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力 弹力 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力弹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弹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弹力知识点在物理学中,力弹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个概念与弹簧和与其相连接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高弹性系数的弹簧中,对于给定的弹性变形,弹簧的反作用力与变形成正比,并且与弹簧的长度成反比。

一、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受到加速度的物理量。

力的单位是牛(N)。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受到10牛的力,它就会以10米每秒平方的加速度运动。

二、弹力弹力是介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它是由于物体彼此之间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当两个物体相互碰撞时,会产生一个相互作用力。

如果至少一个物体被压缩或拉伸,那么受到该力的物体就会发生形变。

三、弹簧的劲度系数劲度系数是一个描述弹簧弹性特征的物理量。

它是用力与弹性变形之间的比例来定义的。

劲度系数的单位是牛每米(N/m)。

例如,一个劲度系数为100牛每米的弹簧在受到1牛的力时,弹性变形为0.01米。

四、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描述了弹簧的弹性行为。

根据这个定律,弹簧的弹性变形与受到的力成正比。

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 = kx,其中F 是受到的力,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弹性变形。

五、实例例如,一个劲度系数为100牛每米的弹簧,被压缩1厘米,受到了10牛的力,因为胡克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它会产生多少反作用力。

F = kx = 100(10^-2)= 1牛。

因此,弹簧会受到1牛的反作用力。

总结弹簧和力弹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研究一些力学问题时经常用到。

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弹力、弹簧的劲度系数和胡克定律。

这些概念和公式在解决物理力学问题中非常重要,大家需要好好学习并掌握。

八年级物理弹力一节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弹力一节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弹力一节知识点弹力是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发生的力,又称为弹性力。

在物理学中,学习弹力是十分重要的一节知识点,因为它与力学、动力学及许多其他领域有密切联系。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八年级物理弹力一节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弹力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弹力分为拉力和压力两种,其基本概念是指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由于其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斥力而产生的反向力。

根据胡克定律,当弹簧或绳子受到外力拉伸或压缩时,其弹力F与变形量x成正比,即F=kx。

其中k称为弹簧系数或劲度系数,单位是牛/米。

二、弹簧的伸长量和应变能当一个物体固定在一端,另一端挂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并达到平衡时,此时物体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根据平衡条件,重力和弹力必须相等,即Fg=F,从而获得伸长量公式x=F/mg。

同时,弹簧势能也可以被用来计算弹性力的大小。

弹簧势能是一种形式的贮存能量,当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贮存的势能可以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弹簧势能的计算公式为U=1/2kx²。

三、物体的弹性形变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这种形变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两类。

在弹性形变中,物体一旦获得外力,其分子会发生位移,其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弹性力。

当外力消失时,物体将恢复原状。

四、弹力在工程中的应用弹力在许多领域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如弹簧计、弹性振动仪等。

在建筑工程中,弹力是一种很关键的参考因素,建筑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弹性形变,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可靠。

在汽车设计领域,弹力也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对汽车的各个部分的弹性力的计算和分析,汽车设计师可以优化汽车的设计,使其性能更佳,驾驶更舒适,甚至更安全。

总结弹力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与力学、动力学以及其他领域有牵扯,而且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了解弹力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许多现象。

八年级物理弹力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弹力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弹力知识点总结归纳弹力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学习与弹力相关的知识。

下面将对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弹力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弹簧的伸长和压缩1.弹性形变和不弹性形变的区别弹性形变是指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或大小发生改变,但力消失后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不弹性形变是指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或大小发生改变,但力消失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指出:在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与作用于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即F=kx。

其中F为外力,x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3.伸长和压缩的计算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可以通过公式x=F/k计算得出。

二、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1.弹簧劲度系数的定义弹簧劲度系数是一个与弹簧本身性质有关的常数,它表示单位伸长或压缩时所需要的力的大小。

一般用符号k表示。

2.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弹簧劲度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具体方法是:用一个质量m挂在弹簧下端,测量弹簧的伸长量x1;然后再挂上一个质量2m,测量弹簧的伸长量x2。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以通过公式k=(2mg)/(x2-x1)计算得到。

三、简单机械中的弹簧1.简单机械中的弹簧简单机械中的弹簧起到一种平衡作用,可以使受力物体向原来位置返回。

常见的应用有秤钩、弹簧测力计等。

2.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物体重量的仪器。

它是以弹簧的伸长量作为重量的测量标准。

利用胡克定律,弹簧测力计的重量显示可以通过公式F=kx计算得到。

四、物体的弹性碰撞1.物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弹性碰撞是指物体碰撞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和大小的碰撞。

非弹性碰撞是指物体碰撞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和大小的碰撞。

2.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在物体的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是成立的。

动量守恒指在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而动能守恒则指在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讲解

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讲解

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讲解
弹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弹力
是一种力,它是由物体相互之间的形变或位移所引起的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发生形变,这种形变会导致物体内部产生弹力,使物体恢复原状。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成正比,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
大小可以用胡克定律来描述,胡克定律的公式为F=kx,其中F是弹力的大小,k
是弹簧的弹簧系数,x是形变的距离。

弹簧是常见的弹力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弹簧的形变来研究弹力的性质。

弹簧
的弹簧系数是一个物理量,它描述了弹簧的刚度,弹簧系数越大,弹簧的刚度越大,弹力也越大。

弹簧的弹簧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通常使用弹簧的弹性形变与受力的关系
来确定弹簧系数。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受力的大小,测量弹簧的形变,从而得到弹簧系数的数值。

弹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弹簧秤就是利用弹簧的弹力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簧的弹力还可以用来制作弹簧振子,弹簧减震器等。

弹簧的弹力还可以应用在弹簧门,弹簧床等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中。

总的来说,弹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

弹力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力学性质,还可以促进我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你对弹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物理弹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

物理弹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

物理弹力的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弹力的概念弹力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除后,物体能够恢复原状的一种力。

它是物体对形变产生的一种抵抗。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和材料的性质有关。

二、弹力的产生条件1. 物体之间必须直接接触。

2.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即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

3. 弹力只存在于弹性限度内,超过弹性限度,物体可能发生永久形变或断裂。

三、弹力的计算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胡克定律来计算。

胡克定律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量成正比,公式为:\[ F = k \cdot x \]其中,\( F \) 表示弹力的大小,\( k \) 是弹性系数,\( x \) 是形变量。

四、弹性系数弹性系数是描述物体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单位是N/m。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弹性系数,弹性系数越大,物体抵抗形变的能力越强。

五、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例如,当一个弹簧被拉伸时,弹力的方向是沿着弹簧指向其未受力时的位置。

六、弹力的应用1. 弹簧秤:利用弹力测量物体的重量。

2. 跳板和跳床:通过弹力使运动员能够跳得更高。

3. 弓和弩:利用弹力发射箭矢或子弹。

4. 各种减震器:利用弹力吸收震动,减少冲击。

七、弹性限度和塑性变形弹性限度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形变量与撤除外力后能恢复的形变量之间的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物体发生的形变就无法完全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塑性变形。

八、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摩擦力则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在实际问题中,弹力和摩擦力常常同时存在,需要综合考虑两者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九、弹力的实验测定通过挂重法可以测定弹簧的弹性系数。

将不同重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测量弹簧的伸长量,然后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性系数。

十、弹力的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弹力相关的设备时,需要注意不要超过其弹性限度,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总结:弹力是物体抵抗形变的一种力,它与物体的形变程度和材料的性质有关。

弹力 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弹力 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3、弹簧测力计使用和读数: (1)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2)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3)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 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竖直,横着,斜着都可以使用) (4)待示数稳定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5)记录数据(数字+单位)
思维导图 弹力
弹力
形变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面 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 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 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弹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弹力产生条件: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 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 的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眼睛观察指针 的视线应与刻度面重直。
6.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 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5)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理解:F压:是由于书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F支:是由于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知识总结
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点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点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点弹力是一种力的作用形式,是一种物体在形状或尺寸改变时,恢复原状的力。

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看,弹力无处不在,比如弹簧、橡皮筋、蹦床等都是弹力的体现。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习弹力的知识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二物理弹力的知识点。

一、背景知识在学习弹力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弹性体是指能够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物体。

通常,我们用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来描述物体的弹性。

弹性力也是一种常见力的形式,它可以使物体恢复原状或形变。

二、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是描述弹簧伸长或压缩时受力与伸长或压缩长度之间关系的规律。

胡克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k * δL其中,F代表弹力的大小,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δL代表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根据胡克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同一弹簧下,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长度越大,所受的弹力也越大;2. 在同一伸长或压缩长度下,劲度系数越大,所受的弹力也越大。

三、伸长和压缩根据胡克定律,我们可以知道,当物体受力而发生伸长或压缩时,会产生弹力。

在伸长和压缩的过程中,弹力的大小与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四、平衡位置弹簧的平衡位置指的是弹簧没有受到外力时处于的状态。

当弹簧受到伸长或压缩时,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弹簧会恢复到平衡位置。

这是因为物体受到外力后会产生反作用力,使物体恢复到平衡状态。

五、能量转化当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时,它具有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E = (1/2) * k * ΔL^2其中,E代表弹性势能,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ΔL代表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长度。

弹性势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动能或热能。

这种能量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在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使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弹力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胡克定律,通过将受力物体连接到测力计的弹簧上,测力计可以测量到物体所受的弹力大小。

八年级物理弹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弹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弹力知识点
弹力:
1、弹力的定义:弹力是指物体抗拉力的能力,对物体进行外力的变形时,能产生的抗拉力,又叫回复力或弹性力。

2、弹力系数:弹力系数是指,物体施加运动影响力时,弹力的大小的
确定的一个量,它决定物体受弹力作用时以多大的作用力抵抗外力。

常见的弹力系数有材料弹力系数、力学弹力系数等。

3、受力情况分析:当物体受到拉力和挤压力作用时,物体外表面会出现拉张或变形,根据物体具有的材料性质,可以判断物体是弹性变形,还是非弹性变形。

4、各种弹力:
(1)单一弹力:物体受力后,只有一个反作用力,叫做单一弹力,
它的形式可以分为弹簧力、钢尺力等;
(2)复合弹力:物体受力后,产生两个以上的反作用力,叫做复合
弹力,它的形式可以分为直线弹力、抛物线弹力、凹凸形弹力等;(3)分歧弹力:当物体受到多重力的作用时,物体平衡线以外的有
形力会弯曲,会形成弹力,这种叫做分歧弹力,它的形式有三角形弹力、四边形弹力等。

5、回复力:对物体施加变形性外力,物体产生回复力一叫回复力,回
复力的大小甚至形状取决于变形性外力的大小、类型、施加位置。


物体受力的变形量的小的时候,回复力随时间逐渐变小,最终以平衡
状态收敛。

6、弹力的本质:物体受力变形时,端面上的分子间隙会随着变形而缩小,这导致分子之间的键连有了改变,使得一段时间内分子立即发生
弹回推动,使物体产生一种抵抗力,这就是物体产生弹力的本质原因。

7、利用弹力反抗重力:重力是指物质受到的下坠力,利用弹力可以产
生一股相反的上升力来抵消重力,这种应用可以在玩具当中看到,如
弹弓玩具,小伙伴必定不会陌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弹力
撰稿:冯保国审稿:史会娜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
2、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4、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要点梳理】
要点一、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
①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这就是力的物质性。

“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

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要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方面: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
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

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要点三、弹力
概念: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
力。

要点诠释:
1、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日常所称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要点四、弹簧测力计(高清课堂《弹力弹簧测力计》388539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口诀: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

使用方法: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2)使用前,应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3)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力的概念
1、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
正方反方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2、4、5、7
【解析】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不一定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所以2、4是正确的;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5是正确的;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要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所以7是正确的。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种类等力学的基本理论,考查的方式比较直接,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
【变式】(高清课堂《力》381489例3)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绳子 C.水桶D.手
【答案】B
类型二、力的作用效果
2、弓箭手在拉弓射箭的整个过程中,拉力改变了弓的,弹力改变了箭的。

当箭离开弓以后,箭将继续飞行,又因受到重力的作用,最终箭将落向地面。

【思路点拨】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搞清题中所说事实,本题就可顺利解决。

【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1)使物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拉力作用在弓箭上时使物体发生了形变;弹力作用在弓箭上时,弓箭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举一反三:
【变式】(高清课堂《力》381489例7)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答案】B
类型三、弹力
3、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思路点拨】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相互作用,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答案】C
【解析】A、弹力只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接触不会产生弹力。

B、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物体间有形变产生,才会产生弹力。

C、物体形变程度影响弹力的大小,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只要物体能发生弹性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有关弹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要注意辨别和运用。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B、重力
C、人对车的推力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答案】B
类型四、弹簧测力计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答案】2.2N
【解析】2N到3N之间分为5个小格,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2N下两格处,示数为2.2N。

【总结升华】读数时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记录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5、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

首先测
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拉力F/N 1 2 3 4 5 6 7
长度L/cm 2.50 2.90 3.30 3.7
0 4.10 4.5
4.9
伸长量△L/cm 0.40 0.80 1.20 1.6
0 2.00 2.4
2.8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L的关系为:。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拉力F/N 8 9 10 11 12
长度L/cm 5.30 5.70 6.10 6.6
7.30
伸长量△L/cm 3.20 3.60 4.00 4.5
5.20
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 N。

【答案】(1)F与△L成正比;(2)11;10。

【解析】
【总结升华】通过此探究实验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有一定的测力范围的,即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超过这一限度,测力计就损坏了。

举一反三:
【变式】(高清课堂《弹力弹簧测力计》388539例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