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8. 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适用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2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方向):1、计算机系统结构网格与高性能计算CPU 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可信计算与系统性能评价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及CAD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网络理论计算机科学3、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二、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较好地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有关研究方向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必要时可由导师提名,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聘请一名副导师。
也可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报系备案。
副导师必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2. 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并由学位分委员会审批。
3. 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4. 导师应有适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
导师(副导师或指导小组)应与博士生定期交流,关心博士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促进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培养环节与学位要求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清华IT人才培养新模式

“清华IT工程师进校园”活动
对就业能力的历练——技能大赛:
◆ 在清华IT工程师全国培训体系里面举行技能大赛,检验培训的 实际效果,检验教师教的情况如何,检验学员学得如何,是清 华IT培训对培训学员负责任态度的一种体现。 ◆ 通过技能大赛,发现优秀人才,可以推荐到知名企业就业。 ◆ 技能大赛是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比赛,表现优异的学员 可以得到清华大学的奖学金,能使清华IT工程师培训学员感受 到很大的荣誉感。
• T型人才:全面系统的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技能
这不就是 钉子吗?
全 专
强
产业发展与企业需求呼唤“T型人才”
何谓T型人才?
T型人才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他具备: ▲ 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 ▲ 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 ▲ 精准娴熟的项目经验 同时,T型人才也是一种<钉子型>人才: ▲ 应届毕业生缺乏切入社会的<钉子尖儿>; ▲ T型人才增强学员就业能力,使之更易切入 社会。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案例快乐教学
我们倡导——快乐教学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提高能力
• 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
课程不再艰涩难懂、上学是件快乐的事!
• 突出实践——将项目经验带入课堂 • 项目开发——获取真正的开发经验
三、强大的师资团队——清华名师团
• 吴文虎 • 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信息奥林匹克中 国队总教练的吴文虎教授,清华IT工程师首席项目顾问
清华东门
主楼 建于五十年代。现在是电机 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计算中心 、网络中心等所在地。
理学院 成立于1929年, 当今我国众多知名科学家、院士、专 家和学者都出自清华大学理学院。
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是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的原址。
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具体安排如下:
1.计算机编程实践:第1-6学期;
2.项目实训:第6学期;
3.毕业论文与设计:第7-8学期。
五、质量保障与评价
为确保培养质量,实施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2.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技能;
3.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4.了解国家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法律、法规。
(二)能力要求
1.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编程和程序设计能力;
2.具备计算机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能力;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素质要求
(一)理论教学
1.通识教育课程:第1-4学期;
2.专业基础课程:第1-4学期;
3.专业核心课程:第3-6学期;
4.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第4-8学期。
(二)实践教学
1.计算机编程实践:第1-6学期;
2.项目实训:第6学期;
3.毕业论文与设计:第7-8学期。
五、质量保障与评价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过程的质量;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计算机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计算机一年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硕士培养方案(一年级)
一、专业学位课程要求:
1、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编程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计
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原理、计算机视觉、在线识别等;
2、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网络安全、模式识别、计算机语言学、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应用、人工
智能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数字表示和模拟系统、数据中心技术等;
3、科研训练课程: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文献检索、分析、实验设
计与测试设计、计算机编程等,以及计算机实验室设计、维护、使用等课程;
二、毕业要求:
1、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能深入系统地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
2、具备独立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实验、指导计算机技术实施的能力;
3、熟悉和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技术,具备基本实际应用经验;
4、具有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和实施可行性研究的能力;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和管理能力;。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清华姚班是清华大学推出的一项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华姚班的培养方案,包括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内容。
一、招生要求:1.1 学术要求: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1.2 学科竞赛成绩:考生需要在相关学科竞赛(如NOI、ACM等)中表现出色。
1.3 选拔考试:考生需要通过清华姚班提供的选拔考试,包括数学、计算机等多个科目。
二、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清华姚班将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分析、离散数学、概率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2.2 专业课程:清华姚班将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
2.3 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些选修课程,如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网络安全等。
三、培养目标:3.1 知识与技能:清华姚班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方面。
3.2 创新与实践:清华姚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团队合作与领导力:清华姚班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提升工作协作能力。
四、评价标准:4.1 学术表现:学生的学术表现将成为评价标准之一,包括学习成绩、科研项目参与情况、学术论文发表等。
4.2 创新成果:学生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包括科研项目成果、发明专利等。
4.3 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会被考虑,包括实习实训、参与创业项目等。
4.4 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通过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设计,旨在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球顶尖的计算机专业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教育、科研和实践活动,以及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养与就业支持,助力其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
一、培养目标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发和设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2. 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工作;3.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中开展工作;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二、课程设置清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各类选修课程,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实践教学清华计算机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参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实践各种计算机技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科研和创新清华计算机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可参加学术论文撰写、科研项目设计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还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科研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学术圈。
五、就业支持清华计算机专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助力他们顺利就业。
学校会组织各类招聘会和就业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学分
5 5 4 2 3
课程目标(13 项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课程目标(13 项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表示具有弱相关关系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1、本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层次工程师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 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2、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表 1 能力实现矩阵 能力 1.1 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基本知识(能力 1) 1.1.1 科学发展史知识 1.1.2 政治经济学知识 1.1.3 哲学知识 1.1.4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1.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现(课程名称,含必修课与选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年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考查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11 体育(1) 1 2 考查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2 考查10640532 英语(1) 2 2 考查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10420904 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20130412 工程图学基础 2 2 考试2选120240023 离散数学(2) 3 3 考试程序设计课组 3 3 考试选1门,详见附录2 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1合计≥21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2)”,其他专业必修“工程图学基础”。
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21 体育(2) 1 2 考查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考试10640682 英语(2) 2 2 考查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10421002 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大学物理课组1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20220214 电路原理 4 4 考试20220221 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合计≥21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1510192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2 考查2周程序训练课组 2 考查3周合计: 4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31 体育(3) 1 2 考查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 考试10420892 高等微积分B 2 2 考试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30420083 复分析 3 3 考试大学物理课组2 4 4 考试见附录2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 2 考查10430801 物理实验B(1) 1 1 考查电子基础课组1 3 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2 3 3 考试21550012 电子技术实验 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2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查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3选114100082 强化英语(1) 2 4 考查合计:≥21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1)”,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41 体育(4) 1 2 考查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 考试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考试10430811 物理实验B(2) 1 1 考查10430792 物理实验A(2) 2 2 考查电子基础课组1≥3 ≥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2 3 3 考试21550012 电子技术实验 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1合计:≥10 ≥11以上全院统一,以下跨组选2-3门,详见附录2及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信号课组 4 4 考试计算机原理课组≥3 ≥3 考试数据结构课组≥3 ≥3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2 2合计:≥20 2选1选1门,详见附录2 2选1,大学物理(2)选1门,详见附录22选1,大学物理2选1,一元微积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数据结构课组 4 4 考试 控制课组≥3 ≥3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 2 2文化素质选修课 ≥1 1 合计:≥10夏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2024010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3 考查 30240332 Java 程序设计与训练22考查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20110 体育专项(1) 2 考查30240614 信号处理原理 4 4 考试30240374 理论计算机科学(2) 4 4 考试计算机原理课组 4 4 考试 先修数字逻辑见附录2 4024043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 2 考试 先修离散数学 30240382 编译原理 2 2 考试 先修数据结构 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 先修离散数学文化素质选修课 ≥4 4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 2 学分30240262 数据库系统概论 2 2 考试 先修数据结构 30240312 人工神经网络 2 2 考试 先修离散数学 30240222 VLSI 设计导论 2 2 考查 先修数字逻辑电路 40240602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2 考查 30240292 人机交互理论与技术 2 2 考查 40240642 现代控制技术 2 2 考查 30240192 高性能技术导论 2 2 考查 合计:≥20注:理论计算机学(2)的学分可以替代信号处理原理学分跨组选3门详见附录22选1第三学年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 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720120 体育专项(2) 2 考查20240433 数值分析 3 3 考试先修微积分、线性代数或选同组其它数学类课30240243 操作系统 3 3 考试先修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513 计算机网络原理 3 3 考试先修数据结构40240433 计算机系统结构 3 3 考试先修计算机组成原理文化素质选修课≥1 ≥1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 3学分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2 2 考查先修数字逻辑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2 2 考查先修信号处理40240452 模式识别 2 2 考查先修概率与统计40240082 初等数论 2 2 考试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 3 考试先修组成原理、汇编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2 2 考查先修数据结构30240163 软件工程 3 3 考试先修数据结构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 2 2 考查40240492 数据挖掘 2 2 考查40240532 机器学习概论 2 2 考查40240692 存储技术基础 2 2 考查40240683 密码学及安全计算 2 2 考查40240751 计算机软件前沿技术 1 1 考查40240762 搜索引擎技术基础 2 2 考查合计:≥20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专业实践 5 考查5周合计: 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552 嵌入式系统 2 2 考试先修操作系统40240641 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 1 1 考查B34:专业专题训练≥3 ≥3通信原理课组 3 3 考试先修通信电路10720130 体育专项(3)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4 ≥4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6学分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 2 2 考查 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 2 考查40240372 信息检索2 2 考查 先修数据结构 40240402 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 2 2 考查 40240502 软件开发方法 2 2 考查 4024057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2 2 考查 40240562 微处理器设计 2 2 考查网格计算 1 1 考查 40240631 媒体计算1 1 考查 40240651 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 1 1 考查 40240812 网络安全与隐私原理 2 2 考查合计:≥16春季学期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20140 体育专项(4) 2 考查 40240340 综合论文训练 15考查18周合计:15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计算机原理课组 4 4 考试数据结构课组 ≥3 ≥3 考试 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组 ≥2 ≥2 考试文化素质选修课 ≥1 考查合计:≥10夏季学期(补充)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2155003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3 3 考查 40250521 计算机原理实验 1 1 考查 21510082金工实习22考查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40250443 数值分析与算法 3 3 考试 先修微积分 信号课组 4 4 考试 见附录2控制课组4 4 考试 见附录230250212电力电子技术基础22考查先修电路原理、模电跨组选3门,见附录230250093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3 3 考试先修计算机原理文化素质选修课≥4 ≥4 考查10720110 体育专项(1) 2 考查合计:≥20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 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50013 运筹学 3 3 考试先修几何与代数1、240250683 自动控制理论(2) 3 3 考试先修自动控制理论(1)40250762 检测原理 2 2 考试先修模电数电、自控理论40250774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 4 4 考试2选1先修自动控制理论40250754 过程控制 4 4 考试专题实验≥1 1 考查先修自控运控/过控,B4组专业限选课≥2 ≥2 考查不含控制专题实验学分C组专业任选课≥2 ≥2 考查10720120 体育专项(2) 2 考查合计:≥21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50745 专业实践 5 5周考查合计: 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5018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先修C语言数据结构30250143 应用随机过程 3 3 考试先修微积分、随机数学专题实验≥1 1 考查先修自控、运控/过控B4组专业限选课≥5 ≥5 考查毕业前实验类≥2学分C组专业任选课≥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5 ≥5 考查10720130 体育专项(3) 2 考查通信原理课组 3 3 考查选修合计:≥18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40 体育专项(4) 2 考查40250650 综合论文训练15 考查18周合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