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食品加工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美味度以及营养价值。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辐照技术也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食品加工方式。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将从辐照技术的定义、目的、优点、缺点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辐照技术的定义及目的辐照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束、X射线或γ射线等辐射能量对物质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杀灭或抑制食品中的细菌、微生物、病毒以及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减少食品的腐败、变质以及储存过程中的污染,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辐照技术的优点相较于传统的加工处理方法,辐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杀菌效果显著辐照能量可以摧毁细菌、微生物及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从而有效地杀死或抑制了这些有害物质的繁殖,达到杀菌的效果。

2. 保留食品的营养价值辐照技术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影响较小,同时不会改变食品的味道、质地、质量等特征,因此可以保留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

3.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加工过程中,辐照能够杀死细菌、微生物和寄生虫等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降低了食品腐败、变质及在储存等过程中的污染。

4. 环保节能与传统的化学处理方式相比,辐照技术不需要使用有害的化学杀菌剂,因此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及废弃物,同时也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三、辐照技术的缺点但是,辐照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1. 可能对环境造成辐射危害尽管辐照技术辐射的剂量低于可接受的水平,但长期的大规模应用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测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

2. 食品中可能出现放射性同位素如果加工中使用的辐照源受到了放射性源的污染,那么就可能会在辐照过程中产生放射性同位素,从而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对某些食品的性质影响较大有些食品比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加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比如颜色、口感等会发生变化,或者某些营养成分会受到损失。

微波辐照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微波辐照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微波辐照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加工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种加工技术的创新不断出现。

其中,微波辐照干燥技术是其中一项比较新型的技术,其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微波辐照干燥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微波辐照干燥技术是一种在微波场作用下,由固态到气态的过程。

其原理是将微波辐射直接传输到食品内部,使水分子在微波波场的作用下快速振动,从而使水分子内部发生的分子热运动使食品内部温度提升,从而达到干燥的效果。

微波辐照干燥技术与传统干燥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干燥速度快:相比较传统的干燥技术,微波辐照干燥技术可以将干燥时间缩短20%~30%,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干燥的过程。

2.干燥过程中的品质更好:由于微波干燥的速度更快,因此其干燥过程中避免了长时间的加热,从而减少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也能够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

3.消耗能量小:由于微波能够直接将能量转换为热能,因此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将食品中的水分分子热化需要的时间短,相当大程度地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二、1.水果和蔬菜的加工微波辐照干燥技术在水果和蔬菜的加工中非常常见,水分是与食品最密切相关的,微波技术可以精确控制食品温度,快速热处理,减少其中的水分析出,从而保留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同时还可以增加食品的保存期限。

2.食品的干制微波辐照干燥技术也被广泛地用于食品的干制,包括口香糖、薯片和巧克力等一些没有高含水量的食品,微波干燥技术可以减少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从而保持其松脆口感,增加其口感品质。

3.肉制品的腌制肉制品的腌制是一种很古老的技术,目前一些产品中可能会出现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微波辐照干燥技术在肉制品的腌制中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细菌数量,避免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三、微波辐照干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微波辐照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食品热点和辊气问题。

食品加工中辐照技术的应用与评价

食品加工中辐照技术的应用与评价

食品加工中辐照技术的应用与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加工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其中,辐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加工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辐照技术利用射线辐射的特性来消毒、杀菌和保鲜食品。

然而,对于辐照技术的应用和评价,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本文将探讨食品加工中辐照技术的应用与评价,旨在给读者提供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昆虫。

通过辐照技术加工处理的食品,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降低食品变质的风险,并且可以减少对食品所需的化学添加剂的使用。

此外,辐照技术还能够控制虫害和病原菌的传播,使食品更加安全可靠。

然而,辐照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一些人担心辐照技术可能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导致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

事实上,辐照技术确实会对食品中的某些营养物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等。

然而,这种影响往往是在辐照剂量较高的情况下出现的,而在实际的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辐照剂量往往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严格控制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食品营养物质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人对辐照技术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他们担心辐照食品可能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使用合适的辐照剂量进行食品加工并不会引起放射性物质的产生。

国际上许多权威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都已经确定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并建议将其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处理方法。

然而,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辐照设备和技术的投资比较高,这对于一些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障碍。

其次,辐照技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存在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此外,一些消费者对辐照食品持抵触态度,担心对人体健康不利。

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辐照处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本文对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保鲜方面,辐照处理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限,有效减少腐败和损耗;在消毒方面,辐照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保障农产品安全;在质量改良方面,辐照处理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检验方面,辐照处理可以帮助快速检测农产品的质量;辐照处理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研究,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望未来,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需要继续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人们对辐照处理技术的认识,加强科研力量,不断优化技术。

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辐照处理、农产品加工、应用研究、保鲜、消毒、质量改良、检验、安全性、应用前景、推广策略、研究总结1. 引言1.1 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辐照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农产品的货架寿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农产品加工中,辐照处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本文将就辐照处理在农产品保鲜、消毒、质量改良、检验以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总结,为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辐照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辐照处理可以有效地延长农产品的货架寿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降低产品腐败的可能性。

辐照处理还可以消除农产品中的有害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

辐照处理还可以改善农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通过不断探索辐照处理的新技术和方法,加强对其安全性和质量的监测,相信辐照处理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将更加成熟和广泛。

2. 正文2.1 辐照处理在农产品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一、辐照处理对农产品保鲜效果的研究:辐照处理被证实可以有效抑制农产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限。

食品加工中的电子束辐照技术应用研究

食品加工中的电子束辐照技术应用研究

食品加工中的电子束辐照技术应用研究食品加工行业一直在寻求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电子束辐照技术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电子束辐照技术,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可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从而降低食品中的风险物质含量。

本文将就食品加工中的电子束辐照技术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子束辐照技术。

电子束辐照技术是利用加速器将电子束加速至高速后,通过线圈束流装置产生直线束,然后将电子束传送至被照射物,进而实现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技术。

通过电子束辐照,基因、细胞和微生物核酸中的化学键能被切断或重组,从而导致生命活动被抑制或终止。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电子束辐照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如冷冻和真空包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地保护食品免受微生物污染和氧化反应的影响。

而电子束辐照技术可以通过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和抑制氧化反应,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另一方面,电子束辐照技术还可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食品中的细菌、霉菌和寄生虫是导致食品中细菌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消毒方法,如高温煮沸和紫外线消毒,虽然可以杀灭部分微生物,但往往无法彻底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而通过电子束辐照,微生物的DNA和RNA可以被破坏,从而使微生物无法再进行繁殖,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然而,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争议。

首先,电子束辐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自由基和二次辐射。

这些副产物可能对食品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电子束辐照技术对食品中的一些营养成分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例如,电子束辐照会降低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

因此,在使用电子束辐照技术时,需要权衡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许多研究正在进行。

一方面,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方法来减少电子束辐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激光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激光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激光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光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激光辐照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也开始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这种新兴的技术在食品杀菌、保鲜以及改善食品质量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激光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首先,激光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的杀菌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加热杀菌方法,激光辐照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的精准杀菌,避免了传统方法可能造成的食品质量损失。

激光辐照可以选择特定波长的激光,并对食品进行短时间、高能量的辐照,从而快速地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病毒,保持食品的原始风味和口感。

此外,激光辐照还能够杀灭一些传统加热难以杀死的脆弱菌种,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指标。

其次,激光辐照技术在食品保鲜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食品在保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色泽变淡、质地变软等问题,而传统的保鲜方法也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剂,从而可能对食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激光辐照技术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激光辐照可以通过作用于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抑制其分解和腐败的过程,延缓食品变质的速度,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避免过度添加防腐剂对食品质量的影响,还能够保持食品的原生香味和口感,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更加健康和可靠的保鲜方法。

最后,激光辐照技术还可以在食品加工中改善食品的质量。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加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而激光辐照技术可以通过调控辐照的能量和时间,实现对食品中的一些不良成分进行去除和改善。

例如,激光辐照可以去除一些食品中的苦味物质和污染物,提高食品的口感和纯度。

同时,激光辐照还可以调控食品中的氧化反应,从而减少食品中的氧化物质含量,保护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激光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可谓是广阔而令人充满期待。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激光辐照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例如,激光辐照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更多的投资和研发;此外,激光辐照技术还需要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微波辐照技术在食品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微波辐照技术在食品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微波辐照技术在食品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食品处理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微波辐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处理技术,正在逐步被广泛应用。

一、微波辐照技术是什么?微波辐照技术是指利用高频电磁波作用在食品内部,使其产生热效应并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从而改变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的一种技术。

二、微波辐照技术的应用领域目前,微波辐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它可以加快食品的加热速度,提高热能利用率,缩短加热时间,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达到保质期延长的效果。

此外,微波辐照技术还可以用于杀菌、灭虫等作用,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水平。

三、微波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优势1、加热速度快:微波是热量直接传递给食品内部,速度快,均匀度好。

2、保真性好:微波辐射对淀粉酶、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基本没有影响,能大大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

3、节能:相较于传统加热技术,微波加热更加高效,能够节省更多能源。

4、卫生安全性能好:微波辐射可以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及其孢子,灭虫等。

四、微波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案例1、果蔬加工中的应用通过对水果和蔬菜进行微波辐射灭菌处理,可以将处理时间缩短至数分钟之内,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绿色、健康的果蔬食品。

2、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微波辐射可以有效杀死肉制品中的细菌及其孢子,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延迟肉制品的腐败作用。

5、微波辐照技术的未来发展微波加热是未来食品加工行业的一个趋势。

未来,随着微波辐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应用范围和效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微波辐照技术将会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微波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辐照技术将为食品加工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辐照技术的特点 (1)辐照处理是一种“冷处理”的物理方法,在常温下进行,辐照过程产生 的热量很少,几乎不引起内部温度的升高,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和 外观。 (2)辐照采用较高能量的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 能够穿透食品的包装材料达到食品的深层,无论是抑制发芽、延缓呼吸,还 是杀虫灭菌,效果都较好。 (3)辐照处理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无有害物质残留,也不污染环境。 (4)食品辐照加工耗能低,可以节约能源。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分析, 冷藏农产品辐照耗能90 kW· h/t,热处理消毒达300 kW· h/t,而农产品辐照灭 菌保藏只需要6.3 kW· h/t,可节约能耗70%~90% 。 (5)辐射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高,便于产业化应用。尽管 初期基本建投入较多,但运行成本较低,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
• 辐照食品的营养卫生
已有研究表明,在食品辐照所用的剂量范围内,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 氨基酸和蛋白质、脂肪、糖类化合物、维生素等。大多不会发生明显 的变化,不会影响食品的完整性和营养价值。总之,经过国内外专家 几十年的大量研究,已证明辐照食品是能够保证食品的营养性的,不 存在营养问题
• 辐照食品的毒理学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人们最为关注的是经过辐照加工的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食品辐照世 界性的开发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国家 开展了食品辐照技术和效果研究;70年代各国致力于证实辐照食品的 卫生安全性;80年代确立了辐照食品的国际标准;90年代辐照食品正 在稳步地向商业化发展。据中国同位素与辐照行业协会2001年6月25 日《信息与交流》介绍,目前全世界有38个国家批准了可供人消费的 233种辐照食品。我国批准的辐照食品从1998年的19种猛增到现在的 50种,表明国家对辐射食品的安全性是放心的。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 性包括5 个方面:①辐照食品有无残留放射性及诱导放射性;②辐射 食品的营养卫生;③辐照食品有无病原菌的危害;④辐照食品有无产 生毒性;⑤辐照食品有无致畸、致癌及致突变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摘要:食品辐照加工技术是对核能的一种和平应用。

文章从紫外线杀菌、射线杀菌两方面阐述了食品辐照技术的原理,总结了该技术的特点,探讨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辐照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辐照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食品卫生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一批以食品为载体的新型病菌的出现使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食物细菌而染病的人数高达数百万,死亡人数超过5 000。

美国农业部估计由七种最主要的食物病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50 亿~860 亿美元之间[1]。

辐射加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杀菌保鲜手段,应用到食品加工中,对食品的杀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食品辐照加工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食品加工技术,涉及食品科学与工程、辐射物理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毒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是原子能和平应用领域的延伸,在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正日益受到食品加工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辐射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1 食品辐照技术原理用于杀菌的辐射源只限于钴60或铯137及电子加速器产生的-射线、5Mev 以下的X-射线10Mev以下的电子线,波长越短辐射能量越大,穿透力也越大,它们以电磁波的形式透过物体[2-3]。

可分2类:①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

这类辐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电离,仅能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产生高能状态而不脱开;②电离辐射X-射线、λ- 射线,这种辐射能量较高,能够引起原子电离。

利用电离辐射的杀菌方法,又称为射线杀菌。

1.1 紫外线杀菌的原理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在于促使细胞质的变性。

当微生物细胞吸入紫外线后,由于产生光化学作用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酶类发生化学变化,使细胞质变性。

尤其可诱导DNA中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使DNA断裂并无法修复,从而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在细菌细胞中,DNA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损毁整个细胞体,影响其正常功能,使微生物细胞受伤甚至死灭。

由于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一般只用于物料表面或环境的杀菌。

其中,波长为250~260 nm 的紫外线杀菌效果最强。

1.2 射线杀菌的原理微生物细胞受到射线照射后,存在于溶质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受到辐射的直接效应;存在于细胞中的多量溶剂受到水分子产生的辐射间接效应即水分子接受了射线能量后被激活成离子或自由基,再与细胞内其他物质起作用引起化学键破裂,使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于是便与生物生命现象有关的物质发生各种变化,使生理机能受到破坏或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引起杀菌作用。

γ-射线穿透力较强,能均匀辐照所处理的材料[4]。

2 食品辐照技术的特点(1)辐照处理是一种“冷处理”的物理方法,在常温下进行,辐照过程产生的热量很少,几乎不引起内部温度的升高,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和外观。

(2)辐照采用较高能量的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能够穿透食品的包装材料达到食品的深层,无论是抑制发芽、延缓呼吸,还是杀虫灭菌,效果都较好。

(3)辐照处理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无有害物质残留,也不污染环境。

(4)食品辐照加工耗能低,可以节约能源。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分析,冷藏农产品辐照耗能90 kW·h/t,热处理消毒达300 kW·h/t,而农产品辐照灭菌保藏只需要6.3 kW·h/t,可节约能耗70%~90% 。

(5)辐射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高,便于产业化应用。

尽管初期基本建投入较多,但运行成本较低,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

3食品辐照加工技术进展3.1电子加速器辐照技术得到了发展由于加速器生产技术发展较晚, 设备投资大, 从而导致以往的食品辐照研究与产业化应用主要以60c射线辐照装置为主。

近年来, 随着电子加速器生产技术的突破, 尤其是国产电子加速器的日趋成熟, 国内外电子加速器辐照食品的研究与应用比较活跃, 目前,北京、上海、无锡和宁波等发达地区已经上马了一批大功率食品辐照专用电子加速器。

在加速器食品辐照的具体应用方面: 研究开发了电子束辐照降解或破坏食品中的有害残留物;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水果、蔬菜、食用菌、肉类、谷物等农产品保鲜中已经开展大量的研究应用;在冷、鲜动物源性食品灭菌保鲜方面, 如Fielding等探讨了电子束辐照对不同pH 下大肠杆菌成活和修复的影响,Blank等研究了电子束对冷冻贮藏液体蛋黄的物理、物理化学、功能性等指标的影响;在杀灭植物源性食品的微生物及致病菌污染方面电子束辐照更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如 A.Korapati,D.等用电子束对双抱菇切片进行辐照保鲜, 剂量的0.5、1.0、3.1、5.2 kGy , 检测辐照对微生物菌落、质构、色泽和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证明利用电子加速器对采后的新鲜食用菌进行辐照处理可以达到保鲜的效果,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辐照杀虫方面, 李淑荣等研究HJIY石MZ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赤拟谷盗的辐照效应, 王殿轩等对不同虫态的玉米象做了系统研究;相对于国内利用高频单枪电子加速器, 国外采用更具规模的电子束流化床法对贮藏害虫进行了研究,Cleg hom等研究了电子束流化床防治米象、谷蠢和赤拟谷盗三种害虫的效果, 结果表明低于1.0kGy剂量水平的电子束流化床处理害虫是有效的。

3.2食品辐照检疫技术受到重视早在20 世纪50 年代食品辐照技术初始阶段, 人们就认识到辐照作为检疫处理方法的可能性, 但当时的国际贸易中, 熏蒸处理是商品检疫的主要处理方法, 辐照处理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由于熏蒸剂对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的危害, 主要熏蒸剂如二嗅乙烷、环氧乙烷和澳甲烷等被禁用或逐渐被禁用, 寻找替代熏蒸的检疫处理方法已成当务之急。

由于先前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出辐照检疫技术特有的优势, 引起了世界对辐照检疫技术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 世界各国对辐照检疫的研究日益深人, 使辐照作为广谱检疫处理方法也逐步得到国际组织认可。

在得到地区植物保护组织认可的基础上,IPPC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ICPM)在201年第三次会议上决定开始制定植物安全措施国际标准“辐照作为一种植物卫生方法”, 已经在2003年ICPM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

该标准的通过将是IP C 第一次为一种检疫处理方法制定标准。

辐射用于检疫杀虫处理, 对其效果的评判标准是以阻止成虫羽化或种群不能繁育为依据。

据报道, 至今已进行辐射处理试验的检疫害虫6个目, 数十种之多, 其中研究得较深人和广泛的主要是实蝇类, 另外还有蜡类、介壳虫、蓟马、象虫类和潜叶虫等。

目前在国内, 胡美英等对荔枝蒂蛀虫进行了辐照检疫技术研究, 认为0.25k伪辐照剂量可作为荔枝蒂蛀虫幼虫的检疫处理措施;高美须等研究认为,1的Cy的辐照可以作为绿豆象的有效检疫剂量。

4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人们最为关注的是经过辐照加工的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

食品辐照世界性的开发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5],在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国家开展了食品辐照技术和效果研究;70年代各国致力于证实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80年代确立了辐照食品的国际标准;90年代辐照食品正在稳步地向商业化发展。

据中国同位素与辐照行业协会2001年6月25日《信息与交流》介绍,目前全世界有38个国家批准了可供人消费的233种辐照食品。

我国批准的辐照食品从1998年的19种猛增到现在的50种,表明国家对辐射食品的安全性是放心的。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包括 5 个方面:①辐照食品有无残留放射性及诱导放射性;②辐射食品的营养卫生;③辐照食品有无病原菌的危害;④辐照食品有无产生毒性;⑤辐照食品有无致畸、致癌及致突变效应。

4.1 感生放射性和放射性污染感生放射性,亦称诱发放射性。

食品经放射处理后,会不会诱发放射性?食品辐照通常大多数使用γ射线源。

从理论上讲,组成食品的主要元素是碳、氢、氧、氮等,要使这些元素在辐照后诱发放射性,需要10Mev以上的能量,而且它们所生成的同位素的寿命大多非常短暂。

60Co-γ射线产生的放射性能量有1.33 Mev和1.17Mev,137Cs-γ射线产生的放射性能量仅为0.6Mev[3],因此使用60Co 和137Cs 辐射食品不可能诱发食品产生放射性。

20 世纪80 年代初,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放射防护科和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协作,对辐照甘薯酒进行了仪器测定。

结果表明:辐照前后,总放射性及核素组成测定结果,辐照甘薯酒样品未受到60Co的污染;辐照前后样品的总α、总β、总γ放射性和γ能谱基本一致,均属本底水平,无残留放射性,未发现感生放射性[6]。

4.2 辐照食品的营养卫生已有研究表明,在食品辐照所用的剂量范围内,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蛋白质、脂肪、糖类化合物、维生素等。

大多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会影响食品的完整性和营养价值。

总之,经过国内外专家几十年的大量研究,已证明辐照食品是能够保证食品的营养性的,不存在营养问题[7]。

4.3 辐照食品的毒理学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辐照食品的实验结果表明[8],食用辐照食品对健康无不良影响,体检、血象、尿常规、血液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内分泌免疫等多项指标没有明显的改变。

染色体未见任何异常,多倍体细胞数在正常范围之内。

FAO、WHO和IAEA的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于1980年10月份宣布[10],吸收剂量在10KGy以下的任何食品都是安全的,无需毒理学实验。

1984年FDA报告:用59 KGy辐照的鸡肉动物毒理学试验,在安全方面不存在问题。

1997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废除10 KGy的上限剂量,同时宣布以食物为对象的辐照剂量在75KGy 以下是安全的。

这是依据大量的动物毒性试验和辐解产物研究结果得出的权威性结论,从法规上保证了辐射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推广[11]。

5 食品辐照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国民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辐照食品在我国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目前可辐照的食品有熟禽肉类、花粉、干果果脯类、香辛料类、新鲜水果蔬菜类、冷冻包装畜禽肉类、豆类谷类及其制品等[12]。

已实现商业化的食品有:脱水蔬菜、肉制品保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等。

(1)市场在一个行业的发展中占据很大的位置,是推动发展的关键。

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国内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食品工业为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和确保安全,采用辐照技术,对农产品、食品进行冷加工。

市场的需求,促使近年来辐照装置大量增加,辐照食品数量逐年增加[13]。

(2)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和成果应用加速了食品辐照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