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乘礼仪》课程标准
航空服务礼仪课程标准(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航空服务礼仪》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航空服务礼仪适用专业:航空服务专业(机场管管理方向)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围绕航空服务各岗位工作工作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航空服务专业各个岗位应具备的礼仪知识以及酒店工作中的文明接待、礼仪服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各岗位服务所需要达到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的基本要求,使该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置。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
本课程以各个服务岗位共同的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与客人沟通以及在工作中所学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
结合各个岗位的职业规范、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以掌握相应的礼仪知识和规范为主线开展课程内容。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作为教学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讲解示范、模仿训练、纠错点评、情景设置、案例分析点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
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文明、优质的精品服务意识。
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能成为用人单位认可的优秀服务人员。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课时。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做学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社交礼仪的基本常识。
掌握服务礼仪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方法,能按岗位要求端正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塑造良好的服务人员形象,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诚实、守信、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合作意识、灵活应变的品质,努力成为具有良好形象、良好气质和掌握规范服务技巧的服务人员。
职业能力目标·按照民航乘务员、安检员、售货员、安保员、酒店服务人员等岗位要求规范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能在工作中做到站立服务、微笑服务、敬语服务、诚信服务。
·能利用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基本礼仪知识待人接物。
空乘礼仪教育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空乘礼仪教育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空乘人员的基本礼仪规范,掌握空乘服务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为今后从事空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1. 空乘人员的基本礼仪规范2. 空乘服务的基本技巧3. 人际沟通能力提升4. 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培养四、教学时间共8课时五、教学对象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角色扮演法4. 实践操作法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空乘人员的基本礼仪规范1. 导入新课:介绍空乘人员的基本职责和空乘礼仪的重要性。
2. 讲解内容:a. 空乘人员的仪容仪表要求b. 空乘人员的着装规范c. 空乘人员的言谈举止规范d. 空乘人员的姿态要求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空乘人员在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要求。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空乘人员在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行为,加深对礼仪规范的理解。
第二课时:空乘服务的基本技巧1. 导入新课:介绍空乘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讲解内容:a. 空乘服务的原则b. 空乘服务的语言技巧c. 空乘服务的应变技巧d. 空乘服务的心理素质培养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空乘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空乘服务过程中的沟通与应对,提高服务技巧。
第三课时:人际沟通能力提升1. 导入新课:介绍人际沟通在空乘工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内容:a.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b. 人际沟通的技巧c. 非语言沟通在空乘工作中的应用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在空乘工作中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空乘工作中的沟通场景,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第四课时: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培养1. 导入新课:介绍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在空乘工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内容:a. 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方法b. 空乘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处理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在空乘工作中的重要性。
5《航空服务礼仪》(航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航空服务礼仪》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航空服务礼仪》二、课程性质、课时《航空服务礼仪》本课程是中高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航空服务各岗位工作所要掌握的入门课程。
课程针对航空服务行业的特点,深入阐述了航空服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礼仪规范,既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旨在深化学生对服务意识及礼仪规范的礼节,为从事航空服务行业各种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航空服务专业,共216学时。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系统的讲授、示范操作与训练、各种“做学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知晓民航服务礼仪的基本常识,掌握航空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
能按岗位要求端正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理解航空服务礼仪在个人发展和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富有爱心、责任感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为提高学生专业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要求:1、了解民航服务中的礼仪知识,掌握民航服务礼仪的概念、特点、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2、能按民航乘务员、安检员、售票员、客运员、货运员等岗位要求规范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3、能运用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基本礼仪知识接人待物。
4、能运用部分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基本礼仪知识接人待物。
5、能运用宗教礼仪常识接人待物。
四、课程内容与学习目标(下表适合于第一学期)(下表适合于第二学期)(下表适合于第三学期)五、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六、课程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场景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2、教师应按照课程的学习目标编制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生的要求;提出该课程整体安排以及各项目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3、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1《空乘礼仪》课程标准[详]
![1《空乘礼仪》课程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4afb73cc5901020206409c22.png)
《空乘礼仪》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30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航空效劳专业一、课程性质空乘礼仪是我校航空效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空中乘务员岗前培训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中职院校学生的礼仪修养,提高学生礼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自觉地在社会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并具备航空效劳人员根本礼仪素养。
培养学生具备空中乘务员根本的礼仪知识、礼仪姿态等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等工作岗位上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公司要求。
空乘礼仪以《餐饮效劳》、《民航效劳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为根底,也是进一步学习《客舱设备》、《空港效劳》等课程的根底。
二、课程理念以培养职业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以航空效劳职业群能力培养为重点,与国外知名航空公司、500强企业充分合作,基于航空效劳工作过程进展《空乘礼仪》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表达效劳行业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表达“以人为本,全面开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
三、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航空效劳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能力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围绕航空效劳人员与其他效劳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开展职业能力。
课程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展,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航空效劳职业活动的根本技能和礼仪知识为线索来进展。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时机。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

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民航服务礼仪【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航空服务各岗位工作所要掌握的入门课程。
其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航空服务各个岗位应具备的礼仪知识,使学生具备航空服务各岗位所要达到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要求。
本课程与民航客运业务流程、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民航危险品运输、民航法律法规同属专业核心课程,为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航空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与旅客(货主)沟通及服务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民航旅客运输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需要,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选取相关理论知识,确定相关技能与要求。
课程内容的组织以民航旅客运输流程为主线,设计了航空服务人员职业形象塑造、航空地面服务人员礼仪服务、民航安检人员礼仪服务、空中乘务人员礼仪服务共计四个学习任务。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做学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在知晓社交礼仪的基本常识,能按岗位要求端正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并达成以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素养目标:逐渐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精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在服务过程中,形象大方,举止得体,态度诚恳,注重服务细节,并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直且清晰的职业意识,热情且严谨的职业行为习惯;具备进一步学习航空服务各岗位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与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职业能力目标:⚫能按民航乘务员、安检员、售票员、客运员、货运员等岗位从业人员职业形象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能运用民航乘务员、安检员、售票员、客运员、货运员接待服务的礼仪规范与技巧,为客人提供规范的礼仪服务⚫能根据实际服务情境灵活应变,运用相应的航空服务礼仪规范与原则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3.课程内容和要求4.教学活动设计参考5.实施建议5.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或选用教材。
空乘礼仪课程标准

《空乘礼仪》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30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航空服务专业一、课程性质空乘礼仪是我校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空中乘务员岗前培训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中职院校学生的礼仪修养,提高学生礼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自觉地在社会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并具备航空服务人员基本礼仪素养。
培养学生具备空中乘务员基本的礼仪知识、礼仪姿态等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等工作岗位上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公司要求。
空乘礼仪以《餐饮服务》、《民航服务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客舱设备》、《空港服务》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以培养职业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以航空服务职业群能力培养为重点,与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500强企业充分合作,基于航空服务工作过程进行《空乘礼仪》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服务行业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
三、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航空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能力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围绕航空服务人员及其他服务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航空服务职业活动的基本技能和礼仪知识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礼仪课程空乘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空乘服务礼仪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空乘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仪容仪表和职业素养。
3. 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技巧。
课程对象: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课程时长: 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礼仪示范视频3. 模拟演练场地和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空乘服务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为什么空乘服务礼仪对空乘人员如此重要?二、理论讲解1. 空乘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旅客- 主动服务- 严谨细致- 耐心倾听2. 空乘人员的仪容仪表要求:- 着装规范- 仪容整洁- 表情自然- 举止得体3. 空乘人员的语言表达要求:- 语音清晰- 语速适中- 语调亲切- 表达准确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空乘服务礼仪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改进措施。
四、模拟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模拟空乘服务场景。
2. 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化讲解1. 空乘服务礼仪的具体内容:- 登机服务- 客舱服务- 退票服务- 应急服务2. 空乘人员的沟通技巧:- 倾听技巧- 表达技巧- 应对技巧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空乘服务礼仪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改进措施。
四、模拟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模拟空乘服务场景。
2. 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空乘服务礼仪的心得体会。
2. 观看空乘服务礼仪的视频,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空乘服务礼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空乘礼仪》课程准则.doc

精心整理《空乘礼仪》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承担学院:航空服务学院制定:张梦雪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一、适用对象三年高职高专空中乘务专业二、适用专业空中乘务专业三、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空中乘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空乘服务各岗位工作所要掌握的入门课程。
其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空乘服务各个岗位应具备的礼仪知识,使学生具备空乘服务各岗位所要求达到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要求。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乘务礼仪的意义,并掌握空乘应备的职业礼仪素养,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授学生们掌握标准站姿、标准坐姿、标准走姿、引导指示和美观蹲姿的基本要求,并能灵活运用到工作服务中,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民航乘务员岗位,为就业打下基础。
四、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礼仪的基本常识,为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1)能按民航、旅游等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岗位要求规范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2)能运用服务优美的动作礼仪知识接人待物。
(3)能运用服务科学规范的礼仪知识接人待物。
(4)能将礼仪元素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3、素质目标(1)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2)身心素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做学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常识,能按岗位要求端正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富有爱心、责任感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
(3)职业素质能运用服务优美的动作礼仪知识接人待物。
(4)具有文学、艺术学、社会学、美学等人文修养和素质。
五、课程设计根据服务礼仪的相关要求,明确此门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以理论为基础,与实践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在明确礼仪的理论之后,在实践中将礼仪规范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乘礼仪》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30
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航空服务专业
一、课程性质
空乘礼仪是我校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空中乘务员岗前培训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中职院校学生的礼仪修养,提高学生礼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自觉地在社会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并具备航空服务人员基本礼仪素养。
培养学生具备空中乘务员基本的礼仪知识、礼仪姿态等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等工作岗位上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公司要求。
空乘礼仪以《餐饮服务》、《民航服务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客舱设备》、《空港服务》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以培养职业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以航空服务职业群能力培养为重点,与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500强企业充分合作,基于航空服务工作过程进行《空乘礼仪》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服务行业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
三、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航空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能力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围绕航空服
务人员及其他服务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航空服务职业活动的基本技能和礼仪知识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目标
(一)认知性目标
1.熟练掌握中国古代礼仪、现代礼仪、航空礼仪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了解不同国家、宗教等的礼仪基本要求;
3.掌握空乘服务类人员优美的动作仪态及高雅的仪容仪表、掌握空乘服务类人员应具备的科学规范的服务礼仪与生活工作中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二)技能性目标
1.在机上服务工作中会使用标准的服务动作;
2.会使用规范地服务语言,会很好的与乘客进行沟通;
3.会根据自身气质与着装进行服饰、妆容的搭配;
4.会熟练组织会议、接待等相关礼仪活动。
(三)体验性目标
1.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养成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和优雅气质;
2.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能够进行团队协作;
3.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能够真诚待人;
4.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接受和处理突发状况。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设计思想
经过行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分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按行业岗位需求进行取舍,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内容共包括三个学习项目。
六、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根据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现今社会人才市场和岗位需要,我们对现有《空乘礼仪教程》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而又富有创新的改革。
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优化出适合中职特点的教学内容。
根据航空服务职业群的发展。
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的职业特点进行了礼仪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的扩展和延伸。
整合教学内容的五个模块:职业礼仪素养、优美的动作仪态、高雅的仪容仪表、规范的礼仪服务、生活中的礼节礼貌。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实行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一体化及情境模拟教学法等教学组织方式,以我校的实训基地为实训教室,进行乘务员在实际工作流程的再现,边学边做,工学交替,现场观摩教学、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相结合。
具体情况如下:
1.讲授法:突出航空服务岗位就业应试中重要礼仪理论知识需要为重点进行礼仪常识的学习、理解、记忆。
2.问题探究:在教材内容的第四模块“规范的礼仪服务”主要针对航空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等知识,通过设问,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及应对方法进行探讨,或是进行模拟各航空公司和其他用人单位在面试环节中的“无领导
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加强学生对特殊旅客服务和礼仪规范的认知深度,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3.案例教学:在第五模块“生活中的礼节礼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服务案例分析讨论,把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
4.情境教学:主要针对课程中科学规范的空乘服务礼仪、特殊乘客的服务和服务投诉的处理等三大模块的学习。
在模拟舱内通过课堂互动式的场景设计提高学生实际能力。
5.体验式教学:对于高等级的服务对象来说,服务的内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改变来,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寻求更高层次的追求,所以我们所培养的服务人才应该是具有国际化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我校与国际著名的五星级航空公司韩国韩亚航空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学生在这里真正的进行体验式教学使理论学习的内容与体验相结合转化成学生的职业能力。
6.学工结合教学
我校与四川航空公司建立了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在学校学习后,通过更为真实的顶岗实习真正实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7.项目式教学
我们以具有实际价值的礼仪服务为工作为例,如,学生参与每年一届的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礼仪服务工作,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礼仪服务工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黑
龙江馆礼仪服务接待和讲解工作等。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更多地社会实践经验和就业的资本;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正确处理在项目活动中问题;项目活动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项目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理解和把握礼仪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服务技能。
(三)教学基本条件
利用客舱模拟实训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标准规范的礼仪实训室进行礼仪实训。
2.我校航空模拟舱成为省级优秀实训基地。
3.拥有同时能容纳300人的多媒体教室,各教室均安装最先进的交互式白板进行多媒体教学。
4.与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和服务企业建立企业实习基地。
本课程教师均为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改实践经历的老师。
同时在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以老带新、老中青结合的专业课教师队伍。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编写相关的实训考核标准及指导手册并密切与实习基地企业合作,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延伸课堂,建立本学科相关的课件资源与题库等。
七、考核建议
(一)考核方法
取消原有期末闭卷的考核模式,全面实行过程化评价方式。
将学生在课堂上做的过程全程纪录和监控,按每次训练的环节的具体得分累加,最后再算出平均分,也就是最终的学生成绩。
(二)考核要求具体说明
将理论考核比例缩小到总比例的20%,将实训考核比例扩大,占到总比例的60%。
理论考核成绩主要根据课堂提问(5%)、作业(10%)、知识竞赛(5%)的形式体现;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出勤情况(10%)、课堂纪律表现等(10%),占20%;实训考核占60%,实训考核共有服饰礼仪、交谈礼仪、见面礼仪、接待礼仪、宴请礼仪、体态礼仪、通信礼仪、仪典礼仪八个项目,每个项目为100分,八个项目共800分,总计得分除以8,在乘以0.6为实训项目得分,实训考核成绩主要采取平时训练的办法,平时注意记载学生训练成绩。
成绩评定可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