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广州一模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广州一模作文

广州一模作文

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
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
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A
3
一、关于题意理解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
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
护士鞠躬致敬。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巧合的是,一百多
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两个鞠躬,看
பைடு நூலகம்
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人类从
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守护的使命。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在抗
击疫情的当下,你我更加明白,誓言的分量,真情的可贵。”材料图片中的点题文
A
7
5.自选角度 ①从患者鞠躬致谢的角度切入。 可立意为:感恩与信任;对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阻击战中表现出来的坚韧 不拔、顽强拼搏、勇于担当、尽责奉献等的真诚感谢和深情赞美;对我 国尊医重卫优良传统的延续…… ②从医者“忙回礼”和“顺势回礼”的角度切入 可立意为:关爱、尊重、平等;作为一般意义所理解的“施惠”的一方, 医者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接受患者的敬意,而是体现了“功成不居”的大 气,正是因为这种不以功自居、不以德自傲的谦恭,成就了这一幅和谐 的画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看,正是医者对患者的真诚平等、热情相待、 彼此尊重,是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的闪光。……
“收获”。
第二句话: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
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既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该班同学”,又提示了写作目的

2020高三广州模考作文精美课件版

2020高三广州模考作文精美课件版

写作要求
设置情景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当然要看 作文要求。
1. 作者身份是高三学生,应该以学生的 语气和认识来评价事件;
2. 阅读对象是公众号的读者,也就是家 长、学生、老师和关注学校的社会公 众;
3. 具体任务是参加“独特一课,别样收 获”主题征文活动,也就意味着考生 所思所感应该扣住它来写:这堂课特 别在何处?你在课堂上有什么启发和 收获?你对语文课堂有什么认识?
LOGO
(一)
06 时评选段
照片中的老者,是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滕根先生。在
巡查病房时,小患者向他鞠躬致敬,他顺势弯腰回礼,也被摄影
师抓拍了下来。对比两张照片,不仅定格如出一辙,连人物背景
也完美复制,上演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
绕“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征文主题。
写作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我们根据图片材料提炼一系列关键词:医患 关系,互相尊重,医者仁心,心怀感恩等等。也可以进一步延伸 到知礼懂礼、心存敬畏(患者对医生,医生对患者),人与人之 间心意相通,诚以相待,鱼水和谐的关系,乃至到换位思考,将 心比心(主要要放置到医患关系的层面谈),或者根据文字材料 提炼出:疫情下的“课堂”,语文的定位,都是符合材料内涵的。
湘语文点评:联系疫情背景,分析被照片“感动”的原因,列举多个抗疫的动人场 景,照应标题,也符合材料中“老师”所说: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 课。
在这个危难关头,“最萌医患 鞠躬礼”的重叠再现,击中了每个 人的内心。哪怕我们平常对医护有 成见有敌意,现在也流露出对医护 人员的敬佩与感恩。而当00后最小 医护穿上白色战服的那一刻,同样 作为00后一员,我毫不掩饰,我为 同龄的代言人而自豪而感动!
而这两幅跨越百年的医患鞠躬 照片,为我们呈现出一种和谐、互 敬的医患关系,它们传递的是同一 个主题:表达了患者把健康乃至生 命托付给医护人员的感激与敬仰, 也体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尊重和 关爱。

广东省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评分细则和3篇优秀考场作文(附点评指导意见)

广东省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评分细则和3篇优秀考场作文(附点评指导意见)

14.【写作】(60 分)原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

近十年来,“空巢青年”成为了和“空巢老人”一样备受关注的群体。

某杂志撰文指出,有的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主动享受独居的生活方式;有的空巢青年认为空巢期是执着奋斗和认识自我的理想阶段;也有的空巢青年则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封闭自我、逃避社会的孤独生活。

该杂志社就此话题开辟了“时代与青年”专栏,向读者征集文稿。

请结合材料内容,针对某一类“空巢青年”,给该杂志投一篇稿件,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一、题目说明本作文题目将社会生活和宏大主题相结合,既贴近青年生活状态,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题目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文材料”,包括第一、二段,第一段阐释了“空巢青年”的内涵,并指出这一群体的社会关注程度;第二段叙述了某杂志指出的三类空巢青年现象,可以归纳为享受型、奋斗型和逃避型,杂志社就此开辟征稿专栏“时代与青年”,专栏名称暗含了“时代与青年”的互动关系。

第二部分为“写作要求”,是第三段内容,要求考生选择三类空巢青年中的一类来阐述,因此,写作时必须针对性强,类别特点突出,不能泛泛而谈两类或三类;由于是给专栏投稿,因此,专栏主题“时代与青年”要有机融入到文稿之中,将某类空巢青年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阐述观点和思考,并有具体的希望与建议二、题意分析(一)关于三类“空巢青年”第一类为“有的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主动享受独居的生活方式”,这种“主动享受”是为了工作需要,其行为和思想可以理解,但需要引导;对此类青年要有明确的希望和建议,关注事业和自我发展也不忘家庭亲人,工作之余兼顾亲情和友情。

第二类为“有的空巢青年认为空巢期是执着奋斗和认识自我的理想阶段”,将“空巢期”视为自己奋斗和成长的磨炼,反映出一种乐观上进的心态,值得鼓励和肯定。

2020广州一模6篇标杆作文出炉 附2020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作文解析及评分细则

2020广州一模6篇标杆作文出炉 附2020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作文解析及评分细则

2020广州一模6篇标杆作文出炉附2020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作文解析及评分细则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

高三(1)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

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

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语文学科作文试题继续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为“图文结合”式,包含一组两幅图片和一次“线上课堂”的情境再现,考生须在阅读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片中的点题文字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文字材料部分呈现的是师生在线上课堂对两幅图展开讨论的情境。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

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

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

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

/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

广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审题指导与标杆例文

广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审题指导与标杆例文

广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审题指导与标杆例文【原题再现】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

高三(1)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

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

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题目解析】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语文学科作文试题继续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为“图文结合”式,包含一组两幅图片和一次“线上课堂”的情境再现,考生须在阅读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片中的点题文字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文字材料部分呈现的是师生在线上课堂对两幅图展开讨论的情境。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

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

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

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

/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

/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守护的使命。

特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以2020年广州一模作文为例

特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以2020年广州一模作文为例

广州一模作文讲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

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

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集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

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

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问题与对策@所有人发现并在作文中突显自己的亮点,给阅卷老师一个打高分的理由!不随便在作文中暴露自己的弱点,让阅卷老师没有打低分的念头!一、闯过审题关◆高考作文命题纲领:立德树人,为国选材◆高考作文常规题型:特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提供一个或真实或虚拟的写作情境,并明确提出写作要求(任务),考生必须按要求完成写作。

◆审题四问:弄清作文的特定情境与写作任务,简单来说表现为四大问题:(1)“我”是谁?——角色扮演,要说符合角色身份的话(2)“我”在跟谁对话?——根据对象特点得体地说话(3)“我”在什么情境下说话?——懂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4)“我”需要围绕什么问题(话题、命题)说话?——弄清论述对象,把握写作范围◆高考作文审题步骤:1.把握作文话题,明确写作范围作文话题:写作指令中明确要求考生谈论的话题、问题或命题,通常是一个或几个短语、词语,也可能是一个简短的判断。

作文话题通常会在“写作提示语”或“作文要求”中明确提出来。

2020广州高三英语一模各档次范文

2020广州高三英语一模各档次范文

2020广州一模各档次范文(2020年广州一模)假定你是李华。

你的英国笔友Tom需要完成一个关于“中国龙文化”的课前小演讲,他来信向你咨询。

请你给他回信,内容包括:1. 龙的象征意义:2. 相关节庆活动;3. 相关成语或习语。

参考词汇:the 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 龙的传人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信的开头和结尾己给出,不计入词数。

1.写作的要点必须清楚:(1)龙的象征意义(例如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象征一种精神,也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等);(2)与龙相关的节庆活动(例如龙舟赛、舞狮等);(3)与龙相关的成语或短语(例如龙马精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

2. 内容要点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内容可适当拓展(例如龙的象征意义、相关活动等),但应紧扣主题,所拓展的内容要合理,符合中国实情,不得随意虚构。

对成语可进行适当的解释。

注意全文时态的一致。

参考范文:Dear Tom,Thanks for your interesting question about the role of dragons in Chinese culture. I did a little research and here are some facts that may be helpful.Historically, legend says that Chinese are descendants of dragons, which symbolize good luck and highest power. As a result, only the emperor could wear garments featuring dragon designs in ancient China. Ordinary people shared the dragons’ blessings throu gh celebrations, such as the Duanwu Festival’s dragon boat races and dragon dances performed during Chinese New Year.Dragons have also entered our daily vocabulary. “I wish you the spirit and vigor of a dragon” is one common idiom used to convey wishes for good health. I hope this information is useful for your presentation. If you have further questions, feel free to ask.Yours,Li Hua1号文建议给分:24分。

2020年广州一模(线下)作文解析【附名师下水文】

2020年广州一模(线下)作文解析【附名师下水文】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

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

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

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聚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

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

打蓝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四个小段落构成:第一段,为背景叙述。

多国高中生的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代表文佳准备要在分享会上发言,于是采访了组里头的几位成员。

在这一背景段,已经确定了这道作文题的基本主题——文化交流。

从第二段开始,就是采访的内容,来自欧洲的欧文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敦煌,他从中看到多种文化的影子,这一则材料关键词就是文化的“汇聚交融”;来自美洲的珍妮说最让他震撼的是故宫,她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时尚的灵感来源,这一则材料关键词是“中国元素”、“时尚艺术”;来自非洲的小伙伴西塞,感受则比较独特,他没有提到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谈到什么传统艺术,他觉得,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

其实这几个人分享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如今中国文化魅力的几个侧面,一方面是传统的,一方面是时尚的、创新的,还有一个侧面是充满生活气息、市井气息的。

当然,这些侧面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文化交流和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广州一模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图文 并茂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 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 相似的瞬间。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 冠肺炎,治愈后出院。/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 躬时顺势回礼。/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 肩的真情。/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守护的使命。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在抗击疫情的当下,你我更加明白,誓言的分量,真情的可贵。”材料图片中的点题文字为新闻 原图所有,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则整合自新闻图片的配文。
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医患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彼此尊重、和谐友善…… ④从两幅跨越百年的图片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变化的是时间,而不变的是内心的感受,进而在精神、传 统等方面,引发对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的进一步思考。100多年前,我们已经有这种和谐的、堪称典范的医 患关系,如果我们能赓续这一美好传统,一定能为医患关系的困境破局;也可以是:发掘历史上的资料与当下的 媒体资源,对其进行整合,会对我们了解自己的传统,改善现状有更深刻的启发。
写作角度切入
需紧紧贴合“课后”这个小背景和 “抗击疫情”这个时代大背景展开写作。
自选角度
• ①从患者鞠躬致谢的角度切入。 • ②从医者“忙回礼”和“顺势回礼”的角度切入 • 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切入 • ④从两幅跨越百年的图片的角度切入
确定立意
①从患者鞠躬致谢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感恩与信任;对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阻击战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 顽强拼搏、勇于担当、尽责奉献等的真诚感谢和深情赞美;对我国尊医重卫优良传统的延续……
者指“正常的、校内的课堂教学”,后者指“具有教益的事实”。当前学生无法返回校园,不能进行正常的、
校内的课程学习,但是可以经由不同媒体获取丰富的资源,从而了解抗击疫情的真实场景,关注、了解和思考
这些具有教益的事实,是学生获得精神成长的可行且必要的途径。
导语理解
引导语包括两句话,与材料部分相呼应。 第一句话: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既创设了写作情 境,又明确了写作方向。本题的写作情境是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的主题征文活动;写作方向是 “独特一课,别样收获”,既要写“一课”,更要写“收获”,两者紧密关联,“收获”段由 “课”而来,“课”的目的须是有“收获”。 第二句话: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 思考。既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该班同学”,又提示了写作目的“向公众号投稿”,还强调了 写作重点“认识与思考”。这里的“认识”主要是指认知,即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 感情认识、理性认识;“思考”主要是指判断,即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肯定判断或 否定判断,或褒扬或批判;思考要有底线思维、要有辩证思维、要有创新思维、要有前瞻性眼 光;“自己的”主要是指写出的文章要“得体”,即所写文章要符合高三学生身份、素养及人 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综合而言,引导语创设了写作情境,明确了写作目的、写作者身份、 写作对象和最核心的写作方向。帮助考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
②从医者鞠躬回礼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关爱、尊重、平等;作为一般意义所理解的“施惠”的一方,医 者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接受患者的敬意,而是体现了“功成不居”的大气,正是因为这种不以功自居、不以德自傲 的谦恭,成就了这一幅和谐的画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看,正是医者对患者的真诚平等、热情相待、彼此尊重, 是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的闪光。……
生侧重评论“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认为其“带给我们启发”;丙生侧重于从时间跨度去思考,认为“两幅图”
相隔百年,但蕴藏的深意值得我们深思。省略号一方面表明课堂讨论热烈,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提醒
考生还可以结合自己对这两幅图的思考展开写作;着意拓宽了写作空间,有助于考生展开联想和思考。
第三层,是第6段,老师的总结发言,既是总结也是延伸。从总结的角度看,强调了同学们的收获;从延伸 的角度看,引导同学们在下课之后,更广泛地关注当下抗击疫情的更多场景。而其中出现了两个“课”字,前
图文 并茂
理解材料
第一层,是第1段,主要交代了师生在线上课堂讨论这两幅图的背景、原因,建立起文字材料部分与图片材 料部分之间关联;同时,在“讨论区”的热烈讨论生动地反映了“线上课堂”的独特之处,如此情境与考生的
现实处境极为相似,易于激起考生的共鸣,融入到写作情境之中。
第二层,是第2至4段,由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发言和独立成段的省略号构成,重点呈现学生在线上课堂 三种不同的收获,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更广更深的思考。甲生侧重评论“小患者”的举动,认为其让人感动;乙
• …… •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
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 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 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