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表干法)记录表

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表干法)记录表

沥青标号 沥青相对密度γb
取芯地点 沥青用量Pb(%)
油石比Pa(%)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γt
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
矿料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
平均值
试件空气中 质量(g)
试件 相对密度γf
矿料合成有效相对密度γse
空隙率 VV(%)
矿料间隙率 (%)
沥青饱 和度 (%)
稳定度 (kN)
修正后 稳定度 (KN)
流值 (mm)
马歇尔模数 (kN/mm)
平均值
试验人:
复核人:
第1/1页
中标单位: 母体试验室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取样地点
用途 工地试验室
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表干法)
合同号: 试验依据 取样人 取样日期 仪器设备 环境条件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混合料种类
试件类型
矿料名称
毛体积相对密度γ
表观相对密度γ’
成分比例P
试件编 号 直径
试件尺寸(mm) 高度
1
2
3
4
5
6
结论:

09.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流值

09.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流值

1. 引用标准:1.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1.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6《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9-20052. 抽样方法及样本的大小:2.1 抽样方法:2.1.1抽样:2.1.1.1取样应随机并具代表性。

以检查拌和质量(如油石比、矿料级配)为目的时应从拌和机一次放料的下方或提升斗中取样,不得多次取样混合后使用,以评定混合料质量为目的时,必须分几次取样,拌和均匀后作为代表性试样。

2.1.1.2在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场)取样:2.1.1.2.1在拌和场(厂)取样,宜用专用容器在拌和机卸料斗下方,每放一次取一次样,并倒在干净平板上,连续几次,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取足够数量。

2.1.1.2.2在运输车上取样时,在运料汽车上取沥青混合料样品时,宜在汽车装料一半后,分别用铁锹从不同方向的3个不同高度处取样,然后混在一起用手铲适当拌和均匀,取出规定数量,这种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取样时,应在卸料一半后,从不同方向取样,宜在3辆不同的车上取样混合使用。

注:在运料车上取样时不得仅从满载的运料车车顶上取样,且不允许只在一辆车上取样。

2.1.1.3道路现场取样:应在摊铺后未碾压前,于摊铺宽度两侧的1/2——1/3位置,用铁锹将摊铺层的全厚铲出取样。

每车取一次样,连续3车,混匀后四分法取足够的数量。

2.1.1.4对热拌沥青混合料每次取样时,都必须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精确至1℃。

2.1.1.5乳化沥青取样方法同上,只是对袋装常温沥青混合料,可在储存的料中随机取不少于3袋样,使用时将3袋拌和四分法至需要的样。

2.1.1.6液体沥青常温沥青混料的取样方法同上,如用汽油稀释时,必须在溶剂挥发后,方可封袋保存,用柴油稀释时,可在取样后即装袋保存。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

AC-20C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在业主、驻地办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项目部于2011年5月24日进行了AC-20C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截止5月26日已完成所有检测项目,现将试验段总结如下:一、试验路段概况1、施工时间:2011年5月24日,8:30-—5:30.2、施工桩号:K8+722。

5--K9+460(右幅),施工长度为737。

5米。

3、下面层结构类型:AC-20C沥青砼,设计厚度7cm,总宽度14.4m。

4、施工时天气情况:阴,气温14——17℃,偏北风4—-5级。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一)目标配合比我部AC-20C普通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由*****采用马歇尔的设计方法设计。

1、原材料产地品种:沥青采用**牌A—70沥青、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填料采用***产矿粉,上述材料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

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从拌和场矿料堆中取各种矿料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确定矿料配合比,其矿料级配曲线基本上接近规范级配中值线,并为一条基本上圆顺的曲线。

按上述矿料配合比分别采用3。

41%、3。

79%、4.49%、4.78%、5.6%五种油石比制备沥青砼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

32%,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

试验测得稳定度为10.58KN,流值为2。

8mm,空隙率为4.4%,沥青饱和度为67。

4%,矿料间隙率为13。

6%。

密度为2.417g/cm3.根据以上步骤,下面层AC-20C沥青砼目标配合比为:碎石1:碎石2:碎石3:石屑:矿粉=24%:26%:25%:24%:1%,最佳沥青用量为4.32%,最佳油石比为4.52%。

3、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检测详见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二)生产配合比1、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将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冷料比例输入拌和楼控制室进行试拌,取各个热料仓的集料进行筛分试验。

国家标准-沥青

国家标准-沥青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沥青针入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0.1mm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1g,试验温度问25℃,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1mm。

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沥青延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5cm/min.二、主要试验步骤1、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报告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完整版)5钻芯法检测路面压实度

(完整版)5钻芯法检测路面压实度

1.试验水温应在15 ℃ ~25 ℃范围内;2.试件吸水严重时,改用其 它方法测定;3.天平读数稳定后,立即记录试件质量。
表干法 蜡封法
1.首先测定试件吸水率,如大于2%,改为蜡封法; 2.试件浸水3~5min,天平读数稳定后,记录试件质量。
1.蜡油的温度应适中,不宜过高,否则影响试件体积; 2.应对石蜡及滑石粉进行相对密度试验,确保试验准确性。
钻芯法检测路面压实度试验法
JTG E60–2008 (T0924–2008)
试验原理
通过钻取代表性芯样,测定其毛体积密度,来 评价沥青面层的压实情况。还可以通过厚度的量测 评价路面厚度情况。

主要仪器设备
路面取芯机
浸水天平
游标卡尺
钻芯要求
1.芯样直径不宜小于100mm; 2.应在路面完全冷却后进行(避开路面高温期); 3.钻进速率应恒定,冷却水供应充足; 4.芯样应编号保存,避免相互挤压。
芯样密度试验
根据混合料的类型,选用适当的试验方法。
吸水率(%)
﹤0.5 ﹤2 ﹥2
宜选用方法
水中重法 表干法 蜡封法
试验应注意事项
1.试验前芯样应在水中用毛刷清净表面粉尘; 2.试件的风干(或晾干)时间不少于24h;恒重并称量; 3.根据结构组合情况,将芯样分割、分层进行测定。
试验方法
注意事项
水中重法
压实度的评定
1.标准密度应以马歇尔试件密度或理论最大密 度为尺度;
2.压实的评定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计算。
谢谢!
制作:马蔚

AC-13沥青路面芯样密度(表干法)试验记录

AC-13沥青路面芯样密度(表干法)试验记录

2.352 2.345 2.342 2.34 2.355 2.342 2.3 2.333 2.342 2.353 2.346
2.359 2.352 2.349 2.347 2.362 2.349 2.307 2.340 2.349 2.360 2.353
97.3
93.1
6.9
K20+830 右0.9 714.6 415.2 718.9 2.353
97.8
93.6
6.4
K20+940 左1.8 690.4 承包人自检意见及签名:
399.4
693.7
2.346
97.5
93.3
6.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监理工程师检查意见及签名:
年月日 年月日
2.523
295.3 298.4 300.3 291.8 311.9 292.6 296.8 313.7 309.1 303.7 294.3
K20+070 左0.7 685.2 396.0 688.5 2.342
97.3
93.1
6.9
K20+240 右2.0 682.6 390.0 686.8
2.3
95.6
91.5
8.5
K20+400 右1.3 731.9 422.2 735.9 2.333
96.9
92.8
7.2
K20+670 左1.0 723.9 418.6 727.7 2.342
97.4
93.2
6.8
K19+660 右0.8 703.3 407.4 707.8 2.342
97.3
93.1
6.9
K19+810 左1.0 682.9 395.0 686.8 2.34

沥青AC-13AC-20试验路段总结

沥青AC-13AC-20试验路段总结
1.3确定改性沥青•论AC-13C、AC-20C的压实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 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速度等。
三、 试验路的施工准备
1、主要人员配置
本次改性沥青栓AC-13C、AC-20C的施工我标段做了精心准备,选择项目部富有
工程管理经验和施工管理经验的团队,务求成功完成本次改性沥青栓AC-13C、AC-20C的施工。
3.2材料准备:本次施工所有进场材料都在监理旁站下进行了自检或外委检测, 其结果均满足要求。
3.3现场准备
施工前,对所有施工设备、仪器进行了再次保养、校核,确保施工期间达到最 好状态。
四、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设计
我部根据规与2016年海G15甬台温髙速公路段路面专项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文件的相关要求,已按规定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了标准试验。完成了改性沥青卷AC-13C与改性沥青栓AC-20C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
综上所述,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为:S10:S12:S14:S16:矿粉二26: 38:3:30:3,油石比4.9%。
3、AC-20C改性沥青栓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AC-20C混合料粗、细集料采用凝灰岩,规格有S9、S10、S12、S14、S16,填料 为石灰岩矿粉。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的相 关技术要求,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4-7
20.5
6.5
2.0
0.5
0.5
0.5
S16
/
/
/
/
100
89.6
65.6
44.5
2& 9
1&6
9.7
矿粉
/
/
/
/

改性沥青路面SMA-13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

改性沥青路面SMA-13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

改性沥青路面SMA-13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改性沥青路面SMA-13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SBS改性沥青)根据部颁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改性沥青施工技术规范》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送审稿)规定,xx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SMA-13(玄武岩集料、辉绿岩集料和闪长岩集料)结构,其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层次类型方筛孔尺寸(mm)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16.0 10013.2 90~1009.5 50~754.75 22~322.36 16~271.18 14~240.6 12~200.3 10~160.15 9~130.075 8~12根据现行技术规范,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吸取国内成熟经验,对xx高速公路改性沥青SMA-13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沥青: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指挥部委托有关单位进行。

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仅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指挥部中心试验室除上述检测项目外,还应检验老化试验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

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指挥部每天轮流抽检一个标段一次。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 最小50~80针入度指数PI -0.2~+1.0延度(5cm/mim,5℃)(cm)最小30软化点(T R&B)(℃) 最小60动力粘度(60℃)( Pa.S) 最小800动力粘度(135℃)( Pa.S) 最大 3闪点(℃)最小230溶解度(%)最小99离析,软化点差(℃)最大 2.5弹性恢复(25℃)(%)最小70RTFOT 试验后质量损失(%)最大0.6 针入度比(25℃)(%)最小65 延度(5cm/mim,5℃)(cm)最小20SHRP性能等级PG70-22SMA-13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常温20高温24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0视密度不小于(t/m3) 2.60吸水率不大于(%) 2.5(宜小于2.2)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掺加抗剥离剂后不小于5级坚固性不大于(%)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13水洗法<0.075 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号料0.6 2号料0.8 3号料 1.0软石含量不大于(%) 3上面层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 42抗压强度不小于(Mpa) 120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料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
技术指标
备 注:
试验:复核:日来自:年月日
第 页,共 页
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种类 编号
重物的空中质量(g)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层位 密度检测方法 重物的水中质量(g) 蜡封后重物的空中质量 蜡封后重物的水中质量(g) 常温条件下石蜡对水的相对密
试件 表干 质量 (g)
封蜡 后试 件空 气中 质量 (g)
封蜡 后试 件水 中质
量 (g)
试件毛 体积相 对密度
沥青体 积百分
率 (%)
空隙率 (%)
矿料间 隙率 (%)
饱和度 (%)
稳定度 (kN)
试件高 度修正
系数
修正后 的稳定
度 (kN)
流值 (mm)
马氏 模数 (kN/mm)
1
2
3
4
5
6
平均值
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测定
矿料名称
沥青相对密度
比例(%)
毛体积相对密度
水的密度(g/cm3)
表观相对密度
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合成毛体积表观相对密度
有效相对密度
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法)
试油 件石 编比 号%
1
试件高度(mm) 234
平均
直径(mm) 1 2 平均
试件 空气 中质
量 (g)
试件 水中 质量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