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艺术美术教案课件PPT

合集下载

《青铜艺术》PPT课件

《青铜艺术》PPT课件
镂金就范的青铜艺术
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 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铁器出现之前,铜及其合 金曾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作用最大 的金属。中国历史上的商代及西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鼎盛的 时期,也是一个以青铜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时期,青铜冶铸业 达到很高的水平,历史学家们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青铜时 代”。在青铜时代,铜器的工艺最能反映物质文化发展的水 平和特征。 中国青铜器是中国在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与科技的代表。从 4700年前开始出现,到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跨 越了约3000年的历史长河。青铜器制作精美,艺术价值十分 高,目前大多数欧美国家的博物馆都藏有中国青铜器。
周代青铜器的装饰特点: 窃曲纹 鸟纹 环带纹 垂鳞纹 瓦纹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技术仍然在继续发展,但已经
不象前朝那样繁琐,而是讲究实用和朴素风格。商朝
和西周时期盛行酒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大为减少。 带钩和铜镜是当时冶炼水平的代表物。在楚国的长沙 出土了最多数量的铜镜。而在曾国(今湖北随州)出 土的大型曾侯乙编钟以及其他一系列青铜器则是春秋
5、杂器:禁、俎、匕 6、兵器:戈、矛、斧、刀、矢镞\ 7、乐器:铙、 8、工具:铲、斧、刀、削
二、青铜器的装饰
商代早期,食器酒器,大都直接仿自陶器。体壁 较薄,多平底,足锥柱状,装饰花纹线条粗笨, 结构简单,多为单层组织。常见有:饕餮、夔、 龙、虎以及人形纹等,一般不用回纹作底纹。
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器体较厚,装饰纹样变得精细复 杂,出现了多层花纹,一般均用回纹衬底,形成主纹 和底纹的对比。铸铜规模宏大。“司母戊大鼎”是这 时期的典型作品。(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出土,现陈 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ppt课件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ppt课件
fǔ 簠 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莲鹤方壶(春秋)
“莲鹤方壶”又称 “立鹤方壶” 高126厘米,型美观, 器体遍布瑰丽的纹饰 于凝重中显得轻灵、 奇巧是我国古代青铜 艺术的经典之作。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顶盖作镂空花瓣 形,中立一鹤,昂 首舒翅。双耳为雕 的龙,颈面及腹皆 为伏兽代替扉棱。 四面自颈至腹饰以 相缠绕的龙,圈足 饰似虎的兽,足下 承以吐舌双兽,兽 首有二角。
gōng 觥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 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 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 有小勺 。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yǎn
三联甗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 上下两层,中间有箅(bì)子
你能说说青铜器的纹样有哪些特点吗? 线条有力度 严厉、高贵、华丽 多采用对称构图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你知道青铜器有哪些纹样吗?
饕餮纹、凤鸟纹、夔纹、龙纹、 凤鸟纹、云雷纹、涡纹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美术鉴赏青铜艺术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美术鉴赏青铜艺术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纹饰
变迁
20/38
纹饰 构图
1 2 34
几何化
纹饰线宽窄与厚薄
一是同种单向排列; 注意各种原因友好一致, 二是各种同序单向排列;考究整体效果, 三是各种同序多向排列; 四是各种无序排列
21/38
青铜铭文
很多青铜器上都刻有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青铜器铭文, 因古代称铜为金,故又叫金文,或钟鼎文,宋代人又 叫它“款识”,款是青铜上凸起文字,识是凹下去 文字。
青 铜 时 代
克州一中刘国奇
1/38
遥远青铜
红铜与黄铜 青铜简史 冷兵器时代
青铜礼器
诸侯等级 诸侯礼器 礼器分类
青铜雕像
雕像种类 青铜造型时代特征 青铜雕像地域特征 青铜造型方法
青铜外衣
纹饰之美 饕餮纹 龙凤纹 纹饰变迁 纹饰构图
青铜铭文
青铜上史诗 铭文格式 铭文类别
青铜上音乐
夏代音乐 西周乐礼与乐器 曾侯乙编钟
卧虎扁夔足鼎,商代,江西省 新干县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 物馆藏。
4/38
从远古一直到公元前2100年中原地域夏朝建立, 石器使用更为普遍,青铜冶炼和铸造也还没 有形成规模,属于铜石并用时期,青铜文明还处 于萌芽状态。 青铜时代真正降临,是在中原地域夏王朝建立, 自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到达了青铜文明鼎盛时 期。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造型和纹饰均趋向简便、 简化,铭文增多。春秋中期开始神秘兽面纹很 少见到,充满生活气息现世场景出现在青铜器 上,神开始让位于人。礼器在战国末期也伴随神 圣祭奠遭受冷遇而渐渐消失,诸侯们忙于争权 夺地,青铜器更多地用于了武器制造和日常生活 器皿上,如铜灯、铜镜等。 战国末期,作为一个工具材料铜,渐渐淡出了 人们视线,这是因为开掘这个伟大时代另 一种工具——铁器——诞生了。伴随铁器出现, 青铜文明开始走向了衰落,唯剩下铜镜和铜币还 在漫长岁月里孤独前行。

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周青铜艺术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周青铜艺术PPT课件

春秋时期 龙耳尊
春 秋 晚 期 鸟 兽 龙 纹 壶
春秋晚期 镶嵌狩猎纹豆
(五)战国时代向实用器物发展。
战国铜壶纹饰
第四节 雕塑艺术 一、玉石雕刻 有人物也有动物形象。大多造型单纯,但花纹复杂, 常通体满花。不重写实,有着神秘威严的气息。 二、青铜雕塑
三 、 漆 木 雕 刻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40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炊器——鼎
食器——簋
——
期 镶 嵌 十 字 纹 方 钺
四、青铜器形制和纹饰的演变 简朴——繁缛 凝重——生动 (一)夏代是我国青铜器艺术的初创时期,形体较小、 造型质朴,纹饰也较简单。
(二)商代是青铜器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重要阶段 1、前期:种类明显增多,礼器也大致齐备,纹饰简单 呈带状分布。代表:饕餮乳丁纹方鼎
第二章 夏商周青铜艺术
• 第一节 概述 • 一、历史背景 • 夏商周史称三代,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
史的开端。 • 1、启改禅让制为世袭制,部落转化为国家
机器。 • 2、公元前17世纪商人汤率领部落推翻夏桀
的统治,建立商王朝。 • 3、公元前11世纪,商王朝为周武王取代。
二、文化背景——先秦思潮(百家争鸣时期) 1、儒家的美学思想 (1)孔子把情感观念和仪式引向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 关系和现实生活中 (2)中和原则:追求人社会和自然的完美和谐。 (3)更注重认识和礼法教化的作用。 2、道家的美学思想 侧重于认识和发挥人的自然天性。 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避世。这两者 是中国美术史不可

人教版美术五下《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课件

人教版美术五下《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课件
的青铜礼器。
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以四羊和 四龙装饰,造型奇特。
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 而得名,内有铭文497字,是出
土青铜器中最长之铭文。
PART 04
古代青铜艺术的工艺与技 巧
铸造工艺
总结词
铸造工艺是古代青铜艺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制作方式,通过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 冷却后形成器物。
PART 07
结语
本课总结
学生对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和 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掌握了青铜器的基本分类 和鉴别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提高了对 文物保护的意识,增强了民族 自豪感。
对学生的寄语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关注和了解我 国古代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
量。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 边的文物古迹,积极参与文物保
PART 03
古代青铜器的种类与特点
青铜器的种类
兵器
用于战争和凿等。
礼器
用于祭祀和宴飨等 重要场合,如鼎、 簋等。
乐器
用于演奏音乐,如 编钟、鼓等。
钱币
用于交换和贸易, 如布币、刀币等。
青铜器的特点
制作工艺精湛
古代青铜器制作过程复杂,需要 经过采矿、冶炼、铸造等多道工 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很高的技术
护工作。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 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艺术
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创作灵感。
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从青铜器中 汲取灵感,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 ,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0课 青铜艺术|苏少版 (共20张PPT)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0课  青铜艺术|苏少版  (共20张PPT)
为此在教法上我采用了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开创的情 境教学法,创设了语言情境:如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人 饮酒,用的杯子叫什么?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尝试和探索 的欲望。
在作业上,我将本课与我校校本教材——版画课程 相结合是我教学上的一大尝试,一大特色。我相信这是 一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课,不会立竿见影,但会在学生 的心中种下一颗青铜文化的种子,很可能会在若干年以 后的某些学生心中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虽然学生在青铜器艺术上所知甚少,但有具体的范例做启 示。尝试用具体的美术语言来表现青铜器造与型纹饰之美。所 以本课教学选择了粉印版画形式,以版画的特有的属性,最大 限度地帮助学生获得造型上的成功,用颜色的调配,去表现青 铜器的色彩。这也是本课操作目标实现中的难点所在。
●青铜艺术
课前准备
为使教学能顺利展开,课前我收集了相关的青铜器的资料, 准备好KT版、颜料,并精心制作了课件。学生则可以去了解青 铜器相关的知识。为便于交流与启发,学生座位以小组形式呈现。
灯盏
起到调光、挡风、散 热的作用
烟管
灯座 牛的身体
饕餮——兽面纹
云雷.教学原理
●青铜艺术
本课的设计我以皮亚杰,布鲁纳“构建”、“发 现”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 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新旧经 验互动建构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创设情境── 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这四方面引导学生由 浅入深,分层次去感受青铜艺术的造型精巧、纹饰精美、 工艺精湛。
●青铜艺术
二.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回望经典 穿越千年,感悟精美 粉印版画,仿造青铜 展示评价,提高审美
司 母 戊 大 方 鼎
两耳 大腹 三足
.1 穿越千年 感悟精美 酒器 乐器 兵器 杂器

人教版小学美术20珍爱国宝青铜艺术课件(21张幻灯片)

人教版小学美术20珍爱国宝青铜艺术课件(21张幻灯片)

春秋中期器,原物高122cm,宽 54cm,重64kg。其造型来源于西 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有盖,双 耳,圈足,壶身上下遍饰各种附加 装饰。壶盖上部为重瓣向外翻仰莲 花形装饰,中立一鹤,展翅欲飞, 形象真实生动。工艺非常高深,反 应了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
蓮鶴方壺
犀牛尊
青铜的发明是划时代的伟大创造,同世界上其他国家
宴乐攻战纹壶
宴乐攻战纹壶
容器腹内的铭文 记Hale Waihona Puke 了周武王灭商 的历史事件利簋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 乡,是我国现已发现 的较大的方尊,高 58.6厘米,重34.5公 斤。此尊造形简洁优 美,采用线雕、浮雕 手法,把平面图像与 立体浮雕,器物与动 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 来。整个器物用快方 法浇铸,一气呵成, 鬼斧神工,显示了高 深的铸造水平。
发现的青铜器相比,中华青铜器更具有其自身特殊的魅力。 第一是数量大,从汉代出土青铜器至今,仅刻铸有铭文的青 铜器就已发现万件以上,但这还只占青铜器总量的少部分。 众多的青铜器令人目不暇接,真有眼花缭乱之感。其次是造 型丰富,种类繁多,它包含有酒器、食器、水器、工具、兵 器、乐器、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铜镜、玺印等等,单 是酒器类中就有20多个器种。再次是质量很高,尤其是处于 发展顶峰阶段的商末周初的青铜器更是极品迭出,其诡异的 形制、高深的铸工、华丽的纹样、恢弘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
青铜器—四羊方尊
曾仲游父壶
壶为古代盛酒器或盛水 器。1966年出土于湖北 京山县。 原器通高66厘米,上口 长23.1厘米。壶盖上饰 有精美的莲花瓣,为春 秋青铜壶典型的造型。 盖内壶内口内壁各有铭 文大意为曾侯的次子父 用好铜铸造了此壶。
汉代 马踏飞燕
铜马昂首,四蹄翻腾,马尾高扬,口张作嘶鸣状,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 步伐奔腾向前。其三足腾空,后右蹄踏在一只正在振翼奋飞的燕背上,燕顾 首惊视,与之相呼应,奔马头微左顾,好像也想弄清楚产生了什麽事,而这 一切尽在瞬间。由于马蹄之轻快,马鬃马尾之飘扬,恰似天马行空,以至飞 燕不觉其重而惊其快,更增加了铜马凌空飞驰的气势。马体重落一足,小小 飞燕承之而可平置,体现了设计者之独具匠心。

高中美术《中国青铜器艺术》获奖课件

高中美术《中国青铜器艺术》获奖课件
中国青铜器艺术
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 侯志昕
中国青铜器艺术
一. 什么是青铜器 二. 青铜工艺的产生及历史背景 三. 青铜器的主要分类 四. 青铜工艺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青铜器
1. 什么是青铜? 青铜:以铜为主,加入锡铅而成的合金 2. 青铜器的主要制作方法? 主要制作方法:使用泥陶模具或者腊
样,形成我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高峰
早商(商代前期)
饕餮纹鼎
(tao tie)
饕餮纹
蟠螭纹 (pan chi)
徙卣(xi you)
铭文壶 兽面纹尊
殷商(商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
兽面纹鬲 (li)
兽面纹牛首尊
父戊方鼎
龙纹扁足鼎
羊鼎
旅爵
四羊首尊
斜角雷纹觚(gu)
西周
凤纹卣 (you)
虢(guo)叔旅钟
师越鬲(li)
青铜壶
西 保 卣 . j p g
保卣
德方鼎
春秋战国
莲鹤方壶
兽耳虎足方壶
错金嵌松石樽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蟠螭纹编钟(3件)
兽首编磬(6件)
吴王夫差戈
牺尊
少虞剑
狩猎纹豆
中国青铜器艺术
1.为什么说青铜器艺术是劳动人民勤 劳与智慧的结晶?
2.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民 族传统文化艺术?如何才能更好的保 护和发扬?
青铜工艺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1.早商(商代前期) 以日用品为主,器壁较薄,造型规整,纹饰简洁疏朗 2.殷商(商代晚期) 器壁厚重,纹饰华丽,表现出庄严神秘狞厉沉重的艺术
风格 3.西周 造型多样,纹饰渐趋简朴, 表现出质朴严谨的艺术风
格 4.春秋战国 新的制作工艺如鎏金镶嵌金银错等广泛应用,风格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莲 鹤 方 壶 (Square pot
with the design of lotus and cranes )高118cm、 口 径 30.5cm 。 春 秋 ( 公 元 前 770- 公 元 前 476 ) 礼 器 。 1923 年 河 南新郑出土,系河南省 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 是全国已出土青铜器中 的稀世珍品。器盖为双 层镂空莲花瓣形,中立 一鹤,呈展翅欲飞状, 具有凝重而活泼的艺术 效果,反映了处于社会 大变革的春秋时代的社 会风貌。
车厢,在里面既可以安坐也可以躺卧,十分舒适。车马、 《秦铜车马》是1980年在
驭俑通体彩绘,车厢的内壁和外壁,均在乳白底色上的 陕西省临渲县秦始皇陵西
红、紫、蓝、绿、黑等颜色绘画卷云纹和几何形图案, 侧出土的。这辆单辕双轮、
绚丽多彩,熠熠生辉。
由四匹马驾驭的马车,除
铜车马从大的结构到小的配件,处处仿照具车、真马制 金、银零件外,全部用青
青铜器的纹饰
青铜器的纹饰常在器物的腹、颈、 、外沿口 足或 盖上,大致可分为几何形、动物和人事活动三类纹 饰,商代前期的纹饰比较简单。商代后期和西周前 期的纹饰多兽面纹,各种动物纹和几何纹。西周中 期到春秋中期,纹饰多为粗线条的窃曲纹、重环纹 等。春秋后期到战国,纹饰多是活泼的动物纹和云 纹等,也有的用细线雕刻狩猎、攻战、宴乐等画面, 青铜器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和断代的一个重要方 面。
泥范铸造法
其铸造方法是:首先用泥塑出要塑造的器 物,叫做模子,然后将调和好的泥按压在 陶模的外部,使模子上的花纹反印在泥上, 稍干后将其划成若干块取下,拼合起来就 是外范。在外范的中心,加一个略小于外 范的泥芯作为内范,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 所铸器物的厚度。青铜熔液从浇灌孔注入 范内,待铜液凝固,打碎内外范取出铜器, 经过打磨修整,青铜器便生产出来了。
《战国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架长748 厘米,宽335厘米,高273厘米。1978年湖 北随县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秦铜车马》(秦代,高106.2厘米,长317厘米, 1980年陕西省临憧秦始皇陵出土,秦始皇兵马 俑馆 藏)
创作背景
由于秦代仅存15年,因此
除留下较多的有铭文可判
断的青铜制的度量衡器、
一、饪食器
青铜器的种类
五、酒器
二、水器
六、乐器
三、兵器
七、车马器
四、农具
青铜礼器 商、周是奴隶制社会,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规定了 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用于祭扫和宴 饮的青铜器皿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 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例如鼎原来是炊器,后来 成为礼器中最重要的器种之一。周朝的最高统治者 周天子,在宴会或祭扫活动中要使用九个鼎,诸侯 使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说明礼器象 征奴隶主统治权威,并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 礼器的这种功能,在西周奴隶制兴盛时期最显著。
失蜡铸造法
此法首先是用蜂蜡塑出所要铸造的器 物形状,叫做蜡模,然后用细泥浆在 蜡模上反复涂抹,到一定厚度以后, 加热烧制,蜡模熔化流出,剩下的就 是泥模,因而叫它失蜡法。以下的工 序与泥范铸造法相同。用这种方法生 产出来的器物精确度高,表面光滑。
司母戊方鼎1939 年河南安阳武官村 出土。是商王为祭 祀母亲而铸造的礼 器 。 高 133cm 、 长 79.2cm 、 宽 112cm 、 重875千克 ,四个 粗壮的鼎足支撑着 长方形鼎腹,腹壁 犹如铜墙般高大厚 重,两个大方耳立 在口沿上,整个器 型庄严、古朴、敦 实、厚重,充分显 示了商朝王室的气 派。
货币等外,一般说可确定
为秦代的青铜容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少
艺术特色
见到的。秦代由于封建制 度的进一步发展,青铜礼
《秦铜车马》车身分前后两室,上面有篷形车盖。前室 乐器比战国时期更衰落,
为驭手的驾驭处。后室的左、右、前壁各有一扇菱格式 与此同时则是日用生活器
车窗,后壁有车门,门窗都能自由启合,是主人乘坐的 皿继续得到发展。
造。一条两米多长的缰索就有99个金银管和29块铜片, 铜铸造,重达1200多公斤,
并用子母口连接而成,至今宛转灵活。这套车马不仅工 大小相当于真车真马的一
艺精湛,而且造型精密准确,组装严丝合缝,表现了秦 代金属铸造工艺的高度技术水平。
半,由3400多个零部件组 成。这是迄今发现的体积
秦始皇生前曾经五次大规模外出巡游,所到之处刻石纪 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
青铜器铭文
也称金文、钟鼎文,指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到春秋 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 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等,最简单的以一两个字标出奴隶主 或其氏族的名称。商代青铜器铭文比较简短,西周以后常 有长篇铭文。战国时代的铭文大都是刻成的,内容以记载 作器工名、器物的所有者以及使用地点为主。铭文字体, 商代近似甲骨文,西周前期风格雄健,中后期趋向规整。 春秋战国时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鸟篆等艺术字体,各 国文字也不统一秦代统一文字,结束了字体不统一的局面。 青铜器铭文是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早期的重 要史料,也是研究当时汉字发展的珍贵资料。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
值与艺术价值。中华文明史,有一半是青铜器铸造 出来的。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文明史册 上占据重要的位置。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 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 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 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 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
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 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 名词。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 文就叫作“金文”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 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 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 1200多年。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 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 历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个字,记事涉及 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