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气体自测题
国开作业农科基础化学-第一章 自测练习48参考(含答案)

题目:在温度和体积恒定的容器中,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此时气体A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pA和VA。
如果在容器中再通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则pA和VA的变化是()。
选项A:pA和VA都增大选项B:pA增大,VA不变选项C:pA不变,VA增大选项D:pA不变,VA减小答案:pA不变,VA减小题目:在温度和体积V恒定的容器中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他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nA,pA,VA和nB,pB,VB。
容器中的总压力为p则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选项A:pVB=(nA+ nB)RT选项B:PBVB=nBRT选项C:pAV=nART选项D:pAVA=nART答案:pAV=nART题目:真实气体可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需满足的条件是()。
选项A:高温高压选项B:低温高压选项C:低温低压选项D:高温低压答案:高温低压题目:在273.15K、101.3kPa时,摩尔质量为153.82g·mol-1的CCl4,液体的蒸汽可近似看做理想气体,则该蒸汽的密度是()。
选项A:3.44g·L-1选项B:3.70g·L-1选项C:4.52g·L-1选项D:6.87g·L-1答案:6.87g·L-1题目:一理想气体混合物,含A、B、C、D四种气体各1mol。
在保持温度、压力不变条件下,向其中充入A0.1mo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A:气体B分压降低选项B:气体A分压降低选项C:气体D分压降低选项D:气体C分压降答案:气体A分压降低题目:混合气体的某组分,25℃时的含量为10%(体积),分压为101325Pa,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一倍后,其体积分数为原来的()倍。
选项A:2选项B:1选项C:0.25选项D:0.5答案:1题目:在16℃及100kPa条件下,1.0L某理想气体为2.5g,则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选项A:170选项B:6选项C:60选项D:17答案:60题目: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两种不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则这两种气体的()。
最新-初中化学第一章第1节练习题 精品

第一章空气氧第一节空气思考问题: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空气污染是怎么一回事?如何防止空气污染?思维训练:一、选择题1.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B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C )A.舍勒B.普利斯特里C.拉瓦锡D.道尔顿3.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空气中只含有氧气和氮气,故空气并不是单一的物质B.空气除了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外,没有其他重大意义C.空气中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但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是随着环境和气候影响常有变化的D.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4.下列因素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D )A.煤的燃烧B.石油的燃烧C.汽车尾气的排放D.植物的光合作用二、填空题1.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和,还有。
若将空气的成分按体积比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是。
1.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气体和杂质;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由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等。
2.粉尘;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3.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体积。
13.白烟;上升;白烟消失;大约5三、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镁带燃烧2.红磷燃烧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答:1.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2.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3. 铜绿−−→−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思维扩展:一、选择题1.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约是 ( D ) A . 1∶5 B . l ∶4 C . 5∶I D . 4∶1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B ) A . 红磷燃烧 B . 空气液化 C . 人的呼吸 D . 植物的光合作用3.若设法把1 L 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则余下气体的体积约为 ( B ) A . 0.21 L B . 0.79 L C . 0.03 L D . 0.94 L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 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后,余下的全部是氮气B . 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 稀有气体是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D . 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5.下列物质中属于影响长春地区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的是 ( BD )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粉尘 D . 二氧化硫二、填空题1.已知:白磷十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木炭十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根据这两个反应,要证实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选择 (填名称)来进行实验,原因是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及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及答案(北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A.一定沸腾B.一定不会沸腾C.一定蒸发D.都不可能2.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3.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0-4min该物质吸热,但状态不变B.相同时间内,固态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液态时吸收的热量C.该物质的沸点是80℃,cd段仍在吸热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过程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B.﹣10℃的酒精不能蒸发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就能沸腾D.炎热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先熔化、再汽化形成5.2019年1月8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最先进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泛非”在上海沪东造船厂正式交付,其装载的LNG可供60万户居民使用1年。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的熔点﹣182.5℃、沸点﹣161.5℃。
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A.﹣190℃B.﹣163℃C.﹣159℃D.0℃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B.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C.夏天,剥去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汽化D.“滴水成冰”的原因﹣﹣凝华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8.春夏季节,我省局部下雷雨时,偶尔夹有冰雹,冰雹落地后,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属于()A.熔化B.凝固C.蒸发D.液化9.夏季的清晨,南湖的湖面上常出现一层薄雾,这是由于湖水()A.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先汽化后凝华C.先汽化后凝固D.先汽化后液化二、填空题10.如图为浓度75%免洗酒精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消毒酒精喷到手上后,会很快变干,这是(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汽化和液化 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汽化和液化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用“干冰”来给食物保鲜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B. 水沸腾时烧水的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D. 医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给发高烧的病人降温,原因是酒精比热容较大2.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A. 端午节粽香飘﹣﹣﹣扩散现象B. 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惯性的利用C. 飞机获得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 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3.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 D.4.水的物态循环造就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下列景象中,因水蒸气液化形成是()A. 长长的冰凌B. 雪白的雾凇C. 丝绒般的霜D. 晶莹的露珠5.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棒,冰棒周围产生许多“白气”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凝华6.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 初冬的清晨,河面上飘着“白气”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7.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露水珠儿,它是通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 熔化B. 液化C. 凝华D. 蒸发8.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课本后的“纸锅烧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B. 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C.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D.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9.下列描述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 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C.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灯丝变细10.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 D.11.(2016•重庆)元宵节吃元宵有团圆美满之意,如图所示,下列与元宵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煮元宵时冒的腾腾热气是升华现象B. 油能把元宵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C. 蒸元宵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元宵的内能D. 露出馅的元宵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间有力的作用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1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线所示。
1第一章气体的性质自测版

1第一章气体的性质自测版第一章气体pVT 性质1.对于真实气体,当处于()条件时,其行为与理想接近。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低温高压2.某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 < 1,则表示该气体,()A.易被压缩B.难于压缩C.易液化D.难液化3.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是()A.沸腾温度b TB.临界温度c TC.玻义尔温度B TD.凝固点温度f T4.对比温度是其所处的温度T 与()比值。
A.玻义尔温度 B TB.临界温度c T C. 沸腾温度b T K5.对于临界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临界点处22()0,()0T T p p V V ??==??B.在临界点处,液体和蒸气具有相同的密度C.临界点所对应的温度是气体可以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D.在临界参数中,临界体积是最易精确测定的6.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A.各种分子间的作用力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B.所有分子都看作一个质点,它们具有相同的能量C.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D.处于临界温度以上的气体7.描述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有许多种,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A.当压力趋近于零时,都可还原成m pV RT =B.当温度越高时,都可还原成pV nRT =C.当压力趋于无穷大时,都可还原成pV nRT =D.当压力趋近于零时,都可还原成范德华方程2()()m m a p V b RT V +-=8.对应状态原理的正确描述应该是()A.各种气体处于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之下B.各种气体处于相同的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下具有近似相同的对比体积C.各种气体压缩因子都是1D.各种气体都处于临界温度以上9. 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A) 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B) 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D) 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10. 对于实际气体,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 不是任何实际气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液化(B) 处于相同对比状态的各种气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压缩因子(C) 对于实际气体, 范德华方程应用最广, 并不是因为它比其它状态方程更精确(D) 临界温度越高的实际气体越不易液化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明了气体的p、V、T、n、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与气体种类无关。
普通化学第一章自测题

普通化学第一章自测题补充第一章自测题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对或错,如果是错的,请用简单语句纠正)1、理想气体是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的气体。
(T )2、相是指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均匀一致的宏观的分子聚集体。
( T )3、超临界状态物质是具有液体性质的气体。
( F )4、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一定小于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 F )5、水在0oC以下没有气相存在。
( F )6、具有凸液面的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一定高于凹液面的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F )二、简答题1、简述饱和蒸气压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概念:与液体(或固体)平衡共存的蒸气的压力。
影响因素:物质的本性和温度。
2、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
温度越低,饱和水蒸气压也越低,如果降低空气的温度,就能使空气中原来饱和的水蒸气变成过饱和,空气中存在的尘埃成了水蒸气的凝聚中心,水蒸气凝结成微小的水滴,从而形成了云,如果云层中的温度低于0℃,则主要存在的是许多的小冰晶,也有低于0℃的过冷小水滴,用人为的方法促使云层降水(雨、雪)称为人工降水。
3、液体暴沸的原理及避免的方法。
原理:纯净的液体缺少汽化核心,加热超过沸点仍不沸腾的热滞后现象——加一点杂质后(本质是带入了微小气泡),沸腾滞后被打破,产生沸腾。
液体中的气泡在沸腾过程中起着汽化核的作用,当液体中缺少气泡时,即使温度达到并超过了沸点,也不会沸腾,形成了过热液体。
过热液体是不稳定的,如果过热液体的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则会形成剧烈的沸腾,并伴有爆裂声,这种现象叫暴沸.方法:加入沸石三、计算题1、一敞口烧瓶在280 K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多少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瓶外?2、在300 K和101325 Pa时,加热一敞口细径瓶到500 K,然后封闭其细径口,再冷却至300 K。
求这时瓶内气体的压强。
3、已知乙醚的蒸发热为25900 J/mol,它在293K时的饱和蒸气压为75800 Pa, 试求在308 K 时乙醚的饱和蒸气压。
《空 气》练习题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
下列步骤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用燃烧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火柴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人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④冷却到室温⑤打开弹簧夹,水压入集气瓶中,并接近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⑦⑥②⑤④③① B.⑦⑥③②⑤①④C.⑦⑥①③④⑤② D.⑦⑥①③②④⑤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雪碧饮料 C.河水 D.洁净的空气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的铁钉、海水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6.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7.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C.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D.焚烧麦秆产生的烟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9.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B.灯泡中充氮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D.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10.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含量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休11.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12.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物理化学》第一章气体复习题.doc.docx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表明了气体的p、V、T、n、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与气体种类无关。
该方程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气体定律,这三个气体定律是( C)A 、波义尔定律、盖一吕萨克定律和分压定律B、波义尔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分体积定律C、阿伏加德罗定律、盖一吕萨克定律和波义尔定律D、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和波义尔定律2、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 B 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的分A A。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问P A 和A 的变化为:,分体积是 V C,V 是 P(C)A、P A和V A都变人B、P A和V A都变小C P A不变,V A变小D、P A变小, V A不变3、在温度 T、容积 V 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 A 和 B 两种理想气体,它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n A P A¥和1^ P B V B,容器中的总压为 P。
试判断&列公式屮哪个是正确的( A )A 、P A V= n A RTB、P A V= ( n A +n B)RT C、P A VA = n A RT D、P B V B= n B RT4、真实气体在如下哪个条件下,可以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C )A 、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5、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B )A 、压力大于P cB、温度低于T cC、体积等于v c D、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6. 在 273 K,101.325 kPa时,CC14(1)的蒸气可以近似看作为理想气体。
已知CC14(1)的摩尔质量为isig.mor1的,则在该条件下,CC14(1)气体的密度为(A )A 、6.87 g.dm-3B、dm-3C、6.42 g.dm'D、3.44 g dm-34.52 g.37、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 D ) A 、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屮B、各种分子间的作用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C、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并且它们具有相等的能量D、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无体积8、理想气体的液化行为是:( A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气体自测题
1. 在温度恒定为25℃,体积恒定为25 dm 3的容器中,含有0.65 mol 的理想气体A , 0.35 mol
的理想气体B ;若向容器中再加人0.4 mol 的理想气体D , 则B 的分压力B p ( ),
分体积*
B V (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2. 由A(g )和B(g )形成的理想气体混合系统,总压p =p A +p B ,体积V =*A V +*
B V ,n =n A +
n B 下列各式中,只有式( )是正确的。
(A) *B B B p V n RT =;(B) *A pV nRT =;(C) B B p V n RT =;(D) *
A A A p V n RT =。
3. (1)在一定的T ,p 下(假设高于波义耳温度T B ):
V m (真实气体)( )V m (理想气体)
(2)在n ,T ,V 皆为定值的条件下:
p (范德华气体)( )p (理想气体)
(3)在临界状态下,范德华气体的压缩因子
c Z ( )1
(A)>;(B)=;(C)<;(D)不能确定。
4. 已知A(g )和B(g )的临界温度之间的关系为:c c (A)(B)T T >;临界压力之间的关系为:
c c (A)(B)p p <。
则A ,B 气体的范德华常数a 和b 之间的关系必然是:a (A)( )a (B);
b (A)( )b (B)。
(A)>;(B)<;(C)=;(D)不能确定。
5.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有足够多的某纯液态物质,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皆存在气(g )、
液(l )两相平衡。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 变大,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V m
(1) ( );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V m (g )( );m m m =()()V V g V l ∆-( )。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一定变化规律。
6. 在t =-50℃,V =40 dm 3的钢瓶内纯H 2的压力p =12.16 × 106 Pa 。
此时钢瓶内H 2的相态必然是( )。
(A)气态;(B)液态;(C)固态;(D)无法确定。
7. 在温度恒定为373.15 K ,体积为2.0 dm 3的容器中含有0.035 mol 的水蒸气H 2O(g )。
若向
上述容器中再加人0. 025 mol 的水H 2O(1)。
则容器中的H 2O 必然是( )。
(A)液态;(B)气态;(C)气-液两相平衡;(D)无法确定其相态。
8. 当真实气体的温度T 与其波义耳温度T B 为:
(1)B T T <时,m 0{()/}lim T
p pV p →∂∂( ),
(2)B T T =时,
m
{()/}lim T
p pV
p →∂∂( ),
(3)B T T >时,m 0{()/}lim T p pV p →∂∂( )。
(A)>0;(B)<0;(C)=0;(D)不能确定。
9. 某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 <1,则表示该气体( )。
(A)易被压缩;(B)难被压缩;(C)易液化;(D)难液化。
10. 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 压力是宏观量。
(B) 压力是体系微观粒子一种运动行为的统计平均值。
(C) 压力是体系微观粒子碰撞器壁时动量改变量的量度。
(D) 压力是体系微观粒子相互碰撞时动能改变量的量度。
11. 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 体系的状态即是平衡态。
(B) 状态方程式即体系状态函数之间的关系式 (C) 体系的状态与状态图上实点一一对应。
(D) 体系的状态即是流动体系稳定态。
12. 气体常数R 具有什么量纲?
(A) 能量⋅温度-1⋅摩尔-1 (B) 能量⋅温度-1⋅摩尔-1 (C) 能量⋅温度⋅摩尔-1
(D) 动量⋅温度-1⋅摩尔-1
13. 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气体的粘滞系数η
(A) 与气体分子的质量成正比
(B) 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在成正比
(C) 与气体分子的有效直径成反比 (D) 与平均自由程度成正比
14. 两个气球中分装有O 2和N 2O 气体,温度和密度都相等。
已测得O 2气球中的压力N 2O
气球中压力的1.3754倍,试求N 2O 的分子量。
(A)
24
O N 2=M (B)
34
O N 2=M (C)
44
O N 2=M (D)
54
O N 2=M
15. 煅烧150t 石灰石,在15℃和94.6kPa 下可得CO 2多少升?
(A) 3.0⨯107 L
(B) 2.5⨯106 L
(C) 3.0⨯108 L
(D) 4.5⨯105 L
16. 一容器的容积为V 1=162.4m 3,内有空气,其压力为p 1=94.6kPa ,温度为t 1=15.5℃。
当把
容器加热到某一温度t x ,里面的空气就逸出,逸出的气体在t 2=14℃, p 2=93.0kPa 时占据体积V 2=114.3m 3,问t x =? (A) 765℃
(B) 675℃
(C) 576℃
(D) 567℃
17. 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8.96,试问15℃、1.01⨯102kPa 时的空气密度为多大?
(A) ρ=1.23⨯10-3g ⋅ml -1 (B) ρ=2.13⨯10-3g ⋅ml -1 (C) ρ=3.21⨯10-4g ⋅ml -1
(D) ρ=2.31⨯10-2g ⋅ml -1
18. 空气组成的体积分数为:N 2 78%,O 2 21%,Ar 1%。
试求在20℃和98.6kPa 下空气的密度。
(A) 0.87g ⋅L -1
(B) 1.17g ⋅L -1
(C) 1.23g ⋅L -1
(D) 0. 7g ⋅L -1
19. 用130℃的水蒸气(饱和压力273.5kPa )与1200℃的焦炭反应生成水煤气C(cr )+H 2O(g )=CO(g )+H 2(g )
如果通入的水蒸气反应掉70%,问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组分CO 的分压为多少? (设总压保持273.5kPa 不变) (A) 72.9kPa
(B) 112.4kPa
(C) 234.0kPa
(D) 174.2kPa
20. 气体常数R 的值可以用下述三种方法求得,其中哪一种方法最不准确?
(A) 低压高温下的实际气体作pV m ~p 图外推至p =0时的pV m 值计算而得;
(B) 范德华气体的对比状态方程
c 278bT a
R =
计算而得;
(C) 用R=kN 0计算而得。
N 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k 为玻尔兹曼常数。
21. 用范德华体方程计算出的玻意耳温度为下述哪一个值?
(A)
ab R T =
B
(B)
Ra b T =
B
(C)
Rb a T =
B (D) b Ra
T =
B
22. 物质临界点的性质与什么有关?
(A) 与外界温度有关 (B) 与外界压力有关
(C) 与外界物质有关
(D) 是物质本身的特性
23. 范德华气体方程式中的常数a 与b 应取何值?
(A) 都大于零 (B) 都小于零
(C) a 大于零,b 小于零
(D) a 小于零,b 大于
零
24. 气态物质全部变为液态需经何种状态?
(A) 必须经过气-液二相平衡的共存状态 (B) 不一定要经过气-液二相平衡的共存状态 (C) 不可能经过气. 液二相平衡的共存状态
25. 在向自行车胎打气时,充入车胎的气体温度应如何变化?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26. 两瓶理想气体,如果它们的分子平均平动能相同,而它们的密度不同,则它们的压力之间有何关系?
(A) 相同
(B) 不相同
(C) 不一定相同
27. 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
(A) 增加压力一定有利于液体变为固体
(B) 增加压力一定不利于液体变为固体
(C) 增加压力不一定有利于液体变为固体
28. 下列对某物质临界点性质的描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A) 液相摩尔体积与气体摩尔体积相等(B) 液相与气相的相界面消失
(C) 气化热为零(D) 气、液、固三相共存
29. 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 理想气体方程式中的压力p是状态函数(B) 范德华气体方程式中的压力p是状态函数
(C) 压缩因子气体方程式中的压力p是状态函数(D) 外压是状态函数
30. 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道尔顿分压定律指出,混合理想气体的总压力是各气体分压之和,
∑
=
i
i
p
p
总
即
压力具有加合性,故压力是广度因素。
(B) 平衡时,体系内各处的压力为同一值,故体系的压力无加合性,是强度因素。
第一章自测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