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第23届试卷和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头封锁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断地上下跳动。
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照小球在空间的位置。
每隔一相等的确信的时刻距离T 拍照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刻极短,可忽略不计。
从所拍到的照片发觉,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名置。
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 表示)的可能值和与各H 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
二、(25分)如下图,一根质量能够忽略的细杆,长为2l ,两头和中心处别离固连着质量为m 的小球B 、D 和C ,开始时静止在滑腻的水平桌面上。
桌面上还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A ,以一给定速度0v 沿垂直于杆DB 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 作弹性碰撞。
求刚碰后小球A,B,C,D 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形。
三、(23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所示。
缸内盛有必然质量的气体。
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路转动,叶片和轴和气缸壁和活塞都是 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
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
若是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那么在这种进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 和体积V 遵从以下的进程方程式 图1k pVa=其中a ,k 均为常量, a >1(其值已知)。
能够由上式导出,在此进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1112111a a V V a k W式中2V 和1V ,别离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若是维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ω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进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 ∆和通过的时刻t ∆遵从以 图2 下的关系式ω⋅-=∆∆L Va t p 1 式中V 为气体的体积,L 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
上面并无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中气体原先所处的状态A 与另一已知状态B 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 、B 的压强A p 、B p 和体积A V 、B V 及常量a 表示)四、(25分)图1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
40届物理奥赛决赛,湖南、浙江、湖北谁执牛耳,名额分配已见端倪

40届物理奥赛决赛,湖南、浙江、湖北谁执牛耳,名额分配已见端倪2022年第39届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决赛,共决出50支国家集训队。
金牌获得者163人(含国家集训队50人),得分193.8。
决定获得银牌的人数为229人,分数线为115。
铜牌是155。
获奖总人数达到了547人,而且,获得2023年“强基计划”破格入围的人数,也达到了空前的392人。
2023年第40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时间是2023年9月2日上午9:00至12:00进行,共进行3小时。
复赛时间为:(1)理论考试时间为2023年9月16日上午9:00-12:00,时间为3小时。
(2)实验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2023年第40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时间是:2023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
届时,是湖南省、浙江省夺得冠军,还是湖北省、上海市、四川省获得第一,目前是众说纷纭。
为什么呢?2013-2022年期间,物理奥赛十次决赛,没有一支队伍连续三年在国家集训队排名第一。
其中,湖南省获得晋级国家集训队的人数最多,达到99人,平均每届近10人入围。
不过,湖南省夺得人数第一,分别是在2015年,共15人;2016年,共18人;2020年,共20人。
浙江省代表队也不示弱,也有三年夺得全国第一,分别是在2014年,共10人。
2019年,共15人。
2021年,也是15人。
总人数达到83人,与湖南省有得一拼。
湖北省也是一支身体素质很强的奥运竞赛队伍。
2013年共有10人入围国家集训队,获得全国第一名。
2022年第39届,湖北省共有9人晋级,时隔9年,实现了夺回全国第一的壮举。
不过,上海市代表队曾于2018年第35届全国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9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夺得全国冠军。
四川省代表队曾于2017年第34届全国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11人强势进入国家集训队,夺得全国第一名。
此外,北京市代表队和河北省代表队,在2013—2022年的十年中,未曾染指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国家集训队第一名,但也有夺得全国第二和全国第三名的辉煌业绩。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题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C. 力既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力既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也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C2.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给小球施加一个恒力F,使其在时间t内速度变为2v。
则该恒力F 的大小为:A. m(3v)/tB. m(2v)/tC. m(4v)/tD. m(5v)/t答案:C3.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 只有当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C.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 只有当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变速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答案:C4.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B.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变大C. 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5.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h = _________。
答案:gt^2 / 26. 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所受向心力的大小为:F = _________。
答案:mv^2 / R7.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外电阻为R。
当外电阻R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I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8.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γ。
若逐渐增大入射角θ,则折射角γ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024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选择题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形成一个氘核时,会释放能量。
这一过程中,以下哪个物理量守恒?A. 质量B. 电荷量C. 质量与电荷量均守恒(正确答案)D. 仅有能量守恒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光屏上某点到两缝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时,该点将出现:A. 明条纹B. 暗条纹(正确答案)C. 无法确定条纹明暗D. 既非明条纹也非暗条纹关于黑洞的视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视界是黑洞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物质和光可以穿越B. 视界是黑洞的“表面”,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物理意义上的表面C. 视界内部的事件对外部观察者而言是不可见的(正确答案)D. 视界的大小与黑洞的质量无关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什么?A. 粒子的动量B. 粒子的位置C. 粒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密度(正确答案)D. 粒子的能量以下哪个现象不能用经典力学解释?A.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B. 电磁波的传播(正确答案)C. 炮弹的弹道D. 地球的自转在相对论中,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以下哪个物理量将显著增加?A. 物体的质量(正确答案)B. 物体的体积C. 物体的密度D. 物体的电荷关于原子核的裂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裂变过程中,原子核的总质量增加B. 裂变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正确答案)C. 裂变只能发生在重元素中,如铅D. 裂变是原子核自发分裂的过程,无需外部粒子轰击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由什么定律决定?A. 欧姆定律B. 库仑定律C. 楞次定律(正确答案)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关于量子纠缠,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量子纠缠是经典物理中的常见现象B. 量子纠缠意味着两个粒子在任何时刻的状态都是完全相同的C. 量子纠缠的两个粒子之间,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会瞬间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远(正确答案)D. 量子纠缠可以通过经典通信来复制和传递。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一. 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理定律描述的是静电场中电势的变化情况?A. 波尔定律B. 焦耳定律C. 库伦定律D. 爱因斯坦关系式2. 在弹性碰撞中,除了动量守恒外,还满足下列哪个条件?A. 能量守恒B. 力守恒C. 加速度守恒D. 角动量守恒3. 下列哪个物理量描述的是物体转动的惯性?A. 质量B. 动量C. 力D. 速度4. 一颗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和一颗质量为1kg的物体发生碰撞,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2m/s和?A. 2m/sB. 3m/sC. 4m/sD. 5m/s5. 是谁提出了相对论?A. 爱因斯坦B. 牛顿C. 麦克斯韦D. 高斯二. 填空题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___。
2.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
3. 下列哪个公式描述的是功的定义?功 = ___________4. 波长与频率的关系由___________定律描述。
5. 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___________除以物体的体积。
三. 解答题1. 描述一下牛顿第三定律,并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2. 一台电视机的重量是500N,如果放在木板上,木板支持住了电视机的质量,木板对电视机的支持力是多大?3. 一辆汽车在匀加速的情况下行驶,初始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在3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4.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4m/s的速度沿着光滑水平面运动,撞上了一面质量为5kg的墙壁并弹回,求墙壁对物体的冲量。
四. 应用题1. 一个物体从高度5m自由落下,假设匀加速度为10m/s²,求物体落地所需的时间以及落地时的速度。
2. 一个长为3m、宽为2m、高为1m的箱子,质量为100kg,求箱子的密度。
3. 有一根长为2m、质量为1kg的细杆,细杆的一个端点连接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细杆另一端固定在墙上。
小球和杆组成一个单摆,求该单摆的周期。
2023年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成绩

2023年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成绩2023年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成绩终于揭晓了,各地学子们各显神通,备受关注的预赛成绩也终于让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这一话题,深入探讨参赛者的表现和赛事的意义,同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预赛成绩的重要性在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预赛成绩是选手们获得入围决赛的敲门砖。
优异的预赛成绩不仅可以为选手们带来荣誉和奖励,更能展示他们在物理学习和应用能力方面的优秀表现。
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格外重视预赛成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场选拔赛中脱颖而出。
2. 选手表现的深度和广度评估在评价2023年预赛成绩时,我们首先要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评估。
深度评估需要从各方面维度对选手的物理知识掌握、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全面评价;而广度评估则要考虑参赛选手的地域分布和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学生,在预赛中所展现的整体水平和潜力。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物理竞赛的爱好者,我深知参与这类比赛的选手们经过了长期的不懈努力。
他们不仅需要在学校课业上取得优异成绩,还要花费大量时间钻研物理理论和实践,探索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预赛成绩的取得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和对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的检验,更是对他们未来学术道路的一种鼓励和推动。
4. 结合主题文字的总结和回顾通过对2023年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成绩的深度和广度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参赛选手们在物理学习和应用方面的优秀表现。
我个人认为这不仅是一次得分的赛事,更是对学生们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锻炼和检验。
希望未来能够更多的关注物理教育,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评台。
2023年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成绩是一次备受关注的盛事,参赛选手们的表现和赛事的意义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深度和广度评估,我们能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了解参赛选手们的努力和成就。
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物理竞赛选手崭露头角,为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当容器体积减小时,气体的压强会如何变化?A.减小B.不变C.增大(答案)D.无法确定2.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²。
如果将该物体移到月球表面,它受到的重力加速度会:A.保持不变B.增大C.减小(答案)D.变为零3.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A.光的波长不同(答案)B.光的速度不同C.光的强度不同D.光的方向不同4.一个物体做简谐振动,当它的位移达到最大时,它的:A.速度最大B.加速度最大(答案)C.动能最大D.势能最小5.在电路中,电阻、电感和电容对电流的作用分别是:A.阻碍、储存电能、产生磁场B.阻碍、产生磁场、储存电能(答案)C.储存电能、阻碍、产生磁场D.产生磁场、储存电能、阻碍6.一个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它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是:A.h = gt²(答案)(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B.h = gtC.h = g/t²D.h = g/t7.光的干涉现象是:A.两束光相遇时互相抵消的现象B.两束光相遇时加强的现象C.两束相干光波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答案)D.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改变的现象8.在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函数是:A.波动函数(答案)B.概率函数C.密度函数D.分布函数9.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是:A.v = rω(答案)(其中v为线速度,r为半径,ω为角速度)B.v = r/ωC.v = ω/rD.v = r +ω。
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选择题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物体速度方向改变时,加速度可能为零。
()物体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下列关于电场和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能相交。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实际存在的线。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描述场的性质的假想线。
(正确答案)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正确答案)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无关。
()下列关于热力学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正确答案)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温度的零点,即绝对零度。
(正确答案)热力学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系统,不适用于微观系统。
()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核上。
(正确答案)原子的核外电子像行星一样绕核旋转。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
(正确答案)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表明,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的传播是伴随着能量向外传递的。
(正确答案)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物体在对外做功时,内能一定减少。
()下列关于相对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简介
中国物理学会决定举办中学生物理竞赛的过程(暨第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中国物理学会有重视教学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传统,20世纪30年代就设有教学委员会。
1978年在庐山举行拨乱反正的中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就讨论过举办物理竞赛事宜。
1979年全国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举行了物理竞赛。
1983年中国物理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提出在全国举行物理竞赛的倡议,1983年11月13日举行预备会议讨论有关竞赛的指导思想、目的、组织办法等一系列问题。
1984年1月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正式任命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正副主任,并通过“举办第一届中学生物理竞赛的计划”(征求意见稿)。
随之即开始有关物理竞赛的活动。
2月在中国物理学会全国普及工作会议上酝酿和布置有关竞赛的具体事项,4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了举办竞赛的计划,对指导思想、命题原则、组织领导以及具体办法均做了具体的阐述与规定。
这保证了我国物理竞赛健康地发展。
开始时中学生物理竞赛是由普及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研究委员会共同主持的活动,后因普及工作委员会其他活动较多而改为由教学研究委员会主持。
第一届竞赛于1984年11月18日开始,1985年2月26日至3月2日在北京举行决赛。
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培源教授和副理事长周光召教授以及副秘书长兼教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沈克琦教授出席颁奖会,并就物理竞赛活动发表了有指导意义的讲话。
周培源主席还建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轮流承办。
1985年8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暂行办法》,决定每年举行一次,使竞赛的进行进一步规范化。
通过时原拟称为章程,在讨论时理事长钱三强教授提出,先叫“暂行办法”,经过实践取得经验并进一步修改后再名为章程。
经过七届竞赛的实践,1991年2月通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以后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又对章程和内容提要进行过几次修订。
竞赛概况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由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高中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这项活动得到国家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持。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目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竞赛程序和组织机构,详见“竞赛章程”栏目。
竞赛内容详见“重要文件”栏目。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
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
形式,凡是在校的对物理有兴趣,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经学校同意后都可以报名参加。
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
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实验部分由各省竞赛委员会命题。
根据预赛和复赛的成绩,由省物理竞赛委员会评赛区奖。
根据复赛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
决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决赛奖。
预赛的内容是面向对物理有兴趣且学有余力自愿参加物理竞赛的广大全国高中学生。
预赛试题的深浅虽然大部分相当于高考稍难或难题的水平,但有其基本特色,即着重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水平。
正是期望首先通过参加预赛激发和促进全国广大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确定了五项学科竞赛与高校招收保送生制度的关系,即复赛中获得赛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等奖的学生,具有高校招生中“保送生”的资格。
从1985年开始,中国物理学会决定,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成绩优秀者中,选出我国准备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集训队,再经过进一步的考核,最后选出参赛学生。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开始于1984年,每年举行一次,历届竞赛的基本情况见“活动报道”和“获奖名单”栏目。
相关部分机构
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设全国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
省科协会同省级学会下设省级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是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下设对竞赛进行具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单位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下设命题组和竞赛办公室。
各省物理学会下设省物理竞赛委员会(受全国竞赛常务委员会指导)。
每届承办决赛的省成立决赛组织委员会(受全国竞赛常务委员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