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Morris水迷宫实验

Morris水迷宫实验

Morris水迷宫实验
morris水迷宫是学习记忆考察中最经典与最常见的实验。

实验设备的主体是一个装有清水的大圆盆。

水盆的高度通常在50厘米左右,大鼠用的水盆直径通常在1.6米,小鼠水盆通常在1.2米。

一般在水盆内安装有维持水温在设定温度的加热装置。

水盆内的水深通常30厘米。

一般在水中会放置一个高度可以调节的站台,当实验鼠站在站台上时鼻尖可以露出水面保持呼吸。

这个实验的基本假设是实验鼠不喜欢在水中游泳,主要用于实验鼠方位记忆的考察与评价。

在培训阶段,通常将站台露出水面,实验鼠看到站台后会游过去并爬上站台休息不动。

培训结束后,在检测阶段,站台会被降到水面以下,但是实验鼠游到站台上方后可以接触到站台并站在上面保持鼻尖露在外面呼吸。

实验鼠被放入水盆后会努力寻找记忆中的站台,其寻找站台所需要的时间(即一般所谓的“上台时间”)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运动过的路程长度(即一般所谓的“上台距离”)是最常使用的评价参数。

在以摄像技术为基础的产品中,安装在水盆上空的摄像机将实验鼠的运动过程拍摄下来,分析软件自动判定实验鼠是否已经站上站台,并自动给出我们前面提到的评价参数。

小鼠水迷宫实验报告

小鼠水迷宫实验报告

小鼠水迷宫实验报告小鼠水迷宫实验报告水迷宫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行为学实验,用于研究小鼠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

通过观察小鼠在水迷宫中的行为表现,可以了解它们对环境的认知和适应能力。

本文将介绍水迷宫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并对实验的意义进行讨论。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使用的水迷宫是一个封闭的水池,内部设置了多个通道和一个目标台。

实验过程中,水池中的水被染成不同颜色,以便观察小鼠的行为。

实验开始前,小鼠被训练学会在水迷宫中找到目标台。

训练阶段通常分为两个部分:随机游泳和目标导向。

结果分析:在随机游泳阶段,小鼠被放入水迷宫中,目标台被随机放置在其中一个通道上。

小鼠需要通过探索不同的通道来找到目标台。

观察发现,刚开始的几次尝试中,小鼠的行动较为随机,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然而,随着实验的进行,小鼠逐渐学会了辨别不同通道的特征,能够更快地找到目标台。

在目标导向阶段,小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记忆,它们被放入水迷宫中,目标台被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

观察发现,小鼠在这个阶段表现出了更明显的方向性,它们能够快速找到目标台,并且在后续的实验中能够更加熟练地完成任务。

实验意义:水迷宫实验是研究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小鼠在水迷宫中的行为表现,可以了解其空间认知和适应能力。

这对于理解人类的学习和记忆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水迷宫实验还可用于评估药物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例如,可以给小鼠注射某种药物,然后观察其在水迷宫中的表现。

如果药物对学习和记忆产生了影响,那么小鼠在找到目标台的速度和准确性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这种实验设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总结:水迷宫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行为学实验,通过观察小鼠在水迷宫中的行为表现,可以了解其学习和记忆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在经过训练后能够快速找到目标台,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认知和适应能力。

水迷宫实验不仅对于基础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和评估。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四班第一小组M 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PTajecti fcrriaAniruLi 3 0 ] 6 +M EQI須7-£却曲1分齟;动斗D祇理201fH\2-3\Prajecti Ufosri学A JIUW T F 2 0 16+科蚀苗-卜?荊4试「於矩J =hUPat PF ?0J叭壯為'动物背总路程2786.55cm 潜伏期89.96s平均速度30.98m*S-1 搜索策略趋向式动物后肢总路程2414.41cm潜伏期86.28s平均速度27.32m*S-1 搜索策略随机式PToiecti SoETlaAnirtali 3 0 J & +M JO]5-4-2>S3 动斗D就日* 201fM\2-3\Frojecti NarrisInuuli 2 0 ] 6 +利沏Nl-2湖试L刑恥动峻Patei 2OJ0M\23\动物空白总路程666.73cm潜伏期16.68s平均速度35.54m*S-1 搜索策略随机式动物前肢总路程1895.37cm 潜伏期50.76s平均速度35.87m*S-1 搜索策略随机式Pta ject? Itorrlairtali 3 0 J & +M EQ1E77却忖1 W3 动斗DX 强201fH\2-3\Frojecti Karris2 0 1 P伞利的淖Tl-2溯试■斗唯Patei 2OJ0\4\23\动物头总路程2673.41cm 潜伏期90.12s平均速度29.67m*S-1 搜索策略随机式动物尾总路程244.68cm潜伏期5.64s平均速度31.69m*S-1 搜索策略趋向式nv-ii nv-ii XE-IKE-ISW-IIInv-ir KE-IDV-II ME-Inu-ii JW-II XE-IKE-ISV-III SE-n。

行为学相关实验水迷宫

行为学相关实验水迷宫

附3. 大(小)鼠Morris水迷宫“水迷宫”是由Richard Morris在1984年发明的,随后他阐述了评估学习记忆方法的细节和步骤。

近30年来,在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它成为最常用的验室研究工具之一。

水迷宫实验常被用于啮齿类动物神经认知疾病模型的验证和神经认知治疗可行性的评估。

有相当多的试验者利用水迷宫来评价动物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同时也利用该实验评价水迷宫成绩、神经递质系统、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

通过非常多的应用,水迷宫实验在当代神经科学研究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实验将大(小)鼠置于恒温水池中,大(小)鼠会试图找到让自己脱离浸在水中的位置,在池中特定位置放置一个平台,让大(小)鼠通过学习知道平台的位置,之后撤去平台,通过对大(小)鼠空间探索训练与定向航行实验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评价大(小)鼠的对空间位置学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一、操作步骤:1. 使用CLEVER公司行为学观测系统,北京硕林苑科技有限公司的SLY-WMS装置联合分析,水迷宫主要由一圆柱型水池和一可移动位置的站台组成。

水池高70cm,直径160cm,站台直径8cm,水池上空通过一个数字摄相机与计算机相连接。

预先在水池中注入清水,水深40cm,加入炭素墨水/奶粉使池水变为不透明的黑/白色,站台表面为黑/白色,使大(小)鼠不能看到,水面高出站台表面0.5cm。

水温控制在19~21℃,在水池上标定相同一点作为每次实验大(小)鼠的入水点。

2.实验前一天让大(小)鼠自由游泳2min以适应周围环境,从第一天开始,每天训练4次,每次随机选择一个入水点,将大(小)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大鼠寻找并爬上平台的路线图及所需时间(逃避潜伏期)。

4次训练大(小)鼠分别从四个不同的入水点入水,如果在120s内未找到平台,需将其引至平台。

这时潜伏期记为120s,每次训练间隔60s,连续4~7天。

3.实验时,将大(小)鼠置于水中,记录逃避潜伏期、轨迹图、各象限游泳距离。

水迷宫实验报告

水迷宫实验报告

水迷宫实验报告水迷宫实验报告引言:水迷宫是一种有趣的实验,通过在水中放置障碍物和目标物,观察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路径,探索水流动的规律和物体受力的情况。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水迷宫的搭建和观察,深入了解水的流动性质以及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一个透明的水槽、水、各种形状的障碍物和目标物。

首先,在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使其水平面达到一定高度。

然后,将各种形状的障碍物放置在水槽中,构成一个迷宫。

最后,将目标物放置在水槽的一端,并轻轻推动,观察其在水中的运动轨迹。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和记录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水的流动性质:在水槽中注入水后,我们观察到水呈现出流动的状态。

水流会绕过障碍物,并沿着较为通畅的路径流动。

这表明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质,能够适应环境中的障碍物。

2. 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我们发现,当目标物被推入水中后,其运动轨迹受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影响。

如果水流较强且障碍物较少,目标物会较快地通过迷宫并到达目标位置;而如果水流较弱或者障碍物较多,目标物的运动速度会减慢,甚至在迷宫中迷失方向。

3. 物体受力情况:在水迷宫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受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力的作用。

水流对物体产生的推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而障碍物则会对物体产生阻力,使其运动受到限制。

实验结论:通过水迷宫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水的流动性质、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以及物体受力情况。

水的流动性质使其能够适应环境中的障碍物,并形成相对通畅的流动路径。

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受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影响,水流的强弱和障碍物的多少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物体受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力的作用,推力使其运动,而阻力限制其运动。

实验意义与应用:水迷宫实验不仅有趣,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水的流动性质和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应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水力工程中,了解水流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加高效的水流系统;在船舶设计中,了解物体在水中的运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加稳定的船体结构。

Morris水迷宫实验准则

Morris水迷宫实验准则

Morris水迷宫实验准则目录一、实验原理(水迷宫的发展史,以及简单的实验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国内外的主要厂家)二、Morris水迷宫的组成(主要分为硬件和图像采集,软件)三、硬件准则(国内外文献提及到的硬件准则,我们主要针对国内文献提及到的)四、实验流程准则(实验细节)五、统计方法学准则(遵循统计学原理)六、评价指标的准则(实验数据的解释)七、实验适用范围准则(实验适用四个领域,与水迷宫的10个优点)八、实验注意事项以下准则仅供实验参考,行为学实验必须依据自身的实际课题来恰当安排实验。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光华路18号晶森大厦电话:021-********一、实验原理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的心理学家Morris和他的同事利用大鼠在盛有水和牛奶混合物的不透明水池中搜索目标物的方法,研究大鼠的海马等脑区受到损害后的学习、记忆和空间定向以及认知能力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

这种装置不但构思新颖、实验设计合理以及方法简便和实用,而且便于观察和记录动物入水后搜索藏在水下平台所需的时间、采用的策略和它们的游泳轨迹,从而可分析和推断动物的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虽然起初的实验对象为大鼠,但此后该迷宫系统成为评估啮齿类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经典程序,广泛运用于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

它能较客观地衡量动物空间记忆、工作记忆以及空间辨别能力的改变。

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很快就引起各国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并将此法称为Morris水迷宫法。

国外有许多生产Morris水迷宫的公司,比如说德国的TSE公司,美国的Sandiegoinstruments公司、德国Biobserve公司、荷兰Noldus 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Morris水迷宫实验室,并于90年代初建立了Morris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

国内随后出现了许多Morris 水迷宫生产厂家,比如说有上海吉量、上海欣软、上海移数等等,但是从国际到国内,Morris 水迷宫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从Morris水迷宫法的发明到现在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应该制定一套比较标准的实验准则了。

MORRIS水迷宫

MORRIS水迷宫

轨迹点坐标序列数据和指标结果可导入到Excel,并进行直方图\曲线\轨迹的处理,便于用户在SPSS、SAS 等生物分析统计软件中作进一步分析处理。
技术参数:
1、水池材质:304国标不锈钢或PVC医用塑料可选 2、加热功率:2000瓦 、温度精确:0.1℃ 3、温度波动度:±1℃ 、数值显示类型:000.0 4、大鼠水池规格:直径150cm,高60cm, 5、小鼠水池规格:直径120cm,高40cm 6、大鼠站台规格:直径12cm,高度在20~35cm之间 7、小鼠站台规格:直径8cm,高度在20~35cm之间 8、水池带轮子,可随意移动位置、信号传输方式:信号电源一体线10米 9、控温范围:室温 +10℃---- 80℃ (推荐设置22~26℃之间) 10、摄像针频速率:28/30贞600X, 11、摄像分辨率:640×480、摄像机电源:12V 5A、摄像机类型:2.8~12mm自动变焦 12、加密狗类型:USB2.0接口、视频采集模块:SDK3000采集卡 13、站台升降方式:自动或手动,可进行离线分析,分析速度为1X,2X,3X,4X四级 14、可进行动物轨迹回放,进行对比 15、分析数据可导入Excel,轨迹图自动生成保存无需人工保存 16、采用USB视频采集,可接笔记本电脑 17、文档式保存方式,使多人使用不相互影响 18、软件分析指标: 总路程(总活动度)、总时间、潜伏期、平均速度、上台时间、上台前路程、上台前速度、 第一象限活动路程、第一象限活动时间、第二象限活动路程、第二象限活动时间、第三象限活动路程、 第三象限活动时间、第四象限活动路程、第四象限活动时间、中心活动路程、中心活动时间、周围活动路程、 周围活动时间、站台周围范围I活动路程、站台周围范围I活动时间、站台周围范围II活动路程、站台周围范围II活动时间、 站台周围范围III活动路程、站台周围范围III活动时间、站台周围范围IV活动路程、站台周围范围IV活动时间、站台穿越次 数、初始角、搜索策略等42个指标

Morris 水迷宫实验

Morris 水迷宫实验

Morris水迷宫Morris水迷宫简介Morris水迷宫是英国心理学家Morris于20世纪80年(1981)代初设计并应用于脑学习记忆机制研究的一种实验手段,其在AD研究中的应用非常普遍[3]。

较为经典的Morris水迷宫,测试程序主要包括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两个部分。

其中定位航行试验(place navigation)历时数天,每天将大鼠面向池壁分别从4个入水点放入水中若干次,记录其寻找到隐藏在水面下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

空间探索试验(spatial probe)是在定位航行试验后去除平台,然后任选一个入水点将大鼠放入水池中,记录其在一定时间内的游泳轨迹,考察大鼠对原平台的记忆。

、自从20多年前Morris水迷宫被发明以来,很多学者都采用此方法研究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在经典的Morris水迷宫基础上进行了很多改进,如Markowska发现如果在空间探索试验阶段中能让平台间歇性的出现,这样较经典的方案能更加敏感的地测量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

Arteni采用双平台的水迷宫,轮流升起其中一个平台的方法来测量动物的工作记忆等等。

Morris水迷宫广泛用于啮齿类动物的视觉相关的空间记忆和工作记忆的测量中,但是否适用于测量动物的长时记忆还存在争议。

实验原理虽然老鼠是天生的游泳健将,但是它们却厌恶处于水中的状态,同时游泳对于老鼠来说是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动,他们会本能的寻找水中的休息场所。

寻找休息场所的行为涉及到一个复杂的记忆过程,包括收集与空间定位有关的视觉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整理、记忆、加固、然后再取出,目的是能成功的航行并且找到隐藏在水中的站台,最终从水中逃脱。

Morris水迷宫系统的组成部分1、恒温游泳池1台,大鼠:直径1.2-2米小鼠0.8-1.6米2、大鼠站台,规格:直径12cm,高度在20~35cm之间3、小鼠站台,规格:直径8cm,高度在20~35cm之间4、电脑及分析软件,提供了路程、时间、百分比、专项指标等40种分析数据,在分析过程中可选择性分析,数据导EXCEL表格方便生物学软件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