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菟丝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菟丝子的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菟丝子的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菟丝子的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菟丝子是常用的补益中药,具有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就菟丝子近年来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菟丝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菟丝子是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称菟丝实、龙须子、黄丝、黄藤子、豆寄生、吐丝子、无娘藤米米、萝湾了,维吾尔语名称为艾普提莫[1]。

是常用的补益中药,具有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的功效[2]。

菟丝子主要含黄酮类、糖苷、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还有胆甾醇、芸苔甾醇、谷甾醇、豆甾醇及三萜酸类、生物碱、香豆素、鞣酸等化学成分。

菟丝子主要产于河北、陕西、山东、山西、黑龙江、江苏、新疆、吉林等地。

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3]。

本文就近年来对菟丝子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药理作用1.1 菟丝子总黄酮的药理作用谢雁鸣等[4]通过UMA-106-01成骨细胞株进行成骨细胞培养,观察ALP活性和3H-TdR掺入的情况,结果发现菟丝子总黄酮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01),显示菟丝子总黄酮对成骨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

王晓敏等[5]通过实验证明,菟丝子黄酮能上调去势雌性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P<0.01),提高其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早期凋亡率(P<0.01)。

郭澄等[6]利用酶联检测仪检测其对ICR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结果发现菟丝子黄酮对TNF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小鼠的TNF水平,提示菟丝子可能具有抗癌症恶病质的作用。

柯江维等[7]研究发现菟丝子黄酮能促进下丘脑-垂体促性腺功能,提高垂体对促性腺释放激素的反应性,促进卵泡发育,对血浆LH水平虽无明显影响,但能增强卵巢HCG/H受体数目与功能,可明显增加幼年雄鼠睾丸及附睾质量。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

菟丝子的药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菟丝子,作为传统中医药材,自古以来就在各类药方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现代药学研究的深入,菟丝子的药用价值逐渐得到科学验证,其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菟丝子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相关药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概述菟丝子的基本药学特性,包括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接着,将详细介绍菟丝子在各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然后,文章将探讨菟丝子药用的现代研究进展,包括其提取工艺的优化、药效机制的深入研究等;文章将总结菟丝子药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以期为菟丝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二、菟丝子的化学成分菟丝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紧密相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菟丝子化学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菟丝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金丝桃苷、槲皮素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

菟丝子还含有多种糖类成分,如多糖、低聚糖等,这些糖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

除此之外,菟丝子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甾醇、脂肪酸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虽然含量较低,但同样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

例如,一些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等作用,而甾醇类化合物则具有抗炎、抗菌等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菟丝子中还含有一些未知成分。

这些未知成分可能是菟丝子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菟丝子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为其广泛的药理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对菟丝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菟丝子的药理作用菟丝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理作用广泛且深入。

近年来,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菟丝子的药理作用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理解。

菟丝子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菟丝子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菟丝子药理及临床应用

菟丝子药理及临床应用

菟丝子药理及临床应用菟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将详细介绍菟丝子的药理作用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菟丝子的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菟丝子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研究表明,菟丝子中的活性成分菟丝子碱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 镇痛作用:菟丝子内含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之一的菟丝子碱具有镇痛作用。

菟丝子碱能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抑制痛觉传递,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因此,菟丝子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疾病,如头痛、牙痛、月经痛等。

3. 抗痉挛作用:菟丝子还具有抗痉挛作用,可通过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减轻机体内平滑肌张力的增高,从而发挥抗痉挛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菟丝子可有效缓解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相关疾病,如腹痛、肠绞痛等。

4. 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菟丝子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菟丝子中的有效成分菟丝子碱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此外,菟丝子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5. 降脂作用:菟丝子中的有效成分菟丝子苷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菟丝子苷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起到降脂作用。

这对于治疗高血脂症等相关疾病非常有益。

二、菟丝子在临床上的应用1. 治疗头痛:菟丝子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服用菟丝子对偏头痛的缓解非常有效,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2. 缓解肢体痛风症状:肢体痛风是一种关节炎性疾病,菟丝子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缓解肢体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红肿。

临床研究证明,长期服用菟丝子对缓解肢体痛风症状有显著效果。

3. 辅助治疗癫痫:菟丝子具有抗痉挛作用,可以减轻癫痫患者的痉挛发作频率和痉挛程度。

临床研究显示,菟丝子在癫痫的辅助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并且相对安全无副作用。

菟丝子的防治方法

菟丝子的防治方法
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 布菟丝子防治的相关信息和动态 ,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子植株。
注意事项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选择 合适的药剂和使用方法,避免对 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同时,应 与其他防治方法结合使用,提高
防治效果。
04
菟丝子防治的注意事项
防治时间的选择
早期防治
菟丝子在初发阶段生长缓慢,此时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和蔓延。
雨季防治
在雨季来临前进行防治,可以避免雨水冲刷导致防治效果降低。
效果评估
根据记录的数据,评估防治效果, 如果效果不佳,需要及时调整防治 方法。
05
菟丝子防治的实践应用
农田菟丝子的防治实践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深耕细作、清除杂草等措施,减 少菟丝子的滋生环境。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控制菟丝子的生长 和繁殖。
化学防治
使用除草剂如草甘膦、百草枯等在菟丝子生长期 进行喷洒,有效杀死菟丝子。
人为传播
人类活动也会导致菟丝子 的传播,例如通过车辆、 牲畜等携带菟丝子种子到 其他地区。
03
菟丝子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精选种子
选择无菟丝子附着的种子 ,从源头上减少菟丝子的 传播。
深翻土地
通过深翻土地,将菟丝子 种子翻至土壤深层,减少 其萌发和繁殖的机会。
合理轮作
与非寄主作物轮作,避免 菟丝子在同一地区连续繁 殖。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菟丝子的防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保障之一,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促进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菟丝子的生物学特性
生长环境

菟丝子补肾壮阳改善男性不育

菟丝子补肾壮阳改善男性不育

菟丝子补肾壮阳改善男性不育男性不育是指男性生殖系统出现的无法正常受孕的情况。

不育问题给许多夫妻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男性不育问题也日益突出。

对于男性不育,有一种名为菟丝子的中草药被广泛认为具有补肾壮阳的效果,并被用于改善男性不育问题。

菟丝子,是指马鞭草科植物菟丝子的种子。

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采用历史,并且在中医中一直被用作壮阳补肾的草药。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是肾虚,而菟丝子被认为是一种能够补益肾虚的天然宝贝。

菟丝子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种生物碱、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提高性激素水平、改善精子质量、保护生精细胞、促进生殖器官血液循环等。

所有这些作用都有助于改善男性不育问题,增加受孕的机会。

男性不育主要表现为精液质量的下降和精子数量的减少,而菟丝子的使用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研究发现,菟丝子可以提高精子的活力和运动能力,增加精子的密度和数量,提高精液的质量。

此外,菟丝子还能够减少精子形态异常,提高精子的形态结构。

所有这些改善都有助于增加精子的受精能力和成功率。

此外,菟丝子还能够提高性激素的水平。

男性不育通常与睾丸功能低下有关,而睾丸激素是维持正常生精功能的关键。

通过补充菟丝子可以促进睾丸激素的分泌,提高睾酮水平,从而提高男性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除了补肾壮阳的作用外,菟丝子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这些作用可以保护生精细胞不受有害物质和自由基的侵害,减少生精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这对于改善男性不育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菟丝子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虽然菟丝子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中草药,但它仍然有一些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比如菟丝子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在妇科炎症、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患者中应慎用。

此外,菟丝子的使用时间和剂量也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免产生逆效果。

综上所述,菟丝子作为一种中草药,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改善男性不育问题。

菟丝子滋阴补肾增强精力和性功能

菟丝子滋阴补肾增强精力和性功能

菟丝子滋阴补肾增强精力和性功能菟丝子是一种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传统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和实践中。

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能够增强精力、改善性功能等方面。

一、菟丝子的概述菟丝子,又名仓菟、弩菟,为薯蓣科人参属植物菟丝子的种子。

它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和台湾地区的偏湿地带,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

经过科学研究,发现菟丝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菟丝子苷、甾醇、黄酮类等化合物,这些成分为其滋阴补肾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菟丝子的滋阴补肾作用1.增强精力:菟丝子能够滋养肾阴,强健身体。

它具有滋补肾脏的作用,可以增加肾脏的功能,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并通过改善体内能量代谢来增强精力。

长期服用菟丝子可以改善疲劳、倦怠等症状,提高人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2.改善性功能:菟丝子的滋阴补肾作用也可以改善男性的性功能。

中医认为,肾气充盈与精血充盈是男性性功能的重要基础。

而菟丝子可以促进肾脏的充血,增加精血的合成与储存,从而提升男性的性欲和性能力。

同时,菟丝子还可以改善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问题。

3.保护生殖系统:菟丝子中的有效成分有助于保护生殖系统的健康。

它能够促进精子的生成与发育,提高精子的质量和数量,从而增加男性受孕能力。

此外,菟丝子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生,保护精子免受损伤。

三、合理使用菟丝子的注意事项1.用量适中:服用菟丝子时,要注意适量。

一般来说,每次服用5-10克为宜。

过量服用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等不适,严重时可能损伤肝脏和肾脏。

2.遵医嘱使用:菟丝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患有严重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个体反应不同:每个人对菟丝子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过敏或不适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在使用菟丝子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四、总结菟丝子作为一种滋阴补肾的中药材,对增强精力和改善性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菟丝子资源现状与栽培技术分析

菟丝子资源现状与栽培技术分析

将菟丝 子筛 出 , 除净果 壳及杂质 , 晒干 即成商 品。人 工种 植 菟 丝子 每 6 7 m 6 可 收 3 4 g 。有 报 0~ 0 k 道与大 豆一起 种植 , 6 7r 每 6 可产菟 丝子 约 5 g n 0k ,
20 0 9年价位 升至 2 5元 ,0 0年 突 破 3 21 O元 大 关 。 j
南方 菟 丝 子 、 丝 子 。单 柱 亚 属 ( ug Moo n ) 菟 Sb. ng a y
有 啤酒 花菟 丝 子 ( .1 ui r i K o kr ) 单 柱菟 C u loms rc e. 、 p f 丝子 ( .m ng n a 1 ) 大 花 菟 丝 子 ( .聊 口 C o oy aV h . 、 C
菟 丝 子需求 量 的 日益 增 加 , 有 必 要 对菟 丝 子 的 资 很
源 、 物学 特性 和栽 培 技术 等方 面进 行 研究 , 生 为菟丝 子 的可 持续利 用提 供保 障 。
干燥 成熟 种 子 。始 载 于 《 农 本 草 经 》 列 为 上 品 , 神 , 为常 用 中药 。其 性甘 温 , 有 滋补 肝 肾 , 具 固精 缩 尿 ,
第3 O卷第 2期
21 0 1年 4月 d i1 . 9 9 j i n 1 0 o :0 3 6 /.s . 0 6—9 9 . 0 . 2 0 7 s 6 0 2 1 0 . 1 1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Chiee ns PlntReo re a sucs
Vo . 130 No. 2 Ap . 2 1 r 01
,பைடு நூலகம்
L nJa q n i in u
( . h n o gU i r t o C , ia 5 0 4 hn ; .S ad n ntueo C , ia 5 0 4, 1 S a d n nv s y f M J n2 0 1 ,C ia 2 hn ogIs t f M J n2 0 1 e i T n it T n

菟丝子研究

菟丝子研究

中药药理学课程论文------菟丝子的现代药理研究菟丝子: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1)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

具有补阳益阴,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

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菟丝子主产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

一.基本情况1.性状:①菟丝子干燥种子呈扁球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1毫米。

种皮红棕色或棕黄色,微粗糙。

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的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形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

气无,味微苦涩。

以颗粒饱满、无尘土及杂质者佳。

②大菟丝子:性状与上种相似,但较大,长径约3毫米,短径约2~3毫米,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排列成不整齐的短线状斑纹。

同属植物海滨菟丝子及大豆菟丝子的种子在少数地区亦作菟丝子入药。

2.主产地①菟丝子主产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等地②大菟丝子主产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3.鉴别(1)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

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

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列,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

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

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4.性味甘,温5.归经归肝、肾、脾经。

6.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1]二.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1. 提取1.1煎煮法水煎煮法是一种强化的浸渍提取方法,只是操作温度较高达到了溶媒点,是中药最早,最常用的制剂方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17, 6(3), 175-184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journal/br https:///10.12677/br.2017.63023文章引用: 赵姗姗, 杨俊. 中药菟丝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植物学研究, 2017, 6(3): 175-184.Research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DodderShanshan Zhao *, Jun Yang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Resources, Shanghai Chenshan Plant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ShanghaiReceived: May 7th , 2017; accepted: May 24th , 2017; published: May 27th , 2017AbstractDodder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commonly used to treat spleen deficiency diarrhea, fetal irritability, dizziness and tinnitus, soreness and weakness of waist and knees, vitiligo and other symptoms. The development of dodder’s medicinal value is restricted due to its limited research data at the momen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ed dodder research progress on many fronts, such as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known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PIs),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ntrol, purification and synthesis of API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y. The recent technology advances in systems bi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here, which offer the opportunity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odder and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eby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ccelerat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dodder’s medicinal value. KeywordsDodder (Cuscuta ),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enomics, Systems Biology, Biosynthesis中药菟丝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赵姗姗*,杨 俊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收稿日期:2017年5月7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27日*通讯作者。

赵姗姗,杨俊摘要菟丝子是一味重要的传统中草药,常用以治疗脾肾虚泻、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腰膝酸软、白癜风等症状。

鉴于目前菟丝子的研究资料较为有限,制约其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本文就菟丝子已知药用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品质鉴定、质量控制、提纯合成、以及药理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的进展作简要综述,同时论述了现代系统生物学技术方法给菟丝子等中药研发带来的新机遇,为加速菟丝子药用价值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菟丝子,药用活性成分,中药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合成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旋花科(Convolvulaceae)菟丝子属(Cuscuta)植物具有全寄生特性,无根与叶的组织器官,以茎上特化的吸器刺入寄主中吸取光合产物。

其寄主范围广泛,豆科、菊科、旋花科等植物均可作为菟丝子的寄主[1]。

菟丝子生长范围也较广,在我国许多省市均有分布,以北方地区为主。

菟丝子入药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中就有记载,是常见的一味重要中药材。

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记载,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呈类球形,直径1~2 mm。

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种脐线形或扁圆形(图1)。

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

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等重要功效,外用亦可以消风祛斑。

然而目前菟丝子用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是菟丝子的药用活性成分尚未充分解析,进而导致其药理机制研究受限,难以深入开展,这也是诸多中药研发中面临的共同难题。

2. 菟丝子的药用活性成分中药菟丝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多糖类、木质素类、以及甾体类、化合物,此外还有生物碱、蒽醌、香豆素类、皂苷类、鞣质、卵磷脂和脑磷脂等成分[3]。

研究人员借助多种物化分析技术,使菟丝子中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得以鉴定。

林倩等通过色谱法分离纯化出菟丝子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分析了其理化性质与相应波谱数据,鉴定出两种新的黄酮类物质即紫云英苷-6″-O-没食子酸酯、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4]。

He等通过HPLC-DAD-MS和HPLC-UV的技术手段对两种菟丝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与分析[5],鉴定出分属黄酮类、木质素类和奎宁酸衍生物等36种化合物。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菟丝子的药用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物质,例如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奈酚等(图2)。

中国药典2015版中也明确规定干燥品菟丝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10%。

根据图2所示化学结构,黄酮类化合物中碳基与芳香环形成较强的两个共轭体系,分别对应紫外吸收光谱的两个主要吸收带(溶剂乙醇):其中一个出现在240~280 nm范围,为A环的苯甲酰结构的吸收峰区;另一个出现在300~380 nm范围,为B环肉桂酰的吸收峰区[6]。

这个特征也可作为黄酮类物质粗赵姗姗,杨俊Figure 1. Seed morphology of several common dodders inChina. Seeds are Cuscuta australis R. Br., Cuscuta chi-nensis, Lam., and Cuscuta japonica Choisy (from top tobottom), adapted from Gilligan et al. [2]图1.国内常见几种菟丝子的种子形态,依上而下分别为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 Lam.)、和金灯藤(或称日本菟丝子、大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修改自Gilligan等[2]提物的初步鉴别方法。

多糖也是菟丝子中的重要化学成分,然而有关多糖组分与结构分析的研究还较少。

王展等通过纯化菟丝子水提物和碱提物,先后得到酸性杂多糖H2、H3、CHC-1 [7][8][9],中性杂多糖H6、H8 [10],结构分析发现它们多由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和半乳糖等组成,并具有免疫增强与抗氧化活性。

不同来源的菟丝子药用成分存在差异。

以黄酮类成分为例,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与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相比,含有更多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山奈酚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明显更高[5]。

除此以外,寄主差异也会对菟丝子药用成分造成影响。

林慧彬发现菟丝子因寄主植物不同,黄酮类含量差异明显,例如南方菟丝子因寄主差异,总黄酮含量可在0.84% (寄主: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1.64% (寄主:大豆,Glycine max (L). Merr)范围内浮动[1]。

菟丝子中影响治疗效果的化合物种类仍不明确,制约了菟丝子药用潜力的进一步开发。

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的不断发展,将该类技术应用在植物学、药理学研究中,或可找到突破口解决菟丝子以及其他类似中草药开发中面临的共同难题。

3. 菟丝子的品质鉴定与质量控制中药菟丝子的传统鉴定法以形态学为主。

检疫鉴定中常对菟丝子属种子的大小、花纹、晕轮和种脐赵姗姗,杨俊Figure 2. Several important flavonoids from Dodders图2.菟丝子中常见的几种黄酮类物质等方面做系统比较[11],例如南方菟丝子与金灯藤在种子大小上差异明显,较易检出。

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到更多种子的细微特征[12]。

但因菟丝子属植物种类众多,种间存在较多相似特征,而药效差异大,仅以形态鉴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借助于先进的物理化学分析技术,中药鉴定也发展出了多种检测方法。

其中,指纹图谱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中草药鉴定与质控技术手段。

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是依照DNA指纹图谱定义衍生而来,指利用特定分离分析技术采集数据信息,绘制图谱用以反映中药及其制剂的整体化学特征。

指纹图谱法可定性或定量分析药材特性,并且不受其中未知化学成分信息的制约。

按照建立图谱所用的技术手段,常见的指纹图谱法可分为紫外光谱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UV-Vis)、红外光谱法(infrared radiation IR)、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高速逆流色谱法(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 XRD)、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