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式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初探
框架结构中不同形式楼梯对整体结构的抗震影响分析

框架结构中不同形式楼梯对整体结构的抗震影响分析摘要:随着近几年世界各地的地震频繁发生,传统的楼梯都不同程度受到地震影响,往往表现的不堪一击,出现各种形式破坏,使得滑动支座楼梯日益得到发展。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运用YJK软件分别对无楼梯、传统楼梯、带滑动支座楼梯形式分别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抗震、楼梯、滑动支座1.引言楼梯在建筑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发生地震时的重要且唯一的逃生通道。
根据近年来发生的地震情况看,楼梯遇到震害时发生破坏的效应非常明显,而且会在主体结构破坏前发生破坏,从而导致逃生通道阻断无法逃生,严重影响人身财产的安全。
而现如今常见的传统板式楼梯在抗震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滑动支座楼梯的逐渐广泛运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不同形式楼梯在抗震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传统楼梯的震害现象传统的板式楼梯是采用两端固结的支座方式进行设计的,属于刚性支座,受地震作用影响较大。
常见的板式楼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主要震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沿板宽出现贯穿裂缝,在梯板钢筋被压曲或拉断。
二是板断裂并产生较大错动,钢筋与混凝土剥离。
三是板施工缝位置产生剪切滑移裂缝。
四是垂直梯度方向产生剪切斜向裂缝。
前三种为顺梯段方向的破坏,在该方向梯板受力类似斜撑,地震时受到反复的拉压作用。
第四种震害表明除顺梯度的斜撑作用外,梯板也具有在垂直梯度方向的类似剪力墙的抗侧力作用。
3.滑动支座原理及介绍在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会发生层间侧移并导致楼梯承受拉压力作用,导致出现上述的破坏情况。
相对于传统板式楼梯滑动支座楼梯具有显著的抗震作用,原理是将传统楼梯设计中的两个固定端改为上端固定支座,下端为滑动支座。
下端的滑动支座的做法是利用高强度聚四氟乙烯垫板,从而有效延缓、减轻楼梯段被破坏。
其最主要的优点是从构造上将主体结构和楼梯构件脱开,避免了楼梯构件对主体构件结构抗震计算的不利影响。
因此只需保证地震时楼梯间围墙和主体框架结构不倒塌,即可保证罕遇地震下楼梯的疏散功能,起到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作用。
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分析

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地壳运动的频繁,地质灾害的频发,使得人们对于建筑抗震要求也越来越高。
楼梯作为建筑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通行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疏散工具,在抗震抗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通过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总结,就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标签:楼梯;设计;建筑;抗震;影响;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其居住环境以及质量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
近年来,国内建筑事业不管是管理方式,还是在施工技术方式上均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而楼梯作为建筑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与施工质量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与统计,因地震而受到损坏的的这些建筑,导致人员伤亡惨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楼梯构件受到影响与损坏,使得人们逃生通道的安全受到了影响,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员伤亡。
由此可见,在建筑中,楼梯对于结构的安全和疏散过程中人身安全均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1 楼梯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楼梯对于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来两个方面,即楼梯竖向构件以及自身传力。
据调查资料与统计资料显示结果来看,楼梯对于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大小,取决于建筑结构和楼梯之间的相对刚度比,当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较大,且整体性能也比较大的时候,就建筑主体结构而言,楼梯的刚度就会相应的减小,同时其对于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也会相应的减少,对此在这种情况下,可忽略不计楼梯对于建筑所产生的影响。
如果建筑结构为装配式结构或者框架结构,尤其是砌体结构时,楼梯对于建筑主体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就不可忽视。
在地震的持续作用下,建筑结构基本处于一种弹性工作的状态中,由于在此时砌体承重墙以及填充墙均未开裂或其开裂程度不是很高,且刚度还未完全退化,因此可为在建筑结构中楼梯的刚度不是很大。
但是若超出了设计烈度范围或者遇见比较罕见的地震,在此时建筑结构一般会进入到一种弹塑性的状态中,在这种形势下,建筑结构墙体就会出现开裂现象,且刚度开始下降,同时楼梯刚度所占比重也会相应的增大。
楼梯间不同做法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

楼梯间不同做法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
金来建景辉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摘要]楼梯作为疏散、逃生的主要通道,在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震害看,和砖混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相比,框架结构中楼梯间的破坏尤其严重。
通过计算分析表明:1)当楼梯(梁)和框架柱直接相连时,不能采用仅考虑楼梯荷载而不考虑楼梯刚度的传统简化模型计算;2)当设置小柱将楼梯与框架柱脱开时,和仅考虑楼梯荷载的传统简化模型相比,两种计算模型周期接近,振型基本一致,层间位移角、位移比也相差较小,但与楼梯相连的那榀框架剪力值会适当增大(约1.1 ~1.25倍),休息平台板一侧的框架柱柱底剪力增大1.1倍,地震作用下和板式楼梯梯段次梁相连的框架梁梁端的剪力值增大2.0倍。
为此,当设置小柱将楼梯与框架柱脱开时,可采用仅考虑楼梯荷载的传统模型进行简化计算,但应采取如下构造措施:1)休息平台板一侧的框架柱箍筋按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要求配置;2)和楼梯次梁相连的框架梁箍筋按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要求配置,并加大箍筋加密区长度超过楼梯次梁范围一定距离或全长加密。
框架结构;楼梯间;设置小柱;抗震性能;构造措施
TU375.4A
kN;模型C
伏,俣兰壁C即}之间, 前三
℃,f万l口Jj不同模型二设置小柱
r -5/kN ̄模型比g-6/kN ̄模型比g-7/kN
户柱的模型与人图20
惯怖世1与楼梯桂
与匹,关小:辇影响分秽10):53-62
楼梯间不同做法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
作者:金来建, 景辉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本文链接:/Conference_7759728.aspx。
楼梯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楼梯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一、引言在以往结构设计中一般是将楼梯部分的荷载转化为等效荷载加到周边构件,梯板、平台板、梯柱等构件单独计算,没有考虑楼梯参与结构整体的计算分析,关于楼梯构件对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很清楚。
以往这种将楼梯部分简化为等效荷载的考虑方式使我们现在的设计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楼梯是重要的逃生通道,楼梯破坏意味着逃生通道被截断。
在5.12地震中大量楼梯构件在地震的反复作用下发生破坏,导致逃生人员不能顺利逃离,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地震中,楼梯对周围构件的影响主要有两种体现,一种为楼梯间的整体破坏,另一种为楼梯间角柱的剪切破坏。
作为结构设计人员,我们有责任从灾难中总结经验教训,并运用到以后设计中。
汶川地震发生后,规范编制组对《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01进行了局部修订,在3.6.6.1条中新增了“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该条的条文说明中介绍“本次修订,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
”。
之后规范编制组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xx的征求意见稿,在6.1.5条中新增了“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显著不规则,并应对楼梯构件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在6.1.15条中新增了“楼梯休息板的横梁和楼梯边梁不宜直接支承在框架柱上,支承楼梯的框架柱应考虑休息板的约束和可能引起的短柱”。
这也反映出楼梯做为整体结构的一部分要参与到整体分析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通过对典型算例的分析来探讨楼梯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二、模型简介本文研究的算例为典型的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宿舍楼,按楼梯位置的不同分为6种情况,其平面布置图如图2.1,2.2所示。
算例的基本参数为:纵向7×6m,横向6m+2.4m+6m,层高3.6m,楼板厚均为100mm,梯板140mm,楼梯休息平台板100mm;梁、柱、板采用混凝土C30,纵向钢筋HRB400,箍筋HRB335;场地类别Ⅲ类,抗震设防类别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抗震等级三级。
楼梯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楼梯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摘要: 在本文中,对于实际案例里的框架结构建筑内部的剪力墙进行了抗震实验计算,通过多方面计算方法,来对于楼梯和剪力墙之间的合理性,通过参考剪力墙的震度周期,位移角度,来确认承受剪力的大小。
来确定最终的设计是否合理。
本文进行了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来计算了结构设定,以此来展示剪力计算的一些相关关键点,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给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板式楼梯,抗震设计在中高层建筑中,楼梯的设计合理与否决定着整个建筑的纵向连接是否合理。
同时即使是电梯是人们常用的上下楼工具,但是楼梯的重要性仍然不能护士,楼梯对于建筑消防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当火灾或者地震发生的时候,楼梯是最稳妥的逃生手段。
在楼梯的设计过程中,通常往往仅仅需要考虑楼梯本身的承重负载,而楼梯间和建筑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不需要考虑的。
而楼梯作为大楼纵向连接,且周围被墙体环绕,以此楼梯侧面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避免被破坏。
因此我们在对于楼梯设计的过程中,仅仅需要考虑其承重和抗剪力,以此来准确对楼梯间进行设计,以免在发生险情的时候,能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实现良好的消防作用。
本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 SPA2000 来进行相关计算研究,对比两种楼梯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以此来研究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对比两者结构安全与否。
1计算模型的建立本次研究对象为一栋公共建筑,地下 1 层,地上 7 层,层高为 3.9。
平面设计尺寸为48.2mX19.6m。
通过本次的研究对象来对比楼梯间的剪力计算和整个结构的内力计算。
因此本文设定了三个模型来进行参考:(1)忽略楼梯间影响(2)楼梯间与无剪力墙设立(3)楼梯间位于剪力墙之间地震烈度设置为 0.2G。
实验分组分为两组,特征时区 0.5 秒。
建筑抗震等级为 2 级抗震。
楼梯类型为 120 毫米的板式楼梯,剪力墙建筑结构采用 C40 强度的水泥,梁柱等结构采用C30 强度。
地震作用下楼梯对框架结构的作用探讨

地震作用下楼梯对框架结构的作用探讨摘要:楼梯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建筑的结构中主要起着斜撑的作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结构中楼梯间的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充分的考虑到地震作用下,楼梯间的各个组成构件的受力有着巨大的差异,对地震作用下建筑整体的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地震作用下楼梯对框架结构的影响结果的分析,阐述了在地震作用下楼梯对于不同建筑框架结构的作用。
关键词:地震;楼梯;框架结构;作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实际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防震性能是评价建筑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建筑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楼梯间的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楼梯部件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生地震灾害时,楼梯是主要逃生渠道,因此在建筑防震方面楼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我国现阶段的地震灾害的情况来看,地震作用下楼梯相比于建筑房屋主体更容易受到破坏,一旦楼梯受到破坏整个建筑的主体结构也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1]。
另外,还存在着在地震作用下房屋主体并没有受到破坏而楼梯间却严重损坏的情况。
所以楼梯间的设计对于建筑结构主体的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地震作用下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地震作用下楼梯损坏的原因以及情况分析发生地震时,楼梯在整个的建筑结构中不仅充当了逃生通道的角色并且对于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楼梯的防灾能力要求比建筑整体的框架结构的要求更高。
地震作用下,楼梯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结构破坏和非结构破坏。
楼梯的两种破坏类型中,非结构破坏的主要表现为楼梯间的横墙出现“X”型裂缝现象,另外非结构破坏还会造成楼梯与墙体连接处出现裂缝的现象,导致局部坍塌的情况。
建筑楼梯的非结构破坏的原因是楼梯板斜向放置,楼梯板以及楼梯间的分隔柱即将楼梯间的填充墙分割的太过零散、楼梯间小柱没有延伸至上层梁的梁底以及填充墙构造措施不够科学合理。
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震害分析及对策探讨

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震害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来说,很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和资金的损失,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更为严重的还会存在一定的伤亡现象。
为了避免地震给建筑工程带来的危害,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运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尤其是在框架结构的建筑中,板式楼梯的震害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因此,本文对于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探讨,旨在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框架结构;板式楼梯;震害破坏;成因;对策从整个建筑结构中可以看出,板式楼梯是一种共用的建筑通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楼梯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人们的上下楼提供方便,不需要更多的荷载力。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少对板式楼梯加强重视。
但是,一旦出现地震的现象,板式楼梯受到损害的程度往往是最大的。
如果楼梯出现了损害,人们就很难进行逃生,而且救援人员也无法进行及时的救援,可见楼梯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需要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
要对楼梯出现损害的原因以及情况尽心细致地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1、板式楼梯的破坏成因和形态框架结构是现代的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楼梯的形式多采用板式结构。
虽然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方便,而且对于空间的要求程度较低,施工工序简单。
但是,其抗震性和稳定性需要得到保证。
楼梯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形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1梯板破坏楼梯的梯板部位出现破坏,最主要的形态就是发生了断裂。
而且,断裂的部位多出现在距离支座较近的地方,或者是施工缝以及装修层的位置。
板式楼梯出现了断裂的现象除了受到地震的影响之外,还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有直接的关系。
比如,对于梯板的施工缝预留不合理或者是对于施工缝清理的不彻底,还存留一定的夹渣等等。
新旧混凝土结合程度不够就会对整个楼梯的结构带来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
楼梯布置位置对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753期第十九期2021年7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楼梯布置位置对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王晨璐郑恒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5)摘要:楼梯作为重要的竖向交通通道,在地震来临时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楼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当地震来临时,楼梯会先于其他构件破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为了验证楼梯的布置位置会影响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运用结构计算软件PKPM中的SATWE模块,分别分析楼梯在不同布置位置对框架剪力墙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并总结在今后建筑设计中楼梯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楼梯布置位置;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中图分类号:TU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19-0078-03 The Effect of Stair Posi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Frame ShearStructureWANG Chenlu ZHENG Hengxia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450045)Abstract:Stairs serve as an important vertical traffic channel,the staircase will affect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building when the earthquake comes.In the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the staircase is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when the earthquake comes,the staircase will be destroyed before other components,causing irrepa⁃rable loss to people's life safety.In order to verify the role of the staircase to strengthe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frame structure,this paper takes an actual project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use of structural calculation software PKPM SATWE module,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f stairs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tructure of frame shear wall is analyzed respectively,and the design points of stairs in the fu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are sum⁃marized,an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drawn.Keywords:stair position;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seismic performance框架-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框剪结构)是指在框架结构中适当加设剪力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形式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初探
发表时间:2014-12-23T13:43:47.1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孟亚丹[导读] 楼梯是高层及多层建筑的重要组成结构,其在建筑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孟亚丹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072550
[摘要]为探究不同形式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本文总结了依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多种类型的楼梯形式,并借助构建的四种形式的楼梯模型,利用构件不计入与计入楼梯的4种不同框架结构模型及GSSAP软件分析与计算,得出了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及楼梯和有关构建的一些特性。
旨在掌握各种不同形式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力。
[关键词]楼梯;抗震能力;框架结构
楼梯是高层及多层建筑的重要组成结构,其在建筑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更是灾难发生时的主要疏散通道。
所以,在设计楼梯时,不仅要确保其正常的交通功能,还要确保其危急情况下的牢固性及整体性,预防的非结构与结构性破坏。
本文借助GSSAP软件构建了四种不同的楼梯模型,通过计算并分析对比了不同形式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以期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一、楼梯类型。
依照不同的参考标准,可把楼梯分成以多种类型。
依照用途可分为:特殊楼梯、一般楼梯等。
普通楼梯依照材料的不同还可分成:金属楼梯、混合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梯等。
特殊楼梯依照功能可分为:自动梯、消防梯、安全梯三种。
依照楼梯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悬挑式、吊挂式、整体式、支撑式等。
笔者将对这4种形式的楼梯进行详细分析:①支撑式。
该形式楼梯是传统的从上至下的体系,楼梯荷载及自重先转移到楼梯的平台梁及斜梁上,再从这些部位转移到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墙体、柱子或者梁等位置。
该结构形式在力学模型中被称为简支梁,具有受力合理、简明的特点。
三是因为支撑式楼梯必须具备一定的承重结构,所以该类型楼梯灵活性较差。
②悬挑式。
该形式楼梯的梯段板、踏步、休息平台从框架或者墙体上悬挑出来。
在力矩图中,可明确看到该形式楼梯的形态十分简捷,并具有很强的力量感,甚至部分楼梯极其精简,只有踏板自墙体中伸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③吊挂式。
一般情况下楼梯的踏步与休息平台是由钢管、钢丝等吊挂起来,除了构件吊挂外,通常还需要一些较为稳定的构件以确保楼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依据楼梯不同的踏步位置,所用到的吊挂杆件也各不相同。
如果想要进行精确的理学计算,就应该详细计算各个杆件所具有的应力值。
一般情况下,栏杆、扶手都会和拉杆连接为一体,以展现统一、完整的形象。
④整体式。
楼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其自重与荷载时借助构件应力实现荷载转移的,最终把力转移到和其连接在一起的楼板或者框架上。
该形式的楼梯整体刚性很好,受力情况也十分合理。
该形式楼梯通常都属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显著体现了混凝土的整体性与可塑性。
二、框架结构的四种模型。
第一,四种模型类别。
本文借助同一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在第一个模型中只分析楼梯在竖向上的荷载传递,不输入构建;第二个模型也不输入有关楼梯构件,楼梯是由梯柱、梯梁、梯板三部门组成,外侧的平台两构建在两侧的框架柱上;在第三个模型中设置楼梯构件,但是梯梁构建在和框架柱相互分离的楼梯梯柱上;第四个模型中同样设计有楼梯构建,但是位于半层位置的平台板必须使悬挑板,主体结构不可和平台板相连。
第二,模型的各种参数计算。
算例中的框架结构是第五层,第一层层高是4.2米,第二层及以上每层高度都是3.90米,建筑物高度共计19.8米;楼梯、梁、柱的钢筋混凝土刚性等级都是C30;主要构建的横截面大小分别为:基本风压是0.60KN/M2;梯板厚度是140毫米、楼板厚度是120毫米、梯梁尺寸是300毫米×400毫米、梯柱尺寸是300毫米×300毫米、次梁尺寸是300毫米×600毫米、框架梁尺寸是300毫米×700毫米、框架柱尺寸平均是600毫米×600毫米,地表的粗糙等级是B级;抗震烈度是7度,地震设计分组是第三组,场地类别是Ⅱ类,抗能能力属三级。
三、楼梯对框架柱的内力影响。
通常情况下,楼梯在Y轴上对框架结构影响最为显著,最能体现楼梯对框架柱的内力影响情况,所以笔者楼梯的框架柱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Y轴方向地震条件下楼梯对第一层框架柱的作用。
Y轴方向地震环境中的第一层框架柱的轴力曲线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个模型楼梯四周的框架柱轴力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三个、第四个模型也都有一定变化,但均未第二个模型明显,剩余编号的框架柱轴力也未明显变化;第二个模型重的楼梯平台位置的框架柱轴力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剩余位置变化也不大,第三个及第四个模型的框架柱在各处的弯矩也没有明显变化。
从这里我们可以指导,当我们将楼梯纳入计算之后,主要对楼梯四周框架柱产生内力影响,第三及第四模型中框架柱受影响不明显,但是第二个模型中楼梯对框架柱的内力作用较明显,在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四、分析楼梯构件。
楼梯各个部分在地震环境下的受力很复杂,地震中梯柱可承担很大拉力,导致其在上端节点位置极易被破坏,梯板在受到较大拉力情况下也很可能被拉断,甚至梯梁也会被毁坏。
我们将第一个模型中的楼梯作为研究对象,第二、第三、第四个模型中的楼梯的构件最大内力详见表2,在该研究中所选取的梯梁是半层平台与梯板连接位置的梁。
从表4中我们通过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四种不同模型的分析与计算,最终得到以下几个结论:①楼梯会对建筑物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坚固度产生一定影响,并且还会增大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各种不良反应。
不同形式的楼梯,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也不一样,框架结构和整体主体相连的形式在顺梯跑下方向上坚固度显著增强,其对地震反应程度较为明显,而只有一段卡楼梯和框架结构处于分离状态的形式对整体框架结构的营销不明显。
②楼梯在地震中可对四周的框架柱及框架梁形成的内力产生影响,各种不同形式的楼梯对四周框架柱及框架梁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计算框架的整体结构时,必须将楼梯作用也计算入内。
各种形式楼梯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地震中形成的内力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
③通常情况下,在设计中可优选选用框架结构和楼梯一段相分离的设计方案,并且应重视楼梯抗震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在地震发生时不破坏楼梯或者晚破坏楼梯以尽可能多地疏散人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泉. 楼梯对框架结构刚度影响分析[J]. 工业建筑. 2012(01)
[2] 冯远. 现浇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分析与设计建议[N]. 土木工程学报. 2010(10)
[3] 李进军. 不同形式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分析[J]. 建筑结构. 2013(05)
[4] 徐翠芳. 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D].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5)
作者简介:孟亚丹男建筑工程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07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