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资料提取表

合集下载

Meta分析提取表

Meta分析提取表

资料提取表系统评价标题:文献编号:基本信息表原始研究代码报告代码评价者代码评价日期作者联系方式中英文献引用格式(全部作者,题目,杂志名称、发表年份,卷期页等)方法学特征表随机化序列产生及分配序列隐藏随机对照试验:是□否□半随机对照试验是□否□非随机对照试验是□否□交叉试验是□否□随机分配序列产生方法:随机序列隐藏:是□否□随机序列隐藏方法:半随机分配序列方法:盲法实施对象患者(受试者):是□否□干预者:是□否□结局评价者:是□否□统计分析者:是□否□判断依据:判断依据:判断依据:判断依据::失访/脱落/退出(n:失访人数;N:病例数)是否随访:是□随访_ _周;否□;未说明□失访人数:试验组_ _例,失访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 ;对照组 _例,失访原因__ ________________ 脱落/退出:试验组_ _ 例;原因:_ _ ;对照组_ _例。

原因:_ _ ;选择性报告结局是□否□判断依据:意向性分析是□否□判断依据:基线资料是否可比:可比□;不可比□;无法判断□判断依据:其可偏倚是□否□判断依据:参与者特征项目试验组对照组性别(男/女)年龄(Mean±SD) 平均:±岁平均: ±岁被试者来源被试者特征健康人群:是□否□患病人群:是□否□;所患疾病名称:;诊断标准:研究持续时间干预措施人数干预措施描述具体方法描述(干预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等)试验组对照组应急处理结局指标表结局指标定义(诊断方法、量表名称、阈值设定等)评定时间及标准1.TMT(The TrailMaking Test)2.MMSE3.N4004.P3005.记忆能力6.反应时间...结果数据表计量资料(结局指标)治疗组对照组测量时间指标名称单位例数均值标准差例数均值标准差认知能力分数思维能力分数计算能力分数执行能力分数记忆能力分数TMT Part A sTMT Part B s注意集中时间s注意分散次数次平均反应时间s最佳反应时间s手脚交叉运动总时间s正确次数s平均时间s手臂稳定性分数表象旋转s自我效能感x ±s应激性x ±sN40 0 潜伏期ms 波幅uVP30 0 潜伏期ms 波幅uV 反应时SMMSE评分分数ANT评分x ±s生活质量评分x ±s计数资料(结局指标)试验组对照组指标总例数显效有效无效加重总例数显效有效无效加重1.心血管事件2.骨骼肌损伤(如摔倒、扭伤和肌肉拉伤)3.热损伤4.不良事件5....经济学指标(成本)...综合判断纳入标准(符合①②③中任意一项且符合第④⑤项即可纳入)①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是□否□②对照试验是□否□③交叉研究第一阶段是□否□④对照组空白是□否□⑤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是□否□排除标准(一项及以上不符合者均排除)①研究对象不是脑卒中后患者是□否□②干预手段未采用有氧运动是□否□③干预手段采用有氧运动合并其他运动是□否□④未设立对照是□否□⑤对照组非空白是□否□⑥对照组采用除基础治疗之外的其他运动干预是□否□⑦结局指标与认知无关是□否□⑧数据不可提取是□否□⑨自身前后试验是□否□其他条件是否符合是□否□判断依据:综合判断是否合格是□否□注:原始研究代码(第一作者的姓和研究发表年份组成)评价者代码:资料提取者的姓名或代码评价日期:填写该表格的时间文献引用:刊登该文的全部作者,题目,杂志名称、发表年份,卷期页等。

meta分析的基本流程及质量评价

meta分析的基本流程及质量评价

meta分析的基本流程及质量评价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确定研究问题和选择研究类型1.1 确定研究问题:在开始meta分析前,需要明确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

“meta分析”资料汇整

“meta分析”资料汇整

“meta分析”资料汇整目录一、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二、中医药治疗月经后期的Meta分析三、10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四、5种保肝药物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网状meta分析五、中国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危险因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

本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收集了近年来关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筛选和评价,并采用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

经过筛选和评价,最终纳入10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Meta分析结果显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年龄: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高危人群,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有关。

性别:男性儿童相对于女性儿童更容易患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与男性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较为薄弱有关。

季节:冬季和春季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可能与气温变化和空气质量有关。

家族史:有家族史的儿童更容易患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良,容易感染病原菌,增加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病风险。

其他疾病: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容易并发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如哮喘、慢性咳嗽等。

本文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了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季节、家族史、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是该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家长和医生应该加强儿童的预防和保健工作,减少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病的儿童,应该积极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治愈率。

中医药治疗月经后期的Meta分析月经后期是妇科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诊断性试验的Meta分析

诊断性试验的Meta分析
有失安全系数法,begg秩相关法和 Egger回归法等等。
3. 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
• RevMan5.0软件和Meta-DiSc 都是在国际上权威的用来做 诊断试验meta分析的软件,在这里仅介绍Meta-Disc软件的 使用方法。
• 下载地址:http://www.hrc.es/investigacion/metadisc_en.htm
摘自progrp不nse对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文中提取数据作者国家研究方法金标准病例阳性界值pgmltpfpfntnschneider德国前瞻连续病理29829196353818351613229212stieber德国回顾病理3143831194139444648218183molina西班牙前瞻连续病理802502513411479504161548577nissan以色列前瞻连续病理1624822291819119113shibayama日本连续病理3594975744911104065234235lamy法国回顾病理245531711711029369795takada日本回顾连续病理326338106736322432838203182yamaguchi日本60250818079264748469449sun中国病理100501632519156058yang中国病理144461634640161723726524诊断性试验的meta分析241阈值效应检验242非阈值效应检验243合并各诊断试验评价指标244发表偏倚的识别241阈值效应检验在诊断性试验中可能因为纳入的研究采用丌同的诊断界值而引起异质性在迚行合并时要迚行检测当存在阈值效应时灵敏度和特异度负相关灵敏度和1特异度呈正相关其结果在sroc曲线平面图上呈肩臂状点分布metadisc软件计算

最新 Meta分析(例子较详细)

最新 Meta分析(例子较详细)

8
用计算机检索时,常用的医学网站或数据库有
ki.nt、 、Medline、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
单纯通过计算机检索而获得所需的所有文献是很 困难的,还应补充手工检索、学术会议资料及未 发表的文献等,也不应只依靠一个数据库
2
21
3.齐性检验 H0:各研究效应量的总体均数相等 H1:各研究效应量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kSd 2 Se
2
2
2
2 4 k d Se 2 (1 ) wi 8
4 6 (0.39) Se 1 294 8
2
0.0832
6 0.0544 3.92 0.0832
料类型应选择不同的效应量,如数值变量资料的
效应量可以是两个均数之差、相关系数、回归系
数等;分类变量资料的效应量可以是两个率之差、
两个率的比值比(OR)的对数、两个率的相对危
险度(RR)的对数、SMR等
17
一、两个均数差值的合并
例1为了研究复合降脂胶囊对降血脂的疗效,
将复合降脂胶囊与降脂片进行对照试验,
1.研究重大健康问题
2.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3.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4.病因研究中因果联系的强度和特异性
3
5.疾病预防干预措施的评价 6.疾病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卫生经济学 研究 7.卫生服务评价
8.卫生决策、卫生管理评价
4
二、Meta分析的特点
1.提高统计检验效能 2.评价各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或矛盾 3.发现单个研究的不足
n2i X 2i
13 50 25 20 8 30
S2i

诊断性实验Meta分析

诊断性实验Meta分析

1.3 ROC曲线定义
• 对某一诊断试验方法,通过改变诊断临界点,可以获得多 对灵敏度和特异度,以敏感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 标绘制曲线,横轴与纵轴长度相等,形成正方形,在图中 将ROC曲线工作点标出,用直线连接各相邻两点构建ROC曲 线。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可以评定该诊断方法的准 确性。
• 在国际上质量评价有一个QUADAS标准(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来评价纳入诊 断试验的质量
2.3 资料提取
研究资料的基本情况 • 包括纳入研究的作者、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的病例数、对
照数目、SEN、SPE、计算获得的真阳性( TP) 、假阳性 (FP) 、真阴性( TN) 、假阴性(FN)、检测的方法、检测试 剂的来源、诊断的临界值等基本情况,都用表表示出来。
1.4 ROC曲线的解读
灵敏度
1
0.8
0.6
0.4
0.2
0
0
0.2
0.4
0.6
0.8
1
1-特异度
机会线
所谓的“曲线左上角”至少可以找出3 种判断方式:
(1)
曲线与斜率为1 的斜线的切点;
(2)
曲线与经过 (0,1)和 (1,0)两点直 线的交点;
(3)
曲线上与 (0,1)点绝 对距离最近 的点。
2.4.2 非阈值效应检验
• 在诊断性试验的meta分析中,除了阈值效应引起研究间异 质性外,其他原因:人群(如疾病严重程度和伴发疾病)、 试验条件(如不同的技术、化验、操作者)、标准试验等, 在软件中用诊断比值比DOR的Cochran-Q检验来检测是否 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变异。

META分析流程(超级实用)

META分析流程(超级实用)
1. 受试者分组是否真正随机 2. 随机方案是否隐藏 3. 是否详细说明入选标准 4. 组间基线是否可比 5. 研究过程中是否使用了盲法 6. 对失访、退出及不良反应病例是否进行了详细录, 是否报告失访原因 7. 是否采用意向分析法(intention-to-treat, ITT)分析 8. 患者的依从性(compliance)如何
visualinspectionfunnelplotscancerdiagnosiscancerdeathendpointsbias75阳性结果更易被发表研究者可能终止阴性结果或结果模糊的研究偏向于研究组的错误设计阴性结果发表延迟不容易发表成英文文献阳性结果更易被发表研究者可能终止阴性结果或结果模糊的研究偏向于研究组的错误设计阴性结果发表延迟不容易发表成英文文献产生原因publicationbias76好的meta分析应包括所有与课题有关的可获得的资料但应尽最大可能收集未发表的研究先行将所有的rct进行登记通过这一系统随访并获得所有研究的结果是解决发表偏倚的根本途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拒绝结论所需的未发表研究数量的大小评估发表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好的meta分析应包括所有与课题有关的可获得的资料但应尽最大可能收集未发表的研究先行将所有的rct进行登记通过这一系统随访并获得所有研究的结果是解决发表偏倚的根本途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拒绝结论所需的未发表研究数量的大小评估发表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解决办法publicationbias77publicationbias偏倚的识别漏斗图分析funnelplots计算失效安全数failsafenumbernfs漏斗图分析funnelplots计算失效安全数failsafenumbernfs78漏斗图分析funnelplots
7
Meta分析之选题
4 .问题清楚,回答明确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选择题式的,而不应是开放式

循证医学-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循证医学-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6 2267 246 10.85
7 8587 1570 18.28
安慰剂组 观察 死亡 死亡率 人数 人数 PC(%)
624 67 10.74 771 64 8.30 850 126 14.82 309 38 12.30 406 52 12.81 2257 219 9.70 8600 1720 20.00
可信区间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el,CI)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常取95%或99%)去估计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 可信区间的计算主要与标准误有关,标准误愈小,抽样误 差愈小,可信区间的范围就窄,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参数的 可靠性就愈好;
➢可信区间主要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 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如均数的可信区间可用来估计 总体均数,率的可信区间可用来估计总体率。还可以用 于假设检验。尤其是试验组与对照组某指标的差值或比 值的可信区间,在循证医学中更为常用。
分类资料的指标
2. 率差(RD)及可信区间
前述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CER=25%,EER=12% SE (p1- p2) =0.049 (p1- p2) ±uaSE=(-0.23,-0.03)
该例两率差的可信区间为(-0.23,-0.03),上下限均 小于0 (不包含0),两率有差别。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 的病死率EER=12%,对照组的病死率CER=25%。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由下式计算: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p1- p2) ±uaSE 两率差的标准误:SE (p1- p2)
=√ p1(1- p1) /n1+ p2(1- p2) /n2
分类资料的指标
2. 率差(RD)及可信区间 ➢两率差为0时,两组的某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别,而两个率差 的可信区间不包含0(上下限均大于0或上下限均小于0 ), 则两个率有差别。 ➢反之,两个率差的可信区间包含0,则无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提取表
系统评价标题:
文献编号:
基本信息表
原始研究代码
报告代码
评价者代码
评价日期
作者联系方式
中英文献引用格式(全部作者,题目,杂志名称、发表年份,卷期页等)
方法学特征表
随机化序列产生及分配序列隐藏
随机对照试验: 是 □ 否□
半随机对照试验 是 □ 否□
非随机对照试验 是 □ 否□
交叉试验 是 □ 否□
①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是□否□
②对照试验是□否□
③交叉研究第一阶段是□否□
④对照组空白是□否□
⑤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是□否□
排除标准
(一项及以上不符合者均排除)
①研究对象不是脑卒中后患者是□否□
② 干预手段未采用有氧运动是□否□
③干预手段采用有氧运动合并其他运动是□否□
④未设立对照是□否□
文献引用:刊登该文的全部作者,题目,杂志名称、发表年份,卷期页等
失访人数:试验组__例 ,失访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
对照组_例 ,失访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脱落/退出:试验组 __ 例;原因:__ ;
对照组 __例。原因:__ ;
选择性报告结局
是 □ 否□ 判断依据:
意向性分析
是 □ 否□ 判断依据:
基线资料
是否可比:可比 □;不可比 □;无法判断 □
试验组
对照组
应急处理
结局指标表
结局指标
定义(诊断方法、量表名称、阈值设定等)
评定时间及标准
1.TMT(The Trail Making Test)
2.MMSE
3.N400
4.P300
5.记(结局指标)
治疗组
对照组
测量时间
指标名称
单位
例数
均值
标准差
例数
均值
标准差
⑤对照组非空白是□否□
⑥对照组采用除基础治疗之外的其他运动干预是□否□
⑦结局指标与认知无关是□否□
⑧数据不可提取是□否□
⑨自身前后试验是□否□
其他条件是否符合
是□否□判断依据:
综合判断是否合格
是□否□
注:原始研究代码(第一作者的姓和研究发表年份组成)
评价者代码:资料提取者的姓名或代码
评价日期:填写该表格的时间
随机分配序列产生方法:
随机序列隐藏:是 □ 否□
随机序列隐藏方法:
半随机分配序列方法:
盲法实施对象
患者(受试者):是 □ 否□
干预者: 是 □ 否□
结局评价者:是 □ 否□
统计分析者:是 □ 否□
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
失访/脱落/退出(n:失访人数;N:病例数)
是否随访:是 □ 随访__周;否 □;未说明 □
波幅
uV
反应时
S
MMSE评分
分数
ANT评分
x ± s
生活质量 评分
x ± s
计数资料(结局指标)
试验组
对照组
指标
总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总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1.心血管事件
2.骨骼肌损伤(如摔倒、扭伤和肌肉拉伤)
3.热损伤
4.不良事件
5....
经济学指标(成本)
...
综合判断
纳入标准
(符合①②③中任意一项且符合第④⑤项即可纳入)
判断依据:
其可偏倚
是 □ 否□ 判断依据:
参与者特征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性别(男/女)
年龄(Mean±SD)
平均:± 岁
平均: ± 岁
被试者来源
被试者特征
健康人群:是 □ 否□
患病人群:是 □ 否□;所患疾病名称:;
诊断标准:
研究持续时间
干预措施
人数
干预措施描述
具体方法描述(干预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等)
认知能力
分数
思维能力
分数
计算能力
分数
执行能力
分数
记忆能力
分数
TMT Part A
s
TMTPart B
s
注意集中时间
s
注意分散次数

平均反应时间
s
最佳反应时间
s
手脚交叉运动
总时间
s
正确次数
s
平均时间
s
手臂稳定性
分数
表象旋转
s
自我效能感
x ± s
应激性
x ± s
N400
潜伏期
ms
波幅
uV
P300
潜伏期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