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学史典型题目(含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造成的C.飞机起落架上的轮胎要用绝缘橡胶制成D.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故A错误;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造成的,故B正确;飞机上的着地轮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是为了及时地把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电荷通过导体而转移给大地,以免发生放电现象,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故C错误;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故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发展历程的是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C.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答案】D【解析】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选项A 错误;B.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选项B错误;C.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选项C错误;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引力常量G,选项D正确.【考点】物理学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静电常量k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库仑测得的C.加速度的概念是伽利略研究落体定律时创建的D.安培提出了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是电场给予的【答案】C【解析】库伦测出了静电力常数,提出库伦定律,故A错误;密立根最早测出元电荷的电荷量,所以B错误;伽利略在探究自由落体时提出加速度的思想,所以C正确;法拉第最先提出场的概念,所以D错误。
最全高中物理学史,附20道精选习题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据说(无考证)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C.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其速度会发生变化D.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答案:A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A.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动势B. 导体在磁场中静止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动势C.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电流D. 导体在磁场中静止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电流答案:A3. 欧姆定律表达式为:A. V = IRB. V = R/IC. I = V/RD. I = R * V答案:C4.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爱因斯坦B. 牛顿C. 普朗克D. 麦克斯韦答案:A5. 相对论的创立者是: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法拉第答案:B6. 原子核由什么粒子组成?A. 质子和中子B. 电子和质子C. 质子和电子D. 中子和电子答案:A7.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8.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能量守恒B. 熵增原理C. 热力学第二定律D. 热力学第三定律答案:A9. 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是:A. 牛顿B. 爱因斯坦C. 普朗克D. 薛定谔答案:C10.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是:A. 牛顿B. 伽利略C. 爱因斯坦D. 法拉第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的第二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_。
答案:F = ma2.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_。
答案:介质3.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4. 光速在真空中的值是________米/秒。
答案:3×10^8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_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高考物理学史资料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新课标高考物理学史(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二、电磁学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2.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3.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4.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5.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6.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答案】D【解析】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A正确;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B正确;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正确;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的耗散是指能量被消灭了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之间C.狭义相对论指出物体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牛顿运动定律在宏观低速领域不适用【答案】C【解析】能量耗散仅是指内能等被周围环境吸收后无法再次收集利用,并不是能量被消灭,总能量是守恒的,故A错;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之一,既适用于天体,又适用于地面物体间,故B错误;由狭义相对论知物体质量随速度增大二增大,故C正确;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故D错误。
【考点】能量耗散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狭义相对论3.在物理学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成功地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洛伦兹通过实验测定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C.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D【解析】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洛伦兹通过实验测定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既洛伦兹力,故B选项错误;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故C选项作为.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磁生电,故D选项正确.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要与科学家的成就、重要的发现等一起记忆,不能张冠李戴.【考点】物理学史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______,使得电学和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学科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科学----电磁学。
高中物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他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A. 法国B. 英国C. 意大利D. 德国2. 牛顿的三大定律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原因的定律是:A. 第一定律B. 第二定律C. 第三定律D. 都不是3.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4. 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的是哪种物理现象?A. 力学现象B. 热学现象C. 电磁现象D. 光学现象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描述物体在高速运动时质量变化的定律是:A. 特殊相对论B. 广义相对论C. 量子相对论D. 都不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牛顿的第二定律表达式是 \[ F = ma \],其中 \( m \) 表示________,\( a \) 表示________。
7.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 \[ V = IR \],其中 \( V \) 表示________,\( I \) 表示________,\( R \) 表示________。
8. 物理学中,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__。
9. 物理学中,电流的单位是以________的名字命名的。
10. 物理学中,电荷的单位是以________的名字命名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12. 请简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13. 请简述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14. 请简述量子力学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20分)15. 论述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C5. A二、填空题6. 质量,加速度7. 电压,电流,电阻8. \( 3 \times 10^8 \) 米/秒9. 安培10. 库仑三、简答题1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由于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B.开普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C.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D.功的单位可以用表示【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是卡文迪许,故A错误;开普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故B正确;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C错误;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故D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伽利略用该实验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ABD【解析】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v与t成正比的思想,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若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v正比于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所以C正确,D错误.A B选项中,甲乙丙均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所以A B均错.【考点】本题考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3.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B.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C.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D.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答案】A【解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了自然规律,属于理想实验,故A正确;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是在实验室进行是实际实验,故B错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思想,故C错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是实际进行的实验,不是理想实验,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科学思想方法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Δt极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英国科学家牛顿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答案】AC【解析】所谓极限的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
(完整word版)高中力学中的物理学史及习题

考点一、物理学家及其贡献力学中的物理学史:1、伽利略:(1)研究了落体运动,认为在同一地点,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2)研究理想斜面实验,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实验时①当斜面倾角固定时,球通过的距离s与所用的时间t的平方之比s/t2为一常数;改变斜面的倾角,s/t2也随之改变。
②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沿相同倾角的斜面运动,s/t2相等。
伽利略证实了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关系,他毫不迟疑地把速度与时间之比叫做加速度,并指出加速度是描述匀变速运动的关键物理量。
伽利略成为了第一个定义加速度的人!(3)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的结合在一起2、牛顿:(1)牛顿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物体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常数的测得使万有引力定律具有了使用价值)(2)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等科学家关于力和运动关系基础上,运用理想实验的方法得出了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3、开普勒: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提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即开普勒定律)4、胡克:胡克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胡克等科学家提出关于“吸引力与两物体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电学中的物理学史:4、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直导线能产生磁场);实验时应该把导线南北放置。
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分不开。
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5、法拉第:(1)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提出电和磁的作用是通过“场”产生的观点6、焦耳:总结了电流通过电路时产生的热量遵循焦耳定律,这是能量守恒的体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7、库伦:库伦总结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库仑定律,并且把静电力常数K测出来8、安培:(1)提出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即安培力)(2)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物质微粒内的分子电流使它们相当于一个个的小磁体) (3)总结出电流周围产生的磁场分布规律,即右手螺旋定则或者叫安培定则9洛伦兹: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10、楞次: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的规律即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是能量守恒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 - 物理学史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B)A.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3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D)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4.爱因斯坦说:“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 1564- 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
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A)(A )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B)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5.在物理学发展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C)( A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6.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论证建立理论,然后再由实验加以验证。
下列定律、理论或学说的建立不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DA .万有引力B.电磁场理论C.光子说D.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7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B )(A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发电机(C)托马斯·扬成功地完成了光的干涉实验,总结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8、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常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科学方法。
下列哪个成果是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的(A)A .伽利略指出的“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C.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说”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还可以分( B)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没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D)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10.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C.库仑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1.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是(A)A .力的合成B.质点C.自由落体运动D.点电荷12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14 .下面列举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D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最早成功的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卢瑟福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15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16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定律D.伽利略通过对理想斜面的研究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7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18 . 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 的数值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1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x t非常非常小时,xt 时刻的瞬时速度,A.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t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2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20 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DA麦克斯韦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 .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D.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1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大小C.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D.焦耳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的结论22 .2010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在科学发展进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B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C.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法拉第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3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24、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论证建立理论,然后再由实验加以验证,下列叙述内容符合上述情况的是:ABC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B.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爱因斯坦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后来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25 .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 .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26 .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 )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主要应用了控制变量方法(B)在研究加速度 a 和外力 F,质量 m 的关系时,主要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C)在研究气体的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主要应用了理想实验方法(D)在定义“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等物理量时,主要应用了比值的方法27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BA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库仑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D.牛顿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8 .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A)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 C .牛顿第三定律D.动量守恒定律2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物3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C)A .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B.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哥白尼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30.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被后人称为称出地球的第一人B.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开普勒总结出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31.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B)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被赫兹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