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透视投影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建筑投影.ppt

当物体只有高度方向平行于画面时,另两个基本方向均与画 面斜交,于是有两个主向灭点,这样画出的透视图称为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适于表现个体建筑的外观。
第10章 透视投影
21
§10.3 视点、画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二、画面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当表现高大建筑物或低洼处的建筑物时,可将画面倾斜于基 面放置,这时物体的三个基本方向都与画面斜交,于是就有三个 主向灭点。这样画出的透视图称为三点透视。
2
§10.1 透视的基本概念
一、概述
透视投影属于中心投影。透视图与人们观看物体时所产生 的视觉效果非常接近,经过渲染和配景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建 筑外貌及内部装饰。
第10章 透视投影
3
§10.1 透视的基本概念
二、术语
第10章 透视投影
4
§10.1 透视的基本概念
三、点的透视
空间点A在基面上的投影为a,在画面上的投影为a'。连视线 SA和Sa ,它们与画面P的交点A0和a0即为A点的透视和A的基透视。 平面SAa是一铅垂面,它与画面的交线A0 a0必为铅垂线,所以点的 透视与其基透视必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第10章 透视投影
19
§10.3 视点、画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二、画面时,基本方向之一垂直于 画面,于是只有一个主向灭点,这样画出的透视图称为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适于表现广场、街道、大厅、室内布置等。
第10章 透视投影
20
§10.3 视点、画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2. 确定视高
第10章 透视投影
24
§10.4 作建筑透视的基本方法
画建筑物的透视,是先画透视平面图,再确定各部分的透视 高度。按怎样画透视平面图可区分成各种不同的作图方法。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PPT课件

§6-1 曲线 §6-2 曲面概述 §6-3 直纹面 §6-4 曲线面
§6-1 曲线
一、曲线的形成和分类
曲线可以看作是由以下三种方式形成的:
1.不断改变方向的点连续运动的轨迹。
2.曲面与曲面或平面的交线。
3.直线族或曲线族的包络。
点的运动轨迹
曲表面的交线
包络曲线
§6-1 曲线
曲线的分类:
规则曲线:可列出其代数方程,例如圆。 不规则曲线:无方程,例如地面等高线。
§6-1 曲线
例6-2 半径为r的圆位于一般倾斜平面□ABCD上,
并知圆心的位置,试作出其投影。
解:首先,在水平投影中 作椭圆的长短轴:长轴的方向 为面内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的方 向,长度等于圆的直径2r。短 轴垂直于长轴,长度利用直角 三角形法求出。
§6-1 曲线
其次,求出水平投影中长短轴在正面投影中的投影,它们是
中途返回请按“ESC” 键
圆锥投影图分析 底面:水平面 锥顶: 圆锥面:
前半个圆锥面 后半个圆锥面 左半个圆锥面 右半个圆锥面
中途返回请按“ESC” 键
圆锥表面上取点线 1.属于圆锥表面的特殊位置点
例5
返回
2.属于圆锥表面的一般位置点 过点取属于圆锥面的线(直线或圆),
则点的投影在该线上
纬圆法 例 6-1
直母线l 沿着一条导曲线运动,且始终平行于某一固定方向T,这样形成的曲面称为柱面。 5,6,7,8,可按比例定出
画轴线 接,即得螺旋面的素线的正面投影,最后画出 画底面的投影 例7 已知圆锥面上的曲线AD 的水平投影,求另外两面 画锥顶 投影
例9-3 已知属于圆球面的点K 的水平投影,求其另外两面投影
旋转单叶双曲面,直线OO称为旋转轴。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上)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上)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垂直两直线的同面投影都互相垂直。
参考答案:错误2.轴测投影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单面投影图。
参考答案:错误3.剖切符号的编号宜采用()参考答案:阿拉伯数字4.常见的剖面图主要有()参考答案:其余三项皆是5.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平面剖切物体后所得的剖面图,称为()参考答案:阶梯剖面图6.剖面图中一般()虚线参考答案:可画可不画7.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表示参考答案:粗实线8.剖面图中的材料图例为()参考答案:实际材料对应的图例9.绘制剖面图时,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的部分,应绘出材料图例。
当材料不明时,采用通用材料图例绘制。
参考答案:正确10.断面图的视向是用字的那一侧表示。
参考答案:正确11.画半剖面图时,剖面图与视图的分界线是图形的对称线。
参考答案:正确12.在V面上作半剖,要“左外、右剖”。
参考答案:正确13.工程中常使用的轴测类型是()参考答案:正等测,斜二测14.A2的图幅尺寸是()参考答案:420×59415.制图时常用中粗实线线宽()参考答案:0.7b16.正投影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全等性;积聚性;类似性17.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有几种()参考答案:有4种18.点的H面投影到投影轴(OX)的距离,等于该点到()的距离参考答案:V面19.H面上的点,其水平投影重合于该点本身,正面投影在OX轴上,侧面投影则在()参考答案:OYW轴20.图样的比例,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参考答案:正确21.点有大小。
参考答案:错误22.轴测投影是单面平行投影。
参考答案:正确23.点A的Z轴坐标等于点A到V面的距离。
参考答案:错误24.判别重影点的可见性,是根据不重合的那个投影面上两点投影的坐标值得大小来判别,大者可见,小者不可见参考答案:正确25.两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参考答案:平行、相交、交叉26.若一条直线既平行于V面又平行于H面,则这条直线是()。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土木建筑制图(绪论及投影基本知识)

后退
首页
退出
帮助
正轴测图
前进
后退
首页
退出
帮助
§1.2正投影的特性 类似性—几何元素的投影仍保留其几何形状 几何元素的投影仍保留其几何形状。 1.类似性 几何元素的投影仍保留其几何形状。
前进
后退
首页
退出
帮助
§1.2正投影的特性 全等性-- 若线段和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 --若线段和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 2. 全等性 -- 若线段和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 , 则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则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帮助
前进
后退
首页
退出
帮助
施工图纸重要性
1、工程图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 工程图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 2、工程图纸是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传递工程信息的桥梁。 工程图纸是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传递工程信息的桥梁。 3、工程图纸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 工程图纸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 4、工程图纸对施工人员具有施工行为的约束力。 工程图纸对施工人员具有施工行为的约束力。 5、工程图纸是重要的技术档案。 工程图纸是重要的技术档案。 6、工程图纸是发生施工技术争执时技术仲裁的重要依据。 工程图纸是发生施工技术争执时技术仲裁的重要依据。 7、工程图纸是发生施工技术争执时法律裁决的重要依据。 工程图纸是发生施工技术争执时法律裁决的重要依据。 工程图纸的错误引起的工程事故设计单位和设计者负有责任。 8 、工程图纸的错误引起的工程事故设计单位和设计者负有责任。 9、工程图纸加盖设计权章后便具有工程的权威性。 工程图纸加盖设计权章后便具有工程的权威性。 10、工程图纸施工人员不准随意修改, 10、工程图纸施工人员不准随意修改,违反设计要求所发生的施 工事故,建筑施工单位须负责任。 工事故,建筑施工单位须负责任。 11、修改图纸必须取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予以修改, 11、修改图纸必须取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予以修改,出具设计 变更文件才有效。 变更文件才有效。 退出 首页 后退 前进
工程制图 14-透视

Vy
灭点
s
站点
例3 求形体的一点透视
1. 看清已知条件
2. 求灭点(主点)
3. 求各线的透视方向
4. 求端点的透视
5. 连轮廓线
6. 加粗轮廓线
o
C
D
o
a'(b')
c' (d')
d
b
a
c
p
p
画面线
h
h
视平线
O
X
基 线
s
站点
s'
主点
o
B
A
o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b
p
a
p
例4 作纪念碑的透视图。
X
X
例12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
H
H
OH
OH
S
视平线
基 线
画面线
站点
平面图
剖面图
X
X
H
H
OH
OH
S
例12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1)
求墙线和天棚 轮廓线的透视
灭点
引出透视 方向线
求各端点 的透视
OH
OH
H
X
X
H
S
求门和窗的透视
例12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2)
OH
OH
S
பைடு நூலகம்
H
X
X
H
例12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3)
画面线
XH
OH
基线
X
O
视平线
H
H
s
s
a
b
c
a
b
c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第10章 透视投影解剖

点击后自动演播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0
§10-2 直线的透视
三、透视图中高度的确定
位于画面内的铅垂线,其透视图反映其真实高度,称为真高线。 距离画面不同远近的铅垂线,其透视高度可借助于真高线确定。
表示。
点击1次
第十章 透视投影
8
§10-1 基本概念
通过空间A点的视线SA 与画面的交点A',就是点 A 的透视。a 是点A的水平 投影,称为A 点的基点。
通过基点a 的视线与画面
的交点a ',称为点A 的基
透视或次投影。点的透视 及其基透视必位于同一条 竖直线上。
第十章 透视投影
9
§10-1 基本概念
通常把建筑物置于水平的地面上,称地平面为基面,以字母H 表示。与基面相交的平面P 用
作画透视之用,称为画面。基 面与画面的交线称为基线,以
字母p-p 表示。投射中心设在
人眼所在的位置,称为视点,
以S 表示。视点在基面上的水 平投影叫站点,以s表示。它
在画面上的正投影叫主点,以
s'表示。
点击1次
第十章 透视投影
第十章 透视投影
4
§10-1 基本概念
透视图与轴测图相比,它有近大远小的表现效果,这与人们观 察景物或实地拍摄的照片是一致的。
第十章 透视投影
5
§10-1 基本概念
手工绘制透视图是很费时的,常在建筑设计阶段作为一种辅助 手段向人们提前展示建筑物建成后的形象和装饰效果。
第十章 透视投影
6
§10-1 基本概念
点击后自动演播作图过程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5
§10-2 直线的透视
二、基面上与画面相交的直线的透视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图教学PPT

点、线、面的投影
点的投影
确定点的位置及其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面的投影
确定面的形状及其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线的投影
确定线的方向及其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投影变换
平行投影变换
将物体的投影从一个投影 面平行移动到另一个投影 面。
垂直投影变换
将物体的投影从一个投影 面垂直移动到另一个投影 面。
旋转投影变换
将物体的投影围绕一个点 进行旋转。
商业建筑图分析
总结词
商业建筑图主要包括商场、酒店和办公楼等建筑的图纸,其设计需要满足商业运营和使用的需求。
详细描述
商业建筑图除了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详图外,还需要考虑商业运营的需求,如货物流 通、人员流动、停车位等。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内部布局、装修和设施等因素,以确保 商业运营的顺畅和高效。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 房屋建筑图教学
• 画法几何基础 • 土木工程制图基础 • 房屋建筑图解读 • 房屋建筑图绘制技巧 • 实际案例分析
01
画法几何基础
投影法原理
01
02
03
中心投影
光线从一个点出发,通过 物体投射到投影面上。
平行投影
光线平行投射到投影面上, 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正投影
光线垂直投射到投影面上, 物体的正投影不改变其形 状和大小。
详细描述
建筑平面图上标注了各部分的尺寸,这些尺寸是确定室内 空间大小的关键。学生应学会如何根据平面图上的尺寸计 算室内空间的长、宽、高,以便进行后续的设计和施工。
总结词
了解设计意图
详细描述
建筑平面图反映了设计师的初步构思和设计意图。学生应 通过解读平面图,理解设计师对建筑功能、流线、采光等 方面的考虑,从而更好地把握设计要点。
第十章 透视投影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表示。它在画面上的正投影
叫主点,以s' 表示。
第十章 透视投影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
§10-1 基本概念
透视图与轴测图相比,它有近大远小的表现效果,这和人们观 察景物或实地拍摄的照片是一致的。
第十章 透视投影
4
§10-1 基本概念
手工绘制透视图是很费时的,常在建筑设计阶段作为一种辅助 手段向人们提前展示建筑物建成后的形象和装饰效果。
第十章 透视投影
5
§10-1 基本概念
6
§10-1 基本概念
视点S 距基面H 的高度,即人眼的高度,称为视高。当画面P 垂直于基面H时,站点至画面的距离为视距Ss' ,也就是ssp。
通过视点的直线称为视 线,其中过视点S且垂直于画 面的视线称为主视线,用Ss' 表示。通过视点S的水平面 hSh 称为视平面,它与画面的 交线叫视平线,以h-h 表示。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3
§10-2 直线的透视
例10-1 求作基面上方格网的透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4
§10-2 直线的透视
解:(点击鼠标4次看步骤) (1)由视距ssp=50, 视高sps' =20,定出画 面迹线p-p、视平线
h-h 、基线ox和站点
s及主点s' ; (2)求出方格网两
方向的灭点Vx、Vy; (3)延长方格网各
△AB1B' 是等腰三 角形的透视,所以透视 AB' 的实际长度等于 AB。 利用BB1的灭点M可以定 出实长为AB的透视长度 AB' ,故称BB1的灭点M 为AB的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透视投影
9
§10-2 直线的透视
一、直线的迹点和灭点
空间有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AB、
CD,将它们延长使与画面相交,交
点T1、T2 就是它们的迹点。
直线向另一方向延长至无穷远
时,过无穷远点的视线将与已知直线
平行。过视点且平行于已知直线的视
线与画面的交点,称为该直线的灭点,
用V 表示。所以,灭点是直线上无穷远点的透视。一个方向的一组
4. 根据需要确定视平线的高度。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1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操作方法(二): 1. 在建筑物的水平投影上确定画面,使 画面与建筑物的一个主要立面交成所需的θ角, 并经过建筑物的一角; 2.过建筑物的最外两边作垂直于画面的
垂线,得到宽度B; 3. 确定站点s,使其距画面为(1.5~2)B,
第十章 透视投影
7
§10-1 基本概念
通过空间A点的视线SA与画面的交点A’,就是点A的透视。a 是
点A的水平投影,称为A点的基点。通过基点a 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a’,称为点A 的基透视或次投影。
第十章 透视投影
8
§10-1 基本概念
具体作图时,为了清晰起见,常把画面与基面分开画出。画面 P上的ox与基面H上的基线p-p 是同一条线。基面可以画在画面的下 方或上方,并且通常总是去掉边框线不画。
迹点并上移到ox上; (4)连接各迹点和相应的灭点,交出方格网的透视图。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5
§10-2 直线的透视
例10-2 求作下图所示基面上方格网的透视。 解:平行于画面的格线没有迹点和灭点。垂直于画面的格线, 其灭点为主点,其迹 点在本题中为已知。 以方格网的一条对角 线为辅助线,作出它 的全长透视,借此可 作出各网格的透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4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根据视角可以确定视距:设画面宽 度为B,将主点置于画面的中央1/3范围
内,则视距取(1.5~2)B时视角就能满
足大致28 °~37 °的要求。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5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
目录
§10-1 基本概念 §10-2 直线的透视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面和物体相
对位置的选择 §10-4 作建筑透视的基本方法 §10-5 透视图中的分割 §10-6 圆及曲面体的透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
§10-1 基本概念
用中心投影法在画面上投射得到的立体图,称为透视投影,也 叫透视图,简称透视。透视图经过渲染、配景,图画生动逼真,和 人们观察景物的视觉效果非常接近。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3
§10-2 直线的透视
例10-1 求作基面上方格网的透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4
§10-2 直线的透视
解:(点击鼠标4次看步骤)
(1)由视距ssp=50, 视高sps’=20,定出画 面迹线p-p、视平线
h-h、基线ox和站点
s及主点s’; (2)求出方格网两 方向的灭点Vx、Vy; (3)延长方格网各 格线,求得它们的
制点,最终连成房屋的透视平面图。
过ep作真高线,在其上量取房屋的高度得E’,继而作出其余各
墙角的透视高度,最后完成房屋的透视图。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8
§10-4 作建筑透视的基本方法
四、量点法
基面上直线AB的灭点为V,则VA是它的全长透视。为了得到B点 的透视,过B 作辅助线BB1,使其与AB 和ox交成等角,即AB1=AB。 求出BB1的灭点M,则MB1和VA 相交,即得到透视B’。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9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物体只有宽度方 向的直线与画面相交 时,只有一个主向灭 点,所得的透视图称
为一点透视或平行透 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0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物体的长宽两个方 向的直线与画面相交 时,有两个主向灭点, 所得的透视称为两点透 视或成角透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
§10-1 基本概念
透视图与轴测图相比,它有近大远小的表现效果,这和人们观 察景物或实地拍摄的照片是一致的。
第十章 透视投影
4
§10-1 基本概念
手工绘制透视图是很费时的,常在建筑设计阶段作为一种辅助 手段向人们提前展示建筑物建成后的形象和装饰效果。
第十章 透视投影
5
§10-1 基本概念
主向灭点Vx、Vy 。延长底面的边线31 和32,得迹点1p、2p,由此可量得各 迹点间距m、n。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3
§10-4 作建筑透视的基本方法
根据迹线p-p上各点的相对位置,在画面的基线ox、视平线上
定出灭点vx、vy和迹点1p、Ap、2p。连接各迹点与对应的灭点,得到
底面各边线的全长透视,这些全长透视交出长方体的基透视,亦即 透视平面图。过Ap作高为l的真高线ApBp,可画出长方体的透视图。 利用迹点和灭点来画透视平面图的方法,就称为迹点灭点法。
(点击鼠标9 次看作图全 过程)
第十章 透视投影
பைடு நூலகம்34
§10-4 作建筑透视的基本方法
二、网格法 在物体的水平投影上画上网格,作出网格的透视,再按物体在 网格中的位置,在透视网格上定出物体的透视平面图,最后用真高 线完成建筑物的透视。这种借用网格绘制透视平面图的方法,称为 网格法。实际上网格法就是坐标法,它也可用来画立面的透视。
VA交得B,Bb’即为所求。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7
§10-2 直线的透视
如果有多条高度相同但离画面远近不同的直线,可以利用集中 的真高线作图。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8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一、透视图的分类
建筑物有长、宽、 高三组主方向的棱线, 主方向棱线的灭点称为 主向灭点。建筑物与画 面的相对位置不同,主 向灭点的数量就可能不 同。透视图可用主向灭 点的多少来分类。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6
§10-2 直线的透视
三、透视图中高度的确定
位于画面内铅垂线,其透视图反映真实高度,称为真高线。距 离画面不同远近的铅垂线,其透视高度可借助于真高线确定。
设b’是直立于地面上的铅垂线的基透视,要求作出该线透视。
可在h-h上任取一点V,作为
辅助水平线的灭点,连Vb’,
交ox于a,作真高线Aa=H, 连VA,过b’作竖直线,与
垂直方向上还是以60°为控制角度。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7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2.方位的选择 这是指建筑物与画面间的相对位置的选 择。
当建筑物的某个立面与画面的夹角θ为 0 °时,所得的是一点透视,主要反映建筑
物该立面的形象。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8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1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画面倾斜于 基面、物体上有 三组主向直线与 画面相交时,有 三个主向灭点, 所得的透视称为 三点透视或斜透 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2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三种透视的效果: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5
§10-4 作建筑透视的基本方法
三、建筑师法
作出直线AB的全长透视VTp ,再利用过站点的辅助线sA、sB作 出透视A’、B’,
即可求出AB的 透视A’B’。这种 利用全长透视和 过站点的辅助线 绘制透视平面图 的方法称为建筑 师法。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6
§10-4 作建筑透视的基本方法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1
§10-2 直线的透视
二、基面上与画面相交的直线的透视
(1)基面上与画面斜交的直线
基面上倾斜于 画面的直线AB, 迹点T1在基线上, 灭点在视平线上。
第十章 透视投影
12
§10-2 直线的透视
2.基面上与画面垂直的直线
基面上垂直于画面的直线CD,迹点T2 在基线上,灭点为主点s’。
θ不为0°时,所得的是两点透视。某个
立面的θ小,该立面的透视宽度就较宽阔; 反之,其透视就较狭窄。通常在选择θ时, 尽量使两个立面的透视宽度之比大致与立面 的实际宽度之比相符为宜。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9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建筑物与画面的远近,影响
透视图的大小,但不改变图形的
视高即视点的高度,取人的自然高度1.5~1.8m为宜,这时可获 得切合实际的效果。
俯视
仰视
但有时为了取得透视图的特殊效果,可将视点按需要升高或降
低。升高视点,能产生俯视效果;降低视点能产生仰视效果。
第十章 透视投影
26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但视点的升高或降低,还应符合前述对视角大小的要求,
形状。
第十章 透视投影
30
§10-3 透视图的分类及视点、画 面和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操作方法(一):
1.在建筑物的水平投影上确定站点s,使过s 的两条边缘视线
间的夹角为30°~40°;
2. 在顶角中间1/3 范围作主视线的投影ssp; 3. 作迹线p-p 垂直于ssp,最好使其经过建 筑物的一角;
△AB1B’是等腰三 角形的透视,所以透视 AB’的实际长度等于AB。 利用BB1的灭点M可以定 出实长为AB的透视长度 AB’,故称BB1的灭点M 为AB的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