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父——巴赫》微课教案.doc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巴赫》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巴赫》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巴赫》这首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2.了解巴赫作为音乐家的背景和贡献;3.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准备工作1.录制《巴赫》这首音乐作品;2.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以便展示巴赫的生平和作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 利用音乐播放《巴赫》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妙的旋律。
-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喜欢的音乐类型。
2.文化背景介绍:- 通过展示巴赫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巴赫的生平和他在音乐领域的贡献。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巴赫的认识和了解。
3.音乐作品分析:- 分析《巴赫》这首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构成形式,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指导他们学会分析音乐作品。
4.音乐欣赏与表演:-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巴赫》的感受和想法。
-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可以通过舞蹈、绘画、写作等形式进行表演。
5.总结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向学生提问巴赫的相关知识,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6.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更多关于巴赫的信息,并可以在家中继续欣赏和研究巴赫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分享彼此的表演和作品,鼓励积极反馈和建设性意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了巴赫这位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
学生在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自由表达的环节,学生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个人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和反思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巴赫》教案

2、完整的聆听全曲,感受巴洛克音乐的风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巴赫作为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他把赋格曲发展到完美的境地。
二、新授
1.初步聆听《马太受难曲》第1、第72、第78分曲
2.《马太受难曲》简介
教师进行简单的补充说明
《巴赫》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马太受难曲》体验、感受巴洛克音乐风格,了解西方宗教音乐特点。
2、辨别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了解关于十二平均律的知识。
【教》的基础上体会、感受宗教对音乐文化的影响。
难点:认知和体验复调音乐,区别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由学生提前准备资料
体会复调音乐特点
讨论宗教音乐的意境
巴赫与巴洛克音乐的认识
直接导入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关注
激发学生兴趣
了解宗教音乐
理解复调音乐创作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激发学生继续探究
3.通过音乐感受复调音乐、主调音乐的基础知识。
三、深入
1.视唱《马太受难曲》第1分曲
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体会宗教音乐的特点。
2.复听第1分曲
3.巴洛克音乐的风格介绍
4.完整聆听《马太受难曲》第1、第72、第78分曲
四、拓展与探究
简要介绍十二平均律
学生听教师导入并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巴赫
学生能够对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进行初步的辨别
高中音乐 巴赫教案

高中音乐巴赫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介绍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这位重要的音乐家,并通过讲解他的生平和作曲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巴赫的音乐作品。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音乐课程。
一、巴赫简介巴赫是德国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被誉为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之作。
巴赫出生于1685年,以器乐音乐和管弦乐作品为主,他的音乐风格严谨、富有内涵,充满了宗教色彩。
巴赫的音乐生涯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在德国底姆施塔特(Eisenach)的早期生活,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家,并且在家庭中接受了音乐教育。
然后,巴赫进入了莱比锡(Leipzig)的圣托马斯学校,成为一位学生并担任教堂的音乐总监。
巴赫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教堂音乐、管弦乐、室内乐和键盘音乐等。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和风格,是音乐史上的宝贵遗产。
二、巴赫的重要作品巴赫的音乐作品众多,其中一些是非常有代表性且被广泛演奏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作品:1.《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是巴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大提琴音乐的巅峰之作。
这部组曲由六个乐曲组成,每个乐曲都以不同的舞曲形式呈现,包括序曲、阿勒曼德舞、库伯舞和波尔卡等。
2.《音乐的奉献》这是巴赫最具挑战性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前卫的键盘音乐作品。
它由数学公式和音乐主题相结合,展示了巴赫作为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的才华。
3.《马太受难曲》这是巴赫最著名的宗教音乐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受难曲由两个合唱团和管弦乐队组成,以圣经中的马太福音描述的受难事件为基础。
4.《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巴赫键盘音乐的巅峰之作。
钢琴曲集由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曲组成,每个小调和大调的音阶都有一首曲目。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学习巴赫的生平和作曲风格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巴赫的生平和作曲风格,让学生了解他的音乐背景和创作理念。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相关文章和听取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巴赫的音乐世界。
人教版三下音乐教案《巴赫》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下音乐教案《巴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巴赫的生平和音乐风格- 研究巴赫的代表作品- 培养学生对巴赫音乐的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教学准备- 电脑或投影仪- 巴赫的音乐作品CD或音频文件- 巴赫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通过展示巴赫的图片和介绍他的生平,引发学生对巴赫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播放巴赫的一首代表作品,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分析巴赫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发表对巴赫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给学生分发巴赫音乐的歌词,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含义和内涵。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巴赫音乐的理解程度。
2. 分组让学生选取一首巴赫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3. 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彼此对巴赫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引导学生分析巴赫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讨论巴赫的音乐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第三课时1. 引导学生研究巴赫音乐的演奏技巧,例如如何正确使用乐器、掌握节奏和音准等。
2. 分发乐谱给学生,并指导他们演奏巴赫音乐的片段。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表演,展示他们在演奏巴赫音乐方面的成果。
4. 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评价- 学生对巴赫的生平和音乐风格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巴赫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的提高- 学生的小组报告和音乐表演的质量拓展延伸- 邀请专业音乐人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巴赫音乐的见解和经验。
-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巴赫及其他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和贡献。
巴赫音乐教案

巴赫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巴赫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介绍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及其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巴赫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巴赫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演奏巴赫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简要介绍巴赫的生平和音乐成就,强调他在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地位。
2. 播放一段巴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巴赫音乐的独特魅力。
主体:3. 分析一首巴赫的音乐作品,解读其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4. 引导学生讨论巴赫音乐的特点,如复调的运用、对位法的应用等。
5.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巴赫的音乐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并进行小组展示。
实践:6. 引导学生尝试演奏巴赫的音乐作品,可以选择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进行演奏。
7.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创作,可以在巴赫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或创作新的音乐作品。
总结:8. 总结巴赫音乐教案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9. 提供一些巴赫音乐的资源和推荐书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巴赫的音乐作品。
教案评估:10. 通过学生的小组展示、演奏和创作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1.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巴赫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巴赫音乐的分析和研究资料- 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巴赫的音乐文化背景。
2. 组织学生进行巴赫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演奏和创作成果。
3. 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巴赫音乐的介绍视频或音频。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调整教案的难易程度和内容。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演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3. 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巴赫音乐。
《巴赫》教案

第十四节《巴赫》教案一、学习目标(一)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结合作品欣赏了解巴洛克音乐,同时了解巴洛克建筑的特色。
深层认识音乐之父巴赫。
(二)结合《圣经故事》聆听巴赫《马太受难曲》初步指导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知道十二平均律的知识。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西方宗教音乐对后世西方音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分析《马太受难曲》感受、体会宗教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把听赏《马太受难曲》的第1、第72分曲作为重点内容;把初步认识复调音乐、主调音乐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师提供充足的音响资料,协助学生欣赏、分析音乐作品。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一)教学方法:在聆听的基础上,研究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在宗教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比较的方法分辨出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二)具体措施:聆听巴赫的《小步舞曲》和《二部创意钢琴曲》第一首;《马太受难曲》第1、第72分曲。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评价设计:(一)你了解宗教音乐特点了吗?(二)请你对自己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基础一个客观的评价(参与学习的态度、热情、参与成效、创作激情、学习成果等)。
(三)请你给宗教音乐一个评价(喜欢、不喜欢、一般),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请你对老师本单元的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定要实事求是。
七、预留作业:(一)请用小短文的形式,写出宗教音乐给你的感受,以及复调、主调音乐给你的感受。
(二)根据老师的建议,完善自己的八小节创作。
. .。
高中音乐《巴赫》教学课件设计

J·S· 巴 赫
( 1685-1750 )
文艺复
巴洛克时期 的 建筑风格
巴洛克时期 的 服装风格
巴洛克时期 的 音乐风格
巴洛克音乐的一大特点:
A. 旋律直白明朗,简单流畅不拖泥带水 B.旋律复杂但有规律,音乐主题 隐藏在众多回环往复的音符中
二、巴赫的 音乐创作特 征
请同学们聆听下面两首巴赫的音乐作品,并 试着找出二者的特点和区别。 (提示:音乐情绪,音符数量,旋律特征)
巴赫 C 大调前奏曲
巴赫 C 大调赋格
前奏曲
以上二曲表现出的音乐情绪有: 赋格
开朗
悲伤
消极
平静
积极
热情
愤怒
悲壮
张扬
内敛
激动
复调音乐
请同学们根据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在以下 两段音乐中识别出哪一个才是巴赫的作品?
音乐一
音乐二
马太受难
再次聆听巴赫《马太受难曲》选段,谈一谈巴赫用什么样的音乐 情绪表达对宗教信仰的情感。(试从情绪的程度来谈)
巴赫音乐的逻辑性
三、音乐之父巴赫
海顿
奏鸣曲
莫扎特
巴赫
协奏曲
贝多芬
交响乐
我们如何看待巴赫的音乐?
1.旋律复杂但有规律,音乐主题 隐藏在众多回环往复的音符中 2. 音乐体裁以复调音乐为主
3. 音乐具有神圣感,感情朴素深沉内敛
4. 音乐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极具逻辑和数学美感
5. 音乐创作方法为以后的音乐家制定了规则
德
顿
尔
莫
贝
舒
扎
多
伯
特
芬
特
A.他是一个德国人
B.他生前名气不大, 一生大部分时间为教堂工作
高中音乐《巴赫》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巴洛克音乐大师——巴赫教学设计一、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巴赫音乐的聆听,加强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引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体验古典音乐的过程,能够区分巴赫音乐与同时代以及之后音乐的不同;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巴赫音乐的风格特点。
核心素养提升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聆听古典音乐中最复杂、最难懂的巴赫的音乐,磨练学生的心性,使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古典艺术的态度,提升其审美能力,提升个人人文素养,为增强自身艺术感受和表现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重点、难点重点:巴赫音乐的风格特征难点:体会、发现和归纳巴赫音乐的特征(教师通过音乐材料对比聆听、知识结构填空等方式对本课重点进行讲解,同时在学生面对理解困难时,通过及时引导、适当提供角度等方式解决学生理解本课内容的难点部分)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情境设置法4.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键盘二、教学环节设计1.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到底是谁”这样一个小游戏,将巴赫基本信息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有利于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工作)2.教学过程(1)时代印记(设计意图:这个部分着重讲述巴赫生活的时代,以及在大时代背景下巴赫的音乐普世特征)(2)巴赫的音乐创作特征(设计意图:这是讲述巴赫音乐风格的主要部分,但是这里说的音乐创作特征不是音乐风格,而是涵盖在后者下面的,这一部分运用对比聆听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巴赫的音乐特点,即使在语言无法准确描述意思的时候,可以在有选项的时候选择出巴赫的音乐创作特征)(3)音乐之父巴赫(设计意图:因为巴赫在西方音乐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开创性的,所以这一部分要为巴赫塑造一个开拓者、奠基人的角色,使学生明白学习聆听巴赫音乐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对于巴赫产生敬畏之心)3.总结(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不在本课的讲述框架内,完全作为对本课内容的回顾和归纳,是学生在课的最后再次回忆巴赫的音乐风格特征,此外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也是想让学生开始注意及时总结课上要点,通过艺术教育影响考试科目的学习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之父——巴赫》微课教案“微课”的类型: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授课班级:初二4班授课地点:音乐二室教学目的:通过对巴赫生平的了解,主要作品的欣赏,及对作品的略要了解,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目的。
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powerpoint制造的教学课件、钢琴、音响。
教学难点: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领略巴赫的音乐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进入课室。
二、复习:月光奏鸣曲、g小调交响乐、小步舞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清晨、梦幻曲。
(经典的音乐作品百听不厌,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音乐家,让新课自然而然的导入。
)提问:1、你喜欢哪位作曲家?(让学生自由表白自己的观点)2、这些音乐家都敬重哪位音乐家?(让学生思索。
)导出新课内容音乐之父——巴赫。
(学生对巴赫的了解不多,不明白为何它能被尊称为音乐之父,然而让学生聆听他们所熟悉、喜欢的音乐家的作品,拉近学生与音乐之父的距离)3、巴赫是谁?竟让众多的伟大音乐家向他折腰?(学生思索,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导入新课老师介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歌德堡变奏曲主题》音乐的烘托下介绍,在空气中凝造出一份高雅的巴洛克音乐的风格。
)1、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1685年3月21日生于音乐世家。
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
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
象巴赫家族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是一个难解的谜。
巴赫在只有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但是他非常勤奋学习,成为巴洛克音乐巨匠,古典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赋格大师中的珠穆朗玛峰,被后人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贝多芬说他像“大海”,歌德评价他的音乐是“仿佛听到创世之初上帝和自己的对话”。
2、音乐家和科学家都一致认同巴赫的音乐是人类最复杂,最有智慧的音乐,所以,1977年美国发射了两艘“旅行者” 飞船带着巴赫的音乐向太阳系外飞行,以期接触外星文明。
(播放飞船发射到太空的震撼场面,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
)微点评:课例点评:这节课渗透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确实不容易在一节课内完成!然而谭丽女老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熟悉的事物启发,充分运用音乐的力量,挖掘音乐的内涵,并且尊重学生的心智特点,挑选其中能引起学生共鸣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无形中已经拉近了学生与巴赫的距离,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的类型: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授课班级:初二4班授课地点:音乐二室教学目的:通过对巴赫生平的了解,主要作品的欣赏,及对作品的略要了解,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目的。
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powerpoint制造的教学课件、钢琴、音响。
教学难点: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领略巴赫的音乐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进入课室。
二、复习:月光奏鸣曲、g小调交响乐、小步舞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清晨、梦幻曲。
(经典的音乐作品百听不厌,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音乐家,让新课自然而然的导入。
)提问:1、你喜欢哪位作曲家?(让学生自由表白自己的观点)2、这些音乐家都敬重哪位音乐家?(让学生思索。
)导出新课内容音乐之父——巴赫。
(学生对巴赫的了解不多,不明白为何它能被尊称为音乐之父,然而让学生聆听他们所熟悉、喜欢的音乐家的作品,拉近学生与音乐之父的距离)3、巴赫是谁?竟让众多的伟大音乐家向他折腰?(学生思索,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导入新课老师介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歌德堡变奏曲主题》音乐的烘托下介绍,在空气中凝造出一份高雅的巴洛克音乐的风格。
)1、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1685年3月21日生于音乐世家。
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
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
象巴赫家族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是一个难解的谜。
巴赫在只有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但是他非常勤奋学习,成为巴洛克音乐巨匠,古典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赋格大师中的珠穆朗玛峰,被后人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贝多芬说他像“大海”,歌德评价他的音乐是“仿佛听到创世之初上帝和自己的对话”。
2、音乐家和科学家都一致认同巴赫的音乐是人类最复杂,最有智慧的音乐,所以,1977年美国发射了两艘“旅行者” 飞船带着巴赫的音乐向太阳系外飞行,以期接触外星文明。
(播放飞船发射到太空的震撼场面,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
)微点评:课例点评:这节课渗透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确实不容易在一节课内完成!然而谭丽女老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熟悉的事物启发,充分运用音乐的力量,挖掘音乐的内涵,并且尊重学生的心智特点,挑选其中能引起学生共鸣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无形中已经拉近了学生与巴赫的距离,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的类型: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授课班级:初二4班授课地点:音乐二室教学目的:通过对巴赫生平的了解,主要作品的欣赏,及对作品的略要了解,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目的。
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powerpoint制造的教学课件、钢琴、音响。
教学难点: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领略巴赫的音乐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进入课室。
二、复习:月光奏鸣曲、g小调交响乐、小步舞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清晨、梦幻曲。
(经典的音乐作品百听不厌,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音乐家,让新课自然而然的导入。
)提问:1、你喜欢哪位作曲家?(让学生自由表白自己的观点)2、这些音乐家都敬重哪位音乐家?(让学生思索。
)导出新课内容音乐之父——巴赫。
(学生对巴赫的了解不多,不明白为何它能被尊称为音乐之父,然而让学生聆听他们所熟悉、喜欢的音乐家的作品,拉近学生与音乐之父的距离)3、巴赫是谁?竟让众多的伟大音乐家向他折腰?(学生思索,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导入新课老师介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歌德堡变奏曲主题》音乐的烘托下介绍,在空气中凝造出一份高雅的巴洛克音乐的风格。
)1、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1685年3月21日生于音乐世家。
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
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
象巴赫家族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是一个难解的谜。
巴赫在只有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但是他非常勤奋学习,成为巴洛克音乐巨匠,古典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赋格大师中的珠穆朗玛峰,被后人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贝多芬说他像“大海”,歌德评价他的音乐是“仿佛听到创世之初上帝和自己的对话”。
2、音乐家和科学家都一致认同巴赫的音乐是人类最复杂,最有智慧的音乐,所以,1977年美国发射了两艘“旅行者” 飞船带着巴赫的音乐向太阳系外飞行,以期接触外星文明。
(播放飞船发射到太空的震撼场面,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
)微点评:课例点评:这节课渗透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确实不容易在一节课内完成!然而谭丽女老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熟悉的事物启发,充分运用音乐的力量,挖掘音乐的内涵,并且尊重学生的心智特点,挑选其中能引起学生共鸣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无形中已经拉近了学生与巴赫的距离,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的类型: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授课班级:初二4班授课地点:音乐二室教学目的:通过对巴赫生平的了解,主要作品的欣赏,及对作品的略要了解,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目的。
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powerpoint制造的教学课件、钢琴、音响。
教学难点: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领略巴赫的音乐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进入课室。
二、复习:月光奏鸣曲、g小调交响乐、小步舞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清晨、梦幻曲。
(经典的音乐作品百听不厌,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音乐家,让新课自然而然的导入。
)提问:1、你喜欢哪位作曲家?(让学生自由表白自己的观点)2、这些音乐家都敬重哪位音乐家?(让学生思索。
)导出新课内容音乐之父——巴赫。
(学生对巴赫的了解不多,不明白为何它能被尊称为音乐之父,然而让学生聆听他们所熟悉、喜欢的音乐家的作品,拉近学生与音乐之父的距离)3、巴赫是谁?竟让众多的伟大音乐家向他折腰?(学生思索,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导入新课老师介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歌德堡变奏曲主题》音乐的烘托下介绍,在空气中凝造出一份高雅的巴洛克音乐的风格。
)1、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1685年3月21日生于音乐世家。
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
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
象巴赫家族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是一个难解的谜。
巴赫在只有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但是他非常勤奋学习,成为巴洛克音乐巨匠,古典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赋格大师中的珠穆朗玛峰,被后人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贝多芬说他像“大海”,歌德评价他的音乐是“仿佛听到创世之初上帝和自己的对话”。
2、音乐家和科学家都一致认同巴赫的音乐是人类最复杂,最有智慧的音乐,所以,1977年美国发射了两艘“旅行者” 飞船带着巴赫的音乐向太阳系外飞行,以期接触外星文明。
(播放飞船发射到太空的震撼场面,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
)微点评:课例点评:这节课渗透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确实不容易在一节课内完成!然而谭丽女老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熟悉的事物启发,充分运用音乐的力量,挖掘音乐的内涵,并且尊重学生的心智特点,挑选其中能引起学生共鸣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无形中已经拉近了学生与巴赫的距离,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的类型: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授课班级:初二4班授课地点:音乐二室教学目的:通过对巴赫生平的了解,主要作品的欣赏,及对作品的略要了解,点燃学生对巴赫的敬重之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