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教育管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教育管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名词解释 1. 人际知觉2. 态度 3 .内化 4 .社会知觉 5. 角色知觉6 .晕轮效应7 .激励因素8 .经济人 9. 退化10 .首因效应 11 .激励 12 .需要 13. 保健因素 14. 挫折 15. 制约现象 16. 偏见、填空题 1. 泰勒( F.W.Taylor )于( )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由( )部分组成。
2. 从1927年至( ) ,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梅奥 (E.Mayo ) 主持了著名的( )。
3. 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自我、 ( )和( )。
4.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组织、 ( )和( )。
5. 态度转变的理论主要有( )、( )和“ A-B-X ”模型。
6. 按照威廉 . 詹姆斯( W.James )的观点, 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自我、 ( )7. 进行管理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 ( )? 、 ( )? 和 ( )8. 柏恩 (T.A.Berne ) 认为在人际往中存在有三种心理状态 , 即父母状态 ?、 ()三、判断题1. 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把奖金变成“保健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 )2. X 理论认为 ,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 ,还应注意关心和 ?满足职工的需要。
()3. 由于韦伯( M.Weber )的突出贡献,所以,他被称之为“管理心理学之父” 。
( )4. 社会实践证明,非正式群体没有积极作用。
( )5. 一般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对陌生人的知觉近因效应所起的作用大。
( )6. 由于法约尔 (H.Fayoll ) 的贡献,因而他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
( )7. 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人的因素作用下降了。
( )8. “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是提倡集体奖励,而不主张对个人的奖励制度。
( )9. 组织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是从稳定机械系统转向适应有机系统。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生行为分析B. 教学方法研究C. 教育组织管理D. 教师心理状态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教育管理者B. 教育政策制定者C. 学校环境D. 学生心理发展3.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4. 教育管理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理论支持B. 指导实践操作C. 促进政策制定D. 以上都是5. 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什么?A. 并列关系B. 包含关系C. 交叉关系D. 无关6. 教育管理心理学中,教师的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学效果?A. 知识水平B. 教学技能C. 情感态度D. 以上都是7. 教育管理心理学认为,学校文化对教育管理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C. 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D. 影响教育管理的整体效果8. 教育管理心理学中,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A. 以管理者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师为中心D. 以政策为中心9. 教育管理心理学认为,教师的哪些心理特质对教育管理有重要影响?A. 领导力B. 亲和力C. 情绪稳定性D. 以上都是10. 教育管理心理学在评价教师工作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教学成绩B. 学生反馈C. 同事评价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2. 教育管理心理学如何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3. 描述教育管理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4. 教育管理心理学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教育管理心理学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 论述教育管理心理学如何帮助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请根据以下案例,分析教育管理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并提出改进建议:案例:某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部分教师对新教学方法持怀疑态度,导致改革进程缓慢。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肖尔和巴克斯戴尔根据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是否平衡划分心理契约的类型有______A.2种B.4种C.6种D.8种2、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称为______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D.空间知觉3、国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的行业是______A.金融行业B.助人行业C.地产行业D.资源行业4、工作满意度与其他态度倾向一样,其心理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情感、行为意向和______A.理智B.认知C.态度D.价值观5、不属于传统组织观念的是______A.组织有一个共同的目标B.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C.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D.组织的任务明确6、根据上下级领导层之间决策权力的大小,领导体制可划分为______A.一长制与委员会制B.层次制与职能制C.一元化与多元化D.集权制与分权制7、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下属的各个企业,都设有被称为“出气室”的“精神健康室”。
这属于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______A.化解挫折心理B.培养认同心理C.注意心理定势D.重视心理强化8、个人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促使其行为与团体行为相一致的现象,这是A.社会助长效应B.从众行为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9、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这是______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0、“特征”“标志”“属性”指的是人的______A.性格B.人格C.人性D.气质11、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划分气质类型的依据是______A.外貌B.体型C.年龄D.性格12、在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巨头中,因其在组织理论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______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卡斯特13、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______A.社会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D.工程心理学14、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倾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2024年4月自考《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孔子的《论语》B.柏拉图的《理想国》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2.下列学者中,精神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杜威C.苛勒D.弗洛伊德3.以下属于“社会人”假设观点的是A.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B.人们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C.人们投身于组织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成就感D.人的需要与动机的变化是其原始需要与其组织经历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4.现代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管理中最核心的因素是A.人B.财C.物D.事5.认为自己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不是成功者就是失败者。
这种思维方式称为A.过滤B.自责C.错觉D.极化思维6.卓越的领导人“受命于危难之际”更使他们充满斗志,这体现的动机理论是A.唤醒理论B.驱力理论C.本能理论D.诱因理论7.“班级文明公约”属于A.群体目标B.群体规范C.群体压力D.群体凝聚力8.群体成员在认识和评价上同群体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倾向指的是A.认同B.暗示C.服从D.模仿9.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体组织属于A.虚拟群体B.学生群体C.正式群体D.教职工群体10.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内容是A.性格B.气质C.思维D.能力11.某人工作中遇到挫折,会像小孩子一样装病不起或号啕大哭。
这是A.逃避B.固执C.退行D.妥协12.以下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因素的是A.能力因素B.传统因素C.职位因素D.资历因素13.某中学首次实行绩效改革,过程中将会出现的情况很难预料,结果也无绝对把握,此类决策属于A.程序型决策B.非程序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D.非确定型决策14.目前,我国高校的决策系统是A.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教职工代表大会制D.党委(党组)领导下首长负责制15.领导对下属的第一印象影响着他以后对该下属行为与能力的判断。
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6

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6(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 ( )(分数:2.00)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解析:解析: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可以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2.“超Y理论”要求根据不同人的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与之相应的人性假设是 ( )(分数:2.00)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的人”假设D.“复杂人”的假设√解析:解析: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的超Y理论,又称之为权变理论或应变理论,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3.孤僻、“不合群”,而且常常多愁善感,这是哪种气质的人? ( )(分数:2.00)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解析:解析:抑郁质的人孤僻、“不合群”,而且常常多愁善感,善于察觉别人不大注意的小事情,所以常常表现得“多心”“小心眼”。
4.在自我防御机制中,升华作用是下列哪一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 )(分数:2.00)A.合理化作用B.压抑作用C.代替作用√D.投射作用解析:解析:代替作用是一个人从一种活动范围中遭受了挫折,就从另一种活动中谋求成功,以求得到补偿。
升华作用是代替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5.影响说服效果最重要的情境变量不包括 ( )(分数:2.00)A.预告B.分心C.重复D.模拟√解析:解析:背景条件或情境因素对于说服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预告、分心和重复是最重要的情境变量。
6.下列不是以一致性原则为基础的态度理论是 ( )(分数:2.00)A.平衡理论B.认知失调理论C.一致性理论D.功能主义理论√解析:解析: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是以一致性原则为基础的。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55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这种管理思想所依据的人性假设是A.“复杂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C.“经济人”假设 D.“文化人”假设2.被称为当代心理学“第三势力”的是A.行为主义 B.构造主义C.精神分析论 D.人本主义心理学3.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A.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B.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D.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4.下列属于“先人为主”社会知觉偏差的是A.刻板效应 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5.马斯洛认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6.下列关于观察法描述正确的是A.易作数量分析 B.易确定因果关系C.所获得材料真实自然 D.易精确地重复观察7.领导者最宝贵的智力品质是A.敏锐性 B.智慧性 C.流畅性 D.创造性8.学校人际关系中首要的、根本性的关系是A.师生关系 B.生生关系C.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D.领导与下属的关系9.校园组织文化的主要内涵是A.学校历史B.教师文化水平C.学校传统文体活动D.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行为规范等总和10.主张“性善论”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11.下列挫折反应中,属于理智的、建设性行为反应的是A.逃避 B.升华 C.幻想 D.压抑12.美国学者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管理方格图理论认为,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A.9.9型 B.9.1型 C.1.9型 D.5.5型13.现代心理卫生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首倡者是A.冯特 B.比尔斯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14.下列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的是A.传统 B.品格 C.职位 D.资历15.下列不属于教育组织变革程序的是A.确定问题 B.问题诊断C.解决矛盾 D.成果评估16.被西方心理学界誉为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是A.泰勒 B.梅奥 C.韦伯 D.西蒙17.下列不是非正式教育群体心理特点的是A.成员感情比较融洽 B.共同活动相对协调C.彼此沟通快速有力 D.内部结构相对不稳定18.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在的、不稳定、可控制的因素是A.运气 D.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19.当冲突双方实力均等又各自占有优势时,解决冲突较为合适的方式是A.妥协 B.顺应 C.退避 D.竞争20.“人云亦云,随大流”的个体心理效应属于A.认同 B.暗示 C.服从 D.从众二、简答题21.简述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教育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 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B. 教学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C. 学校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D. 教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答案:A2.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B. 教学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C. 学校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D. 教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答案:A3.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教育管理活动中个体心理B. 教育管理活动中群体心理C. 教育管理活动中组织心理D. 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物理环境答案:D4.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5.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不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6.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应用学科B. 基础学科C. 边缘学科D. 实验学科答案:C7.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不包括()。
A. 提高教育管理效率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D. 提高学校经济效益答案:D8.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趋势是()。
A. 从个体心理研究转向群体心理研究B. 从群体心理研究转向个体心理研究C. 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D. 从动态研究转向静态研究答案:C9.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包括()。
A. 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B. 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C. 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D. 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答案:A10.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B.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C.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D.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答案:A11.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管理专业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

教育管理心理学第一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1、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2、制约教育的因素很多,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是(管理)3、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4、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5、研究者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些现象,以此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所起作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6、测验量表本身的有效性被称为(效度)7、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内容,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是指测量的(信度)8、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9、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有利于(本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0、由于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导致大部分学生测验成绩不及格,说明这份测量工具(效度低)11、下列答案中,哪一项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根本任务?(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12、同一个学生在两次数学考试中,成绩相差悬殊,说明这两次考试(信度低)13、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采用观察法,下列哪一选项描述是正确的?(所得结论真实可靠)14、影响教育管理的成败,为教育管理诸活动核心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15、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6、采取多种方法获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称为(调查法)第二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17、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闵斯特伯格)18、现代管理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李维特《管理心理学》出版)19、属于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和主张的是(a.以儿童为中心b.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c。
强调教育与生活相联系)20、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21、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50年代)22、主持霍桑实验的人是(梅奥和罗列斯伯格)23、世界上第一本工业心理专著《心理学与工作效率》的作者是(斯科特)24、属于“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泰勒、法约尔、韦伯)25、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直接学科基础是(管理心理学)26、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是以(《大教学论》)为标志27、管理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是以(《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28、从“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开始,提出标准化原理的学者是(泰勒)29、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30、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道路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1、“行为科学理论”这一学派代表人物的是(梅奥)32、属于现代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第三章教育管理心理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33、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人性观是(性善论)34、人性假设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一脉相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访问、座谈、谈话、问卷等具体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2.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道路的是( )
A.中国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B.西方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C.杜威教育思想的出现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被西方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法国的法约尔
B.美国的泰勒
C.德国的韦伯
D.英国的厄威克
4.提出“礼”“刑”两点措施用于治理天下的是下列哪种人性论的主张? ( )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善恶混合论
D.性无所谓善恶论
5.人们在人际知觉中产生的一种夸大了的认知偏见,这种过度类化的心理倾向属于( )
A.光环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情感效应
6.又被称作“定势效应”的是认知偏见中的( )
A.情感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7.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实践活动
B.社会生活条件
C.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D.自我教育
8.在李维特改变行为的四种模式中,不是正当手段,常常受到人们的抨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人运用,这种模式是( )
A.权威
B.胁迫
C.操纵
D.合作
9.明知挫折不可避免,偏按原来动机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这是受挫后行为反应表现中的( )
A.冷漠
B.倒退
C.固执
D.逃避
10.教育工作者要言行一致、旗帜鲜明,不准言不由衷和缺乏理智的感情用事,这是教育工作者态度特点的( )
A.自觉性
B.明朗性
C.倾向性
D.复杂性
11.职业适应性要求保持协调一致的是( )
A.行为与职业要求
B.思想与职业要求
C.职业要求与目标
D.行为与动机
12.群体成员在群体相互作用情境中个体行为的推动力是( )
A.群体动力
B.群体规范
C.群体舆论
D.群体压力
13.明确提出了人们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从而为人们规定了日常生活的方式,限制了人们活动的范围,这体现了群体规范功能中的( )
A.群体支柱
B.评价标准
C.群体约束
D.行为导向
14.在社会心理学家李雷的人际行为模式中,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的反应是( )
A.信任和接受
B.尊敬和服从
C.劝导和帮助
D.协助和温和
15.关于冲突的作用,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不好的,它与暴力、
破坏、非理性等词汇同样,对组织绩效有负面的影响,这属于( )
A.现代的观点
B.传统的观点
C.人群关系理论的观点
D.互动理论的观点
16.要提高领导影响力,就要加强非权力影响力,其中要特别重视的因素是( )
A.品格
B.才能
C.知识
D.感情
17.提出文化与符号理论的学者塞吉范内认为,领导力阶层的基础是人群力和( )
A.技术力
B.符号力
C.教育力
D.文化力
18.在领导决策的不同阶段,领导者要求有高度的责任感,保持积极的情绪,提高理性判断的能动性,这是( )
A.确定价值准则的心理要求
B.拟定方案的心理要求
C.评选方案的心理要求
D.实施决策阶段的心理要求
19. -般单位决策群体的成员人数以多少为宜( )
A.4—8人
B.6—9人
C.5—11人
D.8—13人
20.由于群体决策中责任的分散及社会规范的影响,特别是群体多数成员的冒险或保守倾向高低而造成的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是( )
A.权威主宰效应
B.系列位置
C.感情对立
D.极化现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22.简述行为的定义及个体行为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