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考区域地理俄罗斯教案设计
高二地理俄罗斯教案精选5篇

高二地理俄罗斯教案精选5篇高二地理俄罗斯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高二地理俄罗斯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本节介绍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四个问题。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但城市化也给化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起源的条件和发展的三个阶段;了解城市化的含义、标志和当代城市化的特点;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围绕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等因素分析城市起源和发展;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围绕着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从城市数量、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变化角度分析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领会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重视城市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城市化及其特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难点: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城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概念等没有什么知识基础,要求教师多搜集资料、图片,让学生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给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1、图表、图片展示法2、学案导学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高二地理俄罗斯教案(精选篇2)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宇宙是个什么“模样”呢?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太空像汪洋大海,天体像相距很远的小岛,天体系统如同群岛。
我们的地球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呢?[讲授新课]二、宇宙中的地球(板书)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板书)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读图,首先找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注意小行星带的位置,然后教师可根据以下资料把九大行星给学生做一个简单介绍。
美丽的俄罗斯——地理教案设计

美丽的俄罗斯——地理优秀教案设计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精彩历史的国家,其著名的文化和艺术让世界各地人们都心驰神往。
而在俄罗斯人民探索研究中,他们也积累了许多有趣的地理知识,这为地理教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练习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为学生们设计一流的俄罗斯地理教案,让他们从地理这门学科中感受到美丽的俄罗斯。
1. 课程目标在这堂地理课上,学生将会:1)掌握俄罗斯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特点;2)了解俄罗斯各大城市地理位置,气候,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3)了解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上的战略地位;4)加深俄罗斯和中国的友情和合作。
2. 教学策略1)通过观察、听取和描述俄罗斯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2)加入互动讨论和探究,通过聆听、互动交流和解释加深学生对俄罗斯地理的认识;3)使用可视化媒体资源,如地图、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地理和文化;4)组织学生参与实地探访和研究,让学生亲身感受俄罗斯的美景和特点。
3. 教学步骤第一部分:导入1)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俄罗斯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们了解俄罗斯的地形;2)通过简短的介绍,带领学生们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第二部分:探究1)介绍俄罗斯各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2)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天气状况和气候类型,引导学生们分析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差异;3)带领学生探究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状况和文化特点,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4)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位置;第三部分:实践1)带领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2)在实践中体验俄罗斯文化,了解俄中在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3)安排学生在电子平台上,进行俄中合作相关的讨论和实践探索。
第四部分:总结1)让学生完整回顾本次地理课的知识点;2)通过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3)探究下一步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俄罗斯》地理教案设计的全面解析

本篇文章将对《俄罗斯》地理教案设计进行全面解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1.熟知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领土组成,可以画出俄罗斯的地图;2.了解俄罗斯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3.掌握俄罗斯的主要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了解俄罗斯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和及其取得的成就。
二、教学内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与领土组成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总面积为1.7亿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8。
其领土囊括了亚洲北部、欧洲东部、加里宁格勒以及在北冰洋上的一些小岛屿。
学生应该熟知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全球地图上找到俄罗斯的位置,并能够自己画出俄罗斯的地图。
2.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俄罗斯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应该了解俄罗斯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对俄罗斯的发展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3.俄罗斯的主要资源储量与分布情况俄罗斯资源丰富,其中石油、天然气、锰矿、镍矿、煤矿等储量居世界前列。
学生应该掌握俄罗斯的主要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方向。
4.俄罗斯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及其取得的成就俄罗斯是一个多资源经济国家,其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天然资源采集、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服务业发展等。
学生应该了解俄罗斯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和其取得的成就,可以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状态有更透彻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后,采用讲授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
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俄罗斯的一些相关知识。
2.图解法通过一些有关俄罗斯地理的图片或地图,精确地展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主要资源储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俄罗斯的发展和成就并与其他国家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俄罗斯的发展。
地理俄罗斯课程设计

地理俄罗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经济结构、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掌握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主要的经济产业。
3.了解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4.认识俄罗斯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构成。
5.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6.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7.能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地理观察和调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通过地图和实地照片,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河流等。
2.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介绍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以及森林、水资源等自然环境。
3.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和经济结构:介绍俄罗斯的联邦制度、行政区划、主要城市,以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结构。
4.俄罗斯的文化特色:介绍俄罗斯的语言、宗教、文学、艺术、节日等文化特点,以及俄罗斯的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俄罗斯地理知识的理解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俄罗斯的地理现象和经济问题。
4.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地理》课本,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俄罗斯的地理景观和文化特色。
《俄罗斯》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6)

第三节俄罗斯教学要求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3.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结构分析本节内容共分三个标题,是按照由自然到人文,一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
首先在第一标题中介绍了俄罗斯的位置及范围,以及由于纬度高导致的气候特点和复杂地形。
由于面积广阔,所以又引出了第二个标题,即自然资源丰富。
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的开展奠定了根底,因此俄罗斯的工业较为兴旺。
在介绍俄罗斯经济的同时,课文中还特别提到了俄罗斯对科学技术的奉献。
安排这样一段文字,主要是使学生明确,俄罗斯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强大的物质根底和技术支持。
这么兴旺的工业,需要有交通运输作支持,因此课文在第三标题中介绍了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线以及运输网的特点。
交通线是线状的,连接彼此的点就是一些重要的城市,于是课文又紧接着介绍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交通枢纽。
由莫斯科还提到了俄罗斯的名胜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这样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
俄罗斯一节的内容在层次上可参见以下列图:1.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大局部地区都处于北纬50°~70°的范围之内。
这样的领土范围和纬度位置对其自然环境及工农业生产,以至人口的分布都有很大的影响。
正因为纬度高,才导致气温常年较低;面积广阔,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矿产提供了条件。
而丰富的矿产又为工业打下了根底。
所以课文首先安排了“国土辽阔〞这样一个标题。
2.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42页的“阅读材料〞是一段关于俄罗斯的人口、民族、政治、语言概况的文字,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俄罗斯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里突出了两个问题。
首先是3/4的人口聚集在1/4的土地上,这一点与俄罗斯的地形有着重要的关系。
俄罗斯欧洲局部人口聚集,且首都也位于欧洲局部中央,被公认为是欧洲国家。
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教学案

《俄罗斯》复习教学案【教案背景】1、高考文综中地理知识的落脚点是区域地理。
通过复习初中地理,用高中所学理论知识来解释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地理规律。
2、本教案适用于高二年级【教案课题】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教学案【教材分析】俄罗斯在《世界地理》复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高考中都考过。
例如05年天津文综考过俄罗斯东西部冬季气温差异,08年上海地理考过俄罗斯的地形、农业、交通等问题。
因此,在高中段复习时要注重这一区域,在深度和难度等方面加大,加深。
【教学方法】1、备课不仅备知识,还要备学生。
因此,本人在编写时,贯彻教案即学案,学案即教案的思想。
2、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自主与合作探究3、在复习中,注重地理思维的建立【教学过程】俄罗斯学案知识目标:1.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及其分界线。
2. 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3. 俄甸斯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4. 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5. 俄罗斯农业、工业和交通特点。
能力目标:1.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
2. 能够根据俄罗斯国土特点说明其气候成因。
3. 能够根据俄罗斯的位置和气候,说明其农业分布特点。
4. 能够依据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工业特点,分析俄罗斯交通方式的选择。
一、概况:1、位置和范围: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经度30°E到180°之间;纬度50°N以______的范围。
________圈横穿北部,纬度位置很______。
海陆位置与范围俄罗斯领土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是地跨欧亚两大洲的______洲国家,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
陆上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等国接壤。
2 、面积和人口: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______的国家,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
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但是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俄罗斯传统上被视为________国家。
俄罗斯地理知识大集合——教案设计

俄罗斯地理知识大集合——优秀教案设计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都非常丰富多彩。
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地理知识,对于增长人们的国际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和促进中俄友好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教案设计,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地理知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面积和边境情况。
2.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水文和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俄罗斯的人口、宗教、语言和文化等人文特征。
4.了解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等现状。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和边境情况。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介绍自己对俄罗斯的简单了解和印象,营造课堂氛围。
第二步:自然环境特征(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和植被等方面。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俄罗斯和中国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点和影响。
第三步:人文特征(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俄罗斯的人口、宗教、语言和文化等人文特征。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俄罗斯人与中国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历史渊源等话题。
第四步:现状介绍(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等现状。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俄罗斯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力。
第五步:总结讨论(20分钟)教师通过总结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俄罗斯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俄罗斯未来的发展会如何影响中国?”,“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会如何受到保护和利用?”等等。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评价,例如课堂测验、小组讨论、学生作业等等。
例如,可要求学生为俄罗斯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报告,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
高中通用技术_区域地理复习 俄罗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构建知识体系,深刻理解俄罗斯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理解整体性原理;2.通过引导和自我构建,学生能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图,分析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3.通过微课播放,引导学生重温流域开发思路,具体对伏尔加河流域开发背景的探究分析,开发效益,开发问题及措施,加深理解区域的整体性特点,进一步落实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
同时结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以俄罗斯为例,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面向高考,注重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并及时进行课堂学习的反馈,自评、组内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补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以伏尔加河为例的流域综合开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以伏尔加河为例的流域综合开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微课视频,导入俄罗斯地区。
【考情展示】列出2014---2018年高考考查情况明确考查重点: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根据考查重点,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引导和自我构建,能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图分析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2.通过对伏尔加河流域开发背景的分析,能理解区域的整体性特点,进一步落实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并结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课前预习】要求:1.借助课本、地图册完成读图填图识记、基础知识过关;2.能力素养检测部分可以合作完成基础知识过关答案展示:(1)①30°E ; 180°;北;北极;太平;波罗的;北冰②欧洲(2)东;西;平原;高原山地;东欧;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3)温带大陆性;极地;温带草原;温带季风;地中海;高山(4)北;南;里;南;北;北冰;构造(5)森林;矿产;水(6)重;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新西伯利亚(7)东欧(8)①铁路;高;长;亚;欧②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学生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区域地理俄罗斯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2、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湖泊
3、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二、教学重点
1、俄罗斯河流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2、俄罗斯多沼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东西差异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根据俄罗斯地图,回顾所学知识总结。
二、知识梳理——俄罗斯自然概况
1、位置:①纬度位置50°N——70°N 30°E——180°
②海陆位置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西临波罗的海
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
中国等国接壤
2、范围:①欧洲部分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
南起黑海,北到北冰洋沿岸
②亚洲部分西起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沿岸
南抵哈萨克斯、蒙古与中国接壤,
北到北冰洋沿岸
3、地形
地形多样,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东高西低。
欧洲部分乌
拉
尔
山西←亚洲部分→东
东欧平原伏尔加河西西伯利
亚平原
鄂毕河
叶
尼
塞
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贝加尔湖
勒
拿
河
东西伯利亚
山地
4、河流、湖泊
名称特点
伏尔加河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河流,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利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注入北冰洋,纬度高结冰期长,有凌汛,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断裂下陷而成,水资源丰富。
5、气候
总体特点: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强调: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植被为温带草原或者温带荒漠,俄罗斯有大面积的
E F G
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特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思考与讨论
1、读俄罗斯气候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莫斯科和上扬斯克属于什么气候?
②它们两地的气候特征一样吗?
③不一样的话差异在哪里?
2、阅读莫斯科和上扬斯克月均温和月降水量表总结其气候差异。
莫斯科:气候温和,年温差较小,降水较多且较均匀。
上扬斯克:气候寒冷,年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3、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产生差异的原因?
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欧洲海岸线曲折,深入内陆,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进入,海洋性较强,气候较温暖湿润。
上扬斯克: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靠近北冰洋,气候寒冷,东南部多山地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气候寒冷而干燥。
4、西西伯利亚地区多沼泽的原因?
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
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缺乏湖泊蓄水)
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海岸线漫长,但是无论河运还是海运都不发达的原因?欧洲部分摩尔曼斯克成为极圈内的终年不冻港,以及伏尔加河河运发达的原因?
亚洲部分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海运:虽海岸线漫长,但纬度高,北冰洋沿岸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大。
内河航运:纬度高,热量不足,封冻期长,通航期短,
河流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走向的货物运输方向不符
欧洲部分:
摩尔曼斯克: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
伏尔加河航运发达: 受西风带的影响,冬季气温较高,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地形平坦,水流稳定;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货运需求量大;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
能力提升
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
猛犸象在一万多年前就灭绝了,西伯利亚高原的冻土下面埋藏着许多象牙和猛犸骸骨,由此这里便诞生了一种职业,专门挖掘猛犸象牙,这个职业叫做挖尸人。
由于这里的气温较低,挖尸人只能抓紧在夏季的两个月时间进行挖掘,因此,他们一年可以休息300天。
只要挖到一个65公斤的猛犸牙,就可以卖24万,而且有时候运气好,可以挖到好几根,据说西伯利亚的有些挖尸人,一年最多可以赚到1000万。
虽然这个职业利润很恐怖,但是其伴随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工作的地点在西伯利亚森林深处,沼泽广布,气温变化大,有时候温度高达30多度,而遇到寒冷的时候会降到零下40度。
阅读材料,试分析西伯利亚高原“挖尸人”存在的自然地理原因。
以及该职业要面临的困难。
四、知识小结 俄罗 跨亚、欧两洲
国土面积最辽
阔 传 统 的 欧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