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评定法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课件

05
儿童行为评价的实施
确定评价目标
01
02
03
确定评价目的
明确评价的目标,是为了 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问 题行为还是其他相关因素 。

确定评价内容
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需要 评价的具体行为或能力, 确保评价内容具有代表性 。
制定评价标准
为所选的评价内容制定具 体的、可操作的、客观的 评价标准。
设计评价方案
总结词
适用于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情况。
详细描述
观察记录的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 情况。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等工具,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 快速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词
需要建立统一的记录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比性。
详细描述
观察记录的方法需要建立统一的记录标准和程序,以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还需要对记录的数据进行 复核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结词
需要建立实验程序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详细描述
控制观察法需要建立实验程序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参与观察法
总结词
观察者深入到观察对象的生活中,与观察对象进行互动和 交流,以了解其行为的方法。
详细描述
参与观察法是观察者深入到观察对象的生活中,与观察对 象进行互动和交流,以了解其行为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 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但需要观察者具备 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沟通能力。
总结词
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观察对象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情 况。
详细描述
参与观察法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观察对象的文化背景和生 活环境的情况。通过参与观察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所 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准确地分析其行为和心 理状态。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PPT课件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PPT课件

记录二:幼儿在表达情感和需求方面的表现
有些幼儿在表达情感和需求时,可能会出现 误解或沟通不畅的情况。例如,一个幼儿可 能会用哭闹或攻击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或焦虑情绪。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引导幼 儿学会用更积极、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需求。
例如,当一个幼儿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 具而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老师可以引导他通 过协商、交换或者轮流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想 要的东西。这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幼 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提高其社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二)
01
行为表现
幼儿尝试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他的需求,但他的表达方式 并不清晰,导致其他幼儿不理解他。
02
情绪状态
幼儿感到困惑和沮丧,因为他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和需求。
03
分析
该幼儿已经能够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这是一个积极的进步。然而,他还需要学习如何更清晰地 表达自己,以便其他人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这将有 助于他更好地与同伴互动和建立关系。
交技能。
记录三:幼儿在表达情感和需求方面的表现
有些幼儿在表达情感和需求方面可能会存在过度依赖 他人的情况。例如,一个幼儿在遇到困难时总是寻求 成人的帮助,而不是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情况需 要得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帮助幼儿学会独立自主地 解决问题。
例如,当一个幼儿在拼图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可 以鼓励他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观察图案 、尝试不同的拼接方式等。如果幼儿仍然无法解决问 题,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他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力。
观察总结及建议措施
要点一
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
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问题解决 机会,例如让他们自己选择玩具、分 配角色、解决同伴间的矛盾等。通过 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我们可以帮助 幼儿在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并增 强自信心。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优质课件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优质课件

【任务要求】
1.了解和识别幼儿的分享行为; 2.掌握观察和记录幼儿分享行为的步骤; 3.能够运用观察记录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识别与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了解和识别幼儿的分享行为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运用观察记录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 (四)幼儿分享行为观察案例解析
一、识别与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了解和识别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分享行为常见的三者类型 1.物质层面的分享行为 2.精神层面的分享行为 3.经验层面的分享行为
一、识别与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1.幼儿认知水平的差异 2.幼儿所处的环境 3.照护者的专业能力
一、识别与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
(三)运用观察记录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 1.观察开始前的准备(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方 法、定义目标行为、选择观察情境) 2.运用观察法收集幼儿分享行为的资料 3.整理资料,分析幼儿分享行为的成因 4.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引导策略(创设有效的环境、 树立积极的分享榜样、移情训练) 5.持续追踪引导策略的有效性
(四)幼儿分享行为观察案例解析 1.观察开始前的准备 2.运用观察法收集分享行为的资料 3.整理与分析 4.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引导策略 5.幼儿分享行为引导策略的有效性反思
一、识别与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
(四)幼儿分享行为观察案例解析 1.观察开始前的准备 (1)明确观察目的 (2)选择观察记录方法 (3)准备观察工具
【案例导入】
保育员陈老师发现,在带班老师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幼儿 发呆走神、离开座位,从事一些与学习活动无关的事情。陈老师自制了《集 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情况时间抽样表》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结果进行 分析,发现大班阶段(5-6岁)的幼儿,有意注意持续时长约为10-15分钟。 这个时间段内专注力最好,参与度最高,认真倾听、按指令做事、回答问题 、主动提问等积极注意行为发生更多。过了这个时间段后,消极行为开始增 多,且受幼儿个体差异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幼儿的行为特点也会不同 。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评定法课件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评定法课件

学习交流PPT
3
学习交流PPT
4
• 行为检核表有两种类型:
观察记录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特定行 为表现,记录的方式往往是二选一
用来观察特定时间内,目标行为的表 现情况。
学习交流PPT
5
(二)适用时机
1.能明确地了解或定义目标行为 2.欲了解行为在特定情境下的发生状况
学习交流PPT
6
(三)主 要 特 征
学习交流PPT
16
题项 是 .
Hale Waihona Puke 如为“否”则记第否一次出现的时间
1、 当提到形状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
圆形

四方形 √
10/2
三角形 √
长方形

学习交流PPT
17
(5)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
检核表内容— ①基本情况 • 观察对象基本情况 • 观察环境、时间基本情况 ②行为
学习交流PPT
18
第二节 等级评定法
学习交流PPT
8
2.不足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易忽略之外 的其它资料
不能详细描述行为发生的情境及前因后果
观察的信度受到质疑
观察记录可能受限于观察时间
不适用于同一时间的观察行为
摒除观察过程中的突发行为
学习交流PPT
9
二、 行为检核法的运用
1.确定观察目的,列出重要项目
2.定义并列出目标行为
3、能从一背诵到十。
4、会由一对一的对应,对应到十。
5、有大小长短的概念。
6、知道首先的、中间的及最后的。
7、 了解“较长”、“较少”的意义。
学习交流PPT
12
(2)列出目标行为
当老师说到下列形状的名称时,能把形状挑 出来:

《幼儿观察与评价》课件

《幼儿观察与评价》课件

此阶段幼儿开始使用符号进行思考,能够 进行基本的想象和游戏,并开始用语言描 述事物。
具体操作阶段(7-11岁)
形式操作阶段(12岁以后)
此阶段幼儿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能够 理解概念和规则,并开始学习读写和计算 等基本技能。
此阶段幼儿开始能够进行复杂的抽象思维 ,能够理解和运用概念和规则,并开始进 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
对策
提高观察技能
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观察者的敏感性和反应速度,掌握有效的观察技巧。
明确评价标准
建立明确的幼儿发展阶段评价标准,减少主观性和误差。
采用合适的记录工具
使用合适的记录工具,如摄像机、录音笔等,方便记录和分析。
保持客观态度
观察者应尽量保持客观态度,避免个人观念、经验和态度对观察的影响。
CHAPTER
观察与评价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一个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的 创造力,通过对其作品和创作过 程的观察,可以对其创造力进行
评价。
案例二
在语言发展方面,通过观察幼儿的 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可以了解其 语言发展水平。
案例三
在社交能力方面,通过观察幼儿在 游戏中的表现和与同伴的互动方式 ,可以对其社交能力进行评价。
等。
实施观察
按照计划进行观察,并 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与评价的实践技巧
客观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应客观记录观察到的行为和 表现,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注意细节
关注幼儿的细节表现,这些表现可能隐藏着 重要的信息和线索。
多角度观察
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幼 儿的发展状况。
保持耐心
在观察过程中,保持耐心和专注,不要急于 做出评价和干预。
幼儿发展特点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座ppt课件7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座ppt课件7

便后能主动用肥皂洗手 需成人或同伴提醒才会洗手 躲避洗手
二、入厕行为观察案例分析
【案例一】幼儿入厕逗留情况观察记录与分析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的整体观察与指导
一、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观察要点及内容 (一)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态度的观 (二)对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力的观察 (三)对幼儿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的观察 (四)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情绪状态的观察 (五)对幼儿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行为的观察
(二)对进餐中幼儿情绪的观察
进餐前对食物是期待、无所谓还是抵触 进餐中幼儿的情绪是兴奋、平淡、还是低落、沮丧 进餐中幼儿的情绪是否容易受老师或同伴的影响
(三)对进餐中幼儿习惯的观察
能否独立进餐(完全独立、有时需要成人帮助、 完全依赖成人) 能否正确使用餐具 是专心进餐还是边进餐边说笑、或者东张西望、 边吃边玩 吃饭过程中是狼吞虎咽、细嚼慢咽还是嘴里包饭 不下咽 进餐中有否撒落饭菜、是否有剩余饭菜 有否挑食、偏食(严重程度如何、偏向什么类型 的食物)
(一)对午睡环境的观察
1、对午睡室环境的观察 (1)午睡室是否独立 (2)午睡室空间是否宽敞, (3)幼儿床铺是一人一床、二人合铺(含上下铺)还是连铺 (4)午睡室光线是明亮、还是柔和、或是昏暗、 (5)午睡室是否通风(不开窗户或者窗户数量过少、开启太小 ) (6)午睡室温度偏高、正常、偏低 (7)幼儿床褥是自备还是全园统一,是否舒适、柔软,厚薄是 否与季节适宜 2、对午睡室周边环境的观察 午睡室及周边环境是否安静

是否将头蒙在被里睡觉 是否有踢被子情况 是否中途需要提醒入厕 是否说梦话、做噩梦 睡姿是仰卧,侧卧还是趴着睡 睡眠中是否有其他不良习惯
4、对幼儿午睡醒来状态的观察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PPT课件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PPT课件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第四单元 幼儿行为的解释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解释: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客观描述思考,合理 地说明事物、行为变化的原因以及之间的联系和事件 背后的原因,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对赋予意义。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一、幼儿行为解释的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的影响 家庭 文化 年龄 性别 2、理论因素的影响
E 愿意认为并告诉孩子:情绪让我们知道事情里有对我们有帮助的正面价值。
F 表达自己的看法,不用批评的语言和态度,而是能接受事实、找出替代品、 作出未来计划。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1、可控及不可控事件 2、幼儿的健康状况 3、家庭因素 4、幼儿园因素 a.教师的影响 b.同伴的影响 c.物理(传媒)环境的影响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第三单元 幼儿行为的观察要点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以《指南》为蓝本展开观察,树立完整儿童观, 理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1.健康领域幼儿行为的观察要点 2.语言领域幼儿行为的观察要点 3.社会领域幼儿行为的观察要点 4.科学领域幼儿行为的观察要点 5.艺术领域幼儿行为的观察要点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授课教师:沈张婷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第三章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解释 第一单元 幼儿的行为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一、行为的含义?
狭义:能够直接观察、记录、测量的活动 广义:外在活动、行为线索、推论心理活动及心理活动的历程 动机、态度、思考、情绪等也是行为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二、人类行为的共性与差异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基于观察的幼儿行为指导流程图
评价分析 观察收集
指导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讲稿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四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评定法

(四)优点与不足
1.优点 l 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l 观察过程紧密围绕观察目标而开展 l 结果便于分析和讨论 l 结果有多种运用的可能 l 可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
2.不足
l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易忽略之 外的其它资料
l 不能详细描述行为发生的情境及前因后果 l 观察的信度受到质疑 l 观察记录可能受限于观察时间 l 不适用于同一时间的观察行为 l 摒除观察过程中的突发行为
l 中国比奈智力测验 l 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
4.累计点数量表
❖累计点数量表是先对观察对象的行为 记分,然后将其各项的分数加起来, 以此所得总和来评定该幼儿的行为。
5.强迫选择量表
❖强迫选择量表是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 观察者要在各选项之间,强迫只选择一种 与实际状况最接近的答案,即使我们并不 觉得观察对象有符合的情况,但在强迫选 择的要求下,必须找出最接近观察对象的 项目。
遗漏一些数据
二、 等级评定法的运用
(一)制定等级评定量表的注意事项 1.描述的语句应尽量简单、明了,尽量使用
短而容易理解的语句 2.确定用语和提示都与被评定的项目一致 3.表述用词严谨清晰
(二)使用等级评定量表的注意事项 1.明确等级评定量表的适用范围 2.尽可能避免观察者自身的主观性错误
【本章小结】
二、 行为检核法的运用
1.确定观察目的,列出重要项目 2.定义并列出目标行为 3.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4.拟定并完善记录表格 5.实际观察与记录 6.分析记录结果并解释
第二节 等级评定法
一、概述 (一)涵义 什么是等级评定法? ❖等级评定法是用等级评定量表将所观察的行为
事件数量化,用数量来判断行为事件在程度上 的差别,评定者根据实际情况在量表上适合的 数字或相应的点上标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数字等级量表
数字等级量表是以事先定义好的阿拉伯数字加到行为类别 上,每一个数字都代表某一行为的程度,观察者根据观察 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选择与该行为最适合的数字作 出记号。数字等级量表最常用的是五点量表,即每一行为 分别有五种等级的表现,并相应地用五个数字表示。
2.图形量表
图形量表是以一条横线来表示一个行为维度,在横线上按照 行为表现的程度依序由高至低排列,观察者根据观察对象的 实际情况,在横线上确定与观察对象行为描述相应的点,并 标上记号。
第二节 等级评定法
一、概述 (一)涵义 什么是等级评定法? 等级评定法是用等级评定量表将所观察的行为
事件数量化,用数量来判断行为事件在程度上 的差别,评定者根据实际情况在量表上适合的 数字或相应的点上标记号。
❖等级评定法的主要量表
数字等级量表 图形量表 标准化量表 累计点数量表 强迫选择量表
二、 行为检核法的运用
1.确定观察目的,列出重要项目 2.定义并列出目标行为 3.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4.拟定并完善记录表格 5.实际观察与记录 6.分析记录结果并解释
幼儿形状与数概念理解能力清单记录表
检核表的制定
例:5岁儿童数学能力检核表 (1)列出所要观察内容的重要项目
1、认得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知道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名称。 3、能从一背诵到十。 4、会由一对一的对应,对应到十。 5、有大小长短的概念。 6、知道首先的、中间的及最后的。 7、 了解“较长”、“较少”的意义。
5.强迫选择量表
强迫选择量表是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观察者要在各选 项之间,强迫只选择一种与实际状况最接近的答案,即使 我们并不觉得观察对象有符合的情况,但在强迫选择的要 求下,必须找出最接近观察对象的项目。
(二)主要特征
1.更详细地描述出目标行为的程度 2.能力或技能方面的指标清晰
(三)优点与不足
行为检核表有两种类型: 观察记录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特定行
为表现,记录的方式往往是二选一 用来观察特定时间内,目标行为的表
现情地了解或定义目标行为 2.欲了解行为在特定情境下的发生状况
(三)主 要 特 征
1.必须事先设计好行为检核表 2.观察者的选择度高 3.行为需推断的程度低 4.可提供个别行为与同类型行为出现的资料 5.通常事先设定观察时间,便于系统安排 6.多采用封闭式填答
❖优点: 1.便于填写,操作简单方便 2.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3.可以核查个人感知和现实之间的一致性 4.可以用于比较个别差异
(4)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 指出在入小学时,孩子是否有数学能力 记录该行为出现的年龄发展
题 否
如为“否”则记第

一次出现的时间

.
1、 当提到形状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
圆形

四方形

三角形

10/2
长方形

(5)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
检核表内容— ①基本情况 观察对象基本情况 观察环境、时间基本情况 ②行为
(四)优点与不足
1.优点 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观察过程紧密围绕观察目标而开展 结果便于分析和讨论 结果有多种运用的可能 可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
2.不足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易忽略之 外的其它资料
不能详细描述行为发生的情境及前因后果 观察的信度受到质疑 观察记录可能受限于观察时间 不适用于同一时间的观察行为 摒除观察过程中的突发行为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 导评定法
概述
行为检核法

运用步骤


概述
等级评定法
运用步骤
第一节 行为检核法
一、概述 (一)涵义 什么是行为检核法?
又称清单法、检测表单法,是依据观察目 的、情境特性与观察者的特性等,事先将 一系列行为项目进行排列,并标明关于这 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在 观察现场判断后逐一检视幼儿行为表现的 观察方法与记录方法。
(2)列出目标行为
当老师说到下列形状的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


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3)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题 项:


1、当提到形状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
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2、可以数一到十
3、可以正确地说出下列形状名称 圆形 四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4、显示对于下列关系概念的了解 大于 小于 长于 短于 5、能作一对一的对应 二个物体 三个物体 五个物体 十个物体 多于十个物体
图形量表因为具备直观、形象等特性,是等级评定各种量表 中最被经常使用的一种。
3.标准化量表
标准化量表是呈现一组标准让观察 者去判断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属于哪 一个群体。
中国比奈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
4.累计点数量表
累计点数量表是先对观察对象的行为 记分,然后将其各项的分数加起来, 以此所得总和来评定该幼儿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