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迷宫实验标准

合集下载

水迷宫指标

水迷宫指标

水迷宫指标摘要:一、水迷宫指标的背景与意义1.水迷宫实验的起源和发展2.对认知功能研究的推动作用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水迷宫实验的基本原理1.水迷宫的结构和操作流程2.空间认知和学习记忆的评估方法3.实验的局限性和潜在改进方向三、水迷宫指标的种类和应用1.空间认知能力指标2.学习记忆能力指标3.其他相关指标四、水迷宫实验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2.脑损伤和脑疾病的研究3.学习与记忆的研究五、水迷宫实验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2.缺点:实验条件受限、个体差异等六、水迷宫实验的未来展望1.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融入2.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优化3.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入正文:水迷宫指标是一种评估实验动物认知功能的重要工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水迷宫实验通过对动物在水中寻找隐藏平台的能力进行观察,来评估其在空间认知和学习记忆方面的表现。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水迷宫实验已经成为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经典实验之一。

水迷宫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水中寻找隐藏平台的次数、速度等参数,来评估其在空间认知和学习记忆方面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动物需要在水中找到一个隐藏的平台,以便能够顺利地逃脱。

通过对动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空间认知和学习记忆能力。

水迷宫指标包括空间认知能力指标和学习记忆能力指标等。

空间认知能力指标主要关注动物在水中寻找隐藏平台的能力,包括寻找时间、错误次数等。

学习记忆能力指标则关注动物在多次尝试后能否提高寻找效率,以及记忆保持的时间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相关指标,如焦虑水平、游泳速度等。

水迷宫实验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者可以利用水迷宫实验来评估疾病模型动物的空间认知和学习记忆能力,从而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

脑损伤和脑疾病的研究者则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在水迷宫中的表现,评估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

水迷宫实验报告

水迷宫实验报告

水迷宫实验报告水迷宫实验报告引言:水迷宫是一种有趣的实验,通过在水中放置障碍物和目标物,观察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路径,探索水流动的规律和物体受力的情况。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水迷宫的搭建和观察,深入了解水的流动性质以及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一个透明的水槽、水、各种形状的障碍物和目标物。

首先,在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使其水平面达到一定高度。

然后,将各种形状的障碍物放置在水槽中,构成一个迷宫。

最后,将目标物放置在水槽的一端,并轻轻推动,观察其在水中的运动轨迹。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和记录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水的流动性质:在水槽中注入水后,我们观察到水呈现出流动的状态。

水流会绕过障碍物,并沿着较为通畅的路径流动。

这表明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质,能够适应环境中的障碍物。

2. 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我们发现,当目标物被推入水中后,其运动轨迹受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影响。

如果水流较强且障碍物较少,目标物会较快地通过迷宫并到达目标位置;而如果水流较弱或者障碍物较多,目标物的运动速度会减慢,甚至在迷宫中迷失方向。

3. 物体受力情况:在水迷宫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受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力的作用。

水流对物体产生的推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而障碍物则会对物体产生阻力,使其运动受到限制。

实验结论:通过水迷宫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水的流动性质、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以及物体受力情况。

水的流动性质使其能够适应环境中的障碍物,并形成相对通畅的流动路径。

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受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影响,水流的强弱和障碍物的多少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物体受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力的作用,推力使其运动,而阻力限制其运动。

实验意义与应用:水迷宫实验不仅有趣,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水的流动性质和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应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水力工程中,了解水流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加高效的水流系统;在船舶设计中,了解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加稳定的船体结构。

水迷宫的步骤及方法

水迷宫的步骤及方法

水迷宫的步骤及方法
1.将水迷宫加入适当的水,水温控制在25± 1℃。

2.实验前把动物带入实验室中熟悉环境。

3.设置软件。

4.一阶段:(定位航行)将小鼠头对着墙壁依次放入四个象限水迷宫进行实验(所有小鼠需全部做完后换下一象限)。

若动物在60s 内登上平台区域,则录像结束。

若动物在60s内未登上平台区域,则用木棍指引大鼠游上平台,并停留30s。

每只小鼠每天训练4次,训练天数为4天。

5.每只动物实验结束后需用干毛巾擦拭,必要时需要使用电吹风吹干。

6.二阶段(空间探索):待一象限到第四象限全部做完后,将水迷宫中的平台撤走,将小鼠头对着墙壁放入同一象限进行实验,观察动物60s内的行动轨迹。

Morris水迷宫实验准则

Morris水迷宫实验准则

Morris水迷宫实验准则目录一、实验原理(水迷宫的发展史,以及简单的实验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国内外的主要厂家)二、Morris水迷宫的组成(主要分为硬件和图像采集,软件)三、硬件准则(国内外文献提及到的硬件准则,我们主要针对国内文献提及到的)四、实验流程准则(实验细节)五、统计方法学准则(遵循统计学原理)六、评价指标的准则(实验数据的解释)七、实验适用范围准则(实验适用四个领域,与水迷宫的10个优点)八、实验注意事项以下准则仅供实验参考,行为学实验必须依据自身的实际课题来恰当安排实验。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光华路18号晶森大厦电话:021-********一、实验原理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的心理学家Morris和他的同事利用大鼠在盛有水和牛奶混合物的不透明水池中搜索目标物的方法,研究大鼠的海马等脑区受到损害后的学习、记忆和空间定向以及认知能力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

这种装置不但构思新颖、实验设计合理以及方法简便和实用,而且便于观察和记录动物入水后搜索藏在水下平台所需的时间、采用的策略和它们的游泳轨迹,从而可分析和推断动物的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虽然起初的实验对象为大鼠,但此后该迷宫系统成为评估啮齿类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经典程序,广泛运用于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

它能较客观地衡量动物空间记忆、工作记忆以及空间辨别能力的改变。

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很快就引起各国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并将此法称为Morris水迷宫法。

国外有许多生产Morris水迷宫的公司,比如说德国的TSE公司,美国的Sandiegoinstruments公司、德国Biobserve公司、荷兰Noldus 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Morris水迷宫实验室,并于90年代初建立了Morris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

国内随后出现了许多Morris 水迷宫生产厂家,比如说有上海吉量、上海欣软、上海移数等等,但是从国际到国内,Morris 水迷宫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从Morris水迷宫法的发明到现在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应该制定一套比较标准的实验准则了。

水迷宫试验标准

水迷宫试验标准

Morris水迷宫实验标准目录一、实验原理(水迷宫的发展史,以及简单的实验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国内外的主要厂家)二、Morris水迷宫的组成(主要分为硬件和图像采集,软件)三、硬件准则(国内外文献提及到的硬件准则,我们主要针对国内文献提及到的)四、实验流程准则(实验细节)五、统计方法学准则(遵循统计学原理)六、评价指标的准则(实验数据的解释)七、实验适用范围准则(实验适用四个领域,与水迷宫的10个优点)八、实验注意事项以下准则仅供实验参考,行为学实验必须依据自身的实际课题来恰当安排实验。

一、实验原理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的心理学家Morris和他的同事利用大鼠在盛有水和牛奶混合物的不透明水池中搜索目标物的方法,研究大鼠的海马等脑区受到损害后的学习、记忆和空间定向以及认知能力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

这种装置不但构思新颖、实验设计合理以及方法简便和实用,而且便于观察和记录动物入水后搜索藏在水下平台所需的时间、采用的策略和它们的游泳轨迹,从而可分析和推断动物的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虽然起初的实验对象为大鼠,但此后该迷宫系统成为评估啮齿类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经典程序,广泛运用于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

它能较客观地衡量动物空间记忆、工作记忆以及空间辨别能力的改变。

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很快就引起各国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并将此法称为Morris水迷宫法。

国外有许多生产Morris水迷宫的公司,比如说德国的TSE公司,美国的Sandiegoinstruments公司、德国Biobserve公司、荷兰Noldus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Morris水迷宫实验室,并于90年代初建立了Morris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

国内随后出现了许多Morris水迷宫生产厂家,比如说有上海软隆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智鼠多宝科技有限公司等等,但是从国际到国内,Morris水迷宫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从Morris水迷宫法的发明到现在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应该制定一套比较标准的实验准则了。

水迷宫试验标准

水迷宫试验标准

Morris水迷宫实验标准目录一、实验原理(水迷宫得发展史,以及简单得实验原理与应用领域,以及在我国得发展情况与国内外得主要厂家)二、Morris水迷宫得组成(主要分为硬件与图像采集,软件)三、硬件准则(国内外文献提及到得硬件准则,我们主要针对国内文献提及到得)四、实验流程准则(实验细节)五、统计方法学准则(遵循统计学原理)六、评价指标得准则(实验数据得解释)七、实验适用范围准则(实验适用四个领域,与水迷宫得10个优点)八、实验注意事项以下准则仅供实验参考,行为学实验必须依据自身得实际课题来恰当安排实验。

一、实验原理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得心理学家Morris与她得同事利用大鼠在盛有水与牛奶混合物得不透明水池中搜索目标物得方法,研究大鼠得海马等脑区受到损害后得学习、记忆与空间定向以及认知能力时取得了令人瞩目得结果。

这种装置不但构思新颖、实验设计合理以及方法简便与实用,而且便于观察与记录动物入水后搜索藏在水下平台所需得时间、采用得策略与它们得游泳轨迹,从而可分析与推断动物得学习、记忆与空间认知等方面得能力。

虽然起初得实验对象为大鼠,但此后该迷宫系统成为评估啮齿类动物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得经典程序,广泛运用于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得基础与应用研究中。

它能较客观地衡量动物空间记忆、工作记忆以及空间辨别能力得改变。

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很快就引起各国神经科学家得关注,并将此法称为Morris水迷宫法。

国外有许多生产Morris水迷宫得公司,比如说德国得TSE公司,美国得Sandiegoinstruments 公司、德国Biobserve公司、荷兰Noldus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Morris水迷宫实验室,并于90年代初建立了Morris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与处理系统。

国内随后出现了许多Morris水迷宫生产厂家,比如说有上海软隆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智鼠多宝科技有限公司等等,但就是从国际到国内,Morris水迷宫得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数据得处理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从Morris水迷宫法得发明到现在已有20余年得历史了,应该制定一套比较标准得实验准则了。

行为学方案-新物体-水迷宫-埋珠实验-重复行为-社交

行为学方案-新物体-水迷宫-埋珠实验-重复行为-社交

一.埋珠实验方案:在鼠笼里铺上5cm厚玉米芯垫料,铺平;里面放入20个玻璃珠(直径15mm),分五排,每排4个,规律排布。

将老鼠放入笼中,摄像30min;将垫料铺平后重复利用(文献上说可以重复),统计所埋玻璃珠的数量(被埋体积大于50%)。

二.新物体识别方案:物体识别:开始前,将老鼠放入箱子中适应十分钟,2h后测量物体识别。

在箱子里放入两个相同的物体(1,2),分别置于相对的角落,将老鼠放入箱子中探索10min;30min后将物体(1)换成一个新的物体(3),让老鼠探索10min,测量老鼠接触物体的时间(老鼠接触物体距离应小于1英寸)。

24h后将物体(2)换成一个新的物体(4),将老鼠放入箱子中探索10min。

每测量完一只老鼠,需要用75%的乙醇擦拭箱子。

方位识别:开始前,将老鼠放入箱子中适应十分钟,2h后测量方位识别。

在箱子里放入两个相同的物体,分别置于相对的角落,将老鼠放入箱子中探索10min;20min或者24h后将其中一个物体变换一个位置(分别用不同组老鼠测量),让老鼠探索10min,测量老鼠接触物体的时间(老鼠接触物体距离应小于1英寸)。

每测量完一只老鼠,需要用75%的乙醇擦拭箱子。

三.重复性为方案:将老鼠放入空鼠笼适应10min,笼中不放垫料;之后将老鼠放入笼中,录像10min,记录老鼠理毛以及站立的时间。

每测量完一只老鼠,需要用75%的乙醇擦拭箱子。

四.三箱社交试验方案:1:箱子一边放鼠(1),另一边放入空笼子,实验鼠放入中间箱子,通道隔板打开,录像十分钟。

2:箱子一边放鼠(1),另一边放入鼠(2),实验鼠放入中间箱子,通道隔板打开,录像十分钟。

3: 第2步做完之后,将实验鼠单独与鼠(2)接触45min,24h后箱子一边放入鼠(2),另一边放鼠(3),实验鼠放入中间箱子,通道隔板打开,录像十分钟。

注:开始前将老鼠放入中间箱子适应五分钟,两边的通道关闭。

放入笼中的老鼠为同年龄未与实验鼠接触过的C57雄鼠。

Morris水迷宫7.5

Morris水迷宫7.5

Morris水迷宫行为测试
2011.7.5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包括定位航行实验、空间探索实验两个实验程序。

1.定位航行实验
用于测量大鼠对水迷宫的学习能力。

第一天让大鼠自由游泳,上、下午各1次。

第二天开始对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Morris水迷宫中安全平台放置一固定象限,离池壁20cm。

在测试前给大鼠头部涂抹黄色的苦味酸作标记,向水迷宫水池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钛粉,再加自来水至水面高出安全平台1cm,使池水为不能明显见到安全平台的不透明乳白色。

水温保持在24℃~25℃。

实验室保持安静,窗户遮以不透光窗帘,室内以恒定日光灯照明,亮度均等,水池周围参照物在进行水迷宫试验的几天时间内位置保持不变,大鼠游泳时试验者穿着工作服。

将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每天测试1次,每只每次测试2分钟,连续5天,记录大鼠寻找并爬上平台所需时间(逃避潜伏期),。

如果大鼠在2分钟内未找到平台,须将其引至平台,这时逃避潜伏期记为2分钟,每次训练后让其在平台上停留15秒。

若大鼠在2分钟之内找到平台,也让其在平台上站15秒,这样结束一次测试。

2.空间搜索实验
用于测量大鼠学会寻找平台后对平台空间位置记忆的能力。

在测试第6天,将安全平台移走,使大鼠在无平台情况下寻找记忆中的平台。

每只大鼠只游2分钟,分别记录第一次经过平台的时间(潜伏期)和每只大鼠在1分钟内经过平台的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rris水迷宫实验标准目录一、实验原理(水迷宫的发展史,以及简单的实验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国内外的主要厂家)二、Morris水迷宫的组成(主要分为硬件和图像采集,软件)三、硬件准则(国内外文献提及到的硬件准则,我们主要针对国内文献提及到的)四、实验流程准则(实验细节)五、统计方法学准则(遵循统计学原理)六、评价指标的准则(实验数据的解释)七、实验适用范围准则(实验适用四个领域,与水迷宫的10个优点)八、实验注意事项以下准则仅供实验参考,行为学实验必须依据自身的实际课题来恰当安排实验。

一、实验原理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的心理学家Morris和他的同事利用大鼠在盛有水和牛奶混合物的不透明水池中搜索目标物的方法,研究大鼠的海马等脑区受到损害后的学习、记忆和空间定向以及认知能力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

这种装置不但构思新颖、实验设计合理以及方法简便和实用,而且便于观察和记录动物入水后搜索藏在水下平台所需的时间、采用的策略和它们的游泳轨迹,从而可分析和推断动物的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虽然起初的实验对象为大鼠,但此后该迷宫系统成为评估啮齿类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经典程序,广泛运用于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

它能较客观地衡量动物空间记忆、工作记忆以及空间辨别能力的改变。

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很快就引起各国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并将此法称为Morris水迷宫法。

国外有许多生产Morris水迷宫的公司,比如说德国的TSE公司,美国的Sandiegoinstruments 公司、德国Biobserve公司、荷兰Noldus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Morris水迷宫实验室,并于90年代初建立了Morris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

国内随后出现了许多Morris水迷宫生产厂家,比如说有上海软隆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智鼠多宝科技有限公司等等,但是从国际到国内,Morris水迷宫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从Morris水迷宫法的发明到现在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应该制定一套比较标准的实验准则了。

二、Morris水迷宫的组成Morris实验系统由水迷宫装置、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和软件分析系统组成。

1、Morris水迷宫装置:主要由盛水的水池和一个可调节高度和可移动位置的站台所组成。

2、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和软件分析系统:该系统的主要部件为摄像机、计算机和图像采集卡等。

这种系统有多种型号,但工作原理和流程大致相似:摄像头采集大鼠游泳图像(模拟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图像采集卡进行模/数转换,大鼠游泳的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储存于硬盘中,将数字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得到有关的测试参数。

软件分析系统能自动地采集动物的入水位置、游泳的速度、搜索目标等所需时间、运行轨迹和搜索策略等参数,并可将所采集的各种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硬件准则要求1、水池和站台:对于水池的大小,存在一个人为选择的问题,看起来应该统一标准,其实并不容易。

但是有个原则就是水池不能太小,站台也不能太大。

Morris最初(1981年)用于大鼠的水池是直径1.32米、高为0.6米,水池的水深为0.40米;但后来(1984年)改为直径2.14米、高0.4米,水池的水深为0.25米。

对于小鼠的实验水池,文献中介绍的迷宫直径差异巨大,小到0.6米,大到2.0米。

一般而言,过小的水池使小鼠爬上平台的偶然性增加,任务难度减小。

过大的水池会使小鼠游泳路径延长,体力消耗过大,爬上站台的机率减少。

现在国内文献中所用水迷宫水池大多数为大鼠1.6m或1.8m居多,而小鼠一般为1m或1.2m,高0.5m。

站台一般为圆形,直径可分为大鼠12cm,小鼠6cm,表面粗糙,高度一般为30cm。

国外文献中所用水迷宫水池大多数为大鼠1.8m 或2.0m居多,高0.6m,站台直径10cm;而小鼠一般为1m到1.5m,高0.3m站台直径5cm。

国内尺寸能统一么?如何定标准?1、水温:水的温度要求实验过程中恒温。

大鼠温度范围一般为25±1℃,小鼠可能低些在18~22℃。

有文献报道,对小鼠进行了水温对迷宫成绩影响的观察,结果发现27~28℃组的小鼠成绩最差,而17~18℃组和21~22℃组小鼠的学习成绩没有区别,所以,我们推荐小鼠水迷宫的实验用21~22℃水。

水温对潜伏期影响很大,特别是大鼠,如果温度过高,大鼠在游几次后渐渐适应了迷宫环境,它就会把迷宫当“浴盆”了,放进去以后,就漂浮不动;如果水温过低,大鼠体温下降很快,体力也会耗散太多,大鼠游泳能力不能坚持很久,就会出现游几次潜伏期突然增大的现象。

甚至有些老鼠会出现较明显的应激反应,比如说会出现抽筋,腹泻现象。

水温一般保持25度左右,另外气温也会导致水温偏差过大,应人为的调节水温。

所以就要求在水池的底部装有可以恒定保持水温的加热棒或者其他加热装置了。

2、光源:要保证水池水面上没有光影,主要是要避免光线在水面的反射问题,以免留在水面的光照影子被软件的采集系统将光影和鼠的影子混淆;如果是白色的水池背景,就可以在水池上方用两根条形的发散日光灯,这样可以减少反射光在水面的背影;如果是黑色的水池背景,就在水池四个象限的上方放置4个60瓦的灯泡或25瓦的管灯,不用功率特别大的灯。

灯泡的高度应该足够高,不能被摄像头捕获到。

另外还可以在水池四周装一圈帘子(颜色一般是黑色、浅蓝色或者白色)这样可以将光的影子挡住,又保持一定的透光度。

同时也可以减少外界的人站在水池旁边某个地方或走来走去,对大鼠形成一个不定的空间参照物。

3、空间线索(参照物):水池应该置于一个较大的房间内,池壁上悬挂两个以上物体作为近距离视觉参照物,并在水池外房间内有多种远距离视觉参照物。

比如几何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悬挂于水池以外的墙上,高度是必须让大小鼠在游泳的时候看的见的范围,所以应该在其视平线以上,这些几何图形可以是宽5cm至15cm塑料板制成,高度是必须高过站台,可以用1m的线挂在水池周围;这些几何图形一般涂成黑色,因为啮齿类动物对黑色比较敏感;这些几何图形一般不少于3个。

另外实验室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工作台、椅子、门窗和灯具等陈设的位置和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操作时所站立的位置都可能被大小鼠看见,如果移动会影响实验结果。

因为动物有时会常常利用实验室内固有的环境作为它搜索目标时的参照物。

四、实验流程准则Morris水迷宫实验主要测定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主要的实验内容有隐蔽站台试验、空间探索试验、反向试验和可视站台试验等。

在这里主要介绍下文献里面主要做的隐蔽站台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的流程准则。

隐蔽站台试验:啮齿类动物第一次游泳时,一般不会找到藏于水面下的不可见的站台。

若动物在入水游泳60~90s以内仍未能找到水池中的站台或未能爬上站台时,实验人员可将动物引导置于站台上站立10~30s,使动物体会站在站台上的感觉,这样从第二次开始,学习成绩就能迅速提高。

动物爬上站台后,让动物在站台上站立5~10s。

将大鼠从站台上拿下来,休息30~60s以后再进行下一次训练。

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大鼠在经过4~6个实验日训练后,很快就学会以最快最佳的轨迹搜索到站台的确切位置。

每天开始时,将鼠任意从四个象限(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之一面向池壁放入水中,站台放置于东南象限,每次实验鼠共游泳60~90s来寻找隐藏的站台。

如果成功地找到站台,鼠可以得到在站台上的10~30s休息时间;如果60~90s内未能成功的找到站台,就由实验人员将鼠人工置于站台上,且同样给予10~30s的休息时间。

有时鼠可能会在10~30s间隔时间到达之前从站台上掉下或跳入水中继续游泳。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则将鼠重新放回站台,并重新计时,使时间间隔到达(10~30s)。

这样可以确保每只鼠在每次实验后有相等的时间来观察和获取空间信息。

空间探索试验:隐蔽站台试验结束24h后,撤除站台。

然后任选一相同入水点将鼠放入水中,记录鼠在60s或120s内的游泳路径,记录鼠在原站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站台次数,观察受试鼠的空间定位能力,及在空间探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在电脑屏幕上用圆形环标记出站台原所在位置,这样可以记录穿越原站台所在位置的次数。

实验流程准则:1、实验时间:隐蔽站台试验一般设计天数为4天或者6天,如果是年老体弱鼠可以将天数设计为4天。

训练时间一般为60s或90s,也有用120s的,不过现在一般都改用60s了,有人做过实验,大鼠在60~120s之间能够找到隐藏站台的次数差异大约只占其找到平台总次数的5%,这在统计学上是“小概率事件”。

也就是说,大鼠在60s内找不到隐藏站台的话,再延长到120s也很难找到。

而且60s还可以减小各组的标准差,可以节约实验时间。

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隐蔽站台试验潜伏期应采用重复测量,由于在统计时,很多研究将最大潜伏期直接纳入统计,显然,最大潜伏期的不同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统计结果。

所以从统计学上了解不同的最大潜伏期到底对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有多大的影响,如何避免因此带来的系统误差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国外文献报道,如果水池的直径在2m,可以设置单次训练时间为120s,直径在1m至1.5m,选择训练时间为60s,鉴于此,我们认为训练时间60s较为合适。

时间过长,对鼠体力消耗也会过大。

2、实验次数:在隐藏站台试验中,每天训练4次,每个象限每天只被使用一次,一定不要将大鼠连续地放入同一个象限,因为大鼠可能会凭借位置或其他非记忆信息(如向右转弯)来定位站台。

而且,接下来每天的象限顺序应当改变。

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将大鼠置于水池中追踪120s,这个过程需要重复一次,因为在有些情况下,首次实验会观察到一些非正常变量,可能一些老鼠在改变了实验条件后迷失了方向。

连续进行的两次实验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少偏差,可以提供一个较高的精度和对先前学习记忆的较好控制。

但是如果实验次数多于两次,将会导致在目的象限活动时间减少,得到不准确的空间探索结果。

3、实验动物:并非所有鼠株都适合于Morris迷宫测试,如近交系BALB/c小鼠不能学会该任务(成绩并不随天数的增加而进步),129/SvJ小鼠的学习成绩也偏差;比如129/SvJ株的小鼠由于有年龄相关性视路病变,在衰老时完成以视觉为基础的学习记忆任务时就会出现困难。

在C57BL/6鼠,由于严重的秃头症存在,可能使某些小鼠产生抑郁,加上溃疡性皮炎,最终可能影响小鼠的游泳能力而影响实验成绩;将动物浸入水中可能引起内分泌或其它应激效应,后者与脑损害或药理学操作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体力消耗太大,体温也丧失过多,一些年老体弱鼠完成任务较困难,甚至会发生溺水死亡的情况;另外,个体间的成绩差异也巨大,比如说,有些正常大鼠放入水中后左右观望打圈确定方向后直接游到台上,说明他记忆力比较好,这个现象是很重要的,有的大鼠游泳速度慢些所以潜伏期时间比痴呆组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