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
高中地理专题一考点 昼夜长短

考点2昼夜长短(2021·全国文综甲)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
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2.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3.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答案 1.B 2.C 3.D解析第1题,根据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可以得出该日光伏发电的时间,从而可以推断该日有太阳光的时长大约15小时,德国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显然是夏半年,排除D;德国该日昼长15小时,远大于12小时,3月、9月都接近二分日,接近昼夜平分,排除A、C;6月接近夏至日,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可达15小时,选B。
第2题,图中曲线显示,随着光伏发电量增加,电力净需求量预测大约在3时到18时减少,其余时段没有变化,选C。
第3题,根据公式,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要降低夜间电力净需求量,需要增加光伏发电量;而光伏发电在白天进行,若夜间使用必须提高电能的储存量,因此要发展电能储存技术,B错误,D正确;火力发电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与此无关,A、C错误。
故选D。
1.昼夜长短分布及变化规律规律表现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其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计算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计算一、知识讲解(一)日出与日落1.概念:日出——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日落——太阳从西边的地平线上落下。
(不一定是正东、正西)2.日出、日落方位(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东南)、日落西北(西南)。
(3)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4)日影朝向,始终在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正午,直射点日影消失;直射点以北,日影朝北;直射点以南,日影朝南。
极点例外,北极点日影都朝南、南极点日影都朝北(出现极昼时)。
3.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二)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1)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
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3)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
二、经典高考试题1.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读图完成下题。
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C.东北1月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解析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所以A、C选项都不正确。
高中地理 昼夜长短的计算与日出日落的关系课件

6)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 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 为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同一天同一纬线上, 日出、 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其中,日出时间= 12-昼长/2=夜长/2;日 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
[方法归纳] 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 (1)在同一天中,θ°N 的昼长等于 θ°S 的夜长;θ°N 的夜长等 于 θ°S 的昼长。如图:
(a 与 b 这两个日期关于秋分对称,c 与 d 这两个日期关于春 分对称)
[题型突破]
[审题流程] 第一步:审材料,获取信息 从材料和设问中获取信息 第二步:审图表,知识对接 见图 第三步:正确解答
[答案] (1)C (2)A
[探究追问] 依据上题中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分析下题: 40 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 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 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
4.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方法 (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24- 2×日出时间= 2×(日落 时间-12)。 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
(2)根据昼(夜)弧跨越的经度计算昼(夜)长 昼(夜)长=昼(夜)弧跨越的经度数÷ 15° /时。 (3)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 小时。 (4)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 小时。 (5)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纬线上,昼夜长短情况相反。即 北纬 X 度的昼长等于南纬 X 度的夜长,北纬 X 度的夜长等于南 纬 X 度的昼长。
核心考点二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真题体验]
[核心强化]
[知识整合]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
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2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计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微专题2 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计算[2023·浙江温州模拟]下图为6月2日一摄影师拍摄的杭州西湖“雷峰夕照”的照片。
据此完成1~2题。
1.此日杭州( )A.昼长大于广州,且昼渐长B.昼长大于广州,且昼渐短C.昼长小于广州,且昼渐长D.昼长小于广州,且昼渐短2.若要在同样的地点拍摄相同的照片,拍摄日期和地点最可能是( )A.7月12日雷峰塔的东南方向B.7月12日雷峰塔的东北方向C.12月2日雷峰塔的东南方向D.12月2日雷峰塔的东北方向[2023·江苏徐州模拟]在加拿大的某摄影师记录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每月太阳在地平线上的位置,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均面向同一方向。
下图为根据该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绘制的“太阳逐月在地平线上的位置图”。
据此回答3~4题。
3.摄影师拍摄该组照片时照相机镜头朝向是( )A.正东B.正西 C.正北D.正南4.摄影师拍摄该组照片时的时刻( )A.逐渐提前 B.逐渐推后C.先提前再推后 D.先推后再提前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X 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
读图,完成5~6题。
5.X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B.9小时C.12小时 D.18小时6.X日( )A.青岛昼长达全年最大值B.北京日出东南方C.M地的白昼比N地的长D.悉尼白昼为全年最短家住青岛(120°E,36°N)的小冬同学喜欢研究身边的地理事象,他通过手机天气预报App,记录观察家乡天气变化。
下图为某日青岛天气预报截图。
据此完成7~8题。
7.该日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1小时C.12小时 D.13小时8.此日(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日落西北方向C.12时左右太阳辐射最强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微专题2 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计算1~2.答案:1.A 2.A解析:第1题,6月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杭州的纬度位置高于广州,昼长更长,C、D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B错误。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时间问题的专题复习(18张ppt)

2、根据昼夜长短求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为12-昼长/2 日落时间为12+昼长/2 例如:某地某天昼长为14小时,则意未着以正午 1为2 界, 上下午各 7小时,即该地该天是 日5点出, 日19落点。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时间问题的专 题复习 (18张P PT)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区时 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中
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
计算:东加西减
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7.5°W 0° 7.5°E
180°
中
东西
时
向西12 12向东
区
日期确定
从0时经线向西至日界线(即180度经
线)为昨天的范围
日期的界线有两条:
一条是空间界线,即日界线,是人为统一规定的,基 本上沿180°经线为永久固定的日期变更线。
另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它是随地地球自转而 自东向西移动的日期分界线,是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 开始的经线。
例:下列三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 阴影部分表示2017年12月31日,指出北京时间是2018 年1月1日14时的是:
•
2.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 疑问, 即为什 么只有 一部分 人会发 生联觉 现象。 一些人 用基因 来解释 这个问 题。有 研究者 已经注 意到, 如果一 个家族 中有一 人具有 联觉能 力,那 么很可 能会出 现更多 这样的 人。
•
3.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 在数学 较差的 人身上 ,此外 ,左撇 子、方 向感较 差以及 有过预 知经历 的人也 通常会 出现联 觉现象 。也有 人认为 ,联觉 能力与 一个人 的创造 力有关 ,许多 著名的 科学家 和艺术 家都具 备联觉 能力。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昼夜长短的计算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日出、日落时间计算1)换算公式:日出时刻=(24-昼长)/2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昼长/2(2)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日照图中晨线上各地均为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均为日落。
然后依据两地的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的关系计算。
(3)同一季节(直射纬度不变),日出日落方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纬度越高的地区,升落越偏北或偏南,到极昼极夜圈(极昼极夜最低纬线圈)上,偏为正北或正南。
1、太阳直射赤道时。
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日出日落方位不随纬度变化。
南北极点此日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上,不同的是北极点太阳在地平圈上的视运动是顺时针,南极点是逆时针。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
极昼或极夜圈以内,太阳整日不落或整日不升;极昼极夜圈之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且纬度越高,偏北的幅度越大,到极昼极夜圈上偏为正北;北半球的极昼圈上,太阳子夜从正北升起,绕南方天空,又于子夜从正北落下;南半球的极夜圈上,太阳正午出现在北方地平线上,随即落下。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极昼或极夜圈以内,太阳整日不落或整日不升;极昼极夜圈之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而且纬度越高,偏南的幅度越大,到极昼极夜圈上偏为正南;北半球的极夜圈上,太阳正午出现在南方地平线上,随即落下;南半球极昼圈上,太阳子夜从正南升起,绕北方天空,又于子夜从正南落下。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大纲全国卷~7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 题。
6 6.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答案】B【解析】:考查地球公转运动造成北南半球昼夜长短(日出早晚)的差异。
6题6月上旬地方时5时日出,证明该地一定在北半球,排除A、D。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9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A)(含答案解析)

考点09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A)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的信息数据,不同日期最早日出的地点不同。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及2023年某日中国迎来的第一条展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晨线所代表的日期正确的是()A.①—3月21日B.②—12月22日C.③—6月22日D.④—2月11日2.③→④期间辽宁葫芦岛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读下侧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3.B地此时的时刻是()A.6:00B.12:00C.0:00D.18:004.A,C两地()A.昼长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季节相同D.地方时相同到新疆研学旅行的小明某日用手机拍下了赛里木湖日出的美景(下图),并同时微信分享给了远在巴西利亚(47°56′W,15°47′S)进行商务考察的爸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明拍摄时所处的最佳景点位置是在图中()A.金花紫卉B.点将台C.三台古驿D.亲水滩6.小明的爸爸第一时间赏看赛里木湖日出美景时,巴西利亚当地正值()A.晨曦初露B.午日似火C.夕阳西下D.夜色浓重手机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拥有一部手机,可知天下事。
右图为2021年12月15日的手机屏幕截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日日出最早的地点是()A.北京B.东京C.纽约D.莫斯科8.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一侧为黑夜)是()A. B.C. D.北京时间2023年1月1日6时30分许,浙江舟山(30°N,122°E)朱家尖海滩迎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图1);6时50分许,在我国领土最东端附近的黑龙江抚远(48°N,134°E),旭日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图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抚远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时间要比舟山晚一些,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A.经度差异B.纬度差异C.海拔差异D.天气差异10.新年当天,抚远和舟山相比()A.抚远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舟山正午时刻更早C.抚远日出方位角更偏南D.舟山黑夜长度更长北京的李教授在2019年12月22日准备去美国纽约参加学士活动,下图为他在某网站预订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
基础知识 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另一半球为冬半年;
(3)推断昼夜长短,直射点所在半球为昼长夜;短 (4)推断发生 极昼极夜的范围。
总结归纳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2.晨昏线的应用
(1)判断昼夜长短
【结论】跟经线重合则是昼夜 平分,此时太阳光线是可看做 水平的;
若晨昏线是倾斜的,可以作出 垂线,太阳光线向上(寓意北 )倾斜,说明直射点在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 短夜长。向下倾斜则反之。
真题演练
总结归纳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真题演练
(四)昼夜长短的判断
1.光照图中纬线圈的昼弧、夜弧比例
总结归纳
(1)读取弧长: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读取弧长比例。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真题演练
(四)昼夜长短的判断
1.光照图中纬线圈的昼弧、夜弧比例
总结归纳
(2)读取时间长:通过观察在昼夜半球中的“份数”。 侧视图:一个平面只有半个纬线圈,代表12个小时,注意对面还有一半。 俯视图:为一个纬线圈,代表一天的24个小时。
真题演练
(2)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特点及昼夜分布
总结归纳
光照图特点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 的纬线圈(跟经线或地轴 垂直)
二分日
昼夜分布
直射赤道,全球全球昼夜 等长。(12小时)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真题演练
总结归纳
(2)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特点及昼夜分布
光照图特点
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 线,相切在极圈。
夏至日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2.晨线和昏线的识别
真题演练
总结归纳
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时间法 赤道上晨昏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
昼弧所跨经度数 夜弧所跨经度数 昼长= ,夜长= 15° 15°
(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 地方时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纬线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昼弧+夜弧=24小时。
例题
(2016· 10月浙江温州中学月考)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20时
50分在P地(40° N, 85° E)拍摄到的一张“日落景观图”。 据此回答(1)~(2)题。
13小时 。 (1)此时北京的昼长约为________
于40°S的夜长。
(4)特殊的昼长与夜长分布
①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昼长=夜长=12小时。
②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③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昼长(夜长)为24小时,夜长(昼长)为0。
5.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球表面形成的昼夜分布图。此类题目一般 结合时事、生活应用等,利用光照图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特点来判 断晨昏线及其应用、确定太阳直射点、判断昼夜长短、计算时间和正 午太阳高度等。
昏线。
②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俯视图南顺北逆,侧视自西向东。
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臵
a.确定经度:找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或从图中直观看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b.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和直射点纬度互余,Φ直=90°-Φ切。
④确定日期和季节
北极附近有极昼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若昼夜等长,则为
春分日或秋分日。
d.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图1
中的C点)。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e.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如图1中的F点)。 太阳高度为 90°,地方时为 12 : 00 。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 90°。
(3)判图解题
①分清昼夜半球,确定晨线和昏线。按自转方向夜入昼为晨线,反之为
(元旦、劳动节、党的生日、国庆节)
解析
P地昼长为13小时,说明当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
因昼长比赤道只长 1小时 (夏至日40°N昼长为14时51分) ,故此时太阳直 射点接近赤道,最可能为5月1日(劳动节)。
解析 答案
二
当堂巩固
限时自测
自转 运动造成的。 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_____
专题一 地球运动
微专题4 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
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 当堂巩固 限时自测
一
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
1.晨昏线的7个特点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
(4)晨昏线只有在春分、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5) 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切点的地方时为 0 : 00(24 : 00) 或
12: 00。 切点如图1中B和图2中E、 F所示。
(6)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7)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为 0°~ 23.5°,春分日、秋分日时与 地轴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为23.5°。也可以说晨昏线与地 轴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 为昏线。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 为晨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北回归线 ,最南的界线是__________ 南回归线 。 2.太阳直射最北的界线是__________
⑤确定日出日落
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某地经线与晨线交点
的地方时,为该地日出地方时;某地经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为该地日
落地方时。
⑥确定地方时
在“五点定时”的基础上进行推算。晨赤交点为6时、昏赤交点为18时、
晨昏南点和晨昏北点有极昼为0时有极夜为12时、太阳直射点为12时。
⑦确定昼夜长短
(1)常考图示
(2)识图基础——“两线五点” ①两线——晨线和昏线 a.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2中CAD。 b.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2中EBD。 ②五点——晨赤交点、昏赤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 a.晨赤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如图2中的C点。 b.昏赤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如图2中的E点。 c.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北点 (图1中B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 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解析
P地与北京大致位于同一纬度, 昼长相同, 即计算出P地昼长。 结合
题干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P地(40° N,85° E)日落,可计算出此时P地18时30分
日落,根据日落时间=12+1/2昼长,可计算出P地昼长为13小时。
解析 答案
劳动节 。 (2)照片拍摄日期最接近下列日期的哪一天________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在哪哪长: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
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
(2)向哪移哪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
短,如下图:
(3)变幅规律: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主要指赤道与极圈之间),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区间为0~24小时。
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
( 夜长 ) 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 ( 昼长 ) 相等。例如,40°N 的昼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