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总结

合集下载

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之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之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之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一、中级经济师金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1)纯预期理论该理论把当前对未来的预期是决定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

核心论点是远期利率等于市场对于未来实际利率的预期。

该理论认为,市场因素使任何期限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等与当前短期债券收益率与当前预期的超过到期的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未来短期债券收益率的几何平均。

如果买卖债券交易成本为零,上述假设成立的话,该理论结论是: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并持有到期所获得的收益与在同样时期内购买短期债券并滚动操作获得的收益相同。

即无论投资者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他都可以期望得到同样的收益率。

「例」假设1年的即期利率r1=8%,第二年的期望利率E(r2)=10%.如果债券按这样的利率结构定价,1年期零息债券的价格应为1000美元/1.08=925.93美元,2年期零息债券的价格为1000美元/(1.08×1.10)=841.75美元。

纯预期理论对收益率曲线形状的解释: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等于目前的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为水平线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2)分隔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期限债券间的替代性极差,即无法替代;而且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对特定期限又有极强的偏好。

由于不同期限债券的低替代性所以资金从一种期限债券流向另一处具有较高利率期限债券的几乎不可能。

所以,该理论认为公司及财政部债券管理决策对收益曲线的形态有重要影响。

如果当前的企业和政府主要发行长期债券,那么收益曲线相对陡些;如果当前主要发行短期债券,那么短期收益率将高于长期收益率。

(3)期限偏好理论期限偏好理论综合了期限结构其余三种理论的内容。

该理论假设借款人和贷款人对特定期限都有很强的偏好。

但是,如果不符合机构偏好的期限赚取的预期额外回报变大时,实际上它们将修正原来的偏好的期限。

期限偏好理论是以实际收益为基础的,即经济主体和机构为预期的额外收益而承担额外风险。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讲解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讲解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讲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也称为利率结构理论或期限结构理论,是描述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试图解释为什么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金融市场和债券投资者常用的分析工具,有助于理解债券市场的运作和预测未来的利率走势。

在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利率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指的是短期债券的利率或即期利率,而长期利率指的是长期债券的利率。

利率期限结构曲线是以利率期限为横轴、利率为纵轴,绘制不同期限债券利率的曲线图。

利率期限结构曲线有很多形状,常见的形状包括上升型、下降型和平坦型等。

1.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

如果投资者预期未来的利率将上升,他们就要求更高的利率来补偿风险,从而使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反之,如果预期未来的利率将下降,投资者就会接受较低的利率,使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

期望理论解释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上升型和下降型的形状。

2.流动性偏好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会对长期债券的投资具有风险厌恶,因为长期债券更容易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

因此,投资者要求较高的利率来补偿他们对风险的担忧,使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流动性偏好理论解释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上升型的形状。

3.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上的不同债券投资者有不同的投资偏好,从而导致不同期限债券之间的利率差异。

例如,机构投资者可能更喜欢长期债券,而个人投资者则更偏好短期债券。

因此,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取决于它们所面对的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和供给关系。

市场分割理论解释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平坦型的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并不是完美的,它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和描述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关系的框架。

实际上,利率期限结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通胀预期、经济周期和市场供需等。

因此,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和预测并不总是准确,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分析。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内容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内容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内容之无偏预期理论纯预期理论无偏预期理论:认为在市场均衡条件下,远期利率代表了对市场未来时期的即期利率的预期。

1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会上升2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3水平型收益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保持稳定;4峰型的收益率曲线则是市场预期较近的一段时期短期利率会上升,而在较远的将来,市场预期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

之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由于债券的期限越长,利率风险就越大。

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偏好期限更短的债券。

流动性偏好理论对收益率曲线的解释1水平型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且下降幅度恰等于流动性报酬。

2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下降幅度比无偏预期理论更大。

3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不变。

之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认为由于法律制度、文化心理、投资偏好的不同,投资者会比较固定地投资于某一期限的债券,这就形成了以期限为划分标志的细分市场。

即期利率水平完全由各个期限的市场上的供求力量决定,单个市场上的利率变化不会对其它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即使投资于其它期限的市场收益率可能会更高,但市场上的交易者不会转而投资于其它市场。

市场分割理论对收益率曲线的解释:1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短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高于长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2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短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低于长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3峰型收益率曲线:中期债券收益率最高;4水平收益率曲线:各个期限的市场利率水平基本不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指研究不同期限债券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利率期限结构。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于理解债券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利率变动和投资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邓南坡曲线的解释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预期假说,另一种是流动性偏好假说。

预期假说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

根据此假说,如果投资者预期将来的利率会上升,那么他们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来补偿这一风险。

因此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会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

相反,如果投资者预期将来的利率会下降,那么他们会买入长期债券以获取更高的利率,这会导致短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

流动性偏好假说则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取决于投资者对债券的流动性的偏好。

根据此假说,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会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是因为长期债券相对于短期债券更具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投资者愿意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短期债券,因此要求更低的利率;而对于更具风险的长期债券,投资者要求更高的利率以补偿这一风险。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利率期限结构,投资者可以了解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和风险偏好,从而作出对冲风险、配置资产的决策。

例如,如果预期利率会上升,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短期债券,以便在利率上升时可以重新投资;相反,如果预期利率会下降,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长期债券以获取更高的利率长期收益。

总之,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于理解债券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利率变动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预期假说和流动性偏好假说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投资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利率的形成和变动,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投资策略。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也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研究和管理债券市场的重要工具。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理论与实证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理论与实证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理论与实证利率期限结构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要彻底搞清楚这个概念,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去理解,下面就让店铺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理论与实证的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利率期限结构严格地说,利率期限结构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由于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相同期限的市场即期利率,从对应关系上来说,任何时刻的利率期限结构是利率水平和期限相联系的函数。

因此,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如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

甚至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上述部分或全部收益率曲线的组合。

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

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说明为什么各种不同的国债即期利率会有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会随期限的长短而变化。

1、预期假说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首先由欧文·费歇尔(Irving Fisher)(1896年)提出,是最古老的期限结构理论。

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现期利率是短期债券的预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现期短期利率与未来预期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

如果以Et(r(s))表示时刻t对未来时刻的即期利率的预期,那么预期理论的到期收益可以表达为:因此,如果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利率与现期短期债券利率相等,那么长期债券的利率就与短期债券的利率相等,收益率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果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利率上升,那么长期债券的利率必然高于现期短期债券的利率,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曲线;如果预期的短期债券利率下降,则债券的期限越长,利率越低,收益率曲线就向下倾斜。

这一理论最主要的缺陷是严格地假定人们对未来短期债券的利率具有确定的预期;其次,该理论还假定,资金在长期资金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之间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

第15章 利率的期限结构(博迪版 中文)总结

第15章 利率的期限结构(博迪版  中文)总结

• 回顾:剥离国债计划(见14.4节) • 剥离国债是指将每一次利息和本金支付从债券整 体中剥离,作为独立现金流分别销售的零息债券。 • ——例如,1年期国库券半年的利息可分离为6个 月期限(通过将首次利息支付作为单独的证券出 售)和12个月(对应末次利息和本金)零息债券。 债券分离暗示了付息债券的估值方法。 如果现金流作为单独证券卖出,那么整个债券 的价值就等于在剥离市场中分别购买的现金流的 价值。
• 2年即期利率是今年的短期利率和下一年短期利率的平均 值。但是因为复利的影响,平均是一个几何学问题。 • 我们再次通过使得这两种两年期策略总收益相等的等式来 了解这个问题:
(1+y2)2 = (1+r1)×(1+r2)
1+y2 = [(1+r1)×(1+r2)]1/2
(15.1)
• 式(15.1)告诉我们为什么收益曲线在不同时期内有不同 的形状。当下一年的短期利率r2大于这一年的短期利率r1 时,两个利率的平均值将会大于今年的利率,所以y2>y1, 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如果下一年的短期利率比今年r1要 低,收益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 因此,收益曲线至少部分地反映了对未来市场利率的预计。
15.2.1 确定的收益率曲线
• 如果利率是确定的,对于表15-1中2年期零 息债券的收益率要大于1年期零息债券收益 率,期望一直债券能够提供更高的收益率 是不可能的。 • 在一个确定的没有风险的世界中这是不可 能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债券(实际上是所 有在证券)必须提供相同的收益,否则投 资者会竞相购买那些高收益的债券,直至 它们的收益不再高于其他债券。
如表15.1所示的1年期债券可以在今天以1000/1.05=952.38美元的价格买 到,在1年内将达到面值。它不支付利息,所以总投资收益是价格升水,其收 益率为(1000-952.38)/952.38=0.05. 2年期的债券的买价可以是1000/1.062=890美元。第二年债券的剩余期限 为1年,并且1年的收益率为7.01%。因此,他下一年的价格为 1000/1.0701=934.49美元,一年期持有收益率为(934.49- 890.00)/890.00=0.05,与5%的收益率相同。

13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13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投资人要从债券投资中受益,首先要了解市 场对未来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预期, 然后要作出比市场更准确地判断。 • 金融工程师可利用当前市场上不同到期日的 国债,在客户指定时间段内向其提供固定的 贷款利率。
– 方法:在金融市场上同时买入并卖出现值相同的 两款到期日不同的国债,这两款国债的到期日间 隔正好是客户指定的时间段。
P( y)

C ie
N 1
n i y
Fe
n i y
n N y
i 1
• 久期
niC i e
D ( y)
i 1
n N (C N F )e P( y)
n N y
• 测度了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d dy P( y) D ( y)P( y)
• 正是久期的上述特征给我们的债券投资提供 了参照,当我们判断当前的利率水平存在上 升可能,就可以集中投资于短期品种、缩短 债券久期;而当我们判断当前的利率水平有 可能下降,则拉长债券久期、加大长期债券 的投资,这就可以帮助我们在债市的上涨中 获得更高的溢价。
• 一般来说,金融市场上不应该出现这样无 风险套利的机会,如果有机构投资人通过 剥离创造出交易利润,则说明市场缺乏流 动性。 • 零息票作为一种到期一次性还本附息的债 券,承担了一定的流动性折扣,造成其价 格低于理论水平。投资机构将零息票进行 分段剥离之后,使这种交易品种具有了更 多的流动性,由此创造了一定的价值。
A
B
C
0
1
2
2.411
3
3.5953.83
4
5
6
7
剩余年限
• A区内的期限结构曲线处于上升阶段。表示 市场预期从现在起开始到1.184(=3.5952.411)年之内,中国人民银行有可能会调整 利率以应对通货膨胀。因此,1.184年的国 债(剩余年限3.595)价格较低,造成该款国 债到期实际收益率(2.80%)较高。 • C区内期限结构和A区一样,体现了市场对远 期资者对债券的期限没有偏好,其行为取决于 预期收益的变动。如果一种债券的预期收益低于 另一种债券,那么,投资者将会选择购买后者。 • 2.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有相同的预期。 • 3.在投资人的资产组合中,期限不同的债券是完 全代替的。 • 4.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 5.完全代替的债券具有相等的预期收益率。

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描述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模型。

这个理论对投资者和借款者在决策投资和借贷时如何选择期限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在金融市场中,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于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设定和资源配置。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不同期限的利率(即短期利率、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被称为利率期限结构。

根据这个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该高于短期债券的利率,因为长期债券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高。

此外,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还表明,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用来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几个核心假设是利率的期望假设、流动性偏好假设和风险偏好假设。

首先,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假设投资者有一个关于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这个预期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看法。

根据这个假设,长期利率是由短期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如果投资者预期短期利率会上升,那么长期利率也会上升。

其次,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假设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短期债券而不是长期债券,这被称为流动性偏好。

这种偏好是由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和风险规避的意愿所决定的,因为短期债券在未来的利率波动中更易于购买或出售。

最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假设风险偏好是影响投资者选择债券期限的因素之一、根据这个假设,投资者更愿意购买短期债券,因为长期债券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两种解释:期望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是由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利率的期望所决定的。

如果投资者预期利率将上升,那么短期利率将高于长期利率。

流动性偏好理论则认为,投资者更喜欢购买短期债券,因为短期债券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可变性。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金融市场和政策制定者有重要影响。

首先,理解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和因素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借款者在决策投资和借贷时选择合适的期限。

其次,利率期限结构可以提供对未来经济走势和利率变动的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总结
短期利率的期望值可以通过远期利率基于三种不同的理论来估计。

➢市场期望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
①市场期望理论(Expectation Theory)
假设条件:
1.投资者风险中性
▪仅仅考虑(到期)收益率而不管风险。

▪或是在无风险的确定性环境下。

2.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有相同的预期,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3.在投资人的资产组合中,期限不同的债券是完全替代的。

理论描述:
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会上升(例如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长期利率就会高于短期利率。

如果所有投资者预期利率上升,收益曲线将向上倾斜;当经济周期从高涨、繁荣即将过渡到衰退时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保持不变,那么收益曲线将持平。

如果在经济衰退初期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会下降,那么就会形成向下倾斜收益曲线。

结论:
1.若远期利率(f2,f3,….,f n)上升,则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 n上升,即上升
式利率期限结构,反之则反。

➢有没有可能是水平式的结构?有没有可能是驼峰式?
➢若从实际来看,长期投资更具有风险,那么这意味着风险溢价为0 2.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完全可替代:
➢投资于长期债券的报酬率也可由重复转投资(roll-over)于短期债券获得。

②动性偏好理论(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
长期债券收益要高于短期债券收益,因为短期债券流动性高,易于变现。

而长期债券流动性差,人们购买长期债券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流动性,因而要求得到补偿。

由于投资者不愿意投资长期债券,因此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两年期债券的收益,应高于先投资1年期债券后,再在下1年再投资1年期债券的收益,即
③场分隔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期限偏好,所以长期、中期、短期债券便有不同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市场,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根据供求量的不同,它们的利率各不相同
▪前两个理论都暗含着一个假定:不同到期债券之间相互可以替代的。

长短期利率由同一个市场共同决定。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
➢长短期债券基本上是再分割的市场上,各自有自己独立的均衡价格(利率)
➢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只关心他所偏好的那种期限的债券的预期收益水平。

▪按照市场分离假说的解释,收益率曲线形式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对不同期限债券的供给和需求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