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专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黄霉素及饲料药物添加剂

黄霉素及饲料药物添加剂1. 引言在现代畜禽养殖业中,动物的健康和生长速度被广大养殖户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药物添加剂。
黄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中的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黄霉素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以及其他常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
2. 黄霉素的概述黄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
它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的肠道感染病和呼吸道感染病,如腹泻、大肠杆菌病、鸡霍乱等。
黄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过程,使细菌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感染的效果。
黄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它还具有抗真菌和抗寄生虫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畜禽感染中的多种病原体。
此外,黄霉素还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的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可以显著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
合理使用黄霉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养殖中的疾病,减少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3. 黄霉素在饲料中的应用3.1 黄霉素的添加剂型黄霉素在饲料中的添加可通过不同的剂型实现,常见的剂型有粉剂、颗粒剂和预混料等。
对于不同的畜禽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剂型是十分重要的。
3.2 黄霉素的添加量黄霉素的添加量需根据畜禽种类、生长阶段、目标疾病及预防治疗方案等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生长期的畜禽,添加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3.3 黄霉素的应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黄霉素饲料添加剂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饲料的质量良好,避免因饲料质量不佳导致黄霉素的疗效下降;•黄霉素添加剂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日光直射;•添加剂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比例进行混合,以充分保证黄霉素的均匀分散。
4. 其他常用饲料药物添加剂除了黄霉素外,还有其他许多常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如:•阿莫西林:主要用于防治畜禽肠道感染病和呼吸道感染病;•铜酸奈替米星: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腹泻、胆结石等疾病;•强力霉素:抗菌谱广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杀灭作用;•维生素AD3E:有效预防畜禽维生素缺乏症,增强机体抵抗力。
泰乐菌素及其相关衍生物

泰乐菌素的HPLC图谱
泰乐菌素B的HPLC图
ndaA基因
•
nsdA基因是一个首先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发
现的全局性负调控基因,对天蓝色链霉菌 的产孢形态分化与抗生素的合成均有负调 控作用。天蓝色链霉菌中nsdA的中断能够 提前且超量产生放线紫红素、钙依赖抗生 素和次甲基霉素。
我们已经相继在阿维链霉菌、弗氏链霉菌、 斑贝链霉菌、金色链霉菌、肉桂地链霉菌 和耐热链霉菌等工业生产菌株中发现了 nsdA的类似基因,nsdA基因的中断是否会 提高工业菌种的产量呢?进一步工作正在 紧张进行中!
AIV化学结构
AIV的生物转化过程
泰乐菌素衍生物-Tilmicosin
替米考星一般由泰乐菌素半合成而制得。 泰乐菌素在酸中水解,得到其水解产物去 碳霉糖泰乐菌素(Desmycosin),后者在无水 甲醇中与cis-3,5二甲基哌啶反应,得到的产 物经磷酸缓冲溶液冲洗,用NaOH溶液调pH 值至10,浓缩即得替米考星。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微生物产生了分解抗生素的酶类,使抗生 素分解而失去作用,如β-内酰胺酶; 作用靶位点的改变,降低大环内酯对核糖 体的亲和性; 细菌细胞膜渗透性障碍; 主动外排进入菌体的药物。
泰乐菌素衍生物-AIV
在 上 世 纪 70 年 代 末 , 日 本 科 学 家 发 现 Streptomyces thermotolerans(耐热链霉菌) 能对 Tylosin 的 3-OH 和 4”-OH 位点选择性地 进行酰基化修饰,并通过流加泰乐菌素和 不同的酰基供体方法生产出多种 Tylosin 的 衍生物,其中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AIV) 具有优良的性能,近些年来的在畜牧业中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过度使用的危害及对策

参考。
1 抗 生 素 饲 料 添 加 剂 可 能 产 生 的危
害
饲 料添 加剂 的安 全 性 问 题 , 终 是 人们 关 注 始
长期 使用 , 别是 滥用 , 特 会造 成抗 生 素在 机体 的残 留量增 加 。药 物 在 机 体 内残 留 , 方 面可 能 一 诱发 产 生耐用 药 菌 , 一 方 面 残 留的抗 生 素 又 降 另
一
如何科 学合 理地 应用 抗 生 素 , 以充 分 有 效 地 发挥
抗生 素 的积极 作 用 , 可 能 地 避免 和降 低 抗 生 素 尽 的不 良影 响 , 主要 对策 是 :
2 1 合 理 地 选 用 品 种 .
种抗 生 素 , 般应 有几种 以上 的药 物 轮换 , 一 且轮
换 的 药 物 相 互 之 间 不 能 有 交 叉 耐 药 性 ; 梭 用 药 穿
用 , 生 素 相互 之 间有 四种 作用 , 抗 即相 加 作用 、 协 同作用 、 颉颃 作 用 和 无 关作 用 。联合 使 用 抗 生 素 就必须 选择 抗生 素相互 之 间有相 加作 用或 协 同作
用 , 不能 有无 关 作 用 和颉 颃 作 用 。动物 的育 龄 而
期和 病弱 的禽 畜联 用 抗 生 素 , 增 强 动物 的抗 病 可
产生 耐 药性 的原 因 , 目前 虽 然 没 有 充 足 的证 据 证
明是 抗 生素 饲料 添 加 剂 引 起 , 上 述 细 菌病 的控 但
制 到 目前复 发 的事实 有力 地说 明 了是与 抗生 素 的 广泛 应用 密切 相关 。
1 2 在 机 体 内 残 留 , 响 人 和 动 物 的 免 疫 效 果 . 影
的商 品名 , 在选 用 抗 生 素 时应 首先 了解 其 有 效成
动物医学-抗生素《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理化特性弱碱性,微溶于水。
水溶液下易被分解,尤其在酸性条件下更不稳定。
所有的制剂均与无机酸成盐,如磷酸(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酒石酸(泰乐菌素,吉他霉素),硫氰酸(红霉素,动物专用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盐酸(螺旋霉素)代表药物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14元环)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16元环)吉他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14元环)罗红霉素阿奇霉素(15元环)罗他霉素(16元环)抗菌作用1.抗菌谱较窄:2.对G+菌和部分G-菌有抗菌作用;3.对某些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及立克次体有良好效果;4.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和耐药金葡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5.通常为抑菌药,高浓度时杀菌。
耐药性与其他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有部分或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作用机理生长期抑菌剂,作用于50S核糖体亚基,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14元大环内酯类阻断肽酰基t–RNA移位;16元大环内酯类抑制肽酰基的转移反应;与50S亚基上的L27 、L22 蛋白质结合,促使肽酰基t–RNA从核糖体上解离。
对哺乳动物核糖体无影响。
红霉素内服采用耐酸的依托红霉素或琥乙红霉素易产生耐用性,用药不超过1周,停药后可恢复敏感性应用: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禽慢性呼吸道病、猪支原体肺炎(碱性溶液中抗菌效能强)不良反应:肌注刺激性强,犬猫内服可引起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泰乐菌素(畜禽专用)可与铁、铜、铝、锡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失效。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弱于红霉素,对支原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牛、猪、鸡还用促生长作用。
应用:1.防治鸡支原体病的首选药2.促生长,可做饲料添加剂3.浸泡种蛋不良反应:肌注局部刺激,增强聚醚类抗生素的毒性。
替米考星(畜禽专用)半合成畜禽专用抗生素。
药动学:肺组织、乳中药物浓度高。
药理作用:广谱,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抗菌活性强于泰乐菌素。
几种新药的介绍

几种新药的介绍1.安普霉素安普霉素又名阿普拉霉素,是一种黑暗链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新兽用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开发成功,其特点是抗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可用于鸡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
作为药物型饲料添加剂,安普霉素能明显促进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在畜禽养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药理作用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致病菌有相当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某些链球菌)、密螺旋体和某些支原体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2)药动学特点内服给药吸收差,肌注后吸收迅速。
(3)应用主要用于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疗效非常显著,被美国FDA推荐为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
对支原体病也有效。
(4)用法与用量安普霉素可采用饮水、注射和混饲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禽的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
家禽饮水给药,每升水加入本品250~500毫克(25万~50万效价单位),连用5天,预防雏鸡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
上市前7天停止给药。
由于经饮水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仅为11.0%,因此对雏鸡急性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有限。
饮水给药方法更适用于控制肠道感染或自然感染,而对全身性急性感染应以注射治疗为佳。
安普霉素可按10毫克/只肌肉注射,给药5天,每天1次,可完全保护大肠菌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感染鸡。
肉鸡按每1000千克饲料5克(500万单位)浓度添加到饲料中,在0~6周龄全期使用,可促进肉鸡生长,提高增重。
尤其以生长前期(0~21日龄)作用效果明显。
目前市场销售的主要制剂有硫酸安普霉素注射液(20%)、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40%、50%)、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3%、16.5%)。
2.氟苯尼考又名氟甲砜霉素,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兽医专用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对于敏感菌所致的家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氟苯尼考已在亚洲、欧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上市,目前该药国内已有生产。
瘤胃素

瘤胃素
瘤胃素是世界上被最广泛使用的畜禽专用的聚醚类离子
载体抗生素,是欧盟唯一允许使用的肉牛促生长饲料添加剂。
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国,瘤胃素也可应用于泌乳牛和干乳牛。
瘤胃素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技术被国外学者所广泛关注,但是,却并未被我国的学者所重视
瘤胃素的作用。
瘤胃素是莫能菌素的商品名,是一种灰色链球菌的发酵产物。
瘤胃素作为一种离子载体,在牛饲养上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既能减少瘤胃蛋白质的降解,使过瘤胃蛋白质的数量得到增加,又可提高到达胃的氨基酸数量,减少细菌氮进入胃,同时还可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抑制瘤胃内乙酸的产量,提高丙酸的比例,保证给牛提供更多的有效能。
瘤胃素的用量。
瘤胃素是一种抗菌素,使用不当会发生中毒,甚至导致牛死亡。
放牧期安全用量:0~5,每头每天用100毫克,6天以后,每头每天用200毫克。
舍饲育肥期安全用量:以精饲料为主时,每头每天用150~200毫克,以粗饲料为主时,每头每天用200毫克,舍饲育肥期内,每头每天最高使用量不得超过360毫克。
瘤胃素的用法。
使用瘤胃素可按每头每天的饲喂量掺入肉牛日粮中,充分拌匀后分次投喂。
也可制成预混料使用。
方法是:取商品瘤胃素500克(每千克商品瘤胃素内含纯瘤胃素60克),玉米粉200千克,充分搅拌均匀后,按量分次投喂。
可一直用至出栏屠宰。
饲料添加剂的名词解释

饲料添加剂的名词解释饲料是畜牧业发展和动物养殖的重要基础,而饲料添加剂则是在饲料中添加用来改善饲料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的物质。
它们被广泛用于动物饲养行业,为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饲料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抗生素类、酸碱类、矿物质类、维生素类、酶制剂类等。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常见的饲料添加剂进行解释和说明。
抗生素类添加剂:抗生素类添加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的细菌感染,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常见的抗生素类添加剂有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
然而,随着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问题的加剧,饲料添加剂领域正在逐渐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转向研发替代品。
酸碱类添加剂:酸碱类添加剂可以用来调节饲料的pH值,改善饲料的消化性能。
常用的酸碱类添加剂有盐酸、碳酸氢钠等。
它们能够促进畜禽动物的食欲和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矿物质类添加剂:矿物质类添加剂主要通过补充和平衡动物体内的矿物质元素,确保动物身体各个方面的正常功能运作。
常见的矿物质类添加剂有钙、磷、铁、锌等,它们对于动物生长和发育、骨骼形成和免疫力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类添加剂:维生素类添加剂是饲料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添加剂。
它们能够补充动物体内所需的各种维生素,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维生素类添加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维生素类添加剂的添加量需要根据动物的年龄、品种和生产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酶制剂类添加剂:酶制剂类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提高饲料的消化性能,减少因非生物因素对饲料的影响。
常见的酶制剂添加剂包括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
它们能够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含量,增加饲料的可消化性和营养价值,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
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需要谨慎使用。
过量使用或长期滥用饲料添加剂可能引发抗药性问题,对环境和动物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饲料添加剂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介绍几种最常见的新型抗生素添加剂

介绍几种最常见的新型抗生素添加剂一、黄霉素抗菌作用强、性能稳定,与其它添加剂不产生拮抗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无污染。
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毫克/公斤黄霉素,可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
在仔猪饲料中添加20毫克/公斤、育肥猪饲料中添加5毫克/公斤黄霉素,可使猪增重提高7%,饲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
在肉牛日粮中添加黄霉素,能促进瘤胃中分解淀粉和纤维素的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二、杆菌肽锌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畜禽专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杆菌肽锌在肠道几乎不被吸收,毒性小,使用安全,几乎不产生耐药性。
和其它药物也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
杆菌肽锌在畜禽饲料中用量很小,也无停药要求。
我国规定使用剂量为:猪4-40克:(16。
8万-168万单位)/吨饲料;鸡4-20克(16。
8万-84万单位)/吨饲料;牛3月龄内10-100克(42万-420万单位)/吨饲料,3-6月龄4-40克(16。
8万-168万单位)/吨饲料。
使用时须注意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
三、维吉尼亚霉素是一种含有内酯环的多肽类抗生素,主要抵抗革兰氏阳性菌,广泛用作家禽、猪、牛等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的生长。
毒性低,极少在动物体内蓄积,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
在饲料中添加极少剂量的维吉尼亚霉素便可有效地促进动物生长;而较高剂量则能很好地治疗急性痢疾和预防慢性痢疾,每吨饲料添加10-25克用于预防,添加50-100克用于治疗。
四、盐霉素是一种聚醚类离子载体型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病毒及疟原虫有很高的敏感性,尤其对鸡的球虫有特效,具有高效防治鸡球虫病和促进畜禽生长发育、防治疾病等作用。
用于仔猪,有提高增重、预防仔猪下痢的效果。
在育肥猪、肉鸡日粮中添加也都有明显的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作用。
五、泰乐菌素生产中常用磷酸泰乐菌素作饲料添加剂,酒石酸泰乐菌素作饮水剂。
泰乐菌素对猪的痢疾、肺炎和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小牛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均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专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添加于饲料中用以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报酬已有近60年的历史,但为了避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或使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量增大,对畜禽生长及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人们已开始更多地使用一些畜禽专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如泰乐菌素、杆菌肽等,常用的已达数十种之多。
目前虽然关于是否应该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存在众多的争议,但实践证明,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添加剂能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同时也有报告显示,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他抗菌促生长剂的国家,会造成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减少,同时也有可能引发诸如生态环境及国家之间的贸易战等问题。
事实上,抗生素添加剂仍在大量的应用,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并合理的应用,提高其应用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又能避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拟就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促生长机制及常用的畜禽专用抗生素添加剂作一简要的介绍。
1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抗生素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Stocktadt等人发现,以后相继发现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酚胺类等抗生素加入饲料中,都有促进生长、增重、增产、提高饲料报酬作用。
195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允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抗生素对于畜禽的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是肯定的,而且很稳定,许多国家的畜禽业都长期应用抗生素添加剂。
各种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有如下共同的特点:(1)对于幼龄动物的效果比对成年动物显著得多;(2)在卫生状况差,日粮营养不完全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显著;(3)在使用效果上,抗生素用于猪、鸡等单胃畜禽效果好,对于成年反刍畜效果较差,不宜使用,但对犊牛(6月龄以内)、羔羊有一定效果;(4)在同一环境中连续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一段时间后,其促生长效果明显下降。
2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理关于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理至今仍未十分清楚,而且存在一些争议,但一般认为,其促生长作用不是直接的作用,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起间接作用。
2.1健康效应一方面抗生素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虫,从而对细菌性或寄生虫性疾病起预防和治疗作用,当动物服用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时有助于幼年动物免疫力的产生,尤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尚不健全。
对疾病抵抗力较弱的幼龄畜禽效果更加显著。
同时也可节省大量由于个体预防治疗所耗费的人力物力。
另一方面,抗生素能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减少有害微生物对维生素、氨基酸等必需营养物质的破坏和消耗。
在一定条件下,抗生素能降低动物组织和环境中氨的浓度。
另外,有人认为抗生素还能降低饲料中存在的一些对动物生长不利的因子如某些化学成分或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毒素的影响,提高饲料效率。
2.2营养效应抗生素还可保护肠壁不受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害,使之充分吸收营养,这方面包括对胃肠道组织学的影响和阻止或减少肠道内微生物产生毒素和有害代谢产物。
研究发现,有些微生物或寄生虫能使动物机体的肠壁增厚或损坏,抗生素的应用抑制了这些病原,从而维护或恢复肠壁的功能。
另外,有些抗生素能提高机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如链霉素能提高雏鸡体内某些酵母菌的生长,从而促进禽体内必需营养物质的合成。
这些变化均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也有人认为应用抗生素后动物小肠绒毛会变长,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同时,抗生素对营养成分,特别是B族维生素还有节省作用,或者认为抗生素有增进食欲,增加采食量的作用,而且还能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激素,促进发育等等。
3常用畜禽专用抗生素添加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使用人畜共用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吸收量较大,机体内残留较多,长期使用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给人畜疾病的防治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效果好,毒性小的畜禽专用抗生素添加剂,包括多肽类、磷酸化多糖类、大环内酯类、聚醚类、氨基苷类等。
这些畜禽专用的抗生素添加剂均具有共同的特点:(1)抗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活性强,不干扰肠道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促进畜禽增重以及提高饲料转化率效果显著;(2)化学性质稳定,主要在肠道中发挥作用,原形或代谢产物不被组织吸收,不残留或极少残留于畜产品中;(3)细菌或寄生虫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不产生交叉耐药性;(4)毒性低,安全范围大,对人畜无害,无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副作用;(5)对饲料的适口性无不良影响。
3.1多肽类是目前发展较快,使用较多的一类畜禽专用抗生素添加剂。
包括杆菌肽、粘杆菌素、恩拉霉素、维吉尼霉素、硫肽霉素、阿伏霉素。
(1)杆菌肽(Bacitracin)1943年美国人约翰逊由枯草杆菌中发现,目前生产的是从地衣型芽胞杆菌培养液提取而得到,临床常用其锌盐。
可抑制微生物细胞壁的形成和蛋白质合成,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
1960年美国首先批准杆菌肽锌用作饲料添加剂,我国1990年批准应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之一,因在畜禽饲料中用量很小,无停药要求。
其1mg相当于4.2万U。
推荐混饲剂量:猪4~40mg/kg,鸡4~20mg/kg,牛(3月龄以内)10~100mg/kg,牛(3~6月龄)4~10mg/kg。
(2)粘杆菌素(Colistin)1980年日本的小山康夫由多粘芽孢杆菌培养液中获得,有A、B、C三个组分,常制成稳定性好的硫酸盐应用,又称硫酸抗敌素,硫酸多粘菌素E。
对G–菌有强的抑制作用,C 对G+菌作用较弱。
日本与美国首先批准作为饲料添加剂,我国暂无生产(据悉,天津市新星兽药厂已投产,即将投放市场——编者注),但已于1986年批准进口。
粘杆菌素与杆菌肽锌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以固定比例(1:5)配伍使用可弥补其易产生肾中毒的缺点,如万能肥素。
推荐混饲剂量:哺乳犊牛5~40mg/kg,肉鸡(10周龄内)2~20mg/kg(两种抗生素相加效价),猪(2月龄内)2~40mg/kg(效价)。
产蛋鸡禁用,休药期7天。
(3)恩拉霉素(Enramycin)1967年日本武田药品研究所由放线菌培养液中获得,主要有A、B两种成分,常用其盐酸盐,又称安来霉素、恩霉素。
对G+性菌有很强活性。
日本1974年批准使用,我国1988年批准日本进口,目前国内尚无生产。
推荐混饲剂量:鸡1~10mg/kg(效价),仔猪2.5~20mg/kg。
产蛋鸡禁用,无休药期。
(4)维吉尼霉素(Virginiamycin)美国史克药厂由维吉尼亚链霉菌培养液中获得,主要由大环内酯的M1体和环状多肽的S1体组成,M1和S1抗菌范围不同,维吉尼霉素为两者的复合体,又名维吉尼亚霉素。
仅对G+菌有抑制作用,还可提高肉鸡对饲料中黄色素的吸收,提高产蛋率及蛋黄黄色度。
美国,日本和欧共体均批准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我国暂无生产,但已批准使用,其预混剂称速大肥(Stafaco)。
推荐混饲剂量:猪10~20mg/kg,鸡2~5mg/kg,45kg以上猪禁用。
不能与其他抗生素配伍使用,休药期1天。
(5)硫肽菌素(Thiopeptin)1969年日本Fuji-sawa公司由诺卡氏菌属的tateyamensis培养液中获得,为A型(Al~A2)和B型的混合物。
对G+菌及支原体有较强抑菌作用。
对动物肝脏有损害,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我国尚未批准使用。
推荐混饲剂量:肉鸡及10周龄内生长鸡0.6~10mg/kg,猪1~20mg/kg。
产蛋鸡禁用,休药期7天。
(6)阿伏霉素〔A voparcin〕是由S.candius菌培养液中获得,对G+菌及某些G–菌有较强抑菌作用,我国尚未批准使用(欧盟已从1997年4月起在泛欧洲禁止使用阿伏霉素作用饲料添加剂——编者注)。
3.2磷酸化多糖类为含磷酸糖脂质的抗生素,主要对C+菌有作用,目前这类抗生素中的黄霉素在欧美、南美及亚洲等国和地区均先后批准作为饲料添加剂,属本类的抗生素还包括魁北霉素、大灰霉素(又名码卡波霉素,已被淘汰)。
(1)黄霉素(Flavomycin)1965年美国赫司特公司由灰绿链霉菌培养液中获得,至少有4个组分:A、B1、日、Ba、C,以A为主。
又称黄磷酯素、斑伯霉素。
对牛、猪、鸡、兔均有促生长作用,缓解应激作用,与聚醚类并用还可改善鸡肉品质。
我国1993年批准进口,其预混剂商品名为富乐旺。
推荐混饲剂量:肉鸡、蛋鸡1~5mg/kg,哺乳猪5~20mg/kg,其他猪2~10mg/kg,毛皮动物1~4mg/kg,小牛6~16mg/kg。
无休药期。
(2)魁北霉素(Quedenycin)1965年加拿大由链霉菌培养物中获得的酸性物质,其钠盐稳定性高,又名克柏霉素。
为雏鸡、仔猪专用饲料添加剂。
推荐混饲剂量:1~20mg/kg3.3聚醚类为一类兽医上专用于抗球虫的抗生素,还具有广谱抗菌,促生长作用,亦称离子载体抗生素,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包括莫能菌素、盐霉素和拉沙望菌素。
(1)莫能菌素(Monensin)1967年美国礼来公司由肉桂地链霉素菌培养液中获得,其钠盐商品名为瘤胃素(Rumensin),在美国等40多个国家的肉牛肥育期使用较普遍,主要用于抑制乙酸发酵,减少甲烷生成,提高瘤胃发酵中丙酸的比例,对马属动物有剧毒,用于奶牛无效。
我国1998年批准进口,国内也可生产。
美国礼来公司10%预混剂商品名为欲可肥~100。
本品不可与二甲硝咪唑、泰乐菌素、泰妙灵、竹桃霉素合用。
推荐混饲剂量:犊牛17~33mg/kg,羔羊10~30mg/kg,雏鸡77~120mg/kg,雏火鸡60~100mg/kg。
无休药期。
产蛋鸡禁用。
(2)盐霉素(Salinomycin)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1968年由白色链球菌培养液中获得,商品名优素精(10%),现已有许多国家许可作为生长猪的生长促进剂,我国1985年批准进口。
不可与泰乐菌素、竹桃霉素同时使用,否则会引起引中毒。
推荐混饲剂量:猪300mg/kg,肉牛200mg/吨。
休药期0~1天。
(3)拉沙里菌素(Lasaloc id)罗氏公司1951年由拉沙里链霉菌培养液中获得,又名拉沙洛西钠。
美国1979年批准其钠盐作为抗球虫剂,近年美国将其列为肉牛生长促进剂,商品名为Boratec。
据称在促生长方面优于瘤胃素,且对马安全。
我国暂不能生产,但已批准瑞土罗氏公司预混剂球安(A valec)进口。
推荐混饲剂量:犊牛、马30~40mg/kg,羔羊20~60mg/kg,产蛋鸡禁用,休药期3天。
3.4大环内酯类该类抗生素中作为畜禽专用添加剂的为泰乐菌素(Tylosin),由美国礼来公司1955年从弗氏链霉菌培养液中获得,商品名为泰农(Tylan),常用作饲料添加的是磷酸泰乐菌素,用作饮水添加的酒石酸泰乐菌素。
对G+菌和一些G–菌、支原体、螺旋体有效,安全性优于杆菌肽,但较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添加剂(如潮霉素B)同时使用可有协同作用。
推荐混合剂量:猪(4月龄以内)10~40mg/kg,猪(4~6月龄)5~20mg/kg,鸡(8周龄以内)4~5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