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赏析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黛玉病重贾府风波再起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黛玉病重贾府风波再起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描绘了贾府内部的一场风波,此时黛玉处于病重的状态。
本回中通过黛玉的病情以及贾府的动荡,展现了贾府内部的阴谋之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接下来将从黛玉的病情、贾府的风波以及相关人物的表现三个方面展开,来探讨本回所揭示的人性的弱点与阴谋心理。
在本回中,黛玉病重成为了贾府的中心事件。
黛玉的病情逐渐加重,让贾府内人心惶惶。
黛玉是贾府中备受宠爱的贵族女孩,她的病情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贾母对黛玉的疾病非常关注,尽心尽力地为她寻找治疗之法。
这一点体现了贾府族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家族的凝聚力。
然而,贾府内部的风波也再次浮现。
尤其是贾府的几位贵族子弟贾琏、贾珍等人的表现更是令人担忧。
虽然黛玉是贾母的宠爱对象,但贾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却对黛玉的病情并不关心,甚至与贾琏合谋,企图将黛玉排挤出贾府。
这一点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人们在面临权力和利益的选择时,往往会失去原本的善良和同情之心。
另一方面,本回还展示了其他一些人物的表现。
林黛玉的闺蜜薛宝钗在本回中也展现了她的狡猾和阴谋心理。
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懂得利用自己的魅力和智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一方面表现得非常关心黛玉的病情,另一方面却暗地里与贾珍勾结,为自己谋取利益。
此外,本回中还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柳湘莲。
他以世子的身份进入贾府,却暗中与人合谋,企图煽动事端。
这个人物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贾府的风波,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通过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展示,本回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与阴谋心理。
人们在面临利益和权力的选择时,往往会放弃自己的善良和同情之心,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此外,人性的复杂性也在这个故事中得以展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隐藏的一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选择利用他人。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通过黛玉的病情和贾府的风波,呈现出了人性的阴暗面和复杂性。
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心思,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感悟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感悟《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描写了一个富有的家族的衰落和家族成员的命运,以及他们的思想、文化生活和人际关系。
第三十一回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回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回进行感悟和分析。
梦中的梦第三十一回中,贾宝玉做了一个长长的梦,这个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贾宝玉对自己和身边人的一种自我审视和反思,同时,从梦境中的细节还可以发现一些隐含的象征意义。
梦境中的一座庄园暗示着贾宝玉对家族衰落和家庭问题的担忧,林黛玉的登场预示着她一系列的苦难和悲剧,以及与贾宝玉青梅竹马的感情纠葛。
梦的最后一幕,则是表现了贾宝玉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这些细节和氛围都叙述了红楼梦中深刻的道理,即梦幻和现实之间的关联和互相影响。
玄学和宗教的意义另外一个值得探究和分析的方面,是梦境中充满的玄学和宗教元素。
梦中的小儿生着下人的气,而林黛玉则被称为“女飞仙”,这些都是封建迷信中常见的元素,来自中国原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
通过这些元素的加入,红楼梦的作者把人类的思考和神秘的力量联系起来,表现出宇宙间的秩序和令人敬畏的力量。
人类情感的探究除了玄学的元素,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还可以看作是对人类情感深入探究的一个例证。
贾宝玉梦境中的罪恶感,以及他对林黛玉真正的感情和爱,进一步加深了红楼梦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探究。
同时,林黛玉的悲剧性命运以及贾宝玉的情感纠葛,也展示了贾宝玉对自己和身边人物的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女性意识的讨论最后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关于女性意识的讨论。
红楼梦中许多重要的角色都是女性,例如林黛玉、薛宝钗等,她们都是被动地为男性进行家族的延续和家族利益的维护。
然而,红楼梦也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先声,女性在小说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她们的命运和思想跟男性一样重要。
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女性解放的进程息息相关,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总结红楼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作品,而第三十一回则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它具有深刻的哲学和文化内涵。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赏析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赏析中国古典名著鉴赏成绩:姓名:陈洁学号:200902101231班级:09汉语言文学(2)班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赏析撕扇子,是为让晴雯开颜一笑;丢麒麟,却为湘云伏下来日姻缘。
抽枝去叶,第三十一回所写不过两件事:先是宝玉心情不欢,借晴雯跌折扇子股子而两人争吵了一番,心平气和后却要撕一匣子的扇子来逗佳人开怀。
再便是湘云翠缕主仆二人前往怡红院找袭人之时的一番阴阳论调,而后又在蔷薇架下拾得宝玉不日前于清虚观道长处得来的金麒麟,据本回回目及字里行间的线索所示,此麒麟应与湘云日后的姻缘有着莫大的干系。
先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贾宝玉应算得上是古今中外怜香惜玉第一人,且不说对怡红院中的丫鬟奴仆怎生宽怜,即便是刘姥姥随口胡诌的一个妙龄少女之死也能让他生出诸般感慨,如此惜花成痴的一个人,又怎么会跟一个丫鬟动气争执并说出要将其撵出怡红院的狠话?更何况对象还是在他心目中地位与袭人无异,会让他在冷天为其呵手,死后为其痛哭作诔,喻其为芙蓉海棠的晴雯?因此,曹公为了安排这一场闹剧,可谓煞费苦心。
先是第三十回末,宝玉因金钏儿及龄官之事心中已是抑郁,又逢淋雨敲门无人应答,一气之下失脚踢到袭人的心窝。
三十一回一开篇便是袭人吐血,宝玉又慌又忙又羞又愧地伏侍了半日。
而后因是端午节,王夫人治了酒席赏午,但一屋子人各怀心事无精打采,坐坐便散了,无甚意思,因而牵扯出一大段关于“聚散”的文字。
林黛玉是天性喜散不喜聚的人,而宝玉则相反,“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 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因而心中更加闷闷不乐,回到房中也是长吁短叹。
各种烦心之事堆积心头,无处可泄,而偏生在这节骨眼上晴雯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宝玉看在眼里自然烦心,若在平日里也就笑笑便罢了,此刻却少不得生出几句感慨牢骚,但到底没有什么指责的意味,曹雪芹在此处说的是“宝玉因叹道”,用的是“叹”字而非“骂”字,不过是顺口的几句唠叨,却偏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晴雯立马拉下脸来,回的话也甚是有理:“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晴雯的烈性子在大观园里是出了名的,她聪明伶俐,却也心高气傲,服侍贾母时有贾母疼着,跟着宝玉时又让宝玉宠着,即便偶尔有些行差踏错,也无人敢稍加责难。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黛玉的心理矛盾与挣扎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黛玉的心理矛盾与挣扎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描绘了黛玉在家族压力、友情关系以及爱情纠葛之间陷入的心理矛盾与挣扎。
在这一回中,黛玉面临着众多的困惑,她渴望自由与真实,却又受限于封建社会的规范与约束。
本文将从黛玉的独立意识、家族压力、友情与爱情四个方面,来探讨黛玉的心理矛盾与挣扎。
黛玉一直以来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立意识。
她思想开明,崇尚自由与真实。
然而,封建社会的束缚使得她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她深感家族的压力与期望,对于家族的繁文缛节感到困扰。
她心中渴望追求自我,却又被束缚于家族的传统与封建道德的准则之中。
黛玉渴望的自由与真实与家族期望之间的矛盾,给她带来了内心的挣扎。
在家族压力的背景下,黛玉的友情关系也成为她心理矛盾的来源。
黛玉的好友林黛玉一直以来都是黛玉最依赖的人之一。
然而,在这一回中,黛玉发现了林黛玉曾经与宝玉私通的事实,这使得她陷入了更深层次的矛盾与挣扎。
黛玉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事实,并在内心中选择了保护与宽恕。
她试图平衡友情与道德的纠结,而这种挣扎使她的心理状况变得更加复杂。
除了友情的矛盾,黛玉还面临着爱情的挣扎。
她心中一直深深地爱着宝玉,但又明白这种爱情是无法被社会所接受的。
她处于爱情的两难境地之中,既希望与宝玉共度一生,又明白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
黛玉对于爱情的追求与社会所强加的束缚之间的矛盾,使她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挣扎。
黛玉的心理矛盾与挣扎在这一回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绘。
她的独立意识使她渴望自由与真实,但受限于封建社会的规范与家族的期望。
她与好友之间的友情关系也成为她内心挣扎的源泉。
而面对爱情的追求与社会的约束,黛玉的内心更是游离于两难之中。
黛玉的心理矛盾与挣扎既是她作为一个个体的矛盾,也是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矛盾的体现。
总结起来,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黛玉的心理矛盾与挣扎凸显了封建社会对于个体自由的束缚和限制。
她作为一个深受家族压力与社会期望困扰的个体,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使她变得更加复杂与丰富。
《红楼梦》(31-40)梗概、赏析、知识点知识分享

《红楼梦》(31-40)梗概、赏析、知识点《红楼梦》各回梗概+知识点评析(31-40回)●第三十一回撕扇子公子追欢笑拾麒麟侍儿论阴阳【梗概】宝玉服侍袭人,向王太医问药。
端阳节王夫人治席请薛家母女赏午。
众人不欢而散。
宝玉因此而回房中长吁短叹,并因心情不好借情雯跌折扇子股子还顶嘴而要撵他。
袭人等跪求方免。
晴雯讽刺袭人正经还没混上个姑娘就称起我们了。
宝玉要情雯撕扇子,麝月出来干涉,宝玉说千金难买一笑。
钗、黛谈说湘云往日的调皮作为。
王夫人说湘云有了婆家,湘云给袭人等带来戒指。
翠缕和湘云论阴阳,最后归结到麒麟也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两人在蔷薇架下拾到宝玉遗掉的金麒麟。
【评析】“晴雯撕扇”: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的扇子跌折,宝玉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
而宝玉赴宴回来,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
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方才作罢。
“晴雯撕扇”体现了晴雯的高傲善妒、不媚上的性格特征。
●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梗概】湘云在袭人面前褒钗贬黛;袭人求湘云为宝玉做鞋,说林姑娘身材不好不能作。
宝玉不愿会雨村,湘云劝他谈讲仕途经济,宝玉对她下逐客令,说黛玉不说这些混帐活。
黛玉怕宝玉因麒麟生出风流佳事,听到宝玉赞她,不禁喜惊悲叹。
宝玉要黛玉放心,说黛玉皆因不放心才弄了一身病,但放心,病便会好。
宝玉误以袭人为黛玉倾诉肺腑。
金钏儿投井死,袭人同病相怜而流泪,宝钗却去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儿自己落井而死。
【评析】评析点一:“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湘云在房中劝宝玉也该认识像贾雨村这样的“仕途”上人,结果被宝玉以“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顶了回去。
而这恰好被廊下的黛玉听到,不觉心中感动。
宝玉出门时碰见了她,便急于表明自己的心迹,结果两人怔怔对望了半天,黛玉拭泪而去。
宝玉却还把前来送扇子的袭人当成黛玉诉说自己所想,吓得袭人魄消魂散。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钗的机智与聪明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钗的机智与聪明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钗的机智与聪明》是《红楼梦》中才女宝钗的一次机智表现和智慧展示。
本回中,宝钗通过自己的机智和聪明,解救了贾府中的懂书识礼之人贾蓉,展现出了她独特的见解和才华。
一、贾府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家族成员众多,众多姑娘相处之间,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
贾府作为一个封建家庭,讲究着礼仪和规矩,宝钗作为贾府中知书达礼、聪明睿智的代表,她的种种举止和言行都显示出了她的高尚品质和智慧。
在本回中,贾蓉犯了一个大错,触犯了贾母的雷霆之怒。
宝钗作为贾蓉的堂姐,她既要面对贾府中人的指责,又要替贾蓉设法解围,不让贾蓉因为这个错误失去贾母的宠爱。
二、聪明的宝钗并没有一味地为贾蓉辩解,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分析了贾母的心理。
她虽然知道贾蓉这次犯的错误无法隐瞒,但她深知贾母有一颗寻常人难以理解的心。
于是宝钗聪明地利用自己的口才和哲思,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对贾母解释了贾蓉的错误,使贾母的心情得到了缓解。
三、不仅如此,宝钗还主动承担了替贾蓉向贾母请罪的责任,并自告奋勇地主动承担了贾蓉的责罚。
宝钗没有回避自己的责任,而是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用聪明才智去化解矛盾,保护了贾蓉的利益。
她的坚定和机智让人叹为观止。
四、宝钗的机智和聪明还体现在她的对话中。
她善于用言辞去化解矛盾,用智慧去解开心结。
她和贾蓉的对话中,通过聪明才智让贾蓉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用巧妙的方式引导贾蓉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她的语言严谨而又不失温和,做到了举重若轻。
五、除了解救贾蓉,在其他方面,宝钗的机智和聪明也有所体现。
她曾帮助黛玉化解危机,给黛玉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支持。
她还用自己的智慧和智力抵挡住了宝琴和巧姐的挑衅,不让她们对自己产生威胁。
六、总结起来,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钗的机智与聪明》展现了宝钗作为贾府中的才女的一面。
宝钗以独特的智慧和聪明,在关键时刻化解了危机,保护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她的机智和聪明不仅使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得到了保障,也受到了其他姑娘的敬佩和赞赏。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第三十一回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将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的原文进行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原文如下:豆官因骈兴剧会惹强敌李纨因密友孤身敌巧媳宝玉见了韩湘卿,笑道:“韩兄,好久不见了。
我听人说你们家来了许多骈兴剧,还特意满座赏剧呢。
可惜我错过了。
”韩湘卿笑道:“这是姐姐这几天才凑了骈兴剧会,小弟听说贵府里也曾有过这样的盛会。
现在正是戏台空缺的时候,若是贵府里再举办一次剧会,小弟一定驾车前来赴约。
”宝玉笑道:“韩兄真是好客之人,我定当备好酒席迎接你。
”韩湘卿道:“我与你们家相交多年,早已将你们家视为亲朋好友。
不过,豆官因我家举办骈兴剧会而引起了强敌的不满,还请你们留意一下。
”宝玉听后,脸色微变,心中颇感意外。
他心疼豆官,也为韩湘卿的困扰而苦恼。
与此同时,李纨正在自己的屋子里,她的密友秦可卿来找她。
秦可卿说道:“纨姑娘,我听说你家最近举办了骈兴剧会,并且豆官也参与其中。
你可知道,巧媳妇可是对豆官颇有意思。
”李纨听后,心中备受震撼。
她知道巧媳妇是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如果和豆官结成了不正当的关系,将给豆官和豆官家带来无尽的麻烦和痛苦。
她决定要找到巧媳妇,好好谈一谈。
经过一番努力,李纨最终找到了巧媳妇。
她坦诚地与巧媳妇交流,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忧虑。
巧媳妇表示,她对豆官并没有不良的意图,只是对他的才华和聪明感到钦佩,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她愿意与李纨合作,共同关心和保护豆官。
李纨听后,内心稍微安慰了一些。
她明白巧媳妇并非坏人,只是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常常容易产生误会和身心上的困扰。
她决定要与豆官好好沟通,同时也希望豆官与巧媳妇之间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通过分析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原文,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幕描写了宝玉和韩湘卿的对话,以及李纨与秦可卿的交流。
通过这些对话和交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复杂人际关系的思考。
红楼梦三十一到三十五赏析

红楼梦三十一到三十五赏析
重要情节:
【晴雯撕扇】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受到了训斥,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
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
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
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还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还说“千金难买一笑”。
【金钏之死】宝玉一天到了王夫人那,王夫人正在睡觉,而金钏儿更在给王夫人捶腿,宝玉这个时候进来。
跟金钏儿说了一些调笑的话语,恰巧当天王夫人没有睡踏实,正好听到了他们两人的对话,当听到金钏儿说到最不堪入耳的时候,王夫人就一个巴掌过来,打到金钏儿脸上。
并要撵金钏儿出去,这时宝玉立马就跑了。
而金钏儿苦求王夫人没有成功,被王夫人赶出的时候觉得羞愧难当,选择了跳井自杀。
【宝玉挨打】宝玉与忠顺亲王府戏子琪官结交,琪官出逃,宝玉送别于破庙中。
忠顺亲王府来向宝玉索要出逃的琪官;贾环进谗说宝玉强奸金钏,并说宝玉不仅与戏子为伍,还自当戏子串过戏。
贾政积忿迸发,毒打宝玉。
宝玉挨打,引起大家关切,众人态度不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名著鉴赏
成绩:
姓名:陈洁
学号:200902101231
班级:09汉语言文学(2)班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赏析
撕扇子,是为让晴雯开颜一笑;丢麒麟,却为湘云伏下来日姻缘。
抽枝去叶,第三十一回所写不过两件事:先是宝玉心情不欢,借晴雯跌折扇
子股子而两人争吵了一番,心平气和后却要撕一匣子的扇子来逗佳人开怀。
再便是湘云翠缕主仆二人前往怡红院找袭人之时的一番阴阳论调,而后又在蔷薇架下拾得宝玉不日前于清虚观道长处得来的金麒麟,据本回回目及字里行间的线索所示,此麒麟应与湘云日后的姻缘有着莫大的干系。
先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贾宝玉应算得上是古今中外怜香惜玉第一人,且不说对怡红院中的丫鬟奴仆怎生宽怜,即便是刘姥姥随口胡诌的一个妙龄少女之死也能让他生出诸般感慨,如此惜花成痴的一个人,又怎么会跟一个丫鬟动气争执并说出要将其撵出怡红院的狠话?更何况对象还是在他心目中地位与袭人无异,会让他在冷天为其呵手,死后为其痛哭作诔,喻其为芙蓉海棠的晴雯?
因此,曹公为了安排这一场闹剧,可谓煞费苦心。
先是第三十回末,宝玉因金钏儿及龄官之事心中已是抑郁,又逢淋雨敲门无人应答,一气之下失脚踢到袭人的心窝。
三十一回一开篇便是袭人吐血,宝玉又慌又忙又羞又愧地伏侍了半日。
而后因是端午节,王夫人治了酒席赏午,但一屋子人各怀心事无精打采,坐坐便散了,无甚意思,因而牵扯出一大段关于“聚散”的文字。
林黛玉是天性喜散不喜聚的人,而宝玉则相反,“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 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因而心中更加闷闷不乐,回到房中也是长吁短叹。
各种烦心之事堆积心头,无处可泄,而偏生在这节骨眼上晴雯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宝玉看在眼里自然烦心,若在平日里也就笑笑便罢了,此刻却少不得生出几句感慨牢骚,但到底没有什么指责的意味,曹雪芹在此处说的是“宝玉因叹道”,用的是“叹”字而非“骂”字,不过是顺口的几句唠叨,
却偏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晴雯立马拉下脸来,回的话也甚是有理:“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晴雯的烈性子在大观园里是出了名的,她聪明伶俐,却也心高气傲,服侍贾母时有贾母疼着,跟着宝玉时又让宝玉宠着,即便偶尔有些行差踏错,也无人敢稍加责难。
而此刻不过跌折把扇股子,宝玉便说她是“蠢才”,她心中想的必是自己在宝玉心里竟是连把扇股子还不如,便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晴雯回的也皆是实话,但宝玉听后却“气的浑身乱战”,为的是什么?不过是晴雯话中的的四个字——“好离好散”。
前面说了,宝玉是喜聚不喜散的性子,刚刚才为人生聚散无常而伤感,这会子晴雯便拿“好离好散”来堵他,他怎能不郁结,不气闷?
二人争吵,曹雪芹在晴雯身上连用了四个“冷笑道”。
宝玉骂她蠢才,她冷笑宝玉气大;袭人过来劝解,她冷笑暗讽袭人整日只惦记服侍宝玉却还是遭得宝玉当胸一踢;袭人失言说道自己和宝玉是“我们”,她冷笑二人鬼鬼祟祟不害臊;袭人再三劝解,她却又冷笑自嘲是“糊涂人”,不配与人说话。
一连四个冷笑,不退不让,夹枪带棒冷嘲暗讽,一点都不含糊,牙尖嘴利的辣丫头形象跃然纸上,将宝玉气得黄了脸,袭人羞得紫胀了脸,宝玉气急之下说出了要告到夫人那里将晴雯撵出去的狠话。
最终却以晴雯哭闹,众人跪劝而告终。
事后黛玉进来笑语几句,宝玉心中之气到底压下些许,至薛蟠处吃了几口酒回来,气也消了个大概,而晴雯在院中吹了会儿凉风歇息了片刻,加之麝月秋纹等人大概也劝慰调节了一番,情绪应该也平和了许多,这时宝玉来逗她说话,二人言语间也少了先前的火药味,此时曹雪芹又连用了四个“笑道”来刻画晴雯,二人拉拉扯扯扭扭捏捏,你说一句我拌一句,倒像是闹过别捏要求和解的一对小
情人,煞是可爱有趣。
气氛最是融洽之时,宝玉便来一齣“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效仿吴王夫差裂帛锦以博美人一悦。
于是闹得沸沸腾腾你哭我号的一场闹剧终是以喜剧落幕。
身为高门大户里的一个丫鬟,哪怕平日里规规矩矩,只要主人心情不佳要寻你晦气,你也得生生忍受下来,更何况是做错了事情打碎了东西,被打被骂被撵皆是常情。
但晴雯是谁?她是大观园里最俏最烈最辣的丫头,是窝在主人心尖尖处的宠儿,是薄命司“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名列第一的金钗。
正如判词所言: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她的地位再怎么卑贱低下,终究心高气傲目下无尘堪与黛妙等人相比。
如此不慑常规,无惧伦理,藐视纲常的烈性女子俏佳人正是曹雪芹所欣赏的,因而晴雯出场的次数虽不多,却每一次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也难怪最后消得“多情公子空牵念”。
再便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同样是第三十回末埋下的伏笔,宝玉在蔷薇架处看龄官划“蔷”字思念意中人,同情恻隐之际大概不小心将前日于清虚观道长处得来的金麒麟遗落在此。
至三十一回,宝玉丢麒麟的第二日午间,史湘云携一干丫鬟媳妇又来贾府暂住,此间在贾母房中众人的一番调笑嬉闹不消细说,只一处,王夫人说道湘云前日有人家来相看,贾母道众人如今皆大了,勿再提小名儿,皆为下文伏笔。
而后湘云带着丫鬟翠缕进了大观园,先是见了李纨,然后便往怡红院去找袭人。
主仆二人于路上从花花草草便谈到阴阳二气,由于篇幅有限,便不细说。
一番阴阳论调之后,翠缕便指着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问道:“这个难道也有阴阳?”看似憨傻的一句无心之问,亦是曹雪芹精心埋下的伏笔之一,可不巧,还真问出了个“阳麒麟”。
二人走至蔷薇架下,翠缕拾得了宝玉昨日遗下的金麒麟,“湘云举目一验,却是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 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湘云伸手擎在掌上,只是默默不语”,湘云为何沉默不语?因为她失神了。
为何而失神?因为这文彩辉煌的金麒麟与自己随身佩戴的那小麒麟一对比,孰阴孰阳自见分晓,而这一阴一阳两只麒麟恰好应承了刚刚的那番阴阳论调。
所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那么这两只麒麟岂不天生一对?如若这阴麒麟喻示的是自己,那么这阳麒麟喻示的又是谁?若是个女子,那么这一切且当笑料便罢,可若是个男子,而且是个年岁与自己相当的尚未婚娶的男子,那就不得了了。
古人皆迷信,而湘云又是正值妙龄的怀春少女,加之前文所说,她已有人家来相看,是快要定亲出阁的姑娘,自然心思与一般女孩儿不一样,种种迹象一勾一连,她很难不想到“姻缘天成”那里去。
如此一来,湘云失神,思的定是春了,想的必是所谓的命中注定的良人。
与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板婚姻相对比,这种天命既定的玄妙姻缘岂不更具浪漫主义色彩?
此回回目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麒麟”定是那一双阴阳麒麟无疑,“白首”,个人理解为白头到老,而“双星”,即牵牛织女二星。
洪昇的《长生殿》第二十二出《密誓》中,杨玉环“虔爇心香,拜告双星,伏祈鉴佑”,拜告的便是这牛郎织女双星。
那么,这麒麟必是关系着湘云的姻缘无疑。
那么湘云的姻缘是谁呢?自古红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由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散佚,湘云的归宿也无可觅处。
周汝昌先生坚持湘云与宝玉方是真正的木石姻缘,因为金麒麟分明是宝玉所得之物,且珍贵呵护宁丢官印不可丢此物。
而主流则认为湘云的真命天子是卫若兰,而金麒麟几经波折后定是流落到卫若兰处,以致与湘云姻缘牵线。
至于真正的结果如何,我区区一介在校本科生,既没
有厚实的红学理论基础,也不像一般红学研究者那样博览群书,加之篇幅有限,自是无法细细考究将所思所想一一叙来,只能陈列一二鄙见,粗词滥调,不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