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帮扶心得体会

教育帮扶心得体会

为贯彻党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教育目标,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有一个快乐幸福快乐的小学时光。针对我所帮扶的学生的特点,我所帮扶的三年级学生张雅琪,智障,肌无力,属于精准扶贫对象。我把帮扶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习、日常独立生活能力的辅导上,学习上手把手的教她拿笔写字,日常生活上教她穿衣服扣扣子,她常常不分左右把鞋反着穿,几乎天天都要给她纠正几次,教她洗碗,扫地等。经过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以及家长积极配合,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了我班贫困学生张雅琪同学能更好的在学校学习、生活,我对该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帮扶活动。现将我的帮扶体会交流如下:

1、三年级学生张雅琪,家里爷爷奶奶长期有病,爸爸妈妈没有工作,经济来源少。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是学生的好朋友,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生活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针对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以便着手进行帮扶。我们老师要更加尊重残疾学生的人格,理解家长的苦衷,体谅他们的难处,要用爱去温暖、关怀学生。多激励、少指责批评,更不能以朽木不可雕之类的言词挖

苦她,以免加重对立情绪。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助长动机

性行为,也能促动个人产生新的行为。

2、思想上解惑鉴于贫困生身体残疾及家庭特殊,她往

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老师要从情感上贴近她,学

习上关心她,生活上帮助她,经常与她交流,掌握她的思

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她心中的困惑,给予她精神上的

动力,使她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张雅琪在与其他同

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要帮助她

克服自卑心里,树立自信心,身残志坚;激发她的学习兴趣,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

3、学习上帮扶,根据孩子的身体智力残疾及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张雅琪智障加上肌无力,写字拿不住笔,就手把手的教她,帮助她练习握力,她还喜欢一直模仿老师及大人的话,可能是孩子对简单的对话和理解能力比较欠缺。在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情况下,大人说什么,她就说什么。“你”“我”不分,针对孩子的这种情况,要及时的引导她,比如说:“谁和你一起上课?”在孩子没有跟老师模仿同样的话之前,另外一位老师用手势提示和语言提示她正确的答案---爷爷。让孩子先观察在回答。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引导。张雅琪能够正确的分辨学“你,我”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孩子能够思考后做出正确的回答。例如:“我是谁?-付老师”。“谁送你上学?-妈妈”。“谁在开车?-爸爸”。“你在干什么?-搭积木”等等。孩子重复性语言慢慢的得到了矫正。

3、在日常行为规范及独立生活能力上给以特别的帮助和辅导。如:日常生活上教她穿衣服扣扣子,她常常了不分左右的把鞋反着穿,衣扣不整,几乎天天都要给她纠正几次,还有常常流口水,先帮再教,教她洗手,洗碗,扫地等。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在我的耐心训练和辅导下张雅琪独力生活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循序渐进,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教育也是如此。根据孩子的基础,给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使孩子慢慢的融入家庭和社会。

4、生活上给以支助,贫困生张雅琪平时的穿着都不如

别人,基本生活都是靠别人捐助,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每学期开学给张雅琪购买衣物等生活用品,帮助她渡

过难关,使她安心地在学校愉快生活学习,健康的成长。

5、定期对其进行家访,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及其困难,在七月份老师冒着酷暑去帮扶学生家里看望,给她送去了

学习用品和衣物等生活用品。并且询问还有什么困难以便

今后的帮扶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教育扶贫是一种长期的博爱工作,我将用我的真心,耐心和爱心去关爱扶持她帮助她。在不同的情况下充当不同角色,在孩子生活中我是慈爱的母亲;在孩子耍脾气时需要教育时,我是严厉的父亲;在孩子玩耍时,我是孩子最忠实的玩伴。我们是辛勤的园丁,我相信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去帮助她,使学生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善有所提高。使她将来能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扶贫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8月4日-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清华大学举办的“小学班主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生动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今天在这里,我就把自己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和学习中碰撞的思想火花与各位老师交流一下,不妥之处请见谅。

一、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让教育为实现中国梦而助力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爱这一份职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3月份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描绘了一幅关于中国未来美好蓝图的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然要实现中国梦,教育重任在肩,我们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这次培训中,很多专家教授在言谈之中无不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们: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育人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我们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作为班主任最清楚,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班级管理工作压力在无形的加大。这就要

求我们深刻认识新课改的深远意义,真正领会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人的心中充满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就是我们这一代教师毕生的神圣职责和伟大的“中国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我们教师珍惜岗位,热爱这一职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敢于担当,才可以圆我们的教育梦,“中国梦”才能指日可待。

二、用真情、真爱去关心学生,教书育人相结合。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肯定了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只有我们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亲近你、喜欢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潜能是培养出来的,不要抱怨学生不爱听讲,而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精彩,是否吸引学生。班主任给我们做了猜词游戏,真是值得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方法。

有位教授指出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严爱优等生,博爱中间生,偏爱后进生,厚爱特殊生”,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若能去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和学生沟通思想感情,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特点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的确能收到好的效果。

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想了解学生,我们就要学会研究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把教书和育人很好结合。

三、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

干一行、专一行,做一个专业精湛、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你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的放矢的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认为提高老师专业技能的一条捷径就是不断学习,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们平时实践的很多,但却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识,每次上完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课堂的效果也许自己有一些想法,但一回办公室就因忙于一些其他事物而不了了之,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没有任何长进,自己还感到很辛苦。

其实,教师真的太需要通过反思提升教学技能了。好多时候,挤出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却不愿意挤。我经常和学生说:你们最怕遇到难题,我最怕遇不到难题。其实这也是我专业知识不断提升的真实感受。

言传不如身教,老师要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学生才能以你为榜样,才能信服你、尊重你、喜欢你。学生往往因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学科,因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一门学科。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学生爱学、好学的基础。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使我感受到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关爱学生的智力发展,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对新时期教师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