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合集下载

妇幼保健院关于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调整四大部业务科室设置的通知

妇幼保健院关于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调整四大部业务科室设置的通知

妇幼保健院关于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调整四大部业务科室设置的通知各科室∶为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更好地适应全市人民群众妇幼健康需求,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2015)54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的通知》(国卫妇幼〔2015)59号)和《妇幼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妇幼妇卫便函[2016]113号)文件精神,在《**市妇幼保健院关于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整合临床保健资源完善业务部门设置的通知》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对四大部业务科室进行调整,具体设置如下:一、孕产保健部(—)管理设置部长1人;副部长1人;(二)科室设置1.孕产群体保健科2.婚前保健科3.孕前保健科4.孕期保健科5.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科6.产科7.孕产妇重症监护室8.产后保健科9.孕妇学校二、儿童保健部(—)管理设置部长1人;副部长1人;(三)科室设置1.儿童群体保健科2.新生儿疾病筛查科3.儿童生长发育科4.儿童营养与喂养科5.儿童心理卫生科6.儿童眼保健科7.儿童口腔保健科8.儿童耳鼻喉保健科9.高危儿管理科10.儿童康复科11.儿一科12.儿二科13.新生儿科14.中医儿科三、妇女保健部(一)管理设置部长1人;副部长1人;(二)科室设置1.妇女群体保健科2.青春期保健科3.更老年期保健科4.乳腺保健科5.妇科6. 中医妇科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一)管理设置部长1人;副部长1人;(二)科室设置1. 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科2. 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科3. 计划生育手术科4. 男性生殖健康科5. 避孕药具管理科现有各科室主任凡适宜相应岗位者,直接任命为以上"四大部"科室负责人,暂未确定的相关负责人,将组织竞争上岗。

**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3月1日。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一、孕产保健部1、婚前保健科提供婚前医学检查服务,包括一般体格检查、生殖系统检查、遗传病筛查等。

进行婚前卫生指导和咨询,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提高新婚夫妇的健康意识。

2、孕早期保健科为怀孕 13 周以内的孕妇建立保健手册,进行初次产前检查。

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筛查高危妊娠因素,如既往病史、家族遗传史等。

3、孕中期保健科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为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唐筛、糖耐量试验等。

监测孕妇的体重、血压、宫高、腹围等指标,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4、孕晚期保健科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护。

指导孕妇做好分娩准备,包括心理调适、物品准备等。

5、产前诊断中心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脐血穿刺等。

提供遗传咨询服务,帮助孕妇和家属做出合理的生育决策。

6、产后保健科为产妇进行产后 42 天检查,评估身体恢复情况。

提供产后康复指导,包括盆底肌修复、形体恢复等。

二、儿童保健部1、新生儿保健科负责新生儿出生后的首次体检,包括阿氏评分、体格检查等。

对高危新生儿进行监护和管理,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

2、儿童生长发育科定期为儿童进行体检,监测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

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提供合理的喂养建议。

3、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科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进行评估,如智力测试、注意力测试等。

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症、多动症等。

4、儿童口腔保健科为儿童提供口腔检查和保健服务,预防龋齿等口腔疾病。

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5、儿童眼保健科进行儿童视力检查,早期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提供眼保健指导,预防眼部疾病。

6、儿童康复科对有发育迟缓、脑瘫等问题的儿童进行康复治疗。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三、妇女保健部1、青春期保健科为青春期少女提供保健服务,包括生理卫生指导、心理疏导等。

防治青春期常见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等。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附件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一、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是全省(区、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业务指导中心,合理设置业务部门是保证其落实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

业务部门设置应当充分体现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有机结合的特色,规模适宜、布局合理。

(一)业务部门设置原则。

1.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保健专科建设,突出保健优势。

2.与省级机构职能、任务、规模相适应,科室设置齐全,可结合功能任务、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增设相应业务科室。

3.部门设置应当符合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的职能任务。

(二)业务部门设置。

1.孕产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孕产群体保健科;(2)婚前保健科;(3)孕前保健科;(4)孕期保健科;(5)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科;(6)产科;(7)产后保健科;(8)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可增设产前诊断等科室。

2.儿童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儿童群体保健科;(2)新生儿疾病筛查科;(3)儿童生长发育科;(4)儿童营养与喂养科;(5)儿童心理卫生科;(6)儿童眼保健科;(7)儿童口腔保健科;(8)儿童耳鼻喉保健科;(9)高危儿管理科;(10)儿童康复科;(11)儿科;(12)新生儿科;(13)中医儿科;(14)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求可增设相关儿童保健科室。

3.妇女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妇女群体保健科;(2)青春期保健科;(3)更老年期保健科;(4)乳腺保健科;(5)妇科;(6)中医妇科;(7)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可增设妇女营养科、妇女心理卫生科、不孕不育科等科室。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科;(2)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科;(3)计划生育手术科;(4)男性生殖健康科;(5)避孕药具管理科(单独设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能由药具管理机构承担)。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一、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是全省(区、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业务指导中心,合理设置业务部门是保证其落实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

业务部门设置应当充分体现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有机结合的特色,规模适宜、布局合理。

一)业务部门设置原则。

1.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保健专科建设,突出保健优势。

2.与省级机构职能、任务、规模相适应,科室设置齐全,可结合功能任务、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增设相应业务科室。

3.部门设置应当符合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的职能任务。

二)业务部门设置。

1.孕产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孕产群体保健科、婚前保健科、孕前保健科、孕期保健科、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科、产科、产后保健科。

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可增设产前诊断等科室。

2.儿童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儿童群体保健科、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儿童生长发育科、儿童营养与喂养科、儿童心理卫生科、儿童眼保健科、儿童口腔保健科、儿童耳鼻喉保健科、高危儿管理科、儿童康复科、儿科、新生儿科、中医儿科。

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求,可增设相关儿童保健科室。

3.妇女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妇女群体保健科、青春期保健科、更老年期保健科、乳腺保健科、妇科、中医妇科。

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可增设妇女营养科、妇女心理卫生科、不孕不育科等科室。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科、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科、计划生育手术科、男性生殖健康科、避孕药具管理科(单独设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能由药具管理机构承担)。

受高危孕妇的管理和治疗1.4.3提供孕期保健特色服务(如孕期营养指导、孕期体育锻炼等)1.4.4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和各种工作登记,定期分析,提出对孕期保健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议1.5.1提供产前指导与咨询1.5.2提供产前医学检查与健康评估1.5产前保健科1.5.3提供产前保健特色服务(如分娩准备、产前心理疏导等)1.5.4建立工作登记,定期分析,提出对产前保健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议1.6.1提供产科医疗服务1.6.2开展孕产妇疾病的诊治,包括孕期并发症、分娩并发症、产后并发症等1.6.3提供分娩镇痛、剖宫产、产后恢复等特色服务1.6.4建立产妇健康档案和各种工作登记,定期分析,提出对产科医疗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议1.7.1提供新生儿医疗服务1.7.2开展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等1.7.3提供新生儿营养、护理等特色服务1.7.4建立新生儿健康档案和各种工作登记,定期分析,提出对新生儿医疗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为了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应设立与4个业务部门相配套的急诊、手术、医学影像、药剂、检验和病理等相关部门。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为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议在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中设立以下业务部门:
一、孕产健康部:为孕妇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开展孕产期检查、产前诊断、分娩护理、新生儿护理等工作。

二、妇女健康部:为女性提供健康检查、健康咨询、保健指导等服务,开展妇科疾病诊疗、乳腺保健、妇女健康知识宣传等工作。

三、儿童健康部:为0-6岁儿童提供全面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儿童体格检查、免疫接种、儿童营养指导等工作。

四、青少年健康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营养健康、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服务和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五、老年健康部: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健康咨询、康复等服务,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

以上是建议设置的部门,实际配置可根据机构规模和工作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各部门应加强内部协调,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是为了保障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而设立的。

这些服务机构除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包括各种健康复查、营养指导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业务部门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一、妇科部门妇科部门是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设置妇科部门能切实保障孕产妇的身体健康。

妇科部门应包含妇科专家、产科专家、妇产科护士及相应的医疗设备。

同时,妇科部门应设立孕产妇高危监测区,配备专门的孕妇床位和监护仪器,定期开展孕产妇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健康问题。

二、儿科部门儿科部门是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儿科部门应设立儿科专家、小儿外科专家、儿科护士等,同时应配备先进的儿童医疗设备。

儿科部门应定期开展各种儿童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及健康教育等服务。

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等易发病时期,还应加强疾病的监测和治疗,确保孩子身体的健康。

三、保健科保健科是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保健科应该在妇科和儿科之后设置。

保健科包括营养保健、保健教育、保健管理等几个部分。

其中营养保健部分主要开展每月一次宝宝体检,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进行评估。

而保健教育部分则主要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家庭计划、母婴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保健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宝宝的健康档案进行记录,建议家长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四、家庭计划科家庭计划科是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家庭计划科应在妇科和儿科之后设置。

家庭计划科主要开展孕产妇家庭计划、婚前婚后保健、避孕措施及不孕症等方面的服务。

家庭计划科应设立专门的医生,并定期开展综合性检查和科学的婚前婚后健康指导。

五、心理咨询科心理咨询科是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科应在前面的各个科室之后设置。

心理咨询部门可提供一系列的心理咨询服务,如孕期心理调整,产后抑郁症,难产心理支持等。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那么,如何设置这样一个机构的业务部门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吧!我们要明确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业务范围。

它主要包括孕产妇保健、新生儿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因此,我们在设置业务部门时,要根据这些方面来划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业务部门设置。

首先是孕产妇保健部门。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工作,包括孕期检查、分娩指导、产后康复等。

在这个部门里,我们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护士和营养师等人员,他们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其次是新生儿保健部门。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新生儿的健康管理工作,包括新生儿的喂养、护理、疾病预防等。

在这个部门里,我们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护士和儿科营养师等人员,他们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第三个部门是儿童保健部门。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儿童的健康管理工作,包括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

在这个部门里,我们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护士和心理医生等人员,他们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第四个部门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包括避孕药具的发放、避孕手术的实施等。

在这个部门里,我们需要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士等人员,他们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我们还需要设立一个综合管理部门。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整个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

在这个部门里,我们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他们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业务部门设置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合理划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非常重要但可能不那么引人注意的话题——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部门设置。

这可不是个冷冰冰的专业术语,而是关系到我们家庭、我们的孩子,以及未来的一大堆事情。

谁说妇幼保健就得是个严肃的事儿?咱们可以轻松一点,聊得亲切点儿,毕竟健康关乎咱们的生活嘛!2. 妇幼保健机构的基本架构2.1 妇幼保健的意义首先,咱们得明白妇幼保健机构的职责。

你想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妇女是家庭的支柱,得好好照顾他们。

这个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妇幼保健就像是家庭中的“守护神”,确保妈妈们能健康地怀孕、生产,再到小宝宝茁壮成长,这个过程可重要了。

毕竟,谁不想要个健康快乐的小天使呢?2.2 各级机构的角色然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也有自己的“小秘密”。

比如,基层的卫生院就像是社区的“老朋友”,随时为大家解答疑惑;而市级医院则更像是高大上的“专家”,能处理一些复杂的情况。

就像是“菜市场”和“星级餐厅”,各有各的风格,但都是为了让大家吃得健康、开心。

3. 业务部门的设置3.1 基层妇幼保健的设置说到业务部门,那就得从基层开始说起。

在卫生院,常见的科室包括产科、儿科、营养科等等。

这里的医生就像是社区里的“亲切大姐”,总能把你的小烦恼一扫而光。

需要检查的时候,来这儿就对了,绝对是贴心服务,没错!还有,营养科的专家就像是家里的“厨师”,教你怎么为小宝宝搭配营养餐,真是妙不可言。

3.2 中级和高级机构的设置接着,中级和高级机构则更加专业。

他们有一些特色科室,比如高危妊娠管理、儿童心理健康等。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可都是行业里的“高手”,能应对各种棘手的情况。

有时候,他们就像是“超人”,让那些本来令人紧张的检查变得轻松有趣。

尤其是在产检的时候,能听到小家伙的心跳,简直让人心花怒放!4. 结尾总的来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设置不仅要科学合理,还得贴近大家的生活。

这是为了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一、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是全省(区、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业务指导中心,
合理设置业务部门是保证其落实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

业务部门设置应当充分
加强
(1)孕产群体保健科;
(2)婚前保健科;
(3)孕前保健科;
(4)孕期保健科;
(5)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科;
(6)产科;
(7)产后保健科;
(8)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可增设产前诊断等科室。

(9)高危儿管理科;
(10)儿童康复科;
(11)儿科;
(12)新生儿科;
(13)中医儿科;
(14)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求可增设相关儿童保健科室。

3.妇女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
(1)妇女群体保健科;
(2)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科;
(3)计划生育手术科;
(4)男性生殖健康科;
(5)避孕药具管理科(单独设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能由药具管理机构承担)。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四个业务部门开展的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并设立与四个业务部门相配套的急诊、手术、医学影像、药剂、检验和病理等相关部门。

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设立妇幼保健科学研究中心、妇幼卫生计划生育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承担科学研究和适宜技术培训推广等工作。

保留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省级计划生育科研院所(中心)的,可保持现有管理方式。

同时,探索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省级妇幼健康服务职能。

1.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保健专科建设,突出保健优势。

2.与市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职能、任务、规模相适应。

在保证完成职能任务的前提下,科室设置比例应当达到80%以上。

可结合职能任务、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增设相关业务科室。

(二)业务部门设置。

1.孕产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孕产群体保健科;
(2)婚前保健科;
(3)儿童生长发育科;
(4)儿童营养与喂养科;
(5)儿童心理卫生科;
(6)儿童眼保健科;
(7)儿童口腔保健科;
(8)儿童耳鼻喉保健科;
(9)高危儿管理科;
(10)儿童康复科;
(5)妇科;
(6)中医妇科;
(7)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可增设妇女营养科、妇女心理卫生科、生殖内分泌科等科室。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1)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科;
(2)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科;
(3)计划生育手术科;
专科建设,突出保健优势。

2.与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职能、任务、规模相适应。

科室设置齐全。

根据职能任务、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可参照上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设置科室。

(二)业务部门设置。

1.孕产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
(1)孕产保健科:包括群体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医学遗传咨询与产前筛查、产后保健等业务内容。

(2)产科:分娩期保健。

2.儿童保健部。

基本科室主要包括:
(1)儿童保健科:包括群体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
健康等业务内容。

(3)避孕药具管理科。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根据功能和任务设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科室,对全院各业务部门开展的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并设立与四个业务部门相配套的急诊、手术、医学影像、药剂和检验等部门。

(三)职能任务。

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各部门主要职能任务见表3。

表3 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主要职能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