瓶已开封的苯酚试剂呈粉红色。
试解释原因。
开封的苯酚试剂,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被空气中的氧氧化,颜色逐渐变为粉红色。
6-15为什么苯酚的卤化反应和硝化反应都比苯容易进行?苯酚的卤化反应和硝化反应都比苯容易进行,是因为-OH 是致活基团,使酚的亲电取代反应比苯更易进行。
6-16单醚与混醚在结构上有何不同?单醚与混醚在结构上的不同:单醚的两个烃基相同,混醚的两个烃基不同。
6-17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 甲醚⑵ 3-甲氧基-1-丙烯(或甲基烯丙基醚) ⑶ 对甲基苯甲醚 ⑷ 3-甲氧基-2-乙氧基戊烷 6-18醚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制备什么样的醚?醚的制备方法有威廉森合成法和醇脱水法两种。
威廉森合成法既可合成单醚,也可合成混醚,醇脱水法只适用于制单醚。
6-19选择适当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⑴ ⑵⑶6-20醚为什么可溶于浓的强酸中?醚中的氧原子上具有孤电子对,在浓的强酸中能接受质子,形成钅羊 盐,使醚可溶于浓的强酸中。
6-21醚键的断裂有什么规律?醚键的断裂的规律是:通常是含碳原子较少的烷基形成碘代烷,含碳原子较多的烷基形成醇。
若是芳香基烷基醚与氢碘酸作用,总是烷氧键断裂,生成酚和碘代烷。
6-22如何检验醚中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检验醚中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6-23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⑴ ⑵习题OH ClONa Cl+ H 2OOH +COOH(CH 3CO)2OC CH 3O+ CH 3COOH 24CH 3CH 2CH 2CH 2OCH 2CH 2CH 2CH 3 + H 2O2CH 3CH 2CH 2CH 2OH ONa +CH 2Cl2O+CH 3CHONa CH 3CH 3O CHCH 3CH 3+ NaBrCH 3Cl CH 3CH 2OCH 2CH 3 +3CH 2OH CH 3CH 2I+OCH 2CH 3++CH 3CH 2I1.填空⑴ sp 3杂化的碳原子;极性。
⑵ p-π共轭;弱;强;NaHCO 3;CO 2 ⑶ 氢键;大。
⑷ 醇;醛;酮⑸ 淀粉-KI ;蓝色;FeSO 4;Na 2SO 3;Na ;对苯二酚 ⑹ 碱;氧化剂;还原剂; 钠、镁 ⑺ 结晶醇;无水CaCl 2;无水MgCl 2 ⑻ 卤甲烷;叔丁基醇钠 ⑼ 来苏儿;煤酚皂 ⑽ K 2Cr 2O 7/H +;橙红;绿色 2. 选择⑴ A ⑵ C ⑶ D ⑷ C ⑸ A ⑹ B ⑺ D ⑻ C ⑼ A ⑽ B 3.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⑴ ⑵⑶⑷⑸⑹⑺ 4. 简答⑴ B 路线最合理。
A 路线(CH 3)3C-Br 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得不到所需的醚;C 路线得到混合物,且叔醇易消除。
⑵ A 在叔丁醇中加入金属钠,当Na 被消耗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溴乙烷,这时可得到C 6H 14O ;制备混醚时选用伯卤代烷与醇钠,可以使亲核取代为主反应。
B 在乙醇与Na 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2-甲基-2-溴丙烷,则有气体产生,在留下的混合物中C 2H 5OH浓24+4CH 3CH 2CHCHCH 3CH 3CH 2CH CCH 3C 2H 53CH 2COOH +C 2H 5COCH 3Br CH 2OH CH 22Mg Br OH HBrNaOH CH 3CHCH 2CH 33CHCH 2CH Br3CH CHCH 3222ONa OH 2OH2NO 2NaOH32ONa OCH 2CH 3OHOH +CH 3CH 2I140℃H 2O+ CH 3CH 2OH 磷酸硅藻土浓H SO CH 2CH 2C 2H 5OC 2H 5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O227+227+CH 3CH 2COOHCH 3C CH 3CH 3ONaCH 3CH 2BrOHCH 3C CH 3CH 3CH 3C CH 3CH 3OHOCH 2CH 3+NaBrC 6H 14O仅有乙醇一种有机物。
乙醇钠是强碱,在该条件下,叔丁基溴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是主产物),因亲核取代与其是一对竞争反应。
5. 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⑴⑵ ⑶6. 除去下列化合物中少量的杂质。
⑴ 通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苯酚可溶于其中,再在苯钠中通二氧化碳,得到苯酚。
而环己醇不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
⑵ 加无水CaCl 2,利用乙醇与氯化钙生成结晶醇的性质,除去乙醚中少量的乙醇。
⑶ 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 7~C 9的烷烃,可在低温下加入浓硫酸,乙醚与之形成互溶物,而汽油会与硫酸分层,分液后,弃去下层。
7. 用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⑴CH 3CH 2CH 3CH 2ONa BrCH 3C CH 3CH CH 2CCH 3CH 3+CH 3CH 2OH +NaBr C 2H 5OC 2H 5CH 3CH 2CH 2CH 2OHCH 3CHCH 2CH 3OH CH 3CH 3C CH 3OHNa快中 慢OCH 3CH 2OHCH 2Br OHCH×××××浅黄色×HBr(CH 3)3CBr无水乙醚(CH 3)3CMgBr(CH 3)3COH ×CH 3(CH 2)4CH 3(CH 3)2CHOCH(CH 3)2OH OH CH 3×冷浓H 2SO 4分层互溶NaH H 2227+绿色×⑵⑶ ⑷ 8. 推断结构⑴⑵ 此醇的构造式为:⑶或:磷酸硅藻土CH 2CHCH 3OH24CH 3CH OCHCH 3CH 3CH 3CH 3CH CH 140℃CH 3CH 2CH 2CH 2浓H SO 170CH 3CH 2CH CH 22CH 3CH 2CHCH 2Cl Cl253CH 2CCH2Na CH 3CH CNa Cl CH 3CH CNa +Cl NH 3(l)C CHH O 4C OOHCH 3A.B.C.D.OCH 3ONaCH 3OHBrBr BrCH 3OH CH 3+ONaCH 3OHCH 3H 2OBr OHBrBrBrCH 3OCH 3+ H 2SO 43]+HSO 4-2H 2SO 43CHCH 2CH 2CH 3OH227+3CCH 2CH 2CH 3OCH 3CH 2CH 2CH 2CH 2HBr CH 3CH 2CH 2CH 2CH 2BrKOH/醇CH 3CH 2CH 2CH CH 2CH 3CH 2CH 2CH 2CH 2OHCH 3OCH 2CH 2CH 2CH 3A. B. C.D. E.CH 3CH 2CH 2CH 2OH CH 3ICH 2CHCH 2CH 3CH 3CH 2COOHA. B. C.D. E.CH 3CH 2CH 2OH CH 3CH 2ICH 2CHCH 3CH 3COOHCH 3CH 2OCH 2CH 2CH 3CH 3O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 + CH 3ICH 3CH 2CH 2CH 2OH浓H 24170℃CH 2=CHCH 2CH 3CH 2=CHCH 2CH 34+CH 3CH 2COOH + CO 2 +H 2OCH 3C=CH 23或:A .CH 3OCH 2CH(CH 3)CH 3 B.CH 3CH(CH 3)CH 2OH C.CH 3ID. E.CH 3COCH 3或:A .CH 3CH 2OCH(CH 3)2 B.(CH 3)2CHOH C.CH 3CH 2I D.CH 3CH=CH 2E.CH 3COOH或:A .CH 3OC (CH 3) 3 B. (CH 3)3COH C.CH 3I D.(CH 3)2C=CH 2 E.CH 3COCH 3⑷A. B.CH 3C CH 3CH 3OHCH 3CHCH 2OHCH 3C.C 2H 5OC 2H 5CH 3C CH 3CH 3OH 浓HCH 2CCH3CH 3CH +Mg OC(CH 3)3BrA.浓HCH 2CCH 3CH 3CH +CH 3CHCH 2OH CH 3B.Mg BrOCH 2CH(CH 3)2C 2H 5OC 2H 5C.过量HIC 2H 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