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标准最小二乘法

标准最小二乘法

标准最小二乘法标准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是一种常用于回归分析的方法,旨在通过拟合数据来找到最合适的模型。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标准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应用和计算步骤。

标准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十分简单直观,它通过寻找使得拟合模型与观测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最小的参数估计值。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通常会假设一个线性模型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标准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残差的平方和来找到最佳拟合的模型。

残差即观测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

在应用标准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时,需要先确定一个合适的模型。

通常,我们会选择一个线性模型来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参数估计找到最佳的拟合模型。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的方法来实现。

在计算步骤上,标准最小二乘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线性模型的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变量。

其次,通过收集样本数据,计算出相关的变量值。

然后,利用计算出的变量值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

最后,通过计算残差平方和,确定最佳的拟合模型。

标准最小二乘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例如,在经济学中,可以利用标准最小二乘法来估计供求关系和弹性系数。

在工程领域,可以通过标准最小二乘法来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预测。

在社会科学中,也可以利用标准最小二乘法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总结而言,标准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找到最佳的拟合模型。

它的计算步骤简单清晰,适用于各个领域的数据分析和预测。

通过合理应用标准最小二乘法,可以有效地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标准最小二乘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还可以通过拟合模型来进行预测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当遵循标准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标准最小二乘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

4.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我们知道,用作图法求出直线的斜率a 和截据b ,可以确定这条直线所对应的经验公式,但用作图法拟合直线时,由于作图连线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在测量数据比较分散时,对同一组测量数据,不同的人去处理,所得结果有差异,因此是一种粗略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出的a 和b 误差较大。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处理数据时,任何人去处理同一组数据,只要处理过程没有错误,得到的斜率a 和截据b 是唯一的。

最小二乘法就是将一组符合Y=a+bX 关系的测量数据,用计算的方法求出最佳的a 和b 。

显然,关键是如何求出最佳的a 和b 。

(1) 求回归直线设直线方程的表达式为:bx a y += (2-6-1)要根据测量数据求出最佳的a 和b 。

对满足线性关系的一组等精度测量数据(x i ,y i ),假定自变量x i 的误差可以忽略,则在同一x i 下,测量点y i 和直线上的点a+bx i 的偏差d i 如下:111bx a y d --=222bx a y d --=n n n bx a y d --=显然最好测量点都在直线上(即d 1=d 2=……=d n =0),求出的a 和b 是最理想的,但测量点不可能都在直线上,这样只有考虑d 1、d 2、……、d n 为最小,也就是考虑d 1+d 2+……+d n 为最小,但因d 1、d 2、……、d n 有正有负,加起来可能相互抵消,因此不可取;而|d 1|+|d 2|+……+ |d n |又不好解方程,因而不可行。

现在采取一种等效方法:当d 12+d 22+……+d n2对a 和b 为最小时,d 1、d 2、……、d n 也为最小。

取(d 12+d 22+……+d n 2)为最小值,求a 和b 的方法叫最小二乘法。

令 ∑==ni idD 12=2112][i i ni ni ib a y dD --==∑∑== (2-6-2)D 对a 和b 分别求一阶偏导数为:][211∑∑==---=∂∂ni i n i i x b na y a D][21211∑∑∑===---=∂∂ni i n i i n i i i x b x a y x b D 再求二阶偏导数为:n a D 222=∂∂; ∑==∂∂n i i x b D 12222 显然: 0222≥=∂∂n a D ; 021222≥=∂∂∑=n i i x b D 满足最小值条件,令一阶偏导数为零:011=--∑∑==ni i ni ix b na y(2-6-3)01211=--∑∑∑===ni i ni i ni ii x b x a yx (2-6-4)引入平均值: ∑==ni i x n x 11; ∑==n i i y n y 11;∑==n i i x n x 1221; ∑==ni i i y x n xy 11则: 0=--x b a y02=--x b x a xy (2-6-5) 解得: x b y a -= (2-6-6)22xx y x xy b --=(2-6-7)将a 、b 值带入线性方程bx a y +=,即得到回归直线方程。

最小二乘法公式计算公式

最小二乘法公式计算公式

最小二乘法公式计算公式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拟合方法,它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与拟合曲线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来确定拟合曲线的参数。

在数学领域中,最小二乘法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确定问题的最优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最小二乘法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应用示例。

1. 最小二乘法的一般形式假设我们有一组观测数据,包括自变量x和因变量y。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拟合曲线,使得观测数据与该曲线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拟合曲线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y = f(x, β) + ε其中,f(x, β)是关于自变量x和参数向量β的函数,ε是误差项。

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我们需要最小化残差平方和:RSS(β) = Σ(y - f(x, β))^22. 最小二乘法的求解过程为了找到使得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参数向量β,我们需要对该函数进行求导,并令导数为零。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矩阵X,该矩阵的每一行表示一个观测数据的自变量,每一列表示一个参数。

类似地,我们定义一个向量y,其中每个元素对应一个观测数据的因变量。

拟合曲线可表示为:y = Xβ + ε将这个表达式代入残差平方和的公式中,得到:RSS(β) = (y - Xβ)T(y - Xβ)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参数向量β,使得RSS最小化。

使用微积分的方法,我们可以对RSS进行求导,得到:∂RSS(β) / ∂β = -2X^T(y - Xβ) = 0通过上述求导结果,我们可以解得最小二乘法的估计量β的闭式解为:β = (X^TX)^(-1)X^Ty3. 应用示例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示例来演示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以下观测数据:x = [1, 2, 3, 4, 5]y = [2, 4, 5, 4, 5]我们希望通过最小二乘法来拟合一个线性模型y = β0 + β1x。

首先,我们将数据转换为矩阵形式:X = [[1, 1], [1, 2], [1, 3], [1, 4], [1, 5]]y = [[2], [4], [5], [4], [5]]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参数向量β:β = (X^TX)^(-1)X^Ty计算过程如下:X^TX = [[5, 15], [15, 55]](X^TX)^(-1) = [[11, -3], [-3, 1]]X^Ty = [[20], [70]]将上述结果代入β的公式,即可计算得到具体的参数值:β = [[11, -3], [-3, 1]] * [[20], [70]] = [[1.1818], [3.2727]]因此,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的线性模型为:y = 1.1818 + 3.2727x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预测其他自变量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

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

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摘要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

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与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

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地求得未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与为最小。

最小二乘法还可用于曲线拟合。

其他一些优化问题也可通过最小化能量或最大化熵用最小二乘法来表达。

关键字最小二乘法经验公式近似计算1最小二乘法的简介及其定义1.1关于最小二乘法的简介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朱赛普·皮亚齐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

经过40天的跟踪观测后,由于谷神星运行至太阳背后,使得皮亚齐失去了谷神星的位置。

随后全世界的科学家利用皮亚齐的观测数据开始寻找谷神星,但是根据大多数人计算的结果来寻找谷神星都没有结果。

时年24岁的高斯也计算了谷神星的轨道。

奥地利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尔伯斯根据高斯计算出来的轨道重新发现了谷神星。

高斯使用的最小二乘法的方法发表于1809年他的著作《天体运动论》中。

法国科学家勒让德于1806年独立发现“最小二乘法”,但因不为世人所知而默默无闻。

勒让德曾与高斯为谁最早创立最小二乘法原理发生争执。

1829年,高斯提供了最小二乘法的优化效果强于其他方法的证明,因此被称为高斯-莫卡夫定理。

1.2最小二乘法的定义在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给定两个变量x, y的m组实验数据,如何从中找出这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近似解析表达式(也称为经验公式),使得能对x与y之间的除了实验数据外的对应情况作出某种判断. 这样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要对x与y之间所存在的对应规律一无所知,这时要从实验数据中找出切合实际的近似解析表达式是相当困难的,俗称这类问题为黑箱问题;另一类是依据对问题所作的分析,通过数学建模或者通过整理归纳实验数据,能够判定出x与y之间满足或大体上满足某种类型的函数关系式,其中是n个待定的参数,这些参数的值可以通过m组实验数据来确定(一般要求),这类问题称为灰箱问题.解决灰箱问题的原则通常是使拟合函数在处的值与实验数值的偏差平方与最小,即取得最小值.这种在方差意义下对实验数据实现最佳拟合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方法

最小二乘方法

最小二乘方法:原理、应用与实现一、引言最小二乘方法是数学优化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来估计未知参数,从而实现数据拟合、线性回归等目标。

本文将对最小二乘方法的原理、应用与实现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最小二乘方法的原理最小二乘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对于一组观测数据,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来估计未知参数。

具体而言,设我们有一组观测数据{(xi, yi)},其中xi是自变量,yi是因变量。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函数f(x),使得f(xi)与yi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小。

为了量化这种差距,我们采用误差的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即:J = Σ(f(xi) - yi)²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组参数,使得J达到最小值。

这样的问题称为最小二乘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采用线性函数作为拟合函数,即:f(x) = a + bx其中a和b是待估计的参数。

此时,最小二乘问题转化为求解a 和b的问题。

通过求解目标函数J关于a和b的偏导数,并令其为零,我们可以得到a和b的最优解。

这种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三、最小二乘方法的应用数据拟合:最小二乘方法在数据拟合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物理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一组观测数据来估计某个物理量的值。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我们可以找到一条最佳拟合曲线,从而得到物理量的估计值。

这种方法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是一种用于预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估计回归系数,即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回归系数的最优估计值,从而建立回归方程。

这种方法在经济学、金融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图像处理:在图像处理中,最小二乘方法常用于图像恢复、图像去噪等问题。

例如,对于一幅受到噪声污染的图像,我们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对图像进行恢复,从而得到更清晰、更真实的图像。

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

第七章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给出了数据处理的一条准则,即在最小二乘以一下获得的最佳结果(或最可信赖值)应使残差平方和最小。

基于这一准则所建立的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为随机数据的处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成为实验数据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内容之一。

自1805年勒让得(Legendre )提出最小二乘法以来,这一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成为回归分析、数理统计等方面的理论基础之一,广泛地应用于天文测量,大地测量及其他科学实验的数据处理中。

现代,矩阵理论的发展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这一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和得力的数据处理手段。

随着计量技术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最小二乘法在各学科领域将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本章仅涉及独立的测量数据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以等精度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为中心,叙述最小二乘法原理,正规方程和正规方程的解,以及最小二乘估计的精度估计。

最后给出测量数据最小二乘法处理的几个例子。

7 .1 最小二乘法原理县考察下面的例子。

设有一金属尺,在温度()C t ︒条件下的长度可表示)1(0t y y t α+=式中 y 0——温度为0°C 时的金属尺的长度;α——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t ——测量尺长时的温度。

现要求给出y 0与α的数值。

为此,可在t 1与t 2两个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得尺的长度l 1与l 2,得方程组()()⎭⎬⎫+=+=20210111t y l t y l αα由此可解得y 0与α。

事实上,由于测量结果l 1与l 2含有测量误差,所得到的y 0与α的值也含有误差。

显而易见,为减小所得y 0与α值的误差,应增加y t 的测量次数,以便利用抵偿性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

设在n t t t ,,,21 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得金属尺的长度n l l l ,,,21 共n 个结果,可列出方程组⎪⎪⎭⎪⎪⎬⎫+=+=+=)1()1()1(0202101n n t y l t y l t y l ααα)1(0t y y t α+=但由于方程式的数目n 多于待求量的数目,所以无法直接利用代数法求解上述方程组。

应用EXCEL实现最小二乘法计算的方法

应用EXCEL实现最小二乘法计算的方法

应用EXCEL实现最小二乘法计算的方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拟合方法,它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来找到最优的拟合直线或曲线。

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内置的函数和工具来实现最小二乘法计算。

下面是一种基本的实现方法。

步骤一:建立数据表首先,我们需要在Excel中建立一个数据表格,其中包含观测数据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将观测数据按照自变量递增的顺序排列,并在表格的列上添加合适的标题。

步骤二:计算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平方和及乘积和在Excel中,可以使用SUM函数和SQRT函数分别计算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平方和:自变量的平方和=SUM(A2:A)^2因变量的平方和=SUM(B2:B)^2乘积和=SUM(A2:A*B2:B)步骤三:计算斜率和截距在Excel中,可以使用线性回归分析工具来计算斜率和截距。

线性回归分析工具可以通过拟合一个线性方程 y = mx + b 来找到最优的拟合直线。

步骤:1.选中观测数据的自变量和因变量;2. 在Excel菜单栏选择“数据”->“数据分析”;3.在“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回归”;4.在“回归”对话框中,输入自变量范围和因变量范围,选择“输出区域”;5.点击“确定”。

Excel会在输出区域中给出回归结果,其中包括斜率和截距。

通常,斜率对应于自变量的系数(m),截距对应于常数项(b)。

步骤四:计算R方值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RSQ函数来计算R方值。

R方值可以作为拟合直线的拟合程度的度量。

步骤: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函数:=RSQ(B2:B,A2:A)步骤五:绘制拟合曲线在Excel中,可以使用散点图和趋势线功能来绘制拟合曲线。

步骤:1.选中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列;2. 在Excel菜单栏选择“插入”->“散点图”;3.在散点图上右键单击,选择“添加趋势线”;4.在“添加趋势线”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拟合类型和显示选项;5.点击“确定”。

Excel会在散点图上绘制拟合曲线。

最小二乘法b的计算公式

最小二乘法b的计算公式

最小二乘法b的计算公式最小二乘法在数学领域,尤其是统计学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工具。

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它里面关于 b 的计算公式。

先给您举个小例子哈。

比如说,咱要研究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和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我们找了一堆学生,记录了他们每天学习的时间和对应的考试成绩。

这时候,就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来找出这两者之间的规律。

那最小二乘法里 b 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它是:b = [nΣ(xy) - ΣxΣy] / [nΣ(x^2) - (Σx)^2]这里面的 n 表示数据的数量,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可别被这一堆符号给吓住了,咱慢慢捋一捋。

比如说,在刚刚说的学习时间和考试成绩的例子里,学习时间就是x,考试成绩就是 y。

假设我们有 5 个学生的数据,分别是(1,50),(2,60),(3,70),(4,80),(5,90)。

那咱们先算算Σx,就是把所有的 x 加起来,1 + 2 + 3 + 4 + 5 = 15。

Σy 呢,就是把所有的 y 加起来,50 + 60 + 70 + 80 + 90 = 350。

Σ(xy) 就是把每个 x 和对应的 y 相乘再相加,1×50 + 2×60 + 3×70 + 4×80 + 5×90 = 1350。

Σ(x^2) 就是把每个 x 的平方加起来,1^2 + 2^2 + 3^2 + 4^2 + 5^2 = 55。

然后把这些数代到公式里,n = 5,b = [5×1350 - 15×350] / [5×55 - 15^2] ,经过一番计算,就能得出 b 的值啦。

有了这个 b 值,我们就能得到一个大致的线性关系,比如说 y = bx + a 里的这个直线方程,从而能对未来的情况做一些预测。

再比如说,您要是开个小店,想研究商品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关系,也能用这个方法。

您看,最小二乘法的 b 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多琢磨琢磨,多找些实际的例子练练手,其实也没那么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最小二乘法,用MATLAB实现1. 数值实例
下面给定的是某市最近1个月早晨7:00左右(新疆时间)的天气预报所得到的温度
天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9 10 11 12 13 14 13 12 11 9 天数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10 11 12 13 14 12 11 10 9 8 天数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温度7 8 9 11 9 7 6 5 3 1
下面用MATLAB编程对上述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按照数据找出任意次曲线拟合方程和它的图像。

2、程序代码
x=[1:1:30];
y=[9,10,11,12,13,14,13,12,11,9,10,11,12,13,14,12,11,10,9,8,7,8,9,11,9,7, 6,5,3,1];
a1=polyfit(x,y,3) %三次多项式拟合%
a2= polyfit(x,y,9) %九次多项式拟合%
a3= polyfit(x,y,15) %十五次多项式拟合%
b1= polyval(a1,x)
b2= polyval(a2,x)
b3= polyval(a3,x)
r1= sum((y-b1).^2) %三次多项式误差平方和%
r2= sum((y-b2).^2) %九次次多项式误差平方和%
r3= sum((y-b3).^2) %十五次多项式误差平方和%
plot(x,y,'*') %用*画出x,y图像%
hold on
plot(x,b1, 'r') %用红色线画出x,b1图像%
hold on
plot(x,b2, 'g') %用绿色线画出x,b2图像%
hold on
plot(x,b3, 'b:o') %用蓝色o线画出x,b3图像%
3、数值结果
不同次数多项式拟合误差平方和为:
r1=67.6659
r2=20.1060
r3=3.7952
r1、r2、r3分别表示三次、九次、十五次多项式误差平方和。

4、拟合曲线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