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及展望

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及展望
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及展望

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超级计算是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一系列重大挑战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综合国力、科技竞争力和信息化建设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在计算机领域,超级计算泛指设计、制造和应用超级计算机的各类活动;在其他行业领域,超级计算通常指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的大规模科学和工程计算、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等应用活动。超级计算机在全球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的公布,超级计算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天河一号”虽然居于第二位,但是这已经表明中国的计算机事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我们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迅猛发展,它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就拥有量和运算速度上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就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来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等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利用超级计算机来为我们的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服务已经成为我们今后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超级计算机、发展、挑战

1、超级计算机概念

超级计算机是指“当前时代运算速度最快的大容量大型计算机,是计算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类似称谓还有高性能计算机、高效能计算机等。超级计算机的界定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以峰值速度指标为例,2000年前后,具有每秒万亿、十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是超级计算机的标志;而在2009年前后,百万亿次以上成为超级计算机的新标志;当前,千万亿次已成为超级计算机的新高峰。

2、超级计算机主要用途

日常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存在一系列复杂、大型的问题,都建立了越来越精细的物理模型,都需要计算机求解。最复杂、最大型的一类被称为“挑战性问题”,必须依赖同时代中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2.1气象预报:借助超级计算机能够模拟复杂的气流、洋流变化,预测天气走向,从而避免或减缓气象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破坏。

2.2地震预报:超级计算机能计算各种地层应力变化,模拟地壳运动,这将帮助人们探索地震预测方法,从而减轻与地震相关的灾害风险。

2.3发现生命秘密:从基因学的数据密集型研究到细胞网络模拟,生物学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计算需求,超级计算机将帮助寻找生命的秘密。

2.4发现地球秘密:超级计算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涉及大量数据处理和模拟,如石油勘测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2.5发现宇宙秘密:超级计算机模拟是天体物理学的基础,它可模拟时间进程并加速这种模拟进程,从而对天体的演变进行建模和理论试验。

2.6汽车设计:汽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空气流体动力学、燃料消耗、结构设计、防撞性,以及乘坐者舒适度、噪音等多种因素,因此设计一款好车,必须借助超级计算机。

2.7纳米材料设计:在设计纳米材料等新兴材料时,对物质和能量的模拟是计算密集型的,只有超级计算机才能发现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物质和反应。

2.8社会科学治理:使用超级计算机可以对影响社会健康和安全的过程和系统进行模拟,比如污染、灾难以及针对本地和国家基础设施进行的恐怖主义活动等。另外,宏观经济、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同样需要超级计算机,比如对大量人口的行为进行模拟

3、超级计算机的技术发展

一般认为,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至今,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已先后经历了5个阶段或5代,即早期的单处理器巨型机、向量处理系统、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共享内存处理系统和机群系统。

涡轮式刀片计算机

1964年诞生的CDC6600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为1Mflops.70年代初研制成功STAR-100向量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向量机。随后于1974年,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SIMD阵列计算机--ILLIAC-IV并行机。

1976年,CRAY公司推出CRAY-1向量机,开始了向量机的蓬勃发展,其峰值速度为0.1Gflops. 向量机处理对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十分有利,有利于流水线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多功能部件的充分利用,但由于时钟周期已接近物理极限,向量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已经不太可能。就在传统向量机逐渐萎缩的同时,应来了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机蓬勃发展的时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大公司也纷纷介入。其中,1996年12月宣布的ASCI RED,运算速度超过了万亿次/秒。

目前(2011年)新建的超级计算机大都使用机群式结构,只不过在具体采用的节点机型、拓扑结构及互连技术会有所不同。机群式超级计算机系统具有结构灵活、通用性强、安全性高、易于扩展、高可用性和高性价比等诸多优点。

4、超级计算机在各国的发展

4.1中国

在今年最新一期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进入榜单的超级计算机总数仅次于美国,名列亚军,共有74台超级计算机上榜,其中在超级计算机榜单前十名中,中国占了两席,中国的“天河一号”排名第二,“星云”超级计算机排名第四。而在十年前的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仅有三台上榜,其中最快的一台排名仅第150位,是中国农业银行运行的信贷管理系统。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几乎全是进口产品,科研机构要在外国人的现场监控下使用进口计算机。近年来,中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超级计算机的新路子,“中国制造”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一些技术领域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而近年来,中国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步显现。2009年11月,500强中的中国超级计算机有21台上榜,到了今年6月份,中国已经有62台超级计算机跻身全球500强,此次更是增加到了74台。

“天河一号”的运算速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意义远远超过计算机本身,这意味着超级计算机被美日垄断的局面已被打破,这是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我国来说,类似“天河一号”这样的超级计算机,在消除我国安全威胁、提

高我国产业的自主设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连线》杂志感慨称:“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中国超级计算机系统无论是在总数还是累计峰值运算能力上,都超过了德、日、法等传统的超级计算机大国。超级计算机500强名单的操盘手、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高级科学家埃里克表示:“来自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数量稳步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也在加深。

1983年,中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历经5年研制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它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了继美、日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10亿次,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曙光1000,峰值速度达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

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使用。

200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三方共同研发制造的曙光4000A实现了每秒10万亿次运算速度。

2008年,“深腾7000”是国内第一个实际性能突破每秒百万亿次的异构机群系统,Linpack性能突破每秒106.5万亿次。

2008年9月16日,曙光5000A在天津下线,实现峰值速度230万亿次、Linpack值180万亿次。作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的网格超级服务器,曙光5000A可以完成各种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商务计算。2009年6月,5000A正式落户上海超算中心。

2009年10月29日,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诞生。这台计算机每秒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2009年11月11日,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万亿次计算机“曙光6000”将于2010年问世。“曙光6000”将首次采用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

2009年11月17日,半年评选一次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最新名单正式公布。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这次以实测速度每秒563.1万亿次位列世界第五、亚洲第一,这也是中国超级计算机迄今在这一500强排行榜上获得的最高名次。“天河一号”的峰值速度达到每秒1206.19万亿次,是中国首台每秒运算速度超过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010年5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星云”超级计算机在曙光公司天津产业基地研制成功。5月31日,“星云”以Linpack 值1271万亿次,在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五百强排名中,列第二位。6月1日,“星云”超级计算机系统正式发布。

2010年9月,中国首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13排计算机柜全部安装到位,计划从9月开始进行系统调试与测试,并分步提交用户使用。

2010年11月16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又称TOP500)在美国新奥尔良会议中心正式揭晓,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排名第一,“天河一号”2010年在中国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安装部署,升级后的实测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次。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美洲虎”超级计算机排名第二,中国曙光公司研制的“星云”高性能计算机位居第三。其他排名前十的超级计算机分别位于日本、法国、德国和美国。>>

2011年10月27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在济南正式揭牌。这是中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由山东省科学院建设、运营和维护,2011年3月开始建设,近期建成并投入运行。济南中心装配的神威蓝光计算机系统,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系统采用万万亿次架构,全机装配8704片由国家高性能集成电路(上海)设计中心自主研发的“申威1600”处理器,峰位性能达到1.0706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秒,持续性能为0.796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秒,运行(LINPACK)效率达到74.4%,性能功耗比超过741百万次浮点运算/秒·瓦,组装密度和性能功耗比居世界先进水平,系统综合水平处于当今世界先进行列。济南中心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实现了国家大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天津、深圳、济南三个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

2011年中国第一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11月16日将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全面开通运行。

4.2美国

美国超级计算机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世界第一台超级计算机是由美国制造,在最新公布的超级计算机前500名排名,美国进入榜单数位263台,在前十和前五百强中都占据了半壁江山,遥遥领先于其他所有国家。

而且美国目前正在积极构建超级计算机系统,其运算能力将会超越“天河一号”,这些正建造的超级计算机大多数都集中在美国。美国正在开发的一套名为“蓝水”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是IBM公司的Power 7多核处理器,每秒持续运算速度能达1000兆次,最高可达10000兆次。此外,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正在研制内置加速器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后计算能力有望达20千万亿次,预计在2012年研制完成,其速度将近“天河一号”10倍。

4.3日本:

在研发超级计算机方面,日本属于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日本意识到超级计算机研发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不断推出和更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计划。

1999年,日本投入400亿日元(约人民币25亿元),开始名为“地球模拟器”的超级计算机研发,旨在通过在计算机内置“虚拟地球”预测及解析整个地球大气、地壳、地震等活动为目的。2002年,“地球模拟器”成功推出,将一直独占鳌头的美国挤下了“头把交椅”。之后,由于预算资金削减原因,日本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目的发生了转向,原由政府主导型的超级计算机研发政策,开始向产学一体化、为民生提供更多贡献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2011年6月又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发,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组装,并接受来自日本政府的资助的名为“京”的超级计算机以每秒8162万亿次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这是时隔7年,日本再回超级计算机榜单榜首。而在今年11月2日这款新型超级计算机”,成为了全球首款运算速度越过1万万亿次大关的“超级运算机器”。

4.4欧洲

欧洲采取了“化零为整”的联合手法,共同打造“超超级”计算机。2010年6月,投资数亿欧元、有20个国家参与的连接多台超级计算机、每秒速度达百万兆次的超级计算机合作平台计划,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启动。此计划旨在通过建立一个连接欧洲各种计算资源的基础设施,增强欧洲的超级计算能力。

2010年10月25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举行了大型计算中心揭幕仪式。大型计算中心坐落在法国北部的埃松省,总面积6500平方米,主要用途就是安放由欧洲多国共同研制的“居里”超级计算机,它可进行每秒超过1000万亿次的运算,相当于15万台笔记本电脑工作量的总和,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行。4.5俄罗斯

2010年3月,俄罗斯方面透露,国立莫斯科大学正筹建一套最大性能超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会杀进TOP500排行榜前三甲,甚至还有望拿下第二位。与此同时,2010年9月,俄罗斯还展示了最高密度Tesla超级计算机,号称可实现全球最高的运算性能密度,在小空间内实现万亿次计算解决了占地空间大、造价高等缺点。

4.6印度

目前,印度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几个自主拥有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它以低廉的成本,研制出了高品质和具备高速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2007年,全球“超

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公布,印度首次有超级计算机打入世界第4位。尽管目前500强中印度只占有4席,但印度的IT产业为世界所称道,它依然有强大的潜在实力再造佳绩。今年5月份,印度计划委员会本周已同意向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印度科学研究所拨款总计1000亿卢比(约合23亿美元),以研制出运算速度达每秒百万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5、超级计算机的最新排名

1.K Computer 首个跨越亿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

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京”(K Computer)是日本RIKEN高级计算科学研究院(AICS)与富士通的联合项目。“京”(K Computer)没有使用GPU加速,而是完全基于传统处理器搭建。“京”(K Computer)的最大性能四倍于排在第二位的“天河一号”。现在的“京”(K Computer)配备了88128颗富士通SPARC64 VIIIfx 2.0GHz八核心处理器,核心总量705024个,最大计算性能10.51Petaflop/s,峰值性能11.28038 Petaflop/s,同时效率高达93.2%,总功耗为12659.9千瓦。

2.天河一号

位于中国天津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天河一号系统”在最新的排行榜中位列第二。计算能力达到2.57 petaflop/s。去年,天河一号还曾在TOP500排行榜中排名榜首。天河一号采用了CPU+GPU的混合架构。配有14336颗Intel Xeon X5670 2.93GHz六核心处理器、7168块NVIDIA Tesla M2050高性能计算卡,以及2048颗我国自主研发的飞腾FT-1000八核心处理器,总计20多万颗处理器核心,同时还配有专有互联网络。造价在6亿人民币以上。

3.JAGUAR XT5 用于民用的超级计算机

“JAGUAR(美洲豹)”超级计算机系统隶属于美国能源部,坐落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JAGUAR XT5”系统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Cray公司建造、田纳西大学和国家计算科学研究院共同拥有。它曾在2010年6月的TOP500排行榜中排名第一。“JAGUAR”是一台民用计算机,采用AMD Magny-Cours核心六核Opteron 处理器,其最大计算能力为1.75 petaflop/s。主要用于模拟气候变化、能源产生以及其他基础科学的研究。

4.曙光星云采用自主设计的HPP体系结构

“星云”坐落于我国深圳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星云”系统运算峰值达到3 petaflop/s,最大计算性能1.271 petaflop/s,并且是中国第一台、世界第三台实现双精度浮点计算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且其单位耗能所提供的性能达到了4.98亿次/瓦。“星云”超级计算机采用自主设计的HPP体系结构,由4640个计算单元组成,采用了高效异构协同计算技术,系统包括了9280颗通用CPU和4640颗专用GPU组成。计算网络采用了单向40Gbps QDR Infiniband技术,核心存储采用了自主涉及的Parastor高速IO系统。

5.Tsubame 2.0 加入多种新硬件技术

Tsubame 2.0超级计算机是东京工业大学和NEC、HP联合推出的。Tsubame 2.0的速度是Tsubame 1.0的30倍,这款超级计算机配置2816颗Intel Westmere 处理器和4224颗NVIDIA Tesla M2050 GPU,并加入了DRAM和SSD等新硬件产品并采用Linux和Windows双系统。现在东京工业大学正着手制定Tsubame 3.0的计划。

6.Cielo 为国家级实验室计算提供支持

在西班牙语中Cielo是“天空”的意思。Cielo现今为Los Alamos、Sandia以及Livermore三个国家级实验室提供计算支持。Cielo超级计算机基于Cray公司下一代的Baker架构,并使用AMD最新的Magny-Cours架构处理器,计算节点方面

Cielo则采用双子星相互连接。

7.Pleiades 独有的Lustre文件系统

Pleiades超级计算机系统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NASA Ames研究中心提供计算支持。Pleiades由4核Harpertown和6核Westmere构成,内核数为81920个。同时网络连接架构使用infiniband方式。Pleiades的最大计算能力达到1.09 petaflop/s。并使用了超级计算机特有的Lustre文件系统。

8.HOPPER 以海军女少将命名的超级计算机

HOPPER超级计算机系统是以美国海军女少将Grace Hopper的名字命名,Grace Hopper也是软件及编程语言的先驱者。现今HOPPER位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HOPPER采用了Cray XE6系统单元,包含AMD 十二核心的Opteron 6172处理器,总共具备153408个内核,最大运算能力达到了1.05petaflop/s。

9.Tera-100 欧洲大陆最强的超级计算机

Tera-100是目前欧洲计算最强的超级计算机。Tera-100系统的理论峰值性能为1.25Petaflop/s,最大计算性能约为1Petaflop/s。Tera-100去年3月完成搭建,5月26日正式加电启动。Tera-100由4300个bullxS系列服务器组成。系统部署了140000颗Intel Xeon7500处理核心,内部存储器容量为300TB,外部存储器容量达到了20PB,全局文件系统的吞吐量为500GB/s。Tera100将被用于法国核武器模拟项目。

10.Roadrunner 混合式超级计算机

坐落于美国Los Alamos实验室的Roadrunner超级计算机系统曾在2008年6月的TOP 500排行榜名列首位。它也是全球第一个运算能力超过1 petaflop/s的超级计算机系统。Roadrunner也是全球第一台采用Cell处理器的混合式超级计算机。为了确保不同核心并行高效的处理数据也需要三种不同的编程语言。Roadrunner主要由Play Station 3游戏机的Cell宽带引擎和AMD x86处理器构建。Roadrunner拥有130536个计算核心,包括12960颗Cell引擎的116640个PPE 和SPE核心,以及6948颗双核AMD Opteron处理器。

6、我国超级计算机中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的研发上有了重大飞跃,但仍有一些领域亟待提高。目前中国研发的超级计算机采用部分国产CPU处理器,但仍以国外的CPU和GPU 为主。“天河一号”的核心部件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的厂商。天河系统的知识产权是中国自主开发和拥有的。但电脑中很多核心部件都还使用的是由美国公司制造的产品,包括7168个由美国英伟达公司生产的图像处理器GPU。

“天河一号”在2010年换上了部分采用了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飞腾-1000”CPU芯片,但“天河一号”的CPU和GPU大部分都还采用美国的产品。虽然中国这几年也在加快对计算机芯片的研发,例如,中芯、龙芯等,然而中国

主打的超级计算机无论是部分采用还是全部采用国外产品,都说明了中国生产的计算机核心部件还难以达到像美国一样,在超级计算机中独当一面的水准。

“天河一号”在世界超级计算机中排名第一,确实标志着中国在这个领域进入了世界的“第一集团”。不过中国超级计算机还仅仅用于科研、军事等少数几个领域,对工业研究、生产、经济增长带动力较弱,应用程度还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单凭一台理论上运算速度峰值的计算机还远不足以令美国陷入所谓的“不安”。但各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的激烈竞争确实有可能为美国带来一定压力和研发动力——那么赢家将会是全人类。

7、小结

全球超级计算机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比如超级计算机的耗能问题,一台只配置中央处理器处理核心的亿亿级超级计算机耗能约20亿瓦特,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原子能核工厂的耗能,降低能耗将成为研究人员考虑的要点,软件设计业需要提高,由此看来,全球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热处理工业炉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处理工业炉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批地+贷款)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二〇年五月 咨询师:高建

目录

专家答疑: 一、可研报告定义: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 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以及其他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接受项

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历程及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678974.html, 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历程及现状 作者:陈红梅等 来源:《软件导刊》2015年第03期 摘要:高性能计算已被公认为继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之后的第三大科学研究方法,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高性能计算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向量机、MPP、集群等几个阶段,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构建高性能计算平台,江汉大学也构建了自己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对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现状,重点介绍了江汉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 关键词:高性能计算机;向量机;MPP;集群;中国TOP100;国际TOP500 中图分类号:TP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3-0007-02 0 引言 目前,高性能计算科学与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1]。一些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战略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加速研究开发步伐。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实施了一系列推动计算科学发展的国家计划,包括“战略计算机计划”(SCP)、“高性能计算和通讯计划”(HPCC)、“加速战略计算计划”(ASCI)、“先进计算设施伙伴计划”(PACI)等。 1 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第一代高性能计算机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经历了向量机、MPP、集群等几个发展阶段。 1.1 向量机 1974年,控制数据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CDC)推出了CDC STAR-100,它是首先使用向量处理器(Vector Processor)的计算机,被认为是第一台向量机。1982年,克雷公司生产的Cray X-MP/2诞生,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并行向量计算机。Cray X-MP系列计算机基于并行向量处理机结构,并行向量处理机是将向量处理器直接并行的一种体系结构。 当时的并行向量机占领高性能计算市场达20年之久,并行向量机处理器数目的增加,使得定制费用和维护费用越来越昂贵,性价比越来越低,已难以满足高性能计算机市场化的要求。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与生产技术现状

XX民族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与生产技术现状 学生 *** 指导教师 ** 专业 08生物制药 学号 200806***** 时间 2011-3 XX民族职业学院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与生产技术现状 摘要本文较为简略的介绍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和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国际的差距以及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详细叙述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实力和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还简单分析了我国生物制药与欧美的差距在拉大的原因。 关键词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国际差距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作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生物伦理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研究列出十大改善人类健康的生物技术,其中便有四项与生物制药密切相关。我国自1986年生物技术领域实施“863”计划以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上、中、下游结合,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生产体系,并具有了一定的出口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300多家生物工程制药企业,年产值达100多亿元,生物制药业已步入高速发展通道。 1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 1.1生物制药企业格局 中小型生化制药企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主要生产脏器制品和生化药物,如从猪胰脏中生产胰酶和胰岛素,从猪脑垂体中生产后叶针、缩宫素和加压素等。代表企业为生产肝素钠和各种治疗酶的常州干红生化制药公司。 1.2生物制药产业结构 大型微生物制药企业。以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大批量生产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和氨基酸类药物,代表企业为生产青霉素、72ADA和万古霉素等的华北抗生素制药厂。现代生物工程制药企业。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有300多家单位从事生物工程研究,有200余家现代生物制药企业,50多家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如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药产业。主要从事生物药物原料药的大宗生产,主要产品有: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核酸类原料药。天然生化药品及其制剂产业。主要从事天然存在的生化试剂生产。生物制品制造业。主要经营生物技术药物、一秒和血液制品以及临床诊断制剂。 1.3生物制药企业体制现状中国制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主要有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私营和外资合资等。股份制企业占主导地位,其市场占医药工业总销售收入的44.52%;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占22.49%;国有企业只占15.23%。工业产值增长最快的是外资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国际的差距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明显错在四大竞争差距。 2.1企业规模小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从2010年至2013年先后对47家企业进行了51次能源审计。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采取了现场测试、现状核查、调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为推动各单位能效提升,我们对各企业的普遍存在的节能潜力和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整理,将陆续刊登工业炉、工业锅炉、电机、热力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供各企业参考。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陈操史建东 摘要:工业炉窑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业加热 设备,工业炉窑常统称为“工业炉”。本文对集团公司工业炉情况进行了统 计整理和评价,列示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分析了燃气炉、电加热炉使 用中存在的问题,计算了节能潜力和采取节能技术产生的节能量与节能效 益。 主题词:工业炉节能潜力节能效益 1.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 1.1 数量及分布情况 通过数据核查,47家共有各类工业炉窑2082台,按照供热方式分为燃气工业炉和电阻工业炉两大类,其中40m3/h以上燃气工业炉454台,30kW以上电阻工业炉1628台,广泛分布于装甲车辆、火炮、机械加工、箭弹等多种生产领域,少量分布于火炸药、火工药剂、光电等生产领域。 按炉型结构分:台车炉、室(箱)式炉、井式炉、推杆炉、步进炉、

悬挂炉、辊底炉、环形炉、干燥炉、烘干室等十多个种类,按用途主要分为:热处理、锻造加热、熔炼、喷涂烘干四大类。其中热处理炉和加热炉是工业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行业工业炉总比例的55.10%和18.13%。 1.2 能源消耗情况 集团公司工业炉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天然气和电为主。根据企业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54台燃气工业炉2012年累计消耗天然气8312.14万立方米,折10.09万吨标煤;1628台电阻工业炉合计加热功率30.32万千瓦,负荷率约70%,理论年消耗电量63672万千瓦时,折7.83万吨标煤。工业炉窑年能源消耗合计17.92万吨标煤,是集团公司各企业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 1.3 整体性评价 目前,集团公司针对工业炉窑展开的节能工作已经起步,部分企业能够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积极进行炉窑节能改造,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如:北重集团、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辽沈集团、江麓集团等一批企业成功的在大批燃气工业炉上应用了蓄热式燃烧和全温段换向技术,烟气排放温度低于150℃,烟气余热得到了高效回收,节能效果显著。以辽沈集团为例,采用EPC模式对3台天然气锻造加热炉进行了蓄热式燃烧改造,锻件平均单耗下降了60%以上。 但多数企业目前对工业炉窑的节能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内炉窑的技术发展状况和新技术缺乏前瞻性研究和长远规划,缺少相应技术储备,工业炉窑整体结构老旧,普遍存在两低一高现象(余热回收率低、热效率低、能耗高),节能状况不容乐观。

25台庞然大物鉴证超级计算机发展史

25台庞然大物鉴证超级计算机发展史 你以为旧式的巨型计算机现在就应该躺在博物馆里?当我们开始学习电脑的时候,它们已经比那些巨大的前辈缩小了N 多倍。不过到今天为止,仍旧有许多旧式巨型计算机还在做各种疯狂的工作。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列举25台可以充满房间的巨型计算机。 1、台风:它现在仍旧在RCA实验室服役,它是一台典型的1950年代的大家伙,控制面板就像一堵墙,使用了数千只电子管和几英里长的电线。 超级计算机“台风”(图片来自牛丸街,下同) 2、1958年11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计算研讨会上,一台巨型计算机:自动计算引擎,展示了计算机房同样可以成为建筑学上的奇迹。

3、在掌上电脑以及智能电话出现很久之前,我们仍旧使用计算机辅助通信的工作,1967年,英国的kdf9通信计算机被放置在在爱丁堡第一区域计算中心。 4、世界上第一台工程机械辅助设计计算机被安装在克利夫兰,俄亥俄州的路易斯飞行动力实验室,现在改名叫做约翰格伦研究中心。

5、当年,航空设计领域也使用超大型计算机:如电子数据处理704型,1957在兰利研究中心服役。 6、同样,当年在运输领域,也采用超级计算机。这是一台运行于1968年伦敦机场的计算机,博阿迪西亚,用它来处理货物及机票信息。

7、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来源于战争,所以军方是早期大型计算机最大用户。这是在二战期间,弹道研究实验室中的,电子数字积分器计算机。 8、一些年之后,在1969年,计算机帮助我们进入空间领域。IBM公司的”选择性序列电子计算机“用于计算阿波罗登月的路线。

9、这是一张巨型计算机电影成名照。霍尼韦尔计算机和迈克尔凯恩一起在1967年的一部电影中出演角色:Billion Dollar Brain。 10、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计算机也担任一些让人乏味的工作。在约翰格伦研究中心,微分分析计算机帮助技术员准备数据报告。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中国电弧炉炼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题 中国电弧炉炼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现状,并在阐述中国近年电弧炉炼钢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弧炉炼钢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弧炉,不锈钢,产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Chinese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technologies and expounded China'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and problems, based on the proposed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problems and trends. Key Words:EAF,steel,present status,development trends 0 引言 电弧炉(electric arc furnace)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气体放电形成电弧时能量很集中,弧区温度在3000℃以上。对于熔炼金属,电弧炉比其他炼钢炉工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 通过金属电极或非金属电极产生电弧加热的工业炉叫做电弧炉。电弧炉按电弧形式可分为三相电弧炉、自耗电弧炉、单相电弧炉和电阻电弧炉等类型。电弧炼钢炉的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课件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本文综述了我国与国际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我国与国外在生物产业上的优势和差距,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引言】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生物产业的雏形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形成,各国都逐渐将发展生物产业放到重要地位。发展中国家更应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传统工业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已形成较大差距,而今天生物技术的发展却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发展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已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的研究条件。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改善环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已有2万人,每年还有约4600

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加入这一行列。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研究队伍。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已经与9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与150多个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与亚太地区各国在涉及农业,医药、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重点合作。二、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产业。2000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相对于美国2000年的200多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差距很大。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出现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芯片/组织芯片、基 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②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③跨国公司平均R&D 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0%,创新型重磅产品不断涌现,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2000年销售收人为24亿美元,净利达6亿多美元。④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1998年以来,世界生物制药业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市场排名前五强中四席是重组的结果,二十强的市场集中度高达67.8%。⑤小型企业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生物制药行业尤其明显。如Amgen公司、Genentech公司、Celera公司、Isis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我不是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在中国现阶段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第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第四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保证。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25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就是国内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GDP里面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国家第一还是美国,第二是日本,中国在2003年超过了德国。可以看出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构成分为三块,一共是17个行业,有5个行业是轻工业、纺织工业和日用品的制造,这大概占制造业的30.24%;第二块也是5个行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胶、非金属、金属冶炼,大概占33%,就是我们整个制造业产值增加值的三分之一;第三是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这稍微多一点,比三分之一多一点大概是35%,所以三块组成大概是这样。轻工业比三分之一略少,资源加工业三分之一,还有机电加工产品比三分之一多。我们可以大致说一下资源加工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用在国内,包括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的产品,都是用于国内的。轻工业和机械、机电工业的产品大约是一半或者是少于一半是出口的,主要还是满足内需。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因为第二产业还有建筑,讲工业占GDP的35.75%,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就是第二产业的78.69%,建筑业只有大概20%,工业上缴的税金占第二产业的90%,从业人员90.7%,这里面我想特别指出一点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70%。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结果。在市场竞争直接成本中,它们的比大约是美国30美元,欧洲24个美元,东欧是3个美元,日本是24个美元,在中国是2个美元,当然印度现在比我们还低一点,是1个美元,包括东南亚国家。以软件工程师来说,在硅谷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工资大概是20至30万美元,这里包括付税,不是全部给他工资;在爱尔兰是8至9万美元,在印度是4至5万美元,在中国是2至3万美元,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中国的成本都比较低。我举一个例子,像直升机,这是美国商用直升机最成熟的,在美国只生产顶部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尾部的螺旋桨,顶盖部分在西班牙生产,尾部也是在西班牙生产,中间的机身部分是在日本生产,起落架是在巴西生产,机头是在中国台湾生产,机尾是在中国的井冈山直升机厂生产,所以从头到尾都在中国生产,就是一个头一个尾。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到2004年11月底是5万多家,合同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559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也非常迅速,到2004年6月,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是40亿美元,我们在这上面可以看到东芝、IBM、HP、英特尔、GE、诺基亚、松下、爱立信公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有计算机、电子、医疗、运输,还包括汽车。我曾经访问GE在浦东的研发机构,它用了900多个中国的博士和工程师,我说是否针对中国生产研发,它说是针对GE全世界,所以正在从面向中国转向全球。外国在华研发R&D投资分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接近60%,因为北京具有我们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的优势,其次是在上海和深圳,在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的成都、南京、武汉也都有一些研发的机构。 当然,讲到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必须看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一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们现在一年不到4万美元,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我们人用得比较多。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CO2的排放量67.2%是锅炉排放;第二是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当然事情是两方面的,这既是一个缺点有的时候也是优点,因为中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都搞自动化工厂每年新增就业就有问题。产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注: 参考相关资料《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7 Office 2010》 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网上相关图片,希望赵老师可以认真批阅, 如有错误地方希望指导更正。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我 们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各种社会人员,总是 时不时的打开电脑。在我们感受计算机带给我们的方便时候,我们也更要了解计算机的历程,下面就一一地介绍我们的先辈如何通过努力将我们带进一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一台被称为ENIAC的庞然大物,从此便开启了计算机时代的大门。从此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20世纪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一直以为,人们都以计算机物理器件的变革作为标志,故而把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代。 1.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 用的是电子管。世界上第一台电 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 (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莫尔学院诞生。ENIAC犹如一 个庞然大物,它重达30吨,占地 170平方米,内装18000个电子 管, 但其运算速度比当时最好的机电式计算机快1000倍。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磁鼓是一种高速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第一代计算机由于采用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中国超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战略与决策研究 S t r a t e g y &P o l i c y D e c i s i o n R e s e a r c h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超级计算机研发的现状,介绍了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 机的产业化历程,总结了我国超算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超算 技术和产业的策略建议,并对我国超算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级计算,高性能计算机,超算产业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5.01.003 文/历军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9 超级计算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 体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发展超级计算不但可以带动计算技术本身向更高 水平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在经济建设、社会 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一 系列挑战性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2006—2020年)》将超级计算(也称高性能 计算)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技术方向和重点培育 的信息产业群,并指出需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应用软件的研发,确保与超级计算机系统协调、 平衡发展。1国际超级计算领域的发展情况 超级计算机指当前时代运算速度最快的大容 量大型计算机,是计算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世 界上多数国家均积极部署了超级计算机发展规 划。2014年11月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TOP500)排行榜,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再次位居榜首,获得世界超算“四连冠”。前5名分别为中国“天河二号”(运算速度为每秒33.86千万亿次)、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泰坦”(每秒17.59千万亿次)、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红杉”(每秒17.17千万亿次)、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京”(每秒10.51千万亿次)、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米拉”(每秒8.59千万亿次)。前10名中,中国、日本、瑞士和德国各占一席,美国占据其余6席。美国能源部还公布了“珊瑚(CORAL )”计划,将投资3.25 亿美元建造两台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将达到 “天河二号”的3—5倍。2我国超级计算领域的发展情况近年来,在国家“863”等多个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我国在超级计算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从

回顾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发历程 美国人总是震惊

“天河二号”获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三连冠 2014年06月24日09:51:47 新华信息化 新华网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林小春)国际TOP500组织23日公布了最新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超级计算机快近一倍的速度,连续第三次获得冠军。 TOP500榜单每半年发布一次。自去年6月以来,“天河二号”就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稳居榜首。除了芯片技术外,这一系统大多由中国自主研发。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泰坦”则连续3次屈居亚军,其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7.59千万亿次。 第三名至第五名分别是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红杉”、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京”和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的“米拉”,这一排名与上一期榜单无异。与上一期相比,前十名的唯一变化是第十名,新入选的是隶属于美国政府的“克雷”XC30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不到“天河二号”的十分之一。 国际TOP500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从榜单看,“超级计算机的整体性能提升速度已降至历史最低点”。例如,在1994年至2008年间,榜单最后一名的计算性能平均每年提升90%,而过去5年每年只提升了55%。 从整个榜单来看,美国进入前500强的超级计算机从上一期的265个下降至本期的233个,但优势依然明显。第二名中国大陆则从63个增至76个。日本和英国分别以30台并列第三。 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科研的重要基础工具,在地质、气象、石油勘探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也是汽车、航空、化工、制药等行业的重要科研工具。TOP500榜是对全球已安装的超级计算机“排座次”的最知名排行榜。从1993年起,由国际

苏州市研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评价研究.pdf

苏州市研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评价研究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研发活动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科技研发成果作为一种新型商品,走入了经济活动视野。研发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一趋势造就的结果。苏州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重镇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发展研发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研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在现阶段,深入研究苏州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环境,规划苏州研发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评述了研发产业以及产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分析了研发产业的发展趋势,收集并整理了苏州研发产业的资源、行业布局等数据资料,进行了苏州研发产业的SWOT 分析,明确了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各方面情况。本文分别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个视角,对苏州研发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苏州研发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实力以及产业内部各行业竞争力水平。首先从产业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两方面出发,设计了六个评价维度,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了苏州研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得出若干直观结论。之后,通过层次评价方法,对苏州研发产业中各个行业的科技实力、发展潜力、比较优势、社会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分析。在上述研究内容基础之上,本文借鉴经典的产业政策理论,结合苏州实际情况,从产业空间布局和重点行业选择两方面出发,做出了具体的战略规划,并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研发产业;SWOT 分析;竞争力;战略;苏州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glob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refined, more and market tendency of R & D activities more obvio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 & D results as a new commodity, into the economic fiel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 & D industry is this trend results. Suzhou as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nd high-tech industrial center,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R & D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is conducive to chang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zhou's econom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studying the status quo and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policy direction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related theory,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 & D industry, collect and collate the Suzhou R & D industry resources, industry layout data, analysis SWOT Suzhou R & D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from the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of two perspectives, the competence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is evaluated, the Suzhou R & D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 strength as well as the industry within th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Firs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designed the six evaluation dimensions,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and draws several intuitive conclusion. Then, through the hierarchy evaluation method, the various sectors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social effect of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is paper from the classic theory of industrial policy, combined with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 差距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