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演绎美国梦的白宫新主人
他懂得什么是美国梦

坝 野 l Si ol
1 5
栅 饥 八
高。
们 在 经 历 些 什 么 ,米 歇 尔 ,这 不 对 。 我 们 必 更 多 事 情 要做 。 ” 我 看 到 人 们 的 这 些 生 活 故 事 ,我 们 所 收
了 我 的 丈 夫 ,我 可 以诚 实 地 说 ,无 论 从 他 的 义 的理 想将我们 引导 至山顶 ,而且如 果骄傲
性 格 、他 的信念 、他 的心 灵来看 ,贝拉 克都 的美 国人敢于做 真正 的 自己 , 与白己的所爱
仍 是 许 多年 前 我 所 爱 上 的 那 个 男 人 。 之 人 一 起 站 到 神 的面 前 ,那 么 当然 ,我 们 当 他 仍 是 那 样 一 个 人 , 会 在 自己 的事 业 起 然 能 够 为 此 国度 中 的 每 一 个人 都 提 供 一 个 实 步期 拒绝 高薪工 作 ,而走 人一个 冈钢铁 厂 的 现 伟 大 的美 国 梦 的公 平 机 会 。 倒 闭 而 陷 入 困 境 的 社 区 ,为 社 区 的 重 建 和 人 【 大 j 为 归根 结 底 ,最 重 要 的是 ,这 就 是 这 们 重 获 工 作 而 奋 斗 。 因为 对 贝抟 克 来 说 ,成 个 国家 的 历 史 故 事 一 一 为 了植 根 于 毫 不 退 缩 功 并 不 等 于 你 挣 的 钱 ,而 是 你 给 人 们 的 生 活 的 斗争 中 的 毫 不 动 摇 的 梦 想 。 这 也 是 造 就 了
那 些风 险如此 之高 的选择 ,根本 容不得 一星 任 总 统 的人 。 他不 在乎 这在政 治上 是不 是一件 容易 的 作 为总 统 ,你 会收 到各 种各样 的人 向你 事 ,这不是 他所 受到 的教育 ,他在乎 的是 :
奥巴马:美国梦的个人体现

奥巴马:美国梦的个人体现作者:张莉郭佳朱瀛瞿晶来源:《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09年第23期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以349票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他向美国民众全情演绎了一个现实版的美国梦。
这一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奥巴马个人品牌的成功塑造,更离不开其竞选团队的精心雕琢。
奥巴马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民主党派,生于夏威夷,是美国黑白混血儿。
父亲是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来自非洲肯尼亚,母亲则是生长在美国白人社会的堪萨斯女子,是一名人类学家。
父亲在奥巴马两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
母亲后来改嫁,带着奥巴马跟随继父来到印尼。
10岁时,奥巴马重返夏威夷,继续学业。
他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法学院,曾担任《哈佛法律评论》创刊以来的首位黑人主编,也曾出任民权律师和州参议员。
2004年夏天,在波士顿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奥巴马发表基调演讲,高潮迭起,并从此一跃成为政坛新星。
有人认为“奥巴马现象”可与前总统肯尼迪1960年挟带强大人气进军白宫相提并论。
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营销策略,彰显传奇奥巴马的胜利得益于其竞选团队将他本人塑造成一个成功的品牌,凝聚了为数众多的选民,使他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直到被绝大部分的美国民众信任、支持,最终使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独到的品牌识别奥巴马个人品牌识别的独到之处主要包括:品牌精髓、品牌联想、竞选标志设计以及口号。
奥巴马与其他候选人相比,其品牌精髓是:变革、希望、美国梦,他们很好地迎合了当前美国民众的需求,他的政治立场代表了美国广大群众而不是少数有权势人的利益。
因此奥巴马个人品牌对广大美国民众很有吸引力,在人群中推广的传达能力很高。
品牌的价值诉求是品牌能够给消费者怎样的利益点或承诺,主要分为功能性利益与情感性利益。
从表1中可以看到奥巴马品牌的价值诉求。
奥巴马:卖梦想的美国总统

奥巴马:卖梦想的美国总统在谈及美国软实力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汇,“American Dream(美国梦)”,到底什么才是“American Dream(美国梦)”?2012年9月4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时如此阐释美国梦,“只要你努力工作,就可以买得起房子和车,而不是负债借款买豪华别墅和房车。
美国梦没错,是你错了”。
到底何谓美国梦?美国梦的真谛是:出身不能选择,但道路可以选择。
无论你出身如何,肤色如何,每个人都机会均等,只要你肯努力,就必然会成功!梦的开始史上最著名的沉船是在其处女航就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除了船本身奢华的装饰、高昂的造价以外,时至今日,围绕泰坦尼克号的产业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另外一艘著名的船当属“五月花号(Mayflower)”,正是它成功的抵达北美大陆,造就了世界超级大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坚合众国)。
五月花号及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的某一天,一艘载着102名清教徒的船只为了躲避宗教迫害,由英国普利茅斯港出发,横穿大西洋来到北美新大陆,他们中有牧师,有工匠,有渔民,也有贫苦农民及14名奴隶。
这艘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花号(Mayflower)”。
从此撒下了追寻自由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的种子。
“American Dream(美国梦)”的演变1776年,北美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坚定了寻求独立的决心。
同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抵抗英国殖民者的《独立宣言》,此举被视为美国建国的开端。
此时,追求自由才是“American Dream(美国梦)”的主题。
所谓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说只要努力不懈地奋斗,就能在美国获得美好的生活。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阐释的是狭义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When it comes to giving our kids the education they deserve, Barack knows that like me and like so many of you, he never could've attended college without financial aid.(孩子们应该受到很好的教育,说到这个问题,巴拉克懂得,就像我们中很多人一样,没有助学金他不可能上大学)。
奥巴马的情感营销

奥巴马的情感营销李峥/文美国大选不仅是一场政治秀,更是一场情感秀。
在这场情感大戏中,谁更善于情感营销,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总统。
奥巴马这匹黑马,如入无人之境,一路胜利,并以巨大优势赢得美国大选,是情感营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个情感经济的时代,情感正在影响商业,情感正在影响政治,情感正在影响一切。
笔者认为拉票就是和选民谈恋爱,总统侯选人要尽其所能打动既是“理性的卫道士”,又是“情感的俘虏”的选民,使其对你“一见钟情”、“一往情深”。
当侯选人成为选民的情感寄托之时,投票与否就不完全由理性决定,而是受感性支配——这时,选民早已被侯选人的个人魅力所征服。
人是情感的俘虏——这点,无论对男人还是女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奥巴马正是深谙此道的高手。
在2004年7月27日在民主党全国大会的致辞上,奥巴马就以情感人,牢牢抓住了选民的心。
在演讲时,他借老奥巴马从肯尼亚来美国的故事,大谈希望与梦想,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听众的心。
他的演讲就如同一个口才极佳的穷小子在女友面前说我会成为李嘉诚第二的,女友便被他的希望和梦想所打动,同样,选民也被奥巴马的希望和梦想所吸引。
就这样,奥巴马的梦想变成了选民的梦想,也就是“美国梦”。
擅长演说的奥巴马老奥巴马是花前月下的恋爱高手(他一生娶了三个女人),虎门无犬子,奥巴马不仅能让女人心动,更是情感营销大师,通过充满幽默、慷慨激昂的演说让成千上万的选民莫名其妙地兴奋。
奥巴马的竞选集会,参加者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男女老少各种肤色的民众争相入场。
只要奥巴马在台上振臂一呼,台下应者云集。
大部分选民被他的梦想所吸引,但更多的选民,尤其是女性选民更是被他的个人魅力所征服。
在美女们心中,奥巴马绝对是一个几十年才出一个的人物。
她们甚至认为只有肯尼迪总统才能与他相提并论。
相对麦凯恩,她们的心早已经属于奥巴马。
在好莱坞有着“新一代梦露”称号的尤物斯嘉丽·约翰逊被追问与男友赖恩·雷诺士的婚礼时,她居然用奥巴马打掩护:“我已跟奥巴马订婚,我的心属于他。
奥巴马竞选胜利演讲:是的,我们能做得到

是的,我们做得到!——奥巴马总统竞选胜利演讲2008年11月4日(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在总统竞选中获胜的当晚,巴拉克·奥巴马在芝加哥市格兰特公园里,面对着数十万听众,发表了此篇竞选胜利演讲。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让美国梦重放光彩,让我们重新印证我们的基本信念,那就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息尚存,希望不灭!倘若我们遭遇了嘲讽与质疑,听到了否定的声音,就让我们以这一永恒的信条加以回应,因为它凝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
那就是——是的,我们做得到!”如果,仍有人怀疑美国是个一切皆可能的国度;如果,仍有人怀疑开国志士们的梦想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否依然鲜活;如果,仍有人质疑我们国家民主的力量,那么今晚,你就可以得到自己的答案。
这个答案来自于那些在学校和教堂外排队等候的选民们,投票队伍蜿蜒曲折,选民数不胜数,其盛况为史上前所未有。
他们为了投票一连等候了三四个小时,许多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投出了自己宝贵的一票,因为他们相信,此次选举与众不同,而造就这种不同的就有可能是他们手中的选票。
这个答案来自于广大的美国同胞们,无论长幼,无论贫富,无论党派,无论肤色,无论族裔,无论性向,无论健残。
所有的美国人都告诉世界:我们并非仅是你我他的简单集合,也并非“红州”和“蓝州”的拼凑。
我们是,而且永远是美利坚合众国!这个答案来自于那些曾经愤世嫉俗、曾经恐惧担忧过的人们;世人的声音让他们惯于对我们所能取得的成就冷嘲热讽、顾虑重重。
而如今,他们勇敢地用双手扭转历史乾坤,以迎接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
这一刻,我们已经等待了太久。
然而,今夜,正因为我们在今天、在这次选举中、在这个决定性时刻的选择,美国迎来了变革。
(最重要)的是,我绝不会忘记这场胜利真正属于谁。
它属于你们!属于你们大家!参加此次总统竞选,自始至终,我都并非最有希望获胜的候选人。
竞选伊始,我们没有巨额经费,也没有贵人相助。
我们的竞选并非萌生自华盛顿的会议大厅,而是发源自得梅因寻常百姓家的后院、康科德普通市民们的客厅以及查尔斯顿人家的前廊。
奥巴马

陆港澳译名] 奥巴马[台湾译名] 欧巴马[英文] Barack Hussein Obama个人资料全名: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小)(Barack Hussein Obama Jr.)(台湾地区译为欧巴马)党派:民主党身高:186cm生日:1961年8月4日出生地:夏威夷檀香山居住地: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公职:第44任美国总统(第56届、第43位)(任期:2009年1月20日——2013年1月20日)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2004年首次当选)伊利诺伊州州参议员(1997-2004)(2005年1月3日–2009年1月3日)职业背景:1993-2004,Miner Barnhill & Galland律师事务所律师(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教育背景:198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曾经在美国加州西方学院攻读两年,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获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婚姻状况:1992年结婚,育有二女(大女:玛丽亚Malia,生于1999年;小女:娜塔莎Natasha,生于2001年)宗教信仰:联合基督教会(新教)著作:《希望无畏:开垦美国梦的思考》(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2006];《父亲留下来的梦想:种族与传统的故事》(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1995][编辑本段]生平简介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
父亲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
父母在奥巴马两岁的时候分手,在听说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奥巴马跟着母亲和姥姥姥爷长大。
父亲贝拉克·奥巴马是一名在夏威夷念书的肯尼亚留学生。
母亲安·邓纳姆是一个白人,原本来自堪萨斯州。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奥巴马:演绎美国梦的白宫新主人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奥巴马:演绎美国梦的白宫新主人200多年来,美国所有的总统清一色都是白皮肤的男性,美国两大政党甚至从未提名过拥有非洲裔背景的黑人参加总统竞选。
而在好莱坞大片里,未来的美国总统却经常是一位黑人,这些意象表达了美国人潜意识中对黑人总统的一种认可和期待。
如今,电影中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3年的国会参议员,7年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生涯,民主党内国会众议员初选的一次败北,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的一次精彩演说,两本政治类畅销书,这就是47岁的巴拉克·奥巴马所有的政治履历。
然而就是他,在2008年11月从容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
在全球范围内,奥巴马也赢得了广泛的舆论支持。
在世界经济饱受华尔街金融风暴侵袭的时刻,奥巴马的当选不仅被看做一场美国总统历史上“颜色”的革命,更被人们赋予了拯救经济、改变未来的重大期望。
此刻让我们回望奥巴马的白宫之路,或许能够更好地了解他出身寒微却努力拼搏的人生,他改变命运的坚强与智慧,他不懈奋斗的勇气……身世复杂的“街头混混”黑人在美国遭受歧视不是一天两天。
奥巴马和他的家人在得克萨斯州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种族歧视。
那时他外祖父斯坦利是个家具推销员,同行告诉他,黑人顾客和西班牙裔顾客只能在正常营业结束之后才能光顾本店,而且就算他们买了家具,也要自行解决运输问题。
对这类人本店概不负责送货。
他外祖母马德琳在银行工作,同事也曾告诫她,对于黑人看门人,不要用先生这类尊称。
奥巴马的父亲老巴拉克是夏威夷大学的第一个非洲籍学生,主修经济学。
大学期间他协助组织了国际学生联合会,并担任了第一任主席。
就在大学的俄语课上,他与白人女性安·邓汉姆不期而遇,她就是奥巴马的母亲。
尽管夏威夷处处体现着美国的“熔炉”特点,但在那个年代,白人妇女和黑人约会还是凤毛麟角,若能喜结连理,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因此,当丈夫将她和两岁的儿子抛在身后,一意孤行地去哈佛研究生院求学时,她快乐的天性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他们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4分)①,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写出相应的诗句。
(6分)诗言志。
“,”抒发的是曹操老当益壮的心声;“,”表达的是龚自珍继续为国效力的愿望;“,”抒发的是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
3.名著阅读(4分)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其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两位老师,他们分别是谁?各是什么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1)—(4)题。
(10分)2008年11月,奥巴马终于从一个曾受歧视的黑孩子成长为白宫椭( )圆办公室的新主人。
在很多人看来,奥巴马为“美国梦”做了完美诠释。
奥巴马也(心满意足,非常得意)_____________,言语间用肯尼迪、克林顿___________(A鼓励 B鼓舞 C激励)自己。
然而,从总统到伟大总统是条荆棘( )蜜布的路。
如今,当选总统奥巴马的面前,是满地chuāngyí( )。
(1)在语段中的加点字后面的括号里注拼音,在拼音后面写出正确汉字并在下面写出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里有一个较明显的错别字是______应改为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巴马:演绎美国梦的白宫新主人200多年来,美国所有的总统清一色都是白皮肤的男性,美国两大政党甚至从未提名过拥有非洲裔背景的黑人参加总统竞选。
而在好莱坞大片里,未来的美国总统却经常是一位黑人,这些意象表达了美国人潜意识中对黑人总统的一种认可和期待。
如今,电影中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3年的国会参议员,7年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生涯,民主党内国会众议员初选的一次败北,民主党全国大会上的一次精彩演说,两本政治类畅销书,这就是47岁的巴拉克·奥巴马所有的政治履历。
然而就是他,在2008年11月从容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
在全球范围内,奥巴马也赢得了广泛的舆论支持。
在世界经济饱受华尔街金融风暴侵袭的时刻,奥巴马的当选不仅被看做一场美国总统历史上“颜色”的革命,更被人们赋予了拯救经济、改变未来的重大期望。
此刻让我们回望奥巴马的白宫之路,或许能够更好地了解他出身寒微却努力拼搏的人生,他改变命运的坚强与智慧,他不懈奋斗的勇气……身世复杂的“街头混混”黑人在美国遭受歧视不是一天两天。
奥巴马和他的家人在得克萨斯州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种族歧视。
那时他外祖父斯坦利是个家具推销员,同行告诉他,黑人顾客和西班牙裔顾客只能在正常营业结束之后才能光顾本店,而且就算他们买了家具,也要自行解决运输问题。
对这类人本店概不负责送货。
他外祖母马德琳在银行工作,同事也曾告诫她,对于黑人看门人,不要用先生这类尊称。
奥巴马的父亲老巴拉克是夏威夷大学的第一个非洲籍学生,主修经济学。
大学期间他协助组织了国际学生联合会,并担任了第一任主席。
就在大学的俄语课上,他与白人女性安·邓汉姆不期而遇,她就是奥巴马的母亲。
尽管夏威夷处处体现着美国的“熔炉”特点,但在那个年代,白人妇女和黑人约会还是凤毛麟角,若能喜结连理,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因此,当丈夫将她和两岁的儿子抛在身后,一意孤行地去哈佛研究生院求学时,她快乐的天性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他们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顶着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头衔,毕业后的老巴拉克回到肯尼亚,担任政府经济学家。
在那之后,老巴拉克·奥巴马只回过夏威夷一次。
那时,奥巴马已经10岁。
在和妻儿一起度过短短的一个月之后,老巴拉克又回到了肯尼亚。
这短短的几周给10岁的奥巴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此,他开始对一些问题敏感起来,比如他的身世,家族的历史,还有自己将来要做怎样的人等等。
在夏威夷最好的私立中学普纳克,只有3个黑人小孩,奥巴马是其中之一。
因为肤色与学校里的大多数同学不一样,他开始产生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为了寻找自信,奥巴马经常吹嘘说自己的父亲是非洲的王子。
由于对复杂家庭的不理解,他在恣意放纵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他经常逃学,游荡在夏威夷的海滩和街头,尝试用大麻和酒精麻醉自己的失落。
他曾回忆说:“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
烟酒、大麻……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驱散困扰我的那些问题,把那些过于锋利的记忆磨到模糊。
我发现我了解两个世界,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
这样下去,我几乎会沦为吸毒者、大烟鬼,这也是黑小子通常的最终下场。
当然,让我感到兴奋的并不是这些,我并不想以此证明自己是个堕落成性的黑小子。
至少在当时,绝不是这样。
”好在他的“街头混混”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奥巴马认同自己是一名黑人的身份,决心痛改前非。
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关系。
此时的奥巴马已经“浪子回头”,开始像个“修道士”般地专心于学业。
多元文化背景成就“人气之王”大学三年级时,奥巴马将自己的专业定位于政治学与国际关系。
大学4年,他并没有住学校的宿舍,而是在校外同其他人一起租房住。
那是在纽约东区94号街一座没有电梯的公寓,曾经有一段时间,室友是一名巴基斯坦人,邻居是波多黎各人。
“就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各种种族和社会阶层间的冲突此起彼伏,就连浴室里的涂鸦,也是有关种族斗争和反犹太人的。
”在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奥巴马度过了“一段高强度的求学过程”。
在纽约刚过完他21岁生日后的某一天,早餐时分,奥巴马接到一个电话,是他在内罗毕的姑妈打来的,在电话里他得知父亲遇车祸身亡。
奥巴马随即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顿时泪如雨下。
奥巴马在《我父亲的梦想》中写道,自己当时对父亲的过世并不觉得多么难过。
直到一年后的一天夜里,他与父亲在梦中相见,父亲告诉自己他一直都很爱他,这时才真正感受到痛失父爱的悲伤:醒来之后我还在哭,这是我第一次为他掉泪,也是为我自己,我是父亲的守护者,更是他的儿子。
我打开灯,拿出他以前写给我的信。
然后我意识到,也许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虽然他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但他的坚忍不拔却时刻影响着我,给我支撑,教我成长。
但事实上除了这些优点,奥巴马的父亲对生活并不是很负责任,还酗酒。
在一次演讲中,奥巴马特意强调了他的非洲血统,“如果我代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美国人的权力,我能做出谨慎的决定,我将以智慧、清醒的方式处理紧急事件、危机以及美国在世界中遇到的机会。
如果美国人民知道白宫里的总统有一个还住在湖边茅屋里的祖母,他那有一半印尼血统的妹妹嫁给了加入加拿大国籍的中国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认为,这个总统对美国的世界角色和人民生活会有更深切的理解,这种想法绝对是正确的”。
作为白人家庭长大的黑人孩子,融合了非裔、亚裔和白人家庭的多元文化背景,奥巴马复杂的身世是一个传奇,这使他成为一位学会适应不同世界的实用主义者,他的传奇经历使他善于弥合分歧,团结支持者。
竞选战略家指出,奥巴马形象清新,是民主党近年来少见的“人气之王”,他很容易就能跨越鸿沟,人们喜欢亲近他,和他在一起。
1983年,奥巴马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
刚毕业时,他试图成为一名社区团体的领头人,希望自己为了社区活动忙碌,可是并没有成功。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两年后他做出一个惊人的选择,到陌生的芝加哥,受聘于一家民权组织,以1.3万美元的年薪做起了社区组织工作,负责与芝加哥教会合作搞慈善活动。
在芝加哥这块美国黑人的聚集地,奥巴马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他同有教会背景的社区发展计划组织一起,致力于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条件,修缮社区的道路、照明设施、房屋,协调劳资关系,而且一做就是3年。
1.3万美元年薪的工资水平在当时的美国属于“穷人行列”,然而奥巴马认为这是他“曾受到的最好训练”,他后来还把这段时间定性为一种“寻根式”的精神觉醒。
一场演讲造就“政坛黑马”正是这段社区服务的经历使奥巴马决心从政,而且定位相当清楚,就是要竞选地位尽可能高的公职,而要胜任这样的公职必须要有为公众服务的知识和能力,于是,他决定报考哈佛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第一学年年末,奥巴马凭借其出色的成绩和一次论文比赛脱颖而出,被选为《哈佛法律评论》的编辑,继而被选为该学术期刊的主席、全职主编。
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
但1991年奥巴马以优等生身份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开始了多年的“穷人代理人”生涯,同时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兼职讲授宪法学。
1996年,奥巴马凭借其社区工作经验和这些工作给他带来的社会影响,从芝加哥南部的海德公园区入选伊利诺伊州议会,这是他首次从政。
然而奥巴马真正成为政治明星,却是在2004年7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
当时,他还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州议员,却被推选出来做全党的“基调演讲”,阐述民主党在总统选举中的纲领和政策。
此演讲通常由民主党内极有政治前途的新星发表。
1988年做“基调演讲”的人就是时任阿肯色州州长的克林顿。
奥巴马不负众望。
他亲自撰写演讲稿,并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由此一讲成名。
许多媒体更是把奥巴马的演讲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讲做比较,很多人因此认识并记住了这张年轻的黑色面孔。
两个月后,奥巴马又以70%的高票当选为联邦参议员。
奥巴马的俊朗形象和一流口才,加上美国人对以小布什为领军人物的新保守主义、新帝国主义的内外交困局面的失望,导致奥巴马所提倡的“变革”深得人心。
关于奥巴马的各种论调勾起了许多人对往事的回忆,其中的感觉混合了对约翰·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的怀念。
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奥巴马特别关注美国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从政以来,他喊出了很多社会下层民众的呼声。
奥巴马一家是所有美国参议员中最穷的。
2004年,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奥巴马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
他还自称是唯一一名要自己报税的参议员。
当了多年“穷人的代理人”,奥巴马积攒起雄厚的民意资本。
奥巴马成功地树立起清廉、为百姓着想的形象。
从社会底层依靠一己之力奋斗的个人成长史,加上他雄辩的口才,灿烂的笑容,俘获了众多美国人的心。
奥巴马在年轻人、少数族裔、底层平民和自由派中都有不少支持者。
奥巴马的成功既源于美国社会的历史格局,也源于他真正深入联系民众、社区工作的经历,让奥巴马深刻理解了美国的底层社会和民众,培养了一种亲民思维。
事实上,蓝领阶层和社会底层选民是决定这次美国大选最重要的社会力量。
美国人民尤其是底层人民有理由相信,一个能够放弃高薪为社区服务多年的法学博士,极有可能成为可靠的领导者。
也正因如此,奥巴马让美国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像奥巴马一样,他们也都相信梦想可以超越种族和肤色。
而梦想,也许就起飞自当下的选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