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变形监测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挖掘机GPS培训ppt课件

现代挖掘机GPS培训ppt课件
• 线束连接器接触不良 • 车载终端损坏
– 处理方法
用应急备用插头短接CN-125连接器,观察 19
• 机械KEY ON后无电
– 故障现象 机械设备KEY ON后全车无电,仪表无显示
– 机械开机后无电的原因(由GPS引起时)
• 线束CN-125连接器接触不良或断路 • 车载终端损坏
– 处理方法
• 用备用插头短接CN-125,观察故障现象
– 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 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 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 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2
• GPS 系统组成
– 空间部分
• 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 在每个平面内有8颗卫星,这保证至少有5颗卫星发出的信号能同时被
27
网页中的总工作小时与机械设备工作小时计数值不符 机械设备一直在正作,而网页显示的总工作小时不变 网页显示的总工作小时突然由多而变少 网页显示的总工作小时时大时小
网页 显示
机械 设备
25
原因
监控查询系统显示错误 工作小时计损坏或线路故障 GPSU通信中断 GPSU与MCU通讯不良 工时计或MCU有更换记录,未对时间进行校正 GPSU或MCU故障
注意:无论因何种问题更换车载终端后,都需立即把新更换的 终端编号通知监控中心的相关人员。
15
定位异常
故障现象 监控查询系统中机械设备无位置信息,机械设备使用正常
车载终端不能定位的原因
机械设备所处的环境造成卫星信号遮挡或屏蔽(如隧道、立交桥、 车间内、高耸的楼宇间以及矿山等)
GPS天线接头松动或GPS天线摆放位置不正确 GPS天线或GPS模块损坏

矿山开采地面沉降与变形监测培训

矿山开采地面沉降与变形监测培训
不合理的矿山压力管理可能导致采空 区顶板塌陷、岩层移动和地面沉降与 变形。
采空区的形成与扩展
采空区的形成是矿山开采的必然结果,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采空区规模不断扩大。
采空区的扩展会导致岩层移动和地面沉降与变形,对周边环 境和设施造成影响。
地面沉降与变形的后果与影响
地面沉降和变形会导致土地资源损失、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损坏、生态环境破坏等。
监测数据的预警与决策支持
总结词
通过实时监测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面沉降与变形数据,可以及时预警并支持决策者做出 科学合理的决策。
详细描述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矿山开采区域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地面沉降与变形的数据。通 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同时,监测数据可以为决策者提 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减少地面沉降与变形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培训国际化
计划开展国际合作培训,引进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理念,提升我 国在这一领域的整体水平。
实践应用研究
加强与矿山企业的合作,深入开展地面沉降与变形监测在实际生产 中的研究,推动技术的实际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XX矿区采空区治理案例
治理பைடு நூலகம்的
对XX矿区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 防止因采空区塌陷引发安全事故

治理方法
采用充填、注浆等工程技术手段, 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和加固,提高其 稳定性。
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治理,采空区的稳定性得 到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塌陷风险 ,保障了采矿作业的安全。
XX矿区地下水保护案例
01
保护目的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矿山开采地面沉降 与变形监测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工程测量说课课件

工程测量说课课件
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作用
专业
主要岗位
必须掌握能力
必修课程
建筑专业 施工员 放线员 质检员
施工放样 建筑工程测量
3、课程目标
知识 目标
(1)熟悉地形图 测绘、应用及误差 知识。 (2)掌握测量的 三项基本工作:高 差观测、水平角观 测、水平距离观测。 (3)掌握小地区 控制测量的知识。 (4)掌握建筑施 工测量的各种方法。
说课提纲
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2 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3 教学组织
4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1、课程性质
勘测阶段 测绘区域地形图建筑工 Nhomakorabea 测量四个 工作阶段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测绘现场地形图 施工放线
运营阶段
建筑物变形监测
建筑工程测量:测量工作是建筑系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之一, 也是毕业生立足施工一线的核心技术能力,因此该课程是建筑工程专
刘玉珠主编
课程教学的内容
根据教学知识、能力、 素质目标
职业岗位知识群需求
教学 内容
建筑专业知识需求
学生学情、知识掌握能力
课程基本内容
七个学 习情境 十个 工作过程
每个工作过程 包括若干工作内容
不同的工作内容包括不同的知识技能
不同的知识技能 进而构成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测量能力。
七个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5 学习情境6 学习情境7 编绘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
1、课程结构
理论教学
三大技能 模块
七项学习 情景
10次实训
技能大比试
建筑工程测量
基本测量技能 普通测量技能 专业测量技能

变形监测有哪些内容

变形监测有哪些内容

变形监测有哪些内容变形监测是指对物体形态、结构、位置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在工程领域中,变形监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坝体、地铁、高架线路等工程结构的安全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结构变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变形的情况,为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依据。

变形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

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对结构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结构的变形情况。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全站仪、GPS、倾角仪、位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位移、倾斜、变形等情况,为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 变形监测的应用范围。

变形监测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坝体等工程结构的安全监测和评估。

在建筑物中,可以通过变形监测技术对建筑物的沉降、裂缝、变形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建筑物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桥梁、隧道、坝体等工程结构中,变形监测可以对结构的位移、倾斜、裂缝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 变形监测的优势。

变形监测具有实时性强、监测范围广、监测精度高等优势。

通过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结构的安全隐患,为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对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全面、精准的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变形监测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形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变形监测技术将更加注重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高监测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为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变形监测技术将更加注重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为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依据。

5. 结语。

变形监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监测手段,对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结构变形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矿山开采地面沉降与变形监测培训

矿山开采地面沉降与变形监测培训

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校准、滤波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形变模型建立
根据监测数据,建立地表形变模型,进行形变分析和预测。
安全性评估
结合地质信息和监测数据,评估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及设施的影响 ,为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04
监测方案设计与实施
监测点布设原则
01
02
03
04
代表性
监测点应能反映矿山开采区域 内的典型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

简易仪器监测
使用简易的测量仪器,如金属标 尺、气泡水位计等,进行地表沉
降的监测。
现代监测技术
GPS监测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地表位移和变形。
InSAR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干涉测量技术,大面积、快速获取 地表形变信息。
光纤应变监测
通过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土体内部应变变化, 推断地面沉降与变形。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GPS技术应用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其在矿山开采 地面沉降与变形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具有高精度、全天候、自动化等优 点。
02
地面沉降与变形的危害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
地面沉降和变形可能导致 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 灾害,破坏生态环境。
影响土地利用
地面沉降和变形会导致土 地质量下降,影响土地的 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应急预案概述
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矿山开采地面沉降与变形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方案。
应急预案内容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在突发事 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预案实施
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和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和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和 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同时,应急预案的实施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演练和评估,以提高 应急响应能力。

变形观测和数据处理

变形观测和数据处理
通过相邻观测数据的差值,消除 系统误差,提高数据处理精度。
回归分析法
利用数学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拟 合,找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
高级数据处理技术
小波分析法
利用小波变换对观测数据进行多尺度分析,提取 有用信息,适用于非平稳信号处理。
神经网络法
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对观测数据进行学习 和预测,适用于复杂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支持向量机法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构建分类或回归模型,对观 测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
数据处理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1
根据观测数据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 技术。
2
对多种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优 方案。
3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改 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04
变形分析与预测
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将与多个学科融合,如地理信息系统、遥 感技术等,为更多领域提供服务。
对行业的启示和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技术的 研发和创新,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通过布设导线网,测量 各导线边长和角度变化,
确定整体变形。
利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 标测量,可实现高精度
变形监测。
现代变形观测方法
01
02
03
04
GPS监测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大范围 、高精度变形监测。
InSAR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干涉测量技术, 实现大面积地表形变监测。
光纤应变监测
通过光纤传感器监测结构内部 应变变化,适用于桥梁、大坝
根据观测数据的特性和应用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现代工程变形监测PPT课件

现代工程变形监测PPT课件

制定和完善变形监测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几种监测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先进的变形监测技术,如雷达干涉测量、激光扫描等。这些技术各有特 点,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变形监测。
04 工程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监测目的
监测数据分析
确保高层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预警潜 在的变形风险。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估 建筑物的变形状况,预测未来的变形 趋势,为工程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 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定 期监测。
大跨度桥梁的变形监测
监测目的
确保大跨度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预
警潜在的变形风险。
监测方法
采用GPS、红外线等测量技术,对 桥梁的挠度、倾斜、位移等进行定 期监测。
按监测周期可分为
长期监测、中期监测和短期监 测。
变形监测的方法
01
02
03
04
05
常规大地测量法
全球定位系统 (GPS)法
合成孔径雷达干 涉(In…
光纤光栅传感器 法
其他方法
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常 规测量仪器进行变形体的 平面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
利用GPS卫星信号进行高 精度定位,可实现大范围 、全天候、高精度的变形 监测;
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实时性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各类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快速获取监测点的三 维坐标,实现连续、动态的变形监测。

现代力学测试技术PPT课件

现代力学测试技术PPT课件
第3页/共39页
计量 计量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统一的基准单位,使测量有客观标准。
测试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通常包含了测量、计量、计算、
检验,判断等多层含义,具有比单纯的测量更为丰富的内容。
第4页/共39页
测试的范畴有:
1、将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以获得 被测对象的数值结果。
2、将被测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以获得 被测对象在性能、参数、质量、功能等方面的 评价。这种评价常采用通过/不通过、合格/ 不合格、正常/越限、好/坏等定性指标来表 示或采用分成若干等级的分类值来表示。
第16页/共39页
常用方法: (1)基于固有频率变化的识别技术; (2)基于振型变化的识别技术: (3)基于柔度变化的识别技术; (4)基于刚度变化的识别技术; (5)基于能量变化的识别技术; (6)基于传递函数变化的识别技术; (7)基于统计信息的识别技术。
第17页/共39页
2.超声波法检测 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内传播时的反射、透射和散射特性进行的。
利用振动响应和动力特性参数的变化来进行 故障的监测、预报,是结构故障诊断中的重要研究 手段之一。任何结构都可以看作是由刚度、质量、 阻尼矩阵组成的力学系统。结构动力特性是结构的 固有特性。结构的损伤必然引起结构动态响应的变 化,进而引起结构实验获取的模态参数的变化。因 此,模态参数的改变可视为结构损伤发生的标志。 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就是对被测结构系统进行激励, 通过振动测试、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由输入和输 出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
第37页/共39页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监测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结构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湖南大学出版社 4.《无损检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5.《结构损伤检测与智能诊断》,科学技术出版社 6.《现代光测力学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1.1 变形测量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一、变形与变形监测
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在我国还是一门比 较年轻的科学。它是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兴起 的,并向着多学科融合的边缘科学方向发展。
●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物
●工业建筑群 (如上海宝钢、核电站等)
土木工程专业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任课教师:高 飞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1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课程性质:土木工程专业选修课 学时数:24 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工程测量学》第三版,测绘出版社 2.《工程测量学》张正禄,武汉大学出版社 3.《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黄声享,武汉大学出版社 4.《变形监测理论与应用》侯建国,测绘出版社 5.《建(构)筑物变形监测》高飞,合肥工大讲义
因此,在工程建(构)筑物的施工、使用和运营 期间,必须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变形监测。
6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上海金贸大厦
高420.5 m 88层 钢-混结构 建成于1998年
7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深圳地王大厦 •高324.8m (塔顶高384m) •69层 •钢-混结构 •建成于1996年
8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塔
21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长江三峡水电枢纽 ——三峡大坝全景
22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三峡大坝 施工现场
23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长江三峡水电枢纽 ——三峡大坝卫星影像图
24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安徽 佛子岭水电大坝
——新中国第一坝
始建于1952年 建成于1954年
2005年国家投资1.66 亿对其进行检测加固
●交通建(构)筑物——大型桥梁
●大型水工建筑物——大坝
●现代科学试验设备——高科技
5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物
例如: 上海金贸大厦——高420.5m、88层; 深圳地王大厦——高324.8m; 大型电视塔——北京\上海\天津等;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高度达492m。
2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变形监测概述 第二章 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观测 第三章 变形监测新技术与工程实例 第四章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基础
3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第1章 变形监测概述
§1.1 变形测量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1.2 变形监测的特点 §1.3 变形监测技术和方法 §1.4 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广州塔(小蛮腰)
于2009年9月竣工, 广州电视观光塔整体高 度达到600米,取代加拿 大的西恩塔成为世界第 一高自立式电视塔。
其中塔身主体450米(塔 顶观光平台最高处454米), 天线桅杆150米,总高度 600米。
12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上海广播电视塔(东方明珠)
总高度468米(118米+350米) 建成于1994年10月
13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上海环球 金融中心
•高492m, •101层 •钢-混结构 •2008年建成
14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武汉长江大桥
1957
南京长江大桥
1968
15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九江长江大桥 润扬长江大桥
16
25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安徽金寨 梅山水电大坝
26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利用全自动全站仪 进行大坝监测
27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进行大坝监测
28
2020年16日星期四
浙 江 秦 山 核 电 站
29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30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芜湖长江大桥
安徽省芜湖市的芜湖长江大桥,全长10616米,是 目前中国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跨江主桥长2193米, 大桥主跨312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公铁两用桥中跨 度最大的桥梁
17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铜陵长江大桥
安庆长江大桥
18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马鞍山长江大桥
中国科技大学 同步辐射加速器
31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中科院合肥等离子研究所
——托特马克装置(用于等离子研究的核聚变装置)
32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巨型对天射电望远镜
1963年美国安装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 天文台的著名抛物面射电望远镜 (直径305米)
33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高380m (天线顶部405m) •建成于1997年
9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
世界八大高塔
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塔828米 2.广州电视塔600米; 3.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为553米; 4.莫斯科奥斯坦基诺电视塔为540米; 5.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为468米; 6.吉隆坡梅纳拉电视塔为421米; 7.天津电视塔为415米; 8.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塔为405米
§1.1 变形测量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一、变形与变形监测
• 变形
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些工程建筑物及精 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 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当变形值在一定限度之内时,可认为是正常现象, 如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 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 的安全。
马鞍山长 江大桥全长约 36.274公里。 其中跨江主体 工程长11.209 公里,南岸接 线长19.320公 里,北岸接线 5.745公里, 项目总投资约 70.78亿元。 2013年12月 31日投入使用。
19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万里长江第一坝 ——葛洲坝
20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葛洲坝 发电厂房与泄洪闸
10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塔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 (Burj Dubai),位于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 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耗资10亿美元。
168层,钢混结构 总高828米=601+227米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