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医学PPT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要点二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规范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 和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可以及时发 现并解决患者存在的营养问题,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要点三
促进学科发展
本次指南更新反映了肠外肠内营养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对推动相 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医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和临床技能水平。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 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3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 特殊人群肠外肠内营养治疗 • 指南实施与质量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肠外肠内营养发展现状
肠外肠内营养应用广泛
随着医学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 用。
02 03
更新内容概述
本次指南更新主要涉及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支 持途径选择、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重点强调了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肠内 营养的优先地位。
更新内容亮点
本次指南更新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明确了营养 风险筛查的时机和工具,细化了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提供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详细建议等。这些亮点使得指 南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营养风险筛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时发现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不良事件监测
建立不良事件监测机制,对肠外肠内营养 相关的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采
取改进措施。
营养效果评估

2024年度2024全新肠内营养ppt课件

2024年度2024全新肠内营养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
胃肠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不同 ,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024/3/23
6
营养需求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需求计算
通过NRS2002等评分工具对患者进行 营养风险筛查,确定是否存在营养不 良风险。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疾病状况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能 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 养素的需求量。
营养状况评估
通过人体测量学指标(如身高、体重 、BMI等)、生化指标(如白蛋白、 前白蛋白等)及临床表现等综合评估 患者的营养状况。
2024/3/23
7
PART 02
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特点
REPORTING
2024/3/23
8
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
01
02
03
04
氨基酸或多肽类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适合 消化功能受损的患者。
实施效果评估
患者营养状况改善,肠道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21
案例四:肿瘤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优化策略
患者情况介绍
营养优化策略
实施效果评估
肿瘤患者,即将进行手术治疗,伴有 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 。
在围术期给予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 ,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根据患者 的肿瘤类型、分期和手术方式,制定 个性化的肠内营养配方和给予途径。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教育和心理 支持,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依从性 和耐受性。
葡萄糖
提供能量来源,维持身体正常 代谢。
脂肪
提供必需脂肪酸,参与细胞构 成和代谢。
矿物质和维生素
补充日常所需,维持身体正常 生理功能。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感染并发症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易发生感 染,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肺 部感染等,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 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导管 留置时间等。
代谢并发症
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 等,危险因素包括营养液成分、 输注速度、患者代谢状况等。
胃肠道并发症
如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 危险因素包括营养液渗透压、输 注温度、速度、患者肠道功能等 。
预防措施建议
1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置管、更换敷料、连接输液装置等操作时,应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减少感染风险。
合理选择营养液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选择合适的营养 液成分和输注方式,避免代谢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与沟通,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肠外肠内营 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 意度。
THANKS
等肠外营养制剂。
营养支持方案调整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需密切关注 患者的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和 疾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 案,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03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原则与实 践
肠外营养支持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不足、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高代谢状态 等需要补充足够营养的患者。
3
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
根据患者肠道耐受情况,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 和温度,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方法探讨
感染并发症处理
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对 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代谢并发症处理
根据具体代谢异常情况,调整营养液成分和输注方式,如降低葡萄 糖浓度、补充电解质等。

肠内营养PPT课件

肠内营养PPT课件

管饲投给方式
管饲投给方式是指通过鼻胃管、鼻十 二指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等管道,将营 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胃肠道内的方式。
优点是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且 对胃肠道刺激小。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不全或无法进食的 患者,如昏迷、口腔疾病、食管狭窄 等。
缺点是需要特殊护理和固定管道,可 能引起感染、出血、堵塞等并发症。
详细描述
老年患者常常因为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肠道蠕动减慢等因素,导致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肠 内营养支持可以通过管饲或口服补充营养的方式,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 矿物质,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案例三:创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结词
创伤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和代谢紊乱,常 常出现高代谢状态和营养不良。早期肠 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创伤患者的营养状 况,促进创伤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血糖和电解质水平
监测患者的血糖和电解质水平,了解患者体 内代谢状况是否正常。
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
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评估患者 的重要脏器功能是否正常。
05
CATALOGUE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案例
案例一: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结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
01
腹泻
腹泻是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可能与营养液的渗透压、温度、速度等因
素有关。应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和输注速度,必要时使用止泻药进行治疗

02
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是肠内营养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胃排空障碍或意识障碍
的患者。应采取措施避免误吸,如抬高床头、控制输注速度等,同时密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03
营养支持剂量与调 整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耐受情况 ,确定营养支持的剂量和速度, 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03
肠外营养临床应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不足、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高代谢状态 等需要补充或加强营养的患者。
禁忌症
严重循环、呼吸功能衰竭,严重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肝功能 衰竭等。
团队职责
制定营养支持计划、监测营养支持效果、调 整营养支持方案等。
团队协作
团队成员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为患者提 供全面、个性化的营养支持。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制定
01
方案制定依据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营养状况 、饮食习惯等制定个体化营养支 持方案。
02
营养支持途径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肠外或肠内营 养支持途径,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
肠内营养途径选择
要点一
鼻胃/肠管
适用于短期(<4周)肠内营养支持,具有操作简便、经济 实用的优点。
要点二
胃造瘘/空肠造瘘
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鼻咽部刺激和肺部感染 风险。
肠内营养剂类型及特点
要素型
以氨基酸或多肽、葡萄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为主要成分,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适合消化功能受损的患者。
肠内营养制剂的发

随着营养学和医学的进步,肠内 营养制剂逐渐丰富,包括要素型 、整蛋白型、组件型等不同类型 的肠内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途径的多
样化
除了鼻胃/肠管途径外,胃造瘘、 空肠造瘘等手术途径也逐渐应用 于肠内营养支持。
国内外指南现状及对比
国外指南现状
欧美等国家已制定并更新了多版肠内肠外营养指南,内容涵盖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 途径、营养制剂选择等多个方面。

肠内营养完整ppt课件

肠内营养完整ppt课件
胃肠道出血处理
暂停肠内营养,给予止血药物治疗;严重出血时考虑手术 治疗。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在肠内
营养中的应用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01
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介绍肠内营养的定义、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基本概念,帮助
患者正确理解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2
肠内营养的操作流程
详细讲解肠内营养的操作步骤,包括营养液的配制、输注方式、输注速
01
02
03
鼻胃管插入方法
经鼻孔插入,通过食道进 入胃部,确认位置后固定 。
鼻肠管插入方法
在胃镜或X线引导下,将 导管经鼻孔、食道、胃幽 门插入十二指肠或空肠。
营养液输注方式
通过输液泵或重力滴注, 控制输注速度和总量。
胃造瘘/空肠造瘘途径实施方法
胃造瘘术
通过手术在腹壁与胃壁之 间建立通道,置入导管进 行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
提供全面的营养素,满 足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
的需要。
治疗作用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 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
经济效益
相对于肠外营养,肠内 营养费用较低,可减轻
患者的经济负担。
社会效益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
归社会。
02
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特点
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个性化肠内营养制剂的研发和应用:随着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未来 肠内营养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选择。
• 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态的深入研究:肠道微生态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未 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来改 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2024版肠内营养pptPPT课件

2024版肠内营养pptPPT课件

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提供营 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
分类
根据营养物质的给予途径,肠内营 养可分为口服和管饲两大类。其中, 管饲又可分为鼻胃/肠管、胃造瘘 和胃空肠造瘘等途径。
4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存在营养不良 或不能进食的患者,如手术后、创伤、 感染等患者。
14
口服补充途径
01
02
03
04
适应症
适用于能够经口进食但 摄入量不足的患者。
禁忌症
严重胃肠道疾病、吞咽 困难等。
操作步骤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 的肠内营养制剂,经口 服用。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制剂类型和 剂量;注意观察患者反 应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1/26
15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智能化肠内营养管理系统的建立: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化 的肠内营养管理系统,实现肠内营养制剂的自动配置、患者营养状况的实时监 测和并发症的预警等功能,提高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安全性。
• 拓展肠内营养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探索肠内营养在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 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制定针对性的肠内营养方案,改善这些人群的营养状况 和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ppt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特点 • 肠内营养实施方法与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 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
01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重要 性
2024/1/26

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ppt)

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ppt)
分泌。 研究发现,只要提供不低于总热量20 % 的肠内营养就可避免肠道屏障功
能的破坏与肠道的菌群易位。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平衡型
氨基酸型
疾病适用型
成分型
平衡型
肠内营养制剂
短肽型
疾病适用型
非成分型
整蛋白型
平衡型 疾病适用型
【中国国家处方集】,2009年版。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的特点
低脂的粉剂; 较少影响胰腺外分泌系统; 较少刺激消化液分泌; 无渣; 不需要消化液或极少消化液便可吸收利用。
蛋白质
脂肪
矿物质 维生素 水
肠粘膜屏障
机械屏障:肠粘膜上皮、肠道向下的推进作用和 肠粘膜表面的粘液;
化学屏障:指肠腔内的化学物质如胃酸、胰蛋白酶 及其它胰酶、胆盐、溶菌酶和IgA 等;
生物屏障:指肠道的正常菌群及其产物; 免疫屏障:包括肠粘膜分泌的IgA、肠道相关的
淋巴组织和Kuffer 细胞等。
特点 高血糖患者首选
瑞 整蛋白 能
瑞 整蛋白 先
1.3Kcal/ml 200ml/瓶
5.85g/100ml 酪蛋白
7.2g/100ml
10.4g/100ml 2.3g/
0.4g/ 350
植 物油 (MCT) 、 麦芽糖糊精、 100ml
100ml
鱼 油 , ω 3 膳食纤维
提供16%能
0.3g/100ml,
EN 适应证
3、不完全肠梗阻和胃排空障碍; 4、多发性创伤与骨折及重度烧伤患者; 5、肠道检查准备及手术前后营养补充; 6、肿瘤患者辅助放、化疗; 7、急性胰腺炎的恢复期与胰瘘; 8、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EN 适应证
9、 小儿吸收不良,低体重早产儿 (应用儿童或新生儿适用的肠内营养制剂)。 10、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因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标准:
胃肠道功能状 态决定肠内营 养配方的选择
SENT
对于胃肠道功能不
全的患者采用序贯
肠内营养治疗
15
制剂的选择
短肽和氨基酸为双 氮原分子形式,无 需消化,直接吸收。 适用于肠蠕动恢复 初期,消化道功能 减弱者
全营养制剂,含 6种膳食纤维, 能改善肠道结构 和功能,减少腹 泻和便秘,保护 肠道屏障作用
2分 比较大的腹部手术、中风、严 重肺炎、恶性血液肿瘤
3分 脑损伤、骨髓移植、ICU病人 (APACHE>10)
营养状况评分分+疾病严重程度分=总分
年龄大于等于70岁 +1分 = 总分
总分≥3分,需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14
营养治疗决策流程 ASPEN Guideline 2002
(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
1、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3,10(3):129-130. 2、KirbyDF,精品Te课r件an JC. Castrointest Endose Clin N 20
Am,1998,8(3):623-643.
肠内营养的时机 • 进入ICU患者24—48小时开始行肠内营养。
精品课件
21
肠内营养管道选择
精品课件
26
肠内营养确定导管方法
• 传统方法:1.抽吸胃内容物 2.听气过水声 3.PH值测定
类型 一次性胃管
鼻胃管 螺旋胃管
材质 硅胶 聚氨酯 聚氨酯
长度 125cm 110cm 145cm
管径 5.3mm 3.3mm 2.0mm
留置时间 7天 42天 42天
精品课件
22
标准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各种喂养管 +
肠内输液泵 + 泵管
精品课件
23
肠内营养输入途径
• 1.口服途径
• 2.经鼻置管:鼻胃管和螺旋型鼻肠营养管
维持肠黏膜细胞 的正常结构
肠内 营养
维持肠道固有菌 丛的正常生长
有助于肠道细胞 正常分泌IgA
精品课件张崇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13(12):1496-47.
肠内营养的选择指征
• 只要肠道功能存在 ,并且可以安全使用时 ,首选肠内营养支持途 径。
• 为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效果 ,EN 必须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需要时EN需和PN联合应用 。
39%
43%
严重 中等 轻度
Mc Whriter et al BMJ 1994
7
营养不良导致并发症与死亡率
30 – 35 % 恶液质导致死亡 危险 立即营养治疗
20 – 25 % 危险区 必须营养治疗
10 – 15 % 风险区 考虑人工营养治疗
0 – 10 % 安全区
8
营养不良的后果 (Effects of lt;20 ?
2 患者在过去3个月体重是否下降 ?
3 患者在过去1周内饭量减少了吗 ?
4 患者有严重疾病吗 ?
如果任一问题回答是, 则进入第二步 如果任一问题回答否, 每周复查一次

13
营养风险筛查的第二步
营养状况
0分 营养状况正常
疾病严重程度(营养需求增加程度)
0分 营养需求正常
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肠腔细菌、内毒素易位
外来侵害 (感染、休克、创伤等)
全身炎症应答综合征(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9
临床营养不良导致的后果
营养不良还可以导致:
并发症增多
康复期延长
住院期延长
死亡率增高
医疗费用增加
10
营养不良的后果 (Effects of Malnutrition)
问题不在 于是否需 要营养支 持,
而在于如
何进行营 养支持。
11
营养风险与筛查
营养风险(定义): 因疾病或手术、创伤造成的急性或潜在的营养状况受损,营养支持对这类 患者能带来更好的临床结局。
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 发现有风险的患者, 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12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的第一步
筛查项目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1
临床营养不良的类型
Marasmus-能量缺乏 Kwashiorkor-蛋白质缺乏 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PEM)--蛋白质能
量缺乏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微营养素缺乏
2
Marasmus-能量缺乏
体重/身高低 脂肪储存减少 肌肉组织萎缩 血浆蛋白正常
1分 轻度
2分 中度
3分 重度
3个月内体重丢失>5% 或前一周饮食正常需求的5075%
2个月内体重丢失>5% 或BMI 18.5-20.5+一般状况差 或前一周饮食正常的25-60%
1个月内体重丢失 >5% 或BMI<18.5 + 一般状况差 或前一周饮食正常的0-25%
1分 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慢性疾病 发生骨折、肿瘤、糖尿病、肝 硬化、血液透吸患者
整蛋白型的肠内 营养制剂,适用 于胃肠道恢复期
16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定义
肠内营养(EN):指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 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肠外营养(PN):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 为手术前后及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全 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PN)。 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 脉营养。
3
Kwashiorkor-蛋白质缺乏
内脏蛋白丢失 脂肪储存正常 低蛋白血症 水肿
4
蛋白质能量缺乏(PEM)
体重下降 虚弱 低蛋白血症 水肿
5
微营养素缺乏
维生素缺乏
水溶性、脂溶性
微量元素缺乏
6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营养不良发生率 (%)
50
40
30
20
27%
10
0
46%
45%

鼻十二指肠或鼻空肠营养管
• 3.剖腹胃/空肠造口途径
• 4.经皮内镜辅助胃/空肠造口途径
• ICU病人必需使用鼻肠管或者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除 非不能耐受经胃喂养。
精品课件
24
鼻肠管置管方法
• 1.盲视法 • 2.螺旋法 • 3.X线法 • 4.内镜法
精品课件
25
肠内营养置管深度
• 1.鼻胃管留置深度:55—65cm • 2.鼻肠管留置深度:105—110cm
17
肠内营养的重要作用
• 维持和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 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 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 • 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 • 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黎介精寿品,课中件 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3; 11(3):171-172. 18
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四屏障学说”
刺激胃酸及蛋 白酶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