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中国文学批评史》15春在线作业3 答案
兰大《中国当代文学史》15春在线作业4 答案

兰大《中国当代文学史》15春在线作业4 答案兰大《中国当代文学史》15春在线作业4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春季15在线作业4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
1.“我是来自情感沙漠的旅行者。
我又饿又渴,又累又困。
”A.曾卓、B.艾青、C.刘沙河和D.绿原都是自吹自擂的诗人
正确答案:a
2.“新时代”诗歌中,哪些诗人经常使用口语化、语言还原、戏谑、反美、反象征、反形象的方法?a、“复出诗人”B“朦胧诗人”C“新生代诗人”D“九叶诗人”正确答案:C
3.“余永泽”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红岩》b.《烦恼人生》《青春之歌》c.《爱情》正确答案:c
4.《红旗手册》作者:a.刘柳,B.周立波,C.吴强,D.梁斌
正确答案:d
5.在茶馆里,走“工业救国”道路的民族资本家是a.王立发B.第四大师常C.秦忠义
D.刘马子。
正确答案:C
6.因诗集《玉门诗抄》等被称为“石油诗人”的是a.王希坚b.李季c.梁上泉。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与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与答案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及答案(中文考研远离尘嚣)一、名词解释:1.思无邪2.兴观群怨3.文质论4.以意逆志5.知人论世6.知言养气7.得意忘言8.“虚静”和“物化”说9.“三表法”10.“发愤著书”11.《毛诗序》12.文气说13.诗缘情而绮靡14.风骨15.六观16.应感17.《体性》18.《情采》19.文以明道20.不平则鸣21.气盛言宜22.含英咀华,闳中肆外23.点铁成金24.夺胎换骨25.竟陵派26.肌理说27.理、事、情28.《南词叙录》29.童心说30.“脂评”31.《艺概》32.《饮冰室诗话》33.古雅说:二、简答题:1.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2.简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两句的理论内涵。
3.简述先秦两汉文论的历史影响。
4.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5.简述《典论·论文》的产生背景。
6.《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论?7.“文学的自觉时代”有哪些表现?8.简述曹丕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9.简述曹丕文学批评论的主要内容。
10.简述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11.陆机是如何论述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与想象的关系的?12.陆机认为文学创作应注意那四个问题?13.陆机认为文学创作应防止那五种弊病?14.陆机是如何论述文体与风格的关系的?15.简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16.简述刘勰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17.钟嵘《诗品》的主要理论内容18.钟嵘是如何论述五言诗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19.钟嵘进行诗歌批评的方法有哪些?20.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21.简述殷璠的诗歌理论。
22.简述元好问诗论的主要内容。
23.简述唐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24.简述宋元小说理论的特点。
25.简述皎然的“诗教”观。
26.皎然的“复变”观。
27.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28.简述苏轼“有意而言”“有为而作”的文学观。
29.简述苏轼“辞达”的文学观。
30.简述苏轼的传神论。
31.简述黄庭坚对诗法的基本观点。
兰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下)》15春在线作业3试卷

兰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下)》15春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
)V 1. 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是A. 欧阳修B. 杨亿C. 柳开D. 王禹??满分:5 分2.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诗出自陆游的A.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B. <春日杂兴>C. <游山西村>D. <临安春雨初霁>满分:5 分3. 《红楼梦》最初以_______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石头记》A. 70B. 80C. 90D. 100满分:5 分4. “传奇”一词,本是______的概称,后人借用它当作戏曲的名称。
A. 唐人小说B. 宋人小说C. 元代戏曲D. 明代小说满分:5 分5. 清诗的开山宗匠是A. 钱谦益B. 王夫之C. 顾炎武D. 屈大均满分:5 分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50 分。
)V 1. 下列人物中属于清代遗民诗人的有A. 王夫之B. 顾炎武C. 黄宗羲D. 屈大均满分:10 分2. 元杂剧是在______和______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A. 金院本B. 宋院本C. 宋杂剧D. 诸宫调满分:10 分3. 下列词人中属于辛派词人的有A. 陈亮B. 刘过C. 刘克庄D. 刘辰翁满分:10 分4. 下列词句中出自李清照的有A.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B.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C.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D.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且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满分:10 分5. "三言"是指A. <警世通言>B. <喻世明言>C. <醒世恒言>D. <醒世通言>满分:10 分三、判断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
)V 1. 苏轼的诗作表现出以学问为诗、以抒情为诗的独特作风。
中国文学批评史测试题(三)

中国文学批评史测试题(三)《中国文学批评史》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07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钟嵘《诗品》认为继承了小雅诗风的五言诗人是()。
a、曹操c、蔡文姬b、嵇康d、阮籍2、温柔敦厚,《》教也。
a、诗c、礼b、书d、乐3、反对“永明声病说”的是a、沈约c、刘勰b、钟嵘d、司空图4、中国古代现存第一部文学选本是:a、文章流别集c、昭明文选b、玉台新咏d、文苑英华5、“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这段诗论出自()。
a、论衡?艺增c、史记?屈原列传b、孟子d、毛诗大序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钟嵘《诗品》评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说他():a、骨气奇高b、风神标举c、篇体华美d、词采华茂e、情兼雅怨f、体被文质2.受“诗可怨”理论影响:a、发愤著书说b、不平则鸣说c、知言养气说d、诗穷而后工说3.以“物情论”为文学成因的文学理论包括:a、礼记?乐记b、荀子?乐论c、文赋d、诗品序4.提出“清道集圣宗”思想的文学理论家有:a、荀子b、扬雄c、钟嵘d、刘勰5.《文心雕龙》中属于“文学枢纽”的章节包括:a、神思b、辨骚c、原道d、正纬第三个问题,判断问题(每个问题1分,5个问题5分)1、《文心雕龙》最先提出了“建安风骨”的观念,并给于了很高评价。
对与错2。
“神与物之间的旅行”是关于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正确与错误3。
“诗因情而美”的意思是“优美的文字”。
对与错4。
“专注于八根杆子,游一万英尺”是关于灵感的。
正确与错误5。
《诗序》的作者是东汉的魏红。
是非。
文学批评作业(附答案)8页

第1题(2.0) 分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CA、单一性B、科学性C、多元化D、复杂性第2题(2.0) 分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A、雅各布森B、什克洛夫斯基C、艾亨保姆D、韦勒克第3题(2.0) 分???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A、科学研究活动B、艺术审美活动C、创作实践活动D、社会交际活动第4题(2.0) 分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BA、警策B、分寸感C、章法D、规格第5题(2.0) 分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 BA、抽象思维的产品B、艺术思维的产品C、思辩活动的产品D、逻辑活动的产品第6题(2.0) 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A、萧统的《文选》B、陆机的《文赋》C、《文心雕龙》D、《诗品》第7题(2.0) 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B、严羽的《沧浪诗话》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第8题(2.0) 分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CA、继承与创新B、改革与创新C、批判与否定D、思考与理解第9题(2.0) 分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 DA、抽象思维成分B、艺术构思成分C、艺术虚构成分D、艺术思维成分第10题(2.0) 分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 CA、情感逻辑规范B、生活逻辑规范C、辩证逻辑规范D、道德规范第11题(2.0) 分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BA、文学研究B、文学欣赏C、文学分类D、文学创作第12题(2.0) 分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CA、音乐派别B、雕刻派别C、绘画派别D、文学派别第13题(2.0) 分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 D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第14题(2.0) 分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第15题(2.0) 分18世纪欧洲文学批评普遍强调 AA、模仿自然的法则B、古典原则C、革新原则D、唯美主义原则第16题(2.0) 分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出版而成为文化批评关注焦点之一的问题是 BA、文化霸权B、大众传媒C、大众文化D、文化工业第17题(2.0) 分波德莱尔的批评著作《对几位同时代人的思考》属于 B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第18题(2.0) 分新批评强调在批评中要进行 BA、结构分析B、语义分析C、填补空白D、联系现实第19题(2.0) 分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 AA、莫奈B、雷阿诺C、柏格森D、叔本华第20题(2.0) 分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著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 BA、描述与论证B、分析与综合C、论证与抒情D、归纳与演绎第21题(2.0) 分《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是 CA、《明诗》B、《辨骚》C、《知音》D、《体性》第22题(2.0) 分文学批评思维的思辨性主要是强调文学批评思维的 CA、情感体验B、具体感性C、科学抽象D、确凿无误第23题(2.0) 分葛兰西在《关于南方问题的笔记》中提出的概念是 CA、文化工业B、大众传媒C、文化霸权D、大众文化第24题(2.0) 分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严谨的体式是 AA、论著体B、随笔体C、对话体D、序跋体第25题(2.0) 分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的发端者是 AA、维柯B、斯达尔夫人C、丹纳D、赫尔德第26题(2.0) 分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 AA、理性思维活动B、形象思维活动C、想象心理活动D、情感感受活动第27题(2.0) 分西方古代文学批评起源于 A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文艺复兴第28题(2.0) 分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 CA、欣赏B、阅读C、判断D、批判第29题(2.0) 分文学批评思维的审美性主要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 DA、意识性B、科学性C、真实性D、文学性第30题(2.0) 分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C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第31题(2.0) 分在现代文体学中,对于语言常规的违反叫做BA、异延B、变异C、绵延D、陌生第32题(2.0) 分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具有 DA、时间性、空间性、审美性B、理论性、实践性、审美性C、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D、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第33题(2.0) 分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AA、阐释功能B、意识形态功能C、哲学功能D、审美功能第34题(2.0) 分心理批评的形态主要有 EA、形式批评B、传记批评C、原型批评D、文本批评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第35题(2.0) 分???《文心雕龙》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说法强调的是A、文学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B、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C、文学作品与文本语言的关系D、文学发展与读者阅读的关系第36题(2.0) 分我国古代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诗乐评论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BA、孔子评《韶》B、季札评周乐C、孟子评乐D、荀子论乐第37题(2.0) 分在新批评中,布鲁克斯用“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歪曲”来定义 BA、含混B、反讽C、悖论D、张力第38题(2.0) 分批评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具启发性和震撼力的文字往往是BA、分寸B、警策C、章法D、规格第39题(2.0) 分陆机的《文赋》中有关文体特征提出 BA、诗赋欲丽B、诗缘情而绮靡C、四声八病D、文笔之分第40题(2.0) 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 BA、气度B、气质C、人品D、才华多选题第41题(2.0) 分促进心理批评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体上有ACDA、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B、古代文艺心理思想的直接影响C、美学家对审美现象的心理学探索D、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E、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交流第42题(2.0) 分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BDA、张力B、细读法C、内聚焦D、隐喻E、互文第43题(2.0) 分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BDEA、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C、关注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第44题(2.0) 分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CE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第45题(2.0) 分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有ABCEA、冰山理论与潜意识B、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C、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D、原始意象与文学E、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第46题(2.0) 分受分析哲学影响的文学批评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BDA、从历史观点出发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C、强调读者的地位D、推崇分析方法E、注重心理分析第47题(2.0) 分随笔体评论文章的特点是A DEA、卓约轻灵B、论说充分C、推论完整D、短小精悍E、理趣见长第48题(2.0) 分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CDA、逻辑严密B、短小精悍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E、卓约轻灵第49题(2.0) 分为印象主义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DA、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B、实证主义C、理性主义哲学D、审美知觉理论E、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第50题(2.0) 分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BDEA、情感体验B、获取印象C、入乎其中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
兰大《中国文学批评史》15春在线作业2 答案

A.黄庭坚
B.陈师道
C.吕本中
D.韩驹
正确答案:C
5.《中兴间气集》的作者是:
A.潘殷
B.高仲武
C.刘禹锡
D.杜甫
正确答案:B
6.“文以明道”是谁的观点:
A.韩愈
B.柳宗元
C.王昌龄
D.杜甫
正确答案:A
7.《诗品》的作者是:
A.陆机
B.刘勰
C.钟嵘
D.沈约
正确答案:C
8.“诗是诗人的精神创造,不是匠人的手艺。”是谁的观点:
E.《国风》
正确答案:ACE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著作包括下列作品中的
A.《典论·论文》
B.《文心雕龙》
C.《文赋》
D.《诗品》
正确答案:ABCD
《中国文学批评史》15春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14道试题,共42分。)
1.翁方纲的“肌理说”是一个以学问为本,通法于变,而一概求诸古人的诗学体系
A.错误
A.《诗体》
B.《诗辩》
C.《《诗法》
D.《考证》
正确答案:B
12.“诗缘情而绮靡”一语出自
A.《文心雕龙》
B.《文赋》
C.《诗品》
D.《文选》
正确答案:B
《中国文学批评史》15春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2道试题,共10分。)
1.钟嵘认为五言诗的源头有:
A.《楚辞》
B.《大雅》
C.《小雅》
D.汉乐府
《中国文学批评史》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2道试题,共48分。)
1.《文选序》的作者是:
A.箫子显
B.萧统
C.沈约
D.谢灵运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以意逆志2、发愤著书说3、妙悟说4、六义说5、无我之境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
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
“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
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
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
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
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15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2 道试题,共48 分。
)
1. 严羽《沧浪诗话》论诗的重要特点是:
A. 以禅喻诗
B. “声调说”
C. “格调”说
D. “神韵”说
正确答案:A
2. “诗缘情而绮靡”一语出自
A. 《文心雕龙》
B. 《文赋》
C. 《诗品》
D. 《文选》
正确答案:B
3. “诗言志”对谁的文学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墨子
正确答案:C
4. 李贽文学思想的中心是强调
A.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B.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 “童心说”
D. “性灵说”
正确答案:C
5. 下列文论主张出自孟子的有
A. 以意逆志
B. 得意忘言
C. 发愤著书
D. 诗赋欲丽
正确答案:A
6. 《沧浪诗话》的作者是:
A. 严羽
B. 张戒
C.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