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功能区划-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水功能区划(2015—2020年)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水功能区划(2015—2020年)的通知

海北藏族自治州
续表1-1 青 海 省 一 级 水 功 能 区 划 表
序号
一级水功能区名称
水系
河流、湖库
范 围
长度(km)
湖库面积(km2)
水质目标
地级行政区
起始断面
终止断面
16
大通河门源开发利用区
大通河
大通河
石头峡水电站
甘禅沟入口
160.9
按二级区划执行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市
17
大通河青甘缓冲区
大通河
西穷
187.0

果洛藏族自治州
78
阿柯河班玛源头水保护区
岷沱江
阿柯河
源头
安斗
109.0

果洛藏族自治州
79
澜沧江三江源保护区
澜沧江
澜沧江
源头
青藏省界
411.0

玉树藏族自治州
80
香曲囊谦保留区
澜沧江
香曲
源头
入扎曲口
34.0

玉树藏族自治州
81
子曲囊谦保留区
澜沧江
子曲
源头
青藏省界
276.2

玉树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90
布哈河天峻保留区
青海湖
布哈河
天峻大桥
莫河场村
54.0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续表1-6 青 海 省 一 级 水 功 能 区 划 表
序号
一级水功能区名称
水系
河流、湖库
范 围
长度(km)
湖库面积(km2)
水质目标
地级行政区
起始断面
终止断面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Z04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023-2005代替DB43/023-91、DB43/067~069-92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Water Enviromental Functional Demarcation ForHuNan Main Surface River2005-04-01发布 2005-07-01实施Array湖南省环境保护局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2004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2)5.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2)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3)DB43/023-200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DB43/023-91、DB43/067-92、DB43/068-92、DB43/069-92。

与 DB43/023-91、DB43/067-92 、DB43/068-92 、DB43/069-92相比较,本标准对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并将水域区划范围扩大到四水的三级支流、洞庭湖主要水域及湖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珠江水系、赣江水系。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可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混合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按照“不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及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部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别的功能区执行高类别的水质标准。

共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836个,其中源头水域10个、自然保护区2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338个、渔业用水区28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45个、工业用水区52个、农业用水区86个、混合区 1 个。

保山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保山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保山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一、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意义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是为了对水域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划分不同的水环境功能区,实施“高功能水域高标准保护,低功能水域低标准保护”的原则,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

为此需对我市地表水环境功能进行区划,使其在满足不同水体功能要求的同时,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保山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实施,将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规划、布局及结构调整,保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正确实施,为水质评价、总量控制及流域综合整治等提供依据。

对正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区划编制的依据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物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物防治法实施细则》5、《中国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导则》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I--19997、《自然保护区类型及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1996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9、《石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分类》10、《关于开展全区地表水功能区划分工作的通知》保署环保[2000]第83号三、区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应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当代和后代人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及动植物正常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的原则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排放污水,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的活动;二级保护区内污染源必须严格执行一级排放标准,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若不能满足,必须削减排污总量。

3、地下水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当地表水作为地下饮用水源地的补给水,或地质结构造成明显渗漏时,应考虑对地下饮用水源地的影响,要防止地下饮用水源地的污染,必须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陆上污染源进行统筹考虑,保护地下水水质,防止地面沉降、塌陷或地裂缝的产生。

河长制(1)

河长制(1)

1、河湖因水而成,()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基本要求。

A、洁净的水体;B、充沛的水量;C、水环境容量;D、水生态健康。

参考答案:B2、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我国水治理体制和()的重要创新。

A、生态环境制度;B、生态文明建设;C、水环境保护;D、水生态健康。

参考答案:A3、全面推行河长制,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A、了解自然;B、征服自然;C、尊重自然;D、熟悉自然。

参考答案:C4、全面推行河长制,必须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

建立健全以()为核心的责任体系。

A、各级领导负责制;B、党政领导负责制;C、分级负责制;D、各部门监督制。

参考答案:B5、全面推行河长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

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A、河湖开发利用;B、河湖管理保护;C、河湖污染治理;D、河湖生态安全。

参考答案:B6、全面推行河长制,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

A、水生态维持;B、水利用管理;C、水体量维持;D、水域岸线管理。

参考答案:D7、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加强水资源保护,需落实最严格()制度。

A、水资源管理;B、水开发利用;C、水生态保护;D、水污染防治。

参考答案:A8、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加强水资源保护,需坚持(),全面提高用水效率。

A、技术优先;B、保护优先;C、理念优先;D、节水优先。

参考答案:D9、根据()确定河流水域纳污容量和限制排污总量,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切实监管入河湖排污口,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A、水环境体系;B、水利用规划;C、水务局规定;D、水功能区划。

参考答案:D10、为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划定()范围。

A、河湖规划;B、河湖管理;C、河湖岸线;D、河湖治理。

最新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说课材料

最新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说课材料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为了保护和改善我省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等有关法律和标准的要求,以及国家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订《广东省近岸海1域环境功能区划》。

一、适用范围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范围主要适用于我省管辖的近岸海域。

二、区划的基本原则(一)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相统一原则:功能区划分时要充分2考虑沿岸海域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利用状况,沿海经济发展布局和相应水域的水质要求,优先开发利用和重点保护相一致,使近岸海域的开发利用程度同环境容量和资源承受能力保持一致,做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

(二)突出重点,优先保护原则:生态繁衍栖息区,珍贵海洋资源区和鱼类回游通道区是重点保护区域。

优先保护重点保护区域和养殖、制盐、食品加工等3与人类食物有关的功能区域;优先保护高水质功能,同一水域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应以高水质功能确定其保护水质类别。

如确有困难,也不能低于主体功能水质类别。

同时注意选择性窄(特定)的优于选择性宽的。

(三)共同保护,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尽量不降低现有功能和现状水质原则:根据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海域海流特点及其扩散规律,在不影响邻近规定功能区域水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海洋水环境自净能力,科学地确定排污口4附近限定区域内适宜的水质超标的混合过渡区,给出适当的排污渠道,同时将其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相邻区域互相尊重,协调一致,容量共享共护。

三、功能区的分类和水质目标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是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划定功能区,并依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确定功能区海水水质目标,5以实施近岸海域水质目标分类管理的目的。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试行)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的规定,为规范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指导各地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不含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论证的要求,依法应进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从其规定。

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符合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包含入河排污口论证有关内容的,也应符合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影响明显轻微,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仅编制入河排污口对水域影响简要分析材料的,可不执行本要求。

1 总则1.1 论证目的分析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等要求,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

1.2 论证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和规定;(2)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规程;(3)符合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等专业规划;(4)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

1.3 论证范围原则上以受入河排污口影响的主要水域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第三方取、用水户为论证范围。

论证工作的基础单元为水功能区,其中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和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水功能区,是论证的重点区域;涉及鱼类产卵场等生态敏感点的,论证范围可不限于上述水功能区。

未划分水功能区的水域,入河排污口排污影响范围内的水域都应为论证范围。

1.4 论证工作程序论证应在现场查勘、调查和收集建设项目及相关区域基本资料和补充监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初步方案,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预测入河废污水在设计水文条件下对水功能区(水域)的影响及范围,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提出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建议。

宁波市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案【模板】

宁波市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案【模板】

**市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案目录一、修编范围 (2)二、修编原则 (2)三、修编依据与标准 (3)四、区划水平年 (4)五、修编技术路线 (4)六、修编方法 (6)七、技术要求 (7)(一)基础信息核实勘误 (7)(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8)(三)地表水功能区划分 (9)(四)技术报告编制 (11)(五)信息系统开发 (11)附件1.拟列入省版的饮用水源地清单 (13)附件2.大中型水库名录(32座) (15)(一)列入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的29座大中型水库名录 (15)(二)未列入饮用水源地的3座大中型水库名录 (16)附件3.小(一)型水库名录(97座) (17)附件4.全市省级河道 (23)附件5.全市平原区市级河道 (24)附件6.全市山丘区市级河道 (25)附件7.全市平原区县级河道 (26)附件8.全市山丘区县级河道 (32)附件9.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表 (34)附件10.渔业养殖用水区调查表 (35)附件11.农业灌溉用水区调查表 (36)附件12.工业用水区调查表 (37)附件13.排污需求水域调查表 (38)一、修编范围(一)《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5年版)中**市范围内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

(二)2005年版划分方案实施以来,省政府已同意调整批复的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

(三)2005年以来新增的集中式饮用水源。

(四)2005年版划分方案中未划分水功能区与水环境功能区的地表水区域。

(五)2005年版划分方案基础信息资料存在误差的水域。

二、修编原则(一)贯彻保护优先、兼顾发展、方便管理、实用可行的原则,做到功能分区科学合理、调整依据充分、管理实施便捷,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二)以流域、水系为单元,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及远近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域功能区的要求,突出集中式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江河源头水、引供水河道、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区等的保护。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Z04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023-2005代替DB43/023-91、DB43/067~069-92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Water Enviromental Functional Demarcation ForHuNan Main Surface River2005-04-01发布 2005-07-01实施Array湖南省环境保护局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2004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2)5.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2)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3)DB43/023-200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DB43/023-91、DB43/067-92、DB43/068-92、DB43/069-92。

与 DB43/023-91、DB43/067-92 、DB43/068-92 、DB43/069-92相比较,本标准对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干流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并将水域区划范围扩大到四水的三级支流、洞庭湖主要水域及湖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珠江水系、赣江水系。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可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混合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按照“不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及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部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别的功能区执行高类别的水质标准。

共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836个,其中源头水域10个、自然保护区2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338个、渔业用水区28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45个、工业用水区52个、农业用水区86个、混合区 1 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水功能区划研究背景之四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础
水资源保护管理的依据
水功能区划工作开展情况
2000年2月,水利部以水资源(2000)58号文下达 《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 知》,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正式开始,作为规划基 础的水功能区划工作正式启动。 2000年9月,各流域区划成果初步完成,水规总院 对各流域水功能区划初步成果进行了审查。 各省区在流域指导下开展省区级水功能区划,流域 进一步修订区划成果。
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拟订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 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湖库的 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 总量的意见;
1-6
水功能区的定义
水功能区划是从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水资
源的角度,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 综合利用规划,在全面收集并深入分析区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 资料的基础上,以流域为单元,科学合理地 在相应水域划定具有特定功能、满足水资源 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并能够发挥最佳效益的 区域。
1-10
第二部分
水功能区划体系综述
水功能区划目的、意义
目的和意义
水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提供 依据,通过各水功能区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实现,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功能区划是全面贯彻《水法》,履行水利部 “三定”职能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 续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
2-1
1-4
水功能区的定义 分两类: ●根据自然条件对生产的有利或不利方面,为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而制定的区划,如气象区划、地震区划,水 文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等,较少变动。 ●根据区域自然资源特性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分类与划片,为自然资 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如:海洋功能区划、农业 区划、水利区划。具有时效性,需根据社会需求适时修订。
2-3
水功能区划研究总体思路
查阅资料
1.
确定区划原则
具有前瞻性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调查研究
深化认识
发现问题
2.
3.
4. 5.
分级与分类相结合
便于管理,实用可行 水质水量并重发现问题
拟 定 技 术 路 线
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体系 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系统
保护区 保留区 缓冲区 开发利用区 缓冲区 保留区
间保协一 用护调级 水及开区 关省发划 系区与 —
关区 协 二 系域 调 级 间部区 用门划 水及
饮 用 水 源 区
工 业 用 水 区
农 业 用 水 区
渔 业 用 水 区
1-8
水功能区划工作开展情况
2000年12月,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七 大流域(片)水功能区划报告》专家座谈会。 会议邀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内的二十二位专家参加,形成了会议纪要, 对区划体系、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 有关建议意见。
1-9
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摘要
“根据流域的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结合 社会经济发展对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 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流域为单元,科学 地划分水功能区,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 务。” “水功能区划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 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的极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水 功能区划的提出,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 具有重大意义。”
水功能区划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和原则
1. 具有前瞻性
2.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3. 分级与分类相结合
4. 便于管理,实用可行 5. 水质水量并重
2-2
建立区划体系的思想
建立区划体系的思想
1、从水资源分区出发,突出流域为单元的整 体性和不同水资源分区的相对特殊性; 2、区划体系的通用性、规范性 3、类型划分的实践性、科学性 4、指标选取的实用性、可行性
1-4
水功能区划背景
在当前的水资源保护及管理中,由于没有明确 各江河湖库水域的功能,造成: 1、供水与排水布局不尽合理 2、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不协调 3、水域保护目标不明确 4、水资源保护管理的依据不充分 5、地区间、行业间用水、排污矛盾突出
1-3
水功能区划的依据
区划工作的依据
《水法》第三十二条;国务院《关于水利部职能 设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第四条 :
1-1
水环境现状
35% 30% 25% 20% 15% 10% 5% 0%
31. 6% 27. 7%
18. 6% 13. 8% 8. 3%
ñ ¡ ¢ ¢ ¢ ò À à
ó À ¢ à
ô À ¢ à
õ À ¢ à
¬ ¢ ³ õ À à
全国评价江河水质类别图(98年统计资料)
1-2
水功能区划的背景
我国水资源日趋短缺
1-4
水功能区划的任务及作用
水功能区划的任务和作用
划定水功能区;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 序,确定水域功能不遭破坏的水资源保护目标; 制定水功能区管理办法。 在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可提出近期和远期不同 水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总量及排污削减量,为制 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奠定基础; 相应的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是水资源保护监督管 理的重要依据。
中国水功能区划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二○○二年一月
汇报提纲
1. 水功能区划背景及工作情况
2. 水功能区划体系综述 3. 水功能区划成果
4. 水功能区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
水功能区划背景 及工作情况
水功能区划的背景
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98年水质评价资料,在11.97万公里评价河长中,水 质为Ⅳ类及劣于Ⅳ类的占40.7%,其中以辽、黄、海、 淮河水污染最为严重。53%近海海域受到污染,一些 城市的供水水源地水质恶化,直接影响到人民健康。 据2019年资料,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06亿吨,大部 分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
年均径流量2.7万亿立方米,可供水量5500亿立方米, 目前,年缺水400亿立方米。全国600个城市,400个缺 水,110个特别缺水。
1-1
水功能区的定义
区划:
为了科学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 资源,进行生产的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局,人们 通常根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等对 环境和资源进行分区,称为区划。 其内容和方法根据区划的目的和任 务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