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除外卡介苗接种后反应
三基培训考试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

三基培训考试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总分:46.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第三章儿内科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总题数:1,分数:0.00)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1.哮喘性支气管炎(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哮喘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支气管炎。
指婴幼儿时期有哮喘表现的支气管炎。
除一般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外,另有以下特点:① 多见于3岁以下,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② 有反复发作倾向,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渐少,转为痊愈,少数患儿数年后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③ 平喘药治疗显效。
)解析:2.肺活量(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肺活量:指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小儿约为50~70 ml/kg。
)解析:3.血氧饱和度(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氧的百分数,与PO2及血红蛋白氧离曲线有关,它不但反映肺脏情况,还反映血液运输氧的能力。
)解析:4.疱疹性咽峡炎(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疱疹性咽峡炎: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胸痛及咽部充血,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大小不等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白色小溃疡。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原理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原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是一种检测人体对结核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
这种试验通过注射结核菌素,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结核杆菌。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原理。
一、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
二、什么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是一种蛋白质衍生物,由灭活的结核分枝杆菌制成。
它不是活着的细胞或细胞壁,也不具有致病能力。
在进行皮肤试验时,医生会将一小量(约0.1毫升)的结核菌素注射到被测者的前臂皮下组织中。
三、注射后如何观察反应?注射结核菌素后,被测者的皮肤会出现轻微的红斑和硬结。
这种反应通常在24-72小时内出现,而且会逐渐消失。
医生会使用尺子或卡尺来测量注射部位的硬结大小,并记录下来。
四、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如果被测者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那么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对注射的结核菌素产生反应,从而引起皮肤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表现为直径10毫米以上的硬结或红斑。
如果被测者没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则不会有明显的皮肤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一个人没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皮肤反应。
这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系统活跃性增强导致的。
五、如何解释测试结果?根据硬结大小和红斑直径来解释测试结果。
如果被测者出现了10毫米以上的硬结或红斑,则表示他们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如果出现5-9毫米的硬结或红斑,则表示被测者可能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
如果出现小于5毫米的硬结或红斑,则表示被测者没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优缺点优点:1.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是一种简单、安全、低成本的检测方法。
2.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可以检测到潜在感染者,即使他们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3.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可以用于评估接触过结核病患者的人员是否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菌素的试验名词解释

结核菌素的试验名词解释一、什么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是一种用于结核病诊断的化学物质。
结核菌素属于一种叫做蛋白质衍生物的抗原,通常由结核菌分泌产生。
它主要由结核菌引起的感染所诱导的免疫反应所产生。
二、结核菌素试验是什么?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Test)是一种用于检查一个人是否感染结核菌的方法。
它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被结核菌感染。
结核菌素试验是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结核病筛查工具之一。
三、结核菌素试验有哪些类型?1. 结核菌素皮内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这是最常见的结核菌素试验类型。
在这种试验中,结核菌素被注射到皮肤表面的上皮层中。
注射后,医生会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或硬结。
如果注射部位有明显的反应,则可能表示接触了结核杆菌,但并不能确定是否活动感染。
2. 结核菌素扩散试验(Tuberculin Patch Test):这种试验与皮内试验有些不同。
在这里,结核菌素被贴在专用的试验贴片上,而不是注射到皮肤中。
然后试验贴片贴在背部,以便在24到72小时内观察有无反应。
3. 结核菌素血液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 IGRA):这种试验是通过测量机体免疫系统对结核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来检测结核菌感染。
这个测试通常需要提取血液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
四、为什么需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在结核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与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症状不明确的病人以及接受过结核病治疗的人群,结核菌素试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五、结核菌素试验的注意事项和限制在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结核菌素试验不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已经接种过卡介苗(BCG)疫苗或接触过结核菌的人。
2. 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静脉注射结核菌素、人体免疫系统状况以及其他相关疾病。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通过注射结核菌素提取溶液来检测人体对结核菌感染的一种检测方法。
其原理基于人体对结核菌感染后产生的特定免疫反应,通过观察注射结核菌素后局部皮肤反应的程度来评估人体是否对结核菌感染具有抗体反应,从而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的结核菌素提取溶液是从结核菌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
注射结核菌素后,人体对结核菌素产生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由于T细胞的参与。
当结核菌感染体内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并产生相应的T细胞免疫反应。
注射结核菌素后,如果体内存在与结核菌抗原相匹配的记忆性T细胞,则会产生特定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周围局部皮肤发生红肿、硬结、局部温度升高等反应。
这种皮肤反应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免疫系统对结核菌感染的抗原特异性反应。
如果人体没有感染结核菌,则不会出现明显的局部皮肤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分为阳性、阴性和可疑。
阳性表示人体对结核菌感染具有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即感染结核菌。
阴性表示人体对结核菌感染没有产生明显的T细胞免疫反应,即没有感染结核菌。
可疑表示人体对结核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的检测或观察。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基于人体免疫系统对结核菌感染的抗原特异性反应。
通过注射结核菌素后观察局部皮肤反应的程度,可以初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结核菌。
然而,结核菌素试验不能区分活动性结核菌感染和曾经感染的结核菌之间的差异,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测方法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也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检测结果和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总的来说,结核菌素试验通过观察人体对结核菌素注射后的局部皮肤反应,来初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结核菌。
这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但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进行最终的判定。
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儿科学:原发性肺结核

应与肺炎鉴别 胸内淋巴结肿大明显时,应该与纵隔肿瘤鉴别
13
原发性肺结核的治疗
原则: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 方案:无明显症状的选用标准疗法
活动性的采用直接督导下短疗程法 常用2HRZ/4HR方案
14
原发性肺结核治疗的注意点:
最差的治疗是单一用药 标准化疗方案:2HRZ/4HR 推荐日剂量顿服 提倡直接督导下服药(DOTS)
5
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体征:
可有淋巴结肿大 肺部体征不明显 病灶大时扣诊可呈浊音, 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有少许干湿罗音 婴儿可有肝脏肿大
6
原发性肺结核的转归
痊愈 病变完全吸收或硬结、钙化
静止 病变尚未完全吸收或硬结钙化,但无活动症状
原
发 性 肺 进展 结 核
病灶扩大 空洞 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
支气管内膜炎 干酪性肺炎
②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抗生素治疗无效
③结素试验阳性:无卡介苗接种史者>10mm
有卡介苗接种史者>15mm
④符合肺结核诊断的X线征象
⑤抗结核治疗有效(两个月后体重增加10%以上,
症状好转)
--------具有以上两点或两点以上条件
12
原发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在X线检查前:
轻型病例应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鉴别 重型病例应与伤寒、风湿热鉴别
15
结核病活动性的判断指标
结核菌素试验>=20mm <3岁,尤其<1岁婴儿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
试验阳性者 有发热及其他结核中毒症状者 排出物中找到结核菌 胸部X线片显示活动性原发性肺结核改变者 血沉加快无其他原因解释者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明显支气管结核病变者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杆菌感染的方法,通过观察注射结核菌素后在皮肤上产生的反应来判断结果。
以下是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断标准的几个方面:
1.皮肤硬结直径:在注射结核菌素后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以毫米为单位。
通常分为四个等级:5-9毫米为弱阳性,10-19毫米为阳性,20-30毫米为强阳性,大于30毫米为极强阳性。
2.皮肤红晕直径:在皮肤硬结出现之前,会出现皮肤红晕。
注射结核菌素后48-72小时,测量皮肤红晕的直径,以毫米为单位。
通常分为五个等级:5-9毫米为轻度,10-19毫米为中度,20-30毫米为重度,大于30毫米为极重。
3.局部炎性反应:在皮肤出现硬结的同时,还可能出现局部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发热、发红、肿胀、疼痛等。
4.硬结化时间:从注射结核菌素到出现明显硬结所需的时间。
一般认为,硬结化时间越短,感染程度可能越严重。
5.硬结颜色:硬结的颜色可以表现为红色、紫色、黑色等。
通常,硬结颜色越深,感染程度可能越严重。
6.硬结消退时间:从注射结核菌素到明显硬结消失所需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弱阳性反应在48小时内消退,阳性反应在72小时内消退,强阳性反应在96小时内消退。
7.局部淋巴结肿大:在注射结核菌素后,一些患者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
若出现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
总之,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断标准包括皮肤硬结直径、皮肤红晕直径、局部炎性反应、硬结化时间、硬结颜色、硬结消退时间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等方面医生可根据这些指标综合判断患者的结核杆菌感染情况。
儿科结核习的题目

E.右侧肢体瘫痪
58、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的表现 A
59、结核性脑膜炎晚期的表现 B
60、结核性脑膜炎中期的表现 C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真菌性脑膜炎 E.脑脓肿
A.PPD皮试 B.X线胸部照片 C.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D.腰穿脑脊液找结核菌E.腰穿脑脊液生化检查
37、1岁男儿,低热,睡眠不安7天,时有呕吐,咳嗽,家中无结核病人体检:烦躁不安,前囟隆起,心肺无异常,肝脾轻度肿大,脑脊液外观清亮,WBC250×106/L,N0.3,L0.7,潘氏试验
(+),糖1.63mmol/L,氯化物95.8mmol/ L,PPD皮试(+),最正确的治疗是
A.3-4个月 B.5-6个月 C.7-8个月
D. 9-12个月E.13-18个月
13、结核病患儿,出现结节性红斑或疱疹性结膜炎及一过性多发性关节炎,常表示有
A.原发性结核B.继发性结核 C.皮肤结核
D.血行播散性结核 E.结核已愈
14、结核性脑膜炎最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原发性结核感染 B.继发性结核感染
A.青霉素+氯霉素 B.青霉素+gi更昔洛韦
C.INH+RFP+PZA+SMD.青霉素+INH+RFP
E.青霉素+甘露醇
38、7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患儿,已服用泼尼松2月,近1月来出现低热、盗汗、纳差、咳嗽,PPD皮试(—),胸片示右上肺可见小片状阴影,应考虑合并
A.原发性肺结核B.败血症 C.急性支气管炎
E.其他分支杆菌交叉感染
42、2岁男孩,既往体弱多病,曾接种过BCG,其母最近患肺结核,患儿PPD皮试硬结直径为20mm,4天未消退,ESR52mm/h,胸部X光片发现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阴影,诊断为
结核菌素试验

TB-PPD 操作
结核菌素试验操作前准备
试验前准备 物品准备 操作者准备 1. 核对结核菌素试剂品名、剂量及有效期, 如有沉淀、安瓿破损及过期者不得使用, 用时应记录批号 2. 结素的保存:应该冷藏,不可直接放在 冰上或泡在冰水中 3. 应在室内进行注射,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4. 确认受试者信息,向受试者解释进行结 核菌素皮肤试验的目的 5.告知受试者不要在注射后在注射部位洗、 擦,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6. 告知受试者局部出现瘙痒、红肿、水疱 时的处理方法,在注射后48 ~ 72 小时返 回看结果 7. 安瓿打开30 分钟未用完应该废弃 8.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9.注射前注意受试者的健康状况,禁忌与 卡介苗和其他生物制品同时注射
拥有更稳定的效价,更高的特异性;目前全国都以应用
结核菌素作用范围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调查 肺结核患者密切 接触者筛查
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
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 的辅助诊断
卡介苗接种对象的选择
卡介苗接种后机体 免疫反应的检测
结核菌素试验发生机制
TST原理基于Ⅳ型变态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结核杆菌。
1、查验结果时间(48-72h) 2. 测量方法标准 3. 结果记录 4. 测量地点光线充足 5. 看反应时受试者衣袖是否解开,胳膊 肌肉放松
使用方法
1ml注射器取0.1ml(5IU/0.1µg) TB-PPD;
孟都氏注射法:前臂掌侧中下1/3交
界皮肤用75%酒精棉球消毒,待干 后,皮内注射; 注射时针口向上,平刺入皮内,不 可过深; 注射后48-72小时后检查反应情况。
结果及影响因素
结果分析
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
提示患者近期感染结核的可能性低 提示患者近期感染结核的可能性高 以下情况不能排除结核菌感染的可 阳性结果的解释应考虑以下情况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病的诊断
• 结果观察
– <5mm(-) –≧5mm(+) –10-19mm(++) –≧20mm强阳性反(+++) –硬结、水疱和局部坏死为强阳性反应(++++)。
结核病的诊断
• 临床意义
– 阳性反应
• 接种卡介苗后 • 年长儿呈一般阳性反应提示曾感染过结核。 • 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表示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
物,区别TB与非典型分枝杆菌。
• L结核菌:变异型结核菌,在形态、结构、抗 酸染色和一般结核菌不同。易通过胎盘,治疗 效果差。
结核病的诊断
(2)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酶联免疫电泳技术(ELIEP) • DNA探针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线条DNA探针杂交试验 • 血沉。
– IF-增强CD+8 、NK细胞活性吞噬结核菌也可导致组 织破坏
• 迟发型变态反应
– 超常免疫反应由T细胞介导,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 引起细胞坏死,干酪样改变。
• 感染结核菌后当即发病为原发病(5%),以后
Pathogenesis
Immunity Response
Allergy
同一细胞免疫免疫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表现
• 接种疫苗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的区别
阳性结果 阳性程度
自然感染
卡介苗接种后
强(10~15mm) 弱(5~9mm)
阳性变化情况 变动少(7~10d) 随时间变弱2~3d
阳性持续时间 持续久可终生 持续短3~4年后消 失
结核病的诊断
3 : 实验室检查 • (1)结核菌检查
– 样本来源:痰、胃液、脑脊液、浆膜腔液 – 方法:厚涂片、荧光染色法、 – BACTEC系统:培养2周,测定分枝杆菌的代谢产
Introduction
March 24 World TB Day
世界结核病日
结核病
• 结核病发病率回升的原因:
– HIV的流行 – 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 – 流动人口的增多。 – 对结核病人的管理不善,防治不力。 – 贫穷、人口增多。
结核病病因
• 抗酸性,分支杆菌属,G+,需氧菌. • 生长缓慢,培养需4-6周. • 分型:人型 、牛型。人型是主要。
结核性肉芽肿
结核特征性病变: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为增 生的上皮样细胞,其内散在Langerhans巨细胞。
结核病的诊断
• 目标
– 发现病灶。 – 确定病灶的性质、范围。 – 是否排菌。
结核病的诊断
• 1 病史
– 结核中毒症状 – 结核接触史 – 卡介苗接种史 – 发病前有无急性传染病史,如麻疹,水逗、
• 强化治疗阶段:(目的)
• 联合3~4种杀菌药 • 长程3~4个月、短程2个月。
• 巩固治疗阶段
• 联合2种抗结核药以巩固疗效 • 长程疗法12~18个月 • 短程疗法4个月。
愈小活动的可能性愈大。 • 强阳性反应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 • 由(-)转(+)、或由原来<10mm 转为
>10mm且增幅 >6mm。
结核病的诊断
• 阴性反应临床意义
– 未感染过结核 – 结核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4~8周) – 假阴性反应,免疫功能下降或受抑制。 – 技术原因,PPD失效
结核病的诊断
结核病治疗
• 常用抗结核药物
• 全杀菌药:指在酸碱,细胞内外都能杀灭细 菌。INH RFP
• 半杀菌药:指在碱或酸环境杀灭细胞外内的 结核菌,SM /PZA
• 抑菌药:EMB(ethambutol) ETH(ethionamide)
结核病治疗
• 抗耐药的新型抗结核药
• 老药的复合剂型 Rifamate(contain INH 150mg RFP300mg)
Case History
结核接触史
尤其是与活动性开放性肺结核病人 的密切接触。
Diagnosis
Case History
卡介苗接种史
卡介苗接种史 检查有无卡痕
结核病的诊断
• 2 :结核菌素试验 • 方法
– 试剂:1/2000PPD – 剂量:0.1ML(OT 5U)(或1U)。 – 部位: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限处 – 注入皮内形成6-10mm皮丘。 – 48~72小时观测结果。
行诊断。
原发综合征:哑铃状双极影
结核病治疗
一般治疗
营养、休息。 避免传染病接触。 原发型门诊治疗,定期随诊。 注意要填报疫情。
结核病治疗
治疗目的
• 杀灭病灶中的结核菌 • 防止播散。
• 治疗原则
• 早期治疗 • 适宜剂量 • 联合用药 • 规律用药 • 坚持全程 • 分段治疗
百日咳等。 – 既往有无结核过敏表现
• 结节性红斑、疱疹性istory
结核中毒症状
mild fever / 低热 night sweat / 盗汗 fatigue / 乏力 poor appetite / 食欲减退 weight loss / 消瘦
Diagnosis
• Rifater(INH,RFP PZA)
• 老药的衍生物:利福喷丁 (Rifapentine)
• 新的化学药物:力排肺疾,可延迟INH 的抗药性。
化疗方案
• 标准疗法:
• 适用于无症状的原发性肺结核 • 用法:INH+RFP±EMB • 疗程9~12个月
化疗方案
• 两阶段疗法
• 适用于:活动性原发性肺结核,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结核脑。
结核病的诊断
4 : X线检查 • 可确定病灶部位、病变的大小、类型、活动情况。 • 可作为治疗效果的随访观察。 • CT可更清楚显示病灶及范围及扩散情况,可显示2周
内粟粒性肺结核,4mm大小肺门淋巴结。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主要是对支气管内膜结核和支气
管淋巴结结核的诊断。 6:外周淋巴结穿刺涂片或淋巴结活检检查。从病理上进
Transmission
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小 儿吸入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引 起感染,经消化道、皮肤和胎盘少见。
常见的传播源为家庭成员、密切接 触的亲属、保姆、邻居,尤其是哺乳期 母亲患开放型肺结核。
结核病发病机制
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 •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 巨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抗原传递给辅助T细胞及巨 噬细胞→IL12→CD+4→TH1--IF-γ→促进单核细胞聚 集、激活、增殖和分化→产生杀菌素和消化酶→消 灭结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