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栏杆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1996]144号根据建设部建标[1990]40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主编的《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69—95,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6年3月14日1总则1.0.1为了统一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标准(以下简称“天桥”与“地道”),使工程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的天桥或地道的设计与施工。
郊区公路、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
1.0.3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3.1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应从工程环境出发,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
1.0.3.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
1.0.3.3结构应满足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0.3.4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宜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结构。
1.0.3.5应按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
1.0.3.6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要求。
1.0.3.7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
1.0.3.8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
1.0.4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在防火、防爆、防电、防腐蚀等方面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一般规定2.1设计通行能力2.1.1天桥与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2.1.1的规定:2.1.2天桥与地道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2.1.2.1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院、影院、体育馆(场)、公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天桥(地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75。
人行天桥建筑设计导则

DB3502/Z 厦 门 市 标 准 化 指 导 性 技 术 文 件DB3502/Z 5042-2018人行天桥建筑设计导则Architectural Design Guidelines forPedestrian Bridge2018-12-20 发布 2018-12-20 实施厦 门 市 建 设 局发布厦 门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厦门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人行天桥建筑设计导则Architectural Design Guidelines forPedestrian BridgeDB3502/Z 5042-2018组织编制单位:厦门市市政园林局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批准单位:厦门市建设局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日期:2018年12月20日前言随着厦门市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人行天桥对于沟通道路两侧的人群活动、解决人车交织矛盾、消除行人过街安全的隐患、提升城市道路的运行效率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人行天桥作为城市中的建筑,不仅须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而且应该研究如何让其在城市快速化进程中与城市环境特征相结合、与居民生活习俗相融合,真正成为美化城市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基于此,有必要制定具有厦门城市特点的人行天桥建筑设计导则。
厦门人行天桥建筑设计理念:应从天桥所处的地理位置、行人及驾驶者的视觉心理因素、人文环境、桥梁景观等方面综合考虑,使得人行天桥建筑设计在结合分区定位的前提下,既能满足使用功能需求,又能与周边环境、人文景观相融合,鼓励拓展思路、大胆创新,打造城市精品。
本导则是基于《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编写,主要针对天桥的建筑设计方面编制,其它未论述的结构设计、施工要求等均应按《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及《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同时人行天桥的设计也应符合《福建省城市桥梁设计和加固导则》的相关规定要求。
人行天桥施工方法(完整已排版)

人行天桥施工方法一、工程概况1)K34+820、k38+080、K39+730处各设置1座钢结构人行天桥。
2)设计人群荷载为3.5KN/m2,栏杆水平荷载为2.5KN/m,竖向荷载为1.2KN/m。
桥面全宽3.5m,净宽3.2m;梯道宽3.0m,净宽2.7m。
机动车道桥下净空5.5m,人行道边缘最小净空2.5m。
地震力:控震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05g,第二组)。
温度影响力:按升温20度,降温20度计算。
基础变位影响力:按水平位移20mm,竖向位移20mm考虑。
3)桥梁主体在工厂分段加工制作,工地现场焊接拼装。
主梁工厂分二段制造,梯道梁工厂工厂分三段制造,工地安装焊为一体。
桥面铺装:铺装层总厚度为7cm,设3.5cm厚C40细石混凝土层,然后抹7.5号水泥砂浆,铺设广场砖厚2cm。
下部结构均采用钢管混凝土墩柱,主墩柱直径1.0m,梯道墩柱直径0.7m。
桩基直径为1.2m与0.8m,桩基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
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1、施工顺序平整场地、架设平台、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清孔、下钢筋笼、浇注水下混凝土、截桩头。
2、施工放样及准备工作首先修整便道,进行场地平整,设备及材料进场。
然后进行桩位放样,埋设相应的护桩,护桩要坚固,并埋设在不易碰撞的地方,并定期复测。
3、埋设钢护筒钢护筒根据钻孔桩直径采用10毫米厚的钢板卷制而成。
内径比桩径大40厘米,同时壁外要用肋板加固。
护筒安装必须准确,并保证一定的入土深度,防止钻孔过程中上部孔口处土层的塌陷。
钢护筒顶部必须超出施工平台线或地面0.5m以上,保证孔口水压力。
4、泥浆池的设置和泥浆制备在钻孔灌注桩附近设置足够大的泥浆池,供泥浆循环时使用。
钻孔桩泥浆由水、粘土及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作用。
5、钻孔待钻机安装就位后,使成孔中心与桩位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外尖采取措施使之平稳牢固。
人行天桥施工方法(完整已排版)

⼈⾏天桥施⼯⽅法(完整已排版)⼈⾏天桥施⼯⽅法⼀、⼯程概况1)K34+820、k38+080、K39+730处各设置1座钢结构⼈⾏天桥。
2)设计⼈群荷载为3.5KN/m2,栏杆⽔平荷载为2.5KN/m,竖向荷载为1.2KN/m。
桥⾯全宽3.5m,净宽3.2m;梯道宽3.0m,净宽2.7m。
机动车道桥下净空5.5m,⼈⾏道边缘最⼩净空2.5m。
地震⼒:控震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05g,第⼆组)。
温度影响⼒:按升温20度,降温20度计算。
基础变位影响⼒:按⽔平位移20mm,竖向位移20mm考虑。
3)桥梁主体在⼯⼚分段加⼯制作,⼯地现场焊接拼装。
主梁⼯⼚分⼆段制造,梯道梁⼯⼚⼯⼚分三段制造,⼯地安装焊为⼀体。
桥⾯铺装:铺装层总厚度为7cm,设3.5cm厚C40细⽯混凝⼟层,然后抹7.5号⽔泥砂浆,铺设⼴场砖厚2cm。
下部结构均采⽤钢管混凝⼟墩柱,主墩柱直径1.0m,梯道墩柱直径0.7m。
桩基直径为1.2m与0.8m,桩基要按照规范要求进⾏检测。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1、施⼯顺序平整场地、架设平台、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清孔、下钢筋笼、浇注⽔下混凝⼟、截桩头。
2、施⼯放样及准备⼯作⾸先修整便道,进⾏场地平整,设备及材料进场。
然后进⾏桩位放样,埋设相应的护桩,护桩要坚固,并埋设在不易碰撞的地⽅,并定期复测。
3、埋设钢护筒钢护筒根据钻孔桩直径采⽤10毫⽶厚的钢板卷制⽽成。
内径⽐桩径⼤40厘⽶,同时壁外要⽤肋板加固。
护筒安装必须准确,并保证⼀定的⼊⼟深度,防⽌钻孔过程中上部孔⼝处⼟层的塌陷。
钢护筒顶部必须超出施⼯平台线或地⾯0.5m以上,保证孔⼝⽔压⼒。
4、泥浆池的设置和泥浆制备在钻孔灌注桩附近设置⾜够⼤的泥浆池,供泥浆循环时使⽤。
钻孔桩泥浆由⽔、粘⼟及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静⽔压⼒,并在孔壁形成泥⽪,隔断孔内外渗流,防⽌坍孔作⽤。
5、钻孔待钻机安装就位后,使成孔中⼼与桩位中⼼在同⼀铅垂线上,外尖采取措施使之平稳牢固。
城市人行天桥设计

城市人行天桥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步行出行作为日常交通方式。
然而,城市中的交通流量也越来越大,给行人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城市人行天桥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城市人行天桥的设计原则和一些创新的设计理念,以提高行人的交通安全性和使用体验。
一、功能合理的设计城市人行天桥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行人的实际需求。
首先,需要确保天桥对行人来说是方便的,即便是身体不便的人也能够轻松使用。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无障碍通行,如设置无障碍坡道、扶手和无障碍电梯等。
其次,人行天桥还应该满足行人的出行需求,为他们提供便捷的交通连接。
因此,设计师可以考虑将天桥与公共交通站点相连接,如地铁站和公交站,以方便行人乘车。
此外,也可以考虑将人行天桥与周边建筑物、商场等相连,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和便利。
二、良好的安全性设计行人的安全是人行天桥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首先,人行天桥应该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以确保行人在桥上行走时不会发生任何事故。
设计师应该根据预计的人流量来合理设计桥梁的材质、结构和支撑系统。
其次,人行天桥的护栏和栏杆设计也至关重要。
护栏和栏杆应具备足够的高度和坚固性,以防止行人的意外坠落。
此外,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使用透明的护栏材料,以提供更好的视野和开放感。
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行天桥不仅仅是作为一座交通设施存在,还应该兼具美观和舒适的设计。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绿化植被和景观元素,使天桥更加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
同时,可以设置座椅、休闲区和观景平台等设施,提供行人休息和欣赏景色的场所。
此外,考虑到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可以将人行天桥设计成多功能的空间,如设置商业区、文化展示区或者艺术装置等,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活力。
四、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人行天桥设计中,可以考虑运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设置太阳能光伏板、雨水回收系统等设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
人行过街天桥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㈠、工程简述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乌鲁木齐市幸福路人行天桥新建工程。
本工程位于幸福路与外环路地面道路交叉口处,在原幸福路口天桥东侧再拼接一座天桥,向南北两个方向分别跨越幸福路及路口三角地处小游园。
天桥主梁为双悬臂等截面钢箱梁,其中南侧1.25m高主箱梁长37m,最大跨径29m;北侧1.0m高主箱梁80m,最大跨径24m,主梁总长117m。
桥梁基础采用混凝土扩大基础,共有单柱基础8个,(2m×2m×0.8m),双柱基础3个,(2.5m×4m×0.8m)。
墩柱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共24根。
2、主要设计内容⑪、上部结构:主桥钢箱梁,梯道钢箱梁;⑫、下部结构:钢构桥墩,钢筋混凝土基础;⑬、附属工程:栏杆,塑胶板。
3、主要技术指标⑪、主桥净高≥5.0m,主桥宽4.0m,梯道宽2.5m,梯道踏步高宽比为1:2.8;⑫、天桥结构:钢结构;⑬、天桥人群荷载:4.5KN/m2,雪荷载:0.8KN/m2,栏杆、广告、桥面铺装:1.8KN/m。
4、施工及验收规范⑪、《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建部分)建标[2000]202号⑫、《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401-2000)⑬、《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⑭、《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XJJ 032-2006)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5、工程地质状况工程范围内地表0.7-2.6m之间为杂填土,成分为建筑垃圾、人工弃土、碎石及少量生活垃圾,结构较为松散。
基础置于泥岩层上,地质结构状况较稳定。
㈡、设计内容1、上部结构:采用双悬臂等截面钢箱梁,其中南侧1.25m 高主箱梁长37.791m,最大跨径29m;北侧 1.0m高主箱梁82.449m,最大跨径23.783m,主梁总长120.24m。
2、梯道:采用直线型等截面连续钢箱梁,梯道顶部与主梁焊接,下部平置于基础落地平台,梯道端部与落地平台挡槛之间预留伸缩缝2cm。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人行天桥位于笋岗西路,市体育馆正门处,全桥总长51.4m,桥面宽5.0m,由二跨梁组成,整座桥钢结构总重约136t。
1.2主梁:主梁截面形式为单室直腹板箱形梁,梁两端带伸臂,梁截面高0.8m,每跨梁全长25.7m,净重约33t,两跨主梁连接处相互搭接,即北边主梁搁置在南边主梁上,两主梁间设40mm伸缩缝,用螺栓连接起来,主梁竖向曲线半径为R=450m,制作时应起拱。
1.3墩柱:全桥共9组墩柱,每组由二根钢管柱组成,主桥墩柱尺寸均为φ500×16钢管柱,最长5.7m,最重约3.2t,梯道墩柱尺寸均为φ300×16钢管柱,最长3.7m,最大单重1.23t,墩柱安装完后要求2#墩柱内灌满砼。
1.4梯道:本桥共设四部梯道,其中二部为人行梯道,坡度为1∶2;二部为人自行车梯道,坡度为1∶4;梯道宽均为3.0m,梯道梁均为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均为0.3m×1.1m,每侧梯道均分为几段,每段直接搁置在墩柱上,每段梯道之间设10mm伸缩缝,并且两段梯道之间用螺栓连接起来,梯段最长10.6m最大吊装单重约7.1t。
1.5基础:本桥基础构造是先将地脚螺栓焊在预埋钢板上,然后将预埋钢板埋入砼基础内,钢柱安装直接搁置在预埋钢板上,用螺栓固定。
1.6栏杆及铺装层:天桥主桥面及梯道栏杆均为不锈钢栏杆,主桥面及梯道踏步均铺防滑地砖。
2工程特点2.1由于吊装要求,主梁必须在工厂分两跨整体制作,整体吊装,而主梁尺寸较大,焊接量大,在制作时要考虑焊接变形及吊、翻转等施工操作时的变形,在主梁成型过程中要采取必要措施,来保证主梁各尺寸的精度要求及主梁竖曲线、拱度的设计要求。
2.2主梁之间、梯道梁之间均要求用螺栓连接起来,因此加工制作及安装均要求控制好尺寸精度,便于现场安装顺利进行。
1.7.3由于主梁吊装影响道路交通,故主梁吊装必须在夜晚23∶00至凌晨6∶00之间一次性完成,因此应做好各项吊装准备工作,编制详细的吊装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保证主梁在一夜之间吊完。
人行天桥规范

人行天桥规范————————————————————————————————作者: ————————————————————————————————日期:ﻩ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通知ﻫ建标[1996]144号根据建设部建标[1990]40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主编的《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69—95,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6年3月14日1总则1.0.1为了统一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标准(以下简称“天桥”与“地道”),使工程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的天桥或地道的设计与施工。
郊区公路、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
1.0.3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3.1 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应从工程环境出发,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
1.0.3.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
1.0.3.3 结构应满足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0.3.4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宜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结构。
1.0.3.5应按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
1.0.3.6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要求。
1.0.3.7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
1.0.3.8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
1.0.4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在防火、防爆、防电、防腐蚀等方面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ﻫ2 一般规定ﻫ2.1设计通行能力2.1.1天桥与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2.1.1的规定:2.1.2天桥与地道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2.1.2.1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院、影院、体育馆(场)、公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天桥(地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