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媒业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探讨——基于光线传媒的案例研究

影视传媒业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探讨——基于光线传媒的案例研究
影视传媒业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探讨——基于光线传媒的案例研究

影视传媒业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探讨——基于光线传媒的案例研究

摘要

随着国内影视传媒业公司相继登陆创业板以及上市公司间竞争的不断升温,影视传媒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对影视传媒业这一行业的治理问题的研究也逐渐走入学者的视野。影视传媒业由于有着需求弹性大、不确定性大、高度竞争的特点,使得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也存在更多的风险性。基于影视传媒行业的特殊性,公司治理在解决公司各个成员利益冲突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公司治理在节约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也让人们开始进一步研究有着高度特殊性,关乎影视传媒业公司盈利与否的影视传媒业公司治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光线传媒公司治理模式的考察,利用公司治理理论,发现光线传媒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合理,公司治理模式偏向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模式,符合光线传媒的发展历程和当下公司实际。本文通过分析光线传媒现阶段公司治理问题的探讨,为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到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业公司提供参考。

关键词:影视传媒业,公司治理,案例研究

相关理论概述

公司治理的概念

在国外,公司治理这一概念,早在1932年就由Berle和Means[1]正式提出,他们认为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支配权之间的分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当这一趋势成为普遍的现象,企业就有并且必须要设立一些适当的机制——公司治理,这一机制要对经营者的权限和活动加以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以防止经营者主观地追求自我私利,而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Hart (1995)[2]围绕公司治理的产生问题,对公司治理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过大且无法解决”这两个要素的存在而存在的。Shleifer和Vishny(1997)[3]认为,公司治理是公司的投资人对目标公司的管理,是来确保回收期投资回报的方法。Zingales (1998)[4]将公司治理的概念定义为“由公司产生的在一系列复杂约束条件下的事后讨价还价的合理化协议”,这主要源于他认为公司治理和所有权分配、管理层激励机制、董事会、机构投资者等等所有要素都有关系。

我国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要晚于西方。吴敬琏(1994)[5]从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出发,认为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共同组成的一种保持一定制衡关系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所有者将自己的财富投于企业,交给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具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解雇和奖惩权,将财富交给高层经理人员运行,而高层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下经营,接受董事会的监管。钱颖一(1995)[6]指出,公司治理作为处理股东、贷款人、管理人员和职工这几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整套的制度安排,其主要内容是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董事会、经理人、职工的监督和评价,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以此来构建公司治理结构,降成本,达到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张维迎(1996)[7]将公司治理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他认为广义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控制权、剩余所有权、公司文化等等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的因素的结合体,而狭义的公司治理是各机构的权力和制度安排。费方域(1998)[8]则将公司治理看成是一种合同关系,符合合同经济学的研究。李维安(2001)[9]也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如图1所示,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资料来源:《公司治理》李维安著

图1 公司治理形式

制度背景

我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影视传媒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影视传媒行业因产出具有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而需要符合和我国的特殊的国情,受到政府行政行为的干预。严格的机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影视传媒业公司介入资本市场,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也是直接影响上市的一大屏障,而对于民营影视传媒业公司,我国的政策直接影响着其存亡和发展,在公司治理外部环境形成方面有很大影响,政府治理的作用十分明显。

对于光线传媒这样的民营影视传媒业公司,政府治理主要是进退出壁垒限制,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影视传媒业产业化启动,再到今天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政府的政策经过了一个从严格控制到放宽限制再到鼓励支持的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政府影视传媒业的相关政策演变

时间相关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影视传媒业等文化产业实行国家直接控制,只允许国家大

型企业(如上海制片厂和八一制片厂等)拍摄故事片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几家报社实行企业化管理,形

成“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传媒体制

1995年原国家广电部出台《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

定》,放开出品署名权

1996年1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

过洲日报组建报业集团

4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2001年5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将传媒与文化产业

定为上市公司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包含出版、声像、

广播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传播服务业5大类

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

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

见》,明确推进传媒集团改革和组件跨地区、多媒体大型

新闻集团的目标

2002年1月起施行的《电影管理条例》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

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与投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放开电

影制片权

2003年12月,国务院颁发“105号文件”,第10条规定:“鼓励、

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

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产

业,并享有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

12月起施行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

行规定》,鼓励境内国有、非国有单位(不含外资)与现

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公司或单独

成立制片公司,电影发行、放映权同时向境内符合要求的

民营资本放开。

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等7家民营企业第一批获得

国产影片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

2004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发《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

意见》,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

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条件成熟的广播电视节目生

产销售企业经批准可以上市融资

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出版集团改制为中国出版集团

公司

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明确提出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艺表演、电影电视剧制作

发行等文化产业

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

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壮大节目内

容生产能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

2010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

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电

影生产企业,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减少审批环节,简

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对非公有制电影企业在投资

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

给予国有电影企业同等待遇。

资料来源:国家广电总局。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近20年我国对影视传媒业的公司,尤其是民营影视传媒业的公司的政策持逐渐放开的态度,出品署名权、制作权、发行权、放映权等领域逐渐向合法和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开放。这样的政策为民营影视传媒业公司的生存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民营影视传媒业公司与国营影视传媒业公司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提供了支持。

案例介绍

公司背景特征

光线传媒,全称为“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注册成立,由股东王长田、杜英莲共同发起设立,当时名为“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2009年7月,由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原名为北京光线广告有限公司)依法整体更名注册,法人代表和实际控制人都为王长田,成为了中国早期专业的民营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机构之一。光线传媒属于广播电影电视企业,现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和影视剧的投资制作运营和发行业务。光线传媒成立时(2000年),王长田出资40万,占注册资本的80%。2001年至2009年,光线传媒先后多次增加注册资本、变更股权,截止到2012年7月,王长田实际控制的上海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仍是光线传媒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4.05%。

2012年,光线传媒营业总收入1,033,855,314.50元,同比增长48.13%,实现营业利润3.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04%,实现利润总额3.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47%,居于国内影视传媒业公司领军地位。表3列示了光线传媒上市前后2010年至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及其结构。这3年,光线传媒的主营业务除2012年外,均以栏目制作与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2012年,光线传媒共投资、制作、发行电影12部,全年实现票房超过16.1亿元,约占全国国产票房总收入的20%,票房分账及衍生收入都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增加,其国产影片数量和票房收入跻身行业前两名,同时,电视剧收入也保持稳定。

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情况

为了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生产规模,募集电视联供网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联供网电视剧购买、数字演播中心扩建项目、节目采编数字化改造项目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的营运资金,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光线传媒于2011年7月15日公布了《招股意向书》,拟首次公开发行2740.00万股股票,拟发行价格52.50元/股,采取网下法人配售与网上定价发行相结合的发行方式,余额包销的承销方式,于2011年8月3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光线传媒,股票代码为300251。此次发行股票的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14385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14385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5778.02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38071.98万元。

根据《招股意向书》,光线传媒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电视节目和影视剧的投资制作和发行业务。电视节目包括常规电视栏目和在电视台播出的演艺活动。影视剧主要是投资和发行,少量参与制作,其中又以电影的投资、发行为主。

案例分析

光线传媒于1998年由王长田、杜英莲创立,起步后逐渐涉足传媒、电影等领域,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变迁,于2009年正式整体变更为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随后的2年多的时间里,经过精心准备,于2011年8月3日正式在创业板上市。当前,光线传媒已经发展为成为中国民营影视传媒业公司的一面旗帜,它改变了传统民营电视“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其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可供其他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影视传媒业公司借鉴之处。那么,光线传媒的公司治理有何不同?我们将从其融资情况和股权结构、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三方面展开分析。

光线传媒融资情况和股权结构

从光线传媒的融资情况和股权结构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王长田从公司成立到加速扩张,再到稳定发展阶段,始终拥有着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其他大股东也为王长田的亲属,在这样的情况下,治理激励作用相对较大,公司的损失与盈利对股东利益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进行公司决策时,股东将会进行充分的考虑。另外,光线传媒的大股东也是光线传媒的创始人或相关亲属,对公司有着一定的感情基础,不仅仅出于自身利益,更会出于对公司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情结而投入更多的体力、智力贡献,治理积极性更高。其次,这样的控股情况,明确了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的所有者即是公司的代理人、管理者、经营者,他们直接以公司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对公司聘用的高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使得股东的利益、公司的利益、管理者能力和激励机制有利结合,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公司治理中常常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后,因为各个股东在地位上有一定的差距,各个董事会成员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当重大决策或者经营问题上出现较大分歧时,达成一致决定的时间成本、协调成本较低,可以避免因董事会权力不集中而导致延误最佳解决时机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股权结构也容易出现股权高度集中的问题:一是相对股权数量较小的控股人,因为股权比例不是很大,因此,公司经营损失时,他所需要承担的部分也不是很大,因而很有可能不会尽心竭力地为公司作出贡献;二是相对股权数量较大的控股人,有时因话语权相对较大,容易出现独断专行、管理僵化、成本增加等问题。

根据光线传媒2012年年度报告,光线传媒2012年的资产负债率仅为7.79%,且非

流动负债中未有长期借款项,这说明,光线传媒的债权融资以短期为主,长期债权人缺位。并且,2012年,光线传媒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小计降低41.16%,说明2012年偿还银行贷款支付的现金有大幅度降低,也可以看出,光线传媒在上市之后,正逐渐走向依靠股权募集资金、摒弃银行长期贷款之路。这种股权融资为主的融资方法,使得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股东的利益相关联,股东主要承担公司的损益,所以,股东在公司中具有治理主体的地位。

从上述分析出发,光线传媒的股权结构、融资情况决定了华谊的公司治理模式偏向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模式。

光线传媒内部治理

光线传媒由于股东在公司中有着治理主体的地位,因而其公司治理模式偏向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模式,所以在公司制度的安排、公司治理机制的制定方面,都是遵循着股东为主,股权至上的准则。

如图2所示,光线传媒以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内部治理为基本目标,坚持合法性、全面性、协调性、经济性和实效性原则,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裁层组成的公司治理机构,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战略决策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光线传媒还在监事会中引入了职工监事,光线传媒由总裁全面主持公司日常性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聘用的高级管理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学历和管理经验,各部门权责分明,科学划分了每个组织单位内部的责任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资料来源:光线传媒公开披露的公司公告。

图2 光线传媒内部组织结构图

到2012年4月,光线传媒的董事会由董事长、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总规模为9人,其中4人为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44%,持股董事为5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规模相适宜。基于影视传媒业的行业特点以及董事会在衡量公司治理水平中的重要地位,光线传媒的董事会成员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影视传媒业公司管理的丰富经验,是业界公认的节目制作专家。

通过对光线传媒内部治理的分析,我们得出光线传媒的治理结构层次清晰,内部组织机构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指引下有效运行。

光线传媒外部治理

光线传媒由于我国对影视传媒业的严格管控,而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公司治理外部环境形成方面,政府治理的作用十分明显。对于光线传媒这样的民营影视传媒业公司,政府治理主要是进退出壁垒限制,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影视传媒业产业化启动,再到今天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政府的政策经过了一个从严格控制到放宽限制再到鼓励支持的过程。直到现在民营影视传媒业公司还面临着播出平台缺乏、内容限制这样的困境。

近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光线传媒本身的上市也得益于创业板的推出,市场的逐渐开放和市场扩大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影视传媒业公司融资困难的问题,使光线传媒可以在短时间内募集资金,产出大量高质产品。同时,资本

市场也能针对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预期传递出一定的信息,对光线传媒的经营起到了监督作用。

从外部治理上来看,政府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光线传媒的外部治理,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为光线传媒的高调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光线传媒的经营者和公司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Berle Jr., Gardiner C. Means. The Modem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M]. New York: Macmillan, 1932. 40–41.

[2]Hart, O., Corporate Governance, Som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The Economic Journal .1995, 105: 687–698.

[3]Shleifer, A., R. Vishny,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 737–783.

[4]Liugi Zingales. “Corporate governanc e” [A]. In Peter Newman (Eds.). The New Pal 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and the Law [C]. London: Macmillan, 1998. 497-502.

[5]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6]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7]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1–12

[8]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10]Denis D.K., and J.J. McConn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3, 38: 10–36.

[11]Gillan S.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review [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6, 12: 381–402.

[12](英)罗伯特·G·皮卡德(Robert G. Picard)著,冯建三译.媒介经济学[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4.65–67

[13]Gerum, E., Stieglitz, N. Corporate Governance,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Corporate Strategy of Media Companies: The German Experience [R].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Media Companies. 2005

[14]Dan Shaver, Mary Alice Shaver. The Effects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Reinvestment [R].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Media Companies. 2005

[15]Ian Weber. Risky Business: Rupert Murdoch and B Sky B’s Architecture of Accountability [R].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Media Companies. 2005

[16]陈德金.公司治理与传媒集团双边治理模式的构建[J] .现代管理科学,2010,

10:76-78.

[17]常永新.传媒管制与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J].南开管理评论,2003,1:56–61.

[18]孔祥军.传媒业的企业化运行与信用再造——现代企业制度结构的视野[J].新闻界,2003,2:21-23.

[19]郭富.基于价值创造的中国传媒集团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0]周劲.传媒治理——理论与模式的中国式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97.

同花顺模拟炒股交易论文

模拟炒股交易

1 交易综述 通过对《同花顺》模拟炒股这项软件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模拟炒股这方面的知识,从申请账户至今,平均一周多的时间交易一次的频率也使我越来越了解这项软件的使用方法,我一共买了三支股票,开始选择了TCL集团和华谊兄弟这两支股票,之后又选择了光线传媒这支股票,选择的市场是深圳A 股,开始时,华谊兄弟和TCL集团这两支股票的走势并不乐观,赔了一部分钱,大概赔了10000元左右,但是后来,经过耐心的观察与等待,局势得到了扭转,华谊兄弟的股票不断上升,TCL集团的股票比较平稳,总资产达到了23万多,后来又购买了光线传媒这支股票,情况也不容乐观,购买的第二天就赔了不少钱,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仍然坚持观察股票的走势,即使这学期的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我也仍然会继续使用同花顺模拟炒股这项软件,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 股票交易过程 由于第一次接触这项软件,对于选股的方法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开始对于选股很盲目,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从何下手。后来从同花顺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一些股票的基本信息,最终选择了三支股票,第一支股票为华谊兄弟,根据网上的技术面诊股,认为平均成本比较高,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所以我觉得选择了这支股票。第二支我选择的是TCL这支股票,选择这支股票时没有什么特殊的根据,完全是跟着感觉走。第三支股票我选择的是光线传媒,根据诊断,该股票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这在处于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可适当关注。已发现中线买入信号。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可加强关注。而且,该支股票高度活跃,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最终我选择了这三支股票。针对模拟炒股这项任务,我采取的策略是“一战到底”,即我选择了哪支股票,我就会一直做到底,中途不会随意更改,即使是利润不高,我也会坚持购买,持之以恒。每次交易之前,我都会先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分析,通常交易的原因是因为这只股票的走势下降严重,担心在这样下去会赔的更多,所以希望尽早放手,另一种原因就是这只股票已经赚到一些钱,等到时机成熟就会卖出。因为我认为在股市形势不利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抽身而退,从而最小化降低损失。在形式大好的情况下,也不要太贪心,赚的差不多了就赶紧出手。

光线传媒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定稿版

光线传媒公司财务报表 分析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2012-2015年度 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14-2财管 姓名:郭永芳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2 - 二、横向分析............................................................................................................................. - 2 - (一)研究对象................................................................................................................ - 2 - (二)行业市场概况........................................................................................................ - 2 - (三)同行三家公司财务数据对比................................................................................ - 3 - 1.三家公司财务数据对比 .................................................................................... - 3 - ·偿债能力分析 ....................................................................................................... - 7 - ·营运能力分析 ....................................................................................................... - 7 - ·盈利能力分析 ....................................................................................................... - 8 - ·发展能力分析 ....................................................................................................... - 9 - 2.横向分析总结 .................................................................................................... - 9 - 三、纵向分析........................................................................................................................... - 10 - (一)偿债能力分析...................................................................................................... - 10 -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 10 -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 11 - (二)盈利能力.............................................................................................................. - 12 - (三)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 13 - 四、总结及建议....................................................................................................................... - 14 - 附录一:.................................................................................................................................... - 15 - 附录二:.................................................................................................................................... - 15 - 附录三:.................................................................................................................................... - 18 - 附录四:.................................................................................................................................... - 22 -

光线传媒战略与财务分析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 ————投资分析报告 ENLIGHT MEDIA 10级会计一班第二小组 2013年9月22日

目录 一、公司摘要 (3) 二、外部环境分析(PEST) (4) (一)政治环境(political) (5) (二)经济环境(Economica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社会环境(social) (7) (四)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8) 三、内部资源分析 (9) (一)网络资源 (9) (二)财务资源 (10) (三)人力资源 (11) (四)组织资源 (11) (五)品牌资源 (12) (六)企业文化 (13) 四、行业环境分析(SWOT分析) (9) (一)优势与劣势分析(SW)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机会与威胁分析(OT) (16) 五、财务分析 (19) (一)、光线传媒的偿债能力分析 (19) (二)、光线传媒营运能力分析 (23) (三)、光线传媒盈利能力分析 (23) 六、风险分析 (33) (一)风险与β系数概述 (33) (二)、贝塔系数的计算 (33) (三)、光线传媒集团公司的贝塔系数分析 (34) 七、光线传媒集团的估值 (35) (一)、股票估值概述 (35) (二)、股票估值的方法 (35) (三)、光线传媒集团公司的股票估值 (37) 八、资本结构 (38) (一)资本结构概述 (38) (二)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例关系 (40) (三)资产负债率 (41) (四)股东权益结构 (43) (五)调整资本结构的几种举措 (43) 九、发展前景评估 (44) (一)财务分析 (44) (二)业务优势 (46) 十、综合结论 (50)

华策影视财务报表分析

华策影视2012年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年级: 2010级 学号: 1005030304 姓名: 杜欣媛 班级: 会计103 指导老师: 二零壹叁年五月

摘要正文略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

目录 摘要 ............................................................................................................................. I V ABSTRACT .............................................................................................................................. V 第1章绪论 (1) 1.1本报告的背景和意义 (1) 1.2本报告的主要方法 (1) 1.3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1) 1.4本报告的结构安排 (1) 第2章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 (2) 2.1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3号黑体 (2) 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 (2) 2.2页眉、页脚说明 (2) 2.3段落、字体说明 (2) 2.4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 (2) 结论 (5) 参考文献 (7) 附录 1 标题 (8) 附录 2 标题 (9)

第1章 绪 论 1.1 本报告的背景和意义 在已获知华策影视2012年度财务表报的背景下,以投资者的视角,对华策影视 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意义是通过对华策影视财务报表的分析,了解此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形成原因,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从而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1.2 本报告的主要方法 本报告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杜邦分析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1.3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活动分析、资产状况分析、收入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以及企业价值分析等方面全面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4 本报告的结构安排 财务风险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 能力分析 经营活动分析 企业经营活动分析 资产状况分析 收入分析 成本费用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股东投资报酬分析 收益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价值分析

成功营销案例及分析(30个)

好的营销案例 1、NOODE 专门生产男性护肤品的企业Zirh公司针对15到29岁年轻人开发的护肤品 (1)将客户定位为“自我一代”产品名称与市场名称完美契合:Cleanme(清洁我)洗面奶、Scrub Me Gently(温柔地擦洗我)磨砂洗面奶、Make Me Soft (使我柔和)面部保湿乳液、Help Me (帮助我)祛痘霜、Renew Me(蜕变我)换肤霜、Make Me Moist(滋润我)润肤乳、Rub Me(揉擦我)按摩油等。另外,最新的防晒产品也只有SPF15的数值,符合“自我一代”喜欢看上去黑黑的年轻群体。 分析:抓住消费者简单迫切的心理需求,从产品名称设计上直观地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 2、加多宝的悲情营销系列 1.当时的热点事件是法院判决加多宝公司不能使用王老吉品牌了。 2.王老吉凉茶将加多宝凉茶直接成为竞争关系。

3.如果换名危机处理不好,加多宝将面临营销灾难。 分析:加多宝悲情系列营销策略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在王老吉凉茶已取得公众广泛的认可下,阐述讲明这一切是加多宝公司努力所致,并不是由广药集团所赐,这是公众所不知道的,如此一来,加多宝及广药集团的正负公共形象就区分开来,加多宝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为公众评理提供标准。二是充分利用公众同情心,公众总是欣赏干实事,厌恶不干实事却积极抢功劳的行为,加多宝虽输了官司,却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3、韩寒电影《后会无期》的微博营销: 微博发男明星拍戏生活照,打破固有男神形象,满足观众好奇心,拉近与受众距离,赢得好感。 4、万宝路香烟 满大街的广告,消费者都想买,跑了整个上海,没一家卖的,结果商家也跟着急起来了,到处找关系和门路想进货,后来万宝路一投入市场,都卖疯了。 分析:欲擒故众,吊足消费者胃口,以时间差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5、《致青春》 于2103年4月末上映,上映之前官微早已建立,并迅速积累了超过18万的粉丝,而在上映之后,以赵薇和光线传媒为核心的娱乐媒体圈开始在微博上广泛传播关于电影的话题,黑马良驹在《致青春:一场引爆社交网络的周密策划》中写道:“赵薇的圈内好友纷纷前来助阵不足为奇,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连商业圈的史玉柱、草根圈的天才小熊猫、文化界的张小娴、宗教界的延参法师都参与了微博营销。不完全统计,几个参与转发的微博大V,区区24个账号,粉丝总数已经接近3.7亿,在没有去重的情况下已经占了微博总用户量的80%。”除明星的直接参与外,网友主动传播的话题也为电影的营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像#有一种友情叫做赵薇和黄晓明#,#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这样的众包话题引发了极高的参与度。 分析:明星互捧代言,同时借助微博平台,利用微博大V海量粉丝广泛传播。 6、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 与《致青春》不同,《小时代》是一部口碑较差的电影,其在豆瓣上的评分甚至低于5分,但郭敬明、杨幂等一批娱乐名人的效应还是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数托邦(DATATOPIA)分析发现观看《小时代》的观众平均年龄为20.3岁,远低于《致青春》的22.5岁,这批典型的90后成了《小时代》票房的最大贡献者,也成为了《小时代》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最大贡献者。 差口碑看来对《小时代》票房的影响并不大,这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开始,关于它的口水战就没有停,黑《小时代》一派与挺《小时代》一派在社交网络上旷日持久的骂战反而让《小时代》引起了更大的关注。2000多万的投资,近5亿的票房收入,郭敬明让我们看到了粉丝经济的力量。 分析:《小时代》电影的消费者在已经由郭敬明的小说创作时期培养起来了,电影的出现只是郭敬明的粉丝对郭敬明的另一种形式上支持,这已经是有基础的,风险较小,就像刘德华哪怕在电影中只担当一个小角色,票房也是有保障的。 7、疯狂猜图:分享的胜利 2013年五六月份,如果你正在刷微信朋友圈,那么你的朋友圈很可能会被一款游戏攻陷,这款游戏就是疯狂猜图。疯狂猜图在前期成本不到10万元的情况下,做到了上线之初日增用户30万人、上线1个月下载量超千万次的成绩。对于这样一款游戏来说,它创造的增长速度简直是一个奇迹。 疯狂猜图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游戏,进入游戏后,系统会提供一张图片,再给出24个待

华谊兄弟股份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016年年报分析 2华谊兄弟

目录 一、公司简介.................................................. 二、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1、......................................... 资产结构分析 2、......................................... 负债结构分析 3、....................................... 所有者权益分析 (二)、利润表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三、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 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3、....................................... 流动资产周转率 4、....................................... 固定资产周转率 5、......................................... 总资产周转率(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 资产收益率 2、....................................... 股东权益报酬率 3、............................... 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 4、....................................... 成本费用净利率

光线传媒:股价反映盈利短期高增长 下调投资评级到中性

2013年1月8日 投资决策 剔出亚太买入名单 光线传媒 (300251.SZ) 证券研究报告股价反映盈利短期高增长,下调投资评级到中性 调整理由 我们将光线传媒投资评级从买入下调为中性。虽然《泰囧》票房超预期带来短期 盈利高增长,但当前股价已经有所反映。目前该股估值不便宜(当前股价交易在19.4倍的2013年预期市盈率,与影视娱乐行业平均22倍的水平接近),12个月目标价格(33.39元)与当前股价(32.7元)接近。从2011 年12月8日我们首次覆盖光线传媒并给予买入评级以来,该股票股价上涨11.4%,同期上证A 股指数下跌2%,传媒行业指数下跌17%;过去12 个月,光线传媒股价上涨29%,而上证A 股指数则上涨6%。该股跑赢指数原因是短期盈利超预期。 当前观点 短期盈利继续高于预期。截至12月31日《泰囧》票房达到9.89亿(已经超过我们在12月17日报告“《泰囧》票房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及目标价”中预计的至少6亿的数字),按照该片成本3000多万,光线传媒股权90%测算,该片 于2012年将为光线传媒带来的分账收入为3.7亿左右,税后利润2.7亿。1月1日起一周《泰囧》排片仍占32%左右,并可能延长档期,我们预计该片最终票房可能达到13亿以上,预计2013 年带来的分账收入为1.35亿,税后利润在1亿左右。 2013年公司净利润虽然可能因为2012年的高基数而有下滑(预计下滑14%),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是因为各项业务发展均衡:电影储备充足,全年发行量不低于15部,并可能包括与徐峥继续合作喜剧电影。电视剧投资进入收获期,预计将有10部投资的电视剧进入发行期;电视节目方面与卫视的合作数量有望翻倍。 中长期看,我们认为公司战略逐步清晰,竞争优势逐步增强。《泰囧》的巨大成功并非纯粹幸运所致,而是证明了光线传媒在影片发行和项目管理方面的竞争优势,这将继续推动其电影业务高增长。随着电影业务实力逐渐增强、电视节目制作业务从低端移向高端,公司将通过战略同盟积极寻求娱乐领域更多投资机会。 我们将2012-15E 每股收益分别上调46%/6%/10%/9%至1.97/1.69/2.03/2.43元,以反映电影票房高于预期。我们将基于PEG 的12个月目标价格从28.76元上调16%至33.39元以反映盈利预测的调整。主要风险:票房高于/低于预期。 所属投资名单 中性 行业评级: 中性 廖绪发, CFA (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 S1420510120006 +86(21)2401-8902 xufa.liao@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139917.html, 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与其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存在业务关系,并且继续寻求发展这些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 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和其他重要信息,见信息披露附录,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 刘智景 (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 S1420511070001 +86(21)2401-8943 zhijing.liu@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139917.html, 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方竹静 (研究助理) +86(21)2401-8949 zhujing.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139917.html, 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研究

光线传媒案例分析报告

光线传媒战略分析

目录 一、摘要 (3) 二、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4) 1.公司发展历史 (4) 2.公司愿景与使命 (5) 3.公司业务概述 (6) 4.公司组织结构图 (7) 三、光线传媒PEST分析 (7) 1.政治环境 (8) 2.经济环境 (8) 3. 社会环境 (9) 4. 技术环境 (10) 四、光线传媒SWOT分析 (11) 1光线传媒竞争优势分析 (11) 节目供应联网化 (11) 节目制作规模化 (12) 运营体系工业化 (13) 营销模式整合化 (13) 业务体系品牌化 (14) 电影发行精细化 (15) 2.光线传媒竞争劣势分析 (15) 国有媒体垄断,民营企业受限 (15) 缺少卫视支撑,民间宣传受限 (16) 节目模式不足,形式单一趋同 (16) 3.光线传媒竞争机会分析 (17) 民营传媒业政策放宽 (17) 国内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 (17) 国内数字电视缺口巨大 (19) 4.光线传媒竞争威胁分析 (20) 国有传媒占据垄断地位 (20) 外资传媒抢占国内市场 (20) 受众碎片化和两极化 (21) 五、光线传媒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2)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22)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22) 3.潜在替代品的威胁 (23) 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3) 5.顾客议价能力 (24)

一、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传媒娱乐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国内传媒娱乐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包括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民营传媒企业发展迅速。我们小组首先通过分析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以及其公司的主营业务等,运用PEST分析法分别分析光线传媒目前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光线传媒在当前竞争环境下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行业内的竞争、行业进入壁垒、替代品的威胁以及买方和卖方的议价能力,对其公司整体战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相关多元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 关键词:光线传媒战略管理相关多元化低成本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光线传媒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光线传媒 一、公司背景 光线传媒(ENLIGHT?MEDIA)成立于1998年,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光线传媒也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剧公司之一。光线(控股)由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线传媒)、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简称光线影业)两个独立运营的公司组成。光线传媒的定位是中国最大的多媒体视频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 光线是国内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涵盖娱乐资讯、综艺节目和生活类节目;拥有全国最大的地面电视节目联播网,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更有上百个城市频道每日在黄金时间连续播出;他是国内最大的演艺活动公司之一;中国娱乐整合营销的先行者。? 光线聚焦娱乐领域,见证了中国娱乐界的变幻风云,成为影视音乐作品、明星和娱乐事件首选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对中国娱乐界影响最大的民营公司。? 光线也是国内重要的电视剧制作和营销公司,未来将向全新的电视剧发行平台发展。公司正在打造新型艺人经纪公司,在主持人领域首屈一指。? 光线的娱乐内容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和经营,内容的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和增值业务等各个环节,专业分工、环环相扣,加上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共享的内容协同效应,使光线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稳定的质量。而发行网络的不断扩大和整合营销手段的不断丰富,使节目内容价值实现最大化。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电视节目和影视剧的投资制作和发行业务。电视节目包括常规电视栏目和在电视台播出的演艺活动。演艺活动一般在电视台播出,属于特殊类型的电视节目。电视栏目、演艺活动和影视剧是公司的三大传媒内容产品。电视栏目和演艺活动是自主制作发行,通过节目版权销售或广告营销的方式实现收入;影视剧主要是投资和发行,少量参与制作,其中,又以电影的投资发行为主,收入主要包括电影票房分账收入、电视剧播映权收入、音像版权等非影院渠道收入和衍生产品(贴片广告等)收入。 二、案例内容 公司是由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原名北京光线广告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4月24日,北京光线广告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2001年5月18日,光线广告的注册资本由50 万元增至100万元。2003年2月17日,光线广告的注册资本由100万元增至300万元。2003年4月10日,公司名称由“北京光线广告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 2003年10月20日,光线传媒吸收合并北京光线电视传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0万元增至500万元。2009年8月7日,光线传媒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84,729,元按照:1的比例折成78,772,500股,每股面

宋城演艺:宣布拟收购六间房公司 我们认为具有战略性意义

2015年3月17日 简要分析 宋城演艺 (300144.SZ) 人民币30.12元 证券研究报告宣布拟收购六间房公司,我们认为具有战略性意义 最新消息 宋城演艺于3月17日宣布计划收购六间房公司100%的股权。六间房是一家互联 网演艺平台,大部分股权由宋城集团(宋城演艺的母公司)所有。根据 iUserTracker,六间房是2014年该领域内MAU(月活跃用户)规模最大的企 业。该交易有待于股东大会和证监会的批准。 分析 要点: 1. 宋城演艺同意以人民币26.02亿元的现金和股票来收购六间房100%的股权。 宋城演艺将以现金方式购买宋城集团所持六间房62%的股权(作价人民币16.14 亿元),并计划以27.07元/股的价格向六间房其他股东发行约3650万新股,收 购其余38%的股权。3650万股相当于目前已发行股份的6.5%。宋城演艺还计划 向不超过五名特定投资者发行新股募集不超过人民币6.5亿元的配套资金(不超 过交易总对价的25%),全部用于支付该交易的现金对价。该交易一旦完成,六 间房将成为宋城演艺的全资子公司。 2. 六间房预计2015-18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51亿元/2.11亿元/2.75亿元/ 3.57亿 元,相当于我们对宋城演艺净利润预测的28%/26%29%32%。在该交易条款下, 六间房如果未达到承诺利润则将对宋城演艺进行补偿。 3. 我们认为此次交易是宋城演艺迈向互联网的关键一步。通过利用六间房的用户 流量和平台,我们认为宋城演艺可以围绕其演艺战略开发出更多业务模式。 潜在影响 我们的预测没有调整,有待于交易完成。我们仍暂停对宋城演艺的评级,因为该 公司潜在的结构调整(于2014年12月18日宣布)存在不确定性。 所属投资名单 暂停评级 刘智景执业证书编号: S1420511070001 +86(21)2401-8943 zhijing.liu@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139917.html, 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与其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存在业务关系,并且继续寻求发展这些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有关分析师的申明和其他重要信息,见信息披露附录,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 廖绪发, CFA 执业证书编号: S1420510120006 +86(21)2401-8902 xufa.liao@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139917.html, 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方竹静执业证书编号: S1420513070001 +86(21)2401-8949 zhujing.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139917.html, 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光线传媒股票投资分析

光线传媒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词汇之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前景广阔的一面。该板块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此报告以光线传媒股票为例,通过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和技术分析,全面分析次股票的投资价值和未来投资潜力。 一、宏观经济分析 (一)经济指标分析 表1 国内生产总值(2013年1-2季度)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至二季度GDP同期增长7.6%。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稳定发展。 初步测算,今年1-2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248009.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期增长7.6%;其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生产值18622.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生产值117037.3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生产值112349.8亿元,增长8.3%。从市场销售方面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和金融业增长较为显著,说明银行、文化等服务消费对GDP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而住宿和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的增速有所减缓。 由于今年宏观经济推动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外部需求有所好转、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向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等,都为消费平稳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二)货币政策分析 近两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信贷支出,降低税率,从而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使货币流通更为充足和频繁,一定程度的致使投资过热,从而导致房价虚高,利率的降低也会使股票市场日益繁荣。 但总结2013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趋势,下半年可能信贷需求偏弱:企业无投资冲动;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个体信贷需求在下半年也可能降低。其次,监管层对于金融系统风险监管趋严,表外融资、平台贷款及票据业务均受到影响,预计未来新增企业债券及信托贷款也将出现下行。目前,央行明显将“协助结构调整,控制金融系统风险”作为主要目标。源于政府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容忍度提高等种种因素,都表明了下半年货币政策难放松的趋势。 二、行业分析 (一)行业目前状况 影视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而逐步提高,呈现出需求过大与供给不足的现象,特别是高品质的影视作品缺乏。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影视文化产业前景广阔、需求旺盛。从就业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增加就业100万人。目前整个世界市场的增长率约为3%,而文化产业的增长率近6%。 (二)行业特点 从影视文化产业自身发展来看,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高投入、高产出,但市场风险较大。 二是专业人才要求较高。由于其技术专业,往往人才缺乏;由于人才缺乏,往往又影响产业质量。 三是产业利润的高端在影视产品交易、衍生产品开发、影视文化旅游等方面。必须抓住价值分配的关键环节,真正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影视产业形成集聚或者形成以影视产业为主导的影视城看,有三个特点: 一是影视基地从发展到成熟一般需要十年左右时间。如美国“好莱坞”,从1908年拍摄第一部影片,以后陆续有20家左右制片公司入驻,到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才初具规模,而后逐步闻名世界;横店影视基地1995年为拍摄影片《鸦片战争》建造了广州街、香港街,此后历经10多年,发展成为今天集影视拍摄、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影视基地。 二是企业集聚需要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无论“横店”还是“好莱坞”,都以低廉甚至无偿的土地、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市场投融资机制,作为吸引企业入住的制胜法宝。

光线传媒案例分析

学号:17051226 姓名:臧梦雅专业:12级平面设计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光线传媒核心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制作电视节目,换取电视媒介资源,再对媒介资源销售获得收入和利润。2011年8月3日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注册资金由8220万元变更为10906万元。巨额投资导致公司资产周转率低、财务风险加大。但它的快速发展能力、快速运营效率、高效的资产和资本收益都是所值的称道的。公司各经营部门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积极有序开展工作,并定时提交公司有关运营状况的财务报表。 下列表格是对2011年财务报表进行的简要分析,目的是考察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否良好,并通过对该公司各项表的综合分析,提高公司的流动能力和对经济形势的应变能力。保持并增加各项主营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2011年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结构及增减变动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看出,公司的流动资产的比重略微高于非流动资产的比重,说明该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对经济形势的应变能力较好,运营情况较好,资产结构较合理。 2、负债能力分析

高,而非流动负债的比重都较低,这就使公司的资本结构不稳定,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大。 3、偿债能力分析 4、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477260356.215 总资产周转率较低,企业利用其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差,效率低。 5、盈利能力分析 6、市场分析表

三、财务数据 1、主营收入+营业利润 11年前3季实现主营收入41,375.91万元,营业利润12,295.48万元。 2、净利润+每股收益 11年前3季实现净利润10,073.72万元,每股收益0.92元。 3、股东权益+未分配利润 截至11年前3季最新股东权益171,199.25万元,未分配利润19,255.67万元。 4、总资产+负债 截至11年前3季最新总资产186,728.53万元,负债15,529.28万元。

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016年年报分析 2 华 谊 兄 弟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二、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2) 1、资产结构分析 (2) 2、负债结构分析 (3) 3、所有者权益分析 (4) (二)、利润表分析 (4)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5) 三、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6) (一)、偿债能力分析 (6)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7)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0)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5) 1、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 (15) 2、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17) 3、流动资产周转率 (19) 4、固定资产周转率 (19) 5、总资产周转率 (20)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1)

1、资产收益率 (22) 2、股东权益报酬率 (22) 3、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 (23) 4、成本费用净利率 (24) 5、每股收益 (25) 6、每股净资产 (26) (四)、发展能力分析 (26) 1、华谊兄弟 (26) 2、光线传媒 (27) 四、财务综合分析 (29) (一)、杜邦分析法 (29) 1、华谊兄弟的ROE (29) 2、光线传媒的ROE (29)

一、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是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军团之一,公司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2005年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正式成立。 2009 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恶化,国家采取了扩张性宏观政策,使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控制。为了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刺激中国文化消费的增长,2009 年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其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在国家大力发展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利好环境下,公司利用各种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2009 年10 月30 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此次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9] 1039 号”文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4,200 万股,发行价格每股28.58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1,200,360,000 元,扣除各项发行费52,121,313.55 元,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1,148,238,686.45 元。上市使得公司资本实力大为增强,获得了未来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竞争能力,公司步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19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许可经营项目:制作、复制、发行:专题、专栏、综艺、动画片、广播剧、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7年4月1日止),国产影片发行(凭

光线传媒的财务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4级PMBA2班第9组 光线传媒的财务盈亏分析报告成员: 学号:14125511 姓名:孙颖 i 学号:14125594 姓名:赵辉 学号:14129157 姓名:阿布弟 学号:1412557 姓名:于强 学号:1412554 姓名:王一帆 学号:14125535 姓名:王羽

目录 1.案例概述-------------------------------------------------------------------------------------------------------1 2.案例问题分析-------------------------------------------------------------------------------------------------2 2.1 光线传媒财务基础数据的来源-------------------------------------------------------------------- 2.2 财务会计要素的鉴别的重要性--------------------------------------------------------------------- 2.3 光线传媒净利润形成的过程------------------------------------------------------------------------ 2.4 财务分析的方法和选择------------------------------------------------------------------------------ 2.5 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假设对光线传媒盈余管理的影响---------------------------------------- 2.6 影视制作方需要缴纳的相关税费对盈余的影响---------------------------------------------- 3.案例得出的结论和启示------------------------------------------------------------------------------------ 1.案例概述

简析光线传媒的发展模式、运营方式

光线传媒 “光线”传播是标本还是模式?综合案例谈其成功经验以及可推广性 作为上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中国电视产业改革浪潮的产物,光线见证并经历了中国电视改革过程中的几乎每一个细节,其成长与发展历程对于中国民营电视研究有着绝对的标本意义,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应该说是代表了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发展方向。 说到光线传媒,没有人会否认它是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一面旗帜。从1998年启动资本仅十万元,靠卖策划报告、为厂商制作宣传短片为生的“光线电视研究策划中心”到1999年向全国100多家电视台发行的《中国娱乐报道》,再到今天拥有12档节目,每日制作量超过6小时,节目在全国近300个电视频道600台次播放的节目制作公司及媒体运营商,光线传媒在总裁王长田的带领下,五六年间成长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年收入达到了3个亿。 然而光线传播的成功之只能作为一种标本,一个典范,而不能作为一种模式。 首先,市场竞争变化日新月异,而市场竞争更是激烈异常。光线的突破正是在传统惯例上有了创新,才造就了自身的巨大成功。如果作为一种模式进行不断效仿,只能让模式本身存在的优越性丧失。其次,由于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一味的遵守模式的结果只能是是去市场竞争力,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的休整模式,以让其更好的贴合市场。第三,企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因而发展模式应当根据企业自身条件以及周围市场环境来制定,而不是一味遵循他人的成功模式,应当让企业自身的优势得到最大的体现。因为,我觉得光线传播只能作为一种标本予以学习,却不能当做其他企业效仿的模式。 一、成功经验 1、结合市场需求,对自身做出了准确的定位,坚守娱乐节目,制作主阵地。 光线传媒首先是一个节目制作公司,一个内容提供商,在现行的中国电视产业政策下,这恐怕也是绝大多数民营电视公司未来几年里所能担当的最主要角色。光线传媒是靠做娱乐类节目,具体说是靠做娱乐资讯起家的,结合市场需求,对自身做出了准确的定位。选择娱乐类节目作为突破口并非偶然,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带给中国电视的是娱乐属性的长期缺位,电视台作为政府喉舌的定位也使娱乐类节目成为中国电视最柔性、最具产业化可能的节目类型。而在国际电视界,电视和娱乐的结合与电视和体育的结合一同被认为是最能带来丰厚利润两种产业结合。几年的摸爬滚打,光线传媒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颇为完整的从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到相关增值服务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以被称为“娱乐界的《新闻联播》”的《娱乐现场》领军,结合陆续推出了《海外娱乐现场》、《百事音乐风云榜》、《明星》等一批栏目所形成的一个资源共享的娱乐资讯及综艺类栏目群。 无论是从大的国家产业政策与行业定位来说,还是从企业内部利益诉求与竞争优势来说,继续坚守自己的主业——娱乐资讯及其他娱乐类栏目的制作,对民营电视制作公司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未来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发展趋势之一。光线总裁王长田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市场定位概念,着力开发中国最大多数受众收视需求.中国娱乐界健康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先进企业产品市场通路的大平台媒体。这三点的提出让光线的发展有了一个特点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是适合光线自身特点的,同时又把我了市场需求,将自身优势和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