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处理学习资料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全 → 蒸汽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全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全→ 蒸汽水处
理技术培训资料全
1. 简介
本培训资料旨在介绍蒸汽水处理技术,帮助参与者了解锅炉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保持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本文档将涵盖以下内容:
2. 锅炉水处理的重要性
- 锅炉水处理的定义和目的
- 锅炉水处理的影响因素
- 锅炉水处理的重要性和优势
3. 锅炉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 锅炉水质参数的要求和控制
- 锅炉水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 锅炉水处理剂的种类和作用
4. 锅炉水处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锅炉水的硬度问题及解决方法
- 锅炉水的碱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 锅炉水的氧含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5. 蒸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 新型蒸汽水处理技术的介绍
- 蒸汽水处理技术的环保性和能效性对比
6. 案例研究和实践经验分享
- 锅炉水处理在某厂的应用案例分享
- 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
7. 结论
通过本文档的培训资料,参与者将了解蒸汽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锅炉水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要实施良好的蒸汽水处理措施,对设备运行和维护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 [引用文献名称1]
- [引用文献名称2]
- [引用文献名称3]。
锅炉水处理的基本知识

锅炉水处理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概述水是锅炉的主要工质,被誉为锅炉的血液。
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锅炉能否安全经济运行。
水是一种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他能溶解大气中、地表面和地下岩层里的许多物质。
此外,还有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混杂在其中。
天然水,即使用肉眼看来十分清澈透明,如自来水、井水,其中也含有大量的极其复杂的物质。
水中除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大都形成氧化物、酸、碱、盐化合物或其它复杂物质。
作为锅炉用水,首先必须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如沉淀、过滤、凝聚等来进行预处理,去除不溶性杂质;另外,还必须用化学的、电化学的方法进行锅外、锅内的处理,去除溶解于水中的杂质。
如果水处理方法选择不当,水质管理不善,将会给锅炉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锅管渗漏、鼓包、爆破等,从而造成设备损坏以至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水质不良对锅炉设备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锅炉受热面结垢;(2)锅炉金属遭受腐蚀(包括苛性脆化);(3)蒸汽被锅水中的杂质污染。
因此,对工业锅炉必须坚持因水制宜的原则,选择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并加强水质管理,严格化学监督,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一、天然水中的杂质天然水中的杂质,按其颗粒大小以及与水的混合状态,可以分为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三大类。
(一)悬浮物质悬浮物质不溶于水,它的颗粒较大,其直径约在10-4mm以上,主要是砂子、粘土和动植物有机体的腐植质等。
使水发生浑浊;水静置时,其中的悬浮物质,比重大的能自行下沉,比重小的则悬浮于水中或水面上。
悬浮杂质进入软化器会造成树脂污染,降低树脂交换容量;进入锅炉会产生沉淀,降低传热效率,还易引起汽水共腾。
故在水处理前应首先除掉它。
(二)胶体物质胶体物质是许多分子、离子的集合体,其颗粒直径在10-6~10-4mm之间。
由于胶体颗粒往往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静置时很难下沉。
天然水中的有机胶体多是由动植物遗体的腐烂和分解生成的;其中主要是腐殖质,它常使水呈黄色或褐色。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XX年度)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XX年度)培训资料〔2021年度〕北京化新通达清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二年四月目录第一章结垢及腐蚀的构成与危害1第二章锅炉水处置概述6第三章供暖工艺及类型10第四章 BF-30A热水锅炉防腐阻垢技术16第五章零排污蒸汽发作技术21第六章经济剖析及相关本钱计算26第七章附录30第一章结垢及腐蚀的构成与危害1.1、锅炉结垢的缘由含有硬度的水假定不经过处置就进入锅炉,运转一段时间后,锅炉水侧受热面上就会结实地附着一些固体堆积物,这种现象称为结垢。
受热面上黏附着的固体堆积物就称为水垢。
在一定条件下,固体沉淀物也会在锅水中析出,呈松懈的悬浮状,称为水渣。
水渣可随排污除去,但假设排污不及时,局部水渣也会在受热面上或水流活动滞缓的部位堆积上去而转化成水垢(通常称之为〝二次水垢〞)。
锅炉结垢的缘由,首先是给水中含有钙镁硬度或铁离子,硅含量过高;同时又由于锅炉的高温高压特殊条件。
水垢构成的主要进程为:1〕受热分解在高温高压下,原来溶于水的某些钙、镁盐类(如碳酸氢盐)受热分解,变成难溶物质而析出沉淀。
2〕溶解度降低在高温高压下,有些盐类(如硫酸钙、硅酸盐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大大降低,到达一定水平后,便会析出沉淀。
3〕锅水蒸发、稀释在高温高压下,锅水中盐类物质的浓度将随蒸发稀释而不时增大,当到达过饱和时,就会在受热面上析出沉淀。
4〕相互反响及转化给水中原来溶解度较大的盐类,在运转中与其他盐类相互反响,生成了难溶的沉淀物质。
假设反响在受热面上发作,就直接构成了水垢;假设反响在锅水中发作,那么构成水渣。
而水渣中有些是具有黏性的,当未被及时排污除去时,就会转化成水垢。
另外,有些腐蚀产物附着在受热面上,也往往易转化成金属氧化物水垢。
上述这些析出的沉淀物质黏结在锅炉受热面上就构成了水垢,温度越高的部位,越易构成稳固的水垢。
1.2 水垢的危害水垢的导热性很差,其导热系数要比锅炉钢板的导热系数小几十倍至数百倍,所以锅炉结垢后就会严重阻碍传热并惹起以下危害:1〕糜费燃料,降低出力锅炉结垢后将严重影响受热面传热,降低热效率,降低蒸汽出力,添加燃2〕易惹起事故,影响平安运转受热面结生水垢后,金属的热量由于受水垢的阻碍而难于传热给锅水,致使金属壁温急剧降低,当温度超越了金属所能接受的允许温度时,金属强度清楚降低,从而招致金属过热变形,严重时将形成鼓包、裂痕,甚至爆管等事故。
锅炉水处理学习资料

锅炉水处理学习内容熟知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掌握锅外化学水处理标准了解锅外水处理的方法熟知锅炉给水除氧的方法掌握锅炉化学清洗要领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锅外化学水处理锅外水处理锅炉给水除氧锅炉化学清洗锅炉给水为什么要处理锅炉是承受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的热能动力设备,他用水做工质,而一般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他在高温下易产生水垢,影响传热,浪费燃料,同时会使锅炉造成腐蚀和产生苛性脆化,危及安全,严重时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因此,对锅炉给水一定要处理,达到合格标准才能使用,目的是防止结垢、腐蚀,保证安全。
因此,锅炉水处理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节约燃料有着重要意义,它是锅炉运行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锅炉使用单位和运行操作人员必须贯彻执行《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认真做好锅炉水处理工作。
一、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1、水质指标1.1. 各种天然水都是由水和杂质组成的。
杂质并非单纯地与水混合,它们之间发生着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
因此,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的综合特性。
评价水质好坏的项目,称为水质指标。
1.2.工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客观反应水中某些杂质含量的成分指标,例如:溶解氧、氯离子、钙离子等。
另一种是为了技术上的需要反应水质某一方面特性的技术指标。
例如:硬度、碱度溶解固形物的含量。
2、悬浮固形物(悬浮物)悬浮固形物是指悬浮水中经过过滤分离出来的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由于这种杂质没有统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
很难确切地它们的含量,通常采用某些过滤材料分离水中不溶性物质(其中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泥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的方法来测定悬浮固形物,单位为mg/L。
3、硬度硬度是指溶解水中的钙、镁离子的总量。
钙离子存在于重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钙等盐类中;镁离子存在于重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镁等盐类中。
硬度用符号“YD”表示,单位为mmol/L。
3.1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是指溶解水中的钙,镁的重碳酸钙与碳酸盐的含量,用符号“YDT”示。
锅炉水处理1知识点

锅炉水处理1、锅炉结垢会产生如下几种危害:1)浪费燃料:2)受热面损坏: 3)降低锅炉出力:4)消耗化学除垢药剂:2、锅炉结垢后,使受热面的传热性能变差,大约1毫米的水垢多浪费燃料10%。
3、水质不良对锅炉的危害:1、水垢2.腐蚀:3、汽水共腾:4、水处理的工作任务:汽水监督、锅炉用水处理(包括锅外化学处理、锅内加药处理和回水处理)。
5、水质指标:水是由水和杂质共同表现的综合体。
一类是反应水中某种具体组分含量的成分指标,另一类是为了技术上需要人为拟定反应水质某一方面特性的技术指标。
6、主要水质指标:1、悬浮物:2、含盐量(S)3、硬度(H)4、碱度(A)5、PH值6、溶解氧7、硬度(H):可分为: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8、总硬度=暂硬+永硬=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9、新的国标更名为《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
适用范围是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3.8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
10、锅内加药处理常用的防垢药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火碱)、碳酸钠(俗称纯碱)、磷酸三钠、栲胶、腐植酸钠和水质稳定剂(常用有机膦酸盐或有机羧酸盐)等。
11、锅炉排污:为了控制锅炉锅水的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使炉水中杂质保持在一定限度以内,需要从锅炉中不断地排除含盐、碱量较大的炉水和沉积的水渣、污泥、松散状的沉淀物。
12、排污方式: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
13、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树脂、阴离子树脂;14、工业锅炉经常使用的阳离子交换剂按其含有离子的种类,分为钠离子、氢离子和铵离子三种。
常用的是001*7强酸苯乙烯系钠离子交换树脂。
15、钠离子交换器的运行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从交换器失效算起):反洗、再生、正洗和交换(即运行)这四步组成一个运行循环,通常称为一个周期,16、反洗的目的是1)松动交换剂层,为再生打下良好基础。
2)冲掉交换剂表层中截留的悬浮物、碎粒和气泡。
锅炉水处理课程

锅炉水处理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一)化学基础知识1、物质的组成及其性能2、物质的量的定义及计算3、酸、碱、盐和各类氧化物的定义主要化学性质4、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缓冲溶液、溶解液、溶度积)5、熟的离子积常数及pH值的概念6、溶液浓度的定义、浓度的基本计算及相互间的换算(二)锅炉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及锅炉水质标准7、锅炉给水处理的目的及意义8、天然水中的杂质种类及对锅炉设备的危害9、锅炉用水的主要指标10、锅炉水质标准的主要内容(GB12145、GB1567)11、锅炉水质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控制意义12、锅炉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原则及水质要求(三)水质处理1)锅内水处理13、锅内水处理的定义及适用范围14、加碱性药剂进行水处理的原理及加碱量的计算15、加磷酸盐进行处理的原理及加药量的计算16、加综合药剂进行处理的原理及加药量的计算17、锅炉排污的目的、方式、要求和排污量的计算2)锅外化学水处理18、原水与处理的目的及常用方法19、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原则20、交换树脂的装填量及工作交换容量、再生剂用量的计算21、离子交换水处理的主要方式及选用原则22、离子交换水处理的主要方式及选用原则23、钠离子交换软化的原理、特点及操作方法24、部分钠离子交换软化的原理、特点及操作方法25、氢—钠离子交换软化的原理、特点及操作方法26、固定床离子交换器逆流、顺流再生的原理、操作步骤27、浮动床的原理、操作步骤28、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的原理和调试方法29、交换剂失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30、离子交换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消除方法31、水的化学处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四)锅炉水垢的结生和消除32、水垢的形成及危害33、水垢的种类、性质及鉴别方法34、常用的除垢方法35、碱法除垢的原理、应用条件及操作方法36、酸洗除垢的原理、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五)锅炉设备的腐蚀及防止37、腐蚀的定义、种类及主要损坏形式38、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及防止的主要措施39、常用的除氧方法及原理40、锅炉停炉保养的方法、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六)水质分析41、水质分析中常用的标准试剂及蒸馏水的要求42、常规化验中所需试剂、指示剂的配制方法43、给水、锅水、蒸汽取样的方法及要求44、水质标准中重要指标测定的原理及方法45、二氧化硅、钠离子的测定方法46、水中分析中所需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药剂的管理(七)锅炉基本知识和水质管理制度47、锅炉的分类、结构及其简单的工作原理48、锅炉燃烧、传热的基本知识及与水处理的关系49、锅炉的连续排污与定期排污的管道与阀门位置50、国内加药器的设置及加药方法51、锅炉取水(汽)样点的位置及取样冷却器的位置52、《锅炉水吃理监督管理规规则》和《锅炉化学清洗规则》的主要要求。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

锅炉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一、引言锅炉水处理技术是保证锅炉长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锅炉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对水质进行处理和控制、对水垢和腐蚀物质进行清除和控制。
合理的锅炉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减少锅炉因水质问题带来的故障和损坏,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本培训资料旨在向锅炉水处理技术工作者和相关人员介绍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以便能够更好地保证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锅炉水质的基本要求1.锅炉水硬度硬度是水中钙和镁离子的含量。
水硬度分为临界硬度和总硬度。
临界硬度不超过60mg/L时,水质属于软水;如果超过300mg/L,则属于硬水。
一般来说,锅炉水中的总硬度不应超过100mg/L,否则将会导致水垢的生成,影响热交换效率。
2.锅炉水中铁含量水中的铁含量是影响锅炉水垢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中铁含量过高会引起水垢形成,产生沉积物,降低热交换效率。
3.锅炉水中的氧含量水中的氧含量是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
高氧含量会导致锅炉设备的腐蚀,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锅炉水中的碱性锅炉水中的碱性是影响水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经适当调整碱性可以预防腐蚀和水垢的产生。
三、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1.水垢形成原理水垢是由水中的钙、镁等硬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沉淀物。
水垢的生成会降低锅炉的传热效率。
水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水中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在加热的过程中分解产生碳酸盐。
为了防止水垢的形成,可以采用适当的脱氧剂和碱性控制手段。
2.腐蚀形成原理锅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质的原因容易发生腐蚀。
主要是由于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引起。
为了防止腐蚀的发生,可以采用适当的氧化还原电位调整和适当的锅炉内部水质调节手段。
3.水质调整合理的水质调整可以有效预防水垢和腐蚀的生成。
主要是包括硬度调整、碱性调整、氧含量调整等。
通过适当的化学药剂控制和磁处理等手段可以降低水质的硬度和改善水质的碱性,以保证锅炉水质符合要求。
四、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1.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锅炉水处理的基础工作。
锅炉水处理知识

锅炉水处理知识一、学习内容系统图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⒈ 化学基本概念⑴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⑵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的一切性质的最小微粒。
⑶ 原子: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⑷ 化学变化:物质本身发生变化,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的物质的变化。
⑸ 物理变化:物质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⑹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也就是6.02*(10)23个分子或原子的总量。
符号常用M表示,单位是克/摩尔﹝g/mol ﹞。
⑺ 原子量:把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定为12作标准,而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出的数值就是该原子的原子量。
⑻ 电解质:把溶解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⒉ 物质的组成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109种。
⒊ 物质的分类 单质:以单质存在的分子。
(例:Au 、S 、C 等等) ⑴ 有机物:(无)纯净物 酸: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就叫酸。
⑵ 无机物: 化合物 碱: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就叫碱。
盐: 电离生成的有酸根与金属离子的,就叫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存在的物质。
三、锅炉用水及水质分析软水离子交换器盐皿水质分析水质标准 锅炉化学基础知识1.方法2.仪器3.药品 1.物质世界 2.物质组成 3.物质分类锅炉的排污1.结垢2.腐蚀3.蒸气品质GB1576-2001⒈锅炉用水的水源⑴地表水:由雨水、雪水汇聚而成并存在于地壳表面的水。
特点:受自然界影响较大水当中的悬浮物可溶解盐类随着季节的不同变化幅度较大。
⑵地下水:也是有雨水雪水和地表水经过地层的渗流而形成。
特点:由于在地层的渗透过程当中通过土壤和砂粒过滤作用去除了大部分的悬浮物和菌类,又由于与大气层和水界隔绝,水体不容易受到污染,但是,因水流经各类矿层,所以地下水中的盐量通常比地表水高。
⑶自来水:由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经过管子输送到用户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水处理学习内容熟知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掌握锅外化学水处理标准了解锅外水处理的方法熟知锅炉给水除氧的方法掌握锅炉化学清洗要领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锅外化学水处理锅外水处理锅炉给水除氧锅炉化学清洗锅炉给水为什么要处理锅炉是承受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的热能动力设备,他用水做工质,而一般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他在高温下易产生水垢,影响传热,浪费燃料,同时会使锅炉造成腐蚀和产生苛性脆化,危及安全,严重时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因此,对锅炉给水一定要处理,达到合格标准才能使用,目的是防止结垢、腐蚀,保证安全。
因此,锅炉水处理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节约燃料有着重要意义,它是锅炉运行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锅炉使用单位和运行操作人员必须贯彻执行《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认真做好锅炉水处理工作。
一、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1、水质指标1.1. 各种天然水都是由水和杂质组成的。
杂质并非单纯地与水混合,它们之间发生着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
因此,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的综合特性。
评价水质好坏的项目,称为水质指标。
1.2.工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客观反应水中某些杂质含量的成分指标,例如:溶解氧、氯离子、钙离子等。
另一种是为了技术上的需要反应水质某一方面特性的技术指标。
例如:硬度、碱度溶解固形物的含量。
2、悬浮固形物(悬浮物)悬浮固形物是指悬浮水中经过过滤分离出来的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由于这种杂质没有统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
很难确切地它们的含量,通常采用某些过滤材料分离水中不溶性物质(其中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泥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的方法来测定悬浮固形物,单位为mg/L。
3、硬度硬度是指溶解水中的钙、镁离子的总量。
钙离子存在于重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钙等盐类中;镁离子存在于重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镁等盐类中。
硬度用符号“YD”表示,单位为mmol/L。
3.1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是指溶解水中的钙,镁的重碳酸钙与碳酸盐的含量,用符号“YDT”示。
天然水中的碳酸钙盐含量非常少,所以,碳酸盐硬度实际就是水的中碳酸盐硬度。
此类盐类在水沸腾是就从溶解中析出而产生沉淀,所以又叫暂时硬度。
3.2非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是指溶解水中的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含量。
用符号“YDF”表示。
由于这类盐类在水沸腾时不能析出沉淀,所以称为永久硬度。
3.3负硬度,负硬度指水中的钠盐硬度,用符号“YD负”表示。
钠盐硬度不含钙、镁离子、不算硬度,但它在水中能消除永久硬度,其化学应用式为:Cacl2(氯化钙)+2NaHcO2(碳酸氢钠)=CaC03↓(碳酸钙)+2Nacl(氯化钠)+C02↑(二氧化碳)+H20(水)所以,习惯上把钠盐硬度叫做负硬度。
3.4硬度的测定---水的硬度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简称)标准溶液滴定法,EDTA标准溶液并不只是(钙)Ca2+、(镁)Mg2+生成的络合物,而且能与Fe2+(铁)、Cu2+(铜)、Zn2+(锌)等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测定硬度时就会发生干扰。
但是EDTA在不同PH值下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不同,当PH值=10时,与(钙)Ca2+、(镁)Mg2+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故在硬度测定前在水中加入氨-氯化钠,将其PH调整到10,此时测出的(钙)Ca2+、(镁)Mg2+的数据是准确的。
4、碱度: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Hcl(盐酸)、HzSO4(硫酸))发生中和作用的所有碱性物质的含量。
天然水中碱性物质主要是Hco3-(碳酸氢根)锅水中碱性物质有(氢氧根)OH-、(碳酸根)co32-;若锅内采用磷酸盐处理时,锅水中还有(磷酸氢根)HPO2-4、(磷酸根)Po3-4等。
碱度用符号“JD”表示。
单位为mmol/L。
4.1 相对碱度是为防止锅炉产生苛性脆化而规定的一项技术指标。
当锅水中相对碱度达到一定数值时,锅筒的金属材料会产生晶间腐蚀,导致发生脆性破裂,称为苛性脆化。
4.2PH值pH值是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当pH<7时水呈酸性;pH_=7 水呈中性;pH>7 水呈碱性。
酸性水进入锅炉,会使金属产生酸性腐蚀。
pH值越高,给水管路和锅炉越不容易腐蚀.当pH=12时,在无氧的情况下炉水对锅炉和给水管路的腐蚀近似于零,当pH>12时,容易引起锅炉的苛性脆化,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
4.3.溶解氧水中溶解氧气的浓度叫溶解氧。
单位为mg/L。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温越高,其溶解度越小。
由于水中的溶解氧能腐蚀金属,所以,锅炉给水中的溶解氧应尽量除去。
控制溶解氧的含量是防止锅炉腐蚀的主要措施之一。
热水锅炉循环水处于密闭循环系统内.给水带入的溶解氧不能像蒸汽锅炉那样可以随蒸汽蒸发掉一部分,所以给水中溶解氧对热水锅炉的腐蚀更为严重。
4.4.亚硫酸根(SO2-3)给水中的溶解氧可用化学方法去除,常用的化学药剂为亚硫酸钠。
为了使反应完全,提高除氧效果,药剂的实际加入量要求多于理论计算量,以维持水中一定的亚硫酸根离子浓度。
但加入量过多,不仅增加了运行费用.而且使锅水溶解固形物增加,从而增加锅水的泡沫,污染蒸汽,使蒸汽品质易恶化,还可能发生汽水共腾事故。
因此,对锅水中(亚硫酸根)SO2-3 :浓度也作为一项控制指标。
单位为mg/L。
4.5.磷酸根(PO3-4)天然水中一般不含磷酸根,为了消除锅炉给水带入汽锅的残留硬度,使之形成松软的碱式磷酸钙水渣,随锅炉排污排走,通常在锅内进行加磷酸盐处理,同时还可消除一部分游离的苛性钠,保证锅水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
但锅水中的磷酸根含量不能太高,过高时会生成Mg3(PO4)2(磷酸镁)水垢,也会增加不必要的运行费用。
因此.对锅水中的(磷酸根)PO3-4浓度应作为一项控制指标。
单位为mg/L。
4.6.含油量天然水中一般不含油,但蒸汽凝结水或给水在其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后可能混入油类物质。
锅水含油在锅筒水位面易形成泡沫层,使蒸汽带水量增加.影响蒸汽品质.严重时造成汽水共腾,还会在传热面上生成难以清除的含油水垢。
含油量的单位为mg /L。
4.7工业锅炉水质标准4.7.1、2001年国家重新修订颁发的《工业锅炉水质》(GB 1576- 2001)。
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此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4.7.2直流(贯流)锅炉给水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其水质按表8-l中额定蒸汽压力为大于1.6MPa、小于等于2.5MPa的标准执行。
4.7.3余热锅炉及电热锅炉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同类型、同参数锅炉的要求。
二、锅外化学水处理1、水的离子交换处理1.1离子交换水处理,就是将进入锅炉之前的水,通过离子交换剂进行交换反应,除去水中的离子态杂质。
离子交换法是当今广泛采用的除硬、除碱和除盐方法。
1.2.按照离子交换剂功能基团性质分为:阳离子交换剂和阴离子交换剂两类。
阳离子交换剂中的阳离子能与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
阳离子交换剂根据酸性强弱又分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和弱酸性阳离子变换剂两种,阴离子交换剂中的阴离子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互相交换。
阴离子交换剂根据碱性强弱又分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两种。
1.3离子交换剂的表示方法:离子交换剂主要由骨架及活性基团两部分组成。
骨架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和四通八达的孔隙,属离子交换剂母体;活性基团卫称交换基团。
充填在网眼或孔隙内,它们可以离解出交换离子,与从溶液中进来的离子进行等摩尔交换。
为了便于描述,通常用R表示离子交换剂骨架,然后再写出它的活性基团。
如氢离子交换剂写成RH、钠离子交换剂写成RNa、氨离子交换剂写成RNH4,阴离子交换剂写成ROH等。
2、离子交换除硬(软化)利用离子交换法消除或减少存在于锅炉给水中的(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离子含量,以防锅炉受热面结垢的方法,称为除硬。
为达此目的,常采用钠离子交换处理。
目前,用于锅炉水质处理的钠离子交换器有顺流再生、逆流再生和浮动床三种型式。
2.1. 钠离子交换软化原理原水经钠离子交换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其化学反应式(以钙盐为例)为:通常以R表示离子交换剂中的复合阴离子根Ca(HCO3)2(碳酸氢钙)+2RNa (钠离子交换剂)=R2Ca+2NaHCO3(碳酸氢钠)CaSO4(硫酸钙)+2RNa(钠离子交换剂)=R2Ca+Na2SO4(硫酸钠)CaCl2(氯化钙)+2RNa (钠离子交换剂)=R2Ca+2NaCl (氯化钠)当交换器内离子变换剂全部变成钙ca型和镁Mg型,丧失了交换能力时,称为交换剂老化(失效)。
失效后的离子变换剂用浓度为5%~8%的NaCl(氯化钠食盐)溶液进行还原(再生)。
即用钠Na2+离子把交换剂中的钙Ca2+、镁Mg2+(是钠离子交换出来的物质)离子置换出来。
使交换剂恢复成RNa型。
其化学反应式为:CaR2+2NaCI(氯化钠)=2RNa+CaCl2(硫化钙)MgR2+2NaCI(氯化钠)=2RNa+MgCl2 (硫化镁)2.2经钠离子交换处理后的水质具有下列特点;2.2.1原水中的钙Ca2+、镁Mg2+ 离子消除了.达到了除硬的目的。
2.2.2原水中的碱度在离子交换前后没有变化,仅仅是Ca (HCO3)2(碳酸氢钙),Mg(Hc03)2(碳酸氢镁)碱度变成了钠盐碱度,而且摩尔数相等。
因此,钠离子交换达不到除碱的目的。
2.2.3经钠离子交换后,出水中的含盐量略有增加。
原水中的钙盐、镁盐经钠离子交换后变成了钠盐,而Na+的摩尔质量略高于1/2 钙Ca2+ 、1/2 镁Mg2+,所以出水含盐量略有增加。
2.2.4当原水硬度YD≥mmol/L时,采用单级钠离子交换系统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分析,都不尽合理,此时应采用双级钠离子交换系统,即将第一级钠离子交换软化后的水,作为第二级钠离子交换器的进水,再经第二级钠离子交换器软化处理,使水质更好。
2.3顺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顺流再生是指在离子交换器运行交按和再生时,水的流向和再生液的流向一致,原水和再生液都是自交换器上部进人并向下流动,从下部排出。
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由交换器本体、进水装置、排水装置、再生液分配装置、排气管、反洗管、阀门等部件组成;顺层再生钠离子交换器运行操作步骤分为:反洗、再生、正洗和交换。
2.3.1反洗---当交换器中离子交换剂失效后,用原水自下而上进行反洗,作用有二:其一是松动离予交换剂层,因为在交换过程中,原水自上而下通过交换剂层,交换剂被压实,经反洗松动后的离子交换剂层与再生液充分接触。
使交换剂再生效果好;其二是清除交换剂层中的悬浮物、破碎的交换剂和积存在层中的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