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区域地理俄罗斯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俄罗斯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俄罗斯教学设计

篇一:20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理欧洲和俄罗斯[高考试题20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欧洲和俄罗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欧洲西部地区及俄罗斯的位置、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农业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3.分析说出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4.记住欧洲西部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

5.掌握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及其成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本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通过图表和相关资料,讨论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通过收集、调查有关资料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

6.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归纳总结出欧洲西部发展传统畜牧业的优越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

7.通过地图分析记忆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其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重点1.欧洲西部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特点及原因。

2.欧盟在本区的地位和作用,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与发展传统畜牧业的关系。

3.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及原因。

(二)难点1.理解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读图分析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8.通过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9.俄罗斯的气候分布及其特点三、教学步骤(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1.导人新课,展示课件。

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你们知道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小结板书】:一、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的集中地。

2.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发达国家集中。

美丽的俄罗斯——地理教案设计

美丽的俄罗斯——地理教案设计

美丽的俄罗斯——地理优秀教案设计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精彩历史的国家,其著名的文化和艺术让世界各地人们都心驰神往。

而在俄罗斯人民探索研究中,他们也积累了许多有趣的地理知识,这为地理教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练习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为学生们设计一流的俄罗斯地理教案,让他们从地理这门学科中感受到美丽的俄罗斯。

1. 课程目标在这堂地理课上,学生将会:1)掌握俄罗斯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特点;2)了解俄罗斯各大城市地理位置,气候,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3)了解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上的战略地位;4)加深俄罗斯和中国的友情和合作。

2. 教学策略1)通过观察、听取和描述俄罗斯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2)加入互动讨论和探究,通过聆听、互动交流和解释加深学生对俄罗斯地理的认识;3)使用可视化媒体资源,如地图、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地理和文化;4)组织学生参与实地探访和研究,让学生亲身感受俄罗斯的美景和特点。

3. 教学步骤第一部分:导入1)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俄罗斯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们了解俄罗斯的地形;2)通过简短的介绍,带领学生们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第二部分:探究1)介绍俄罗斯各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2)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天气状况和气候类型,引导学生们分析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差异;3)带领学生探究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状况和文化特点,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4)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位置;第三部分:实践1)带领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2)在实践中体验俄罗斯文化,了解俄中在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3)安排学生在电子平台上,进行俄中合作相关的讨论和实践探索。

第四部分:总结1)让学生完整回顾本次地理课的知识点;2)通过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3)探究下一步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省优质课之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俄罗斯 Word版

省优质课之区域地理复习教学设计:俄罗斯 Word版

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俄罗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俄罗斯在《世界地理》复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高考中都考过。

在执教时,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参照了以下原则:一是以俄罗斯这个区域为载体构建与本课题相关的高中地理内容,二是以案例和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要重建俄罗斯专题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构建与俄罗斯相关的试题结构。

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还要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题目,可以体现对专题知识内容的适当扩展。

课题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体现俄罗斯的特色,并体现区域发展的时代性。

可选取反映区域突出特征及其深刻影响的某几个方面或某几个角度,进行较为深入、透彻的剖析和探讨,例如“中俄合作”领域内的“能源合作”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考点明确】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湖等自然地理特征。

2.俄罗斯的资源、工业、交通等经济特征。

【考点解读】高中区域地理课题教学目标,首先应向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靠拢,以实际区域为载体整合高中地理原理、规律、方法和思想,而不是纯初中地理内容的复习。

具体体现在“双目标”上——体现高初中地理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与融合、体现高考四项考核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渗透,使得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与高考地理考试内容密切结合。

【教情分析】1、先宏观再微观,从自然到人文,系统掌握知识。

复习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从自然条件考虑到对人文方面的影响,注意把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必修内容)穿插在世界地理的复习过程中。

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点的纵向联系,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

把复习的区域放在其所属的大地理背景下,从总体上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2、立足人地关系,比较区域差异,突出区域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

重视对某区域的气候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等进行综合思考,得出区域因地制宜的措施、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重点分析与俄罗斯有关的合作。

《俄罗斯》地理教案设计的全面解析

《俄罗斯》地理教案设计的全面解析

本篇文章将对《俄罗斯》地理教案设计进行全面解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1.熟知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领土组成,可以画出俄罗斯的地图;2.了解俄罗斯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3.掌握俄罗斯的主要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了解俄罗斯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和及其取得的成就。

二、教学内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与领土组成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总面积为1.7亿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8。

其领土囊括了亚洲北部、欧洲东部、加里宁格勒以及在北冰洋上的一些小岛屿。

学生应该熟知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全球地图上找到俄罗斯的位置,并能够自己画出俄罗斯的地图。

2.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俄罗斯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应该了解俄罗斯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对俄罗斯的发展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3.俄罗斯的主要资源储量与分布情况俄罗斯资源丰富,其中石油、天然气、锰矿、镍矿、煤矿等储量居世界前列。

学生应该掌握俄罗斯的主要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方向。

4.俄罗斯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及其取得的成就俄罗斯是一个多资源经济国家,其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天然资源采集、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服务业发展等。

学生应该了解俄罗斯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和其取得的成就,可以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状态有更透彻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后,采用讲授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

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俄罗斯的一些相关知识。

2.图解法通过一些有关俄罗斯地理的图片或地图,精确地展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主要资源储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俄罗斯的发展和成就并与其他国家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俄罗斯的发展。

地理俄罗斯课程设计

地理俄罗斯课程设计

地理俄罗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经济结构、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掌握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主要的经济产业。

3.了解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4.认识俄罗斯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构成。

5.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6.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7.能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地理观察和调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通过地图和实地照片,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河流等。

2.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介绍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以及森林、水资源等自然环境。

3.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和经济结构:介绍俄罗斯的联邦制度、行政区划、主要城市,以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结构。

4.俄罗斯的文化特色:介绍俄罗斯的语言、宗教、文学、艺术、节日等文化特点,以及俄罗斯的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俄罗斯地理知识的理解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俄罗斯的地理现象和经济问题。

4.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地理》课本,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俄罗斯的地理景观和文化特色。

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教学案

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教学案

《俄罗斯》复习教学案【教案背景】1、高考文综中地理知识的落脚点是区域地理。

通过复习初中地理,用高中所学理论知识来解释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地理规律。

2、本教案适用于高二年级【教案课题】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教学案【教材分析】俄罗斯在《世界地理》复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高考中都考过。

例如05年天津文综考过俄罗斯东西部冬季气温差异,08年上海地理考过俄罗斯的地形、农业、交通等问题。

因此,在高中段复习时要注重这一区域,在深度和难度等方面加大,加深。

【教学方法】1、备课不仅备知识,还要备学生。

因此,本人在编写时,贯彻教案即学案,学案即教案的思想。

2、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自主与合作探究3、在复习中,注重地理思维的建立【教学过程】俄罗斯学案知识目标:1.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及其分界线。

2. 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3. 俄甸斯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4. 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5. 俄罗斯农业、工业和交通特点。

能力目标:1.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

2. 能够根据俄罗斯国土特点说明其气候成因。

3. 能够根据俄罗斯的位置和气候,说明其农业分布特点。

4. 能够依据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工业特点,分析俄罗斯交通方式的选择。

一、概况:1、位置和范围: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经度30°E到180°之间;纬度50°N以______的范围。

________圈横穿北部,纬度位置很______。

海陆位置与范围俄罗斯领土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是地跨欧亚两大洲的______洲国家,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

陆上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等国接壤。

2 、面积和人口: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______的国家,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

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但是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俄罗斯传统上被视为________国家。

俄罗斯地理知识大集合——教案设计

俄罗斯地理知识大集合——教案设计

俄罗斯地理知识大集合——优秀教案设计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都非常丰富多彩。

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地理知识,对于增长人们的国际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和促进中俄友好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教案设计,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地理知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面积和边境情况。

2.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水文和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俄罗斯的人口、宗教、语言和文化等人文特征。

4.了解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等现状。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和边境情况。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介绍自己对俄罗斯的简单了解和印象,营造课堂氛围。

第二步:自然环境特征(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和植被等方面。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俄罗斯和中国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点和影响。

第三步:人文特征(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俄罗斯的人口、宗教、语言和文化等人文特征。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俄罗斯人与中国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历史渊源等话题。

第四步:现状介绍(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等现状。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俄罗斯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力。

第五步:总结讨论(20分钟)教师通过总结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俄罗斯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俄罗斯未来的发展会如何影响中国?”,“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会如何受到保护和利用?”等等。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评价,例如课堂测验、小组讨论、学生作业等等。

例如,可要求学生为俄罗斯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报告,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

俄罗斯(第1课时)精品教案

俄罗斯(第1课时)精品教案

《俄罗斯》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会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俄罗斯的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和首都。

【教学难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所侧重的设计学习内容,具体包括三部分,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发达的交通”。

在思路上,这三部分按照由自然到人文,以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本讲为第1课时,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部分,通过莫斯科寒冷的视频,了解俄罗斯寒冷的国度为引入,通过“寒冷的原因”“寒冷的影响”作为情景线,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及人口分布知识线串联起来。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极地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 俄罗斯地理位置描述不正确的是()A.地跨亚欧两洲B.大部分位于亚洲北部C.位于欧洲东北部D.属于亚洲国家3.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是()A.高原、山地面积广大B.平原、丘陵面积广大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D.盆地、山地面积广大4. 关于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B.叶尼塞河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C.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之间的地形区是西西伯利亚平原D.乌拉尔山以西是西欧平原,以东是东欧平原【参考答案】B;D;C;A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1. 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2. 地形与河流特点(1)地形地势特点(2)河流特点3. 俄罗斯的气候(1)气候的类型及特点(2)气候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区域地理俄罗斯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2、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湖泊
3、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二、教学重点
1、俄罗斯河流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2、俄罗斯多沼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东西差异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根据俄罗斯地图,回顾所学知识总结。

二、知识梳理——俄罗斯自然概况
1、位置:①纬度位置50°N——70°N 30°E——180°
②海陆位置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西临波罗的海
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
中国等国接壤
2、范围:①欧洲部分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
南起黑海,北到北冰洋沿岸
②亚洲部分西起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沿岸
南抵哈萨克斯、蒙古与中国接壤,
北到北冰洋沿岸
3、地形
地形多样,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东高西低。

欧洲部分乌


山西←亚洲部分→东
东欧平原伏尔加河西西伯利
亚平原
鄂毕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贝加尔湖



东西伯利亚
山地
4、河流、湖泊
名称特点
伏尔加河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河流,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利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注入北冰洋,纬度高结冰期长,有凌汛,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断裂下陷而成,水资源丰富。

5、气候
总体特点: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强调: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植被为温带草原或者温带荒漠,俄罗斯有大面积的
E F G
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特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思考与讨论
1、读俄罗斯气候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莫斯科和上扬斯克属于什么气候?
②它们两地的气候特征一样吗?
③不一样的话差异在哪里?
2、阅读莫斯科和上扬斯克月均温和月降水量表总结其气候差异。

莫斯科:气候温和,年温差较小,降水较多且较均匀。

上扬斯克:气候寒冷,年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3、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产生差异的原因?
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欧洲海岸线曲折,深入内陆,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进入,海洋性较强,气候较温暖湿润。

上扬斯克: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靠近北冰洋,气候寒冷,东南部多山地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气候寒冷而干燥。

4、西西伯利亚地区多沼泽的原因?
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
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缺乏湖泊蓄水)
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海岸线漫长,但是无论河运还是海运都不发达的原因?欧洲部分摩尔曼斯克成为极圈内的终年不冻港,以及伏尔加河河运发达的原因?
亚洲部分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海运:虽海岸线漫长,但纬度高,北冰洋沿岸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大。

内河航运:纬度高,热量不足,封冻期长,通航期短,
河流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走向的货物运输方向不符
欧洲部分:
摩尔曼斯克: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
伏尔加河航运发达: 受西风带的影响,冬季气温较高,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地形平坦,水流稳定;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货运需求量大;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
能力提升
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

猛犸象在一万多年前就灭绝了,西伯利亚高原的冻土下面埋藏着许多象牙和猛犸骸骨,由此这里便诞生了一种职业,专门挖掘猛犸象牙,这个职业叫做挖尸人。

由于这里的气温较低,挖尸人只能抓紧在夏季的两个月时间进行挖掘,因此,他们一年可以休息300天。

只要挖到一个65公斤的猛犸牙,就可以卖24万,而且有时候运气好,可以挖到好几根,据说西伯利亚的有些挖尸人,一年最多可以赚到1000万。

虽然这个职业利润很恐怖,但是其伴随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工作的地点在西伯利亚森林深处,沼泽广布,气温变化大,有时候温度高达30多度,而遇到寒冷的时候会降到零下40度。

阅读材料,试分析西伯利亚高原“挖尸人”存在的自然地理原因。

以及该职业要面临的困难。

四、知识小结 俄罗 跨亚、欧两洲
国土面积最辽
阔 传 统 的 欧洲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