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教案新部编本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
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通过对桥的描绘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没有记忆,人的一切心理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
学生虽然词语记忆在不断发展,可是仍以形象记忆为主,本课主要是依靠记忆形象来学习画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指导重点应放在激发有意识记忆的积极性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进行创造性表现。
通过对桥的描绘、塑造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观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际: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桥的实用和审美作用,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教师)各种桥的图片资料,有关桥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
教师:桥,像彩虹一样美丽;桥,可使天堑变通途;桥,把希望送给苦难的人们;桥,把友谊传遍世界。
看到课题里的“桥”,首先浮现于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
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桥?学生: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泸定桥……2、桥的文化。
(1)桥是艺术品。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桥,这些桥有中国的、外国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教师出示桥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桥,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
(从桥梁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桥?(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桥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家乡的桥小学美术教案设计

家乡的桥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热爱和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 桥梁的结构与特点3. 桥梁的绘画与设计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掌握桥梁的结构与特点,学会桥梁的绘画与设计方法。
2. 难点:如何将所学的桥梁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与设计中,创新表现家乡桥梁的独特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2. 准备绘画与设计所需的材料,如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桥梁的美。
2. 讲解: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讲解桥梁的结构与特点。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画和设计一座家乡桥梁,重点讲解绘画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桥梁知识进行绘画与设计。
6.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其他桥梁的美,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桥梁结构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的绘画和设计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思路,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家乡桥梁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2.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著名的桥梁作品,欣赏其设计和艺术价值。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桥梁设计竞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资源:1. 家乡桥梁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2. 绘画与设计所需的材料,如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
3. 桥梁设计软件或工具,如SketchUp、AutoCAD 等。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桥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桥的概述:介绍桥的定义、功能、分类和特点。
2. 家乡的桥梁:介绍学生所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展示桥梁图片,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3. 桥梁设计:分析桥梁的设计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
4. 桥梁艺术:探讨桥梁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如桥梁雕塑、桥梁装饰等。
5. 创新桥梁:介绍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文化。
2. 课堂讲解:讲解桥的概述、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艺术表现形式。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桥梁设计,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桥的概述、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艺术表现形式。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桥梁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用于课堂讲解和引导学生关注。
2. 视频资料:拍摄桥梁建设过程,让学生了解桥梁施工技术。
3. 设计软件:为学生提供桥梁设计软件,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 模型材料:为学生提供桥梁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纸板、塑料等。
5. 评价量表:制定桥梁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作,包括桥梁设计理念、结构和美观程度。
家乡的桥教案 美术

家乡的桥教案美术教案标题:家乡的桥教案 - 美术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学习绘画技巧,表达对家乡桥的感受和情感。
3.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的桥。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3. PPT或黑板、粉笔等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张家乡的桥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桥的情感和兴趣。
探究: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桥的形状、结构和特点,并引导他们用形容词描述桥的外观和氛围。
2. 引导学生思考桥的意义和作用,如连接两岸、便利交通等。
3. 通过展示一些艺术家的桥的画作,让学生欣赏和感受桥的美。
实践:1. 给学生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如铅笔素描、彩色铅笔画、水彩画等。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桥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草图设计,再进行正式绘画。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乡桥的情感和想法,可以通过画面中的色彩、线条等来传达。
展示与分享: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他们对家乡桥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桥的重要性和美。
2.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欣赏家乡桥,并用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到家乡的桥边进行实地写生或拍摄照片,以丰富他们的创作素材。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桥的艺术表现形式。
评估方式:1.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对其表达能力和创意的评价。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家乡桥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表现,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家乡的桥小学美术教案设计

家乡的桥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知道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基本结构:桥的组成部分,如桥面、桥墩、桥梁等。
2. 桥的类型:梁桥、拱桥、浮桥、吊桥等。
3. 桥的特点:稳定性、美观性、实用性等。
4. 家乡的桥:介绍家乡的桥梁,了解其在家乡历史、文化、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出对家乡桥梁的热爱和传承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桥梁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带回家乡桥梁的图片、资料,准备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桥的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桥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桥梁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桥梁在家乡历史、文化、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创作指导:教师示范绘画桥梁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桥的结构、比例、线条等方面的处理。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对家乡桥梁的了解,进行绘画创作。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原理,如负荷能力、抗风抗洪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设计的创新,了解现代桥梁技术的进展。
3. 举例说明桥梁设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如环保材料的使用、节能减排等。
七、技法讲解1. 讲解如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桥梁的美。
2. 引导学生运用透视原理,使桥梁画面具有立体感。
3. 示范如何运用光影效果,增强桥梁画面的真实感。
美术家乡的桥教案课件教案

美术家乡的桥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家乡的桥梁,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将家乡桥梁的特色与文化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如桥墩、桥面、拱圈等。
(2)讲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强调其独特性。
3. 实践活动:(1)带领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桥梁的特点,进行绘画构思。
(2)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表现家乡桥梁的作品。
4. 例题讲解:以家乡的一座桥为例,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座家乡的桥梁进行绘画练习。
6.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内容:(1)桥梁的基本结构(2)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3)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桥梁为题材,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表现家乡桥梁的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和情感态度。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进行实地考察。
(2)开展以家乡桥梁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其他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指导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教案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教案教材分析:《家乡的桥和塔》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家乡的桥》是在《家乡的桥和塔》的内容上分出的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放在认识桥的艺术特点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
改动的理由是:在一课时中有桥又的塔的教学内容太多,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把教材内容分为桥和塔各1课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一课一得。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能根据需要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用浓墨和淡墨,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3、引导学生体验桥的造型美。
教学重点:1、了解各种桥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的造型美。
2、能灵活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浓墨和淡墨,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教学难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教学准备:学生:毛笔、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件、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观察了解各种桥的结构和造型。
师:孩子们看到“桥”你会想到什么呢?每当看到桥老师就会想到毛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是啊,一座桥连接了两岸,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我们来欣赏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桥。
(1、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2、观看课件出示的图片,了解历代名桥,体会桥的不同结构。
小组交流感受,绘制简笔画体验桥的造型美。
3、师小结(分类范画)。
二、发展阶段1、欣赏国画中的桥,(利用多媒体演示)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画了哪结构的桥?(2)他们怎样用笔墨来表现桥的?(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国画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一画呢?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利用国画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
家乡的桥小学美术教案设计

家乡的桥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特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家乡特色的桥梁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桥的结构特点:梁桥、拱桥、浮桥、吊桥等。
2. 桥的艺术特色:古典园林桥、现代桥梁、民间桥梁等。
3. 家乡桥梁介绍:了解家乡的桥梁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桥的结构特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家乡桥梁的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分析家乡桥梁的特点,以及如何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运用到创作中。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资料和作品。
2. 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结构和艺术特色。
2. 欣赏与分析:组织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桥梁作品,让学生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
3. 介绍家乡桥梁:讲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 创作实践:分为绘画和手工制作两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家乡桥梁。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桥的结构特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桥梁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特点的认知和表达。
3. 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技巧运用。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加深对桥梁的认识和感受。
2. 邀请桥梁设计师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桥梁的设计和建造。
3. 开展桥梁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桥梁作品。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品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教案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和塔》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家乡的桥》是在《家乡的桥和塔》的内容上分出的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放在认识桥的艺术特点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
改动的理由是:在一课时中有桥又的塔的教学内容太多,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把教材内容分为桥和塔各1课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一课一得。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能根据需要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用浓墨和淡墨,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3、引导学生体验桥的造型美。
教学重点:
1、了解各种桥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的造型美。
2、能灵活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浓墨和淡墨,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教学难点:
能根据需要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教学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件、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观察了解各种桥的结构和造型。
师:孩子们看到“桥”你会想到什么呢?每当看到桥老师就会想到毛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是啊,一座桥连接了两岸,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我们来欣赏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桥。
(1、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2、观看课件出示的图片,了解历代名桥,体会桥的不同结构。
小组交流感受,绘制简笔画体验桥的造型美。
3、师小结(分类范画)。
二、发展阶段
1、欣赏国画中的桥,(利用多媒体演示)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画了哪结构的桥?
(2)他们怎样用笔墨来表现桥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国画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一画呢?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利用国画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
大胆的想象、构思,配合周围景物自由地创造和添画桥。
(配乐)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
(1)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
请已经画好的小组,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
看一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
(小组推荐)
(2)全班欣赏和评价这些小组作品,评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6、师小结。
三、拓展
1、(多媒体出示家乡的桥),欣赏现代的桥。
2、课后观察,发挥想象,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立体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