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中草药-辅助记忆故事

合集下载

中药材历史故事

中药材历史故事

中药材历史故事1、贝母的故事:相传,尧舜禹时期,江西雨水过多,河流因泥沙淤阻,致使逐年发生水灾,使老百姓的水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无家可归。

舜帝知情后,派禹派副手伯益前往江西治水。

他们采用疏导法,疏通赣江,工程进展很快,不到一年就修到了吉安一带。

当年夏天,因久旱无雨,天气炎热,工人们发昏发烧,小便短赤,病倒的人不计其数,大大地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舜帝知道后,派禹带医师前往工地诊治仍无济于事,急得禹和伯益将军在帐蓬前来回踱步,坐立不安。

一天,一位老大爷捧了一把草要见伯益将军和禹,禹命老大爷入帐,问其何事,老大爷说:“我是喂马的马夫,我观察到马群中有一些马匹撒尿清澈明亮,饮食很好。

而有一些马匹却不吃不喝,撒尿短赤而少。

原来那些饮食很好的马经常吃长在马车前面的这种草。

我就扯了这种草喂那些生病的马,结果第二天这些病马全好了。

我又试着用这种草熬成水给一些有病的工人喝,结果他们的病也好了。

”主人答。

2、雷丸的故事:唐代的时候,洛州有一个人得了一种怪病,只要他开口说话,自己的肚子里就有一个声音跟着答应,开始的声音很小,也没有其他症状,所以他就没当回事。

结果这个声音越来越大,三年后就跟人说话一样了,因此闹出很多笑话,很多人还以为他疯了,总是自言自语。

后来一个修道的人才告诉他,那是因为他的肚子里住进了一个怪物,应声虫。

宋代的时候,永州有一个通判也得了这种怪病,有名医告诉他,这种病没有药方,只有自己读《本草纲目》,找到应声虫不敢跟着念的那个就是可以用的草药。

于是这个人就依着草药名一个个念,开始的时候腹中的怪物每次都跟着念,但当他念到“雷丸”的时候,连念三次肚子里都没有声音。

通判大喜,就到药铺里去抓药,服药三天后,吐出来一个二寸多长的肉块,长着和人一样的样子。

这就是怪物应声虫,从此他的病就好了。

然后再研磨成粉,搓成黄豆大的药丸,每次服十粒,就可以将肚中的怪物应声虫赶出来。

听故事学中药一.天麻

听故事学中药一.天麻

听故事学中药一.天麻故事一:相传云南彝族山寨里,有一位飒爽英姿的少女, 名叫依麻,与其同族的小伙子呷基相爱。

却不料灾难突然降临。

美貌的依麻得了疾病,终日头晕目眩,四肢痉挛,痛苦之极。

一日,她在竹篱板房门口横搁一块黑心木,当小伙子走来时,她含着热泪悲哀地唱道:“金丝鸟断翅栽山洼,阿哥莫要到我家,不是阿妹不钟情呀,托累岩鹰 ,石板难开花……”呷基听罢,非常伤心。

他爱着依麻,好似金藤缠绕着青树一般,他的歌声似呜咽的溪水流过堵石:“暴雨打折了索玛石 ,花瓣儿凋了有根芽 ,待到雾散霞艳春风吹,绽苞裂朵哟,似彩霞。

”唱着 ,他推开横木走了进去,激动地说:“落瓣的鲜花, 马鹿照样喜欢。

不管遇到多大的灾难,我都雷打火烧不变心。

”依麻一阵头痛 ,她用双手抱住了头,病又发作啦 ! 呷基着急地去请毕摩(巫医)治疗。

依麻清醒过来,想到自己的疾病严重,虽然深深地爱着呷基,但为了他的幸福,必须远离他。

于是, 她打定了主意,将呷基送给她的耳环放在门口,又将毡子摆在火塘边,留给老阿爹,便像鹿子那样独身走进了深山。

呷基回来了,已不见依麻的影子, 他发现那对耳环 ,一下子全明白了 :这是依麻不愿连累他,叫他另找一位少女。

他顿时泪流满面,披起了弩箭追进了深山,到处寻找依麻姑娘。

依麻正在深山密林中游走,听见豹嗥声,她迎上去 ,希望斑豹吃掉她 ;在雷鸣闪电中,她站在大树下, 希望雷击中她……然而,当黎明鸟鸣啼曙光现时, 暴风雨息了,幽谷里响起了宏亮的回音,“依———麻,你在哪里……”依麻知道,是痴情的呷基追来了。

为了让小伙子死心 ,她决定吞咽毒草去死。

她翻过一条山涧, 见深沟中长着一株无叉的怪草麻,野熊正在舔着它。

于是,她不顾一切地冲过去,吓跑了野熊,拔下这棵草麻,塞在口里就嚼吃起来。

她想,这下好了,呷基可以死心了。

可是,真怪呀 ! 她的头一下子不疼了,痉挛的四肢也舒展了,她惊异地呆住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这时, 呷基赶到了,他看着恢复了健康的依麻欣喜若狂。

最新关于中草药“川贝母”的认识

最新关于中草药“川贝母”的认识

2. 川贝母的名字中,“川 ”字代表了它的产地,而“ 贝母”则是对其形态特征的 形象描述,因为川贝母的外 形像贝壳。
03
3. 川贝母的名字还与其药 用价值有关,因为四川地区 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 川贝母的生长,使得其药效 更佳。
2. 植物形态:川贝母的外观特征
01
1. 川贝母的外观特征为鳞茎 球形,直径约1-2厘米,表面 黄褐色或淡黄色,有不规则 的深沟纹。
02
2. 其叶片为基生叶,呈线 形或披针形,长可达30厘米 ,宽约1厘米,先端渐尖, 基部鞘状抱茎。
03
3. 川贝母的花为总状花序, 花朵较小,一般为黄绿色, 花瓣6片,花蕊6枚,花期在 夏季。
3. 生长环境:川贝母的生长习性和分布区

1. 川贝母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草甸、流石滩和岩石缝隙中 ,对环境要求较高。
1. 川贝母主要用 于治疗咳嗽、痰多 、气喘等呼吸系统 疾病。
1
2. 川贝母对于肺热
3. 川贝母还可以用
燥咳、痰黄粘稠等症
于治疗由肺热引起的
状有显著的疗效。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等症状。
2
3
3. 用法用量:使用川贝母的正确方法和剂

3
3. 在使用川贝母时,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以免影 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三、川贝母的药用价值
1. 主要功效:川贝母的主要药效和作用
1. 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 等病症。
1
2. 川贝母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2
3. 此外,川贝母还有抗炎、抗氧化的效果,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3

中药故事川贝母的润肺止咳功效

中药故事川贝母的润肺止咳功效

中药故事川贝母的润肺止咳功效中药故事: 川贝母的润肺止咳功效川贝母,又被称为贝母、蛇贝母,是中药中的一味名贵药材。

川贝母是著名的润肺止咳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是由防川贝和巴豆贝母两种植物的根茎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

川贝母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

在中医学中,肺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起着呼吸、排泄等重要功能。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容易引起肺部的炎症和损伤。

川贝母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中的要药之一,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肺病和咳嗽。

川贝母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尤其是巴豆贝母,具有明显的化痰、抗炎和抗菌作用。

这些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痰液的黏稠度,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同时,川贝母还能促进肺部的新陈代谢,增加肺部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除了润肺止咳外,川贝母还具有其他重要的药理作用。

川贝母可以解毒,对某些有毒物质的中毒具有救治作用。

此外,川贝母还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病和脓肿等疾病。

而且,川贝母还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具有降压、扩张血管的作用。

川贝母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灵活。

一般来说,川贝母可以制成糖浆、糖丸、颗粒剂等口服剂型,也可以直接煎煮为汤剂、熏吸剂等外用剂型。

此外,川贝母还可以与其他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

然而,使用川贝母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川贝母是寒凉药物,对于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来说,使用川贝母要慎重。

其次,孕妇、婴幼儿和体弱者使用川贝母时需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最后,川贝母在使用过程中要控制剂量,以免出现过敏或中毒等不良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川贝母的保护和合理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川贝母的原材料防川贝和巴豆贝母的资源日益减少,使得川贝母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

在使用川贝母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护川贝母的生态环境,促进川贝母的合理种植和繁育,以保证川贝母的持续供应。

总之,川贝母作为一味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显著的润肺止咳功效。

它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肺病和咳嗽的治疗,并展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川贝母的传说故事

川贝母的传说故事

川贝母的传说故事在那遥远的高山之上,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它就是川贝母呀。

传说啊,从前有个村子,村里有个小伙子特别孝顺。

他的老母亲常年咳嗽,怎么治都不见好。

小伙子那个着急啊,四处寻医问药,可就是没啥效果。

有一天,小伙子做了个梦,梦里有个白胡子老头跟他说,在村子后面的山上,有一种植物,它的鳞茎可以治好他母亲的病。

小伙子一醒来,二话不说就往山上跑。

那山可高啦,路也难走,小伙子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找到了那种植物。

它的叶子细细长长的,还开着漂亮的小花呢。

小伙子小心翼翼地挖出它的鳞茎,赶紧拿回家给母亲煮水喝。

嘿,你说神奇不神奇,他母亲喝了几次之后,咳嗽真的就慢慢好起来啦!从那以后啊,这种植物就被大家知道能治病啦。

川贝母就像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贝呀!它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你想想看,就那么一小点鳞茎,就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是不是很厉害?这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现在啊,川贝母可是很珍贵的药材呢。

人们会精心地去种植它、呵护它,就像对待自己的宝贝一样。

因为大家都知道它的价值呀。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哟,它们都是有故事、有意义的呢。

你说,要是没有那个孝顺的小伙子,我们是不是就不知道川贝母的神奇功效啦?所以啊,我们要珍惜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和宝贝。

就像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一样,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宝贝呀。

川贝母在那高山上静静地生长着,它经历着风雨的洗礼,却依然绽放着自己的光芒。

这不就像我们的人生吗?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哎呀,想想川贝母的故事,真的是让人感叹不已呀!它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让我们懂得了要感恩、要珍惜。

所以啊,下次当你看到川贝母的时候,可别忘了它背后的故事哟,那可是我们和大自然之间的一份美好连接呢!。

中药鉴定学趣味快速记忆

中药鉴定学趣味快速记忆

中药鉴定学快速趣味记忆科属来源伞形科的13味药“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别小看这短短的一句诗,其实它帮你记住了很多内容。

3、菊科13种药材“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常见药物科属:伞形科: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蒿芎。

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

菊科:川木二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显微理化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

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

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

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知母-中草药-辅助记忆

知母-中草药-辅助记忆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甘而滋润,清热之力虽稍逊石膏,但却擅长滋阴润燥。善清上中 下三焦之热而滋润,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有良好的清 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
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功效助记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功效助记: 知母更年期火燥! 知道母亲更年期了,火燥,脾气阴晴不定,为人子女请多点包容!
知母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 相关名 光知母、毛知母、肉知母、盐知母、蚳母、地参、沈燔、昌支、蝭母、儿踵草。 图片
产地 主产千河北省;山 西、内蒙古、陕西及东北的西部亦产。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鲜时除去外皮, 晒干,习称“知母肉”(光知母)。
这年夏天,她突然对樵夫说:“孩子,你背我到山上看看吧。”樵夫不明就里, 但还是愉快地答应了老人。他背着老人上坡下沟,跑东串西,累得汗流如雨,但 还不时和老人逗趣,老人始终很开心。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人 下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丛线型叶子、开有白中带紫条纹状花朵的野草说:
“把它的根挖来。”樵夫挖出一截黄褐色的草根问:“妈,这是什么?”老人说: “这是一种药草,能治肺热咳嗽、身虚发烧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啦。孩子,你知 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药么?”樵夫想了想说:“妈是想找个老实厚道的 人传他认药,怕居心不良的人拿这本事去发财,去坑害百姓!”老太婆点了点头: “孩子,你真懂得妈的心思。这种药还没有名字,你就叫它‘知母’吧。”
日子过得挺快,转眼春暖花开。一天,老人试探着说:“老这样住你家我心里过 意不去,还是让我走吧。”樵夫急了:“您老没儿女,我们又没了老人,咱们凑 成一家子过日子,我们认您当妈,这不挺好吗?”老人落泪了,终于道出了详情。 而樵夫夫妇却没有介意:“都是受苦人,图啥报答呀,您老能舒心就行了。”从 此,樵夫夫妇忙着活计,很孝顺老人,老人就这样过了 3 年多的幸福时光,到了 80 岁的高龄。

中药故事川贝与儿童肺炎

中药故事川贝与儿童肺炎

中药故事川贝与儿童肺炎中药故事:川贝与儿童肺炎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其中,川贝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运用于儿童肺炎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川贝的起源、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希望能够让读者对中药川贝的治疗儿童肺炎的效果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川贝的起源川贝,又称天竺黄连、穿龙眼,是龙胆科川贝母的根茎。

川贝主要产自我国四川、云南等地。

据古籍记载,川贝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被称为“止咳润肺,和胃下气”的良药。

川贝所含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川贝母皂苷和川贝母皂苷醇,具有润肺、止咳、祛痰等功效。

二、川贝在儿童肺炎治疗中的药理作用1. 润肺止咳作用:川贝含有的川贝母皂苷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当儿童患有肺炎时,常常伴随着咳嗽症状。

川贝可通过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改善局部炎症,减轻咳嗽的频率和程度,起到润肺止咳的效果。

2. 祛痰排痰作用:川贝中的川贝母皂苷醇能够促进呼吸道黏液的排出,改善痰液粘稠度,从而减少痰液在呼吸道中的滞留,达到祛痰排痰的效果。

对于儿童肺炎患者而言,及时清除肺部积聚的痰液是非常重要的。

3. 抗炎作用:川贝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在儿童肺炎的治疗中,川贝的抗炎作用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缓解局部组织的炎症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三、临床应用情况川贝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广泛用于儿童肺炎的治疗中。

临床研究表明,川贝在治疗儿童肺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川贝可通过润肺止咳、祛痰排痰、抗炎等作用,缓解儿童肺炎患者的症状,加速病情的恢复。

此外,川贝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对于细菌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预防疾病的复发。

在临床应用中,川贝往往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常见的中药配伍有川贝黄连汤、川贝杏仁汤等。

川贝黄连汤以川贝和黄连为主要药材,具有清热排毒、解毒止咳的作用,是治疗儿童肺炎的经典方剂之一。

川贝杏仁汤以川贝和杏仁为主要药材,具有润肺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干咳不止、痰液粘稠的儿童肺炎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贝母-中草药-辅助记忆故事
川贝母是个非常经典的药,经常会用到,所以药圈前辈分享了好多个经验帖子。

我们先看下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是川贝母!
再来看看下面图片分别是什么?哪张是正品川贝母?图A:
图B:
图C:
川贝母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var wabuensis(S.Y.Tang et S.C.Yue)Z.D.Liu,S.Wang et S.C.Chen 的干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相关名
川贝、松贝、松潘贝、贝父、贝母、青贝、炉贝、勒母、尖贝、勃母、母龙精、阿皮卡。

图片
产地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青海等地;甘肃贝母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等省;梭砂贝母主产于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

太白贝母主产于重庆、湖北,四川、陕西等省亦产;瓦布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后两者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松贝
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青贝
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
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栽培品
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cm,直径1~2.5cm。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

性味归经
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甘润,微寒清热,入肺、心经,为清泄润肺之品。

善清肺化痰、润肺止咳,为肺热燥咳及虚劳咳嗽之要药;能开郁散结,治痰热或火郁胸闷、疮肿瘰疬。

功效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痈。

功效助记
vv289助记,图片为沈殿霞,大家自己脑补!
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

功效助记:
川贝姐轻叹玉润!
川贝——川贝母;
姐——结——散结;
轻叹——清热化痰;
玉——郁——开郁;
润——润肺止咳。

主治病证
(1)肺热咳喘,外感咳嗽。

(2)肺燥咳嗽,肺虚久咳,阴虚劳嗽。

(3)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细粉,每次1~1.5g;也可入丸剂。

使用注意
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药理
本品有镇咳、祛痰、降血压、松弛肠道肌肉、兴奋子宫及升高血糖等作用。

故事
有一个得了“肺痨病”的孕妇,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经死了。

连生两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都十分烦恼。

有一天,算命的瞎子从门前经过,婆婆叫算命先生给媳妇算算命,排一排八字。

瞎子问算何事?婆婆就把媳妇连生三胎死孩子的事说了。

算命先生把生辰八字排了一下说:“你媳妇属虎,戌时出生,出洞虎非常凶恶;头胎儿属羊、二胎儿属狗、三胎儿属猪。

猪、狗、羊都是虎嘴里的食,被他妈妈吃掉了”。

婆婆不信,说:“虎毒不吃儿,她怎么会吃亲生儿呢?” 算命先生说:“这是命中注定,无法挽救。

”婆婆问道:“有办法保住下一胎孩子吗?”瞎子屈指又掐了一下说:“办法倒有,就怕你们嫌麻烦!”婆婆说:“不瞒先生说,我家三房就守着一个儿子,三家香火一炉烧,只要生个活孩子,让我们干什么都行。

先生你说吧。

” 算命先生说:“再生下胎儿时,瞒住孩子妈。

抱着孩子向东跑,跑出一百里到东海边,那里有一个海岛,爬上海岛就万事大吉了。

虎怕海水,下不得海,上不了岛,吃不了孩儿,孩子就能保住性命了。


婆婆把瞎子说的话告许老头和儿子,他们心中都有了数。

没到一年,媳妇又生孩子了。

同以前一样,孩子刚生下,母亲就晕过去了。

丈夫也顾不得照料妻子,抱起孩子就往东跑。

可跑出十多里地孩子便死去了。

一家人非常伤心:“怎样才能把孩子养活呢?”
这天,瞎子又来算命。

婆婆把孩子死去的情况告诉他。

瞎子说:“跑慢啦,跑得比虎快,使虎追不上孩子,孩子才能保住。


又过了一年,媳妇又要生孩子了,丈夫准备好一匹快马,喂饱饮足。

孩子刚落地,他就用红被单包好,跳上马重打三鞭,快马如流星般朝东跑去,跑了一百里地,到了东海边,他又跳上一只快船,划到海岛住了下来。

孩子的母亲晕过去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不见孩子急得直哭。

五天过后,丈夫从海岛上回来说:“爬上海岛只三天孩子又死了。

”一家人伤心极了,老夫妻俩和儿子商量,要把媳妇休掉,再娶一个能养活孩子的。

媳妇闻听伤心地哭起来。

这时。

有个医生从门口经过,他走进屋问到:“你们有什么为难的事啊?”
媳妇就把经过情形告诉了医生。

医生看她面色灰沉铁青,断定她有病,就说:“我自有办法,叫你生个活孩子。


公婆和丈夫都不相信。

医生说:“瞎子算命是瞎说,信他干什么?你媳妇不是命硬,是有病。

肺脏有邪,气力不足,加上生产使力过猛,生下胎儿不能长寿。

肝脏缺血,供血不足,使产妇晕倒。

我教你们认识一种草药,让她连续吃三个月,一年后保她能生个活孩子。


在医生的劝说下,公婆把媳妇留下来,讲定如果再生死孩子便休她。

从此,丈夫每天按医生教的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大人没有发晕,小孩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合不上嘴。

孩子过了一百天,他们买了许多礼物,敲锣打鼓,到医生家道谢。

医生高兴地问道:
“我的草药灵不灵?”
“灵,真灵!”丈夫问医生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
“它是野草,没有名字?”
“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
“好!”医生想了想,问道:“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我的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叫贝母吧!”“好一个响亮的名字!对,就叫它贝母。


“贝母”这个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