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重点

第一章语法概说详一、语法的两种定义1)语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2)语法(学):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二、普遍语法的特点1.抽象性具体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却是有限的,从成千上万的个别的句法结构中可以归纳出一些语法规则来。

(联合关系/动宾关系)各种语法规则的聚合就形成了语法。

语法最基本的特征是抽象性。

弟弟妹妹/北京上海/吃饭/上课/打球/看戏2.生成性语法表现为一系列的规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有限的规则造出无限的合法的句子,这就表现为语法无限的生成性。

其生成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词语跟词语发生横向的结构关系,这就叫做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类型,如公式归纳:囡囡/吃//饭了。

主谓(述宾)聚合关系:可以互相替换的词语语法功能如果相同,他们就形成了某种类聚,这就叫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决定了语法单位的功能类型。

如汉语的词类划分。

囡囡/吃//饭了。

主谓(述宾)3.递归性各种语法结构的关系是有限的,但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可以反复无限的使用这些有限的规则,从而使句法结构复杂化。

如偏正结构套偏正结构,述宾结构套述宾结构。

递归性保证了句法结构的变化无穷,保证了有限的句法结构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人类各种复杂的思想。

递归性保证了句法结构的变化无穷,保证了有限的句法结构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人类各种复杂的思想。

叔叔来了——叔叔的叔叔来了——4.系统性语法是一个严密的立体的开放的系统网络。

所谓严密,是指系统内部互相制约,要受到一定规则的支配,不可以随心所欲;所谓立体,是指于法系统包括了句法结构、语法意义、语言运用这三个交叉的不同平面。

所谓开放,是指语法系统是发展变化的,一直在不断的自我完善,旧的成分逐渐被淘汰,新的因素在不断产生。

(尔何知?——你知道什么?)语法系统内部又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有孙系统,形成一个网络。

汉语基本知识 语法篇pdf

汉语基本知识 语法篇pdf

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篇:一、词类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的词。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4.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程度、时间等的词。

5.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位置等的词。

6.连词:表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因果等。

7.助词:表示时态、语气、结构等辅助意义的词。

8.代词:代替名词或句子的词。

二、句子成分1.主语: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

2.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

3.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4.定语:修饰名词,限定名词的范围。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限定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6.补语: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的结果、程度等。

7.中心语:被修饰或补充的词,是句子的核心。

三、句型1.主谓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句型。

2.谓宾句:由谓语和宾语组成的句子,表示动作行为和对象的关系。

3.主谓定状补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定语、状语和补语,进一步明确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4.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表示相关或相对的意思。

四、句式1.陈述句:表示陈述事实的句子,语调平缓。

2.疑问句:表示疑问或询问的句子,语调上扬。

3.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或禁止的句子,语调短促有力。

4.感叹句:表示感叹、赞叹或惊奇的句子,语调有抑扬顿挫。

五、复句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表示相关或相对的意思。

2.转折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表示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表示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3.条件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表示条件,后一分句表示在该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4.递进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5.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表示选择关系,即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意思。

六、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深奥的事物,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第一章绪论一、知识: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

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

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

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

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

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

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二、简答: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

如果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

(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

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答: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

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

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

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

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施事主语:主语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是“主动者+动作”。例如:
02
鸟在水草边梳理 那晃眼的羽毛。
表情抓住了每个观众的视线。
注意:A 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又包括了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如例②。
05
B 主语是施事的句子叫施事主语句。这是汉语最常用的句式,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带上受事的成分。
01
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作补语。
03
就、仅、单单、只等表示范围的,如:
05
才、就、好、大概、恰好等,如:
02
副词一般修饰谓词,有的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04
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
06
用了恰好50元。花了才五天。
2、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即单独成句,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独成句。
2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3
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谁=任何人)
4
他哪儿也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
5
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如:
6
别管是谁的,横竖我领情就是了。(不知道、不想说和说不出的)
7
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不必具体说明的对象)
8
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列举不完全)
9
01
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功用:一是用来构成词。

二是构成包含在词内部的“语素组”。

是词的“建筑材料”。

如:地、牛、羽等。

2、粘着:所谓粘着, 是指一个音义结合体绝对不能处于单说的地位, 即绝对不能单独成句。

3、当代类型学:研究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

其方法是比较这些语言,找出其相同和相异之处。

当代语言类型学实际是要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并且是一种蕴含性共性即有条件的共性:假如P那么Q【文字表达】P?Q【逻辑蕴涵关系表达式】4、配价:语法研究中的“配价”实际上就是借用了化学中“价”的概念。

化学中提出“价”( 亦称“原子价”或“化合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

如水分子式( H2 O ) 。

汉语语法引进“价”这个概念, 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

动词的“价”就决定于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

5、语义指向:按狭义的理解, 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联系。

如:( 1) 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 2) 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 3) 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广义的理解, 包括语义所指。

语义所指, 是指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 与先行词之间的照应关系, 以及空语类与名词成分之间的同指关系。

6、语法化: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

即一般称之为“实词虚化”。

7、话题和陈述:话题( topic )和陈述( comment )是语用学里谈论信息结构的一对概念。

话题就是说话所要叙述或谈论的对象, 陈述就是对话题所作的具体说明。

例如:西湖风景优美。

8、语义特征:“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是从语义学中借用来的,原指某个词语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

语法学中的语义特征是指某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其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要素。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 语法基础知识
实词:
名词
意义较实在, 能独立充当 句子成分; 加上一定的 语气语调, 一般可独立 成句。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个别副 词,一般 不能独立 成句。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 的词。
时间名词:如芒种、上午、过去、将来、 午夜、夏季、戊戌、世纪等;
四、单句的句子结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慧眼识珠,请找出句子中的名词。
1、牛吃草。 2、今天星期一。 3、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4、出门向东,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 先生的家了。 5、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表动作、行为、发展变化:跑、思考、吆喝、 学习、提高、转变、减少 表心理:喜欢、恨、气愤、觉得、同意、厌恶; 表存现: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表使令:使、让、令、禁止、勒令; 表能愿:必须、会、愿意、可以、能够、应该、 表趋向:来、去、上、下、起来; 表判断:是
有语气:不、没有、一定、必然、确实、幸亏、岂、
难道、尤其、甚至、简直、大约、偏偏等;
副词的语法功能: 1、副词主要修饰动或形,作状语。 2、副词放在形容词后,作补语。 3、副词不能修饰名、代词。
牛刀小试:看谁找的副词最准确。 1、今天早上,我差点就迟到了。 2、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我已经再三请求他别这样做。 4、我再也不撒谎了。
❖ 1、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 2、【赶快】救人。 ❖ 3、空中【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 ❖ 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 5、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雨果】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与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 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与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与虚词就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就是组织短语与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就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就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就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 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与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一、了解一下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分为语素f词f短语(也称词组)f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f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其中“语素”“句群”不需了解,“词”“短语”作一般了解,学习的重点是“句子”。

二、词、短语、句子(一)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义上有联系的现象。

具有这种特点的词,我们称之为“兼类词”[即时小练]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属词性。

(2)这件事教育了我。

..(4)一席话使她明白了很多道理。

() ..(6)他在教室看书。

.(8)小李只是哭,你问她,她什么都不说。

() ..(10)这件事,他和我都知道。

().(12)啊.!好大的一幅画!()(二)短语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故又称词组。

1.短语按其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分为:(1)名词性短语:以名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如:三贤故里、历史人物、负责人。

(2)动词性短语:以动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

如:走与停、吃得香、大力发扬。

(3)形容词性短语:以形容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作主语、定语。

如:真与假、不土不洋、格外高兴。

2.短语按其内部结构关系分为: (1)常见结构类型:(1)教育要面向未来。

() .. ()(3)话说得很明白。

().. (5)他在教室。

(). ()(7)他在修自行车。

().(2)其他结构类型:除表中所列短语外,还有“指量短语”(这一本、那一个)、“比况短语”(蜜水似的)、“所字短语”(所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⑤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

⑥名词单复数同形。

(二)动词种类:①动作动词;②心理活动动词;③存在、变化、消失动词;④判断动词;⑤能愿动词;⑥趋向动词;⑦形式动词语法特征:①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②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在前加程度副词。

③能构成“∨不∨”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

④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⑤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或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意义。

特殊动词:①判断动词“是”:表事物等于或属于什么;表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事物的存在;让步转折。

②能愿动词(助动词):用在动词语、形容词语前表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

不能用在名词前,不能重叠、不能带“着了过”。

③趋向动词:表移动的趋向。

可单独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趋向,作趋向补语。

(三)形容词种类:①性质形容词;②状态形容词语法特征:①常作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少数性质形容词能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

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

②不带宾语。

③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不”修饰。

④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即以形态变化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

⑤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

⑦状态形容词不用加“很”或重叠。

(四)区别词意义: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性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语法特征:①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②不能单独做主语、谓语、宾语。

但组成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

③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加“非”。

(五)数词种类:①基数词(可组成倍数、小数、分数、概数短语);②序数词语法特征:①要跟量词组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

②常作定语、补语、状语。

③“俩”、“仨”为合体数量词,后不加“个”。

④倍数只能用来表增加;分数既能表增加,又能表减少。

(六)量词种类:①名量词(专用名量词、借用名量词);②动量词(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语法特征:①位于数次和名词之间,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补语、宾语。

②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逐一、多。

不作补语、宾语。

数量短语也可重叠,表数量多或按次序进行。

③有时单独做句法成分。

(七)副词种类:①表程度;②表范围;③表时间、频率;④表处所;⑤表肯否定;⑥表方式情态;⑦表预期;⑧表关联语法特征:①都能作状语,几乎动能修饰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

②一般不能单说。

③部分能兼有关联作用。

*形容词副词区别:①能否作定语;②能否作谓语;③能否用作“∨不∨”(八)代词种类:按句法功能分:①代名词;②代谓词;③代数词;④代副词。

按意义分:①人称代词;②疑问代词;③指示代词。

语法特征:①人称代词可分为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和其他代词。

②疑问代名词主要用途是询问和反问。

也可引申为偶任指和虚指。

③指示代名词用来指代人或事物。

(九)拟声词语法特征:①独立性很强,一般不与别的词发生结构上的关系,作独立于或独立词句。

②充当一定成分。

作谓语中心:相当于动词;作定语、状语:相当于副词、形容词。

(十)叹词表感叹、呼唤、应答。

常用作感叹语,也可单独成句。

一般不与实词发生结构关系。

三、虚词概念: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语法意义。

②不能单独成句。

③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④不能重叠。

*虚词是封闭类,数目有限,使用频率高。

(一)介词特点:①不单独作句法成分,总要先构成介词短语,再由整个短语作句法成分。

②介词短语主要作状语、补语,还可以作定语(后面加“的”)。

③后面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

判断介词与动词:①是否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②是否能加动态助词;③能否重叠。

(二)连词特点:①只起连接作用,不起修饰作用。

(区别副词)②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③具有双向性或多向性。

(三)助词种类:①结构助词(“的”、“地”、“得”);②动态助词(“着”、“了”、“过”);③尝试助词(“看”);④时间助词(“的”、“来着”);⑤约数助词(“多”、“把”、“来”、“左右”、“上下”);⑥比况助词(“似的”)。

(四)语气词四、词类小结(一)词类划分分歧原因:①一类词充当几种句法成分,而每种成分并不是本类中所有词都能充当的,缺乏普遍性。

②一种成分往往不是某一类词所专有的,缺乏排他性。

(二)词类兼用和借用兼类词条件:①同音、同形。

②经常具备几类词的语法特征。

临时改变的为词类活用。

③在语义上有联系。

④只在少数词中。

第三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概念:短语是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分类:结构类、功能类。

二、短语结构类(一)基本短语:①主谓短语;②动宾短语;③偏正短语;④中补短语;⑤联合短语。

(二)其他短语:①连谓短语;②兼语短语;③同位短语;④方位短语;⑤量词短语(数量、指量);⑥介词短语;⑦助词短语(“的”字短语、比况短语、“所”字短语)。

三、短语功能类类型:①名词性短语;②谓词性短语;③加词性短语。

四、多义短语第四节句法成分一、主语、谓语(一)主语构成材料:①名词性主语;②谓词性主语。

语义类型:①施事主语;②受事主语;③中性主语。

(二)谓语构成材料: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语义类型:叙述、描写、判断说明。

二、动语、宾语(一)动语构成材料:①单个动词;②动词带上补语;③动词带动态助词。

(二)宾语构成材料:①名词性宾语;②谓词性宾语(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语后)。

语义类型:①施事宾语;②受事宾语;③中性宾语。

动词分类:(依据:宾语)①名宾动词;②谓宾动词;③名谓宾动词。

三、定语语义类别:①限制性定语;②描写性定语。

多层定语:排列:①表领属关系;②表时间、处所;③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④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⑤形容词性词语;⑥表质料、属性或范围。

四、状语构成材料:副词、时间名词、动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是状态类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语义类型:①限制性;②描写性。

多层状语:排列:①表时间;②表处所;③表范围;④表情态;⑤表对象。

五、补语语义类别:①结果补语;②情态补语;③趋向补语;④数量补语;⑤时地补语;⑥可能补语;⑦程度补语与宾语辨认:看标志“得”;看关系;看词性。

六、中心语类别:①定语中心语:②状语中心语;③补语中心语。

七、独立语(一)插入语功能:①表肯定或强调(十分明显、毫无疑问);②表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态度(我看、算起来);③表示消息来源(据说);④引起对方注意(你瞧、你看);⑤表总括性意义(总之);⑥表注释、补充、举例;⑦对语义的附带说明(不客气地说)。

(二)称呼语(直呼、称呼、发语词)(三)感叹语(四)拟声语*八、句法分析(层次分析法)第五节单句句型: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

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

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

句类: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全句语气语调分出来的类。

句子类型:句子类型是对句子整个格局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的结果。

根据标准不同可分出不同的类型。

一、句型(一)主谓句①动词谓语句;②形容词谓语句;③名词谓语句。

(二)非主谓句①动词非主谓句;②形容词性非主谓句;③名词性非主谓句;④叹词句;⑤拟声词句。

二、常见句式(一)主谓谓语句(二)“把”字句特点:①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

②“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

③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

④“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只能置于“把”字前(三)“被”字句特点:①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

②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

③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

④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四)连谓句条件:①连续谓词陈述同一主语(主语不一定出现)。

②先后顺序不能颠倒。

③连谓之间没有关联词语。

④连谓之间没有标点停顿。

⑤连谓之间没有主谓等关系。

(五)兼语句类型:①使令式;②爱恨式;③选定式;④“有”字式。

(六)双宾句(七)存现句概念:语义上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

结构: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物。

三、变式句(一)省略句(二)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状语后置。

)四、句类(一)陈述句(二)疑问句①是非问(“吗”字问。

)②特指问(用疑问代词或其组成的短语来表明疑问点,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

)③选择问(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

)④正反问(即反复问。

格式:∨不∨;∨不;附加句,加“是不是、行不行”等。

)(三)祈使句概念:要求对方做或者不要做某事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