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RK信号传导通路

合集下载

粘附斑激酶(FAK)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粘附斑激酶(FAK)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目前已克隆到人、大鼠、小鼠、牛、鸡、非洲爪蟾 和虾等物种的FAK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 列的同源性在90%一99%之间,高度的保守性间接
收稿日期:2009-08.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19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730648) 作者简介:李树裕(1988.),男,本科.动物学专业;E-mail:lishuyu86@126.corn 通讯作者:王志钢(1962一),男,教授。研究方向: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E-mail:Iswzg@imu.edu.cn
关键词: 粘附斑激酶发育 肿瘤 信号通路
Progress in Focal Adhesio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Li Shuyu Wang Zhigan Mongolia University,The Key Laboratory of Mammal Reproductive Biology
B亚基的胞内部分与其结合,进而通过Src、P13K等 通路将胞外基质的信号导入胞内,引发某些基因的 表达、肌动蛋白的聚合、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中段 的激酶结构域(PTK)是FAK激活下游通路的区域, 因此FAK也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类(PTKs)。人 FAK含有6个可以被磷酸化的酪氨酸,分别为
Tyr397、Tyr407、Tyr576、Tyr577、Tyr86 1和Tyr925, 其中Tyr397为主要的磷酸化部位。Tyr397磷酸化 后,可以与Src的SH2结构域结合,激活下游通路。 Tyr576和Tyr577是两个加强激酶活性的氨基 酸”’6 o,它们的磷酸化对于FAK的活性至关重要。
尽管各物种间FAK的氨基酸组成具有差别,但 都具有4个主要的结构域。以人为例,FAK基因编 码的这条多肽链可以分为4个主要结构域(图1)。 其中N.端的约370个氨基酸为FERM(4.1一ezfin—ra— dixin.moesin)结构域,它是整合素和生长因子受体 的作用位点。当粘着信号将整合素激活后,整合素

FAK_ERK信号转导通路在FRNK抑制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FAK_ERK信号转导通路在FRNK抑制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申建刚, 主治医师, 2006年河北医科大学硕士, 主要从事肝病和 胃肠道疾病的研究.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C2008001133 河北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 No. 2003055
作者������ 贡献分布: 此课题由张晓岚与申建刚设计; 研究过程由申建 刚、魏娟及霍晓霞操作完成; 研究所用新试剂及分析工具由桑 荣霞与安君艳提供; 数据分析由申建刚与安君艳完成; 本论文写 作由申建刚与张晓岚完成. 通����� 讯���� 作者�� : 张晓岚, 教授,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河北医科大 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xiaolanzh@ 收稿日期�� : ������������� 2009-03-02 修回���� ������ 日期�� : ���������� 2009-03-26 接受���� 日期�� : ������������� 2009-03-30 �������� 在线出版日期�� : ���������� 2009-05-18
plasmid mediated by cationic liposome was transfected into HSCs in vitro . HSCs collagen synthesis capability was examined using 3H-Pro incorporation assay.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FRNK, FAK, p-FAK (Tyr397) and ERK in HSCs were determined using Western blot and RT-PCR,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FRNK was enhanced after FRNK had been transiently transfected into HSCs in vitro . Compared with the non-FRNK plasmid group, the collagen synthesis in the FRNK plasmi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498.17 ± 73.20 vs 748.33 ± 61.30, P < 0.01). After exposure of HSCs to FRNK plasmid, 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p-FAK, ERK1 and p-ERK were dramatical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non-FRNK plasmid group; on the contrar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FAK, ERK1 and p-ERK in FN group were increased. CONCLUSION: After FRNK were transfected successfully into HSCs using lipofectamine, the collagen synthesis in HSCs is inhibited. FAKERK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may be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FRK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FRK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FRK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金戈;石琼;张道为;王军;蔡畅;宋旭;周秀萍;于如同【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FRK regulating glioma cells proliferation through inhibiting ERK signaling pathway .Methods FRK plasmid was transfected into U 251 cells by PolyJetTM.Western blot(WB) 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efficiency of FRK over-expression and P-ERK, ERK protein levels, and EDU incorporation assay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RK over-expression on glioma U251 cells proliferation.After treatment with ERK inhibitor PD98059, the protein level of FRK , P-ERK and ERK was tested by WB , and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glioma U251 cells was examined by EDU incorporation assay .Results WB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K plasmid was transfected into glioma U 251 cells successfully , FRK over-expression decreased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glioma U251 cells.And FRK over-expression decreased the protein level of P-ERK, but had no effect on the protein level of ERK .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 the phosphorylation of ERK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D 98059 treatment group , but the protein level of FRK had no change.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U251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ERK inhibitor PD98059.Conclusion FRK may regul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glioma U251 cells via inhibiting ERK pathway .%目的研究FRK是否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方法应用PolyJetTM将FRK质粒转染入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Western blot(WB)检测转染效率及P-ERK、ERK蛋白水平的变化,EDU实验观察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用ERK抑制剂PD98059处理U251细胞,WB检测细胞中FRK、P-ERK、ERK的蛋白水平,EDU实验检测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WB检测显示FRK质粒转染成功,过表达FRK使U25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过表达FRK降低了P-ERK的蛋白水平,但对ERK总蛋白水平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ERK抑制剂PD98059组P-ERK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但对FRK的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ERK抑制剂PD98059处理后,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FRK可以通过抑制ERK的活性,从而降低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13)006【总页数】4页(P428-431)【关键词】脑胶质瘤;增殖;FRK;ERK【作者】金戈;石琼;张道为;王军;蔡畅;宋旭;周秀萍;于如同【作者单位】221000 徐州,徐州医学院研究生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所;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学院研究生院;221000 徐州,徐州医学院研究生院;221000 徐州,徐州医学院研究生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所;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所;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于其增殖较快,复发率高,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很难彻底治愈。

FAK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FAK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FAK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周晓霞崔潇付贺飞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7期【摘要】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多种信号途径,与细胞生存、细胞周期调控、黏附、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等相关[1]。

FAK在许多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强,包括肺癌、鳞状细胞喉癌、侵袭性结肠癌和乳腺癌、卵巢癌、转移性前列腺癌和恶性黑素瘤等,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恶性肿瘤1FAK的结构及其基因定位FA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与酪氨酸激酶2(proline2richtyrosinekinase2,PYK2)及细胞黏着激酶β(cellularadhesionkinaseβ,CAKβ)组成FAK家族[2]。

FAK基因定位于人8q24,FAK蛋白由102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125kD,含有3个功能区:带有FERM区的氨基端(N端)、由富含Pro区和黏着斑定位区(focaladhesiontargeting,FAT)组成的羧基端(C端)和激酶区。

2FAK的表达及信号转导机制FAK基因的564到+47碱基区是其高表达所必须的[3],FAK基因5′端GC富集区有转录因子结合区,包含NFκB和P53结合位点。

磷酸化是FAK激活的重要方式。

FAK的激活还依赖整合素β胞质区及细胞骨架的完整性[4]。

通过N端区靶定的生长因子受体GFRs、C端区的介导黏附的整合素家族介导信号通路。

通过与PI3K的p85亚基结合和磷酸化,形成磷脂类PIP2/3和活化的PKB,从而介导生存信号通路。

FAK结合Grb2使Tyr925磷酸化致使Grb2/Sos/Ras/ERK 通路激活,从而调节增殖和迁移。

与p130CAS相互作用结合到C端Pro富含区域从而介导移动。

3FAK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AFK与多个信号通道蛋白有联系,如Src家族的蛋白激酶,p130cas,Shc,Grb2以及磷脂酰肌3激酶等。

ERK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_赵明哲

ERK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_赵明哲

第29卷第1期2009年2月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h t t p ://w w w .g j b l .n e t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P a t h o l o g y a n d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V o l .29 N o .1F e b . 2009收稿日期:2008-11-05 修回日期:2008-12-22作者简介:赵明哲,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和质谱技术的研究。

通讯作者:姜勇,E -m a i l :y j i a n g @f i m m u .c o 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828,30670829,30572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U 0632004)。

 T h i s w o r k w a s s u p p o r t e d b y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30670828,30670829,30572151)a n dJ o i n t F u n do f N S F Cw i t ht h e 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U 0632004).E R K 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赵明哲1,2,刘靖华2,李玉花1,姜勇2(1.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哈尔滨150040;2.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515)[摘要] 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 R K )是发现的第1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 A P K ),它调控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

FAK在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FAK在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FAK在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摘要】在细胞内部,当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受到细胞外刺激时,即被激活而发生磷酸化,磷酸化的FAK激活下游的因子而改变细胞行为。

FAK是细胞内部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它在信号从表面受体转导至细胞核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样, FAK与细胞内多种分子相互作用,进而参与了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如细胞的扩散、迁移、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的存活,在法医学上研究FAK也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黏着斑激酶;损伤;时间推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的一种,主要分布在胞浆中,起着介导细胞黏附、迁移、生存及细胞周期调控等重要作用。

FAK与其他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特点是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FAK在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1 FAK的生物学特点1.1 FAK的结构FAK也称pp125FAK, 1992年由Hank等从v-src转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克隆鉴定出来,因与细胞粘附关系密切,故命名为黏着斑激酶(FAK)。

Pyk2 ( Protein-rich tyrosine kinase 2)是一种富含脯氨酸的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2,又称细胞粘附激酶β(CAKβ);相关粘着斑酪氨酸激酶(RAFTK);Ca2+依赖性酪氨酸激酶(CADTK)或粘着斑激酶2(FAK2),是FAK 家族的新成员,分子量为116kD。

FAK可分为三个功能区:N-端区、激酶区和C-端区。

其中C-端区的第856-1012位氨基酸构成黏着斑的定位区(focal adhesion targeting, FAT)是FAK结合到黏着斑(FAP)上必要的序列[1]。

FAK有6个可磷酸化的酪氨酸位点,即Tyr397、Tyr407、Tyr576、Tyr577、Tyr861、Tyr925。

FAK概述及在肿瘤中的作用

FAK概述及在肿瘤中的作用

FAK概述及在肿瘤中的作用摘要:肿瘤的扩散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肿瘤细胞的侵袭性生长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有多种生物化学因子参与其中。

肿瘤细胞必须黏附于细胞外基质,通过促进依赖于PTK激酶活性的细胞外基质信号转导,进而影响细胞的黏附、运动与迁移。

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因此在理论上阻断FAK的表达就有可能干扰细胞外基质对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的调控,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FAK;肿瘤;概述;作用1.FAK的结构FAK是一种非受体的酪氨酸激酶。

人FAK基因位于8q24。

FAK结构非常特殊,由激酶区及N端FERM(protein 4.1-ezrin-radixin-moesin)和C端3个功能区组成,体外实验表明,FERM区为整合素胞质区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部位,并且FERM区可与FAK激酶区相互作用,抑制FAK活性,当FAK受外界刺激活化时,这种分子内的相互抑制作用则被解除[1]。

在FAK的羧基末端的150个氨基酸中包含一个粘着斑定位序列(focal adhesion targeting sequence,FAT),能将粘着斑和FAK结合起来。

激酶区是指390~650位氨基酸残基区域,FAK被激活时表现为磷酸化,FAK中磷酸化氨基酸作为与含-SH2结构域蛋白相结合的位点,已知FAK有6个可以被磷酸化的酪氨基位点:Tyr397、Tyr407、Tyr576、Tyr577和Tyr861、Tyr925。

Tyr397是主要的自主磷酸化位点,位于激酶区上游。

2.FAK的功能FAK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信号转导的重要胞内分子,与肿瘤细胞生存、增殖、凋亡、迁移及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2]。

(1)调节细胞发育阻止细胞凋亡FAK基因敲除小鼠有早期胚胎致死性突变[3],未形成发育完全的血管和心脏,部分缺少背主动脉,脐肠系膜动脉也未形成[4]。

erk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

erk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

erk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
ER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对细胞的生长、
增殖、分化和存活起着关键作用。

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可以通过一
系列的信号传导调控机制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ERK信号通路的激活通常是由细胞外的生长因子或其他刺激物
质引发的。

当这些刺激物质结合到细胞膜上的受体时,会触发一系
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最终导致ERK的激活。

这种激活过程通常涉及
到多个蛋白激酶和磷酸化酶的参与,最终导致ERK的磷酸化和激活。

一旦ERK被激活,它会进入细胞核并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从
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这些基因可能涉及到细胞周期调控、增殖、细
胞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此外,ERK信号通路还可以通过调控细
胞的线粒体功能、细胞骨架和细胞间连接等方式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ER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癌症、炎症性疾病等。

因此,对ERK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进行
深入研究,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总之,ERK信号通路作为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其信号转导调控机制对细胞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发生的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酸苯乙酯靶向调控人结肠癌HT-29细胞FAK-ERK信号通路的研究梁路昌1唐志晗1 李珍发2万剑2薛文1王军1涂宏2何葵2*(1.南华大学湖南衡阳421001;2.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421001)[摘要]目的: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对结肠癌HT-29细胞FAK-ERK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寻找其作用靶点,试图阐明CAPE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用不同浓度CAPE处理HT-29细胞,利用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应用Western-blot法分析不同浓度CAPE对HT-29细胞中FAK、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Hoechst33258染色发现CAPE作用后凋亡细胞数量增加。

流式细胞仪细胞凋亡率分析显示,0、2.5、5.0、7.5、10μg/ml处理HT-29 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上升,呈剂量依赖性。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0-10)μg/ml范围内不同浓度CAPE作用于HT-29细胞24h后,FAK、ERK蛋白表达随CAPE浓度的增加而下调。

结论:CAPE可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PE 抑制FA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关键词] 咖啡酸苯乙酯;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凋亡;黏着斑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免疫蛋白印迹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induces growth arrest and apoptosis of HT-29 colon cancer cells by inhibition FAK /ERK signal transductionpathwayLIANG Lu-chang1,TANG Zhi-han1, LI Zhen-fa2, WAN Jian2, XUE Wen1, WANG Jun1, TU Hong2, HEKui 2*(1.Nan-hua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1,China;2.The Central Hospital of Hengyang,Hengyang 421001)[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CAPE) on expression of the related proteins in FAK-ERK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 line HT-29, to find out the targets CAPE targeted and to elucidate furtherly the anti-tumor mechanism of CAPE. Methods: The cells of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 line HT-29 were treated with CAP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Flow cytometry(FCM)and Hoechst33258 staining were used to detect apoptosis.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was used toevaluate the protein level of FAK-ERK in HT-29 cell treated by CAPE. Results: Hoechst33258 staining showed that apoptosis cells in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APE; The results of FCM analysis showed that cell apoptosis rate increased after exposed to CAPE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0, 2.5, 5.0, 7.5 and 10μg/ml ) after 24 h.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FAK-ERK protein in HT-29 cells was down-regul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APE concentrations from 0 to10 μg/ml. Conclusions: CAPE can induces the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 line HT-29 apoptosis. The mechanism of the role of CAPE may be suppress FAK-ERK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ctivation.[Key words] 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colorectal cell HT-29; Cell apoptosis; Focal adhesion kinas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western-blot[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课题项目(S2009F1023)[作者简介] 梁路昌(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肠癌的预防和治疗*通讯作者:何葵,博士,主任医师,E-mail: hekui@CAPE是一种酚类抗氧化剂,是存在于蜂胶中的一种主要活性组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以及抗氧化等作用[1]。

研究发现,CAPE能诱导白血病、胆管癌、大肠癌细胞、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凋亡[2-6]。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CAPE能抑制HT-2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7]。

但是,CAPE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复杂。

近年研究发现,FAK-ER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生存、迁移、凋亡和恶变等多种生物学反应,此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8-11]。

CAPE是否通过调节细胞内FAK-ERK信号转导通路来诱导结肠癌的增殖、凋亡尚不清楚。

因此,我们用不同浓度的CAPE处理HT-29细胞,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并观察HT-29细胞内的FAK和ERK的蛋白表达变化情况,试图探讨CAPE抑制HT-29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细胞来源与细胞培养HT-29细胞系购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细胞中心,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RPMI 1640 培养基,置37℃ 5%CO2培养箱中贴壁培养,隔日换液,待细胞75%融合时,按1:2或1:3传代1次,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

1.1.2 药品与试剂CAPE为ALEXIS公司产品;RPMI1640培养基为GIBCO公司产品;胎牛血清为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公司产品,细胞胰酶消化液、DMSO购自天津灏洋生物公司;Hoechst33258染色试剂盒、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SDS-PAGE凝胶配制试剂盒、Western印迹及IP细胞裂解液、PMSF、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BeyoECL Plus (超敏ECL化学发光试剂盒)为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PVDF膜、FAK、ERK(均为鼠抗人)为MILLIPORE公司产品;鼠抗人β-Actin一抗购自Auragene公司,HRP标记的羊抗小鼠二抗为Jackson公司产品。

1.2 方法1.2.1 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Hoechst33258染色观察HT-29 细胞凋亡核形态学变化。

取对数生长期HT-29细胞以1×105个/ml接种于六孔板中进行细胞爬片。

培养24h后,实验组加入CAPE(10μg/ml),对照组加相同体积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

弃上清,PBS漂洗2次,每次3min,加入固定液0.5 ml,4℃固定10 min,弃固定液,PBS 洗2次,每次3min,滴加Hoechst33258工作液0.5ml,室温染色10min,PBS洗2次,滴一滴抗荧光淬灭封片液于6孔板板中的盖玻片上,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1.2.2 细胞凋亡率分析取对数生长期的HT-29以1×106个/瓶板接种于75ml培养瓶培养,24h后吸除原培养液,加入不同浓度的CAPE;培养液中不加药物(加相同浓度的DMSO)的为对照组,继续培养24h后分别收集细胞,1000r/min,4℃离心5min后,冷PBS重悬,离心,弃上清,再次重悬离心,加5μl Annexin-V-FITC溶液和2.5μl PI到100μl细胞悬浮液中,混匀后避光反应10min,加150μl样品稀释液到样品中,混匀后上机检测。

1.2.3 Western印迹检测各蛋白表达将HT-29细胞经浓度分别为2.5、5.0、7.5、10μg/ml 的CAPE处理后,继续培养24h后收集细胞,常规提取细胞总蛋白。

取等量蛋白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分离胶浓度为8%和10%,积层胶浓度为5% )。

电泳后转移至PVDF膜,5%脱脂奶粉封闭4h后,加入一抗FAK(1:1000)、ERK(1:500),4℃孵育过夜,洗膜后加入HRP标记的羊抗小鼠二抗(1:2000),室温下摇床孵育2h。

以ECL试剂盒显色。

X 光片感光,显影。

ImagerJ软件分析条带灰度值。

1.3 统计学处理x s表示。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本实验数据以方差分析(One Way ANOV A),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对照组中细胞形态饱满,细胞DNA 分布相对均匀,核无固缩,呈现体积较大的,均匀蓝色荧光,核形态规则,为圆形或椭圆形(图1A );10μg/ml CAPE 处理细胞24 h 后,细胞体积变小,凋亡细胞核浓聚呈斑块状聚集致密浓染,胞内可见致密的亮蓝色强荧光(图1B )。

2.3 CAPE 对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对照组自然凋亡率为3.5 ± 0.4%,5.0、7.5、10μg/ml CAPE 作用HT-29细胞24h 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0.4 ± 0.6%、13.8 ± 0.9%、19.8 ± 1.1%,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