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行安全要素
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

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船舶航行安全是船舶运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各国纷纷建立了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
本文将就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原则、要素以及相关的国际组织进行探讨。
一、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概述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污染海洋环境,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而建立的管理体系。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规范船舶航行活动、管理各种安全风险,并提供必要的应急预案来确保航行安全。
二、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则1. 领导承诺: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承诺,确保航行安全始终是企业的首要任务。
2. 法规遵从: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必须与相关法规、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保持一致,确保合规运行。
3. 过程方法: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应基于过程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持续改进,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
4. 全员参与:船员、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都应参与到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中,共同达成安全目标。
三、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1. 目标设定与策划:航行安全管理体系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策划,确保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 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设备等的管理,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所需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
3. 岗位责任与职权:为了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船舶管理者需要对各个岗位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授予相应的职权。
4. 监测与测量: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测量机制,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各项指标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
5. 审核与检查: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检查,以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
6. 不断改进: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建立改进机制,通过持续地识别问题、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一步提升船舶航行的安全水平。
四、国际组织与为了促进全球船舶航行安全的管理,国际海事组织(IMO)成立了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体系(ISM)规则。
抓住三大要素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基础

抓住三大要素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中国沿海船舶运输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境内各航运公司调整部分国际航线船舶参入沿海运输,国内众多大小航运公司全力购买船舶以增加沿海运力,很多外国航运公司也将纷纷投入中国沿海运输,这必然给中国沿海水域的港口设备、助航设施、水上交通管理和船舶航行安全等诸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对船长和船舶驾驶人员来说,必须面对现实,认真研究、分析、探索和总结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成功措施及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不懈,抓住不放。
在中国沿海水域,各种类型、状态的机动和非机动船舶众多,船舶密度大,特别在鱼汛季节和重点水域船舶拥挤;岛礁、浅滩、鱼具、从事捕鱼的船和水下碍航物多,航行和避让的安全水域时常受到当时的环境限制;河口、海湾、海峡和岛屿之间的水流受潮汐的影响而流速及流向多变且变化较大,特别是农历初一和十五天文大潮时极为显著,若再有台风的影响则可能发生特别异常的现象;在江河口水域进出口和上下领航员的船舶繁忙,再有地方上的小船和渔船为了赶潮水往往不顾一切的“勇猛直前”,异常拥挤杂乱;有时船舶抵达江河口领航站突然浓雾而取消上领航员的进港计划;有的船舶驾驶人员,特别是地方上的小船和渔船上的驾驶人员素质不高,有的根本就不在乎或不懂避碰规则,更为严重的是有的船舶没有称职的了望人员,一味的凭经验和感觉我行我素;冬春季寒潮大风盛行,北方港口冰情较重,浓雾频繁;夏秋季时常有台风登陆;个别领航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技能欠佳;港口管理欠规范;船舶航行时间短而船员劳动强度大,驾驶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等等。
这种种诸多不利因素均给船舶安全航行、进出港口和锚地、靠离泊等增加了难度。
船长和驾驶员对此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除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和总结经验,具备应有的素质外,在驾驶台值班时首先要切实认真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
规则为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在各方面都做了清楚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保持正规了望,使用安全航速,正确判断碰撞危险是基础,是船长和驾驶员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三大要素,务必抓住和抓好。
船舶航行安全规则

船舶航行安全规则
1、严格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内河避碰规则》等港章有关航行和信号的规定。
2、航行时,值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应集中精神,采用有效手段加强了望,注意周围船舶的动态与信号。
3、进出港口、狭窄水道或交叉航道或弯段时,应按规定呜放及显示信号,使用安全航速。
4、航行中,在改变本船动向前,应注意周围船舶动态,按规定鸣放及显示信号,表示本船动态,如他船动向有怀疑时,应立即鸣放五短声,以引起对方注意,并根据航道及水域情况,及时采取慢、停、倒等有效措施,进行避让。
5、不得在禁止追越航段和狭窄水域追越他船或抢靠泊位。
6、拖轮拖带航行,起拖时先用慢速,待拖缆拉紧后,方可逐渐加速。
7、拖轮拖带驳船,在浅水区航行或到达目的地时,均应慢速行驶,并通知驳船注意配合,防止搁浅浪损、船吸、岸
吸、岸推和碰撞事故的发生。
8、吊拖航行时,拖轮应派水手看尾值班,经常检查拖钩、拖缆等情况,并注意被拖船信号。
9、注意船舶稳性、货轮要合理配载,并防止货物移位。
10、液压舵机由主机带动液压泵的船舶,在进出港口、离靠码头,频繁用车避让时,必须提前通知机房启动液压付机,保证液压稳定。
11、无证人员不得驾驶船舶(或开机)实习人员(包括新持证不熟练的驾驶员操作)要有当值驾驶员在场负责指导。
当航经船艇密集,弯曲险要、狭窄的河段、紧迫追越和通过桥孔时,不得让实习人员操作。
12、上班前四小时和上班工作期间严禁饮酒,一班驾驶连续航行作业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避免疲劳开船而出现事故。
船舶航行安全措施

船舶航行安全措施1、安全措施1.1、枯水期船舶航行安全措施1.2、枯水期各船要清舱、减载、控制油水存量,减少本船吃水。
当渝水位2米以下,各船舶应保证有足够的剩余吃水。
通过浅槽减车时,车速的大小,用车时机要掌握恰当。
航行中、下游要注意收阅航道通告和天气预告,浅槽航行要观察水纹、听水声,做到及时松车、防止吸浅。
航道宽度和水深不够时,要果断扎槽或采取另外措施,切忌盲目航行。
1.3、航行中要注意收听气象预报,观察气候变化,发现有雾兆,应果断采取锚泊扎雾,绝对不能侥幸盲目航行。
泊港或中途宿夜,必须加强联系,气候好转后方可发航,尤其是锚泊川江雾区上、下航段,更不得发航过早。
1.4、严格执行《长江上游南津关至羊角滩控制河段安全管理规定》中现在存在的航段的规定及《枯(中洪)水期不准会船地段和等让水域的规定》,严禁违章抢航、抢槽、抢靠码头,充分估计大型船舶和地方小型船队的操纵困难,及早采取避让措施。
1.5、渝水位1.5米以上柴盘子牛肋巴穿浩,水势扫弯力强,船舶按常规应当考虑走王家滩,进槽前应加强同羊旺子、骑马桥信号台的联系,若王家滩槽口有上水船,应及早采取减速措施,必要时在周家碛碛脑掉头稳舵等候。
1.6、渝水位1.5米以下,走柴盘子要指定技术熟练二副执舵,大副监舵,必要时大副执舵,专人操车,船长亲自引航以确保安全。
1.7、航行中、下游船舶要按时收听气象台的风讯预报和天气预报,有大风预报时船舶应充分估计自身的抗风浪能力,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必要时早选择锚地扎风,防止盲目冒进,造成海损、货损事故。
1.8、入冬前提前做好防冻防滑准备工作,特别是航行中、下游船舶,要提前包扎管系,做好防冻防滑工作。
1.9、正确估计本船的过滩能力,必要时做好助拖、邦拖或扎水的准备。
2、中水期船舶航行安全措施2.1、枯、中水位交替,水位时涨时落,不稳定,要按枯水航法操作。
接班前认真备课,注意碍航礁石高度,按规定过河点过河,行经溪口、碛尾和有暗浅或内拖水航段应保持较开距离。
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是船舶运输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和顺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要素以及其在船舶运输中的重要性。
一、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船舶运输领域中,为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和顺利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船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保护。
该管理体系具有全面细致的要求,包括船舶设备的安全性、船员的素质要求、航行规章制度等方面。
二、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1. 船舶设备安全性要素:包括船舶的建造、维护和检验等方面。
船舶应按照国际标准和规定进行建造,严格遵守船舶检验的要求,并对船舶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2. 船员素质要素: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船舶上的船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船员应持有相关的证书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具备处理突发情况和紧急救援能力。
3. 航行规章制度要素: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制定详细的航行规章制度,包括船舶的航行计划、航线选择、风险评估等方面。
船舶应按照规定的航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效率。
三、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舶运输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促进船舶运输的安全性: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性。
通过严格的设备检验和船员培训,确保船舶的安全性能和操作能力,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2. 提高船舶运输的效率: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提高航行的效率和经济性。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航行规章制度,优化航线选择和航行计划,减少航行时间和燃料消耗,降低运输成本。
3. 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船舶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
通过设立船舶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船舶尾气的排放和废物的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航行问题知识点总结大全

航行问题知识点总结大全航行是指船舶在海洋或内陆水域中进行的航行活动。
在航行中,船舶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航行安全、航行规则、导航、航海电子设备、天气条件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航行问题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航行安全1. 航行安全意识航行安全是船舶航行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船员需要具备强烈的航行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各种应对措施,确保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2. 船舶结构安全船舶结构安全是指船舶的船体、机电设备、船用设备等方面的安全。
船员需要定期检查船舶的结构安全,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修复和改善。
3. 灭火安全船舶在航行中可能发生火灾,船员需要掌握灭火技能,并了解船舶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4. 漂流物管理航行中可能会遇到漂流物,船员需要及时发现和清除漂流物,以避免对船舶造成危险。
5. 航行意外应对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船员需要具备紧急应对能力,做好应急准备,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二、航行规则1. 船舶航行规则船舶在航行中需要遵守一系列航行规则,包括避让规则、航行通告规定、船舶航行区划规则等。
2. 交通管理航行中可能会遇到其他船舶和航行器,船员需要遵守交通管理规则,确保航行安全。
3. 航行标志航行中遇到各种各样的航行标志,船员需要了解航行标志的含义,并根据标志指示进行航行。
4. 船舶通信航行中需要与其他船舶、航行机构进行通信,船员需要掌握船舶通信规则和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
5. 船舶事故处理航行中可能会发生船舶事故,船员需要了解船舶事故处理程序和相关规定,做好事故应对工作。
三、导航1. 航海图航海图是航行中必备的导航工具,船员需要掌握航海图的使用方法,了解航海图上的各种信息。
2. 罗盘导航罗盘是航行中重要的导航工具,船员需要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误差调整和罗盘航向记录。
3. 卫星导航卫星导航在航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船员需要了解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 测绘学测绘学是导航的基础知识,船员需要了解测量方法、绘图原理和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
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因素分析

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因素分析船舶安全航行一直是海上运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海上航行过程中,船舶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只有对这些因素有所了解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
本文将对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航行中的各方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自然因素1. 海洋气候海洋气候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上风浪、暴风雨、海冰等自然气候条件会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
在大风浪条件下,船舶易出现滑脱、翻覆等危险,而在海冰区域航行,则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与海冰碰撞,避免损坏船体。
2. 海底地形海底地形的复杂性也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因素之一。
沉没岩石、暗礁、浅滩等海底障碍物是船舶航行中的潜在危险,如果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遇到这些障碍物,很容易造成船体受损或者搁浅事故。
3. 海况在海上航行过程中,海况的变化也会对船舶的安全航行造成影响。
尤其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海况变化更为剧烈,船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应对海况的变化,确保船舶稳定航行。
二、人为因素1. 操纵错误船舶操纵错误是造成船舶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操作人员在进行船舶的操纵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判断错误等情况,很容易导致船舶发生事故,从而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
2. 人员疲劳在航行过程中,船员的疲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长时间的航行和连续的工作会导致船员的疲劳积累,疲劳的船员会影响到对船舶情况的全面把握和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而增加船舶的安全隐患。
3. 船舶维护不善船舶维护不善同样会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
船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各种设备和部件都会出现磨损、老化等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就会增加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三、技术因素1. 船舶设计与建造船舶设计与建造的质量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
一艘合格的船舶需要经过科学的设计和精良的建造,包括船体结构、动力系统、航行设备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船舶在航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通用版)船舶安全一直是航运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世界各海运国家在船舶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然而,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船舶碰撞、搁浅、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屡屡发生,并造成了严重后果。
综合分析这些事故,可以发现,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船舶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
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船员的误操作、责任心不强或人员素质不高等造成的事故。
IMO在ISM规则中指出,海上事故的发生约有80%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
因此,研究人为因素,客观分析航运中人员操作行为的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生理、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或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成为可能。
当驾驶员在船舶航行中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紧张、激动、孤独,就很容易造成感知错误,继而错误判断,再就是操作失误。
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船员身体健康程度和疲劳两方面。
船舶长期在海上航行,船员不仅要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还要承受不同航区气候的变化。
因此,船员的身体健康与否会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直接影响。
同时,驾驶员的大脑疲劳在生理上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准确且灵敏性降低,在心理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心情烦躁等,因此,疲劳会使不安全行为增加,船舶操纵质量下降,避碰反应速度变慢,导致船舶安全事故或潜在安全事故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航行安全要素
在自然因素中,影响船舶安全的有风、浪、雨、雪、雾、瘴气、大气温度、洋流、潮汐、航道变化、太阳黑子爆炸等。
除去自然因素中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外,人为因素是船舶航行安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归纳起来有以下10种:
①气候——包括风、浪、雨、雪、雾、瘴气等。
为防止风、浪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威胁,对不同的船舶、不同的航区规定有不同的可航行风、浪等级。
雨、雪、雾、瘴气对于船安全的影响主要是模糊驾驶员的视线。
同时大雨、大雪也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船舶的倾斜甚至翻沉。
②气温——气温是比较特殊而重要的因素,过高的气温对于空载油轮是较大的威胁,因油仓内残余的油料受高温而汽化,在与仓内的空气混合至一定比例时极易引起燃烧爆炸:过低气温的影响会降低燃料的流动性,使内燃机的启动和运行受到威胁,过低的气温对通讯和启动备用设备的蓄电池也有威胁。
③航道——对于内河船舶,航道变化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主要是水深、流速、航道宽度等发生改变:对于海上船舶,航道、航线一般不会有自然变化,但洋流、潮汐、台风、沉船等会使船舶偏离航线或改变航道水深。
④太阳——太阳黑子爆炸曾经多次中断地球的无线电通讯,在使用卫星导航的时代,这一因素不可忽视。
⑤设计——船舶设计的不合理,会造成同类型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同样事故。
⑥指挥——指挥不当也会造成事故,由于经济利益或某些特殊原因,指挥调度部门会在明知或无知的情况下,让船舶冒险航行。
这类事故虽然少有,但一旦发生,即可能是重大事故。
⑦生理——驾驶和轮机值班员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为体力和精力补充足够的能量。
如果在身体过度疲劳的状态下当班,很容易在操作或判断上出现错误。
⑧心理——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情绪的影响,对个人刺激性过强的事件会分散值班人员的注意力。
因而在强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岗位上,必须要求值班人员情绪正常,尽量避免情绪失常的人员当班。
⑨素质——人员素质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最重要的因素,素质主要应包括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判断能力、反映速度等。
⑩通讯——各类通讯设备和信号设备,是船舶安全保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设备的状态对船舶安全有直接影响。
泰坦尼克在沉没前发出的求救电报,如果能及时被路过的船舶接收到,也不至于让2500人冻死在大海中。
针对以上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十大因素,各船公司的各类船舶都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提高船员素质,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