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设备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灌区灌溉设施与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灌区灌溉设施与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灌区灌溉设施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灌区灌溉设施和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对灌区灌溉设施和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灌区灌溉设施和技术的现状1. 灌溉设施的现状目前,灌区灌溉设施主要包括灌溉渠道、灌溉设备和灌溉管网。
在灌溉渠道方面,传统的开沟灌溉方式正在逐渐被现代化的封管灌溉方式取代。
在灌溉设备方面,喷灌和滴灌技术逐渐普及,进一步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灌溉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也得到了改善,协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
2. 灌溉技术的现状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关注灌溉效果,也考虑到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问题。
目前,滴灌技术和微喷灌技术成为主流,能够实现精准灌溉,减少水分浪费。
此外,智能化灌溉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灌溉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二、灌区灌溉设施和技术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灌溉设施和技术的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灌溉设施和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通过传感器对土壤湿度、气候变化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灌溉量和时间,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节水灌溉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如微喷灌、滴灌、喷雾灌溉等,可以精确控制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减少水分浪费。
此外,通过利用雨水和循环利用废水等手段,也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 能源节约型灌溉设施的应用能源也是灌溉系统中的重要要素之一。
发展能源节约型灌溉设施和技术,将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灌溉系统供电,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
农业水利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农业水利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农业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节水灌溉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水利智能化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节水灌溉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应用优势以及对农业水利智能化的重要意义。
一、节水灌溉系统的发展历程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浪费水资源、不利于作物生长等问题,因此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加科学、智能的灌溉方式。
节水灌溉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1. 传统灌溉时代:人工引水、开沟灌溉是最早的农业灌溉方式,虽然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需求,但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2. 定量灌溉时代:通过设置灌溉定额,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溉,减少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但仍然存在效率低、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3. 节水灌溉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节水灌溉系统应运而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农田的精准、智能化灌溉,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节水灌溉系统的技术特点1. 传感器监测:节水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的水分需求,进行智能化调控。
2. 自动化控制:节水灌溉系统能够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进行灌溉控制,实现定量、定时的精准灌溉,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3. 智能化调度:节水灌溉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整个灌溉系统的智能化调度,包括灌溉设备的运行、水源的供给等,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
4. 数据分析与优化:节水灌溉系统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和生产计划。
三、节水灌溉系统的应用优势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量进行精准灌溉,避免了传统灌溉中常见的过多或者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降低灌溉成本:通过节水灌溉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可以减少人工、能源等成本,降低了灌溉的总体成本。
3. 保护土壤和水质:传统灌溉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水资源污染,而节水灌溉系统的精准灌溉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有利于土壤和水质的保护。
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业灌溉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的灌溉方式得到了改善。
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包括地面灌溉和滴灌,这些方式存在着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水资源、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灌溉方式逐渐被引入,如喷灌、微灌等,这些技术可以减少水源消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智能化灌溉技术应用广泛。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灌溉系统已经成为农业灌溉的新趋势。
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实时数据,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实现精准浇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再次,节水灌溉技术不断完善。
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前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技术、滴灌技术、旱作水稻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灌溉技术也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智能化灌溉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灌溉系统将不断完善,实现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灌溉。
未来的农业灌溉将更加依靠智能化系统,实现农田的精准管理。
二、节水灌溉技术将成为主流。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节水灌溉技术将成为未来农业灌溉的主流。
未来的农业灌溉将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采用更加先进的节水技术,实现农田的高效节水灌溉。
三、生态灌溉技术将受到更多关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灌溉技术将成为未来农业灌溉的重要方向。
生态灌溉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2024年节水灌溉工作情况总结范文(三篇)

四、节水灌溉工作的困难与问题
1. 难度较大的区域:尽管在2024年,节水灌溉工作取得了眼见的成效,但在一些地形复杂且水资源短缺的区域,节水灌溉工作依然面临较大挑战。这些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节水灌溉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2024年节水灌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国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实现农田灌溉的高效、节水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节水灌溉工作情况总结范文(三)
【引言】
____年,是我国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的关键之年。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压力和水污染问题,我国加大了节水灌溉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用水需求。本文将对____年节水灌溉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以期明确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____年节水灌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部分地区和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和推广应用程度不高,存在采用传统灌溉方式的观念和习惯。其次,一些农业节水设施的建设和运维管理不到位,导致设施的老化和功能的下降。再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质量还不能满足节水灌溉的需要,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紧缺地区和农业发展薄弱地区。此外,水资源调度和分配的难度也给节水灌溉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和调度能力。
七、效果评估
2024年,各地建立了相应的节水灌溉效果评估机制,对各项节水灌溉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通过2024年的努力,节水灌溉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农田灌溉效率平均提高了20%,水的利用率提高了15%,节水效果明显。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存在着灌溉面积较大,灌溉率低,产水效率低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稀缺,灌溉面积有限,需要尽可能地缩小用水量,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
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解决农业灌溉水资源浪费和减少环境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概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技术方面主要包括:水源技术、供水技术、土地利用技术、耗能技术等。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喷灌、滴灌、局部根灌、微喷、气雾喷、雨滴喷等。
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耕地面积的占用,减小土壤侵蚀,还可以节约水资源。
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实例分析(1)喷灌技术:喷灌是指采用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在灌溉地表喷出水雾或小水滴,在雾状雨滴落下时根据其降落速度和落点位置进行一定的补偿,以使灌溉水分布均匀。
将整个水雾化后呈“云层覆盖”,极大地降低了土壤表面湿度的饱和度,渗透压也就减少了,地表与表土交界处的水分就得到了释放。
(2)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指将水源经过一定的处理后,通过管道喷灌、滴灌等方式将水送入到植物根系直接区域,与植物根系形成紧密的水分环境,从而减少了地面水分流失和土壤蒸发,同时又保证了作物根系的水分供应。
(3)根区灌溉技术:根区灌溉是指利用人工地下水位控制技术,通过使用土壤能力来储存和保存铺排水分,使土壤中的蒸散量和植物蒸腾量之间建立一个稳定的水分平衡状态,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根区灌溉主要应用于果园、蔬菜、花卉等作物种植。
(1)高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的各种技术可以实现对灌溉水实现高效的利用,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小浪费。
(2)节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碎片化的灌溉面积进行整合,可以减少灌溉用水的总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

四、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节水灌溉是一项综合技术,只有对灌溉系统引水、输水、配水、灌水、用水等各个环节采取节水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发展节水灌溉的模式也不相同。
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为:1.以节水增产为目标对灌区进行技术改造我国很多大中型灌区都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由于工程老化失修或已到报废年限,使灌溉效益衰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
因此要根据当地自然、水资源、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特点,以节水高效为目标,对灌区实施技术改造。
陕西省从1988年开始,用3年多的时间,对泾惠渠、宝鸡峡和交口抽渭三大灌区实施节水改造,收到明显效果,减少渠道占地约386 hm2,每年可节约用水5300万m3,灌溉效益提高31%.创造单产9195kg/m3的历史最高水平。
2.因地制宜,继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加强工程管理的同时,积极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制度,把有限的水量集中用于农作物需水的关键期,以扩大灌溉面积,使灌溉总体效益最大。
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中,喷、微灌技术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
以色列在推广喷、微灌技术的过程中,研制出多种灌溉兼施肥设备,使肥料与灌溉水混合使用,实现了节水、增产和优质的统一。
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
任何一项节水灌溉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地下滴灌技术,就是在灌溉过程中,水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技术。
由于在灌溉过程中几乎没有水分蒸发损失,而且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轻,因此在各项节水灌溉技术中,该项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最为明显,而且便于农田作业和管理,特别适合于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高温、风大的自然条件下推广应用。
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节水灌溉技术成为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全球范围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节水灌溉技术现状1.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通过管道输送至作物根系周围,通过滴水器由微孔直接滴到土壤中,从而实现节水灌溉的一种方式。
滴灌技术具有水分利用率高、用水效率高、土壤水分的利用高等优点,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2.植物传感器技术植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信号来监测土壤水分状况的技术手段。
通过植物传感器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来合理灌溉,减少灌溉过量的情况,从而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成本。
3.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对农田灌溉的智能化控制。
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土壤水分状况、气象状况等多种因素,实现精确灌溉,提高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
1.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灌溉设备、传感器等设备的远程监测与控制,从而实现对农田灌溉的智能化管理。
未来,物联网技术将成为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2.农业大数据的应用随着农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农业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等技术手段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运用农业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水分状况、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的准确监测和分析,为农田灌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用水效率。
3.节水灌溉技术与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考虑未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必须与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考虑相结合。
只有在综合考虑节水灌溉技术与水资源利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的粮食安全。
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基。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较大比例,而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常见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喷灌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节水灌溉方式。
它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农田中,能够有效地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范围。
与传统的漫灌相比,喷灌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而且,喷灌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墒情,灵活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滴灌技术则更加精准和节水。
它通过管道将水一滴一滴地直接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附近,使水分能够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损失。
滴灌技术不仅能够节约用水,还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滴灌系统还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微灌技术是在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
它包括微喷灌、小管出流灌等形式。
微灌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适用于对水分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如花卉、蔬菜等。
渠道防渗技术也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传统的渠道灌溉中,由于渠道渗漏损失严重,导致水资源浪费。
通过采用混凝土、塑料薄膜等材料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渠道的渗漏损失,提高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技术和措施,如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膜下灌溉技术、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等,这些技术和措施在不同的地区和农作物种植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的提高.喷头 的生产和应用逐渐形成系列 化。目前生
产和使用最 多 的是 播 臂式 喷头 ,其 中 P 和 P 2系列 、 YI Y
z Y一1和 z Y一2型摇 臂式 喷头最 为普 及。P 1系列播臂 Y 式喷 头是我国第 一代系刊 喷 头 ,有 l 0种金属 喷 头 ,4种 塑料喷头 ,喷射仰角均为 3 ‘ Y 0 P 2系列 播臂式 喷 头是 第 二代 系列喷头 ,目的是增加品种,满足不 同喷灌形式的需 要 ;改进部分结 构 ,提高运 行可靠性荨 。P 系 列喷头共 4 8种品种规格 。P Y型喷头 目前存 在的主要问晤是换 向机 构的可靠性 尚有特提 高。z Y一1 z 和 Y一2型摇 臂式 喷头
3 我 国蠢 灌设 备生产应用现 状 . 徽灌包括滴灌 、徽喷灌 、渗灌 和涌泉灌等 ,现在推 广
应用较多的是 蒲灌和 徽喷 灌。我 国 白 17 9 4年 引进浦 灌 技
术 ,舯 年代初开始采用徽 喷技术 ,近 2 0年来 ,徽灌 设备
从无 到有 ,发 展较 快 ,尤其 是近年来 ,微蒲设备 的研 制和 生产推广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
的研 制和 生产,较 多地 注重 。 三化” 、提 高效率和可靠 性。 但对 系统内动力 、水泵 、臂道及 附件 、喷 头 、监 控及调控 仪 表等 综台配 套研 究 不够 ,尚未 形成具 有我 国特 点 的适
用、高效 、配套 合 理 及完 整 的 、典 型 的系 统。从研 究 来
( ) 白控 和压 力讽 节装王 目前我 国徽灌 工程 中 自 5 控 装置使 用较多的有单板机 控制 器和小型控制器。近年来 还研 制成功多种进排气 阀和 压力 调节装置 .特别是微灌专 用塑料 阀的研制成功 ,对微灌系 统的安全运行和防止灌水
器 的堵塞 ,提供了重要保证 。
看 ,对监控 、调 控仪 表和各种阀类研究不够 ;从专 业化生 产来看 ,生 产机 、泵 、臂 、头的多 ,生产专用阀类 和仪表 的很少 ,尚未形 成像 国外一些喷港机具企 业产品配套 齐全
的局面。
由于一 些国内徽稚设备生 产厂家引进 国外先进生产设 备 、工 艺和关键技术 ,加 上在我 国开办的独资 、合资徽灌 设备企 业 ,一开始生产设备及工 艺水平起点较高 ,因而近
手段不完 善;三是加工过程专用设备少 ,致使产品批改 质
量 不稳 定 ;四是忽 视装配质量和外购外协件的质 量。
8・ 农村机 械化
19 9 8年第 7期
维普资讯
专
( )啧灌机具 欠缺 成套性 2 这 些年 来我 国喷灌 机具
论
罐 ,在一些 引进的大棚温室 中 ,多使 用水肥 、药I 戎比较精 确 的水驱动 混合泵。
李世英
( )大型喷灌机 4 我国大型喷灌机 始于 17 9 4年新疆
垦区研制 的双悬臂式 喷灌机。尔 后由黑龙江 省农机所等单 位研制 出用东方红 10拖拉机 为动 力的悬挂单 喷头大型喷 0 整机 。17 9 7年初 中国农 机 院将 此项 技 术列 为 行业 技术 , 同年我国术利等部 门引进 美国 1 6台电动 和水动 嘎形 喷寝 机 。从此 ,我国掀起了研制大 型喷 灌机的热潮 ,相继研制 出 电动 、水 动圆形喷灌 机 .电动平移式聩蠢机和滚移式喷 灌机等 ,但普遍存在着机型杂、质 量差 、可I 性低 、浪 费 I 大 的问题 。因此 ,从 17 9 9年至 18 9 6年 .我 国有关 部 门和 地 区,先后从美国 、德 目 、澳大剩亚 、南斯拉夫等 国引进 水动和 电动 圜型 喷灌 机 3 4台 、平 移式 大 量喷灌 机 3台、 绞盘式 喷灌机 2 5台、滚 移式喷灌 机 5台、职悬臂 式喷灌 机 1台 。并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技进 行研究 .使 我 国大型喷灌机 的研 制和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我 国定型批量生 产 的大型 喷灌 机是 电动 图形 和平 移式 喷灌 机、滚移 式喷灌方式可分
()轻、小型喷灌机 ( 轻 型喷藏机其配套动 力 6 组)
为 22—44 k ( ~6马 力)柴 油机 ( 相 应 功率 电 . . W 3 或 机) ,小型喷灌机 配套动力 为 5 9 1k ( ~l . ~1 W 8 5马力 ) 柴油机 ( 或相应功率电机 、小拖拉机等) 。从 7 0年代 中期 我国大砸积发晨喷i 以来 ,主要使 用的是选种机型 。 l 轻 、小型喷漕机一 开始形式就 比较多 ,有手抬 式、手 推车 式、拖拉机 悬 挂式 、 自走式 、卷 臂式和 钢索 牵 引 式 等。目髓使用量 多的是手拍式 、手推车式配 单喷头 或多喷 头形式。农村实 行承包 责任 制以来 ,由于田块捌小 ,轻 小 型喷藕机 尢多数成 为灌溉的输水工具 ,真正进行喷整作业 的比例大为减少 。为此 ,出理 了适用于蕾 道轴 承囊撬用 的 低扬 程 、大藏量机组 ,如水利部 农水 司委托 中国农机院 和 云梦喷蓓 机厂联合研制曲 G 5 5 1 5 2 6 —6 ~G 2 —1 5型管道辅
2 襄 冒疃蕾机具 目前存在的 问 . 曩
( )产品质量 酌稳定性 有 待进一 步提 高 19 1 9 1年评 比时 ,总 的 合 格 率 仅 为 5 .5 7 1 %。批 次 一 等 品 宰 仅 占 2 .3 质量不稳定 的原因 大体有 以下几种 :一 是企业 14 %
对产 品的质量重视程度不够 ,时抓时不抓 ;二是 出厂 抢验
耗节能 ,增加效盎 的 目的。
( )灌水器 1
近年来 ,其 品种规格显著增加 ,部 分产
品开始 形成系列化。徽灌灌水器主要产 品有:离 心式 微喷
批 ,一批是 由原 一机 部 、水 电部于 17 9 7年 2月下 达 的
“ 喷灌泵 系统研究 和定 型”的科研任务,共 研制了 l 种 型 1 号 的喷灌泵 ,于 17 9 9年 鉴定 投产 。该 系列泵具 有 结掏紧 凑 、体积小 、 三化”程 度高、与我国 当时 使用的 动力 及
P 型喷头 系列配套基本合理 的特 点。另一批是 由原农 机 部于 1 8 9 2年下达的。 溉泵系列更 新改进 灌 科研 任务研制 的1 0种喷灌泵 , 特点是 效率和 自吸髂力有 了较大 的提高 。 这批泵于 18 9 4年鉴定投产。 目前推 广的是这 1 泵。 O种
成套是 指灌溉 设 备 的动 力 机、传 动装 置 、输 水设 备
( 管道及附件 、各 种阀) 、灌水器和调控 仪表 等 ,作为一个 整体 系统 加以研究和制造 ,并且要做 到成套 供应。 高效一是 指提 高动力机 、水泵 、输水管 路、灌水 器的 性脆和效率 ;二是指 增加灌溉设备的使用功 脆 ,以达 到降
大的耐磨损泵 )和专用喷灌机具 。
数仍是 7 0年代 中后 期和 帅 年代 初期 国家有关部 门组织 研
制的产 品,新增添 的品种不多。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 科研
部 门和大专 院校经 费不 足 ,主管部 门无 投人或 投人 很 少 ;
二是生产企业受市 场、经 费和技术力量的限制 。除少量改 进外 .大都维持产 品现状 .无 力或 无意更新 产品 ,改进 工 艺装备。
维普资讯
节水灌溉设备在我 国的应用7 发展 ( . =- '7 z写
江苏理工大学
1 我国喷灌设备生产应用现 状 .
我国喷灌设 备真 正发 展 的时 间不过 2 0来年 的历 史。 随着喷灌技 术 的推广应 用 .我 国喷 灌设备 的 发展从 无到 有 经历 了从引进仿制到研制创新 ,从 自发研制到 国家有
J a0系 卷曾式绞盘喷灌机。 Pg 4
工 艺和装配工艺在 国内属先进 ,生 产批量大 ,质 量稳定 。 Z Y型喷头因无扇 形换 向机构 ,只 瞻全图喷牺 。除此之外 , 目前我国定 型批 量生产 的 还有 P YC型垂 直播 臂式 喷头 、
步进式全射流 喷头和各种型式的微型喷头。
组织 、有计姑的攻关 ,从品种繁杂弼系列化 、标准化的各 个过程 。如 今我 国喷灌设备生产应用情况大体 如下。 ( )啧 头 在 7 1 0年代 韧、中期大力 发展 喷灌 时 .我 国研制的喷头种类 很多 ,有摇臂式 、挡片式 、射汽式 、叶
轮式 、反作 用式等 类型。经过生 产实践和 国家对 “ 三化”
( )新产品研制 、开发 遇到用难 目前喷灌机具 太多 4
有些不 亚于国外产品 。生产能力得 到很大提高。 4 袭 曩徽 蕾设鲁 且葡存在 的问■ . 设备 配套水平低 ,产品 品种规格 不全 ,尤其是徽 灌首 部抠纽成套 设备 ( 滤装置 、施肥施 药装置和 安全 装置 ) 过 仍是薄弱 环节。产品质量不稳定 ,影 响安装 和灌 水质 量。
是 18 年 弓进奥地利鲍尔公 司生产线制造 的,加工设备 、 97 『
() 中 5 型喧灌机
疆国曾研制过单喷 头悬 挂式 、钢索
牵引绞盘式 、绞盘卷臂式等中型喷漕机 ,目前定型生产和 使用 的主要是后 两种。它们都 具有结构 紧凑 、便于 管理 、 操 作灵 活、适 用 范围广 等 特点。理 卷管式 绞盘 喷灌 机有 J 9 /0 F 0 3 0型和 J 7  ̄0 P 5 2 0型两种 。已小 批量 生产。 目前 江 苏灌 溉 防 尘 工 程 公 司 正 在 开 发 第 二 代 J 0 P 7 、 附 、J a5
s 对袭 翻节 水灌溉设 备今 后发 晨的几点 t设 .
( )我 国节 水灌 溉 设 备 今后 发 展 应朝 着 “ 用、成 I 适 套 、可靠 、高效 ”的方向努力 。 对广大农 村 ,根 据 经济 体 制今后 一段 时期 不 变的 要 求 .仍 以轻小 型喷灌为主 ,研究方 向是一机多用 ,减轻 重 量和提高可靠 性。国营农 场、农 垦系统 、经济条件好的地 区可推广大型喷灌 机。对城 市郊 区 、蔬菜 、花卉 、果同等 经济作物 以徽灌 为主 ,以满 足生 产水平 不断提 高的 要求。 水泵尉 应 着重 提 高吸 程 ,增 大流量 ( 虐 与管灌 配套 ) 考 。 另外要 针对不 同的需要 .研制一些 专用泵 ( 如针对古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