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格
第十二章 人格障碍的治疗(ppt)

1.5 支持疗法
(二)基本原则
1.改善症状:通过使用直接的测量来描述症状改善程度。 2.焦虑最小化:使患者的焦虑最小化,使他们的控制意识最大化 3.增加自信:对患者自信的持续关注。 4.捍卫自尊:患者适当的防卫和患者的特征类型应当得到尊重。 5.方便的适应技能和心理作用:给患者提供方便的适应技能和心理作用。
1.2 辩证行为疗法
(一)概 述
行为疗法,亦称行为矫正,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治疗流派。 DBT是一套最初由Marsha Linehan提出的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的疗法。它将行为疗法和其他观点及实践相结合,其观点包括最重 要的、引导治疗的辩证哲学。 DBT依赖两组核心策略——确认策略和问题解决策略的辩证。
1.1 精神分析疗法
(三)评 价
精神分析疗法对于边缘型、依赖型、回避型及其他类型人格障碍 具有确定疗效,对于偏执型、强迫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也可能有 一定效果。 精神分析的目的在于使患者的人格趋向成熟,或者说使其人格的 不利方面有所转变,因此患者至少要有“转变”的条件,即自我 功能相对完整。
1.1 精神分析疗法
1.3 集体心理治疗
(三)基本过程与技术
1.患者的筛选 (1)纳入标准:治疗动机、患者在人际关系领域是否存在明显 障碍,且是否愿意负责、有寻求改变的意愿。 (2)排除标准:脑器质性病变、偏执型人格障碍、疑病性神经 症、药物或酒精依赖、急性精神病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正经历 急性生活危机的患者也不适合团体治疗。
2.3 精神药物在人格障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一)心境稳定剂 治疗表现: 1.具有治疗的双极性,既可以治疗躁狂也可以治疗抑郁; 2.具有时相的阻断性; 3.疾病的预防性,疾病的复发、复燃大大减少;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12章_人格

斯威奇:8岁。核心团体成员,好几次把作者的身体 弄得遍体鳞伤,其他的分身也会成为他的出气筒,本书 开场时他用刀将多个人格共用的身体的手臂割伤。 怀亚特:10岁。非常聪明,常常露面,喜欢在外走动, 跟人们攀谈。对物体的形状和模式感兴趣。对文字敏感, 以独特和别出心裁的眼光和方式描绘事物。是核心团体 成员。 特蕾西、基特、尼基、小湖、玩具仔和凯西:一伙的 男孩子,号称“六儿郎”。全部出现在早期,后渐渐融 为一体,然后一起隐没入我的心灵深处,不再露面。 尘儿:13岁,女,个性温柔,心地善良,常常上街买 菜,做饭给大家吃。核心团体的成员。 盖尔:最近加入我们这个群体的女孩,直到本书写作 即将完成时才出现。现在跟尘儿很要好,再过一阵子可 能和尘儿融合成一体,是核心团体的成员。 基思:15岁,沉静,退缩,不常露面。
《二十重人格》 【我的24个分身】
精灵:长生不老,没有年龄。任务是激励我。很少 露面。 老鲨:原始人,起初不会说话,只会摇头晃脑发出 咕噜咕噜的声音。后来学会说话,以及用刀叉进食。 戴维:4岁。可爱的小男孩,脸上总是带着忧伤的 神情。是第一个分身,现在不常出现。 安娜和特露蒂:4岁的孪生姐妹。安娜活泼开朗。 喜欢吃饼干。特露蒂整体绷着脸,闷声不响,独自躲藏 在角落里。安娜是核心团体成员之一,路面机会最多。 莫扎特:6岁。个性沉静,身体瘦弱,呼吸急促。 不常露脸。 克莱:8岁。曾经讲话结结巴巴,神情紧张,不敢 睁眼看人。现在好多了,不再口吃,偶尔敢正眼看人。 常常出现,核心团体成员。
6
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人
生理特征
行为特征
能力、性格、气质、需要、动机
和价值观 自我
对一个人的个性做了一个概括
【免费下载】第十二章 人格测量

第十二章人格测量一、填空题1、艾森克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提出精神质、外倾向和神经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2、16PF的常模采用标准十分制。
4、1892年,克雷培林将联想测验用于临床诊断,他被誉为人格测验的先驱。
5、EPQ的常模采用T分数。
6、MMPI的常模采用T分数。
7、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的3个效度量表是_说谎量表、_诈病量表_ 和__校正量表_。
8、最为著名的投射测验是罗夏克墨迹测验和莫瑞主题统觉测验。
9、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简称EPPS)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的。
它以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测量个体在____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______________。
10、卡特尔利用因素分析将智力确定为两大因素,分别命名为()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1、1919年,美国( C )发表了第一个自陈人格量表——个人资料调查表,这开了人格问卷测量之先河。
A高尔顿B克雷培林C武德沃斯D艾森克2、在MMPI的399题版本中,Q量表原始得分超过(C )分,就表明答卷无效。
A30 B8 C22 D103、MMPI是采用(B )编制的客观化测验。
A因素分析法B经验法C总加评定法D理论推演法4、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采用(B )编制的。
A逻辑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经验法D综合法5、关于16PF的实施方法,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B )。
A只用于团体施测的量表B属于团体实施的量表C只用于个别施测的量表D属于个别实施的量表6、与MMPI和EPQ不同,16PF的每个测题有(A )个可供被试者选择的答案。
A3B4C5D27、除聪慧性因素外,16PF的其他因素都是按(D )记分的。
A0、1B1、2、3C1、2D0、1、28、一般将16PF测验结果得到的原始分数转化成(B )。
A标准九分B标准十分C标准二十分DT分数9、艾森克人格问卷是采用(B )编制的。
A逻辑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经验法D综合法(2009年试题)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方法是( D )。
十二人格 PPT课件.ppt

殊方面去研究它。
(1)现代心理学: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 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 性格;个体的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 用下,又组建发展的心理特征所构成;而其 心理特征表现于行为时,则具有相当的统合 性与持久性。
(2)心理与生活: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 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 隐外显)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4、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 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 或情绪稳定性。
5、七因素
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 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 性、宜人性、因袭性。
二、类型
1、单一类型 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L.E.Sheldon)等 人则对克瑞奇米尔的理论作了改进。他们 把个体按其生理特征分为胖、中、瘦三大 类,相应将人分成三种类型:消化系统、 内脏器官较发达、肥胖的人,属于内胚叶 型,其气质特点为行为随和、反应迟缓、 从容不迫、好社交;骨骼、肌肉和结缔组 织较发达、健壮的人,属于外胚叶型人, 其气质特点为大胆坦率、精力充沛、冒险、 冲动、好斗;神经系统、皮肤组织较发达, 骨骼细长的人,属于中胚叶型,其内心活 动丰富、谨慎、灵敏、思维周密、不善社 交、喜独处、工作热心负责。
在最新的精神疾病制诊断分类中,称此 为”解离性认同疾 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此 种患者会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我认 同和性格状态,各对环境及自体有某种 的知觉、关系、想法,各不相同,而存 在患者不同时间的表现,而且可以一再 完全地控制此患者的行为,而一些属于 别性格的重要个人资料就不会记起来。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人格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概念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表现于个体心理活动的外部动
力特征 气质的天赋性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2、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稳定的独特的感性特
精品文档
第三节 人格测验
一、自陈量表 二、投射测验 三、情境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
精品文档
一、自陈量表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精品文档
二、投射测验
1、罗夏克墨汁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精品文档
三、情境测验
1、性格教育测验 2、情景压力测验
精品文档
四、自我概念测验
征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生理基础
气质的类型说 性格的类型说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2、气质与性格的相互联系
精品文档
气质的作用
气质对人格的影响(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与职业的关系 气质与教育工作 气质与身心健康
精品文档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第十二章 人格
精品文档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一、人格的定义 二、人格的心理特点
精品文档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 代表剧中的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的心理。心理学沿用其含义, 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的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都看作是人格 的表现。
精品文档
性格的形成
机体状况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 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2章 人 格)【圣才出品】

第12章人格1.心理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格的?人格具有哪些特性?答:(1)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性①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在能力、气质、爱好、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
②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
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和人格跨情境的一致性。
跨时间的持续性表现在个体的“自我”持久性上,即不管在人生的什么时期,从事什么工作,是穷还是富,幸福还是不幸,都认同自己是同一个人。
跨情境的一致性表现在不管身处何地,在校内还是校外,在家里还是工作单位,仍然是同样的特质或类似的行为特征。
③统合性人格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由多种成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例如,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它们紧密联系,综合成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品质。
人格是统一的整体结构。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各种特征的简单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内容有规则地结合起来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并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④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2.人格结构包含了哪些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答:(1)人格结构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
(2)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性格。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性格,它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12心理健康 塑造健全人格 PPT课件

健全人格的塑造途径
1、保持开朗的心境 2、加强意志磨练 3、注意性格完善 4、养成良好思维品质 5、培养良好情操 6、学习传统文化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素决定的(70%的智力差异都归因于遗传因素),
然而在理想环境下智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环境因素包括:教育、家庭条件、社
会经济地位等。
❖ 家庭因素
❖ 并非环境影响人的特性,恰恰相反,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是人的遗传倾
向塑造着周围环境!举例来说,有些人比其他人情感更丰富,人们通常以为是前 者父母比后者父母更亲切慈爱的结果,我们当然得承认情感丰富的孩子从父母哪 里得到了更多的关爱,然而,事实上情感丰富性的差异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有 些孩子一出生就比别的孩子情感更丰富。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行为倾向使得他们 能够对父母的唉做出更主动的反应,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父母的行为。因此可 以说,爱笑的孩子长大后社交能力相对较强。
❖ 核心:“以我为中心”意识强烈。 ❖ 纠正:
①、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全局意识。 ②、在行动前多考虑。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是 否有损于集体。 ③、丰富自己。心胸狭隘,看问题只有一条线索, 只从一方面进行,难免小气。
三、依赖型人格
❖ 因对别人存有过分的需要 和期望而依赖人。
❖ 大学生个性不成熟的表现。 ❖ 主要由家庭教育引起。 ❖ 克服: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人格特质:
①不是心理活动某一方面的特征,而是个体全部 心理活动特征的总和; ②不是偶然的,情境性的特征,而是相对稳定的 心理特征;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是个体区别于他 人的心理特征。
人格特征:
整体性、稳定性、独立性、动机性与适应性、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综合
人格发展: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十二章:人格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十二章:人格笔记连载第十二章:人格1.人格的结构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
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
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啊,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人
■自我调控系统 (阿波罗神庙的石碑上刻字!这句话在西方人的眼 里,就是心理学的源头和归宿。)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
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 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 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推荐
▪ 著作:《西碧尔》(美国非虚构心理小说) ▪ 电影:《三面夏娃》
二、人格的结构
■气质与性格 •气质(tem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
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 征。
•性格(character):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
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 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 的行为举止中。
▪ 2、青年男女大都经历过失恋的痛苦,为什么有的 人能够承受住失恋的打击、以“天涯何处无芳草” 的心态来调整自己的失落的情绪?而有人却由爱生 恨,甚至残忍地报复“负心人”?
▪ 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余年,始报会稽之耻,为什么项 羽却死要面子不肯渡江,错过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 4、有些人把自己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本·拉登却用自己 的金钱制造恐怖。
难点
▪ 1、人格理论 ▪ 2、人格成因
思考
▪ 1、《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生活在大致相同的 环境中,但命运却各有不同,林黛玉多愁善感,不 世故,却过于敏感,最后饮恨而终;薛宝钗沉稳老 练,却得不到宝玉的真心;王熙凤嘴甜心毒,两面 三刀,持家有方,但也是机关算尽,结局悲惨,等 等,这些人的命运有种种外在的、甚至是不可知的 因素的影响,但还与什么有很大的关系?
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 基本单位。也可以说是个体对外来刺激作出反 应时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倾向。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 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s) 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 有的共同特点。如蒙古族的豪放、维吾尔族的活泼等。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 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如多 愁善感的林黛玉。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 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 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都属于中心特质。次要特 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 来。
▪ 5、周瑜与诸葛亮一样机警善变、足智多谋,但为何却被诸 葛亮活活气死?
▪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如果每个人都能恰当地认识 自己,了解自己人格特征中气质和性格的优缺点,进而扬长 避短,形成健康的人格,更好地改善和塑造自我,就可以使 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 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理成分, ▪ 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 ▪ 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
▪ 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这三个系统保持平衡, 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
▪ 三个系统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往往产生 焦虑,导致精神病和人格异常。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时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地点:美国 •人物:奥尔波特和卡特尔 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
一、什么是人格
■内涵 •人格(personality)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
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 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特征
独特性: 稳定性: 统合性: 功能性:
多重人格
▪ 国外报道一例患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南希。她一身 兼具三个人格,除最常出现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凯蒂” 和“丽莲”两个人格。“南希”胆小怕事。常感焦虑和抑郁, 生活中依赖性很强。“凯蒂”对“南希”和“丽莲”一无所 知,似乎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活。而“丽莲”则表现得 颇为狡猾、迷人和世故;“她”对“南希”的一切了如指掌; 对“凯蒂”的行为也稍有了解。后在治疗中通过催眠诱导发 现,“凯蒂”是从南希14岁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因为那一 年她看到了母亲的不轨行为,于是拿起刀子杀死了母亲。其 实当时她有杀母冲动,并无真正砍杀行为。但在“凯蒂”人 格中,她一直以为她杀了自己的母亲。“丽莲”是南希生第 二个孩子时分裂出来的人格。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诉她,他 们看见南希的丈夫在路上吻了一个女人。这个消息令南希大 为震怒,使她再度达到几欲杀人的程度———于是便又分裂 出“丽莲”人格,以处理这种犯罪冲动。
•自我体验( self-experience):是伴随自我认识
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 self-regulation) :是自我意识在行
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 我三大系统所构成。
▪ 1.本我 也叫“私我”、“它我”。本我是 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 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自我和超我都是从本 我中分化出来的。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 欲望所组成 。遵循“快乐原则”。
▪ 2.自我 ▪ 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自我。弗
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 是处在本我、超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中介物。 遵循“现实原则”。
▪ 3、超我 ▪ 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即通常讲的良心、
理性等。它是人格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 系统。遵循“道德原则”。
▪ 人格的三个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 构成人格的整体。其中:
人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主讲:张丽宏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格、气质、 性格、认知风格、投射测验等的基本概念; 人格的结构;人格类型理论;人格成因;熟 悉人格测验;了解认知风格的相关内容。
▪ 能准确地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气质 ▪ 学会如何描述和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性格
Hale Waihona Puke 重点▪ 1、人格、气质、性格的基本概念 ▪ 2、人格的结构 ▪ 3、人格类型理论 ▪ 4、人格成因 ▪ 5、气质的类型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